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34680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docx

《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docx

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

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

  发表时间:

2009-12-415:

49:

34

 

教学内容

小学 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内容

模块一 信息技术初步

指导意见

    

(1) 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如计算机、雷达、电视、电话等。

    

(2) 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作用,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3) 认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它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

    教学内容

    1.信息(含多媒体)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报章杂志、书籍、图画、照片、电话、电影、电视、雷达等)给学生形成(不同内容和形式的)信息与媒体(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电信号等)的直观概念,以及单一媒体和多媒体的直观概念。

    2.信息系统

    通过信息使用的具体例子(比如学生成绩汇总统计)给学生信息系统的直观概念(信息源(学生考卷)、信息采集(认课教师记入/录入记分册))、传输(送交教务处)、处理(成绩汇总、统计)、应用(输出结果交校长和任课教师)。

    3.信息工具

    通过常见信息工具给学生以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工具的直观概念,以及单一媒体处理工具和多媒体处理工具的概念。

重点为计算机。

    4.计算机的应用

    以应用领域(如工业,农业、教育等)为主,兼顾处理类型(如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人工智能等),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信息应用,以及(当代社会)信息化的概念。

    5.计算机的组成

    了解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大主要部分组成。

(就具体设备让学生)认识硬件子系统中的主机(含CPU、软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等主要组成。

(就具体应用例子让学生)认识软件子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6.计算机的使用

    开机和关机。

    通过文件夹和文件的打开(和不完整的简单)使用(比如打开Windows中的游戏并试用)初步掌握鼠标的使用(单击、双击、拖拽)。

(借用记事本或写字板,通过输入)认识键盘、掌握键盘的基本操作(含指法)。

    用“拼音”方法输入汉字。

    了解使用计算机应注意的基本安全事项(文雅、清洁、电源安全、软盘和光盘的正确取放保存)。

模块二 操作系统的简单操作

指导意见

    

(1) 汉字输入。

    

(2) 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

    (3) 学会对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

1.操作系统的概念

    通过(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任务与需求(打开文件、组织文件、存取文件、输入输出等的)描述,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任务和基本功能。

2.Windows操作系统概述

    了解Windows是一个视窗(可视化的图形界面)操作系统。

了解开机与关机时同时就启动与关闭了Windows操作系统。

掌握正确的关机方法。

3.    桌面、图标、任务栏

认识Windows的界面、组成和各部分的名称。

创建快捷图标。

4.    文件与文件夹的打开与关闭

从我的电脑、开始菜单、资源管理器打开文件。

用关闭按钮关闭文件。

5.窗口操作

最大化、最小化、还原窗口、移动窗口。

菜单与工具条的使用。

滚动条的使用。

多窗口的切换。

6.文件与文件夹操作

文件与文件夹的移动、复制、改名、删除。

模块三 用计算机画画 

指导意见

    

(1) 绘图工具的使用。

    

(2) 图形的制作。

    (3) 图形的着色。

    (4) 图形的修改、复制、组合等处理。

教学内容

1.任务与需求描述

提出(一个具体的)任务(画一幅画),分析需求(绘制不同粗细、不同颜色的线条、直线、矩形、椭圆,以及填充颜色等),并借此使学生获得图形图像处理(这样一类信息处理问题)的直观概念,以及相应的处理工具(图形图像软件)的需要。

2.图形图像处理软件

指出完成所提出任务的软件的特点,基本功能,常见软件(“画图”软件、PhotoShop等)。

3.“画图”软件概述

“画图”的启动与界面。

菜单、工具箱、颜料盒、画图区。

4.任意曲线的绘制

用画笔与刷子画图。

刷子与颜色的选取。

用颜色填充。

5.几何图形的绘制

直线、曲线、矩形、椭圆、多边形等。

前景色与背景色。

6.图形编辑

放大与缩小。

移动与复制。

7.图形的存取与输出

模块四 用计算机作文

指导意见

    

(1) 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

    

