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284123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docx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docx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

1.唯名论与唯实论:

从11世纪到14世纪,经院哲学内部的两种观点。

唯名论认为,具体事物先于一般概念而存在,一般事物不过是事物的名称和符号。

唯实论认为,一般概念先于具体事物而存在,只有一般概念才是真正的存在。

2.泛神论:

泛神论是一种早期的资产阶级唯物主义学说,这种学说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不得不带有神学的色彩,但是它所讲的神,并不是超自然的神秘力量,而是自然界本身。

3.绝对命令是康德提出的一种最高的道德原则。

康德认为,人的行为应当服从和执行一种先验的、普遍的、无条件的道德原则,这种道德原则不受任何感情、欲望的限制,也不考虑是否达到满足欲望的目的和行为的实际效果。

这种脱离现实的经济关系的道德原则,当然是唯心主义的。

4、“庙里的神”:

黑格尔认为人类应该追求高尚的东西,应当过一种高尚的生活,这种高尚的东西就是规范人们生活的理性,这样的理性并不是单个人的理性,而是一种普遍理性,这种普遍理性需要一种特殊性的文化形式,这就是哲学。

哲学是照亮人类生活的普照之光,也就是人类的精神天堂和文化之光,所以称之为精神和文化的灵光。

5、“密涅瓦的猫头鹰”:

密涅瓦是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

黑格尔认为哲学就像密涅瓦的猫头鹰一样,它不是在旭日东升的时候在蓝天里翱翔,而是在薄暮降临的时候才悄然起飞。

“哲学是一种反思的活动,反思是对认识的认识,对思想的思想,是思想以自身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

如果把认识和思想比喻为鸟儿在旭日东升或艳阳当空的蓝天中翱翔,反思当然只能是在薄暮降临时悄然起飞的。

”黑格尔把哲学比作“黄昏起飞的猫头鹰”说明哲学的反思必须是深沉的,自甘寂寞的。

6、单向度的人:

马尔库塞认为,当代工业社会是一个新型的集权主义社会,它压抑了人们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使它成了单向度的社会。

生活于这个社会中的人则成了单向度的人,就是丧失了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人。

这样的人不仅不再具有能力去追求,甚至也不再有能力去想象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

7、实践转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思维最本质,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自己的实践活动。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所蕴含的全部矛盾关系都植根于人类实践的活动之中,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历史演化和历史发展都开展于人类实践的历史活动之中。

所以,只有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出发达到了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实践理解,才能正确理解和解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实践转向。

8、认识论转向:

它所批判的是离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直接断言世界,它要求在建立世界理论之前必须先有关于认识的理论,这种要求的实质是哲学家必须把反省思维和存在关系作最大的基本问题。

9、哲学的反思活动——反思的维度

(1)、构成思想维度:

是以某种具体的方式比如意识的、神话的、宗教的、艺术的、伦理的和科学的方式去形成某种认识的价值和审美的关于存在的思想,并把这种思想作为某种目的性要求的实践活动的方式获得某种形式的现实性,这就是构成思想的维度所形成的思维和存在在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的统一。

(2)、反思思想:

则是以人类把握世界的诸种方式,比如意识、神话、宗教、艺术、伦理和科学作为反思的对象,去追问思维和存在统一的根据,去考察断定思维和存在相统一的标准,去揭示思维与存在之间更深层次的矛盾,从而实现人类思想在逻辑层次上的跳跃。

(以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及其形成的思想为对象。

10、反思的特性:

(1)、超验性具有两重含义:

其一,反思具有超越经验的性质,反思不是直接的关于经验对象的思考,反思的直接对象是关于经验对象的思想:

其二,哲学的反思是超越经验的,而不是脱离经验的,即哲学的反思并不是脱离经验内容的反思与遐想。

(2)、批判性:

所谓哲学反思的批判性,是指哲学反思对思想的否定性的思考方式,或者说把思想作为问题予以追究和审问的思考方式,是反思最本质的特性。

(3)、综合性:

所谓哲学反思的综合性,是指哲学的批判性反思是通过各种思想的相互撞击和对话实现的,没有广博深厚的思想就没有哲学的反思,没有各种各样的思想的相互撞击就无法实现哲学的批判。

(4)、前提性:

所谓哲学反思的前提性,是指哲学的反思是对思想的各种前提的反思和批判,而不是一般所理解的对思想内容的反思和批判,哲学反思的前提性既构成了哲学反思的真实对象又决定了哲学反思的真实意义。

11、反思的层次:

