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单项选择题突破.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42298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单项选择题突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北省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单项选择题突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北省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单项选择题突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北省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单项选择题突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北省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单项选择题突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河北省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单项选择题突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河北省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单项选择题突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河北省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单项选择题突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河北省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单项选择题突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河北省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单项选择题突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河北省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单项选择题突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河北省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单项选择题突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河北省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单项选择题突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河北省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单项选择题突破.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河北省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单项选择题突破.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河北省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单项选择题突破.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河北省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单项选择题突破.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河北省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单项选择题突破.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河北省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单项选择题突破.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单项选择题突破.docx

《河北省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单项选择题突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单项选择题突破.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单项选择题突破.docx

河北省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单项选择题突破

2021河北省中考物理二轮复习:

单项选择题突破

一、单项选择题考情分析

年份

2018

2019

2020

单项选择题一考点

物理量估算

力与运动关系

物理常识

单项选择题二考点

声和电磁波

物理量估算

分子热运动

单项选择题三考点

物态变化

声现象

物理分类

单项选择题四考点

力与运动

电磁现象

物理量的估算

单项选择题五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态变化

声和电磁波

单项选择题六考点

惯性现象

物态变化

单项选择题七考点

运动相对性

单项选择题八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

二、单项选择题重点考点梳理

1.质量的估测

(1)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kg,常用的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和吨(t);斤、两也是质量的单位,它在我国民间使用,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体会千克、克的大小,如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

(2)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质量:

①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50g②一根大头钉的质量大约为80mg

③一个硬币的质量大约为6g④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50kg

⑤一个婴儿的质量大约为4kg⑥一个大象的质量大约为5t

⑦一个鲸的质量大约为150t⑧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为250g

2.长度的估测

(1)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运用估测法计算的问题称为估测题必须要注意对一些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要有正确的认识1m、1dm、1cm有多长.

(2)常见的物体长度有:

①手臂长74cm

②某同学身高160cm

③手指宽1.5cm

④教室课桌高78cm

⑤乒乓球的直径约是40mm

⑥教室门的宽度是95cm

⑦一本物理书长26.7cm

⑧一元硬币的直径18.0mm

3.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1)凸透镜成像规律:

是指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

(2)设计并进行实验:

一、提出问题:

凸透镜成像,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二、实验器材:

带刻度的光具座、蜡烛、光屏、透镜(焦距在10~20cm之间)、刻度尺.见实验装置图.

三、实验步骤:

1、先测出透镜的焦距:

让凸透镜在阳光下来回移动,找着最小、最亮的点,用刻度尺量出亮点与凸透镜的距离,这就是这个凸透镜的焦距.

2、实验探讨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距的关系:

[方案]①把透镜放在光具座标尺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标尺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

②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③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④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像的变化是放大还是缩小,是正立还是倒立,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测出,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⑤当蜡烛到一定位置上时,光屏没有像,用眼睛直接对着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把蜡烛与凸透镜、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像的正倒,填入表格中.

物距(u)

像距(v)

正倒

大小

虚实

应用

特点

物,像的位置关系

u>2f

2f>v>f

倒立

缩小

实像

照相机、摄像机

物像异侧

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精确测焦仪

成像大小的分界点

物像异侧

2f>u>f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幻灯机、电影、投影仪

物像异侧

u=f

不成像

强光聚焦手电筒

成像虚实的分界点

f>u

v>u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虚像在物体同侧

虚像在物体之后

物像同侧

三、针对性模拟练习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将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应用在照相机上

C.在贴近凸透镜的左侧放置一眼镜片,只向左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该镜片对光起发散作用

D.用f=15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透镜,只向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2.如图所示,小明和小红坐在停靠在站台的火车车厢里,他们分别向两侧窗外看,对火车的运动情况产生了不同的观点。

小明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说火车是静止的;小红以窗外行驶的动车为参照物,说火车是运动的。

则(  )

A.只有小明的说法正确B.只有小红的说法正确

C.两个人的说法都正确D.两个人的说法都不正确

3.江、河、湖、海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入高空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悬浮在空中,这就是云。

两个“凝成”所指的物态变化分别是(  )

A.汽化升华B.液化凝华C.凝固凝华D.升华熔化

4.下列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时,只利用了声传递能量

C.人们通过乐器发声时的响度和音调,来区别不同乐器的发声

D.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橡皮筋嗡嗡作响,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5.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mm