(2) 文章的编辑、排版和保存。

教学内容

1. 任务与需求描述

提出(一个具体的)任务(作文),分析需求(输入文章的题目与各段文字,对输入的文字进行增删改与段落调换,改变字体字号,以及插入图画,设置纸张的大小并打印输出等),并借此使学生获得文字处理(这样一类信息处理问题)的直观概念,以及相应的处理工具(字处理软件)的需要。

2.字处理软件

指出完成所提出任务的软件的特点,基本功能,常见软件(记事本、写字板、Word、WPS等)。

3.Word概述

Word的启动与界面。

菜单、工具条、编辑区、视图。

4.文章的输入、简单编辑与保存

文字的输入、符号的插入、字体字号的设置、文字的增删改、剪切、复制、粘贴。

文章的存取。

5.编辑与排版

图形的使用,图形图像的插入,文字修饰。

6.文章的打印输出

纸张设置,页面范围与打印份数设置,打印预览,打印。

模块五 网络的简单应用

指导意见

    

(1) 学会用浏览器收集材料。

    

(2) 学会使用电子邮件。

教学内容

1.网络的概念与功能概述(含Internet)

通过描述与例子,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网络(含局域网(教学网与校园网)、广域网、因特网),网络的主要功能(信息的传输、交互、共享)、因特网、以及因特网的主要服务(信息浏览与电子邮件等)。

2.信息浏览与浏览器IE概述

通过例子与描述,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信息浏览,获得地址、网页、链接的直观概念,以及浏览器的概念。

3.网页浏览

通过例子让学生学会拨号入网、启动IE、输入地址、浏览、断开连接,关闭IE等操作和设置默认主页的能力。

4.收集网页中的文字与图像信息

用复制-粘贴的方法收集网页中的文字和图形图像信息(到Word 和“画图”文档中)。

5.建立电子邮件信箱

用IE建立自己的免费电子邮件信箱。

6.Outlook Express概述

(IE的)Outlook Express的启动、界面、收件箱、发件箱、发件人、主题、收/发件时间。

7.电子邮件的接收与发送

邮件的接收与阅读。

收件人、抄送、主题、信文的书写。

邮件的发送。

带有附件的邮件制作。

模块六 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指导意见

    

(1) 多媒体作品的简单介绍。

    

(2) 多媒体作品的编辑。

    (3) 多媒体作品的展示。

教学内容

1.多媒体与多媒体作品的概念

   通过多媒体作品的具体例子,让学生获得多媒体与多媒体作品的直观概念,了解多媒体作品的广泛应用。

提出一个具体任务(包含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态效果的多媒体作品制作任务)。

2.多媒体作品制作工具

   根据多媒体作品的需求,指出多媒体作品制作工具所应具有的基本功能。

介绍常见的多媒体制作工具(PowerPoint、Authorware等)。

3.PowerPoint概述

   PowerPoint的主要用途(多媒体幻灯片)、启动、界面。

4.图文幻灯片制作

5.图文幻灯片编辑

6.动画与声响效果

7.多幅幻灯片作品的制作

8.作品的演播

初中 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内容

模块一 信息技术简介

指导意见

    

(1) 信息与信息社会。

    

(2) 信息技术应用初步。

    (3)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4) 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5)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软件简介。

教学内容

1.    信息的概念

信息(含文字、数字、声音、图形、图像、光电信号等)、媒体、多媒体。

信息是人类三大资源(材料、能源、信息)之一。

2.    信息系统

信息源、信息的采集、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

信息系统的(说明性)例子。

3.    信息的应用

信息技术应用的常见领域应用(管理与办公自动化、辅助教学、网络与远程教育、电子商务、CAD/CAM与CIMS、精细耕作与农业专家系统、远程医疗、社会保障与公益系统、网络浏览与电子邮件(因特网)、移动通信与IP电话)。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人工智能。

4.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组成(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核心和关键))。

5.    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计算机技术的地位(信息社会的核心和关键技术)。

6.    计算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硬件与软件。

计算器、控制器、(内)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信息的表示。

7.    信息技术的发展

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移动通信、光通信)、光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巨型化和微型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

8.    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简介

计算机的组成(硬件与软件)

