论语十二章文学常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79595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十二章文学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论语十二章文学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论语十二章文学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论语十二章文学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论语十二章文学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论语十二章文学常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论语十二章文学常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论语十二章文学常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论语十二章文学常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论语十二章文学常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论语十二章文学常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论语十二章文学常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论语十二章文学常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论语十二章文学常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论语十二章文学常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论语十二章文学常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论语十二章文学常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论语十二章文学常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论语十二章文学常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论语十二章文学常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十二章文学常识.docx

《论语十二章文学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十二章文学常识.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语十二章文学常识.docx

论语十二章文学常识

论语十二章文学常识

论语十二章文学常识

一、文学常识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共20篇,世人称“半部《论语》治天下”

四书: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政治上主张“仁政”,“以德服人”,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被联合国称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二、生字注音

论(lún)语不亦说(yuè)乎愠(yùn)三省(xǐng)

传(chuán)不习乎逾(yú)矩(jǔ)罔(wng)

殆(dài)哉(zāi)箪(dān)陋巷(xiàng)

堪(kān)肱(gōng)笃(dǔ)志陬邑(zōuyì)

三、重点字词解释及翻译

第一章

原文:

子曰:

“学�M而时习之,不亦�M说乎?

有朋�M自远方来,不亦�M乐乎?

人不知�M而不愠,不亦�M君子乎?

1.字词解释:

时:

按时说:

通“悦”,愉快朋:

志同道合的人

愠:

生气,发怒君子:

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2.译文:

孔子说:

“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

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3.课文探究:

第1句:

讲学习方法第2句:

讲学习的乐趣第3句:

讲个人修养

第二章

原文:

曾子曰:

“吾日�M三省吾身:

为人谋�M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M而不信乎?

传�M不习乎?

1.字词解释:

日:

每天三省:

多次反省。

省;自我检查、反省。

三:

泛指多忠:

尽心竭力

信:

真诚,诚实传:

老师传授的知识

共1页

初一5、6两班期末复习资料――文言文

2.译文:

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

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3.课文探究:

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道德修养

第三章

原文:

子曰:

“吾十有五�M而志于学,三十�M而立,四十�M而不惑,五十�M而知天命,六十�M而耳顺,七十�M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字词解释:

有:

通:

“又”,用于零数和整数之间立:

独立做事情惑:

迷惑、疑惑

逾:

越过、超过矩:

规范、规范

2.译文:

孔子说:

“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够独立做事,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岁时能随心所欲,却不会逾越法度规矩。

3.课文探究:

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第四章

原文:

子曰:

“温故�M而知新,可�M以为师矣.”

1.字词解释:

故:

旧的知识知新:

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

可以凭借。

以:

凭借为:

做,成为

2.译文:

孔子说:

“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体会与理解,可以凭借这成为老师。

3.课文探究:

本章谈学习方法。

(强调“温故”,还要能“知新”,新旧知识相融合)

第五章

原文: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字词解释:

而:

表转折,却。

罔: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

疑惑

2.译文:

孔子说:

“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茫而无所适从。

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有疑惑。

3.课文探究:

本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学思相结合。

第六章

原文:

子曰: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M不堪其忧,回也�M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共2页

1.字词解释:

贤:

贤德、高尚箪:

盛饭用的圆形竹器堪:

能忍受乐:

乐趣

2.译文:

孔子说: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3.课文探究:

本章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贫乐道的品质。

(学习态度)

第七章

原文:

子曰:

“知之者�M不如好之者,好之者�M不如乐之者。

1.字词解释:

之:

代词,指学问和事业好:

喜欢、爱好乐:

以……为乐趣

2.译文:

孔子说:

“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3.课文探究:

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

以学习为快乐

第八章

原文:

子曰:

“饭疏食�M饮水,曲肱�M而枕之,乐�M亦在�M其中矣。

不义�M而�M富且贵,于我�M如浮云。

1.字词解释:

饭:

吃饭名词作动词水:

冷水肱:

胳膊于:

对于

2.译文:

孔子说:

“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3.课文探究:

本章讲人的道德修养,提倡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

第九章

原文:

子曰:

“三人行,必有�M我师焉。

择其善者�M而从之,其不善者�M而改之。

1.字词解释:

焉:

于此,在其中择:

选择善者:

好的方面,优点从:

跟从、学习

2.译文:

孔子说: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他们的缺(如果发现自己也有),就要改正。

3.课文探究:

本章讲学习态度:

向一切人学习。

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第十章

原文: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字词解释:

川:

河、河流逝:

流逝斯:

这舍:

舍弃

2.译文: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

“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呀!

3.课文探究:

本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

十一章

原文:

子曰:

“三军�M可夺帅也,匹夫�M不可夺志也。

1.字词解释:

三军:

军队的通称匹夫:

普通人,男子汉。

夺;改变

2.译文:

孔子说:

“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但一个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3.课文探究:

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志向。

十二章

原文:

子夏曰:

“博学�M而笃志,切问�M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字词解释:

博:

广泛笃:

忠实、坚守切:

恳切仁:

仁德

2.译文:

子夏说:

“广泛地学习并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提问并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3.课文探究:

本章讲坚定信念、广泛学习。

理论联系实际。

(多学、多思、多问)

四、字词积累

(一)通假字

1.不亦说乎说:

通“悦”,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

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二)古今异义词语

1.三省吾身(三,古义:

泛指多今义:

表示确数)

2饮水(水,古义:

冷水今义:

指所有的水)

3.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

可以凭借;今义:

表示可能或能够)

(三)词类活用

1.学而时习之时:

名词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日:

名词作状语,每日

3.温故而知新故、新:

形容词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理解与体会

4.传不习乎传:

动词作名词,传授的知识

5.饭疏食饮水饭:

名词作动词,吃饭

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乐

(四)一词多义

1.为:

可以为师矣当、做、2.志志于学立志

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博学笃志/不可夺志志向

3.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不亦乐乎快乐

温故而知新表顺承4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为乐趣博学而笃志表并列乐亦在其中矣乐趣三十而立表修饰回也不改其乐乐趣

5.之:

书中自己总结

(五)特殊句式

1.省略句:

可以为师矣。

“以”后面省略代词“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句首省略动词“择”

2.判断句:

贤哉,回也!

(六)成语归类

1.不亦乐乎2.温故知新3.择善而从4.三人行,必有我师5.博学笃志6.三十而立

五、孔子名言锦句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子曰: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6.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7.子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8.子曰:

“父母在,不远�[,�[必有方。

9.子曰: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0.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整理)2016-07-1614:

56|#2楼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并称“四书”。

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给下列红字注音

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不逾矩()()不思则罔()不学则殆()....

一箪食()曲肱而枕()()()好之者()笃志()......

三、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之()..2.有朋自远方来().

3.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君子乎()..

5.吾日三省吾身()()...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7.传不习乎().8.三十而立().9.四十不惑().

10.不逾矩()()..11.温故而知新()()...

12.学而不思则罔().13.思而不学则殆().

14.可以为师矣()()()...15.人不堪其忧().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8.饭疏食饮水()()()..19.曲肱而枕之()().

20.不义而富且贵()..21.于我如浮云().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3.择其善者而从之()..24子在川上曰()..

25.逝者如斯夫()()..26.不舍昼夜().

27.三军可夺帅也()..28.匹夫不可夺志也()..

29.博学而笃志().

30.切问而近思()()....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通,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意思是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

;今义:

习,古义:

;今义:

)..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

;今义:

三,古义:

,今义:

)..

3.温故而知新(古义:

;今义:

).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

;今义:

从,古义:

;今义:

)...

5.可以为师矣(古义:

;今义:

)..

六、一词多义

1.为:

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

2.而:

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

3.知:

人不知而不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温故而知新()

4.乐:

不亦乐乎()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

2.吾日三省吾身().

