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第五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23560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概论第五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语言学概论第五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语言学概论第五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语言学概论第五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语言学概论第五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语言学概论第五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语言学概论第五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语言学概论第五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语言学概论第五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语言学概论第五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语言学概论第五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语言学概论第五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语言学概论第五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语言学概论第五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语言学概论第五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语言学概论第五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学概论第五讲.docx

《语言学概论第五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概论第五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言学概论第五讲.docx

语言学概论第五讲

授课时间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

授课章节

第一章语法

第一节语素和词第二节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词类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语素、语素变体、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词的基本概念,词的构成方式;

2.理解并掌握各种语法手段、语法范畴;

3.理解并掌握词的基本组合类型,划分词类的标准。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

语素、语素变体、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词的基本概念,词的构成方式,词的基本组合类型。

难点:

各种语法手段、语法范畴,划分词类的标准。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安排

共3课时

作业

1.名词解释,并举例说明。

语素词语素变体语法手段语法范畴

2.词的基本组合类型有哪些?

举例说明。

3.指出下列各词分别包含几个语素,这些语素分别属于词根语素?

词缀?

构词语素?

还是构形语素?

花儿巧克力咖啡豆老子(人名)老子(父亲)自行车老板椅readerslongerwaterpowerreplacementworking

参考文献

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胡明扬《语言学概论》,语文出版社,2000

邢公畹主编《语言学概论》,语文出版社,1992

叶裴声、徐通锵《语言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课后

小结

 

第四章语法

第一节语素和词

一、语素

(一)语素及语素变体

语素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即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我们对人们说的话进行切分,分到最后还有意义的单位便是语素,再往下分便没有意义了。

如,“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中的“吃、葡萄、不、吐、皮”。

从语流中切分出来的最小音义结合体,也需要经过归并的过程。

那些相互对立的最小音义结合体当然是不同的语素。

但是也有一些相互不对立,在语音、语义上极为近似的单位,也应该归并为一个语素。

这就形成了语素变体。

语素变体指同一语素内部略有差异的单位。

如,1.生辰、生日(出生),2.生根、生芽(发展长大),3.生病、生气(产生),4.谋生、营生(生计),5.杀生、众生(生命)等中的“生”就是“生”的语素变体。

语素变体可分为语音变体和语义变体。

语音相近的同一语素的变体叫语素的语音变体。

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种。

有些语素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语音(包括音质、声调、轻重音等)可能不同,由此形成互补关系。

在语音方面形成互补关系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意义的结合体往往便是同一语素的语音条件变体变体。

如,英语里的s有变体[s][z][iz],“一”“不”变调。

再如,“蝴蝶”、“蝶泳”、“化蝶”、“蝶恋花”等。

这些变体出现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是条件变体。

自由变体如汉语里的“秘”即可读为bi,也可读为mi,口语中的熟(shu\shou)悉(xi)。

这类变体是规范的对象。

语素的语义变体指同一语素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语义也可能有一些变异,这就是语素的语义变体。

如以上所举的“生”。

语素的语义变体没有自由变体,只有条件变体。

(二)语素的确定

语素的确定一般可以采取替换和比较的方法。

例如比较现代汉语中的“沙场”、“沙丘”、“沙田”、“沙土”,可以看出这几个单位里的“沙”有着共同的语音形式和共同的意义(细小的石粒),而且可以单独拿出来与别的单位替换,如与“广”、“土”、“水”、“泥”替换组成“广场”、“土丘”、“水田”、“泥土”,而且“沙”也不能再分割了。

这样我们就可以确定这些单位里的“沙”是一个语素了。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判断这里的“场”“丘”“田”“土”也是语素。

但“沙发”、“沙龙”、“沙丁鱼”里的“沙”就不是一个语素。

因为这里的“沙”不表示意义,也不能被替换掉。

用替换比较的方法确定语素,在一般情况下是可行的。

但有时一些词里的单位从来不在其它词里出现时,我们就不能用这种方法来判断了。

如,“菠菜”的里“菠”、“鲑鱼”里的“鲑”等。

就不能用这种方法。

因为虽然可以被替换成“白菜”“青菜”“酸菜”“生菜”等,但不能进行比较“菠?

