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劳资关系和劳工运动理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21116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的劳资关系和劳工运动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马克思的劳资关系和劳工运动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马克思的劳资关系和劳工运动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马克思的劳资关系和劳工运动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马克思的劳资关系和劳工运动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马克思的劳资关系和劳工运动理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马克思的劳资关系和劳工运动理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马克思的劳资关系和劳工运动理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马克思的劳资关系和劳工运动理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马克思的劳资关系和劳工运动理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马克思的劳资关系和劳工运动理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马克思的劳资关系和劳工运动理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马克思的劳资关系和劳工运动理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马克思的劳资关系和劳工运动理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马克思的劳资关系和劳工运动理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马克思的劳资关系和劳工运动理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马克思的劳资关系和劳工运动理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的劳资关系和劳工运动理论.docx

《马克思的劳资关系和劳工运动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的劳资关系和劳工运动理论.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的劳资关系和劳工运动理论.docx

马克思的劳资关系和劳工运动理论

马克思的劳资关系和劳工运动理论

 

继亚当·斯密之后,卡尔·马克思系统研究了欧洲的劳工运动问题,形成了自己不同于亚当·斯密观点的认识。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己经发展到机器大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在欧美主要国家,占据了统治地位,生产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暴露,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己经在欧洲最发达的国家上升到首要地位。

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己经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考察社会和生产,把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到生产力的高度,从而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是自然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关于劳动的理论宽广而精深,他从历史过程的角度论述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异化、雇佣劳动、剩余价值论和历史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贯穿着对资本主义社会劳资关系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的劳资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在《资本论》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资本论》实质上就是劳资关系理论。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研究最重要的贡献,是对阶级结构和阶级矛盾的分析。

建立在科学的唯物史观和阶级分析方法论基础之上,马克思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全而系统地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解剖,揭示了劳资关系的实质。

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劳资关系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关系。

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极对立的社会。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对立关系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劳资关系无论在过去和现在,都体现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关系。

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分析,主要是立足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根本对立上。

这样,马克思就从逻辑和历史的结合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劳资关系是两大阶级之间的关系的实质。

劳资关系是资本主义的基础。

2、劳资关系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从经济关系看,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资本家是资本的所有者,工人在劳动环境和劳动产品中被异化了,劳动力成为“最受摧残的商品”。

[2]马克思通过劳动力成为商品、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资本积累一般规律的论述,对这种劳资关系的性质作了透彻的揭示。

3、劳资关系是一种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具有阶级斗争性质的关系。

马克思的劳工运动理论强调阶级组织和阶级对抗,核心是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不可避免的崩溃,基本形式是暴力革命,终极目标是打破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实现无产阶级的自主劳动。

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为基础,指出了工人运动的方向。

这就是通过无产者的组织进行暴力革命,实现自身的彻底解放。

4、合法斗争与非法斗争相结合是重要的革命策略原则。

合法斗争是阶级斗争的一种特殊方式。

第一国际期间,马克思恩格斯在帮助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反对卑斯麦政府“非常法”的斗争中,具体制定了合法斗争与非法斗争、议会内斗争与议会外斗争相结合的策略原则。

在资本主义和平发展时期,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根据阶级斗争的具体形式善于识别统治阶级策略的转变,适时改变自己的斗争策略和手段。

5、关于工会运动。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会是合乎规律的、必然的现象。

工会对于组织工人阶级进行反资本家的日常斗争,对于消灭雇佣劳动制度都是非常重要的。

工会不仅要在各个民族国家内而且应该通过工会的国际联合把自己变成工人阶级的组织中心。

同时,马克思认为工会要与政党在政治斗争中协同动作,为工人阶级的彻底解放而努力。

总之,资本主义的劳动关系本质上是对抗性的劳动关系。

马克思的劳工运动理论揭示了劳工运动更为广泛的背景和更为深远的意义,将劳工运动视为激烈的社会和政治变革的动因,其影响十分巨大。

正因为如此,在马克思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少人仍然沿着这样的思路加以研究。

直到今天,这种研究还代表着劳动关系和集体谈判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学派或一种研究方法。