思想的自我反思有两个层次,一是思想对自己的思想内容的反思;二是思想对构成自己的根据和原则的反思。

前者是普遍地存在于各种思想活动之中的思想自我反思;后者则是属于哲学层面的哲学反思。

12、世界图景是指人在自己的表象和思想中所构成的关于经验世界的整体图景。

这个解释指明了世界图景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一是世界图景是关于经验世界的图景,而不是某种幻想的或玄想的图景,这是理解世界图景的唯物主义前提;二是关于经验世界的图景不是自在的世界,而是人在自己的表象和思想中所构成的世界图景,因而人的世界图景离不开构建它的概念框架。

13、本体论是关于一般存在或存在本身的哲学学说,关于脱离具体存在的超验存在的学说。

14、

(1)、思想前提的隐匿性和强制性:

(隐匿性)思想前提,它作为构成思想的根据和原则,是思想中的一只看不见的手,是思想构成自己的幕后的操纵者。

思想构成自己的根据和原则,虽然深深地隐匿于思想过程的结果之中,但它作为思想中的看不见的手和幕后的操纵者却直接地规范着人们想什么和不想什么,怎么想和不怎么想,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怎么做和不怎么做(强制性),这就是思维前提对思想构成的强制性。

(2)、思想前提的可选择性,可批判性:

(可选择性)思想前提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它在构成思想的特定过程和特定结果中,是确定的不可变异的,因而它的逻辑强制性是合理的;另一方面,它在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在纷繁复杂和多种多样的思想领域中又是不确定的,可以变异的,因而它的逻辑强制性又是应当和可以解除的。

(可批判性)我们在对任何思想的反思中,都不仅可以反思思想的内容,而且能够反思思想的前提。

思想的前提在思想的过程和结果中是隐匿的,但人们可以通过哲学的反思去揭示这些隐匿的前提,对这些前提进行分析或解释,使它们的文化传统,思维模式,价值尺度,审美标准和终极关怀等方式,而成为哲学批判的对象。

(3)在人们的思想过程和结果中,思想前提是无处不在和无时不有的。

这种思想前提的普遍性既构成了哲学对思想的前提批判的必要性,又构成了哲学对思想的前提批判的可能性,以思想为对象的哲学之所以能够四海为家从根本上说就在于思想的前提具有普遍性。

①思想前提的普遍性,首先表现在任何思想都有构成自身的根据;

②思想前提的普遍性,又表现在思想的过程总要遵循思维的规则和运用思维的方法;③思想前提的普遍性,还表现在思想的过程总要以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为前提;④思想前提的普遍性,最深层地表现为理性思维的前提,即在人的全部思想中隐含着一个最普遍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这就是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

15、所谓概念框架,是指人们用以构筑思想中的经验世界并用以整理思想中的世界的概念的方式。

所谓概念框架的性质是指不同层次的概念框架所具有的特殊的特定的性质。

所谓概念框架的水平是指各个层次的概念框架在自身的演化和发展中所达到的不同水平,即各种性质的概念框架都表现为特定水平的概念框架。

16、人的思维本性:

人的思维具有这样一种本性:

它不仅抽象事物的各种规定性,将事物当做具有各种规定性的存在者,而且还舍弃掉事物的各种规定性,寻求一切在者之所在,所以本体作为抽象的在并不是某种现实的存在物而只是一种人类思维的指向性。

17、马克思阐明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唯心主义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不承认有客观真理。

真理是主观的,抹杀了真理的客观性。

(2),旧唯物主义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旧唯物主义,例如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两点:

一是把感性直观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二是大家公认的便是真理。

费尔巴哈在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上所犯的错误表现为:

第一,没有看到感性直观的局限性,任何真理都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感性直观所得到的只是对事物外在的局部的现象的认识:

第二,他没有超出主观意识的范围。

(3),马克思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科学论断:

①、实践是判断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的标准;②、批判康德的不可知论,阐明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③、阐明实践标准的唯一性。

18、评述费尔巴哈的宗教观,阐明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

历史功绩①、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他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即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照了上帝,然后对上帝秉礼膜拜,使上帝成为统治人的异己的力量。

正是由于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世界被两重化了,一个是宗教的想象世界,一个是现实的人间世界。

现实世界是受宗教世界的统治和支配的。

②,费尔巴哈揭去了宗教的神秘外衣,得出人类创照上帝的结论。

他认为宗教并不神秘,他只不过是人把自己的本质从自己身上分离出去,把他变为脱离人而独立纯在的精神实体,把他从人间搬到了天国,人间有不平等,神的世界也就有了等级。

局限性①,他没有进一步揭露宗教产生的社会阶级根源,他不了教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宗教中的人的自我分裂是由世俗社会中的人的自我分裂决定的。

②,他没有找到克服宗教异化的正确途径,他认为只要通过宣传和教育揭露宗教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就够了,显然这是不对的。

③,他想用爱的宗教代替神的宗教,想建立新的宗教——爱的宗教,在爱的宗教中没有神的地位,只有人对人的爱,人就是人的上帝。

19、费尔巴哈哲学的缺陷有哪些?