”。

但我们可以用比较替换的方法确定“菜”是一个语素。

又因为“菠菜”是个词,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所以“菠”也应该是一个语素。

我们把这种只能与某一个语素结合的语素叫“剩余语素”或“一用语素”。

“啤酒”里的“啤”以前是个一用语素,现在已发展成了多用语素。

“黄啤”“生啤”“黑啤”“熟啤”等。

(三)语素的分类

语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角度不同分出来的类型也不同。

1.根据语音形式分为:

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多音节语素。

如人、三、水,man\car等;蝴蝶、咖啡,sofa\labor等;萨其马、奥林匹克,university等。

2.根据语素的构词能力,可把语素分为粘着语素和自由语素。

自由语素是指既能单独成词,又能与其他语素结合成词的语素。

汉语中的“树、水、鸟、笔等”都可以单独成词,也可以和其他的语素结合成词,如,树立、树桩;汽水、水车;鸵鸟、鸟瞰;钢笔、笔直等。

英语里的“book”“air”,可以独立成词,也可以组词。

如,bookcase(书橱)、booklet(小册子)、airline(航线)、airdrop(空投)。

自由语素又可称为成词语素。

粘着语素指只有与其他语素组合在一起才能成词的语素。

如,汉语里的“者”“阿”“民”等,一般不能单独成词,可和别的语素结合成词。

如,学者、记者、老者,阿爸、阿飞、阿哥,民族、人民。

英语中的:

in-\-er等。

粘着语素又称为不成词语素。

3.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作用,把语素分为词根语素和附加语素。

词根语素简称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和词的词汇意义的主要承担者。

如汉语的:

民、虎、石、中、大、多等。

任何一个词里必须至少有一个词根语素。

附加语素的位置都是固定的。

加在词根前面的叫前缀,如:

第、老、阿,头等un-\re-\in-\im-。

加在词根后面的叫后缀,如,汉语中的子、头、者等,英语中的-er\-tive\tion等。

还有一种加在两个词根中间的附加语素叫中缀。

如英语里的handiwork(手工)、statesman(政治家)。

另外,凡改变一个词的词汇意义的语素都是构词语素,只改变一个词的语法意义的语素是构形语素。

词根和词缀都是构词语素,构形语素主要指词尾。

如,英语中的n.-s\v.-ed\v.-ing\a.-er等,此外,像俄语中的читать(读,未完成体),ΠРОчитать(读,完成体),菲律宾语中,kayn(堆,未完成体),kinayn(堆,完成体)等,其中的前加成分也是构形语素。

一个词除去词尾剩下的部分叫词干。

如:

tickets\eatingreaders\worked中的ticket\eat\reader\work.。

词根语素

语素构词语素

词缀:

附加的词汇意义构成新词

附加语素词尾等:

改变一个词的语法意义构形语素

不能构成新词

词根语素和附加语素之间有时没有明显的界限。

词根有时会转化为词缀。

如汉语的词缀“头”“子”就是由词根转化来的。

如“额头、看头、石头”里的“头”已经虚化,成为词缀;“鹅头、鸡头、羊头”等里的“头”没有虚化,为词根。

词根语素和附加语素在数量上差别很大。

词根语素是开放的,附加语素为数很少;但在使用频率上,附加语素比词根语素要高得多。

思考:

词根、词缀与词尾的区别?

