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41603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docx

《马克思主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docx

马克思主义

第二讲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自然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基本关系。

也是哲学家、社会科学家乃至科学技术工作者普遍关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也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这门课程的前提和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十分重视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他们密切关注自然科学和技术的每一个新的发展,并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出发,考察和研究自然科学和技术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

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到毛泽东、邓小平,无产阶级革命家关注社会变革,关注生产关系的变革,就必然会关注科学技术革命。

因为科学技术革命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于生产关系的变革有着极大的影响。

因而,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革命有着密切的关系。

研究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从两个角度切入:

一是科学技术对于马克思产生和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二是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一、科学技术是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科学技术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它本身也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它与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意识形态等子系统,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而哲学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自然科学和技术。

1.自然科学与哲学

哲学,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始终以人类认识成果为基础。

马克思指出,“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毛泽东同志在论及哲学问题时曾说道:

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历史上的哲学形态总可以从与之对应的科学技术系统中找到它的知识来源。

(1)自然科学是一般哲学的基础

17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的形成,是以当时的机械自然观为基础的。

17-18世纪,是近代经验自然科学产生的早期阶段,哥白尼的“日心说”既为近代自然科学全面系统发展开辟了道路,也是人们观念上的一次伟大变革。

开普勒在第谷,布拉赫观察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行星运动三定律(轨道定律、等面积定律、周期定律);牛顿则在伽利略等人成果的基础上,集经典力学之大成,完成了经典力学体系,实现了近代物理学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这一时期除了力学,还有数学有了较大发展以外,其它学科还刚刚起步。

力学由于它的成功应用而被无限推广,当人们面对新的自然现象而缺乏这一方面的知识时,往往就用已有的力学知识来填补现有知识上的空白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机械论的观念。

这种观念在哲学上称之为机械唯物主义:

以机械的观点去解释自然界、人类社会和认识问题的哲学。

代表人物为:

17世纪霍布斯(英)、斯宾诺沙(荷兰);18世纪的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巴赫(法)等。

机械论的根本缺陷在于:

把机械运动看成是唯一的运动形式,用存纯粹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甚至把人说成是机器。

如,法国的拉美特利就认为:

人只是比动物这架机器多几个齿轮、多几条弹簧的机器。

与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研究方法也是形而上学的。

在形而上学方法论的影响下,又形成了18世纪形而上学的自然观。

从15世纪后期到18世纪前半期,由于自然科学发展的需要,人们为了认识自然事物,首先必须认识它是什么,不是什么,然后再弄清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和运动发展规律,把自然分解成各个部分,对自然现象进行分门别类地研究。

这种研究方法取得了很大成就,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条件。

但这种方法又使人们养成了孤立、片面、静止看问题的习惯。

在近代早期搜集材料阶段,于是把它从现实的普遍联系中割裂开来,暂时将它看作是孤立的、静止的、与周围事物没有任何联系的对象,由此而在人们思想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后经哲学家的总结和概括并上升到哲学世界观的高度,于是就形成了18世纪具有广泛影响的形而上学的自然观。

所以,形而上学自然观是与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相对应的。

恩格斯指出:

“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展,唯物主义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在从笛卡儿到黑格尔和从霍布斯到费尔巴哈这一长时期内,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

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

(2)自然科学技术也是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自然科学技术是一般哲学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恩格斯在《反社林论》二版序言中强调指出:

“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了自觉的辩证法并且把它转为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

可是要确立辩证的同时又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需要具备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

马克思是精通数学的,可是对于自然科学,我们只能作零星的、时停时续的、片断的研究”。

所以,马克思对自然科学领域中所取得的每一个新成就,都感到欢欣鼓舞。

当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发表时马克思非常重视,他说:

“它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

“达尔文的著作非常有意义,这本书我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段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

马克思主义就是在总结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基础上创立起来的。

因此,当恩格斯“获得了研究时间的时候”,为了研究和写作自然辩证法,他曾花了八年时间,“尽可能地使自己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来一个彻底的——象李比希所说的——“脱毛”(见卡片)。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哲学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和概括19世纪自然科学成果基础上创立起来的。