费尔巴哈哲学存在一些严重缺陷:

第一,他没有逾越旧哲学的屏障,仍然企图建立凌驾于其他一切科学之上并把它们包罗在内的科学。

第二,他没有把唯物主义哲学贯彻到底,其下半截(即自然观)是唯物主义,而上半截(即历史观)是唯心主义。

第三,他不能客观地批判黑格尔,而是简单地把黑格尔当作无用的东西抛在一边。

第四,他的历史观不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而且除了矫揉造作的爱的宗教和贫乏无力的道德,拿不出什么积极的东西来和黑格尔体系的百科全书式的丰富内容相抗衡。

20、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

(1)人是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的,受社会关系制约的人。

(2)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有主次之分的,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等,这些关系都会对人的本质发生影响。

同时在众多的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经济关系,各种社会关系都要受经济关系的制约。

(3)、随着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发展变化,人们的社会关系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人的本质也在发生变化。

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因此不同时代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同一时代不同阶级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同一时代不同阶层或不同社会集团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

所以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具体的,不断发生变化的,总之,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1、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对黑格尔“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命题的剖析。

在黑格尔命题中“合理”是指合乎理性,合乎逻辑的东西,“现实”是指真实的东西,真实的存在。

在黑格尔看来,理性逻辑是一种客观精神,是第一性的东西,它是创造一切事物的能动力量。

因此,它必然要转化为现实的东西。

恩格斯的剖析:

(1),“现实”的属性仅仅属于“必然”的东西。

在黑格尔看来,决不是一切现存的存在都无条件是现实的。

他认为,现存的存在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现象,一部分是现实。

现象的东西还不是现实的东西,现象只是一种偶然的存在,是一种飘忽即逝,可有可无的东西。

(2),现实性不是一切事物永远固有的属性。

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随着事物自身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具有现实属性的东西,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丧失必然性,因而也就丧失了现实性;而新的富有生命力的东西就会代替已经丧失必然性的东西,而转化为具有现实性的东西。

(3),黑格尔的命题必然要转化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凡在人类历史中存在的现实的事物,一开始就包含着不合理性,即一开始就包含着否定自己的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终究要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而转化为自己的反面。

22、根据《费尔巴哈论》的论述,谈谈黑格尔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的矛盾。

首先,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人类的认识是无止境的,真理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但是,黑格尔按照旧哲学的传统要求,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绝对真理体系,人类的认识到了黑格尔哲学那里就完结了。

其次,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一切都是发展的,自然界也是发展的;但是,按照黑格尔的体系,自然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因而自然界的一切在“绝对精神”的逻辑阶段就已经规定好了。

最后,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人类的历史是一个无穷发展的过程,但是,按照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体系,人类历史到普鲁士王国所许诺的等级君主制实现的时候便达到了顶点。

23.《费尔巴哈论》对黑格尔哲学成就的概括。

第一,黑格尔哲学包括了以前的任何体系所不可比拟的巨大领域,而且在这一领域中发阐发了现在还令人惊奇的丰富思想。

第二,黑格尔哲学不自觉地指出一条走出绝对真理体系的迷宫,而达到真正地切实地认识世界的道路。

24.根据《费尔巴哈论》的论述,谈谈18世纪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第一,机械性。

他们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用纯粹机械的原因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

第二,形而上学性。

这是一种对自然界的非历史的观点,即它不把世界理解为一个过程。

第三,唯心主义历史观。

这是一种在历史领域中的非历史观点。

25.费尔巴哈没有克服18世纪唯物主义局限性的原因?