国际工人运动的重大事件

(1)法国

 ① 里昂工人起义(1831年和834年)——法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② 巴黎公社革命(1871年)——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英国:

宪章运动(1836年)——英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德国:

 ①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1844年)——德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② 德国十一月革命中柏林工人起义(1918-1919年)基本上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德任务,无产阶级力图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化为社会主义革命,最终失败。

(4)俄国:

彼得格勒工人武装起义(1917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5)印度:

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1905年)印度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6)中国:

五四运动中的“六三运动”(1919年6月3日)——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国际工人运动组织

(1)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6年)——马、恩建立于布鲁塞尔,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筹备建党起了重要的作用。

(2)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个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组织,由正义者同盟改组而成。

1847年底马、恩受委托起草同盟纲领,这就是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

(3) 第一国际(1864-1872年)成立于伦敦,原称“国际工人协会”。

它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它的成立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

 

无产阶级政权

(1)巴黎公社——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2)苏维埃俄国——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

(3)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德国十一月革命中,在德国南部建立,很快被临时政府镇压。

(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1年在江西瑞金建立,制定了宪法大纲。

关于社会主义模式的探索

(1)苏俄——苏联

 ① 列宁: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最大限度集中国家的人力物力保障军事胜利。

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② 列宁:

新经济政策:

列尼和布党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这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③ 斯大林: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特点是:

政治方面:

权利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

经济方面: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它与当时苏联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在二三十年代使苏联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但也有严重缺点和弊端,阻碍苏联国民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

(2) 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三大国际工会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

世界工会联合会,简称世界工联,总部设在布拉格。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成立的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国际工会联合组织。

1945年9月至10月在巴黎召开了世界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世界工会联合会章程,选举了领导机关,正式建立了世界工会联合会。

世界工会联合会的建立,实现了世界各国各种不同政治倾向的工会的广泛团结,但是由于其成份复杂,政治主张极不相同,从成立之时就潜伏着不稳定因素。

成立之后很快就有29个工会退出了世界工联。

东欧剧变后,东欧各国工会于1989年纷纷退出世界工联,前苏联工会也于1991年“冻结”了与世界工联的关系,这股退会风波及其它各大洲。

近年来,世界工联开展活动不多,据世界工联称,在某些国家发展了一些新会员。

   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简称国际自由工联。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产业工会联合会和英国职工大会等一些西方工会组织宣布退出“世界工会联合会”后,建立的一个国际性工会组织。

1949年12月7日,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在伦敦宣告成立时共拥有4800万会员。

1996年6月,它已在全世界拥有包括136个国家的194个全国工会中心,会员人数达12651万。

国际自由工联根据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三个基本文件,即《章程》、《成立宣言》和《关于经济和社会要求的宣言》,宣称其基本宗旨是“面包、和平、自由”。

国际自由工联内部始终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

这些矛盾反映在成立初期时英美工会争夺国际自由工联领导权和在一些政策上的分歧,亚、非、拉会员组织对国际自由工联政策的不满以及欧洲工会联合会的独立倾向。

世界劳工联合会,简称世界劳联。

是目前三大国际工会组织中成立时间最早的一个。

其前身是国际天主教工会联合会,又称国际基督教工会联合会,成立于192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基本停止活动。

战后,国际天主教工联重新恢复活动,并根据战后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政策。

1968年10月,在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将国际天主教工联改名为世界劳工联合会,成为在组织上和行动上与教会分离的非宗教性的国际工会组织。

国际劳工组织,是联合国所属的负责劳工事务的专门机构,1919年10月29日至11月29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了第一届国际劳工大会,宣布国际劳工组织成立。

