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14419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docx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docx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附件4:

茶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5版)

3.1适用范围

本审查细则适用于企业申请以茶树根、茎、叶、花等或其加工制品为原料,使用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所要求的条件,加工制作茶制品时,对企业生产条件的审查及其许可生产产品的检验。

茶制品的申证单元为1个,其类别编号为1403。

茶制品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名称须注明“茶制品”。

同时,注明取得生产许可的产品类别名称,即固态速溶茶、茶浓缩液、茶粉、茶膏、调味茶制品、其它提取物等中的一类或几类。

生产许可证附页注明获得生产许可的具体品种明细。

茶制品不允许分装。

使用茶多酚、咖啡因等作为原料调制的各种制品,不予生产许可审查。

本细则适用以下分类和定义:

固态速溶茶:

以茶叶或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水提或采用茶鲜叶榨汁、过滤、浓缩、干燥制成的,可在生产过程中加入食品添加剂和或食品加工助剂,作为食品、饮料等原辅料的固态产品。

包括速溶红茶、速溶绿茶等。

茶浓缩液:

以茶叶或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水提取或采用茶鲜叶榨汁,可在生产过程中加入食品添加剂和或食品加工助剂,采用物理方法除去一定比例的水分,经加工制成的,作为食品、饮料等原辅料的液态产品。

包括红茶浓缩液、绿茶浓缩液等。

茶粉:

以茶叶为原料,经过研磨或粉碎等物理方法制成的粉末状(细度要求小于200目)产品。

包括绿茶粉、红茶粉等。

茶膏:

以茶叶为原料,经水提后再通过特殊的方式将茶叶中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除去一定的水分,经加工制成的膏状产品。

包括普洱茶膏等。

调味茶制品:

以固态速溶茶、茶浓缩液或茶粉为原料,添加其它食品配料或(和)食品添加剂,经加工制成的产品。

包括调味速溶茶、调味茶粉等。

其它提取物:

通过一定萃取方法获得的茶叶中的内含成分单体。

包括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茶氨酸等。

本细则中引用的文件、标准通过引用成为本细则的内容。

凡是引用文件、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细则。

3.2生产许可条件审查

3.2.1管理制度审查

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等规定,对企业建立实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情况进行审核。

主要审核以下制度:

3.2.1.1人员要求管理制度

(1)制定生产、质量、技术、检验等各部门职责及相关人员岗位职责及其任职资格规定。

(2)制定不同岗位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

(3)制定定期进行食品质量安全、加工技术、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等方面培训计划。

(4)制定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3.2.1.2采购管理制度

(1)制定采购制度,有原辅材料供应商评价办法,保证采购的原辅料、包材等符合相应的标准规定。

(2)制定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有不合格原辅材料拒收、报废、返厂等处理办法,按照制定的验收标准,对进厂的原辅料、包材等进行验收、记录以及接收或拒收。

3.2.1.3生产过程管理制度

(1)制定生产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2)制定生产设备设施和工器具的维护保养、检修制度。

(3)制定停产复产记录与复产前生产设备、设施安全控制制度。

(4)制定过程检验管理制度。

(5)制定生产过程中关键控制点管理制度。

(6)制定不合格管理制度及纠正措施。

(7)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信息管理制度。

(8)鼓励企业采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对生产过程进行食品安全控制。

3.2.1.4安全防护制度

(1)制定厂区环境、生产车间、库房等的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2)制定生产人员安全操作与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3)制定虫害控制制度。

(4)制定生产设备设施和工器具的清洗清洁制度。

(5)制定清洁剂、消毒剂等化学品的使用制度。

(6)制定原辅物料及半成品、成品周转、储存、运输管理制度;储存条件应符合相应标准规定。

3.2.1.5检验管理制度

(1)制定检验制度,包括过程检验、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的管理规定。

通过自行检验或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对原料(配料)和产品进行检验。

出厂产品应当符合产品标准,产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2)自行检验的企业应制定检验室管理制度,具备与所检项目适应的检验室和检验能力,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人员按规定检验方法检验,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保存完备。

(3)自行检验的企业应制定检验设备管理制度,建立检验设备台账,按要求对检验设备进行检定或校准,并定期维护保养,设备档案齐全。

(4)委托检验的企业应与具备相应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签订有效委托合同。

(5)自行检验的企业应制定产品留样制度,按要求保留样品。

检验样品保留至保质期满或二十四个月以上。

3.2.1.6信息记录管理制度

制定信息记录管理制度。

记录信息应当覆盖食品生产加工全过程,保证记录的信息完整。

应至少对以下生产信息建立完整的记录系统,所有记录应真实、准确、规范并具有可追溯性,记录保存期不少于2年。

(1)原辅料采购记录:

包括供应商评价记录、合格供应商名单、采购记录、采购合同、验收记录、供应商证明。

(2)生产过程及安全防护记录:

包括人员培训及考核记录、人员健康查体记录、人员卫生记录、厂区环境卫生记录、车间环境卫生记录、除虫灭害记录、设备设施维护保养检修记录、设备设施清洁记录、投料记录、各关键控制点监控记录、过程检验记录、物料出入库记录、成品出入库记录、不合格原辅物料处置记录、不合格产品处理记录、停产复产记录;

(3)成品检验记录:

包括检验原始记录、检验报告、检验留存样品记录。

(4)产品追溯记录:

包括成品生产记录、成品销售记录、产品召回记录、退货处置记录、消费者投诉受理记录、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收集记录、食品安全事故处置记录。

(5)鼓励建立电子信息记录制度,对原辅物料查验、生产过程的关键工序及过程检验、出厂检验等全过程记录形成真实的数据信息;

3.2.1.7产品追溯、召回制度和投诉管理制度

(1)建立产品追溯制度,确保从原料(配料)采购到最终产品及销售都有记录,信息详实程度能够实现原料(配料)到销售环节的全过程跟踪,并可追溯到每个环节的责任人;

(2)建立产品召回制度,确保出厂产品在出现安全卫生质量问题时及时发出警示,必要时召回;对召回的产品采取补救、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并向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报告召回和处理情况;

(3)建立消费者投诉处理制度,妥善处理消费者提出的意见和投诉;

(4)鼓励建立产品信息网站查询系统,提供标签、外包装、质量标准、出厂检验报告等信息,方便网上查询。

3.2.1.8文件管理制度

(1)应有企业产品所执行的现行有效的产品标准、卫生标准、检测方法标准及其他相关标准;如果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并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

有生产所用原辅物料、包材的现行有效的标准。

(2)应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工序关键控制点作业指导书。

(3)制定文件管理制度:

应建立文件的起草、修订审查、批准、撤销、印制及保管的管理制度。

(4)生产调味茶制品的企业,应制定调味茶制品的工艺配方。

3.2.2场所核查

3.2.2.1厂区环境和布局核查内容

(1)厂区周围无明显有害废弃物、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否则应采取有效措施。

(2)厂区应根据加工规模和产品工艺要求合理布局,生产区、生活区和办公区等功能区域划分明显,并有适当的分离或分隔措施,防止交叉污染。

(3)厂区内整洁、干净、无异气味。

(4)厂区内的道路应铺设混凝土、沥青、或者其他硬质材料;空地应采取必要措施,如铺设水泥、地砖或铺设草坪等方式,保持环境清洁。

(5)厂区绿化应与生产车间保持适当距离,植被应定期维护,以防止虫害的孳生。

(6)厂区应有适当的排水系统。

3.2.2.2加工车间核查内容

(1)加工车间的面积和空间应与生产能力相适应,便于设备安置、清洁消毒、物料存储及人员操作。

(2)成品包装车间与其它车间相互分隔,预防和降低产品受污染的风险。

(3)加工车间内部布置应与工艺流程、产品特性和加工规模相适应,各功能区相互分隔或分离,避免发生交叉污染。

(4)加工车间顶棚应使用无毒、无味的材料建造;结构光滑平整,不易积尘,易于清洁。

(5)加工车间墙面、隔断应使用无毒、无味的防渗透材料建造,在操作高度范围内的墙面应光滑、不易积累污垢,易于清洁;与地面交界处应结构合理,易于清洁。

(6)车间门窗应闭合严密。

门的表面应平滑、防吸附、不渗透,并易于清洁、消毒。

窗户如设置窗台,其结构应能避免灰尘积存且易于清洁。

(7)车间地面应使用无毒、无味、不渗透、耐腐蚀的材料建造。

平坦防滑、无裂缝,易于清洁、消毒,有利于排污和清洗。

(8)茶粉研磨车间、茶制品充填车间、内包装车间空气质量应达到GB50687《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规定的Ⅲ级的要求。

(9)车间供水设施应能保证水质、水压、水量及其他要求,符合生产需要。

加工用水的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规定。

(10)车间应具有适宜的自然通风或人工通风措施;必要时应通过自然通风或机械设施有效控制生产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灰尘较大的车间或作业区域,应安装换气风扇或除尘设备。

