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学影像科设施设备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00111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13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医学影像科设施设备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医院医学影像科设施设备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医院医学影像科设施设备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医院医学影像科设施设备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医院医学影像科设施设备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医院医学影像科设施设备操作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医院医学影像科设施设备操作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医院医学影像科设施设备操作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医院医学影像科设施设备操作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医院医学影像科设施设备操作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医院医学影像科设施设备操作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医院医学影像科设施设备操作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医院医学影像科设施设备操作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医院医学影像科设施设备操作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医院医学影像科设施设备操作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医院医学影像科设施设备操作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医院医学影像科设施设备操作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医院医学影像科设施设备操作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医院医学影像科设施设备操作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医院医学影像科设施设备操作规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院医学影像科设施设备操作规程.docx

《医院医学影像科设施设备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医学影像科设施设备操作规程.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院医学影像科设施设备操作规程.docx

医院医学影像科设施设备操作规程

文档序号:

XXYY-ZWK-001

文档编号:

ZWK-20XX-001

XXX医院

医学影像科设施设备操作规程

 

编制科室:

知丁

日期:

年月日

 

医学影像科设施设备操作规程

数字化放射摄影(DR)技术操作规程

一、DR的使用原则

(1)了解机器的性能、规格、特点和各部件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熟悉机器的使用限度及其使用规格表。

(2)操作人员必须认真研读操作手册,并且经过相关培训,严禁非本科操作人员操作机器。

操作须按操作手册进行,以保证机器使用安全。

(3)机房保持恒温恒湿状态,温度22℃±2℃,湿度30%~60%。

检查空调、除湿机工作状态,每天开机前倒空除湿机水箱,雨季禁止开启机房窗户。

(4)每日上午开机前用酒精纱布擦拭床台面板及把手,下班关机后用拧干的湿毛巾擦拭机器及工作台。

开机后检查各系统是否正常运行,检查硬盘空间并删除多余文件,将已处理病人资料及时存盘、刻录。

(5)若遇机器发生故障,书面记录错误代码,供工程师查对。

并即时报告科室领导,或者拨打维修电话,在维修工程师指导下关闭或重启机器。

(6)每天与主管医师沟通,删除已核对无误的文件并签字确认,以保证机器能正常运行。

在未得到主管医生认可前,不得删除任何文件。

(7)未经科室同意,不得删除或修改任何现用程序,参数。

严禁在DR操作系统内运行与工作无关的软件。

1、(8)下班时按正常关机程序关闭各系统。

检查机器状况,如有问题及时报告维修人员及科室领导,并且做好记录。

检查空调及除湿机,清到除湿机积水箱,保证机房恒温恒湿状态。

检查门窗应完全关闭。

填写交班记录:

设备状态、异常情况、环境温湿度、维修时间及内容。

二、DR的一般操作步骤

(1)开机:

检查并确保没有物体阻碍机架移动才能开机。

开机后应用程序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之前,不得进行任何操作。

(2)检查并确保球管中心与探测器中心重合,二者处于同步跟踪状态,球管与探测器间距为115cm。

倾斜球管后,重新核对球管与床台中心是否对齐否则将影响图像质量

(3)通过叫号系统呼叫受检病人,认真阅读申请单,准确输入姓名、DR编号、出生日期、性别等,选择相应器官程序,球管功率应设定于80%,检查电离室工作野、滤线栅、铜滤过等工作状态

(4)摆位时再次核对病人姓名、摄片部位,“自动跟踪”确立,电离室工作野准确后方可进行曝光。

(5)为保证摄片方位准确,上肢摄片,患者位于靠近门侧的旁检查床边,摄片部位与检查床纵轴垂直;头颅、脊柱、下肢摄片,患者均取足朝观察窗方向卧位或坐位,摄片部位与检查床纵轴平行。

(6)认真观察“预览图像”质量,准确将“左”、“右”标记置于统一规定部位的空白处,需要时可对图像进行剪辑、修改放大因子或调整窗宽、窗中心,必要时重新曝光并及时删除不合格图像。

(7)将选定图像传送至诊断工作站,观察状态栏中发送图标,若出现发送错误图标,点击该图标,删出“网络作业状态对话框”内不具有“激活,接收,”或者“假脱机”状态的对列。

(8)进入拍片程序后注意检查传送张数、胶片规格、分格形式,以避免错误打印胶片。

必须采用1:

1模式打印胶片。

(9)关机:

关闭系统时要使系统处于待机状态,若遇停电,应及时与电工房联系,恢复供电后及时启动电源,重新使系统处于待机状态,以免损伤探测器3.