1946年5月30日国际劳工组织同联合国达成协议,接受联合国领导。

该组织是联合国系统中惟一具有三方性机制的国际组织。

它的一切主要机构都由会员国的政府工人雇主三方代表组成,三方代表享有平等的地位,各自独立地发表意见,独立地进行投票。

因此,各国和国际的工会组织都同它有密切的关系,各国工人代表均是该国最有代表性的工会组织负责人。

 

 

世界工人运动大事记

 1903年7月17日至8月10日,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布尔什维克党。

 1905年1月22日(俄历1月9日),第一次俄国革命开始。

 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的妇女和全国的纺织工业及服装工业的工人举行罢工。

 1910年8月26日至27日,第二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会议决定每年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彼得堡举行武装起义,并获得胜利,史称“十月革命”,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

 1918年1月27日,芬兰爆发革命,建立革命政府。

 1919年3月2日至6日,共产国际在莫斯科成立。

1919年3月21日,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1919年4月13日至5月11日,德国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1919年9月,美国钢铁工人罢工。

 1919年10月29日至11月29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第一届国际劳工大会,宣布成立国际劳工组织。

 1920年6月19日,国际天主教会联合会成立。

 1921年7月3日,红色工会国际成立。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12月31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1923年5月21日,社会主义工人国际成立。

 1923年10月,德国汉堡工人起义。

在德国革命中,萨克森和图林根建立了工人政权。

 1925年5月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

 1926年5月,英国工人举行总罢工。

 1928年4月,印度孟买15万纺织工人大罢工。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国工农兵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成立。

 1934年10月,西班牙工人举行反法西斯的总罢工和武装起义。

 1936年10月至11月,54个国家的42000人组成国际纵队,与西班牙人民并肩抗战,保卫西班牙。

 1938年9月6日,拉丁美洲劳工联合会成立。

 1945年9月25日至10月8日,第一次世界工会代表大会在巴黎举行,世界工会联合会成立。

 1947年9月22日至27日,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

 1948年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1年6月30日,社会党国际成立。

 1956年4月8日,欧洲八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南斯拉夫已被开除)宣布结束活动。

 1957年11月14日至16日,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在莫斯科举行。

 1959年11月18日至19日,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在莫斯科举行。

 1962年9月8日至9日,拉美工人工会联络委员会成立。

 1964年1月24日至28日,拉美工人工会团结常设代表大会成立。

 1968年5月至6月,法国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史称“法国五月风暴”。

 1968年10月,国际天主教工会联合会改名为世界劳工联合会。

 1971年4月8日至15日,日本100多万工人举行罢工。

 1973年2月9日,欧洲工会联合会成立。

 1974年2月1日至27日,意大利1300多万劳动群众举行全国范围的罢工。

 1974年3月1日至26日,日本240万工人举行罢工,掀起春季斗争的两次高潮。

 1984年3月,英国15万煤矿工人大罢工。

……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法、德等国无产阶级开展了独立的政治运动,主要表现是发生了著名的三大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丝织工人的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三大工人运动的新特点,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工人斗争的丰富经验,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也使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成为可能;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则从反面提出了创立科学的革命理论的迫切要求。

 

五一国际劳动节

亦称"五一节",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

它是全世界无产队级、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

此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

  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

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

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

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

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

  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

李大钊专门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介绍“五一”节的来历和美法等国工人纪念“五一”的活动,号召中国工人把这年的“五一”作为觉醒的日期。

陈独秀也为庆祝这个节日发表了《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一文,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真相。

陈独秀又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作了《劳苦者的觉悟》的演说,阐明了“劳动创造世界”。

“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的观点。

在北京,一些青年外出宣传,散发《五月一日劳工宣言》,唤起工人为反对剥削、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

这是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是日全国放假一天。

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五月一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是日全国放假一天.节日,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五位劳工领导人为美国的劳工改善了工作和生活条件

 

从二十世纪开始,美国劳工一直为了微薄的工资而每天长时间的劳作,许多劳工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劳作。

