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037美学复习资料考前专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139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7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00037美学复习资料考前专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自考00037美学复习资料考前专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自考00037美学复习资料考前专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自考00037美学复习资料考前专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自考00037美学复习资料考前专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自考00037美学复习资料考前专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自考00037美学复习资料考前专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自考00037美学复习资料考前专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自考00037美学复习资料考前专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自考00037美学复习资料考前专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自考00037美学复习资料考前专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自考00037美学复习资料考前专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自考00037美学复习资料考前专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自考00037美学复习资料考前专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自考00037美学复习资料考前专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自考00037美学复习资料考前专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自考00037美学复习资料考前专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自考00037美学复习资料考前专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自考00037美学复习资料考前专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自考00037美学复习资料考前专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00037美学复习资料考前专用.docx

《自考00037美学复习资料考前专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00037美学复习资料考前专用.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考00037美学复习资料考前专用.docx

自考00037美学复习资料考前专用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美学

自考资料

 

第一章绪论3

第二章审美活动论4

第三章审美形态论6

第四章审美经验论9

第五章艺术论

(一)10

第六章艺术论

(二)12

第七章审美教育论14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一、美学史上对美学研究对象的5种代表性看法:

(1)美学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学科☆:

代表人物:

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

从他开始,研究美本身、美的本质就成了美学的主要问题和研究对象。

中世纪美学根本上属于神学。

(2)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代表人物:

黑格尔。

代表作是《美学讲演录》(又译:

《美学》、《谈美学》)。

(3)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的学科☆:

①认为美学是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的,代表人物:

维特根斯坦;托马斯•门罗;实用主义美学家杜威《艺术即经验》。

②以审美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

关注“美感在心理上是怎样产生的”“审美经验是怎样一种心理活动”等。

代表人物:

费希纳:

《实验美学》和《美学入门》;弗洛伊德;荣格。

(4)美学研究对象是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5)美学研究的是主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

既包含主体方面,也包含客体方面,特别是两者之间的关系。

代表人物:

蒋孔阳:

《美学新论》中就提出来了这个观点,认为美学的根本问题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二、对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的认识:

1、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中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

(1)(艺术美)从艺术中的审美现象来看。

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

(2)(自然美)从自然界的审美现象来看。

审美现象背后体现的实质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

(3)(科技美)从科技活动的审美现象来看。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在《美与物理学》中提到的“美”指的是科技美。

2、从审美形态来看,广义的美包括优美和崇高、悲剧和喜剧、丑、荒诞。

3、审美活动是美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三、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1)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现象也是审美活动;

(2)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3)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美学在研究方法,①不追求研究的客观性,而要求研究者(主体)亲自投入审美发生的境域中,去体验、感悟和揭示审美活动的来龙去脉。

②无法采用精确、全化的科学方法,需要体验和揭示丰富多彩、幽深微妙的审美精神现象。

③与其他许多学科密切相关,以哲学方法为核心,结合众多方法,综合研究。

四、美学研究的方法☆☆☆:

核心方法应当是哲学方法。

(1)首先,美学从诞生起就从属于哲学。

(2)其次,审美活动是人类最高级、最复杂的精神活动。

(3)再次,美学涉及人的生存等本源问题。

(4)最后,美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所要进行的逻辑推演、抽象思辨和理论提升,都离不开哲学思考。

第二节美学的诞生与学科的发展

一、美学学科形成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

审美意识,是人类在实践中萌发出来的不明晰的审美追求。

(2)第二阶段是美学思想,奠基于审美意识,是主体对审美现象的理性认识,审美意识是美学思想的基础。

(3)第三阶段:

美学学科的建立,从整体上系统地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

二、鲍姆加登与美学学科的诞生☆☆☆☆:

1、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确立,两个标志:

一是有专门、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二是形成了独立地、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2、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1750年(18世纪)出版的《美学》一书为标志,鲍姆加登被称为“美学之父”。

