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第一讲 民俗概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57920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俗学第一讲 民俗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民俗学第一讲 民俗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民俗学第一讲 民俗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民俗学第一讲 民俗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民俗学第一讲 民俗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民俗学第一讲 民俗概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民俗学第一讲 民俗概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民俗学第一讲 民俗概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民俗学第一讲 民俗概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民俗学第一讲 民俗概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民俗学第一讲 民俗概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民俗学第一讲 民俗概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民俗学第一讲 民俗概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民俗学第一讲 民俗概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俗学第一讲 民俗概论.docx

《民俗学第一讲 民俗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俗学第一讲 民俗概论.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民俗学第一讲 民俗概论.docx

民俗学第一讲民俗概论

第一讲民俗概述

教学目的:

认识民俗的概念和分类,了解民俗特征与功能、民俗与旅游的关系,学习民俗的基本知识,掌握民俗的一般理论。

一、民俗的定义及分类

什么是民俗?

它包括哪些内容?

这是我们研究和了解中外民俗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1、民俗的定义

民俗一词作为专门学科术语,是对英文“folklore”的意译。

这个词是英国学者汤姆斯1846年创用的,他将萨克逊语的“folk”(民众、民间)和“lore”(风俗、知识、学问)合成为一个新词,既指民间风俗现象,又指研究这门现象的学问。

民间是指民众中间。

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广大中、下层民众,对应于官方,风俗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在学术界,对于“民俗”的概念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概念认为,民俗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以城乡民间生活为研究对象的;就民族而言,既研究文明民族的民间生活,也研究后进民族的民间生活。

狭义民俗学对民俗概念的理解主要有四种:

一是认为民俗是文化遗留物,是一个已发展到较高文化阶段的民族中所残存的原始观念与习俗的遗留物。

二是认为民俗是精神文化;三是民俗为民间文学;四是认为民俗为传统文化。

正因为存在着众多和重大的分歧,所以有的学者认为民俗是一个难以界定的概念。

20世纪40年代,美国出版的《民俗、神话与传说的标准辞典》一书,即载有民俗一词概念的简明定义达21条之多。

它不仅可以使我们看到学术界对民俗一词概念的界定存在着纷纭复杂的认识和见解,而且对于带有共性的东西也能有所帮助。

综合此书各种概念,可讲民俗的定义分为7类:

第一类,民俗是旧时的残存遗风。

此观点将民俗一词的含义界定为:

“古时候大众信仰、风俗及传统的整个本体,它在文明社会内受教育较少的分子中一直残留到现在”;“民俗是不愿死的一种活化石。

第二类,民俗是“俗民文化”的传统部分,包括原始民族的传统创造,或指说不出确实可信的发明人或制作人而一代代传承下来的那些人类文化。

第三类,民俗是指含义广泛的传统现象。

民俗比其他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更能表现传统文化特色,其外延“包括舞蹈、歌谣、故事、传说和传统、信仰和迷信,以及任何地方的民族谚语”,还包括这个民族的文学。

第四类,民俗是已经退化了的宗教,民间宗教是民俗的主要内容。

第五类,民俗是指民间故事,是一种范围不能够予以明确界定、与神话和传说没有明显分别的故事。

第六类,民俗是一种主要靠口头流传的大众文学,包括口头流传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谚语及其他文学形式的东西。

第七类,民俗是“民俗文化”,是文明社会中受教育较少的平民所具有的文化表现,是民间传承的生活文化现象。

之所以出现如此众多的分歧,其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不同学者受到各国不同政治制度、生活环境、不同时代、学术观点和研究目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二是由于各国、各民族、各地区所拥有的民俗事象千差万别,民俗学者对民俗概念的界定自然有着截然不同之处;三是这门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人们对其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清晰和共同的认识,对民俗一词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还处于有待深化的过程之中。