19世纪,自然科学进入了整理材料阶段,科学又有了进一步发展。

自然科学一系列重要成果揭示了自然界本来的辩证本质,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赖尔的地质学原理,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等等,在人们面前展示了一个全新的自然图景:

自然界是普遍联系的,是按照辩证法规律运动发展变化的,并不是如形而上学者所宣扬的那样,孤立的、静止的、不变的,从而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缺口,这就为新的辩证自然观的确立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另一方面,19世纪自然科学的任务由搜集材料进入整理材料阶段,需要在大量经验材料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本质,找出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概括事物的运动发展规律,显然,孤立、静止、不变的形而上学方法与自然科学的研究任务是不相容的,迫切需要一种与这种研究任务相适应的辩证方法。

与此同时,德国古典哲学的优秀成果,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和黑格尔的辩证法,也为这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诞生提供了极为重要条件。

这些条件只有在19世纪才产生,因而马克思主义也只能产生于19世纪而不是之前。

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在总结和概括了当时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唯物论和黑格尔辩证法,创立了唯一科学的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马克思并将这种科学世界观推广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全新的社会历史观——唯物史观,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

所以,马克思主义从它诞生之时起就和自然科学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如前所述,马克思为了创立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科学基础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倾注了大量心血。

2.自然科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自然科学技术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

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的过程中,对数学、力学、农学、化学、生理学等自然科学进行了大量研究。

马克思在1861年8月—1863年7年间,写了23本经济学手稿,其中有3本是关于自然科学的。

《资本论》全书引用的或所提到的著作共有605部,其中有396位署名作者的557部著作,未署名的48部著作,引用的议会报告和官方文章57种,报刊56种,其中包括连续出版25年的《工厂视察员向女王陛下内务大臣所作的报告》,包括长达40多年的《泰晤上报》和大型杂志《经济学家》。

马克思甚至在生病的间歇期间也在从事自然科学等的研究。

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二卷序言中写道:

l870年以后,又有一个间歇期间,这主要是由马克思的病情造成的。

他照例是利用这类时间进行各种研究。

农学,美国的特别是俄国的土地关系,货币市场和银行业,最后,还有自然科学,如地质学和生理学,特别是独立的数学研究,成了这个时期的许多札记本的内容。

”马克思深有体会地说:

在制订政治经济学原理时,计算的错误大大地阻碍了我,失望之余,只好重新坐下来把代数迅速地温习一遍。

算术我一向很差。

不过间接地用代数方法,我很快又会计算正确的。

”19世纪50年代起,马克思配合政治经济学、哲学的研究,开始研究数学。

此后,数学始终是马克思经常关心和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马克思对数学的研究,曾写下了长达一千多页的笔记和手稿,现已公开发表的马克思《数学手稿》就是马克思精心研究数学,“并有独到的发现”的光辉思想结晶。

它“对于微积分”,特别是对微分学的发展过程、微分运算的辩证本质等问题作了精湛的研究,写成了关于导函数、微分等问题的论文。

历史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了科学的伟大变革时期。

由“以太之谜”、“紫外灾难”而导致的物理学革命,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图景。

物理学革命不仅开创了现代物理学的新纪元也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现代自然科学技术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内容,也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的佐证。

电子、X射线、放射性的发现,加深了人门对世界物质性的认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创立,使事物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辩证法更丰富、更具体、更精确化了。

二、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自然科学技术是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同时马克思主义对自然科学技术也有巨大的反作用。

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然科学和技术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1)任何人都在接受着一定的哲学的支配

不受哲学思想支配的人是不存在的。

有些人曾宣称自己不信仰现有任何一种哲学而标榜自己公允,实质上这本身就是一种哲学,而且恩格斯指出:

“无论对一切理论思维多么轻视,可是没有理论思维,就会连两件自然的事实也联系不起来,或者连两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都无法理解。