三、数字化摄影原则

(1)有效焦点的选择:

在不影响X线管超负荷的原则下,尽量采用小焦点摄影,以提高照片的清晰度。

(2)焦片距及肢片距的选择:

摄影时应尽量小肢胶片距,如肢体与胶片不能贴近时,应适当增加焦片距。

(3)中心线及斜射线的应用:

在重点观察的肢体或组织器官平行于胶片时,中心线垂直于胶片,与胶片不平行而成角度时冲心线应与肢体与胶片夹角的分角线垂直。

倾斜中心线与利用斜射线可取得相同效果。

(4)呼气与吸气的应用:

患者的呼吸动作对摄片质量有很大影响。

根据不同的部位,可采用如下几种屏气方式。

①平静呼吸下屏气:

心脏、上臂、肩、肋骨、颈部及头颅等部位,因呼吸时胸部肌肉牵拉,使以上部分发生颤动,故可以平静呼吸下屏气摄片。

②深吸气后屏气:

应用于肺部及隔上肋骨的摄影。

可增加肺内含气量,提高对比度,同时使隔肌下降,肺野暴露更广泛。

③深呼气后屏气:

常用腹部及隔下肋骨摄影。

呼气后膈肌上升,腹壁厚度减薄,影像较清晰。

④缓慢连续呼吸:

在曝光时患者作慢而浅的呼吸动作,使某些重叠的组织因呼吸而模糊而被摄部位可较清楚地显示,如胸骨正位摄片。

⑤平静呼吸下屏气:

用于下肢、手及前臂、躯干等部位摄片。

(5)滤线器的应用:

肢体厚度超过15cm或管电压超过60kV时,一般需加滤过板、滤线器。

(6)肢体摄影时必须包括上下两个关节或邻近一端的关节。

(7)在同一张胶片上同时摄取两个位置时,肢体同一端应放在胶片同一侧。

四、X线摄影步骤

(1)阅读会诊单:

仔细阅读会诊单内容,认真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了解患者病史,明确投照部位和检查目的。

(2)确定摄影位置:

一般根据医嘱用常规位置投照,如遇特殊病例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加照其他位置,如切线位、轴位等。

(3)摄影前的准备:

去掉一切影响X线穿透力的物质,如发夹、金属饰物、膏药。

有条件者换上专为患者准备的衣服。

投照腹部、下部脊柱、骨盆和尿路等平片时,应事先做好肠道准备。

(4)标记左右:

摄片后应在统一规定的部位标记“L”或“R”。

同时应注意摄片体位前、后时的反转及标记。

(5)摆位置对中心线:

依照部位及检查目的,按标准位置摆好体位,尽量减少患者痛苦。

根据要求确定中心线对准部位。

(6)摄片后应在申请单上签名摄片者。

X线摄片检查规程

一、头部

(一)头颅

【适应证】

(1)头颅先天性疾病。

(2)颅骨疾病:

炎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3)外伤。

(4)颅内疾病:

钙化性颅内占位:

脑膜瘤、海绵状血管瘤、松果体瘤、结核病、寄生虫病等。

(5)颅内压增高症。

(6)颅内钙化。

【禁忌证】无。

【注意事项】

(1)若患者俯卧位有困难,也可以采用仰卧位摄影。

(2)如疑有颅骨病变,必要时加摄头颅切线位摄片(检查常规后述)。

【操作方法】

1.头颅正位

(1)患者俯卧于摄影床上,两臂放于头部两旁。

(2)头部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暗盒中线重合。

(3)听眦线与台面垂直,即两侧耳垂根部与台面等距,下颌稍内收。

(4)暗盒上缘超过头颅顶部3cm,下缘包括部分下颌骨。

(5)中心线通过枕外隆凸,经眉间垂直射人暗盒1/2中心。

2、头颅侧位

(1)患者俯卧于摄影床上,头侧转,被检侧紧贴床面。

对侧前胸抬起,肘部弯曲,用前臂支撑身体。

(2)头颅矢状面与床面平行,瞳间线与床面垂直,下颌稍收。

(3)暗盒上缘超出头颅顶部,下缘包括部分下颌骨。

(4)中心线对准蝶鞍,即外耳孔前、上方各2.5cm处,与暗盒垂直射入。

(二)内听道

【适应证】

(1)内听道性先天性疾病。

(2)内听道炎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3)听神经瘤引起的内听道扩大。

【禁忌证】无。

【并发症】无。

【注意事项】患者一般不需作准备。

【操作方法】

(1)患者俯卧,听眦线与正中矢状面均垂直台面。

(2)暗盒横向中线对准外眦部,纵向中线对准台面中线。

(3)中心线垂直台面,经两外耳孔连线与正中矢状面交点上方1cm处射人暗盒中心。

(三)头颅汤氏位(Towne’s)

【适应证】

(1)枕骨和颞骨岩部病变。

(2)听神经瘤引起的内听道扩大。

【禁忌证】无。

【注意事项】若重点观察枕骨及枕骨大孔,中心线需倾斜450角。

【操作方法】

(1)患者仰卧于摄影床上,两臂放于身旁。

(2)头正中矢状面垂直床面,并与暗盒中线重合。

(3)下颌内收,使听毗线与床面垂直。

(4)暗盒上缘与头顶平齐,下缘抵下颌骨。

(5)中心线向足侧倾斜30°角,对准眉间上方约10cm处射入,从枕外隆凸下方射出。

(四)颅底位

【适应证】

(1)颅底先天性疾病。

(2)颅底骨疾病:

炎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3)外伤。

(4)颅内疾病所致颅底病变。

(5)眼、耳、鼻、鼻旁窦、鼻咽部等部位疾病所致颅底病变。

【禁忌证】急诊严重颅底骨折患者易造成生命危险,不宜做此种检查。

【注意事项】颅底位摄片患者一般不需作准备。

【操作方法】

(1)患者仰卧,背部垫高l5~20cm,髋关节和膝关节弯曲。

(2)头后仰,头顶部触及台面,听眦线尽可能平行台面,前额用棉垫和沙袋固定,

(3)暗盒上缘超出额部,下缘包括枕部隆凸。

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70角,与听眦线垂直,经两下颌角连线中点射人暗盒中心。

(五)颅颈交界部

【适应证】

(1)颅颈交界先天性疾病。

(2)颅颈交界骨源性疾病。

(3)外伤。

(4)颅后窝及上颈段疾病所致颅颈交界病变。

(5)眼、鼻、鼻窦、鼻咽等部位疾病所致颅颈交界病变。

【禁忌证】无。

【注意事项】颅颈交界位摄片患者一般不需作准备。

【操作方法】

(1)颅颈交界位摄片,患者侧立或侧坐于片架前,正中矢状面与暗盒平行,下颌抬高,使听鼻线与地面平行,

(2)双手放于背后并尽力下拉,使双肩下垂。

(3)暗盒上缘位于杭外隆凸上6cm,下缘位于上颈椎。

中心线对准暗盒中心垂直射入。

(六)头颅切线位

【适应证】

(1)颅骨凹陷性或凸起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2)颅颈交界骨源性疾病,如炎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进一步检查。