Aesthetics”原意是感性学,他认为美学是感性认识的学科。

3、日本学者中江肇民1883年从西文翻译的《维氏美学》出版,该书用“美学”一词翻译Asthetik。

第三节美学的哲学基础

一、美学的哲学基础☆:

(1)柏拉图以理念论为哲学基础;

(2)康德以先验主体论为哲学基础;(3)黑格尔以绝对精神论为哲学基础;(4)海德格尔以现象学的基本本体论为哲学基础;(5)中国当代的美学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

1、内容:

它始终紧扣现实生活来理解人的存在;它始终从社会的具体关系出发思考人的存在;最为根本的是它是从人与世界在人的现实活动中达到统一来把握和说明人的社会存在的。

2、特色:

马克思主义的存在论是以实践论为基础的,是与实践论紧密结合的社会存在论,实践和存在的概念是内在融通的。

3、实践的根本内涵就是指人的最根本的存在方式。

4、人生境界:

人与世界相互依存、双向建构的实践活动中所达到的统一,是存在论层面上的统一。

其特点:

(1)个体内在性,即一种独特的个人内在体验。

(2)生成性,即非瞬间性和非凝固性,是一个进行的过程。

5、美学以实践存在论作为哲学基础,自由是美学与实践存在论之间的中介:

(1)自由是从美学的哲学基础向美学的内在问题过渡的中介概念。

(2)自由也是从人的实践到存在向审美现象、审美情境就会应运而生。

第四节审美与人生

一、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

审美实践一方面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以人生实践为源泉的。

艺术活动是和人生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审美活动是扎根于人生实践之中的,是我们人的基本的生存方式之一。

二、审美是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

1、人生境界是人与世界相互依存、双向构建的实践活动中所达到的统一。

2、人生境界的特点在于它的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

个体内在性是指人生境界作为人们对人生意义的觉悟总是一种个人独特的内在体验。

生成性即指非瞬间性和非凝固性。

即在稳定和变化中保持一定的张力。

3、审美境界则是一个比较高层次的、特殊的人生境界。

4、冯友兰概括出人生的境界由低到高依次为: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人生境界最高的是天地境界。

第五节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美学以实践存在论为哲学基础,把审美活动看作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之一和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美与审美形态、美感与审美经验、艺术和审美教育。

一、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

1、审美关系是从属于人与世界的存在论关系,是人与世界复杂多样关系中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性关系,是人对世界借助感性形式构建起来的、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

2、审美关系特征

(1)审美关系不是理智认识关系,而是情感体验关系。

(2)审美关系是通过感性形式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

(3)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

(4)审美关系在逻辑上先于审美主、客体而存在,而不是审美主、客体逻辑上先于审美关系而存在。

3、审美活动是人类基本的存在方式之一,也是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

审美活动的根本动力是人的审美需要,审美活动的目的是对审美境界的追求。

4、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的关系

(1)审美活动与审美关系属于同一层次的概念,二者密切相关,不可分割。

(2)审美关系的外在展开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的内在构成是审美关系。

(3)审美关系是通过审美活动建构起来的,审美活动只有通过审美关系才得到体现。

5、审美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的理解:

(1)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基本的存在方式,也是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

(2)在人生实践中,审美活动一旦发生,便必然要由一般的人生境界向审美境界发展。

(3)只有在审美活动中,主体才成为现实的审美主体,对象才成为现实的审美客体。

二、美与审美形态1、广义的美指审美活动建构起来的、能激发主体美感的审美对象及其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

2、审美形态是人对不同样态的美即审美对象的归类和描述,是审美活动中当下生成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存在状态。

3、审美对象作为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感性显现,呈现出的特点:

(1)是情景交融、人与世界一体的人生形象

(2)是主体能通过它直观自身,并与之产生精神情感交流的意义形象(3)是超个体及眼前功利的、气韵生动的自由形象(4)是能唤起主体的联想、想象,使主体从有限的存在趋向无限的存在意义的超越形象。

三、美感与审美经验☆:

1、美感(即审美经验):

是在审美活动中与审美对象同时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

2、审美经验特点

(1)审美经验主要不是认识,而是一种感性经验;

(2)审美经验是一种快感体验,但不同于感官欲望带来的快感。

四、艺术与审美教育☆:

1、审美活动作为人生活动的独特之处。

(1)审美活动作为独特的人生活动,以“感性”的方式最为丰富、全面地触及人生的真相,打动人的心灵。

(2)在审美活动中,人从异化状态中的人得到了解放,其本质力量得到了确证,随着审美境界的获得与递进,人的生命境界也得到了提高,人生境界也得到了提升。

2、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最高级的方式、也是最典型的形态。

审美活动的一切特性和规律在艺术活动中得到最集中、最全面的体现。

因此,艺术和艺术活动也是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3、美育即审美教育。

4、独特性:

(1)美育能够通过对人内在情感的直接感染,调动起人的各种心理能力并使之和谐运动。

(2)美育能够潜移默化地实现对人的塑造,以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3)美育的这种独特性质根本上是由作为其实践基础的审美活动的性质所决定的。

高频考题

 

被各国美学界尊称为“美学之父”的是()

A:

苏格拉底

B:

鲍姆加登

C:

鲍桑葵

D:

亚里士多德

【正确答案】B

【解析】学界公认,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1750年出版的《美学》一书为标志,鲍姆加登因此被称为“美学之父”。

第二章审美活动论

第一节审美活动的存在方式

审美活动区别于其它活动的突出特点在于,它是以心灵感知和情感体验为表现的内在生命活动和独特精神活动。

一、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

1、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

(1)审美需要;

(2)审美理想;(3)审美趣味。

2、审美需要☆:

指人作为一种有生命、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具有的,渴望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动地实现自己、肯定自己,并按照他的人生理想去自由而完整地展现自己的精神要求。

特征:

是人所独有的一种生命需要,它植根于人的生命活动本身的独特性质;从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相互区别和联系的角度看,审美需要属于人的一种高级的精神追求,而不仅仅是感官欲求的享受。

3、审美理想☆☆☆:

主体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构造出来的理想形态的美。

作用:

首先,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主体对于审美对象的选择以及所做出的审美判断;其次,审美理想作为一种人生修养,直接使审美活动成为主体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4、审美趣味☆☆☆☆:

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

能力或鉴赏力是审美趣味的内在方面,而兴趣和品位则是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

(1)审美趣味的标准:

①必须把审美趣味联系于具体的审美对象,看看依据这种审美趣味所做出的判断是否充分反映了审美对象的客观特点;②审美趣味作为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必然受到主体审美理想的制约,要提高我们的审美趣味,就要提高我们的审美理想。

(2)提高审美趣味:

①要想提高自己的审美趣味,除了尽可能多地进行审美活动,积累起日益丰富的审美经验之外,更主要的还在于如何提高自己的审美理想。

②而审美理想的提高则不仅仅是一件审美活动自身的事情,审美理想在根本上是与主体的人生理想相统一的。

③因此,主体只有通过艰苦的人生实践切实地改进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能最终提高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

二、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

1、审美活动的特殊性:

(1)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

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之间在当下直接性的情境中所展开的一种最具本己性的精神交流与沟通,它既是主体得以能动地表现自己本质力量的一种独特方式,也是对象能如其所是地呈现自身的一种生动过程。

审美经验具有超越性。

(2)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

①审美活动首先是一种精神活动。

审美活动固然离不开人的自然存在,根本上是超越现实功能和物质需求的一种自由的心灵体验。

所以审美活动只能定位于精神活动。

②审美活动在各种精神活动中最具有个性化。

③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完满境界为其突出的特点。

在审美活动中,主体则不仅不与对象相分离,而且他就直接地栖居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

在审美活动中,主体就在自己当下直接性的生存过程中体悟着生命的意义,就在与对象相融相通的生活状态中探寻着生活的真谛。

④审美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不仅是具体的、独特的,而且永远是一次性的、不可重复的。

