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材料学word精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64794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2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纺织材料学word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纺织材料学word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纺织材料学word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纺织材料学word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纺织材料学word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纺织材料学word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纺织材料学word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纺织材料学word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纺织材料学word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纺织材料学word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纺织材料学word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纺织材料学word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纺织材料学word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纺织材料学word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纺织材料学word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纺织材料学word精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纺织材料学word精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纺织材料学word精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纺织材料学word精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纺织材料学word精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纺织材料学word精品.docx

《纺织材料学word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纺织材料学word精品.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纺织材料学word精品.docx

纺织材料学word精品

一、名词解释

(1)结晶度:

纤维内部结晶区占整个纤维的百分率

品质长度:

是指比主体长度长的那一部分纤维的重量加权平均长度

(2)双侧结构:

在细羊毛的皮质层中,存在两种结构和性质不同的正皮质细胞和偏皮质细胞,

且分布在羊毛截面的两侧,正皮质居于卷曲外侧,偏皮质居于卷曲内侧,这种结构特征使羊

毛具有自然卷曲,这种结构称为羊毛的双侧结构。

(3)合成纤维:

以石油、煤、农副产品的低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合成制成高分子再经化学处理和物理加工制成的纤维。

(4)平衡回潮率:

纺织材料的回潮率随所处的大气条件而变化,具有一定回潮率的纤维放在

新的大气条件下,将会立即放湿和吸湿,经过一段时间后,回潮率趋于一个稳定的值,这种

现象称为吸湿平衡。

平衡时的回潮率称为平衡回潮率。

(5)蠕变:

纤维在一定负荷作用下,变形随时间而逐渐增加的现象

(6)玻璃化温度:

指从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的温度

(7)滑脱长度:

纤维间摩擦力F等于纤维强力P时的长度,称为滑脱长度。

(8)织物结构相:

指织物中经纬纱交织时呈现的屈曲状态。

(9)克罗值:

在室温21oC,RH小于50%,风速不超过10cm/s的条件下,一个静坐在此环境中感觉舒适的人,穿着服装的隔热值定义为1clo.

二、填空

1、纺织纤维的结构:

形态结构(三级结构)、聚集态结构(二级结构)、大分子结构(一级结构)

2、棉纤维的长度主要取决于:

棉花的品种、生长条件、初加工

3、羊毛纤维由内向外主要有:

髓质层、皮质层、鳞片层

4、化学纤维生产一般需要经过制备纺丝、纺丝、后加工

5、棉纤维的吸湿性小于粘胶纤维,原因是棉纤维结晶度高于粘胶纤维

6、纤维间的切向阻力包括抱合力和摩擦力

7、用两根18tex的棉纱合股时,则股线特数的表示为18X2

8、常用的织物撕破方法有舌形撕破、梯形撕破、单缝落锤法撕破、单缝撕破

三、判断题

1、成熟度差的原棉比好的吸湿性大(V)

2、棉和黏胶随吸湿增加,强力也增加(X)

3、同种化纤的初始模量随拉伸倍数增加而增加(V)

4、断裂长度是反映长度指标(X)

5、热定型温度高于玻璃化温度就能达到永久变形(X)

6、极限氧指数大,易燃(X)

7、当片段长度趋向无穷大,片段间不匀趋向总不匀(X)

四、问答题

1、差别化纤维的定义、目的、举例。

答:

定义:

通常是指在原来纤维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处理,使性状上获得一定

程度改善的纤维。

目的:

通过物理方法或化学改性以改善常规化纤维的服用性能。

举例:

变形丝、异形纤维、复合纤维、超细纤维、高收缩纤维、易染色纤维、吸水吸湿纤维

2、影响纤维拉伸断裂的因素

内因一一纤维结构:

相对分子质量(或聚合度),分子链堆砌的紧密程度、结晶度,分子链

的取向(取向度)

外因一一测试条件:

温湿度,隔距或试样长度(弱环定律:

试样长度越长,弱环出现的概率越大,纤维的强力越低),试样根数,应变率(拉伸速度),拉伸方式

3、纱线的波谱图与纱线细度不匀的关系

主要有:

机械波不匀、牵伸波不匀

理想纱线的波谱图为一光滑曲线,并且,曲线高峰的波长一般相当于纤维平均长度的2.5~3

倍,正常纱线的波谱图表现为在整个波长范围上振幅的增大。

原因:

(1)纤维分离不好。

(2)纤维平行顺直不好。

从而使纱条不匀在整个波长范围内增大。

牵伸波造成的周期性不匀反映在波谱图上为:

在与牵伸波波长相应的波长范围上谱密度的增

大,即出现一个“山峰状突起”。

机械波造成的周期性不匀反应在波谱图上为:

在与机械波波长相应的波长处出现一个烟囱状

突起。

4、起毛起球的影响因素

毛羽——起毛——纠缠——成团——收紧成球——脱落

五、论述题

1、羊毛产生缩绒的定义、原因和防缩绒的方法

羊毛的缩绒性:

羊毛在湿热及化学试剂作用下,经机械外力反复挤压,纤维集合体逐渐收缩

紧密,并且相互穿插纠缠,交编毡化,这一性能,称为羊毛的缩绒性。

原因:

由于鳞片的存在,使得当毛织物或散纤维在外力作用时,纤维之间的运动具有定向性,

即纤维始终保持根端向前蠕动。

氧化法(降解法):

主要是使用化学试剂使鳞片变形,从而降低纤维的定向摩擦效应。

常用的化学试剂有:

次氯酸钠、氯气、氯胺、氢氧化钾、高锰酸钾等。

树脂法(添加法):

在羊毛上涂上树脂薄膜来减少或消除纤维间的摩擦效应,对于毛织物可以使交织点的位

置固定。

常用的树脂有:

脲醛、密胺甲醛、硅酮、聚丙烯酸脂等。

2、论述吸湿对纺织材料性能的影响

纤维的柔软性会增加、纤维的弹性会下降、纤维的摩擦系数会增加,吸湿会影响纤维的折射、反射、透射和吸收性质,进而影响纤维的光泽、颜色,以及光降解和老化性能

六、计算

中断切断称重,中断20mm重16,8mg,共有2800根,回潮率1.5%,公定回潮率2%求纤度和公制支数

纤度G=(16.8*9000)/(2800*20)=2.7g

1.5%=100(G-G1)/G1,G1=2.66g

2%=100(G2-G1)/G1,G2=2.7132g

公制支数9000/2.7132=3317m

退捻加热

退捻及退捻系数

经总158根/10cm,纬286根/10cm,13tex,求总紧度

绪论纤维的基本结构

1、结晶Crystallineregions与非晶Amorphousregions

(1)结晶区:

纤维大分子有规律地整齐排列的区域。

(2)结晶态:

纤维大分子有规律地整齐排列的状态。

(3)结晶度:

纤维内部结晶区占整个纤维的百分率。

(4)非晶态:

纤维大分子无规律地乱排列的状态。

(5)非晶区:

纤维大分子无规律地乱排列的区域。

晶区特点:

1)大分子链段排列规整;2)结构紧密,缝隙,孔洞较少;3)相互间结合

力强,互相接近的基团结合力饱和。

结晶度ft纤维的拉伸强度、初始模量、硬度、尺寸稳定性、密度f,纤维的吸湿性、

染料吸着性、润胀性、柔软性、化学活泼性J。

非晶区特点:

1)大分子链段排列混乱,无规律;2)结构松散,有较多的缝隙,孔洞;3)相互间结合力小,

互相接近的基团结合力没饱和。

结晶度纤维吸湿性f;容易染色;拉伸强度较小,变形较大,纤维较柔软,耐冲击性,

弹性有所改善,密度较小,化学反应性比较活泼。

2.结晶度

结晶度是指纤维中结晶部分占纤维整体的比率,不涉及晶体的形式及分布。

在理论上,可分

为体积结晶度XV和质量结晶度XW

重量结晶度:

纤维内结晶区的重量占纤维总重量的百分率。

体积结晶度:

纤维内结晶区的体积占纤维总体积的百分率。

4.取向度Orientation

1)定义:

指大分子或链段等各种不同结构单元,包括微晶体沿纤维轴规则排列程度。

第一章纤维分类

纤维的分类及定义

棉纤维的形态结构

正常生长的棉纤维形态结构棉纤维为多层状带中腔结构,稍端尖而封闭,中段较粗,尾端稍细而敞口,呈扁平带状截面:

腰圆形,有中腔(kidney-beanshapedwithalumen)纵向:

天然转曲(thetwistsreverseindirectionalongthelength棉纤维的分类

按品种分类

长度(mm)细度(tex)强度(km)

陆地棉(细绒棉)

23~33

0.15~0.2

21~25

海岛棉(长绒棉)

33~64

0.12~0.14

>30

亚洲棉(粗绒棉)

15~24

0.25~0.4

12

长绒棉特点

优点:

纤维细、长,单纤维强力好;缺点:

含糖偏高,易产生“三缠”现象措施:

预处理细绒棉数量最多(占世界总产量85%^上,占我国总产量98鳩上)

成熟度degreeofmaturity纤维细胞壁的增厚程度,胞壁越厚,成熟度越好。

成熟度与生长条件密切相关。

棉纤维的成熟度几乎与各项物理性能指标密切相关(除长度外),综合反映棉纤维的内在质量。

正常成熟纤维的截面粗、强度高、弹性好、有丝光和较多的天然卷取。

羊毛纤维的结构与形态

羊毛纤维的结构:

(沿纤维径向分为三层)

鳞片层:

保护、光泽、缩绒(细毛100层/1mm)

皮质层:

羊毛主体,正、副皮质双侧结构

髓质层(髓腔):

结构疏松,含有色素和较大气孔,细羊毛无髓质层

羊毛纤维的性能

分子的螺旋结构,纤维天然转曲T纤维高弹性

角蛋白分子的极性基团T纤维吸湿染色性能好纤维表面鳞片T纤维毡缩现象

摩擦性能

羊毛沿长度方向的摩擦,因滑动方向不同,摩擦系数不同。

滑动方向从毛尖到毛根,为逆鳞片摩擦,

滑动方向从毛根到毛尖,为顺鳞片摩擦。

逆鳞片摩擦系数比顺鳞片摩擦系数要大,这是缩绒的基础。

一一差动效应

羊毛的卷曲

双侧结构羊毛卷曲

与羊毛的弹性、抱合、缩绒性有关;

与成纱质量和织物风格也有很大影响。

指标:

卷曲数、卷曲深度、卷曲回复率等

细羊毛的卷曲数:

6-9个/cm

相互

降低差

缩绒性:

在湿热及化学试剂作用下,经机械外力反复挤压,纤维集合体逐渐收缩紧密,

穿插的现象。

产生原因:

表面有鳞片——差动摩擦效应(结构上的因素)

弹性及卷曲

外界湿、热、机械作用力

消除方式:

化学法,通过氧化法去掉鳞片或树脂整理法将羊毛表面整理上一层树脂,动摩擦效应

强伸性能

拉伸强度低:

9-18km(relativelylowstrengthortenacity)

断裂伸长大:

25%-35%(Highelongationatbreak)

弹性回复性好(highresilienee)

羊毛细度越细,髓质层越少,强度越高

羊毛的吸湿性(highheatofwetting)

回潮率15-17%常用纤维中吸湿最好。

蚕丝的形态结构

横截面:

单丝截面呈三角形

纵向:

平直光滑

化学纤维的分类

2.按纤维内部组成分:

1聚酯纤维(PET):

涤纶

2聚酰胺纤维(PA):

锦纶

3聚丙烯腈纤维(PAN):

腈纶

4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PVA):

维纶

5聚丙烯纤维(PP):

丙纶

6聚氯乙烯纤维(PVC):

氯纶

7聚氨酯纤维(PU):

氨纶

差别化纤维(DifferentialFibers)

泛指对常规化学纤维有所创新或是具有某一特性的化学纤维。

一般经过化学改性或物理变形、使纤维的形态结构、物理化学性能与常规化学纤维有显著不同。

具有仿生效果或改善、提高化纤的性能。

用于服用及装饰用织物。

要求会列举出几种差别化纤维

第三章纤维形态表征

1.纤维长度指标

纤维长度的基本表达是纤维长度平均值(数学期望值)和离散值(长度变异系数)。

因纤维

长度平均值计算中的加权对象不同,分为纤维根数加权、纤维质量加权和纤维截面加权。

纤维的长度指标有以下几种:

主体长度,平均长度,品质长度,短绒率

1主体长度LM纤维中含量最多的纤维长度。

(1)根数主体长度:

纤维中根数最多的一部分纤维的长度。

(2)重量主体长度:

纤维中重量最重的一部分纤维的长度棉的手扯长度~主体长度

细绒棉手扯长度以1mm为级距,分级如下:

25mm25.9mm以下;

26mm26.0-26.9mm;

30mm30.0-30.9mm;

31mm31mm以上。

28mm为标准级

2、平均长度:

是纤维长度的平均值。

(1)根数加权平均长度Ln:

各根纤维长度之和的平均数。

其中:

I为各组纤维的长度,NI为纤维频数分布函数(各组纤维的根数),N为纤维总根数。

纤维的逐根点数和测量是相当困难和繁杂,该法应用少。

根数加权长度是最为直接准确地表达纤维长度及其分布特征的长度。

3.品质长度(右半部平均长度)(Lp):

(1)特克斯Ntex(tex)定长制国际标准单位

在公定回潮率下,1000米长的纤维所具有重量的克数。

Gk纤维在公定回潮率下的重量,称为标准重量(g)

L纤维长度(m)

分特dtex:

在公定回潮率下,10000米长的纤维所具有重量克数。

1tex=10dtex

同品种纤维,Ntexf,纤维越粗。

(2)旦数(旦尼尔数)Nden(den)定长制绢丝,化纤常用指标

在公定回潮率下,9000米长的纤维所具有重量的克数。

Gk纤维在公定回潮率下的重量,称为标准重量(g)

L纤维长度(m)

同品种纤维,Ndenf,纤维越粗。

(3)公制支数Nm――常用于棉纤维

在公定回潮率下,单位重量(克)的纤维所具有的长度(米):

Gk纤维在公定回潮率下的重量,称为标准重量(g)

L纤维长度(m)

同品种纤维,Nnrf,纤维越细。

间接细度指标间的换算关系:

NtexNm=1000

NdenNm=9000

Nden=9Ntex

另有指标:

马克隆值M(用于棉)----本身无量纲,相当于单位长度(英寸)的重量(微克)反映细

度、成熟度的综合指标。

MXNm=39.4X106;Nt=39400MNd=394000M

品质支数(用于毛)----沿用下来的指标,表示各种细度的羊毛实际可能纺得的毛纱的(最

大)支数。

现表示直径在某一范围的羊毛细度。

第四章纤维吸湿

第一节吸湿指标及吸湿机理

一、纤维的吸湿指标

1.回潮率与含水率

回潮率W纺织材料中所含水分重量对纺织材料干重的百分比。

含水率M:

纺织材料中所含水分重量对纺织材料湿重的百分比。

式中:

Ga纺织材料湿重;G纺织材料干重。

目前基本上采用回潮率。

国标准规定的为:

大气压力:

1个标准大气压,即101.3kPa(760mmH柱)温、湿度的波动范围:

一级标准:

T

20

±2C,

RH

65

±2%

二级标准:

T

20

±2C,

RH

65

±3%

三级标准:

T

20

±2C,

RH

65

±5%

(2)标准回潮率一一纺织材料在标准大气条件下的平衡回潮率。

通常在较低温度(40-50C)下烘燥去湿,而后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调湿24h以上,合成纤维

调湿4h以上。

(4)公定重量(公量)贸易的度量纺织材料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也叫标准重

量。

吸湿过程

(机理)水分子先吸附至纤维表面,水蒸气向纤维内部扩散,与纤维内大分子上的亲水性基

团结合。

t直接吸收水

三、吸湿性的影响因素

1.

天然纤维PS合成纤维

纤维素PS醋酸纤维羊毛PS蚕丝

腈纶

2.纤维的结晶度

3.纤维的聚合度

4.表面吸附

如:

棉纤维中果胶棉纤维中蜡质脱脂棉吸湿>

分子中极性基团多t吸湿好

纤维的结晶度越低,吸湿能力就越强。

纤维的聚合度越小,吸湿越好

纤维的比表面积大,吸湿好。

吸湿

吸湿

未脱脂棉

未成熟棉含果胶多,未成熟棉>成熟棉丝胶利于吸湿羊毛油脂拒水

(二)外界因素

1.温度的影响

在一般的情况下,随着空气和纤维材料温度的提高,纤维的平衡回潮率将会下降。

2•相对湿度的影响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越高,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力越大,也即是单位体积空气内

的水分子数目越多,水分子到达纤维表面的机会越多,纤维的吸湿也就较多。

在温度和湿度这两个因素:

对亲水性纤维来说,相对湿度对回潮率的影响是主要的;

对疏水性的合成纤维来说,温度对回潮率的影响明显。

3.气压的影响

气压低,纤维回潮率低

吸湿滞后圈图

第四节吸湿对纤维性质的影响

一、对重量的影响

Ga=Go*(100+wa/100纤维吸湿导致纤维重量增加。

二、对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影响

纤维吸湿后体积膨胀,横向膨胀大而纵向膨胀小,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即Sd>SI。

同一纤维,可根据吸湿膨胀后各向异性的大小来判断大分子的取向度。

不利之处:

使织物变厚、变硬,是造成织物收缩的原因之一。

有利之处:

防水织物,如帐篷

第五章纤维力学性能

1.绝对强力

断裂强力P

定义:

纤维能够承受的最大拉伸外力。

单位:

牛顿(N);厘牛(cN);克力(gf)。

对不同粗细的纤维,强力没有可比性。

2.相对强度一具有可比性

(1)断裂强度ptex/pden

断裂强度是用以比较不同粗细纤维的拉伸断裂性质的指标。

也叫比强度,比应力。

表示纤维抵抗外力破坏能力的指标。

定义:

每特(或每旦)纤维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单位:

N/tex(cN/dtex);N/den(cN/den)。

其计算式为:

ptex=P/Ntexpden=P/Ndex

(2)断裂应力Z

定义:

指纤维单位截面上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单位:

N/m2(帕);N/mm2(兆帕)。

其计算式为:

Z=P/A

式中:

Z——纤维的断裂应力(MPa

P纤维的强力(NA纤维的截面积(mm2

(3)断裂长度一一以长度形式表示的相对强度指标

定义:

纤维的自身重量与其断裂强力相等时所具有的长度。

(即一定长度的纤维,其重量

可将自身拉断,该长度为断裂长度。

其计算公式为:

Lb=(P/g)*Nm

式中:

Lb――纤维的断裂长度(km)P――纤维的强力(N)

g重力加速度(等于9.8m/s2)Nm纤维的公制支数。

纤维强度三个指标之间的换算式为:

式中:

Z纤维的断裂应力(N/mm2;Y纤维的密度(g/cm3);

ptex纤维的特数制断裂强度(N/tex);pden纤维的旦数制断裂强度(N/D);

g重力加速度(等于9.8m/s2);Lb纤维的断裂长度(km)。

3.断裂伸长率£――应变定义:

纤维拉伸至断裂时的伸长率称为断裂伸长率。

它表示纤维承受拉伸变形的能力。

其计算公式为:

&=(L-Lo)/Lo

式中:

Lo纤维加预张力伸直后的长度(mr)L纤维断裂时的长度(mr)

拉伸曲线反映的指标:

1.断裂强力(或断裂强度)2.断裂伸长(或断裂伸长率)

3.初始模量E

定义:

纤维拉伸曲线上起始一段直线部分的斜率,或伸长率为1%寸对应的强力。

反应纤维在小负荷作用下变形的难易程度,它反映了纤维的刚性。

E越大表示纤维在小负荷作用下不易变形,刚性较好,其制品比较挺括;

E越小表示纤维在小负荷作用下容易变形,刚性较差,其制品比较软。

天然纤维:

麻>棉>丝>毛;再生纤维:

富纤>粘胶〉醋纤;合成纤维:

涤纶>腈纶>维纶〉锦纶

4.屈服应力与屈服应变

屈服点:

曲线由伸长较小部分转向伸长较大部分的转折点。

屈服应力:

屈服点处所对应的应力。

屈服应变:

屈服点处所对应的应变。

5•断裂功、断裂比功和功系数

(1)断裂功W

定义:

指拉断纤维过程中外力所作的功,或纤维受拉伸到断裂时所吸收的能量。

W是强力和伸长的综合指标,用来有效评价纤维的坚牢度与耐用性能。

W大,说明断裂时吸收的能量大,纤维的韧性好,耐疲劳性能强,能承受较大的冲击。

在负荷-伸长曲线上,断裂功就是曲线下所包含的面积。

(2)断裂比功Wa

定义:

拉断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纤维外力所作的功。

便于不同纤维之间进行比较。

Wa=W/(Ntex*LO)

(3)功系数We(功充满系数)

定义:

实际所作功(即断裂功W相当于拉伸曲线下的面积)与假定功(即断裂强力*断裂

伸长)之比。

其计算式为:

We=W/(Pa*△L)

We值越大表明这种材料抵抗拉伸断裂的能力越强。

各种纤维的功系数大致在0.46-0.65间。

二、蠕变定义:

指一定温度下,纺织材料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其变形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

产生原因:

随着外力作用时间的延长,不断克服大分子间的结合力,使大分子逐渐沿着

外力方向伸展排列,或产生相互滑移而导致伸长增加。

恒定外力作用下纤维拉伸变形的组成

3:

加(或去除)外力后能迅速变形。

4:

加(或去除)外力后需经一定时间后才能逐渐产生(或消失)的变形。

性交用5:

纤维材料受力时产生变形,去除外力后,不回复的变形。

(绝对值)

可回复的变形:

急弹性+缓弹性不可复的变形:

塑性变形

三、应力松弛

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拉伸变形保持一定,纺织材料内的应力随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减小的现象称为应力松弛。

产生原因:

由于纤维发生变形时具有内应力,使大分子逐渐重新排列,在此过程中部分大分

子链段间发生相对滑移,逐渐达到新的平衡,形成新的结合点,从而使内应力逐渐减小。

五•影响纤维拉伸性能的因素

内因:

1大分子结构(大分子的聚合度、大分子的柔曲性);

聚合度fl分子间次价键力fl断裂强度f

2超分子结构(取向度、结晶度);

取向度fT分子共同承担外力T断裂强度f,屈服应力f

取向度fl分子相对滑动少T断裂伸长J

结晶度fT分子排列规整,分子间力fT断裂强度f

3形态结构(裂缝孔洞缺陷、形态结构、不均一性)

裂缝孔洞缺陷fT应力集中T断裂强度J外因:

①温湿度

a.温度fT分子热运动fT分子间力Jt断裂强度J,断裂伸长f

b.湿度fT分子间结合力Jt断裂强度J,断裂伸长f

②测试条件:

a.

试样长度:

Lf,出现弱环的机会f

b.

试样根数:

根数f,纤维断裂不同时性f,折算成单纤维强度J

c.

拉伸速度:

vf,强力f,&J,Ef

第六章热光电性质

2.热定型

热定型一一将织物在一定张力下加热处理(Tg

冷却后将这种结构固定下来,并在温度不超过Tg时,仍保持这种定形的状态。

影响合纤织物热定型效果的因素

(1)温度(最主要因素)

温度愈高,定型效果愈显著,但T不能太高,否则会使织物变黄,手感粗糙,甚至引起纤维

损伤。

热机械曲线涉及的四个温度

a.玻璃化温度Tg:

非晶态高聚物大分子链段开始运动的最低温度或由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

的温度。

b.粘流温度Tf:

非晶态高聚物大分子链相互滑动的温度,或由高弹态向粘流态转变的温度。

c.熔点温度Tm:

高聚物结晶全部熔化时的温度,或晶态高聚物大分子链相互滑动的温度。

d.分解点温度Td:

高聚物大分子主链产生断裂的温度。

五、纤维的燃烧性能

1•燃烧指标

极限氧指数LOI、着火点温度TI、燃烧时间B、火焰温度TB

极限氧指数LOI(LimitOxygenIndex)

定义:

纤维点燃后,在氧、氮大气里维持燃烧所需要的最低含氧量体积百分数。

三、纤维的静电

1.静电现象及产生原因

纤维为电的不良导体(导电性差的纤维质量比电阻1013Q/cm2),纤维在加工中要

受到各种机件的作用,由于纤维与机械以及纤维与纤维间的摩擦,必会聚集起许多电荷积聚

在纤维的表面,从而产生静电。

5.减少或防止静电现象的方法机器接地

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RH>65%对吸湿差的纤维效果不好。

混纺,与吸湿性好的天然纤维混纺

导电纤维的应用:

混入重量混纺比为0.2%〜0.5%、直径为8〜12卩m的金属纤维,抗静电

效果很好;含碳粉纤维;导电高聚物纤维(本征导电)。

静电消除器(电晕放电产生电离空气)抗静电剂(含有表面活性剂,改善纤维表面吸湿性)合成纤维聚合或纺丝加入低分子亲水物质(改性处理)第十一章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