但是,无论诸学者有多大的分歧,他们也有其共识性的东西。

第一,民俗存在于民众之中,民众既是民俗的承受者和创造者,又是民俗的载体。

第二,俗是被民众传承的一种文化现象。

第三民俗的核心在于传承。

综上所述,民俗即民间风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

从民俗与人类的关系上看,民俗是人类的伴生物,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展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

从民俗与文化的关系看,民俗是文化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

所以说,民俗是在民众中传承的社会文化传统,是被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这种社会生活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民俗的分类

民俗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宝库,它的内容在不断的变化或扩展着。

但是,民俗亦有它自身独特的类型和构架。

民俗界对民俗的分类有多种意见,其中代表性的有四分法和三分法,前者将民俗划分为经济民俗(物质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精神民俗)、游艺民俗(或语言民俗),后者将民俗分为心理的民俗、行为的民俗和语言的民俗三大类。

经济民俗,指人们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形成的民俗。

主要包括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等等。

社会民俗,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关涉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主要包括家庭乡里民俗、人际交往民俗、人生礼仪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等等。

信仰民俗,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

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禁忌等等。

由宗教信仰派生出来的信仰民俗已经融入日常生活的迷信与俗信。

游艺民俗,指民间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

主要包括口头语言民俗、民间歌舞民俗、游戏竞技民俗等等。

心理的民俗是以信仰为核心包括各种迷信和禁忌在内的精神领域的习俗。

行为的民俗是在日常生活和生产诸方面以行动表现出来的习俗。

语言的民俗是表现在语言方面的习俗。

以上两种分法各有各的道理,相对而言,四分法更清楚一些。

无论如何划分,社会生活是一个整体,为广大民众生活服务的民俗也有其整体性与系统性。

在各类民俗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与促进的有机联系,它们相互影响,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二、民俗的基本特征

尽管民俗种类繁杂,内容丰富,也无论是中国民俗,还是外国民俗,都有以下的共同特征。

1、民俗的集体性与模式性

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

民俗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首先,民俗是集体创造的。

也有的民俗是先由集体中的个别人创造,经集体的认可或加工而形成的。

(它与上层文化不同,上层文化可以说出某一种理论、学说是谁创造和发明的,而民俗文化则不是,它不属于某一个人,而是一种民众的集体文化。

)其次,民俗的流传、完善和创新是依靠集体的行为来完成的。

有了集体的创造,同时有了集体一代一代的传承和完善,才有可能形成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人文景观。

集体性体现了民俗的整体意识,也决定了民俗的价值取向,这是民俗的生命力所在。

民俗的模式性也称为类型性或社会性,是指民俗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彼此相似性。

这种模式性是人们共同遵守的标准和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与上层文化的个性化、独创性有所不同。

因为民俗是由民众创造、传承和享用的,因而一般缺少个性,而表现为一种类型、模式,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2、民俗的传承性与播布性

民俗的传承性是民俗文化在时间上的纵向延续过程,体现了某一民俗的历史发展。

民俗一旦产生,得到社会的承认,具有很强的稳固性,约束着人们的行动和意识,并经久不衰地为人们所承袭,不会因改朝换代或社会的变革而立即中断。

民俗的播布性是民俗文化在空间上的横向传播过程,是说一定地域、一定民族的民俗会随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相互往来而向外扩散。

民俗播布是一种民俗文化的传播,它体现了民俗前后左右的空间伸展。

这种传播有两种方式:

其一,民族迁徙。

桂林市每年接待几十万的入境旅游者,这些旅游者虽然停留的时间不长,但是多年的大批量的旅游人口流入桂林,使入境旅游者的本国民俗文化,也随着迁徙到桂林,并和桂林的民俗文化混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民俗,为大家所接受,这在阳朔西街最为典型。

其二,由于采借方式而造成某一民俗向不同的地区和民族扩散。

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旅游使人口大量流动,使得有价值和有意义的西方民俗文化被借用到中国,如肯德基、麦当劳等西方饮食文化传入中国后,迅速被中国的大中城市市民所接受,并加入了中餐文化的内容。