在这里,唯一的问题是思维得正确或不正确,而轻视理论显然是自然主义的、因而是不正确地思维的最确实的道路。

”恩格斯还进一步指出:

“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

问题只在于:

“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

(2)不同的哲学思想对自然科学技术的指导作用不同

正确的哲学指导可以为你通向科学真理提供必要的可能性。

恩格斯针对当时以杜林为代表的唯心主义错误思潮到处泛滥的现状,在《<反杜林论>旧序·论辩证法》一文中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论证了唯物辩证法指导自然科学的重要意义。

首先,他指出:

“恰好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因为只有它才能为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发展过程,为自然界中的普遍联系,为从一个研究领域到另一个研究领域的过渡提供类比,并从而提供说明方法。

其次,学习辩证哲学,“熟知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过程,熟知各个不同的时代所出现的关于外在世界的普遍联系的见解,这对理论自然科学来说是必要的,因为这为理论自然科学本身所建立起来的理论提供了一个准则。

”另一方面,恩格斯面对当时德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思想混乱,强调指出: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而要消除自然科学领域理论思维的混乱,“除了以这种或那种形式从形而上学的思维复归到辩证的思维,在这里没有其它任阿出路,没有达到思维清晰的任何可能。

相反,错误的哲学指导必然堵塞了认识真理的道路。

思格斯尖锐地指出:

“自然科学家相信:

他们只有忽视哲学或侮辱哲学,才能从哲学的有束缚中解放出来。

但是,因为他们离开了思维便不能前进一步,而且要思维就必须有逻辑范畴,而这些范畴是他们盲目地从那些被早已过时的哲学的残余所统治着的所谓有教养者的一般意识中取来的,或者从大学必修课中所听到一点儿哲学(这种哲学不仅是片断的东西,而且还是属于各种不同的和多半是最坏的学派的人们的观点的混合物)中取来的,或是从无批判地和杂乱地读到各种各样的哲学著作中取来的,所以他们完全作了哲学的奴隶。

遗憾的是,大多数都作了最坏的哲学的奴隶。

(3)辩证哲学可以为自然科学技术的开创提供新思想、新原则、新方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前进开辟新的道路。

尤其是在科学革命时期,原有科学规范已经无法解释越来越多的反常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另辟溪径,转向哲学,寻找新思想、新原则和新方法,这时能够发挥突破作用的往往不是“科学家”而是“哲学家”。

康德的“星云假说”就是很好的说明。

恩格斯在论及康德星云假说时特别强调:

“在这个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第一个缺口的,不是一个自然科学家,而是一个哲学家”。

爱因斯坦正是在批判地继承了马赫哲学中的怀疑批判精神,从而冲破了牛顿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创立了相对论。

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们的认识领域不断扩大,一方面向宇宙扩张,另一方面向微观深化,使得人们的认识能力无论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得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在微观领域,人们的认识已经深入到原子核内部,达到基本粒子层次(<1O-19cm=;而在宏观领域,人们的认识已经扩展到200亿光年的总星系(>1026cm)。

以至于有人提出,现有的概念层次已经无法容纳已有的认识成果了,需要引进新的概念层次。

如此广阔的认识领域远远超越了经验所能把握的宏观范围,因此,哲学理论思维就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了,例如高能物理学、基本粒子物理学、现代宇宙学、生命科学等等。

于是,辩证哲学就成了指导新兴学科领域必不可少的重要理论和方法。

而且在这些学科领域,人们提出或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既是自然科学问题也是哲学问题,自然科学问题和哲学问题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

例如,根据现代物理学理论,没有物质的物理真空是对称的(据说这种真空是没有物质而由反物质构成)。

根据量子场理论,这种真空是不稳定的,它们会由于自身扰动而涨落并导致对称的自发破缺,同时出现一种称作Goldstone粒子的粒子。

在局域情况下,按照Higgs机制,有破缺的自由度分量可获得静止质量,即在定域规范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数量的Goldstone粒子湮灭,同时规范场获得同样数目的静止质量。

质量是物质的重要规定性。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物质可凭空产生呢?