(3)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

①审美是一种在自身中排斥直接的功利性,但又在其根底里与人类整体的生存与发展血脉相通的特殊活动。

②审美活动无功利是说审美活动必须以摆脱直接功利目的为前提。

③审美活动指向一种整体的、根本的功利性,把人向着完整的自由存在状态提升。

(4)审美活动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正因为审美活动是无功利性相有功利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审美活动又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所谓自律性,是指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它不是手段,而直接的就是目的本身。

所谓审美活动又具有他律性,就是说审美活动并不是一个封闭孤立、与世隔绝的世界。

2、黑格尔是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提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一命题,德国古典美学时期,黑格尔还提出了悲剧的“矛盾冲突”理论。

三、审美活动的价值内涵:

1、审美活动是一种价值活动☆

(1)审美活动本身所展开的就是一个属人的世界,并且因此这个世界也仅仅只为人才存在。

(2)不管审美活动所指涉的具体对象之间有多大的区别和差异,然而这些对象之进入审美的世界,却无不关系着人。

(3)审美活动由于体现着人生价值而具有价值性。

审美活动是实现人的特殊的精神价值的活动。

2、审美活动追求能满足人的心灵需要的精神价值。

审美是最能体现人的本质特点的一种活动方式。

3、在发生认识论看来,用原有的心理图式去进行审美活动是同化过程。

4、审美活动不同于其他价值活动的特殊性☆☆。

(1)审美活动所追求的不是一般的价值,而是能满足人的心灵需要的精神价值。

(2)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从日常操劳着的世界进入到一个深蕴着生命意义的特殊世界。

(3)审美活动所追寻的是能启迪人领悟人生真谛,并激励人不断去创造自己生活意义的一种独特的精神价值。

5、审美活动与其他的价值活动一样,都表现为以主体为根据、为目的、为趋向的一种特殊的主客体关系,在这种价值关系中,客体自身的属性成为主体需要的价值对象,而主体的需要则是客体自身属性的价值确证。

6、从根本上说,审美的需要就由在于人类特殊的生命活动中,审美活动就是人之所以为人一种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

(1)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方式。

(2)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不同于异化活动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方式。

第二节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与对象

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

审美对象自身的客观条件、审美条件向审美对象的现实转化、审美对象的非实体性与开放性等性质都是由审美对象自身的特殊性决定的,影响着审美对象的生成与显现。

一、审美主体与对象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

1、美并不是先于人而存在的一种东西。

2、只有在主客体关系中才能把握审美主体的性质3、就审美而言,正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建构起现实的审美对象及与之相适应的审美主体。

确定了主客体间审美关系的规定性。

4、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是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审美活动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规定、相互激荡的矛盾运动过程。

二、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1、惊异、体验、澄明乃是审美主体三个主要的存在环节,或者说,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审美主体的基本存在状态。

2、惊异☆☆:

从日常生活中的跃出。

审美惊异的产生既依赖于主体一定的自身条件,也依赖于对象本身一定的客观条件。

从主体方面说,必须具备相当的审美修养和审美能力。

3、体验☆☆☆:

沉浸在与对象直接的相处中。

主体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

4、审美体验的独特性就在于,它始终沉浸在与对象直接的相处中,它不是离开对象作抽象的玄思,而是就在与对象的倾心交流中进行情感的体悟和价值上的品味。

审美体验具有具体性、集中性和整体性。

5、澄明:

走向本真的世界。

6、澄明之境表现为主体与客体间的统一,现实与人、人与对象,与自然之间生动和谐的状态。

三、审美对象的生成与显现1、审美对象只有在与审美对象的联系中并通过审美对象才能显现出自身,与审美对象相联系,则确证着自己是审美主体。

2、审美对象具有非实体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3、审美对象形式规律的多样统一性原则。