民俗是在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播布结合中发展的,因而形成多元民俗文化的相互间的碰撞和吸收、涵化和发展。

3、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

稳定性是民俗一旦产生,就会随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稳定而相对地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具有相对稳定性,往往核心部分的东西多少年不变或变化很小。

稳定性取决于经济基础和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中国经过无数次的社会变革和改朝换代,其中有些民俗随着经济基础的消失、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自然消亡;有些民俗则经过某些完善和补充,一直传承到现在。

中国的一些传统习俗,如春节的贴对联、元宵节的吃元宵、清明节的扫墓、端午节的吃粽子、中元节的放河灯、中秋节的赏月、重阳节的求寿、腊八节的吃腊八粥等等,在先秦两汉就已经定型,一直传承至今。

这正说明了民俗文化传承上的稳定特征。

变异性是指民俗文化在传承和播布过程中引起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

由于民俗是靠集体创造,靠语言和行为传承和播布的,这就决定了民俗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状态之中。

变异实际上是民俗文化的自身调整,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民俗事象,大都是古代民俗变异传承的结果。

从这一意义上讲,变异是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4、民俗的民族性与地域性

民族性。

民俗是民族的标志,是民族构成的一个要素,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特殊的民俗。

这里所说的民族性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同一类民俗事象在不同的民族中产生不同的表现形式;二是指不同的民族由于各自的历史条件、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的不同而产生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民俗。

俗话说: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指的就是民俗的地方性。

地方性是民俗在空间上所显示出来的地理特征和乡土气息。

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不同,使各类民俗不同程度地染上了地方色彩。

例如,饮食上的‘“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大致反映了饮食上的地方特色。

标志着我国饮食特色的八大菜系:

鲁莱、川菜、粤菜、苏菜、浙菜、湘菜、闽菜、徽菜,各有特点,都是从地方特色饮食中发展起来的。

中国有56个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也使祖国的民俗文化具有多民族性和地方性的特点。

正是由于民俗的民族性和地方性,使得中国的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经过多年的开发,形成一系列独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

5、民俗的原始性与神秘性

民俗的原始性和神秘性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的许多民俗产生的历史比较悠久,有的民俗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初期,虽然经过不断的传承和变异,但依然有原始民俗的存在,形成了民俗的原始性特点。

与此相联系,由于民俗的原始性,使得有些民俗表现出一种神秘的象征。

人们进行某些民俗活动时,常带着一种神秘的心理,认为这些民俗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使民俗具有神秘性的特点。

民俗的原始性和神秘性主要表现在信仰、崇拜、祭祀、祈攘、禁忌、占卜、巫术等方面,图腾崇拜和生殖崇拜正是民俗原始性和神秘性的反映。

如旅游者在民俗村寨中所观赏到的(“上刀山,下火海”、“吞筷条”、“上刀梯”以及面具舞的表演,都表现了民俗的原始性和神秘性(“上刀山,下火海”、“吞筷条”原是广西瑶族“祭盘王”的巫术活动。

“上刀梯”原是湘西苗族巫师为死者解罪的仪式。

面具舞原是祭祀的一种活动)。

三、民俗的社会功能

“功能”(function)即作用,民俗的功能是指它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民俗,从它产生和传承的历史来看,都是有着功利目的和实用价值的。

有些古老的民俗,经过代代传承延续下来,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仍将发挥它巨大的作用。

总体看来,民俗主要有五种功能,即教化功能、规范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和维系功能。

1、民俗的教化功能

民俗的教化功能,是指民俗在个人行为过程中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人是社会集体成员之一,人的一生都生活在民俗中。

人一出生,诞生礼为他拉开了人生第一道帷幕;接着,他从周围人群中学习语言,从称谓和交际礼节中理解人际关系;成年礼、婚礼,使他懂得一个成人对社会、家庭所承担的责任,教育他如何尊敬父母长辈和建立美满幸福的家庭;直到死去,特定的丧葬礼俗送他离开这个世界。

