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 专题八 教案 吴清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057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 专题八 教案 吴清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必修三 专题八 教案 吴清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必修三 专题八 教案 吴清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必修三 专题八 教案 吴清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必修三 专题八 教案 吴清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必修三 专题八 教案 吴清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必修三 专题八 教案 吴清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必修三 专题八 教案 吴清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必修三 专题八 教案 吴清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必修三 专题八 教案 吴清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必修三 专题八 教案 吴清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必修三 专题八 教案 吴清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必修三 专题八 教案 吴清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必修三 专题八 教案 吴清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必修三 专题八 教案 吴清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必修三 专题八 教案 吴清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必修三 专题八 教案 吴清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必修三 专题八 教案 吴清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必修三 专题八 教案 吴清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必修三 专题八 教案 吴清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三 专题八 教案 吴清辉.docx

《必修三 专题八 教案 吴清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 专题八 教案 吴清辉.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必修三 专题八 教案 吴清辉.docx

必修三专题八教案吴清辉

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专题概述:

文学与艺术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最绚烂多彩的部分,19世纪以后的文学、艺术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本专题主要阐述了十九世纪以来世界的文学艺术。

19世纪初,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文学艺术领域充满了浪漫的色彩。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确立与发展,社会中逐渐暴露出来的矛盾和弊端,使文学艺术领域中充满了对现实的批判。

与此同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地理上的界限,各种文化在碰撞中逐渐融合与交流。

无产阶级产生后,文学艺术领域还出现了无产阶级文化。

20世纪初期,整个世界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现了不少反映这一时期时代特色的文学艺术作品。

20世纪中期以后,和平与发展渐渐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文学艺术也进入了又一个繁荣时期,世界各个民族、国家、地区的文化在传承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也融合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取得了与时俱进的新发展。

时期

特征

一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19世纪初

浪漫主义

二碰撞与冲突

19世纪中—19世纪末

现实主义

三打破隔离的坚冰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共融性

四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20世纪50年代以来

与时俱进

课程标准:

1、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2、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3、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4.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福建省学习要求

1.了解19世纪以来以拜伦的《唐璜》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文学、以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为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各自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

2.欣赏凡高和毕加索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3.以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为例,理解19世纪以来的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4.了解影视艺术包括电影、电视产生与发展的历程,理解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浪漫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及其杰作浪漫主义,浪漫主义美术的特点和代表人物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分析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产生的背景,理解文艺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主要有哪些成就,并了解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己的课外阅读,置身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中,体会当时文学家们创作的心境,加深对历史和文学作品的理解。

或通过编演历史剧的形式,再现当时的情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以人为本,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各美术流派既有对原有艺术的继承,又有创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每个艺术家之所以留下传世之作,在于他们对艺术的执著追求。

有的艺术家还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主要特点;雨果和他们的代表作。

教学难点:

浪漫主义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浪漫主义思潮;

1、含义:

18世纪末19世纪初,普遍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它强调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

(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意识形态。

2、背景:

1)政治上:

19世纪上半叶,在法国革命的冲击下,欧洲各国的民族、民主运动迅速发展。

2)经济上:

18世纪后半期,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迅速向欧美各国延伸。

3)思想上:

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理性王国”失去了实现的可能;

4)心理上:

人们对社会的失望和对现实的不满。

二、浪漫主义文艺;

(一)浪漫主义文学;(心灵的激荡)

1、主要代表人物及成就;

人物

国家

作品

评价

拜伦

英国

《唐璜》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

雪莱

《西风颂》

济慈

《夜莺颂》

雨果

法国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现实与浪漫相结合)

法国作家,浪漫主义

文学运动的领袖

普希金

俄国

《致恰达耶夫》

《自由颂》

霍夫曼

德国

海涅

《德国,一个冬天

的童话》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他的代表作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通过贵族青年哈洛尔德的游历,反映了英国社会生活,并对当时重大的历史事件进行了评论。