(11)车间采光和照明良好。

照明光源以不改变茶叶和在制品的色泽为宜。

裸露原料(配料)、在制品和成品正上方的照明设施,应使用安全型照明设施或采取防护措施。

(12)车间内不得存放农药、肥料、喷雾器、防护服、燃料等易污染茶叶的物品,不应存放其它非加工茶叶用的物品。

3.2.2.3仓库核查内容

(1)应具有与所生产产品的数量、贮存要求相适应的仓储设施。

(2)仓库应以无毒、坚固的材料建成;干燥、清洁、避光。

顶棚、墙面、隔断、门窗、地面等应坚固、平整、光洁,便于清洁,无污垢。

(3)包装材料仓库与其它仓库相互分隔;原料(配料)仓库、辅料仓库、半成品仓库、成品仓库等应依据性质的不同相互分隔或分离。

仓库内部不同物品分区域码放,并有明确标识,防止交叉污染。

(4)库房内的温度、湿度应符合原辅材料、成品及其他物品的存放要求。

必要时根据储存需要建设冷藏库。

(5)库房内的物品应离地、离墙存放。

成品仓库地面应设置垫板,其高度不得低于15cm。

(6)清洁剂、消毒剂、杀虫剂、润滑剂、燃料等物质应分别安全包装,明确标识,并应与原料(配料)、半成品、成品、包装材料等分隔放置。

3.2.2.4检验室核查内容

(1)实施自行检验的,应有与企业生产能力和检验需求相适应的检验室。

检验室应与加工车间有效隔离,一般分为感官检验室、理化检验室。

(2)感官检验室环境应符合GB/T18797《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要求。

(3)理化检验室与感官检验室须有效分离或分隔,确保不会相互影响。

3.2.2.5卫生设施核查内容

(1)加工车间入口处应设置换鞋或穿戴鞋套设施,或设置工作鞋靴清洁设施。

(2)加工车间入口处应设置更衣室。

更衣室应保证工作服与个人服装及其他物品分开放置。

(3)加工车间入口处应设置洗手、干手和消毒设施。

洗手用的肥皂、洗手液、消毒液应无明显气味。

与消毒设施配套的水龙头应为非手动式开关。

(4)加工车间入口处应设置风淋室。

(5)应根据需要设置卫生间。

卫生间内应有洗手设施。

卫生间不得与加工、包装或贮存等区域直接连通。

卫生间应保持清洁状态。

(6)厂区内应有密闭式污水排放设施,能防止污水溢出。

(7)根据需要设置废弃物存放设施。

与工作区域和仓库分隔或分离,并经常清扫、冲洗,保持清洁。

3.2.3设备核查

按照《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等规定,对照企业提交的申请材料,对设备进行现场核查。

主要核查以下内容:

3.2.3.1加工设备(设施)通用要求

(1)应具备与《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中设计能力相适应的加工设备,其性能应符合工艺需求。

(2)设备的布局应当符合工艺、清洗的需要。

(3)所有接触茶叶原料、在制品和成品的设备、容器和工具的接触面必须用无毒、无味、抗腐蚀、不易脱落的材料制作,并易于清洁和保养。

(4)设备台账、说明书、履历、档案应保管齐全。

(5)设备、容器和工具等维护保养完好,定期检修。

(6)计量设备和压力表、温度计等监控设备,应定期检定或校准,并在检定或校准周期内。

(7)燃油设备的油箱、燃气设备的钢瓶等易燃易爆设备与加工车间和仓库至少留有3m的安全距离。

(8)压力锅炉应独立安装在锅炉间。

(9)各种炉火门不得直接开向车间。

(10)应有对内包装材料在投入使用前进行消毒的设备(设施)。

3.2.3.2加工设备(设施)及要求

企业应具备与其生产品种和产量相适应的以下加工设备:

(1)茶制品加工设备

固态速溶茶生产设备:

提取设备、过滤设备、浓缩设备、杀菌设备、干燥设备、混合设备、筛分设备、金属类杂物处理设备、包装设备。

茶浓缩液生产设备:

提取设备、过滤设备、浓缩设备、杀菌设备、包装设备。

茶粉加工设备:

研磨设备、金属类杂物处理设备、包装设备。

茶膏加工设备:

提取设备、过滤设备、浓缩设备、杀菌设备、干燥设备、成型设备、金属类杂物处理设备、包装设备。

调味茶制品加工设备:

混合设备、金属类杂物处理设备、包装设备。

其它提取物加工设备:

固态茶制品参考固态速溶茶,液态茶制品参考茶浓缩液。

(2)其它规定

具备多功能的综合性设备(设施),只要满足加工工艺要求,可视为多台相关功能设备。

3.2.3.3检验设备(设施)及要求

(1)自行检验的企业,应具备的检验设备(设施):

感官品质检验设备(设施):

符合GB/T23776《茶叶感官审评方法》要求的审评用具,包括干评台、湿评台、评茶盘、审评杯碗、汤匙、叶底盘、称茶器、计时器等。

水分检验设备:

分析天平(精度1/1000g以上)、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干燥器等。

净含量检验设备:

电子秤或天平。

其它必要检验设备:

根据企业原料(配料)检验、在制品检验和出厂检验等质量监控的需要配备相应符合检验方法标准要求的检验设备。

检验样品贮存设备(设施):

根据企业规模,配备与检验和管理所需的样品贮存设备(设施)。

(2)检验设备的数量、性能要求。

与检验需求和检测方法要求相适应。

(3)检验设备的管理。

应定期进行检定或校准,并做好维护工作。

检验设备台账、说明书、履历、档案应保管齐全。

(4)检验结果验证。

使用快速检验设备进行检验的项目,应每年与具备相关产品检验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比对试验。

3.2.4工艺流程、关键控制点核查

3.2.4.1各类茶制品的一般工艺流程

(1)固态速溶茶加工:

原料验收→提取→过滤→浓缩→杀菌→干燥→混合→过筛→包装。

(2)茶浓缩液加工:

原料验收→提取→过滤→浓缩→杀菌→包装。

(3)茶粉加工:

原料→磨碎→包装。

(4)茶膏加工:

原料验收→提取→过滤→浓缩→杀菌→干燥→成型→包装。

(5)调味茶制品加工:

原料(配料)→混合(加入调味料)→包装。

(6)其它提取物加工:

固态茶制品参考固态速溶茶,液态茶制品参考茶浓缩液。

3.2.4.2关键控制点核查

(1)原料(配料)管理

鲜叶、毛茶等原料应是自己的合格产品;或来自合格供应商。

生产调味茶制品所使用的配料只能选用普通食品、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新食品原料(新资源食品),并且是自己的合格产品;或来自合格供应商。

采购原料(配料)时应当查验供应商的身份证、许可证、其它证书或产品合格证明文件。

原料(配料)必须按照验收标准,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必要时,应对关键项目或可疑项目进行实验室检验。

原料(配料)运输及贮存中应避免日光直射,备有防雨设施;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同时装运和贮存。

(2)添加剂管理

生产调味茶制品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以及茶制品“提取”工序所使用的提取溶剂等加工助剂,只能选用GB2760和国务院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加工助剂)应来自获得生产许可证的合格供应商。

食品添加剂(加工助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应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工艺配方和GB2760等规定的要求执行。

(3)包装材料管理

茶叶包装材料,应来自获得生产许可证的合格供应商。

采购时应当查验供应商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

包装材料应按照验收标准,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做好包装材料的贮藏,定期检查质量和卫生情况,及时清理变质的包装材料。

(4)加工过程控制

根据不同茶类的要求,按照相应的加工技术规程等技术文件进行加工,并确定相应的关键控制点。

重点控制好提取、杀菌、干燥等关键工序的工艺技术参数,避免在制品和成品产生劣变。

(5)卫生管理

加工车间和仓库应保持清洁干净。

加工设备、工具、容器在每次使用前,必须清洁干净,防止污染茶叶。

原料(配料)、在制品和成品不得与地直接接触。

生产区内不得进入家禽、家畜。

(6)虫害控制

应保持建筑物完好、环境整洁,防止虫害侵入及孳生。

加工车间及仓库应采取有效措施(如纱帘、纱网、防鼠板、防蝇灯、风幕等),防止鼠类昆虫等侵入。

排水管道和通风管道出入口应装有防止虫害侵入的网罩等设施。

厂区应定期进行除虫灭害工作。

如使用各类杀虫剂或其他药剂进行除虫灭害,应做好预防措施,避免对人身、食品、设备工具造成污染。

(7)贮存和运输

不得将茶叶与有毒、有害、或有异味的物品一同贮存运输。

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器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

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日光直射、雨淋、显著的温湿度变化和剧烈撞击等,防止茶叶受到不良影响。

(8)废弃物处理

废弃物应及时清除,防止污染。

化肥、农药、药剂、燃料等废弃物,应按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处理。

3.2.5人员核查

3.2.5.1企业负责人、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

企业负责人、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应有食品及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经专业理论和实践培训合格,掌握茶制品有关的质量安全法规,了解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3.2.5.2加工人员