B.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00kg

C.正常人1min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约为70次

D.让人感觉温暖又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37℃

6.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冰、干冰、可燃冰都是氧化物

B.金属、玻璃、石墨都是导体

C.钙、锌、碘都是人体必需元素

D.钳子、羊角锤、定滑轮都是省力杠杆

7.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公园里花香四溢B.春天里柳絮飞扬

C.海面上浪花飞溅D.天空中乌云翻滚

8.2020年世界环境日中国宣传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

A.垃圾分类投放B.野炊明火烧烤

C.控制汽车鸣笛D.坚持绿色出行

9.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甲:

下方燃着的小木条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B.乙:

抽掉玻璃板后,两瓶内气体颜色发生变化,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丙:

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D.丁:

不再蹬地,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滑板车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10.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1cm

B.正常骑行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

C.一支普通圆珠笔重约为2N

D.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约为4℃

1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响度分辨不同乐器演奏的声音

B.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笛子振动产生的

C.教室内安装噪声检测装置,学生可以免受噪声干扰

D.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12.图所示四个装置中工作原理与发电机相同的是(  )

A.

电磁起重机B.

司南

C.

话筒D.

扬声器

13.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B.利用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

C.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14.如图所示与惯性有关的做法中,属于防止因惯性造成危害的是(  )

A.

系安全带

B.

旋转生、熟鸡蛋

C.

跳远助跑

D.

撞击锤柄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应用了这一成像规律

B.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

C.蜡烛不动,将透镜移至35cm处,移动光屏可能得到倒立的清晰像

D.更换一个焦距小的凸透镜,只移动透镜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2021河北省中考物理二轮复习:

单项选择题突破

参考答案与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将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应用在照相机上

C.在贴近凸透镜的左侧放置一眼镜片,只向左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该镜片对光起发散作用

D.用f=15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透镜,只向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解答】解:

A、由图可知u=40cm﹣20cm=20cm,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等大的实像,则u=2f=20cm,解得f=10cm,故A错误;

B、将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物体处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故B错误;

C、贴近凸透镜的左侧放置一眼镜片,只向左移动光屏,说明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故C错误;

D、用f=15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透镜,物距=20cm,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2倍焦距,向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故D正确。

故选:

D。

2.如图所示,小明和小红坐在停靠在站台的火车车厢里,他们分别向两侧窗外看,对火车的运动情况产生了不同的观点。

小明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说火车是静止的;小红以窗外行驶的动车为参照物,说火车是运动的。

则(  )

A.只有小明的说法正确B.只有小红的说法正确

C.两个人的说法都正确D.两个人的说法都不正确

【解答】解: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

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

所以,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如果火车的位置变化了,则火车是运动的,故小红的判断正确;

如果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则火车是静止的,故小明的判断正确。

故选:

C。

3.江、河、湖、海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入高空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悬浮在空中,这就是云。

两个“凝成”所指的物态变化分别是(  )

A.汽化升华B.液化凝华C.凝固凝华D.升华熔化

【解答】解:

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是液化;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冰晶是凝华;故B正确。

故选:

B。

4.下列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时,只利用了声传递能量

C.人们通过乐器发声时的响度和音调,来区别不同乐器的发声

D.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橡皮筋嗡嗡作响,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解答】解:

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故A错误;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故B错误;

C、每个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人们通过乐器发声时的音色,来区别不同乐器的发声,故C错误;

D、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橡皮筋振动产生声音,这表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

故选:

D。

5.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mm

B.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00kg

C.正常人1min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约为70次

D.让人感觉温暖又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37℃

【解答】解:

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一拃)大约15cm,一支新2B铅笔略大于此数值,在18cm=180mm左右。

故A不符合实际;

B、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左右。

故B不符合实际;

C、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1min跳动的次数在70次左右。

故C符合实际;

D、让人感觉温暖又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26℃,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

C。

6.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冰、干冰、可燃冰都是氧化物

B.金属、玻璃、石墨都是导体

C.钙、锌、碘都是人体必需元素

D.钳子、羊角锤、定滑轮都是省力杠杆

【解答】解:

A、冰和干冰是氧化物,可燃冰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金属、玻璃、石墨中,金属和石墨容易导电,是导体,玻璃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故B错误;

C、钙、锌、碘都是人体必需元素,不能缺少,故C正确;

D、由生活经验可知,钳子、羊角锤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定滑轮是等臂杠杆,故D错误。

故选:

C。

7.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公园里花香四溢B.春天里柳絮飞扬

C.海面上浪花飞溅D.天空中乌云翻滚

【解答】解:

A、花香四溢是花粉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人便闻到了香味,故A符合题意;