拜伦最重要的作品《唐璜》是一部诗体长篇小说,通过游记方式记述贵族青年唐璜在希腊、俄国和英国等地游历的冒险及爱情遭遇,广泛地反映了欧洲的社会生活,抨击了封建势力,讽刺了资产阶级的虚伪狡诈,热情地呼唤人民起来革命。

他的诗歌洋溢着追求民主和民族解放的精神,饱含高昂的战斗激情。

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他创作出数量惊人的诗歌、戏剧、小说、文艺理论著作。

1831年,他完成了著名的浪漫主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它以离奇、紧张的故事情节,鲜明夸张的人物、绚烂多彩的场面和浓郁的抒情气氛而成为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

1862年,雨果又完成著名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是一部现实与浪漫相结合的作品。

小说的中心人物是冉阿让,小说的情节始于1815年滑铁卢战役,终于1832年法国六月起义,展现了一幅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

《悲惨世界》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但作者在探索社会问题出路时,更多地宣扬的是仁慈和宽恕、博爱和感化

2、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1)内容上:

揭露现实,强调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

2)创作风格:

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形式的束缚,以想像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戏剧情节为主要特点,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

3)发展程度:

各国发展不平衡,英法两国成就最高;

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发展到顶峰。

(二)浪漫主义音乐;(浪漫乐章)

1、主要代表人物及成就:

人物

国家

作品

评价

贝多芬

德国

1)早期作品:

《第三(英雄)交响曲》

《第五(命运)交响曲》

(艺术特色:

充满时代精神,蕴涵革命力量。

2)后期作品:

《第六(田园)交响曲》

《第九(合唱)交响曲》

(艺术特色:

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一个承前启后式

的人物

(将古典音乐推向新的高峰,开创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

舒伯特

奥地利

《春之信念》《野玫瑰》

《魔王》(德国艺术歌曲的典范)

(艺术特色:

具有浪漫主义的特色,音乐意境优美,感染力极强。

被誉为“歌曲之王”

舒曼

德国

《幻想曲》

(艺术特色:

散发着诗歌般的韵味,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的色彩。

浪漫主义全盛时期的代表人物

贝多芬的历史地位、主要作品、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

⑴历史地位——贝多芬(1770—1827)诞生于德国的波恩城。

他是一个承前启后式的人物,即将古典音乐推向新的高峰,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

30岁以后,贝多芬的听觉渐渐衰弱直至双耳全部失聪,但他没有气馁,仍以超人的毅力从事音乐创作与指挥,以此来同命运抗争。

他在与命运抗争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不朽乐章,不愧为音乐史上的一代宗师。

⑵主要音乐作品。

贝多芬一生中写的9部交响曲是其最辉煌和最有影响力的作品。

此外,贝多芬还谱写了32首钢琴奏鸣曲及协奏曲、弦乐四重奏。

⑶早期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

早年由于受到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贝多芬向往民主,追求自由、平等,因此作品中充满了时代精神,蕴涵着革命的力量。

特别是《第三(英雄)交响曲》以及《第五(命运)交响曲》,都以英雄为主题,表达了斗争胜利后的快乐,激发着人们的斗志,激励着人们与命运斗争。

史料:

第三交响曲《英雄》,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本欲献给法国第一位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于五月十八日即位皇帝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

"这是一个独裁者!