(1)加工人员应经操作培训,掌握操作规程,熟练操作设备,能按照技术文件进行生产。

(2)每年应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

出现不适合茶叶生产的疾病时,应该调整到其他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

(3)进入作业区域应穿着工作服;不应化妆、染指甲、喷洒香水;不得携带或存放与茶叶加工无关的个人用品。

3.2.5.3技术人员

技术人员应有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

或者,具备相关行业三年以上从业经历,并经专业理论和实践培训,掌握相关茶制品生产加工技术。

3.2.5.4检验人员

检验人员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食品检验职业资格证书。

(2)具有茶叶、食品、化学、微生物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三年以上食品检测工作经历;经培训,掌握茶制品出厂检验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并获得培训合格证明。

3.3生产许可产品检验

3.3.1抽样和封样

按照《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和本细则的要求,在企业的成品库内按照下列规定进行抽样,并对该产品进行封存。

按企业所申报的发证产品品种,每一品种均需随机抽取某一等级的产品进行检验。

同一样品种,同一生产场地,使用不同注册商标的不重复抽取。

抽样基数应大于或等于10kg。

抽样以“批”为单位。

具有相同的品类、花色、等级、包装规格和净含量,品质一致,并在同一地点、同一期间内加工包装的产品集合为一批。

抽样方法按照GB/T8302《茶取样》的规定随机抽样。

样品数量为600g(600mL)。

样品分成2份,1份供检验用,1份备用。

样品确认无误后,由抽样人员与被抽样单位有关人员在抽样单上签字、盖章,当场封存样品,并加贴封条。

封条上应当有抽样人员签名、抽样单位盖章及封样日期。

抽样人员应当告知申请者有资格承担该产品发证检验任务的检验机构名称及联系方式,由申请者自主选择。

申请者应在规定时间内把封好的样品送到选定的检验机构。

样品运送过程中,应做好防潮、防压、防晒等工作。

样罐或样袋应清洁、干燥、无异味,能防潮、避光。

3.3.2许可检验项目

许可检验项目按产品适用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2、GB2763、产品标准、企业标准及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相关管理公告的内容进行检验,详见附表3.2。

若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产品标准修订改版时,按最新版本实施。

对各类各品种的主导产品,企业应当对带“*”号标记的检验项目至少每年检验2次。

3.4其它要求

3.4.1调味茶制品中允许使用的配料包括:

(1)GB2762、GB2763标准中规定的和国务院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公布的普通食品。

(2)国务院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公布的《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中规定的物质。

(3)国务院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公布的新食品原料(新资源食品)。

3.4.2茶制品中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1)GB2760标准规定的食品添加剂。

(2)国务院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公布的其它食品添加剂。

3.4.3产品标签标识特殊要求

新食品原料(新资源食品)作为配料时,其产品标签标识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告要求。

3.4.4茶茶叶要检测样品都需要冷藏保存,样品室现有冷藏设备不能满足要识,放置222、企业申请书特殊要求

非普通食品物质作为配料时,在企业申请书中须提供该种物质允许食用的相关公告或文件。

附表:

3.1茶制品生产所涉及的主要标准(参考性)

3.2茶制品质量检验项目表(规范性)

附表3.1:

茶制品生产所涉及的主要标准(参考性)

序号

类别

标准代号

标准名称

1

基础标准

GB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2

GB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3

GB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4

GB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5

GB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6

GB/T27320

食品防护计划及其应用指南食品生产企业

7

GB50687

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

8

GB/T18797

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

9

GB/T14487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10

SB/T10034

茶叶加工技术术语

11

原辅料标准

GB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12

GB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13

GB96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14

GB9689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15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16

GB317

白砂糖

17

GB/T13738.1

红茶第1部分:

红碎茶

18

GB/T13738.2

红茶第2部分:

工夫红茶

20

GB/T13738.3

红茶第3部分:

小种红茶

21

GB/T14456.1

绿茶第1部分:

基本要求

22

GB/T14456.2

绿茶第2部分:

大叶种绿茶

23

GB/T9833.1~9

紧压茶系列标准

24

GB/T21726

黄茶

25

GB/T22291

白茶

26

GB/T22292

茉莉花茶

27

GB/T22111

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

28

GB/T30357.1

乌龙茶第1部分:

基本要求

29

GB/T30357.2

乌龙茶第2部分:

铁观音

30

产品标准

QB/T4067

食品工业用速溶茶

31

QB/T4068

食品工业用茶浓缩液

32

方法标准

GB/T23776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33

GB/T8302

茶取样

34

GB/T8304

茶水分测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