具体的民俗活动,不仅可以使人熟悉自己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培养人尊老爱幼、热情好客、大公无私、乐于助人等美德,而且由于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使人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

由此可见,模式文化的塑造是人类行为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

此外,一些生产知识和生活知识也往往通过民俗活动,寓于其中。

2、民俗的规范功能

民俗的规范功能,是指民俗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和控制作用。

在社会生活中,社会规范有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法律;第二层次是纪律;第三层次是道德;第四层次是民俗。

但其中产生最早、约束最广的就是民俗文化中深层的规范。

法律源于民俗,源于民俗中的“乡规民约”等习惯法,因此,民俗是起源最早的一种社会规范。

同时,民俗也是一种约束最广的行为规范。

民俗文化不是法律,没有具体的刑法,但它总是以一种社会习惯的力量出现,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无声地支配和调节人们的行动,人类的社会生活都自觉地遵从民俗文化的命令。

可以说,人类社会中的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民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3、民俗的娱乐功能

民俗的娱乐功能是指民俗能对社会成员心理产生愉快的调剂作用。

人类创造民俗,目的是为了享用它。

广大民众在生活中既有紧张的劳作,也有通过参与和欣赏民俗活动,以休息和放松,调剂精神,享受劳动成果的娱乐活动。

民俗文化中的“娱乐”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它包括民间歌舞、民间游戏、民间竞技和民间杂艺等内容,又称为游艺民俗。

游艺民俗是民俗旅游中利用最多的一种资源,因为它是人文利用资源中最富观赏性、最具参与性、最有娱乐性的一种。

游艺民俗旅游的展开,使民俗旅游更显多姿多彩。

各民族的民俗文化,不仅是各族人民的智慧结晶,它同时供人民群众享受和利用,所以在众多的民俗事象中,传承于民间的大部分民俗活动,都带有极其浓厚的娱乐性质,如苗族的芦笙节、斗马节,侗族的花炮节、多耶舞,瑶族盘王节、“上刀山、下火海”,壮族三月三等,娱乐成分都很浓。

这些活动可以增加旅游者情趣,调剂生活,提高文化素养,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所以备受游人青睐。

4、民俗的审美功能

民俗的娱乐功能和审美功能是紧密相联的,民俗的审美功能指民俗能对社会成员心理产生悦耳悦目和悦神悦意的审美作用。

历史告诉我们,美在民间。

民俗文化中的某些门类的内容,几乎都是以审美功能为主。

例如,神像、供品、年画、婚嫁用品等,从某些意义上说,都是以审美功能为主的艺术形式。

民俗工艺与民间造物,包括民间建筑、服饰、民间工艺美术、工具都自然流露着纯真质朴之美。

民俗审美不仅是人们对美的外部形态的感知,而且包括由感知到想象、理解、再创造的过程,即通过民俗的感知而悦耳悦目,美其目而悦其心,看了心里舒服,得到一种美的享受,最后达到悦神悦意的精神境界。

民俗旅游的开展,给旅游者提供了感受和体验民俗审美文化的良好机会。

以民俗风情参与和体验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文化旅游审美活动常常使旅游者获得终生难忘的审美感受。

民俗旅游资源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如鼓楼、风雨桥、壮锦、绣球、瑶族蜡染、各民族音乐歌舞,都是以民族的审美标准创造出来的,具有审美性,即审美价值。

这是民俗旅游资源的魅力所在,是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着力点,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时特别要注意何为美。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审美观立足于她自身的特色,这就是真、古、奇。

“真”是真实自然,“古”是古朴原始,“奇”是奇异独特。

这都是个性,也就是美。

这是我们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立足点。

5、民俗的维系功能

民俗的维系功能是指民俗统一人们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成员保持向心力和凝聚力。

在社会生活的世代交替中,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社会稳定。

民俗文化的作用,就是根据特定的历史、地理、文化条件,将群体所选择的某一种行为方式予以肯定,成为一种标准的行为模式,统一大家的行动,维系社会生活有规则的进行。

除了统一群体的行为之外,民俗文化同时还维系着群体的心理过程:

社会成员从同一类型或模式的文化环境中得到教化,形成相同或者相似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这种共同的民俗心理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人们与他们的民俗文化共存亡。

民俗是人们认同自己所属集团的标识,如世界各地的华侨,虽然身处异地,但他们通过讲汉语,吃中餐,过中国传统的节日等方式,与自己的民族保持认同。

山西省临汾地区农民表演“威风锣鼓”时,那成百人上下挥舞的手臂,雄壮的步伐,震耳欲聋的鼓声和着气势恢宏的节奏以及鼓手们豪迈雄壮的呼声,会使你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热血沸腾,并在心头油然升起民族自豪感与时代责任感。

民族感情中蕴含了一种自史前人类社会组织就珍重的集体意识一一认同心理。

6、社会调节和控制功能。

是指民俗通过自身所具有的不成文程式化规矩属性,对其流行范围内的群体成员的行为和意识所具有的约束作用,通过对社会各种关系和行为及意识进行规范,以维护这种民俗所流行区域内民众群体利益的一种社会管理效应。

四、民俗的形成

民俗来源于社会生活。

人类在社会群体生活中生存繁衍,要维系群体生活,需要种种社会制度;要维系这些制度,又需要种种文化手段。

这种社会生活与文化手段的需要,是民俗得以产生的根源。

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与否,决定了民俗的发生、发展、演变和存亡。

一个民族的民俗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大体有经济的、政治的、宗教的、地域的等四个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决定和影响民俗的产生和发展。

1、经济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事象,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它的产生总是受到经济基础,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

经济基础对民俗的产生,起着最后的决定作用。

2、政治的原因

当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之后,民俗又不可避免地受到阶级的和政治的影响。

剥削阶级为了达到政治目的,一方面利用落后民俗愚弄人民;另一方面用强制手段,改变原有的民俗,以适合自己的需要。

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的多民族国家。

封建统治对民俗的形成发展曾产生巨大的影响。

由于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所以他们总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将民间原有的风俗,加以改造,纳入统治阶级的思想范畴。

封建的政治影响,主要体现为各种民俗事象的迷信色彩,如婚姻、丧葬、起房架屋、人生礼仪,以及生产、生活中的各种信仰和禁忌,都充满了封建迷信色彩。

3、宗教的原因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传承的民俗事象,是由原来的宗教仪式演变而来。

宗教分原始宗教和现代宗教。

这两种宗教都曾对民俗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知道,宗教属于意识形态。

原始宗教同神话一样,是人类在原始社会生产水平低下,与自然斗争软弱无力的产物。

在原始人还凭借粗笨的石斧和木棒从事生产活动时,它对自然界的依赖性是很大的。

他们对许多自然现象如风雨雪电、酷热严寒、生老病死等,无法找到科学的答案。

他们认为世界上的每一种事物,无论是有生物,还是无生物,都存在着“灵魂”,并对每一种事物都作人格化的解释。

这样就形成了各民族流传至今的丰富多彩的神话。

另一方面,他们又采取某种方式,对自然物产生崇拜,并进行祭祖活动。

汉族的传统节日,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腊八节等,都源于古代祭祖活动,靠行为和口头语言的方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便形成汉族独特的节日民俗事象。

4、地域的原因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指的就是由于所处的山川地理环境不同,而产生和形成不同的风俗和习惯。

这表现出民俗对自然环境具有很强适应性和选择性,有什么样的自然环境,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民俗。

居住地域、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不同,往往形成某一地区的人们,所遵循的民俗也不相同。

这种不同,有时相差很远。

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和南方的农业民族,无论是居住、服饰、饮食、婚姻、丧葬、工艺、交通等民俗,都是各不相同的。

