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作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31222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政务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子政务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子政务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作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电子政务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作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电子政务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作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电子政务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作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电子政务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作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政务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作用.docx

《电子政务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政务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作用.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政务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作用.docx

电子政务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作用

电子政务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作用

D

扩大的情况下,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尤其是服务于农村的电子政务项目的建设,发挥电子政务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首先,这是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

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信息化工作的根本指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就必须加强薄弱环节,重视推进农村电子政务的发展,统筹城乡电子政务发展,努力实现城乡电子政务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其次,这是依靠科技进步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手段。

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三农”工作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可以带动以微电子、软件、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相关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而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有利于建设现代农业,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局面,提高现代科学技术在农村的普及和推广应用水平,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再者,这是加快农村小康建设的必然要求。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

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而且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农民通过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可以使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实验条件等优质教育资源在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共享,极大地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国家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基础数据库应用体系,加大对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生态的保护,实施对森林火灾虫害、水灾涝灾的预警;通过建设农村疾病防控信息系统以及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能够极大地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例如2005年长沙县利用国家疫情报病网络系统,构建起了长沙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全县几十个乡镇级医院和多个个市级医疗机构全程联网,完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管理业务,构建了全县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管理体系,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加快电子政务从城市向农村的延伸,是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各地电子政务建设迅猛发展,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展。

一个以电话、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农业和农村信息化体系的架构已经基本形成。

但与城市信息化相比,农村信息化还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

尤其是山区的落后不仅仅表现在经济上,同时也表现在教育、卫生、科技以及森林防火预警等社会事业上。

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闭塞导致农村发展成本提高,农民对市场不了解、信息不对称往往会影响整个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

从这个层面上讲,信息化乃至电子政务是促进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

但是,这种战略意义在“三农”问题上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从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主体内容来看,主要考虑的是政府、居民、企业和社团组织等城市人口,忽视了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人口,针对“三农”问题的服务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农业和农村的信息化仍然处于电子政务的边缘。

例如,“十二金”工程是我国“十五”期间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内容。

但在这“十二金”工程中,直接属于农口信息化范畴只有“金农”工程一项。

而且,“金农”工程尽管最早于1994年12月的“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上提出,但是真正开始启动建设进程却是在2000年以后,工程总体规划也是到2002年才基本完成。

与“十二金”工程中的其他工程相比,“金农”工程进展缓慢,普及效果也不甚理想。

目前,“金农”工程中仅农业信息发布系统在农口的普及程度达到69.2%,而农业气象系统、农业土地资源管理系统、农业防灾救助系统的普及率还不到10%。

这表明我国农业部门当前信息系统应用水平普遍较低,而且应用明显偏重于信息发布,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农业领域深层次的应用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农村信息化处于电子政务边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起步晚、基础差、人才匮乏、投入严重不足是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重复建设和资源分散现象比较明显,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农村信息化的总体水平相当落后,尤其是互联网在农村的应用。

最新互联网研究报告显示,到2006年6月,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1.23亿,但从历次互联网调查统计分析来看,分在农、林、牧、渔行业的用户仅占2.2%;从用户的职业分布看,农民仅占1.4%【4】。

这表明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和应用水平还处于非常低的层次。

除此之外,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和信息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也十分明显,而且仍然呈扩大的趋势,可以说农村基本上是互联网的边缘化地区;尽管涉农网站的数量在2004年达到近6400个,但互联网网站总量在2004年达到66.89万个,”涉农网站数量仅为总量的1/112;农村信息化技术人才更是难以引进,在培养人才方面,缺少必要的师资和物资条件。

这些问题不仅仅是电子政务本身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中央关于“三农”工作政策的实施效果。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实施电子政务助解“三农”问题的创新战略

从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的提供的内容与方式来看,服务“三农”问题的应用模式亟待创新,接入手段应当加以调整。

我国电子政务比较重视借助互联网络开展应用服务,这符合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的潮流,可以展望,“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在农口的发展将逐渐进入攻坚阶段。