(1)多样统一是审美对象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形式规律。

(2)所谓多样性,是指审美对象所包含的各个物质因素在形式上的区别与差异。

(3)所谓统一,是指审美对象各个部分在整体中彼此关联、呼应、衬托、映照,从而有机整合的内在关系。

(4)“多样统一”也就是寓多于一,在丰富多彩的表现中保持内在的一致性,在变化中显统一,在统一中见变化。

4、色彩是事物各种审美条件里最重要的感性质料之一,色彩的审美意义主要表现在表情性和象征性两个方面。

5、多样统一是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形式规律。

6、所谓开放性,就是说审美对象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穷尽性。

实质上都是对审美对象开放性特点的深刻揭示。

7、20世纪美国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把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形象称之为“幻象”,深刻揭示了审美对象的这一存在特征。

8、审美对象之所以不同于一般活动的对象,根本上在于它具有非实体性与开放性的特征。

9、审美对象既具有一般对象共有的属性,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是由审美活动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

(1)审美对象自身的客观条件☆☆

(2)审美条件向审美对象的现实转化☆(3)审美对象的非实体性与开放性☆☆☆

第三节审美活动的发生

1、游戏说☆☆☆首先由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者康德提出,后由席勒、斯宾塞等人发展加以完善的。

游戏说的倡导者认为,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游戏,是由游戏发展而来的。

2、在席勒看来,人之所以会产生游戏的冲动,是因为生命力的盈余。

3、生物本能说☆☆☆☆

(1)从人的自然天性来说明审美发生。

(2)博克在其《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根源》中,把审美活动与人的本能联系起来。

(3)生物本能说影响最大的应首推达尔文的观点。

(4)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就是性本能。

4、生物本能说缺点:

(1)混淆和抹杀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之间质的区别,以至于把动物的快感等同于人的美感。

(2)由于忽视了人的审美活动中所包含的社会性内容,从而也就忽视了对审美活动赖以发生的社会根源的探讨。

5、巫术说☆☆是20世纪一种关于艺术和审美发的理论,其主要依据是泰勒和弗雷泽关于原始文化的学说。

这种学说认为巫术活动是孕育艺术的母体,人类最初的艺术因巫术需要而产生,并作为巫术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

6、劳动说☆☆☆认为艺术和审美起源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

7、系统阐发这一理论的美学家是普列汉诺夫。

二、审美发生的条件与标志:

1、审美发生的条件☆:

①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是人的生产不同于动物生产的一个最本质的规定性,也是审美活动得以发生的真正前提。

②巫术礼仪活动☆☆是在原始社会中促进审美发生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

(马林诺夫斯基)2、审美活动发生的标志☆☆☆之一是原始审美意识的出现。

审美需要是审美意识的内在驱动力,审美意识是审美需要的心理表现。

3、以制造和使用工具为突出标志的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的生产与动物生产的最本质的规定,也是审美活动得以发生的真正前提。

4、工具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人原有的生物性肢体、器官和能力的狭隘性与固定性。

5、工具不仅包括物质性的劳动手段,而且也包括人所独有的运用语言符号的能力。

6、工具作为人的智力的一种物化形式,它既是人所创造的一种物质产品,又是人借以实际地改造自然的一种物质手段。

7、人类使用工具的劳动活动,不仅造成外在自然的人化,而且也同时造成人本身内在自然的人化。

8、普列汉诺夫把“功利性的观念”作为审美在劳动基础上产生的中介性因素。

9、芬兰美学家希尔恩认为,导致艺术起源和审美发生最基本的人类生活冲动:

知识传达;记忆保存;恋爱;劳动;战争;巫术。

10、审美意识的发生要以人类一般意识的发生作为必然的前提。

它是人类意识发生的根本条件和显标志。

11、原始意识的特征:

(1)原始意识在具体性中包含着抽象性。

(2)原始意识在蒙昧性中渗透着真实性。

(3)原始意识在神秘性中凝聚着创造性。

三、原始审美活动的基本类型:

1、人类活动中比较自觉的审美活动产生于距今约3-1万年前。

2、原始审美活动,主要指史前人类的审美活动。

3、原始人类在物质生产领域中的审美创造:

(1)装饰化的器物造型;

(2)器物装饰4、人类的自我修饰与美化☆,是审美意识觉醒的一种重要标志。

原始人的自我装饰,大致可分为固定装饰与非固定装饰:

(1)固定装饰指原始人通过刻痕、刺纹、凿齿、穿耳、穿鼻、穿唇等手段局部地且永久性地改变自身的自然形态,以期达到某种观念目的的装饰活动;

(2)非固定性装饰如带、索、坠、环、珠、管、笄等等。

5、装饰化的器物造型主要指经过装饰化的处理使器物具有了一定的审美特征,但并不妨碍其使用功能的器物造型。

在陶器的生产和制作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6、器物装饰,是指在器物既定造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刻纹绘饰。

从现已出土的原始工具来看,在石器上刻纹与绘饰都比较少见(刻纹在骨器上比石器要多),这种装饰手段主要表现在陶制器皿上。

7、史前彩陶纹饰,是指原始人类精神生活和生命意识的一种形象表达形式,也是原始社会中最流行、最大众化的一种审美方式。

8、原始艺术的主要样式与特征☆1雕刻;2绘画;3音乐与舞蹈9、中国原始雕塑的显著特点:

雕塑与器物的巧妙结合。

10、我国的史前绘画,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保存至今的主要有岩画、陶器彩绘等。

以内蒙古阴山岩画最为著名。

内容主要是动物形象(狩猎活动)。

高频考题

 

审美理想不是纯粹的个性特征,而是反映着一定的()

A:

民族性

B:

时代性

C:

阶级性

D:

主体性

E:

自由性

【正确答案】ABC

【解析】审美理想也不是纯粹的个性特征,而是反映着一定的民族性、时代性和阶级性。

鲁迅被誉为“民族魂”也是因此。

第三章审美形态论

第一节审美形态的内涵和特征

一、审美形态的内涵和特征☆☆☆:

1、理解审美形态的内涵是建立在对人生样态、人生境界、审美情趣、审美风格内涵的理解之上的。

对审美形态的认识有美的形态、审美风格、审美类型、审美范畴、人生境界说五种代表性观点。

审美形态的特征包括生成性、贯通性、兼容性、二重性。

2、核心是自由的人生境界。

3、所谓“审美的人”是具有自由人生境界的人。

4、所谓审美情趣,是指在审美实践中,不同的审美样态在与主体构成不同的审美关系时,所产生的不同趣味效应,悲壮令人振奋,优美使人喜爱,滑稽令人捧腹,神奇令人惊异等。

5、审美风格,是指强烈而鲜明的审美个性特征。

包含着人生样态、人生境界的审美情趣与审美风格,通过感性形式的集中显现则成为审美形态。

二、审美形态的界定1、审美形态☆是审美体验的反思性产物,是对审美意义的揭示,从根本上来看,也是对人生存在意义的昭示。

2、审美形态的主要为优美与崇高、悲剧与喜剧、丑和荒诞。

3、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

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要体现在惊异、体验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

4、审美形态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和历史基础。

审美形态是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断积淀和形成的。

审美形态是人类审美实践活动的历史产物,因此也必然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和影响。

5、审美类型包括美的类型说和审美类型说。

其基本认识原则是从形式上划分审美形态的类型,而不去顾及审美形态的真实内涵。

6、审美风格的观点将审美形态看作是一种文化大风格。

风格往往过于宽泛,称为泛风格,泛风格等于无风格。

7、审美境界要求在人与世界之间实现比较高程度的有机统一,它的核心是自由。

8、审美情趣是指在审美实践中,不同的审美样态在与主体构成不同的审美关系时,所产生的不同趣味效应9、审美形态不仅是一种感性形态,还是一种逻辑归类形式。

10、审美范畴包括美的范畴和审美范畴说。

美的范畴指的是把审美实践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