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及其功能)。

主机(含CPU、软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

9.    计算机安全与道德

计算机使用的安全事项。

病毒。

信息安全。

知识产权。

模块二 操作系统简介

指导意见

    

(1) 汉字输入。

    

(2)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3) 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4) 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组织结构及基本操作。

    (5) 操作系统简单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

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发展

操作系统的概念与功能

    Windows操作系统

2.    汉字的输入

汉字的表示(编码、点阵汉字、矢量汉字)。

汉字的编码输入(流水码、音码、形码、音形码)

汉字的拼音输入

汉字的其它输入方法(扫描、语音、手写)

3.    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桌面、我的电脑、开始菜单、桌面图标、回收站。

窗口、菜单、工具条、对话框

程序的运行。

快捷图标的建立。

屏幕与声音的设置。

4.    文件与文件夹(目录)的组织结构及基本操作

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

目录的树形结构。

文件夹的打开与文件的打开。

文件的查找。

文件与文件夹的移动、复制、改名、删除。

磁盘操作。

5.    系统软硬件资源的管理和维护

资源管理器及其使用操作。

控制面板与系统设置。

6.    操作系统简单工作原理

模块三 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

指导意见

    

(1) 文本的编辑、修改。

    

(2) 版式的设计。

教学内容

1.    字处理与字处理软件 

字处理的概念。

字处理软件(笔记本、写字板、Word与WPS等)。

2.    Word的基本操作 

Word的启动与退出 。

Word的用户界面(窗体)。

文件的新建、打开、存储。

3.    文本的编辑

文字的输入与增、删、改。

文字段(块)的操作(选取、剪切、复制、粘贴)。

查找与替换。

字体与字号的设置。

段落编辑(对齐方式(两端对齐、对中、右对齐)、段起始与行起始设置)。

4.    其它对象的插入

表格的插入。

图形、图象的插入。

5.    版式设计

段落处理。

纸张大小的设置、页边距的设置。

文档打印。

模块四 用计算机处理数据

指导意见

    

(1) 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

    

(2) 表格数据的输入和编辑。

    (3) 数据的表格处理。

    (4) 数据图表的创建。

教学内容

1.    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

数据与数据处理的概念。

数据处理的应用。

数据处理软件。

2.    EXCEL的基本操作

EXCEL的启动与退出。

EXCEL的用户界面(窗体、单元格)。

3.    表格文件的创建

表格的创建、打开、存储。

数据的类型。

表格数据的输入。

文字、数字、公式、日期的使用。

4.    表格的编辑

数据的编辑。

格式的编辑。

5.    数据的表格处理

最大、最小、平均、求和。

数据的筛选、排序。

6.    统计图表的创建

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圆饼图)。

模块五 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指导意见

    

(1) 网络的基本概念。

    

(2) 因特网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务。

    (3) 因特网上信息的搜索、浏览及下载。

    (4) 电子邮件的使用。

    (5) 网页制作。

教学内容

1.    网络的概念

网络的概念、意义、作用。

网络与信息化的关系。

网络的工作原理与网络协议。

网络系统的构成(传输介质、接口设备、服务器与工作站、网络操作系统)。

局域网、广域网、因特网。

2.    因特网及其提供的服务

    因特网的概念、起源与发展。

    网络浏览(WWW)

    电子邮件(E-mail)

文件传输(FTP) 

远程登录(Telnet)

3.    因特网的接入

拨号上网。

4.    因特网上信息的搜索、浏览和下载

信息网(Web网)与WWW的概念。

浏览器的概念。

地址与网页。

网页的结构与使用。

信息的搜索。

信息的搜集(用复制-粘贴方法)与文件下载(FIP)。

5.    电子邮件的使用

电子邮件的概念。

邮件信箱。

邮件地址。

电子邮件软件。

邮件的书写、发送和接收(含带附件邮件和抄送邮件)。

6.    因特网上其它应用

7.    简单网页的制作

用FrontPage制作网页(含文字、图形图像、超文本链接,以及编辑、浏览、发布等)。

模块六 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指导意见

    

