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评价制度 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43401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评价制度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生评价制度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生评价制度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生评价制度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生评价制度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学生评价制度 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学生评价制度 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学生评价制度 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学生评价制度 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生评价制度 1.docx

《学生评价制度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评价制度 1.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生评价制度 1.docx

学生评价制度1

学生评价制度-

第一篇:

学生评价制度

学生评价制度

为了让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得到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

教育评价在实践中对教育活动具有指挥定向功能,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体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缓解教师、学生和家长对考试分数的过分竞争,为学生发展全面素质创设条件。

一、评价内容:

1、评价科目:

品德与日常行为规范、语文、数学、常识、体育、音乐等学科。

2、评价方式:

实行“学科等级+个性特长+激励评语”的三维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突出情感、意志能力的培养和文明言行的形成。

等级是指学科学习成绩达到的程度,特长是指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评语指学生的操行评语。

二、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

遵循教学规律,改革单纯以分数来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偏颇做法,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实际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

2、差异性原则。

在承认学生身体心理、家庭影响、个性特征、智力发展等诸方面存在实际差异的基础上尊重不同学生的特长,从而提供适当的时间和条件,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的发展。

3、整体性原则。

用“等级+特长+评语”的方法,从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整体评价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解决只重智育而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身心素质发展不全的问题。

4、期望性原则。

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和特长发展成功的期望,使教师有信心,学生有希望。

教师的评语要注满“师情”,透出一个“爱”字,点燃学生的希望之光,重视“鼓励”的教育功能。

5、模糊性原则。

运用模糊控制理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评价学生的素质发展情况。

文化课考试,量化学生的学习成绩,改较精确的百分制为较模糊的等级制,对学生思想品德表现及兴趣、意志、个性、态度和习惯等智力因素不易量化的项目,一律采用操行评语定性评价。

三、评价方法与步骤:

(一)操作方法:

1、评价的时间。

等级评价和特长评价以平时考查与期末考核相结合评定,评语以平时记载与期末记评为主要依据。

2、评价的手段。

“等级、特长、评语”三类评价做到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行为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在哪些方面做得较好,需要发扬,哪些方面比较薄弱,有待提高,指导学生今后的学习。

总结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区分等级,指明努力方向的目的。

3、评价的方法:

A、等级评价:

(1)报告单中取消百分制,对学习成绩、操行等级(道德认识、行为、情感、意志、品质等方面)的评价均采用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种。

(2)改革考试方法,实行笔试、口试、操作试与闭卷、半开卷和开卷相结合法。

(3)考试的组织实行一学期二次即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试卷上必须写明等级,教师把学生考试成绩按一定的量化标准规定等级。

(4)操行等级评比,由班主任综合评定。

B、评语评价:

(1)评语评价,主要围绕学生学习兴趣、意志、个性、态度、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展开,突出全面性、针对性、期望性,力求准确化、情感化、规范化。

(2)评语评价的基本模式是“优点+鼓励”。

用第二人称称呼学生,指出学生的闪光点,用亲切的语气正面鼓励学生克服不足,指明方向,提出希望。

(3)评语评价由班主任负责,在中高年级可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征求意见、教师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第二篇:

学生评价制度

壮岗二中

学生评价制度

对中学生品德进行评定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定,鼓励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促使学生不断进步,并检查德育工作的情况,促进德育工作水平的提高。

(一)评定的领导与管理

1、学校成立领导小组,组长:

唐聿民,组员:

程守森张

波闫家习李尚宝朱礼周陈庆阳。

2、具体工作由学校考勤办组织实施。

(二)评定的内容与标准

学生品德评定内容与标准以《大纲》规定的教育目标、要求、内容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制订具体标准。

根据《中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的操行等级可分别评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优秀:

对评定内容规定的诸方面都做得很好,或在某些方面有突出好的表现。

良好:

对评定内容规定的诸方面基本能做到。

及格:

对评定内容规定的大部分基本做到,或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好,有严重缺点,或虽有错误,但已改正。

不及格:

对评定内容规定大部分不能做到,或在某些方面有严重错误,或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且不接受教育,无改正表现。

(三)评定的原则与方法:

1、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要根据评定内容的基本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学生的优缺点,防止片面性。