我国应在电子政务与“三农”问题的交叉点上做好文章,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通过电子政务建设推进农业信息化,以服务为根本目的,以信息资源开发、整合为基础,以服务网络延伸为支撑,完善应用系统,加强队伍建设,健全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结合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入更多地转向农村的政策的大好时机,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发挥电子政务在农村的服务功能,助解“三农”问题上应有明确的思路与战略策略:

首先,电子政务建设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这个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民是发展的主体,是创业的主体,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

综合世界各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强调政府服务功能的发挥和完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新时期我们党的执政理论,“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政府的奋斗目标。

电子政务更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但要关对注城市人口的服务,更要关注经济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对广大农村人口的服务,真正让电子政务惠及包括广大农民朋友在内的全体人民。

为老百姓服务,为政府决策服务,为企业服务,为“三农”服务,这是电子政务生命力所在,也是电子政务建设贯彻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第二,城乡电子政务建设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利用国家把建设资金的投入更多地转向农村这一历史机遇,加强研究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统筹规划,确定农口电子政务的使命任务、实施步骤,引导城市资源为实现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关键要素服务,制定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避免基础设施重复投资和盲目建设,提高整体应用效益。

第三,要以“金农”工程项目建设和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入更多地转向农村,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抓好农村电子政务工程的建设。

结合“金农”工程推广,加快建设完善农业监测预警、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管、农产品市场与科技服务三大信息系统建设。

注重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多方协作加快“三农”信息平台的建设,构建涉农信息服务体系。

政府的涉农部门要组织好为农民提供切实需要的农业政策、农业技术、市场信息等多方面实用的信息咨询与服务的工作,协调好涉农部门、涉农单位、涉农企业的合作,做好各种涉农信息的采集、整理加工和及时更新,为广大农民提供实用信息和信息的延伸服务。

政府部门要根据国家有关建设资金投向农村的政策,落实后电子政务项目建设所需资金。

第四,开发利用现有资源,鼓励多渠道建设电子政务信息基础设施。

如在上网接入方式,传统的上网方式需要投入巨额的人力、物力、财力,这对于本来经济欠发达的广大农村地区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势必造成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继续加深。

而在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条件下,采用PLC(PowerLineCommunication,即电力线通信)技术【5】,充分开发、整合、利用现有电力网资源,是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缩短城乡“信息鸿沟”的有效手段。

  第五,加强农村人口基本素质教育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加强农村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是提高国民信息能力重要内容;人口基本文化素质底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是农村信息化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充分利用我国现有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机构的资源,通过电子政务促进服务网络延伸,不断调整服务接入手段,为农民提供有效的生产种植、市场需求等全面的信息服务与指导,利用远程教育手段提高农村人口的基本素质。

建立人才培养良性激励机制,多途径培养农村信息化专业人才,让这些人才起到带动、示范、宣传作用,让更多的人认识、接受电子政务带来的新鲜感受。

第六,加快政策法制环境进一步完善。

有关电子政务建设的政策制定,应充实完善涉及到农村工作的内容,进一步明确了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思想和原则、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及措施。

电子政务建设监督和管理逐步规范。

使电子政务服务于农的内容有政策法制的保障。

电子政务研究和应用在我国农村还只是刚刚起步,较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展开,必将有力地推动电子政务在农村的应用和发展。

电子政务建设是时代赋予的机遇,应该抓住机遇,切实把电子政务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断丰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不断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体系,努力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在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作用,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中一道绚丽的彩虹。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文件2005第一号

2《人民日报》2006年12月8日(第一版)

1(期刊论文)作者.题目.《计算机世界》刊物名称,出版年,卷(期):

起止页码

2AkeGronlund等著陈君等译.《电子政府:

设计、应用和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

第231页

3作者.题名.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4(网上文献)作者.标题.[检索日期].网址

5.陈志强电力线上网前途迷离《计算机世界》2004年第42期(11月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