(1) 多媒体介绍。

    

(2) 多媒体作品文字的编辑。

    (3) 作品中各种媒体资料的使用。

    (4) 作品组织和展示。

教学内容

1.        多媒体与多媒体作品

多媒体与多媒体作品的概念。

多媒体作品举例。

多媒体作品的应用。

2.    多媒体制作工具

多媒体制作工具的概念及其特点。

多媒体制作工具的主要功能。

常见的多媒体制作工具及其特点。

3.    PowerPoint的启动与开发环境

4.    文字信息的制作

5.    图形信息的制作

6.    图象信息的插入

7.    声音信息的插入

8.    影视信息的插入

9.    动画效果

10.    多媒体作品的使用(演示)

模块七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指导意见

(1)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2)    计算机硬件及基本工作原理。

(3)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4)    计算机安全。

(5)    计算机使用的道德规范。

(6)    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教学内容(无)

高中 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内容

模块一 信息技术基础

指导意见

    

(1) 信息与信息处理。

    

(2) 信息技术的应用。

    (3) 信息技术发展展望。

    (4)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5)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软件简介。

教学内容

1.    信息

信息、媒体、多媒体的概念。

信息是人类三大资源之一。

2.    信息处理

信息系统的组成(信息源、信息的采集、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

信息系统的说明性例子。

3.    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应用的常见领域应用(管理与办公自动化、辅助教学、网络与远程教育、电子商务、CAD/CAM与CIMS、精细耕作与农业专家系统、远程医疗、社会保障与公益系统、网络浏览与电子邮件(因特网)、移动通信与IP电话)。

信息技术应用的常见处理类型(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人工智能)。

4.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组成(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的地位(信息技术的核心和关键,信息社会的核心和关键技术)。

5.    信息技术发展展望

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移动通信、光通信)、光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巨型化和微型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

6.    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简介

计算机的组成(硬件与软件)。

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及其功能)。

主机(含CPU、软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信息的表示。

7.    计算机安全与道德

计算机使用的安全事项。

病毒。

信息安全。

知识产权。

模块二 操作系统简介

指导意见

    

(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发展。

    

(2) 汉字的输入。

    (3) 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4) 文件、文件夹(目录)的组织结构及基本操作。

    (5) 系统中软硬件资源的管理和维护。

    (6) 操作系统简单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

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发展

操作系统的概念与功能。

操作系统的分类(单用户操作系统、多用户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

    Windows操作系统。

2.    汉字的输入

汉字的表示(编码、点阵汉字、矢量汉字)。

汉字的编码输入(流水码、音码、形码、音形码)。

汉字的拼音输入。

汉字的其它输入方法(扫描、语音、手写)。

3.    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桌面、我的电脑、开始菜单、桌面图标、回收站。

窗口、菜单、工具条、对话框。

程序的运行。

快捷图标的建立。

屏幕与声音的设置。

4.    文件与文件夹(目录)的组织结构及基本操作

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

目录的树形结构。

文件夹的打开与文件的打开。

文件的查找。

文件与文件夹的移动、复制、改名、删除。

磁盘操作。

5.    系统软硬件资源的管理和维护

资源管理器及其使用操作

控制面板与系统设置

软件的安装与卸载

系统维护与数据备份

6.    操作系统简单工作原理

模块三 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

指导意见

    

(1) 文本的编辑。

    

(2) 其它对象的插入。

    (3) 特殊效果的处理。

    (4) 版式设计。

教学内容

1.    字处理与字处理软件

字处理的概念。

2.    字处理软件(笔记本、写字板、Word与WPS等)。

Word的基本操作

Word的启动与退出。

Word的用户界面(窗体)。

文件的新建、打开、存储。

3.    文本的编辑

文字的输入与增、删、改。

文字段(块)的操作(选取、剪切、复制、粘贴)。

查找与替换。

字体与字号的设置。

段落编辑(对齐方式(两端对齐、对中、右对齐)、段起始与行起始设置)。

4.    其它对象的插入

表格的插入。

数学公式的插入。

图形、图象的插入。

5.    特殊效果的处理 

6.    版式设计

段落处理、分栏。

纸张大小的设置、页边距的设置。

文档打印。

模块四 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指导意见

    