"后来出版时他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

这部作品于1805年在维也纳初演一举成功,从此贝多芬蜚声于欧洲乐坛。

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第一部打破维也纳交响乐模式,完全体现英雄性格的作品。

作品贯穿着严肃和欢乐的情绪,始终保持着深沉、真挚的感情,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氛。

贝多芬本人曾声称他最喜欢的交响乐就是这部第三交响曲。

⑷后期艺术特色、代表作及其历史地位。

随着社会的变革,在现实的感染下,贝多芬后期的作品开始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更多地描绘了自然美景与人的心灵。

《第六(田园)交响曲》中透着农村淳朴的田园气息,表面了对农村的热爱。

《第九(合唱)交响曲》则是贝多芬毕生努力的作品,也是音乐史上最早在交响乐中加入合唱的作品。

贝多芬在这首交响曲的最后乐章中加入了以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的合唱,热情歌颂了欢乐,表达了在欢乐战胜痛苦后获得的喜悦。

这是贝多芬发自心灵的呼唤,是“音乐文学上最伟大的杰作”。

2、世界其他国家音乐领域的发展:

1)发展的特点:

——在继承本国原有音乐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创新。

2)中国京剧的形成:

中国的国粹——京剧,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

“四大徽班”的进京促使了徽剧和汉调的结合,为京剧的正式诞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

1)中心:

德国和奥地利。

2)内容:

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以突出个人感受。

(三)浪漫主义美术;(向着自由前进)

1、背景:

(了解一下)

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美术。

2、主要代表人物及成就:

人物

国家

作品

评价

籍里柯

法国

《梅杜萨之筏》

浪漫主义绘画的先驱

德拉克罗瓦

法国

《自由引导人民》

“浪漫主义的狮子”

3、浪漫主义美术的特点:

他们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

总之,他们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

二碰撞与冲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

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杰作;印象主义音乐、表现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及其杰作;浪漫主义美术: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现实主义美术:

库尔贝《石工》、《奥尔南的葬礼》,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印象主义绘画:

莫奈《日出·印象》、凡高《向日葵》;。

分析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主要有哪些成就,并了解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己的课外阅读,置身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中,体会当时文学家们创作的心境,加深对历史和文学作品的理解。

或通过编演历史剧的形式,再现当时的情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以人为本,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重点难点:

重点:

(1)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

(2)主要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艺术特点和主要美术流派之间的关系。

难点:

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一)欧洲批判现实主义;

1、背景:

(1)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资本主义国家未能很好地缓和与协调自身矛盾,日益积聚的社会矛盾变得日益尖锐和复杂。

(2)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金钱成为衡量事物与人的价值的重要标准。

(拜金主义)

(3)浪漫主义对未来的设想不再适应当时的社会现实,于是出现了一批敢于直面现实,深刻揭露社会黑暗和丑恶现实的文学家。

2、发源:

法国。

3、代表人物及作品:

(1)法国:

司汤达(《红与黑》),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高利贷者》《人间喜剧》)。

①司汤达是法国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著名小说《红与黑》,以其进步的思想倾向,以及对当时社会阶级关系的深刻描写,和对典型性格的出色的刻画,在全世界享有盛名。

②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作品痛斥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无情,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罪恶,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他善于揭露金钱社会中的罪恶与丑陋。

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2)英国:

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双城记》),勃朗特姐妹。

(3)俄国: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果戈理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大作家,他一生写了二百多部作品,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顶峰。

托尔斯泰的作品充满了战斗力,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和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其中《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这几部被视作经典的长篇小说。

其中,《安娜∙卡列尼娜》是他艺术上最完美的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描述了贵妇安娜对爱情自由的追求,而安娜卧轨自杀的悲惨结局则深刻揭露了当时俄国上流社会的腐败以及道德的沦丧。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得相不幸——《安娜·卡列尼娜》

(4)美国:

马克•吐温。

(二)亚非拉地区特有现实主义文学;

1、背景:

2、文学题材:

反帝、反侵略。

3、代表:

埃及(巴鲁迪)、中国(黄遵宪)、拉丁美洲。

(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

1、真实的反映和再现现实生活;

2、暴露社会黑暗,批判现实罪恶;

3、重视环境对塑造人物的决定作用;

4、热衷于塑造和赞扬英雄和正面人物。

二、民族乐派音乐;

1、背景:

(1)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世界扩张逐渐淡化了自然形成的地理界线,世界各国音乐在继承本国音乐文化传统的同时,也开始受外来音乐文化的影响。