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是由它体现出来的。

它可以单独构成词,也可以彼此组合成词。

词缀是只能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它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

词加词缀后的词义通常会发生变化→作:

作者

词尾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而不能构成新词。

词加词尾后的词义一般不会发生变化→英语的worker加上s以后成为workers,walk加上—s,—ing,—ed之后而成为walks,walking,walked,这些都只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形式,而不是不同的词。

二、词

(一)词的含义

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

所谓自由运用包括两种情况:

一是指在句子中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或者能单独成句,单独回答问题。

用这种方法判断出来的词是实词。

二是指虽然不能单独成句单独回答问题,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但它们在句子中也并不是别的词的一部分,而是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

这类词一般为虚词。

强调词的独立运用是为了把它同小于它的语素区分开。

语素虽然也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但却不能独立运用。

强调最小的是为了把它和大于它的词组区分开。

判断一个语言成分是词还是词组,可以用插入法。

如果一个语言成分插入其他成分之后不改变原来的意义,且第一层结构关系不变就是词组;如果结构关系改变了或没有意义了就是词。

如“白菜”“白布”,可分别扩展成“白色的菜”“白色的布”。

“白菜”的意义发生了变化,“白布”的意义没有发生变化。

所以“白菜”是词,“白布”是词组。

再如:

火车、生姜、电灯、钢笔、粗心、演讲等为此,不能扩展。

另外,一般来说,形式固定,意义凝固的是词。

如,大厦、唱票、壁纸等;相反,临时组合、意义松散的是词组,如,大房子、唱京剧、白纸等。

再比如:

巨大、雨衣、楼梯、人民、聪明、进行、菠菜、棍子、灰溜溜等,其中一个语素为粘着语素的,为词;铁锅、推翻、打开、说话、洗澡、放假、理发、上当等为离合词。

(二)词的构成

1.词的结构类型

根据一个词的词干的组成情况,可把词分三种结构类型:

单纯词、派生词、复合词。

单纯词指词干中仅仅只有一个词根语素的词。

可表示为:

词根+(词尾)。

如汉语里的:

人、玲珑、巧克力等。

英语里的:

bag\apples\waiting等。

派生词指词干中紧密联系的部分有一个是附加语素的词。

如汉语里的:

老虎、记者、傻子、记者证、身份证、非霸权主义者等。

英语里的:

beautiful\action\singers\replacement(代替)等。

可表示为:

词根+词缀+(词尾)或词缀+词根(+词尾)。

复合词指词干中紧密联系的部分都是词根语素的词。

如汉语里的:

语言、桃树、自行车等。

英语里的:

headwind(顶头风)\toothbrush(牙刷)\goodsenes(见识)\reddishbrown(赭zhe红色的)等。

可表示为:

词根+词根+(词尾)。

派生词和复合词都是合成词。

合成词是相对于单纯词而言的,指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词语素构成的词。

除了以上三类还有一种特殊的词:

缩略词。

如:

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brunch(breakfast-lunch)。

2.构词法

主要有合根法、附加法、缩略法等。

(1)合根法(合成法)

把两个词根语素或词根语素成分按一定规则组织起来构成新词的方法,构造复合词,汉语中最常用的造词法就是合根法。

根据词根之间的结构关系,可以分为若干结构类型:

并列式(烟雾、动静);偏正式(铁壶、轻视);补充式(提高、书本);支配式(司机、伤心);陈述式(胆小、地震)。

(2)附加法

通过给词根(语素)添加附加语素(词缀)而构成新词的方法。

主要构成派生词,是印欧语的重要构词法。

添加前缀:

在词根语素前面添附加语素(表示一定的词汇意义)。

如,老—、第—、in—等。

添加后缀:

在词根语素后面添附加语素(表示一定的词汇意义)。

如,—子、—头、—er等。

还有叠音后缀:

—油油等。

添加中缀:

较少。

马来语、柬埔寨语有。

思考:

汉语的“古里古怪”“马里马虎”中的“里”是否是中缀?