又如何理解物质不灭原理呢?

这既是自然科学问题,也是哲学问题,自然科学问题和哲学问题融合在一起,所以,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前沿的学科领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辩证哲学的理论指导。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引起了资本主义的一系列新变化、新特点和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新情况,还提出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许多新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著作中找不到它们的现成的答案。

这说明,学习马克思主义绝不能只停留在原有的书本和结论上,而要从当前的实际出发,加以研究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需要发展,马克思主义需要现代化。

但是这决不是说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体系已经过时,它的基本原理已经失效,决不是像流落西方的波兰哲学家L·科拉科夫斯基所攻击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空想”,已经“瓦解”,马克思主义是“封闭式”的体系,列宁没有发展马克思主义,斯大林是马克思主义的“终结”,毛泽东思想是“农村式的马克思主义”。

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主义在30年代就出现了“危机”,萨特攻击马克思主义已经“停滞”,患了“普遍贫血症”,马尔库塞提出要以建立在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基础上的革命动力理论来代替马克思的革命学说,萨特要用存在主义“补充”、“重建”马克思主义。

然而,马克思主义已经传遍了全世界,这已成为当代世界性的一个突出的客观现实。

比较客观一点的西方学者对此也不加以否定。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在1978年底报道:

自60年代中期以后,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或强烈反对既定体制的教授人数在大量增加。

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在接触马克思主义。

1983年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前后,有80个国际学术会议纪念马克思、研究马克思的英国历史学教授霍布斯鲍姆在一次国际讨论会上说:

“人们如此活跃地讨论马克思,这是因为他存在着,而且不能被抛弃,甚至连反对者也做不到这一点。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经济学教授鲍尔斯说:

“马克思主义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为什么陷于经济混乱。

”英国和意大利学者1983年共同主编的《今日马克思主义》,在概括苏联共产党1956年20大之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状况时指出以下四个特点:

1.打破了某个党或某个人垄断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状况;2.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和学说的价值已为西方知识界和学术界普遍承认和接受,并在某些领域里被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著名学者所广泛吸收与应用;3.在马克思主义队伍中,开始出现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以及马克思本人的理论的倾向;4。

马克思主义者近几十年来把主要力量放在与政治活动有着直接联系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领域,而相对来说忽视了自然科学。

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正在适应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过去为大多数马克思主义者所接受的许多东西现在已经成为问题。

但是他着重指出:

从整体上看,马克思主义依然保持着它的活力和生命力,那种断言马克思主义的创造力和吸引力已经枯竭的说法是荒谬的。

那么,马克思主义的哪些基本观点仍然具有活力和生命力,仍然是我们分析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呢?

(4)对研究新科技革命具有指导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要概括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基本观点,并不容易。

不仅范围广阔,而且内容深遂。

大体说来,包括:

科学的一般特性和社会作用,科学分类和科学体系,科学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制度对科学发展的影响,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的历史发展,科学劳动的特点等。

这里我们只着重从科学革命、技术革命的角度进行一些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只研究过19世纪末以前的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但他们研究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今天对我们仍有宝贵的启示。

他们不是孤立地、单因素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考察互作用,而是把科学技术纳入社会大系统中进行考察。

具体来说,就是和社会基本矛盾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这对我们今天研究新的科技革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在概要地提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多次强调,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由生产决定的。

不但古代天文学、数学、力学的产生是这样,在中世纪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

”1894年1月恩格斯在给一个德国大学生的回信中,再次强调这个思想。

他在信中说: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马克思在考察近代第一次科学革命、技术革命的产生和发展时,同样清楚地分析了近代科学发展的经济动因。

他指出:

“自然科学本身(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的发展,也象与生产过程有关的一切知识的发展一样,它本身仍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资本主义生产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展,科学因素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人类在古代就已经知道蒸汽可以转化为机械力,并制造出用蒸汽推动的机械装置,但并没有应用于生产。