2、实行民主评定的方法。

既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在考核评价中的作用,又要实行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并征求任课教师的意见。

对学生的意见既要重视又要引导,防止压制民主或放任自流。

3、操行评语由班主任负责,在学生个人小结和小组评议的基础上写出。

在每一学期末,班主任对学生个人小结、小组评议签署意见,学年写出评语。

在评语中要指出优点、缺点、努力方向,以表扬为主。

对犯有错误受到学校记过以上处分或处分未撤销的,其主要错误或处分均应如实写在评语中。

对受到校级和校级以上部门表彰奖励的,其事迹和表彰情况也应写在评语中。

操行等级由班主任在征求学生和任课教师意见基础上评定。

学期末初评,学年末总评。

4、凡由原学校转出或毕业的学生,到新的学校或工作岗位后,一年内在道德品质、思想政治等方面有严重问题,根据具体情况严肃处理。

壮岗二中

学生评价制度

政教处

第三篇:

学生发展性评价制度

学生发展性评价制度

兴隆乡直小学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精神,关注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和终身发展,进一步完善学生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制度。

一、形成性评价的内容及操作

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

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考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形式多样:

书面检测、实践活动检测等,要求每次检测都要及时进行单元活动分析、评价、反馈,要和原始资料一起留有记录。

2、表现性评价

包括对课题、实践活动方案设计、组织和实施、艺术作品的设计等评价,要反映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等。

要求每位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实施,教师要设计相应的材料指导学生用,并认真整理好活动情况的相关材料。

3、课堂观察中的即时性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鼓励、指导、调整、反馈。

评价内容主要有学习性、主动性、策略性、方

法性、思维性、想象性、合作性等方面的评价。

关注学生突出的

一、两个方面作出评价记录,双周进行综合评价。

4、完成作业情况评价

实施学生“自定目标,自我评价”,可实施小组评、同学评、教师建议、教师评等。

5、学生成就展示评价

展示自己的得意之作,有教师、同学的建议。

6、档案袋记录

档案袋是学生某方面的作业、作品及相关资料的有目的的汇集,以展示学生在一个或几个领域学习的努力、进步与成就。

二、阶段性评价

它是一种总结性评价,在学期或学年末,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评价,一般由纸笔测试和实践考核两部分。

纸笔测试:

主要是命题考试。

实践考核:

语文:

由口语交际、朗读、听记、开展社会调查、演讲比赛、办手抄报、写日记等活动进行。

数学:

可以有口算、动手操作、说理、调查统计、参观访问、测量、设计等活动进行。

英语可以唱英语歌曲、英语对话、演英语小品、听力等。

科学(自然)可以实验操作、实际观察、科学实验、社

会调查、科技制作等思品与生活(社会)可以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音乐可以唱歌、乐器演奏、打节奏、指挥、欣赏乐曲等;美术可以作画、刻纸、剪纸、捏橡皮泥、名画欣赏等;体育可以考核课程标准的内容及开展的多种活动。

三、特长发展评价

内容:

学生参加竞赛获奖或有作品发表,根据级别高低给与奖励加分,鼓励特长学生脱颖而出。

本年级加一分,校级加两分,县级加三分,依次递增。

第四篇:

学生评价奖励制度

学生评价奖励制度

我们的时代正处在一个不断变革的时代,改革开放方兴未艾。

教育也不例外,教育改革的浪潮席卷全国,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现在的小学生也已不是过去的小学生,他们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兴趣广泛,但对于学业的“敬业”精神也明显逊色于过去。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的不断运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不断开展,使得教师成功驾驭学生越来越变得富有挑战性。

建立起一套有效、长效、高效的评价激励机制,是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的需要。

一次探索——红、黄、绿卡评价激励机制

一朵小红花,一颗五角星,一个大苹果„„曾经成了多少儿童津津乐道的话题,梦以求的目标。

但小学生到了四年级以后,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这种低段式的激励虽然在学生身上也有一定的作用,但其吸引力、新鲜感、有效性却大大降低。

中高年级小学生迫切需要一套全新的激励机制,以适应学生年龄、心理、知识的变化。

而对教师,尤其是非班主任老师(学生一般是比较听班主任的话)更加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调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励手段。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在电视新闻中看到某校在德育教育中采用红、黄、绿卡奖励制度,深受其启发,于是把这项奖励制度移植到学生的学习奖励上。