以居住而言,北方的游牧民族,由于客观的生产方式所决定,放牧生活必须“逐水草而居”,所以他们至今还居住在容易搬迁的“蒙古包”里。

而南方的农业民族,却住的是通风舒适的“吊脚楼”。

五、民俗与旅游

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能丰富旅游活动,提高经济效益。

旅游对民俗文化的作用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影响。

1、民俗文化对旅游的作用

(1)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就其内在结构来说,大致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块。

人文旅游资源,又可分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两部分。

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内容丰富,门类齐全;地域覆盖广阔,地方色彩浓厚;民族特点鲜明,民俗文化异彩纷呈。

除了汉民族的特色以外,还有各少数民族自己的特色。

各民族的神话传说、音乐舞蹈、戏曲艺术、雕塑绘画、民族工艺、节庆游乐、婚丧嫁娶、文娱体育、宗教仪式、集市贸易、建筑形式,乃至服饰饮食,待客礼仪等均各有特色,是旅游文化的重要文化景观,也为开发我国民俗特色旅游资源的广泛性、多样性、吸引性提供了前提。

中国民俗文化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极具旅游文化价值,从历史、风俗、服饰、宗教、艺术各方面,人们均可获得有益的知识,得到美的享受。

(2)民俗文化旅游丰富了旅游活动,提高了旅游地的经济效益

旅游的经济性和旅游的文化性是密切相关的。

民俗文化旅游是民俗文化在旅游业中的运用发展,也是利用民俗文化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具体体现。

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于光远曾指出:

“旅游业是带有很强文化性的经济事业,也是带有很强经济性的文化事业。

”作为文化旅游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文化旅游,在经济效益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深圳华侨城由三大景区组成,锦绣中华于1989年11月开业,引起轰动,l亿元的投资当年回收;以其收入滚动开发的中国民俗文化村于1991年10月开业,l年半后又收回l.l亿元的投资;接着以5.8亿元兴建世界之窗,1994年6月开业,又创辉煌。

自锦绣中华开业以来,到2001年,10年中三大景区共接待4400多万海内外游客,营业收入近28亿元人民币,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和深远的生态环境效益,成为弘扬民俗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和增进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

2、旅游对民俗文化的积极作用

旅游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不仅对经济有巨大的影响,对民俗文化也有很大影响。

其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了解和研究旅游对民俗文化的影响,既是旅游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民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旅游能促进民俗文化交流与传播

民俗文化旅游以文化事象作为吸引物和承载物,激发游人兴趣,通过游人的亲身投入,成为特写民族环境中的一员,从而达到旅游主体客体双向交流,满足旅游者休闲、探奇、求知等目的。

世界各地的人们之所以肯远渡重洋来中国,目的很明确,他们在探求某种际遇。

这种探求,不是单纯的展示,以往的将游人与景物隔离开来的做法已遭淘汰,游人不仅要看,还要参与,要成为环境的一员,获得有别于惯常生活的充满情趣的体验。

参与性旅游取自民俗,取自生活,体验的是朴实无华的少数民族生活情趣,毫无矫揉造作。

游客参加活动,仿佛在热情友好的朋友家作客,他们的所作所为,在浓浓的异乡情调包围下,是对另一种生活的感受,亲切、自然而有趣,当然也可从中学到许多知识,甚至可以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现代旅游对民俗文化的传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除获得美的享受外,获得新的知识,也是其主要的目的。

民俗文化资源之所以能成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是因为它具有重要的知识和艺术价值。

现代旅游者多以体验异国文化为目的,对接待地的民族历史、民俗文化知识尤为感兴趣。

接待地为满足旅游者需要,应多方展示本国、本地区民俗文化精华:

一方面可以使旅游者直接在欣赏文化的表演和展示中增长知识;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本民族的导游之口向旅游者介绍这些文化现象的起源、功能和象征含义,并可以为游客提供学艺的机会,组织教授制陶、编织、雕刻、蜡染、民族乐器演奏、民族舞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