(3)颅内病变所致颅骨凹陷性或凸起性病变。

【禁忌证】无。

【注意事项】头颅切线位摄片患者一般无需作准备。

被摄部位的外侧应放一金属标志。

【操作方法】

(1)头颅切线位根据病变部位安置患者体位,目的是使病变区域(凹陷或凸起部位)与头颅边缘呈四进或凸起的关系。

(2)病变颅骨边缘置暗盒中心。

中心线垂直胶片,与病变颅骨边缘相切。

(七)视神经孔

【适应证】

(1)先天性发育异常。

(2)肿瘤源性视神经孔扩大,如视神经胶质瘤、视神经鞘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

(3)眶内压或颅内压增高引起的视神经孔扩大。

(4)骨增生性疾病,如畸形性骨炎、石骨症和蝶骨崎脑膜瘤。

【禁忌证】无。

【操作方法】

(1)患者俯卧于摄影床上,肘关节屈曲,两手放于胸旁。

(2)头转向对侧,将被检侧眼眶外下1/4置于暗盒中心。

(3)颧骨、鼻尖、下颌隆凸三点紧靠暗盒,头部矢状面与暗盒成53°角,听鼻线与暗盒垂直。

(4)中心线对准被检侧眼眶外下1/4处,垂直达暗盒1/2中心。

(八)颈静脉孔

【适应证】

(1)先天性发育异常。

(2)肿瘤源性颈静脉孔扩大,如静脉球瘤、神经瘤等。

(3)颅内压增高引起的颈静脉孔扩大。

(4)骨增生性疾病,如畸形性骨炎、石骨症等。

(5)颅底病变所致颈静脉孔扩大。

【禁忌证】无。

【注意事项】颈静脉孔摄片患者一般不需作准备。

【操作方法】

(1)患者仰卧,头后仰,口尽量张大,听口线垂直台面,

(2)头正中矢状面垂直并重合台面中心,两侧耳垂根部至台面等距。

(3)暗盒中心对口裂中点。

(九)鼻旁窦

【适应证】

(1)外伤。

(2)先天性发育畸形。

(3)鼻腔内异物和结核。

(4)急、慢性耳旁窦炎及特源性鼻旁窦炎。

(5)鼻旁窦的息肉和囊肿。

(6)鼻旁窦的良、恶性肿瘤。

(7)来自邻近部位病变的浸润。

(8)转移性肿瘤。

【禁忌证】临床拟诊为外伤性颈部骨折或脱位。

【注意事项】一般无特殊准备。

【操作方法】

1.华氏位

(1)患者俯卧或立于摄影台,两手放于摄影台两边,额部紧贴面板。

(2)头部正中面对暗盒中心,并与之垂直,额部紧靠暗盒下缘,头部稍向后仰。

使听眦线与面板夹角成37°角。

鼻尖对准暗盒中心(鼻尖约离暗盒0.5~l.0cm),使颞骨岩部投照干上颌窦的下方。

(3)暗盒前缘包括前额,下缘包括额部,或将鼻尖与上唇间的中点放于暗盒中心。

(4)中心线对准鼻尖与上唇间的中点,与暗盒垂直。

2.柯氏(Caldwell)位

(1)患者俯卧于摄影台,头部正中面对暗盒中心,并与之垂直。

(2)前额和鼻部紧靠暗盒,使听毗线与暗盒垂直,鼻根下1cm处置于暗盒中心。

(3)中心线向足侧倾斜23°,对准枕骨隆凸上方3cm处,通过眉间射至暗盒中心。

(十)颈骨岩部

【适应证]

(1)胆脂瘤。

(2)内耳病变。

(3)听神经瘤。

(4)渗出性中耳乳突炎、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5)良、恶性肿瘤。

【禁忌证】一般无禁忌证。

【注意事项】一般无需特殊准备。

【操作方法】

1.伦氏(Runstrom)位

(1)患者坐于摄影台的一侧或俯卧于摄影台上。

暗盒放于向足侧倾斜350°角的角度板上。

被检侧紧靠暗盒,头部矢状面与暗盒平行。

(2)患侧的耳廓向前折叠,外耳孔置于暗盒中心的前上方处,下颌略上翘,遮线筒靠近头部。

(3)中心线对准暗盒中心,经健侧外耳孔上方约7.5cm处,射人暗盒中心。

2.侧位—许氏(Schuler)位

(1)患者侧卧于摄影台上,将被检侧耳廓向前折叠(可用胶布粘住)。

被检测靠于暗盒,头部摆成侧位,对测前胸稍抬高,并用沙袋支撑。

(2)外耳孔放于暗盒中心前方和上方1cm处,使头部矢状面与暗盒平行,瞳间线与暗盒垂直。

对侧手握拳头支撑下颌部,或用棉垫垫平,保持头部稳定。

(3)中心线向足侧倾斜25°~30°,对准对侧外耳孔后方2cm和上方7cm处射人暗盒中心。

(4)显示部位:

该位置显示乳突小房、乙状窦、乳突导水管、鼓室、颞颌关节、内外耳孔和颞骨岩部的侧位影像。

3.轴位——梅氏(Mayer)位

(1)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耳廓向前折叠,可用胶布粘住。

将外耳孔放于暗盒中心上方1/3处。

面部转向被检侧,使头部矢状面与暗盒成45°角。

下颌下倾,使听眦线与暗盒垂直;或患者位置如上,用沙袋或角度板使暗盒向上倾斜35°。

(2)中心线:

向足侧倾斜35°~45°,对准对侧眼眶上方的额部,射人暗盒;或向足侧倾斜10°,对准对侧眼眶上方的额部,射人暗盒。

(3)显示部位:

该位置显示颞骨部长轴方向的轴位,乳突小房、鼓窦、内耳孔、外耳孔、颈动脉内口、迷路部位和颞颌关节等都能显影。

4.后前位——斯氏(Stenvers)位

(1)俯卧摄影台上,面转向对侧,外耳孔前2cm处于暗盒中心,额部、鼻尖、颧骨三点紧靠暗盒,使头部矢状面与暗盒成45°角,对侧听毗线与暗盒垂直。

(2)中心线:

向头侧倾斜12°,对准被检侧枕骨隆凸于外耳孔连线的中点,射人暗盒中心。

(3)显示部位:

该位置可显示颧骨岩部的后前位影像。

岩骨尖部、上缘、下缘、乳突尖部和小房、鼓室、迷路区域和内听道等都能显影。

5.后前位——汤氏(Towne)位

(1)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头部正中面对台面中线,并与之垂直。

下颌下倾,使听眦线与台面垂直。

(2)暗盒上缘与头顶相齐,下缘低于下颌骨,或将枕隆突对暗盒中心上方约5cm处。

(3)中心线:

向足端倾斜30°~35°,经两侧外耳孔后上缘连线中点射入暗盒中心。

(4)显示部位:

该位置显示枕骨大孔颚骨岩部等影像。

(十一)颞骨茎突部

【适应证】

(1)茎突过长以及过度弯曲、增粗,茎突舌骨韧带钙化。

(2)外伤。

【禁忌证】一般无禁忌证。

【注意事项]一般无需特殊准备。

【操作方法】

1.茎突(双侧)前后位

(1)患者仰卧于检查台,头部置于顶端垫高并向足倾斜13°的暗盒上,下颌稍仰起,使听鼻线垂直于暗盒。

头正中矢状面对暗盒中线,乳突尖置于暗盒中心。

投照时,口张大。

(2)中心线材准鼻尖垂直射人。

(3)显示部位:

双侧茎突显示于上颌窦内。

(4)标准片要求:

①照片标记准确、清楚。

②两侧上颌窦对称。

③两侧茎突清晰地显影于两侧上颌窦内。

2.茎突(单侧)前后位

(1)患者仰卧于检查台,头部置于顶端垫高并向足倾斜13°的暗盒上,下颌稍仰起,使听鼻线垂直于暗盒,然后头颅正中矢状面向对测旋转5°。

(2)患侧乳突尖置于暗盒中心外2cm处,投照时患者应尽量张大口。

(3)中心线:

对准患侧乳突内侧2cm处,垂直射人。

(4)显示部位:

茎突显示在下颌升支内侧与颈椎之间的空隙中或上颌窦内。

此位置应分别投照双侧,以便对比。

3.茎突侧位

(1)患者俯卧于检查台上,头侧转,被检侧贴近暗盒,下颌前伸,头部矢状面与台面平行。

瞳间线垂直暗盒,患侧外耳孔置暗盒中心。

(2)中心线:

向头侧倾斜10°,经对例外耳孔下方3cm处射人。

(3)显示部位:

茎突显示于下颌角和颈椎间隙内。

应分别投照双侧,以便对比。

(十二)面骨

【适应证】

(1)面骨肿瘤与囊肿。

(2)外伤。

(3)先天发育畸形。

【禁忌证】一般无禁忌证。

【注意事项】一般无特殊准备。

【操作方法】

(1)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双上肢上举置于头部两旁。

(2)头颅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暗盒中线重合。

(3)头稍仰起,使听毗线与台面呈45°角,鼻尖部对准暗盒下1/3处。

(4)中心线:

通过鼻根垂直暗盒射人。

(5)显示部位:

此位置显示眼眶、鼻部、上颌骨、颧骨、颧弓等的上部面骨的后前位影像。

(十三)面骨前后位

【操作方法】

(1)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两臂放于身旁,头部正中面对台面中线,并与之垂直。

下颌稍向下倾,使听眦线与台面垂直,面骨与台面平行,枕骨隆凸上方5cm处放于暗盒中心。

(2)中心线:

向头侧倾斜25°~30°,对准门齿咬合面射人暗盒中心。

(3)此位置适用于面部严重损伤而不能俯卧的病例。

(十四)颧弓

【适应证】

(1)各种颧弓部外伤,了解是否存在骨折及骨折移位情况。

(2)各种颧弓部手术前准备。

(3)各种累及颧弓部的肿瘤性病变。

(4)各种累及颧弓部的炎性病变。

【禁忌证】一般无禁忌证。

【注意事项】

(1)若患者仰头后听毗线不与暗盒平行,中心线需向足侧倾斜,倾角大小以垂直听眶线为准。

(2)观察颧骨,应按薄骨设定摄影条件。

(3)根据滤线器使用与否,改变摄影条件。

【操作方法】

1.颧弓顶颌斜位

(1)患者俯卧于检查台上,头部尽量后仰,领部前伸,下颌放于暗盒中心上方5cm处。

(2)头向对侧转15°,使头部矢状面与台面成75°角。

(3)中心线:

向足侧内倾斜,使中心线与听眦线垂直,对准颧弓中心或眼角外方约4cm处,射人暗盒中心。

焦片距100cm,用遮线筒。

2.颧弓轴位

(1)患者仰卧于检查台上,头部尽量后仰,使头顶与台面接触。

(2)听眦线尽可能与暗盒平行,背部可用枕头垫高。

(3)中心线稍向头侧倾斜与听毗线成95°角,对准下颌角连线的中点射人暗盒中心。

(4)焦片距70~100cm,用遮线筒和滤线器。

(5)颧弓顶颌斜位要求显示颧弓的斜轴位影像,对颧弓的凹陷骨折常能很好显示。

(6)颧弓轴位主要显示两侧颜弓的轴位影像。

(十五)鼻骨

【适应证】各种鼻部外伤,了解是否存在骨折及骨折移位情况。

【禁忌证】一般无禁忌证。

【注意事项】一般无需特殊准备。

(十六)鼻骨侧位

【操作方法】

(1)患者俯卧于检查台上,头部成标准侧位。

(2)头部矢状面与暗盒平行,鼻根下方2cm处置于暗盒中心。

(3)中心线:

对准鼻根下方2cm处,与暗盒垂直。

焦片距75cm,采用遮线筒。

(十七)鼻骨轴位

【操作方法】

(1)患者俯卧于检查台上,下颌部放于暗盒上,暗盒靠患者侧稍垫高,使眉间与齿槽的连线与暗盒垂直。

(2)颈部前缘置于暗盒中心,中心线沿眉间与齿槽的连线投射,与暗盒垂直。

焦片距100cm,采用遮线筒。

(十八)下颌骨

【适应证】

(1)外伤。

(2)肿瘤与囊肿。

(3)炎症性病变,包括化脓性下颌骨骨髓炎、特异性下颌骨骨髓炎及物理性(放射线)与化学性引起的下颌骨骨坏死而继发感染的骨髓炎。

(4)下颌骨发育畸形。

【禁忌证】一般无禁忌证。

【注意事项】一般无需特殊准备。

【操作方法】

1.下颌骨后前位

(1)患者俯卧于检查台上,两臂弯曲伏于头部两侧,前额、鼻尖贴台面,颅骨矢状面垂直暗盒并对准台面中线。

两唇咬合线对准暗盒中心。

(2)中心线:

对准暗盒中点垂直射人。

(3)显示部位:

显示下颌骨后前位影像。

2.下颌骨侧位

【操作方法】

(1)患者仰卧于检查台上,头侧转向患侧贴暗盒,健侧身体抬高,两肩下垂。

(2)下颌骨置于足侧垫高15°角的暗盒上,或用15°角的角度板,下颌骨体部下缘与暗盒下缘平行。

(3)中心线:

向头侧倾斜15°~25°,经对侧下颌角后下约1cm处,通过被检测第三磨牙射人暗盒中心。

(4)显示部位:

显示下颌骨侧位影像。

(十九)下颌骨颏部上下位

【操作方法】

(1)患者坐于检查台一端之椅上,下颌骨前伸,头矢状面垂直暗盒,颏都贴暗盒中线处,暗盘前缘包括颏部。

(2)中心线:

向枕方倾斜40°~50°,经过下颌联合处射人暗盒中心。

(二十)颞颌关节

【适应证】

(1)外伤。

(2)颞颌关节功能紊乱、颞颌关节脱位、颞颌关节强直。

(3)肿瘤性病变累及颞颌关节。

【禁忌证】一般无禁忌证。

【注意事项】一般无需特殊准备。

【操作方法]

(1)患者俯卧于检查台上,头部转成侧位,被检侧紧靠暗盒,对测前胸稍抬高并用沙袋或枕头支撑。

(2)外耳孔置于暗盒中心后方1cm和上方2.5cm处,使头部矢状面与暗盒平行,瞳间线与暗盒垂直。

(3)中心线:

向足侧倾斜25°~30°,对准对侧颞颌关节上方5cm处,通过被检侧倾斜25°~30°角,射人暗盘中心。

(4)焦片距75cm,采用遮线筒。

要求以同样位置摄取张口位和闭口位照片各1张,以观察关节活动情况,并摄取两侧颞颌关节进行比较。

若有四分格专用换片器,应按换片器的使用规定执行,即方便,又准确。

若专用口腔曲面体层机附有颞颌关节开闭口摄影功能,应按机器的操作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二、胸部

(一)胸部

【适应证】

(1)肺部及气道病变。

(2)心脏及大血管病变。

(3)纵隔和横鹏病变。

(4)胸膜和胸壁病变。

(5)肋骨骨折及骨质改变。

(6)常规体格检查。

【禁忌证】无。

【注意事项】

(1)站立有困难的患者及婴幼儿可采取仰卧位或半卧位摄影体位。

(2)常规使用高电压摄影,使用滤线器(栅比不小于10:

1)。

(3)做好患者呼吸屏气的训练工作。

【操作方法】

1.胸部后前正位

(1)患者面向胸像架站立,前胸壁紧贴胸像架面板,两足分开,身体站稳。

(2)身体正中矢状面对准暗盒中线,下颌稍仰,置于颏托上,暗盒上缘超出两肩。

(3)双肘屈曲臂内旋,手背置于髋部,锁骨成水平位。

(4)中心线:

通过第四胸椎处垂直射人胶片。

(5)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2.胸部侧位

(1)患者侧立于胸像架前,被检侧近片。

(2)两足分开,身体站稳,双上肢上举,环抱头部。

(3)胸部腋中线对准暗盒中线。

前、后胸壁与暗盒两侧缘等距。

(4)胶片上缘应超出肩部。

(5)中心线:

对准第五胸椎平面的侧胸壁中点垂直射人胶片。

(6)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3.胸部前弓位(前后向)

该体位属于胸部平片的一种辅助检查,在重点观察肺尖病变及下胸部叶间胸膜积液、右中叶肺不张时采用。

【注意事项】

(1)当患者身体后倾角度不够时,中心线可向头侧倾斜12°,对准胸骨角与剑突联线的中点射人暗盒中心。

(2)患者体位倾角较大,胸像架要牢固、可靠,以防患者摔伤。

(3)婴幼儿及体弱不能配合者,不宜选择该体位。

(4)观察下胸部叶间胸膜积液及右中叶肺不张时可采用前弓位的后前向。

【操作方法】

(1)患者背向摄像架直立,身体正中面或脊柱对准暗盒中线。

(2)两足分开,使身体站稳。

肘部弯曲,手背放于脸部,两肩尽量内旋。

(3)身体稍离开摄像架,上胸向后仰,使上背部紧贴胸像架面板,腹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