一个词根可添加几个词缀:

unlovely

同一词缀可构成不同的派生词:

quickly(adv);manly(adj)

不同词缀添加同一词根构成同根词、同族词。

man→manly、manliness、manish、manful

(3)缩略法

缩略法是一种特殊的构词法。

是在固定词组中选择一定的语素或音节、字母来构造新词的方法。

如:

中国、共青团、少宣队、中宣部、WTO、IP、IC等。

有时候内部屈折、重音移动也能构造新词:

如food\feed(v.喂)、bag\beg\big\bog(沼泽)\bug(臭虫);’pre’sent、refuse、content等。

第二节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词类

一、语法形式和语法手段

(一)语法形式

语法形式指表达语法意义的语音物质材料。

各种语法意义一般都要借助于一定的语法形式来体现。

如英语的“复数”的语法意义一般用语法形式“s”或“es”来体现,比较级用“er”来体现。

汉语的领属偏正关系一般用“的”来体现。

所以“s\es\er”等为英语的语法形式,“的、地、得”等为汉语的语法形式。

“我吃饭”结构意义:

支配与被支配→语法形式:

主语+述语+宾语(SVO)

(二)语法手段

语言中表示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构成语法形式的方法并不多,如果把具有共同特点的语法形式归纳成类,可得到有限的几种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

语法手段是对同类语法形式的概括和归类。

语法手段可分为综合性手段和分析性手段两大类。

1.综合性手段

指用词的词形变化来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

综合性手段主要有:

附加法、内部屈折法、异根法、重叠法、重音法、零形式法。

(1)附加法

指在词上加构形词缀或词尾来改变一个词的语法意义的方法。

作为语法手段的附加法不改变词汇意义,属于构形法。

如英语的“hands”“books”中的词尾“s”表示复数。

Longer中的er表示比较级。

俄语中的ΠИCaTb[pisatepb](写,未完成体),加上构形前缀“Ha[na]”就表示完成体。

增减替换词尾是附加法中最普遍的。

现代英语中的附加法一般都表现为增加词尾。

汉语中一般认为没有附加法表示语法意义的,但有人认为“们”表复数,“老虎”“老师”“桌子”“凳子”中的“老”“子”有名词的语法意义。

但“们”使用很受限制。

这一点不能与英语中的-s比较。

并非名词都要加“老”或“子”,而且这些词的词根本身都是名词。

所以说汉语中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附加法还是有待商榷的。

(2)内部屈折法

指运用词根中元音或辅音的变化来表达不同语法意义的方法。

如英语的:

foot-feet\tooth-teeth\mouse-mice\get-got\sing-sang\build-built等,俄语的coóиpaTb(收集,未完成体),用coópaTb表完成体。

(3)异根法

用不同的词根表示同一个词的不同语法意义的方法。

如:

英语的

表不同的格:

I-meshe-herwe-us

表不同的级:

good-betterbad-worse

表不同的时态:

go-wentis-was

(4)重叠法

指利用词根或词干的重叠来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

东南亚的许多语言都用重叠来表示复数或逐个的意思。

汉语的动、形、量、名都可以重叠,用来表示短时、尝试、程度增加、逐个的语法意义。

如:

短时尝试:

研究研究、看看、玩玩、锻炼锻炼

程度加深:

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光溜溜、甜蜜蜜等。

逐个、大量:

一批批、一件件、人人、个个等。

(5)重音法

利用词中重音移动的方式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的手段。

这种手段俄语中用得较为普遍。

如:

pуkи[tyki](重音在第二个音节上,手的、属格(第二格)、单数)

(重音在第一个音节上,手、主格(第一格)、复数)

OkHa[okna](重音在第二个音节上,窗户、第二格、单数)

(重音在第一个音节上、窗户、第一格、复数)

严格来说,英语中没有用重音法表示不同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英语中的重音法多为构词法。

如:

content(第一音节,内容;第二音节,满足)等。

(6)零形态法

即用原形表示某种语法意义的手段。

如:

worked表过去时用的是附加法,那么work即是用零形式表示现在时。

Book\hand等也是用零形式表示单数。

Ship是用零形式表示单、复数。

构词与构形有区别:

构词:

不同的词怎样组合成→语素组合成新词的规则(词汇意义变化)

构形:

同一个词的变化规则→语素变化,但未形成新词(语法意义变化)→主要通过综合性手段表示

2.分析手段

指用实词以外的形式,主要通过词与词的结合来表示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

分析手段主要有:

语序、虚词、语调三种。

(1)语序(词序)

是通过词在短语或句子中的排列次序来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

如汉语:

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

其中的“老师”和“爱”前者为主谓结构,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后者为动宾结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老师”前者为主语,后者为宾语;“学生”前者为宾语,后者为主语。

文艺繁荣(主谓)繁荣文艺(动宾)

英语:

Theteacherlovesthepupil.Thepupillovestheteacher.

Teacher前者为主语,后者为宾语。

Pupil前者为宾语,后者为主语。

可见,汉语和英语的主语和宾语完全有词序决定。

词序在缺乏词形变化的语言中,具有重要的语法作用。

语序也是汉语和英语表示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

词的先后顺序(线性排列)→各种语言都靠语序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

有的语言语序/词序重要,如:

汉语、英语;有的次要,如俄语、德语。

(2)虚词

虚词又叫辅助词,是专门表示语法意义的词。

在句法组合中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

如:

英语中的the\a\of\and\because等。

汉语中的“的、和、在、关于、或者、所以”等。

虚词在句子中不能充当结构成分,更不能独立成句,数量少,是一个封闭的类。

但使用频率比较高。

在结构中的位置比较固定。

(3)语调

语调是一种能够区别意义的超音质音位,可以用来作为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

在句子中运用不同的语调表达说话人的不同态度。

如:

他一顿吃五个馒头。

↘陈述句表内容是现实的。

他一顿吃五个馒头?

↗疑问句表对内容的怀疑

他一顿吃五个馒头!

↘感叹句表对内容的惊叹

他一顿吃五个馒头?

↗↘先表疑问,后表感叹。

语调还可以包括逻辑重音和停顿等。

如:

他请你看电影。

重音不同会有不同的强调义。

甲队打败了,乙队取得了胜利。

(甲队打败了乙队,取得了胜利。

)中间的停顿不同也有不同的意义。

二、语法意义和语法范畴

(一)语法意义

语法意义是语法单位在组合和聚合中产生的关系意义。

语法单位在组合中产生的意义有:

语素与语素:

火车-修饰地震-陈述问罪-支配光明-平行提高-补充等

词与词:

shewrites.打人前者显性语法关系是陈述关系,隐性语法关系是施动关系。

谓语又表示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

后者显性语法关系是支配关系,隐性语法关系是动受关系。

句子与句子: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

平行或并列关系。

语法单位在聚合中产生的关系意义:

以词为例:

writereadlook等为动词、可做谓语等;writerreaderteacher等为名词、可做主语或宾语等。

goodlonghappy等为形容词、可做表语或修饰语等。

这些都是语法意义。

常见的语法意义有:

单数、复数、主格、属格、宾格、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原级、比较级、最高级、阴性、阳性、中性、主动态、被动态、支配与被支配关系、陈述与被陈述关系、施动关系、动受关系、因果关系、递进关系等。

(二)语法范畴

语法意义也可以根据某些共同的特征概括起来,形成类别,这就形成语法范畴。

所以语法范畴就是对同类语法意义的概括和归类。

如把单数、复数归为数的语法范畴,把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归为时的语法范畴,把原级、比较级、最高级归为级的语法范畴等。

语法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语法范畴主要指与词形变化有关的语法意义的聚合群,即词形范畴;广义的语法范畴还包括词类范畴和句法范畴。