第一,费尔巴哈没有利用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成就。

费尔巴哈生活的时代,正是自然科学三个伟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时代,但他当时住在乡下,对三大发现不了解。

第二,费尔巴哈脱离了革命实践,没有把自己的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底。

他的历史观仍然是唯心主义的。

26、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就哲学的根本区别:

(1)根本不同的研究方法:

旧唯物主义用形而上学的方法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他们不仅对自然界的认识是简单的直观,而且对人类社会的认识特别是对市民社会的认识也是简单的直观;马克思主义则用辩证的方法考察人类社会,认为社会是有人组成的,社会中的人不是孤立的、彼此无关的,而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结成各种各样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2)根本不同的阶级基础:

旧唯物主义的阶级基础是市民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旧唯物主义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它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新唯物主义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代表了无产阶级的利益,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

(3)根本不同的历史使命:

27、恩格斯批评施达克对费尔巴哈的误解:

(1)把对理想目的的追求叫做唯心主义,不符合哲学发展的事实,施达克把对理想目的的追求叫做唯心主义至多是同康德的唯心主义及其“绝对命令”有联系;

(2)“理想的意图,理想的力量”(施达克)是人类活动的特点而不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这种脱离现实的经济关系的道德原则是唯心主义的,这种道德原则不受任何感情欲望的限制,也不考虑是否达到满足欲望的目的和行为的实际效果;(3)认为人类总的来说是沿着进步方向运动的,这种信念是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绝对不相干的。

唯心主义者可以,唯物主义者也可以相信人类进步。

28、《费尔巴哈论》是怎样批判费尔巴哈把宗教看做是人的感情关系的错误观点的?

首先,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和宗教混为一谈,是完全错误的。

恩格斯指出,人与人之间的、特别是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

人与人之间的、特别是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是与人类共存的社会现象。

其次,费尔巴哈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看作是宗教,歪曲了人与人之间感情关系的本来面貌。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本来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中建立起来的,是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关系的反映。

费尔巴哈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同宗教联系起来,否定了人的思想感情和经济关系的联系,而陷入唯心主义。

29、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宗教哲学的危害性是什么?

首先,费尔巴哈把人们彼此之间的感情关系神圣化为宗教,更加破坏了人们交往时表现纯粹人类感情的可能性。

在以阶级对立和阶级统治为基础的社会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剥削和被剥削、压迫和被压迫、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同他人交往时表现纯粹人类感情的可能性,已经被破坏得差不多了。

在这种情况下,费尔巴哈还把纯粹人类感情神圣化为宗教,这只能使已经被破坏得差不多了的纯粹人类感情,更加遭到破坏。

其次,费尔巴哈把人们彼此间的感情关系神圣化为宗教,抹杀了阶级社会中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30、“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

(恶是历史发展的杠杆。

)如何理解这个命题?

这个命题包含两层意思:

第一,恶是一种否定的力量。

历史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通过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表现出来的,恶是同新事物联系在一起的否定力量。

因此,恶是对传统的神圣事物的亵渎,是对日渐衰亡的旧制度、旧秩序,旧传统、旧习惯的否定。

第二,人的恶劣的情欲是历史发展的杠杆。

在阶级社会中,历史的发展往往和一定阶级的贪欲、权势欲等恶劣欲望联系在一起的。

人的贪欲、权势欲等恶劣欲望,如果体现了“绝对精神”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它就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对历史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黑格尔的这一思想虽然是唯心主义的,但是却包含着合理的因素。

31、为什么说费尔巴哈道德的基本准则是贫瘠的和空泛的?

费尔巴哈认为,追求幸福的欲望是人生下来就有的,因而应当成为一切道德的基础。

但是,人们追求幸福的欲望要受到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的限制,即受到双重矫正:

第一,要正确估计自己行为的自然后果,不要纵欲过度,因为酒醉之后必定头痛,放荡成习必生疾病;第二,要正确估计自己行为的社会后果,要尊重别人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因为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欲望,所以自己追求幸福时不能妨碍别人追求幸福,否则别人就会反抗,结果也会妨碍自己追求幸福的欲望。

为了大家的共同幸福,必须遵循一个共同的道德准则:

“对己以合理的节制,对人以爱”。

对费尔巴哈的道德基本准则的两方面批判:

第一,费尔巴哈的道德的基本准则,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实现的。

第二,在阶级社会中根本不存在一切人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

32、本体论哲学三个根本思想前提:

(1)就其思想本质来说是把存在本身同存在的现象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认为经验观察到的现象并非存在本身,存在本身是那种隐藏在经验现象背后的超验的存在。

(2)就其思想原则来说,是把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对立起来,把哲学所追求和承诺的本体看作某种超出人类本质,与人类历史状况无关的自我存在的实体,力图剥除全部主观性,归还存在的本来面目。