红、黄、绿卡奖励办法基本体现在下面“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上。

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教育孩子是学校家庭的共同责任,望子成龙是每个家庭的共同心愿。

孩子能不能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关键在平时的每一天学习,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每位家长要切实关心孩子的学习过程,给孩子的学习以更多的关心、鼓励。

必要的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都是不可少的。

下面是一位家长的家庭教育奖励协定,也许对各位家长有一定的启发各和参考作用。

家庭教育奖励协定:

为了搞好孩子的学习,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学习成绩,特制订本奖励协定,希全家共同遵守。

一、孩子在校要认真听从老师的教导,上课认真听,积极举手发言,按时完成作业,回家后要先做作业再去玩。

二、根据班级数学老师制订的红卡、黄卡、绿卡奖励制度(详见下面),鼓励孩子多得奖励。

取得以下成绩之一,奖励红卡:

1.单元测验成绩100分或全班第一名;2.每周作业全部正确100分;

3.连续3周保持作业字迹认真、工整;4.连续2周上课纪律全优。

取得以下成绩之一,奖励黄卡:

1.单元测验成绩95分以上;2.每周作竞赛获得升级资格的;

3.连续2周保持作业字迹认真、工整;4.一周上课纪律全优;

5.一周作业全部按时完成;6.在某一方面表现显著的。

取得以下成绩之一,奖励绿卡:

1.单元测验成绩90分以上;

2.每周作业竞赛班级前10名;

3.一周保持作业字迹认真、工整;4.连续3天上课纪律全优;

5.两天作业全部按时完成;6.在某一方面进步显著的。

三、根据孩子在校取得的成绩,家庭给予一定的奖励。

奖励办法如下:

1.每周一小奖。

根据孩子每周的获奖数,及时给予总结,好的鼓励,不足的指出改正。

并根据红3黄2绿1的比例给孩子添置些学习用品或发给零化钱由孩子储存起来。

2.每月一中奖。

总结孩子一个月的学习,根据孩子一个月的获奖数,及时给予总结,好的表扬鼓励,不足的批评教育。

并根据红3黄2绿1的比例以一个月的累计数量,奖励孩子图书若干本,或有益的玩具几件,或带孩子去公园玩一次,或上一次肯德基店。

3.期末一大奖。

总结孩子一个学期的学习,根据孩子一个学期的获奖数,给予认真的总结,好的继续表扬鼓励,不足的批评教育。

并根据红5黄4绿3的比例以一个学期红、黄、绿卡的累计数量,奖励孩子外出旅游一次,或大型学习用具一件,春节增加押岁钱等。

四、对于孩子获得的奖励,家庭应及时发放、兑现,不得随意拖欠。

第五篇:

学生评价教师制度

中学学生评价教师制度

为了促进课堂教学的师生双边活动,促进教师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加强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管,充分发挥评价内容的导向性。

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切身感受和比较,对教师的为人师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进行评价,真实和客观地反映教师教学行为。

特制定学生评价制度。

一、评价对象、指标及评价方法:

1、评价对象

本制度规定的学生评价对象是:

学校所有任课教师。

2、评价指标

学生评价教师的评价指标分为为人师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效果五个指标。

3、评价方法

每个评价指标设“满意,分值为10分”、“较满意,分值为8-9分”、“基本满意,分值为6-7分”和“不满意,分值为5分以下包括5分”四个等级选项,学生在相应指标选项中用分值作出一个等级评价;通过对所有参加评价学生的评价测量结果进行平均计算,得出教师的最后评价得分。

二、操作方法:

1、学生评价教师工作每学期进行一次。

2、学校办公室和教务处协作实施,办公室统计汇总。

3、评价方式为分年级抽样评价,从各班随机抽取不同层次的学生5-6名。

三、评价的作用

学生评价教师的结果是客观反映教师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

该评价结果将作为教师职务评聘、评先选优、考核的重要依据和内容。

对于评价得分低的教师,学校通过与本人谈话、召开学生座谈会等工作,帮助教师找出原因并制定出详细的帮扶计划,并要求限期整改其教育教学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