当时的生产对科学没有这样的需要,因而有关的科学、技术也不可能发展。

17世纪末,由于采煤业发展的需要,发明了早期的蒸汽机。

旧式蒸汽机直到瓦特做出重大改革以前,也没有引起产业革命。

18世纪六七十年代,纺织机械的革新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迫切要求解决动力问题,蒸汽才被重新推上发展的道路。

因此,马克思说:

“相反地,正是由于创造了工具机,才使蒸汽机的革命成为必要。

人类对电、磁现象的认识和利用也很早,甚至还做出过指南针这样的伟大发明。

但是,真正的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的产生,同样有它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由此可见,我们在分析科学革命、技术革命的时候,下能简单地对一两项标志性的科学发现、发明孤立地研究,而必须联系社会历史条件来考察,特别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和需要。

因为,以生产需要为表现形式的经济动力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

这种生产对科学的推动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生产不断提出新的需要,另一方面生产的发展又不断为科学提供新的实验手段,并提供“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

第二,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1883年马克思逝世,恩格斯在总结他的一生和他的思想的时候,曾写过这样一段话:

“没有一个人能像马克思那样,对任何领域的每个科学成就,不管它是否已实际应用,都感到真正的喜悦。

但是,他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而且他正是把科学当作这种力量来加以利用,在他看来,他所掌握的渊博的识,特别是有关历史的一切领域的知识,用处就在这里。

”马克思在研究历史的时候,曾说过封建势力把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看成是比法国大革命的领导人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布朗基“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他还把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称之为“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恩格斯也指出:

“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从事创造蒸汽机的人们也没有料到,他们所造成的工具,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会使全世界的社会状况革命化。

科学技术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1)近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潜在的、特殊的一部分。

马克思反复明确地指出:

“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

”“科学的力量也是不费资本家分文的另一种生产力。

”它将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去,引起生产力诸要素的变化,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

(2)“随着一旦已经发生的、表现为工艺革命的生产力革命,还实现着生产关系的革命。

”这是因为生产力总是和生产关系相互联结。

一定的生产力决定着相应的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一旦作为基础的生产力发生了质的变化,那么原先的生产关系也会或迟或早、或自觉或不自觉地发生变化。

恩格斯描述过欧洲较晚确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奥地利的情况。

“只要手工劳动一直都占统治地位,奥地利就能平安无事。

”然而,“工业中采用机器和蒸汽,使奥地利(也象所有别的地方一样)社会各阶级的一切旧有关系和生活条件发生了变革;它把农奴变成了自由民,把小土地占有者变成了工业工人;它摧毁了旧有的封建手工业行会,摧毁了许多这种行会的生存手段。

”以后,随着第二次、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发生,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发生了重大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一部分国家建立起来,都表现了科学技术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当然,科学技术、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化,不是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出复杂的情况,但总的趋势是被历史证明了的。

第三,科学技术必然要受到社会制度的影响和制约。

我们知道,科学技术本身没有阶级性,但科学技术在阶级社会中的占有、利用乃至它的发展就不能不受到阶级利益的影响和制约。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特别详尽地分析了近代科学技术的体现——机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应用的后果。

马克思指出:

虽然“使用机器的工厂主,对力学一窍不通”,“英国的化学工厂主对化学惊人地无知”,但这并不妨碍“资本像吞并别人的劳动一样,并吞‘别人的’科学”。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机器的改进、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都掌握在资本家的手里,因此“机器成了资本的形式,成了资本驾驭劳动的权力,成了资本镇压劳动追求独立的一切要求的手段。

”这样,机器的使用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也不能消除劳动群众的贫困。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彻底的自由竞争必然会大大促进新机器的发明”。

强大的生产力,科技活动的不断社会化,曾经一次又一次促进了科学革命、技术革命的到来。

但是必须看到,陈旧的生产关系必然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

对此,斯大林有过下面一段描述。

他说,在资本主义的历史和实践中,既有过表明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蓬勃发展的事实,也有过表明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停止发展的另一种事实,“怎样来说明这种惊人的矛盾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