(3)就其追求目标来说,是把相对与绝对,有限与无限,理想与现实分割开来,企图从某种直觉中把握了的最高确定性出发,使人类经验中的各种事物得到最彻底的统一性解释,从而为人类提供一种终极性的解释。

33、从现代化这个角度看哲学的发展:

从人的生存方式看:

现代化既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的自然人化过程,即以现代科学技术征服自然地过程,又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急速实现的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即以等价交换为原则实现人的全部社会关系的过程。

在现代化进程中日益明显的凸显了两个方面的尖锐矛盾:

第一个是社会进步与全球问题的矛盾;第二个是人的进化与异化之间的矛盾,或者说是人的现代化与人的物化之间的矛盾。

市场经济造成人的独立性,自我意识增强,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人受制于物成为物的奴隶。

34、现当代哲学家论“什么是哲学?

”。

(一)、普遍规律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上的观点)认为:

各门科学只是研究世界的各种特殊领域,并提供关于这些领域的特殊规律,而哲学则以整个世界为对象,并提供关于整个世界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

(二)、认识论说(列宁、前苏联80年代)认为:

哲学的研究对象不是整个世界,而是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关于普遍规律的认识不是通过研究整个世界而获得,而是以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统一的方式来实现。

(五)精神境界说(现代新儒家)梁启超、金岳霖、冯友兰

(贺林)现代新儒家认为:

哲学是一种学养,哲学的探究是一种以学术培养品格,以真理指导行为的努力。

哲学之真与艺术之美,道德之善同是一种文化,一种价值,一种精神活动,一种使人生高清而有意义所不可缺的要素。

(七)文化样式说(后现代主义)消解哲学:

所谓文化样式说就是认为哲学不是思想王国的王后,而是思想共和国的公民,即哲学只是一种文化样式,而不是其他文化样式的基础或指导。

35、论述冯友兰四境界说:

自然的产物应该成为精神的创造,精神的创造现在就是自然的产物。

自然的产物:

①自然境界:

浑浑噩噩,得过且过,不管天高地厚,缺乏时空观念,只知听天由命,以终其一生者。

(这种人做事没有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他来说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有意义,不理解做事意义的境界。

)②功利境界:

终生奔波劳碌,计较利害得失,汲汲于个人的功名利禄,以至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个境界的人对所做事有觉解,但私心太重,做事的后果可能是利他的,但动机是利己的。

)③道德境界:

能确认群己关系明辨是非善恶,并且择善固执,尽其在我以期有所贡献。

(这个境界的人能坚定的选择善的行为。

)④宇宙境界:

能知命尽性,超越现实,摆脱一切功利观念,置是非圈外,化小我为大我,与万物同归于一体。

(这种人的行为不需要选择,自然而然就具有道德意义,具有这种境界的人是圣人。

36、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三个世界:

(1)、物理自然世界即客观物质世界;

(2)、客观知识世界即语言文化世界;(3)、人的意识世界即主观精神世界。

37、哲学的基本问题

其一,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因而实际上是以精神和物质的关系去理解和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其二,由于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归结为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因而把哲学的基本问题分解为两个方面:

一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谁为第一性的问题,也就是精神与物质谁为本源谁为派生的问题;而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精神能否认识物质的问题,通常把前一方面称作本体论问题,把后一方面称作认识论问题。

其三,由于对精神和物质谁为第一性问题的截然相反的回答,构成了贯穿哲学始终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

其四,由于对精神和物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截然相反的回答,又可以把各种不同的哲学派别区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其五,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哲学在哲学发展史上经历了三个基本发展阶段,并构成了三种基本政治形态,在哲学史上唯心主义有很多派别,但归结起来有两种基本派别。

其六,在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除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矛盾和斗争外,还同时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矛盾和斗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都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也有辩证法和与形而上学之别。

38、旧唯物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关于人同环境和教育的关系的基本观点:

观点具有明显局限性:

一是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而没有看到人可以通过实践改造环境和教育;二是错误地理解环境和教育的内容,最后得出天才人物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的结论。

这种学说犯了三个错误:

一是犯了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的形而上学和机械论的错误;二是犯了天才人物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的错误;三是在论证方法上犯了循环论的错误即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是由理性决定的,所以环境是人的理性的产物的错误。

39、精英文化的三个特点:

精英文化是由文化人创造,供文化人和上层社会享受的文化。

三个特点:

一是求古,越古越稀,越距现代久远越有价值;二是求纯,越纯越正,越不与异种文化融合越有价值;三是求立,越立越深奥,越不着边际,不切实用越有价值。

40、大众文化的三个特点:

一是流行性,可借助现代化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