词类范畴指各种语言中词的语法意义的分类。

大多数语言都可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句法范畴包括关系范畴、功能范畴等。

关系范畴又可分为显性关系范畴和隐性关系范畴,显性关系如主谓结构,陈述与被陈述关系、动宾结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等;隐性关系如施动关系、动受关系等。

功能范畴如主语、宾语、修饰语等。

词形范畴一般包括性、数、格、时、体、式、态、人称、级等。

(1)性是名词、代词及形容词用词尾或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语法上的性别观念。

“性”一般为名词或代词所具有,也有些语言如俄语的形容词也有性的区别。

性一般分阳性、阴性和中性。

性的范畴在俄语中表现得最为普遍,名词、代词、形容词都分阴、阳、中性,并分别用“辅音韵尾”,“a”,“e\o”等标记阳、阴、中性。

法语只有阴、阳两性。

一般认为英语和汉语没有性范畴,性的意义用词汇手段表示:

男孩女孩公鸡母鸡

boygirlcockhen

语法范畴的性未必与这个词代表的对象的天然属性一致。

像德语的“妇女”“少女”却是中性的。

(2)数指运用词形变化表明某类词(主要是名词)的数目的语法意义。

一般表现为单数和复数,有些语言如古代英语、俄语等中有双数。

如英语的:

pen-pensbook-books等。

讨论:

现代汉语的“们”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数范畴?

→表示不定数:

三个老师们(不正确);我们(表单数/复数);三班的同学都到齐了(不用“们”)

汉语有无数的范畴,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代、名词有单复数,如他-他们、同学-同学们等;有的认为汉语代、名的单、复数与英语、俄语的单复数有区别,是受限制的,所以汉语没有数的范畴。

(3)格指通过词形变化表示短语或句子中词与词相互之间的语法关系。

绝大多数印欧语具有格的范畴。

比如俄语名词有六个格:

主、属、宾、与、工具、前置格。

英语名词有属格和通格:

mother-mother’s。

代词有主、属、宾格:

I-my-meyou-your-youshe-her-herhe-his-himwe-our-us

They-their-themwho-whose-whomit-its-it

汉语没有格范畴。

(4)时是属于动词的范畴,表明句中谈到的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与说话时间的相互关系一般分为过去时(动作行为发生在说话以前)、现在时(动作行为发生在说话时或经常性的行为)、将来时(动作行为发生在说话以后)。

如英语的:

Iworked.Iwork.Ishallwork.汉语没有时的范畴。

(5)体指动词以词形变化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状态的语法意义。

汉语的“着”“了”“过”一般认为是体范畴。

分别表示持续体、实现体、经历体。

俄语有未完成体和完成体;英语有普通体(shereadsabook.)、进行体(sheisreadingabook.)、完成体(shehasreadabook.)。

时和体是不同的语法范畴,但它们又是有联系的,有时可统称为时体范畴,如现在完成体、过去进行体等。

体有时与时间也有关系,如汉语的经历体与过去时间有关。

可以说“我去年去过北京一次。

”一般不说“我明年去过北京一次。

(6)式也叫语气。

指用词形变化等语法形式表示说话人对所说事物所持的态度。

英语有陈述式(Iamreadingthebook.)、命令式(Readthebook.)、虚拟式((IfIhadtime,)Iwouldreadthebook.)。

汉语没有词法上的“式”范畴。

“式”的语法意义是由语气词或语调表示的。

(7)态表示动作或过程与主体的关系的语法意义。

一般有主动态和被动态。

如英语的:

Theworkersbuiltthehouse.Thehousewasbuiltbytheworkers.汉语的主动和被动态是通过句式来表现的,没有词法上的态范畴。

(8)级以形容词、副词的词形变化表示性质或属性的程度的语法意义。

一般有原级、比较级、最高级。

如:

young-younger-youngest.汉语无。

(9)人称指通过动词的词形变化来表示动作行为是属于谁的。

属于说话人的是第一人称,属于听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