(1) 网络通信基础。

    

(2) 因特网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务。

    (3) 因特网上信息的搜索、浏览和下载。

    (4) 电子邮件的使用。

    (5) 因特网上其它应用。

    (6) 网页制作。

教学内容

1.网络通信基础

网络的概念、意义、作用。

网络与信息化的关系。

通信网络与计算机网络(含现有的主要通信网络与计算机网络)。

物理网络、逻辑网络、虚拟网络、应用网络。

网络的拓扑结构(总线、星型、环型、混合)。

网络的通信协议。

TCP/IP协议。

2.因特网及其提供的服务

    因特网的概念、起源与发展。

    网络浏览(WWW)

    电子邮件(E-mail)

文件传输(FTP) 

远程登录(Telnet)

3.网络的构成。

传输介质与网络布线。

内网与外网。

交换与路由。

防火墙。

网络管理。

4.拨号上网的配置与使用

因特网的接入方式。

5.因特网上信息的搜索、浏览和下载

信息网(Web网)与WWW的概念。

浏览器的概念。

地址与网页。

网页的结构与使用。

信息的搜索。

信息的搜集(用复制-粘贴方法)与文件下载(FIP)。

6.电子邮件的使用

电子邮件的概念。

邮件服务器。

邮件信箱。

邮件地址。

电子邮件软件。

邮件的书写、发送和接收(含带附件邮件和抄送邮件)。

7.因特网上其它应用

8.简单网页的制作

HTML语言简介。

用FrontPage制作网页(含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超文本链接,以及编辑、浏览、发布等)。

模块五 数据库初步

指导意见

    

(1) 数据库基本概念。

    

(2) 数据库的操作环境及其操作。

    (3) 建数据库的组织与利用。

教学内容

1.    数据库的概念与初步知识

数据库的概念、意义、作用。

数据库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信息查询)。

数据处理的特点。

数据库的的组织。

表、记录、字段、值。

数据的关联。

数据的处理与使用。

数据库软件(平台)及其主要功能。

常见的数据库平台。

2.    Access的启动与用户界面

3.    新建数据库

4.    创建新表

5.    数据的录入与编辑

6.    数据的排序、查找、统计

7.    报表(含图表)的创建与打印输出

模块六 程序设计方法

指导意见

    

(1) 问题的算法表示。

    

(2) 算法的程序实现。

    (3) 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

教学内容

1.    程序与程序设计的概念、程序设计语言

2.    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问题的算法表示)

提出问题-寻求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投入使用。

3.    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

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4.    VB概述

VB的启动与集成开发环境。

VB的特点与功能。

5.    利用向导编制可执行程序

6.    VB语言与编程

变量、常量、数组、集合、函数、过程。

顺序、分支、循环。

对象。

7.    窗体的使用

    菜单设计,工具条设计。

8.    应用举例(算法的程序实现)

模块七 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指导意见

    

(1) 多媒体著作工具及其特点。

    

(2) 各类媒体资料的处理与使用。

    (3) 多媒体作品的制作。

    (4) 多媒体作品的发布。

教学内容

1.    多媒体与多媒体作品

多媒体与多媒体作品的概念。

多媒体作品举例。

多媒体作品的应用。

2.    多媒体制作工具

多媒体制作工具的概念及其特点。

多媒体制作工具的主要功能。

常见的多媒体制作工具(含单一媒体专用制作工具)及其特点。

3.    PowerPoint的启动与开发环境

4.    文字信息的制作

5.    图形图象信息的制作与插入

6.    声音信息的制作与插入

7.    动画信息的制作与插入

8.    影视信息的制作与插入

9.    超链接

10.    多媒体作品的使用(演示与Web发布)

模块八 计算机硬件结构及软件系统

指导意见

    

(1) 信息的数字化表示

    

(2) 计算机的硬件及基本工作原理

    (3) 软件系统简介

    (4) 计算机的安全

    (5) 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