(2)东欧和北欧的民族、民主运动空前高涨,促进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和民主意识觉醒。

艺术家们强烈要求摆脱外国文化的控制,发扬和创建具有本国民族特色的文化。

2、代表人物及作品:

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

(1)柴可夫斯基:

前期,正值俄国农奴制解放运动日益高涨的年代,因而作品种充满了乐观明朗的情绪,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天鹅湖》等;后期则值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反动统治的黑暗时期,因此作品表现出内心的忧郁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如《第五交响曲》、《第六(悲怆)交响曲》、以及睡美人等。

(2)德沃夏克:

《自新大陆》;对于民族风格的音乐,有其伟大的成就。

他不但是波希米亚国民乐派先驱希克路波的继承者,同时也是民族音乐的发扬者。

他在音乐上的地位,并不亚于当年的韩德尔及莫扎特。

他还不但注意到了捷克的民族音乐,他还转向了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似乎更主义斯拉夫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3、特点:

他们以民族题材为主题创作了大量的歌曲和音乐;其作品的旋律、节奏等都带有民族特点;形成了民族乐派音乐。

三、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的绘画;

1、现实主义绘画;

(1)条件;①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②科学的进步、民主思想的发展;③传统绘画基础;

(2)特点;以写实的手法来表达一切,是一种接近人民的艺术。

(3)代表人物及作品;

①法国:

库尔贝——《石工》《奥尔南的葬礼》。

②俄国: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印象主义绘画;

印象主义是19世纪欧洲艺术发展的重要流派,它反对因循守旧的古典主义和虚构臆造的浪漫主义。

19世纪最后30年,它成为法国艺术的主流,并影响了整个西方画坛。

1874年3月25日,一群年轻艺术家在巴黎举办了名为“无名画家展览会”,吸引了不少观众,有个批评家讥之为“印象主义画展”,画派由此得名。

印象主义画家力求画出主观感受,强调个人风格,否定物体固有色的观念,强调条件色。

印象派画家使绘画变得更加丰富自由,更具有绘画性,应该说是一次绘画的解放。

(1)时间;19世纪70年代。

(2)研究中心;光与色。

(3)代表人物及作品;

①法国:

莫奈(《日出•印象》)、塞尚。

莫奈(1840—1926)比任何画家更着重于捕捉一瞬即逝的景象,并不注意物体本身的轮廓。

他说:

“光是画中的主角。

”他又描述如何努力去画“空气的美……但这是不可能的。

”莫奈毕生致力绘画那些不能画的东西,他的精品中有许多是一瞬即逝的美丽景物。

保罗·塞尚(1839—1906)后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毕生追求表现形式,对运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创造。

塞尚反对传统绘画观念中把素描和色彩割裂开来的做法,他的画面,色彩和谐美丽,追求通过色彩表现物体的透视。

他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②荷兰:

凡高(《向日葵》《星月夜》),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

凡高是一位具有真正使命感的艺术家。

他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说:

“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溃了;不过这都没关系……”。

凡高着意于真实情感的再现,也就是说,他要表现的是他对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视觉形象。

因此,在他眼中,不仅是色彩,连透视、形体和比例也都变了形,以此来表现与世界之间的一种极度痛苦但又非常真实的关系。

3、雕塑艺术:

法国——罗丹的雕塑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是活的雕塑,他对世界近代雕塑艺术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代表作:

《青铜时代》《思想者》)

【课堂探究】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区别。

(1)在描写对象上: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歌颂人的本能和内心主观感受;

现实主义文学侧重再现和剖析社会现实。

(2)在表现手法上:

浪漫主义文学大多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

现实主义文学对社会现实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3)在具体内容上:

浪漫主义作家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批判现实的黑暗,矛头指向封建贵族,反对新生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封建残余,同时也展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

现实主义作者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对资本主义社会及法律、道德提出强烈控诉,同时,深切地同情饱受辛酸苦痛的劳动人民。