然而,大约有50万劳工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叫工会的组织,这个组织旨在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今天,我们就向你讲述五位致力于改善美国劳工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劳工领导人。

1900年,美国最大的劳工组织是“美国劳工联盟(AFL),它的领导人是塞缪尔.甘波斯。

甘波斯在13岁的时候随父母移居到纽约市,当他为当地的雪茄工会工作时,他才只有24岁,他致力于劳工运动长达六十年。

塞缪尔.甘波斯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帮助创建了美国劳工联盟,除有一年之外,他一直领导美国的劳工联盟,直至1924年他去逝的时候。

甘波斯确立了美国劳工运动的宗旨,他还创立了解决劳资纠纷的办法。

甘波斯认为工会只应该致力于提高工人的工资、改善工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以及阻止对工人的不平等待遇。

他称他的这种办法为纯洁而又简单的工会主义。

塞缪尔.甘波斯寻求直接改变工人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办法,他通过罢工这样的组织行为来试图强迫企业主坐下来与工人谈判。

但有人批评甘波斯与工业界领导人一起参加各种社交活动,而且对雇主太容易妥协了。

但甘波斯认为,他的做法有助于实现他的主要目标,他认为如果劳工受到了应有的尊重,那么他们的雇主就会改善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在塞缪尔.甘波斯的领导下,美国劳工运动赢得了他们第一次的小胜利,例如,联邦政府承认工人有组织工会的权利,这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工会代表成为国家战争劳工部的成员。

约翰.L.刘易斯扩张了美国的劳工运动。

他发起一场运动,他把这场运动称之为把那些未参加工会的劳工组织起来。

刘易斯是美国矿业工会的领导人,他还是美国劳工联盟的副主席。

在1935年,刘易斯在美国劳工联盟内部组建了产业组织委员会(CIO)。

他希望这个产业组织委员会能够把整个产业工人,如汽车产业工人都组织起来。

美国劳工联盟所组织的主要是那些都有着技能的工人。

但刘易斯认为,在同一产业中有技能的工人和没有技能的工人都应该组织到同一个工会之中。

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劳资关系法》,该法给予工人参加工会、与雇主进行谈判的合法权利。

约翰.刘易斯认为这是迫使大的产业承认工人权利的好时候。

然而,美国劳工联盟决定不支持这样的行动,并且将那些隶属于产业组织委员会的一些工会驱逐出去。

1936年,产业组织委员会开始变成另一个全国性的劳工组织而正式运转,刘易斯担任这个劳工组织的领导人。

约翰.刘易斯是一位富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演说家,他曾经是一位煤炭工人,因此能够接触到那些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中劳作的工人。

在产业组织委员会独立出来的第一年就有300多万工人加入。

劳工第一次在许多的罢工中获得胜利,进而永久性地改善了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许多年来,美国总统、国会议员和产业界领导人认为约翰.刘易斯代表着劳工的声音,而且,美国劳工都把刘易斯看作是他们的英雄。

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劳工运动已经成为美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沃尔特.鲁瑟是刘易斯领导的产业组织委员会的副主席,并于1952年担任该委员会的主席。

鲁瑟认为工会应该有社会责任。

他的这个想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父亲的影响,他父亲是一位德国人,是一位社会活动家。

沃尔特.鲁瑟学过切割金属。

当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于1935年成立之时,他就加入了这个工会。

沃尔特.鲁瑟从1946年开始担任美国汽车工会主席(UAW)长达23年,他把美国汽车工会改造成一个好战和向前看的工会。

他举行罢工,迫使雇主增加工人的工资,但,同时,他又希望工人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他是第一个把提高工资与提高劳动生产率相联系的工会领导人。

鲁瑟还非常关心民权和环境保护。

在1955年,鲁瑟帮助AFL和CIO重新合并成一个工会组织。

鲁瑟的想法得到全世界的认可,但他们同样将他视为敌人。

鲁瑟在三次针对他的暗杀中幸免于难,他说:

“无论你是愿意接受还是想要改变他们,你都必须拿定主意。

A.菲利普.伦道夫以其将劳工运动与民权运动相结合而闻名,伦道夫在1925年参与工会事务。

有一个旅客列车黑人劳工团体请他出面组织一个工会,即旅客卧车搬运工兄弟会。

伦道夫自己并不是一个劳工,他是一位部长的儿子,他受过大学教育,他在纽约市出版一种社会杂志,他因成为黑人权利斗士而出名。

伦道夫坚定地认为经济条件影响到了黑人的权利和地位。

十二年来,伦道夫一直与雇用黑人的卧车公司作斗争。

在1935年,卧车公司最终同意与卧车搬运工兄弟会进行谈判。

两年后,搬运工工会签署了一份劳工协议,这是一家公司与一个黑人工会签署的第一份劳工协议。

A.菲利普.伦道夫领导卧车搬运工兄弟会长达四十三年,在1957年,他担任了AFL-CIO的副主席。

伦道夫经常采取大规模的抗议示威以求改变工作条件,他策划了向首都华盛顿游行的计划,以抗议政府对黑人的不公平待遇。

1963年,伦道夫策划了为就业和自由而向首都华盛顿进军,在这次大规模的和平集会中,民权运动领导人马丁.路德.金发表了他的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

在此次大规模向华盛顿游行不到一年,一项旨在保护黑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的民权修正案得以通过。

恺散.查维斯于1962年创建了美国第一个农民工会,这个工会后来成为美国农场工人联合会。

农场工人一直被认为很难组织起来,他们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季节性,许多农场工人不会说英语,或者这些人根本就是非法的定居者。

农场工人每小时只挣几美元,他们经常居住在泥泞的帐蓬里,没有废弃物排放系统,许多农场工人还只是孩子。

恺撒.查维斯只上了八年学,但他读了很多书,他深受著名的非暴力抵抗运动支持者的影响,如印度领导人圣雄甘地。

查维斯率领他的工人进行游行示威,以寻求更高的报酬和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工人们行走数百公里,他们打着用布做成的条幅,条幅上用西班牙语写着“VivalaCausa”(我们的事业万岁)。

恺撒.查维斯创造了一个新的罢工方法,这种新罢工方法叫“boycott(联合抵制)”,即人们拒绝购买那些被指控虐待农场工人的公司所生产的产品。

查维斯还宣传一些农场使用化学药品所带来的危险。

恺撒.查维斯通过把农场工人受虐待上升到一个全国性的问题,从而改善了农场工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工会人数自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达到顶点后急剧下降,然而,当雇主们认识到对待他们的雇员好一些也就有利于他们自己的事业时,美国工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也就日益得到改善。

美国劳工运动的领导人在过去一百年所做的努力仍然在改善数百万工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生产全球化时代的劳工运动

 

生产全球化时代的劳工运动  

陈硕颖2011年09月22日08:

07  来源:

《红旗文稿》

  

生产全球化及其导致的全球劳动力的分化给当代劳工运动构成了巨大挑战。

一方面,跨国资本对劳动力的分化重组淡化了工人的阶级意识,致使工会力量衰退,劳工政党陷入困境;另一方面,跨国资本在扩张的过程中,将各民族国家原有的等级制度融入资本主义再生产,加强了这些等级差异,引发了外围国家争取种族平等、消除性别歧视等相关社会运动。

然而,在现实中,这些运动未能与工会运动凝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合力。

在生产全球化时代,传统劳工运动中两类具有政治影响的分支——社会民主主义(议会道路)和暴力革命(通过军事政变上台,但仍然维持多党选举制度)——均体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左翼的理论家和实践家需要重新检视工人阶级和劳工运动,以便应对生产全球化所带来的种种变化。

  

 

一、劳动力的分化对当代劳工运动的影响  

(一)工人阶级意识的淡化。

失去正规工作的老工人与不断加入临时工队伍的新型劳工(如妇女、年轻人和移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