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单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285927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度单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长度单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长度单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长度单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长度单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长度单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长度单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度单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案.docx

《长度单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度单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长度单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案.docx

长度单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案

长度单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案

长度单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P2~3及P4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__妈和老师比,谁高?

谁矮?

  高多少?

矮多少?

比划一下。

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

  “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

  

(一)统一长度单位

  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例1情境图。

)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

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

  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

  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

  教师小结:

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

一拃(zhǎ)、一步、一庹(tuǒ)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

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

(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

  教师提出疑问:

我量了只有3拃。

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

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

  追问:

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

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教师小结:

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

  

(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1、观察尺子,认识刻度

  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

每一个数字都对着一条比较长的刻度线,第一个数字是O,我们就把这条刻度线叫做刻度O。

后面的呢?

(刻度1……)让我们来读一下这些刻度。

  尺子上有这样的字母——cm,也有的同学的尺子上是“厘米”两个字,其实cm就

  表示厘米的意思。

“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2、认识1厘米。

  教师指出:

这个刻度0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线一样,表示从这里开始。

从刻

  度0到刻度1的长度就是1厘米。

(板书:

1厘米)

  尺子上还有哪一段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

谁上来指指看?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加手势):

从刻度2到刻度3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是l厘米,从刻度3到刻度4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刻度4到刻度5呢?

我们发现了什么?

(每一个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因为每个大格的长度都一样,所以我们在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才有了统一的标准。

  同学们你们觉得1厘米的长度怎么样啊?

(很短。

)是呀,1厘米确实很短。

  追问:

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

(让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课件呈现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宽度、图钉的长度。

  用1厘米来说一句话:

我们的食指宽大约是1厘米。

你也能用l厘米说一句话吗?

  3、认识几厘米。

  师:

刚才同学们认识了1厘米,那现在老师要增加难度了,看从0到3的长度是几厘米,从O到7呢?

  4、教学例3(量一量)。

  

(1)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

  纸条,用手比划下它的长度,说说它可能是几厘米,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把尺的刻度O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提醒学生注意在测量时要把尺子平放在要测量的物体边上,沿着物体的直边来量,量时要按紧尺子。

  

(2)如果尺子坏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还能量出这张纸条的长度吗?

怎么量?

(把尺的刻度2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把大数减小数,就是这张纸条的长度。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看刻度尺,说出铅笔的长度,再说说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

先估一估大约几厘米,再量一量。

  3、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2题。

  看着尺子上的刻度,说出手掌的宽和一拃的长大约是几厘米。

  说明:

接近8厘米的,我们说它大约是8厘米。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你想说什么

  板书设计:

  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

  测量时,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统一长度单位厘米cm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量法:

把尺的刻度O对准物体的一端,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长度单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

  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

  3、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重点难点:

  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

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

  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

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

  

(一)、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3)、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并思考:

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得出:

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4、让学生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

  由此得出:

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二)、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铅笔、曲别针或用手等)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

  2、交流展示学生测量的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如:

为什么数学书的宽是5个曲别针的长,铅笔盒是5块橡皮的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

  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有5块橡皮长呢?

  引导小学生体会到:

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让学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

  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

教学从两个方面来组织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先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再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三、练习巩固,实践应用

  1、做一做第1题,学生看图直观地判断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如果学生看不清最上面的几种蔬菜的右端对准哪个方格,可以用尺子对准方格的竖线比一比。

  2、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高,量凳子的高。

  明确量的方法与前面有所不同,不再把作标准的物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来量,而是让学生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量物体的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

  3、做一做第3题,学生直观看图,先估计所测物品大约有几个立方体长,再用上一题的方法在脑子里测量。

  如果学生看图测量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用立方体实物进行测量。

用实物测量时都要提醒学生注意量的方法:

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

  [设计意图]: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际练习,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再次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你想说什么?

  五、随堂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