BCD、柳絮飞扬、浪花飞溅、乌云翻滚,都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8.2020年世界环境日中国宣传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

A.垃圾分类投放B.野炊明火烧烤

C.控制汽车鸣笛D.坚持绿色出行

【解答】解:

A、垃圾分类投放,既美化环境,又节约资源,做法与这一主题相符;故选项错误;

B、野炊明火烧烤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故选项正确;

C、控制汽车鸣笛,减少噪音污染,做法与这一主题相符;故选项错误;

D、坚持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保护环境,做法与这一主题相符;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9.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甲:

下方燃着的小木条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B.乙:

抽掉玻璃板后,两瓶内气体颜色发生变化,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丙:

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D.丁:

不再蹬地,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滑板车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解答】解:

A、下方燃着的小木条先熄灭,上方燃着的小木条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不助燃、不可燃,且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于灭火,故A正确;

B、抽掉玻璃板,二氧化氮和空气之间发生扩散现象,瓶内气体颜色最后变得均匀,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B正确;

C、吹灭蜡烛,立即将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可见白烟具有可燃性,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故C正确;

D、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滑板车,当我们不再蹬地,最后会停下来,是应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不正确。

故选:

D。

10.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1cm

B.正常骑行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

C.一支普通圆珠笔重约为2N

D.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约为4℃

【解答】解:

A、一张纸的厚度为100μm=0.1m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为5m/s=18km/h,故B符合实际;

C、一支普通圆珠笔的质量约为10g=0.01kg,其重力G=mg=0.01kg×10N/kg=0.1N,故C不符合实际;

D、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

B。

1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响度分辨不同乐器演奏的声音

B.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笛子振动产生的

C.教室内安装噪声检测装置,学生可以免受噪声干扰

D.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解答】解:

A、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A错误;

B、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笛子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

C、教室内安装噪声检测装置是用来检测噪声等级的,不能减弱噪声,所以学生不能免受噪声干扰,故C错误;

D、发生地震时产生的是次声波,由于声可以传递信息,所以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故D正确。

故选:

D。

12.图所示四个装置中工作原理与发电机相同的是(  )

A.

电磁起重机B.

司南

C.

话筒D.

扬声器

【解答】解: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A、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磁铁工作的,其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故A不符合题意;

B、司南是天然的磁体,由于受地磁场的影响,磁体具有指南北的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

C、话筒是利用在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而产生交变电流的原理(即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故C符合题意;

D、扬声器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3.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B.利用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

C.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解答】解:

A、蜡属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故A错误;

B、由于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从而可以使食物降温,防止变质,故B正确;

C、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C错误;

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是小水滴吸热汽化成了水蒸气,故D错误。

故选:

B。

14.如图所示与惯性有关的做法中,属于防止因惯性造成危害的是(  )

A.

系安全带

B.

旋转生、熟鸡蛋

C.

跳远助跑

D.

撞击锤柄

【解答】解:

A、汽车驾驶员和乘客必须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汽车突然减速时,人由于惯性而带来伤害,故A符合题意;

B、把鸡蛋放在桌子上,转动鸡蛋,离手后观察它的转动情形;如果转动顺利,则为熟蛋,如果转动不顺利,则为生蛋,这属于利用惯性,故B不符合题意;

C、跳远时助跑,即原来运动员是运动的,当其起跳后,由于惯性,会仍然保持运动状态,所以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属于利用惯性,故C不符合题意;

D、锤头松动时,把锤柄的一端在凳子上撞几下,即该过程中,锤头和锤柄都处于运动状态,当锤柄撞击到地面时运动停止,

而锤头由于惯性仍保持运动状态,从而使锤头套紧,属于利用惯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应用了这一成像规律

B.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

C.蜡烛不动,将透镜移至35cm处,移动光屏可能得到倒立的清晰像

D.更换一个焦距小的凸透镜,只移动透镜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解答】解:

A、由图可知,此时的像距大于物距,成倒立、放大实像,是投影仪的原理,故A错误;

B、蜡烛变短后,烛焰的位置向下移动,根据光线过透镜的光心不改变方向,像的位置向上移动,故B错误;

C、由图可知,物距为30.0cm,像距v=45.0cm,此时f<30.0cm<2f,45.0cm>2f,则有:

15cm<f<22.5cm;蜡烛不动,将透镜移至35cm处,此时的物距为15cm,小于焦距,成虚像,所以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故C错误;

D、当更换一个焦距小(即会聚能力强)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时,此时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左侧,若不移动光屏,应将凸透镜向右移动,此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也可以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故D正确。

故选: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