【小结】

三打破隔离的坚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罗曼·罗兰与《约翰·克利斯朵夫》、海明威与《老人与海》、高尔基与《母亲》、鲁迅与《阿Q正传》、泰戈尔与《吉檀迦利》,认识这些文学成就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知道现代立体派画家毕加索及其代表作《格尔尼卡》,了解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鉴赏19世纪末20世纪初具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作品,来理解这些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2、通过组织学生的感悟活动,促使学生学会自主性学习,学会多层次、多角度、多途径地探究问题,并且寻找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19世纪末20世纪初具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作品的魅力,提高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欣赏能力;感受音乐的魅力,认同音乐的多样性和民族性。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学艺术获得发展的历史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学艺术领域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产生的重要影响及其富含的艺术价值。

难点:

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艺术领域取得发展的历史背景及文学作品产生影响的理解;世界的交流与融合对文化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世界的文学;

1、背景:

1)经济:

第二、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2)政治:

两次世界大战及十月革命的影响。

2、欧美文学:

1)法国:

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凭借其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先后获得法兰西学院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这部作品也被誉为20世纪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而他本人也被称为“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

2)美国:

①19世纪末:

马克·吐温、欧·亨利、杰克·伦敦。

19世纪末的美国文学不像欧洲文学那样严肃,而是以幽默为主旋律,给人一种轻松诙谐的感觉。

②20世纪初(黄金时期):

德莱塞《嘉莉妹妹》《美国悲剧》。

《嘉莉妹妹》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美国社会;

《美国悲剧》则是德莱塞成就最高的作品,使人们清晰地看到了美国社会的真实情况,“至少依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海明威《太阳照旧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

《太阳照旧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都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反战情绪,成为描写两次世界大战的名篇。

《老人与海》通过描写人与自然的艰苦搏斗,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寓含着作者对人生的看法。

这种创作手法则被称为“冰山原则”。

3)俄国:

高尔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社会主义现实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导师)。

作品:

《海燕》《母亲》。

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海燕》,创造了一个勇敢的海燕形象,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是不朽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战斗檄文与颂歌。

《母亲》则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自觉为社会主义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被公认为社会主义现实文学的奠基之作,被列宁称赞为“一本非常及时的书”。

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不仅反映了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以及思想探求过程,而且广泛概括了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俄国社会,描写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遭遇,歌颂了他们的优秀品质。

3、亚非拉文学:

亚、非、拉的文学,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与欧美文学相融合,并逐渐获得了世界的承认。

1)印度:

泰戈尔《古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

诗集《吉檀迦利》含意深远,清新美丽,使泰戈尔于1913年成为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日本:

川端康成《雪国》《千纸鹤》《伊豆的舞女》。

1968年,川端康成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给日本人民带来了世界性的殊荣。

3)中国:

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

《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这篇小说借“狂人”之口揭露了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作者借阿Q描绘出了无数麻木愚昧的中国人形象。

阿Q所谓的“精神胜利法”,表现了被压迫者身上无可救药的精神病态。

文学特色——鲁迅希望通过描画这些“沉默的国人的魂灵”,来促使人们反省自身,扫除愚昧和麻木,唤起国人斗争的勇气和精神。

二、音乐的变奏;

1、背景:

19世纪末,世界音乐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

音乐家们纷纷挣脱传统的束缚,寻找新的音乐艺术的突破口,一时间各种风格和流派层出不穷,它们在相互影响中共存。

2、音乐的流派及代表人物:

1)印象主义:

德彪西(法)。

①历史地位:

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被认为是20世纪音乐界承前启后的天才人物。

②艺术特色:

印象主义音乐和印象主义绘画一样,追求的是一种朦胧的效果。

从德彪西的音乐中,人们可以领略到一种朦胧、飘逸、空幻和幽静的意境。

③代表作品:

交响诗《牧神午后》以及管弘乐《夜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