3.传不习乎().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饭疏食饮水().

6.择其善者而从之().

7.温故而知新()()..

八、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5.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译文: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参考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略

三、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2.有朋自远方来(从)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10.不逾矩(越过,超过)(规矩,...规范)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15.人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18.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

19.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21.于我如浮云......(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24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26.不舍昼夜(舍弃)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通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间常常加“有”字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

按一定时间;今义:

时间。

习,古义:

复习;今义:

学习)..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

每天;今义:

一日。

三,古义:

泛指多数,今义:

数词,三)..

3.温故而知新(古义:

旧的知识;今义:

过去的,老的).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

优点;今义:

善良的人。

从,古义:

跟从(学习);今义:

...跟从。

5.可以为师矣(古义:

可以凭借;今义:

可能,许可)..

六、一词多义

1.为:

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成为,做)

2.而:

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

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

3.知:

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温故而知新(得到)

4.乐:

不亦乐乎(愉快,快乐)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3.传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乐。

5.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

6.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

7.温故而知新(故:

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

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八、成语归类

1.不亦乐乎2.温故知新3.择善而从4.三人行,必有我师

5.逝者如斯6.匹夫不可夺志7.富贵浮云8.箪食瓢饮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

5.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译文: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2015人教版《论语》十二章复习知识点2016-07-1610:

16|#3楼

一、文学常识: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所谓“仁”就是“爱”。

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

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和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被后世称为“孔孟”。

孔孟两者思想的结合,形成了儒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

孔子死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著名的儒家学派经典的《论语》。

《论语》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二、注音:

不亦说(yuè)乎愠(yùn)三省(xng)吾身

逾(yú)规(j)罔(wng)殆(dài)好(hào)之者一箪(dān)食曲肱(gōng)笃(d)志论(lún)语

三、解释词语及翻译句子: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时习:

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时:

按时)

说:

同“悦”,愉快。

朋:

指志同道合的人。

愠:

生气,发怒。

君子:

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译文:

孔子说:

“学了(知识)然后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吾:

我。

日:

每天。

三省: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三:

泛指多次。

省:

自我检查,反省。

)为:

替,给。

忠:

尽心竭力。

信:

真诚,诚实。

传:

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

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3、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有:

同“又”

立:

站立,站的住,这里指可以独立做事情。

不惑:

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惑:

迷惑,疑惑)

天命:

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

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逾:

越过,超过。

矩:

规矩,规范。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可以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会逾越规矩。

4、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

温习,复习。

故:

指学过的知识,旧知识。

新:

新的理解与体会。

译文: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5、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罔: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

有害。

译文:

孔子说:

“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也会有害。

6、子曰: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箪:

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巷:

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堪:

忍受。

译文:

孔子说: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一碗饭,一碗水,住在简陋的屋子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不改变自己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7、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

喜欢,爱好。

乐:

以……为乐趣。

之:

代词,它。

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译文:

孔子说:

“懂得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8、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饭疏食:

吃粗粮。

(饭:

这里是“吃”的意思。

疏食:

粗粮。

曲肱:

弯着胳膊。

(肱:

胳膊,)

译文:

孔子说:

“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

几个人,泛指多人。

焉:

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择:

选择。

善者:

好的方面,优点。

从:

跟从,这里指学习。

译文:

孔子说: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10、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川:

河,河流。

逝者:

指流逝的时光。

(逝:

流逝)

斯:

这,指河水。

舍:

舍弃。

译文: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

“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11、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军:

军队的通称。

夺:

被夺取,改变。

匹夫:

普通人,指男子汉。

译文:

孔子说:

“军队的可以改变主帅,但哪怕一个普通人,也不可以改变志气。

12、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笃:

忠实,坚守。

仁:

仁德。

译文:

子夏说:

“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四、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

是:

,。

5、表达对远方朋友到来的喜悦之情,《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