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连接线路基土建工程三集中场地建设方案27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76034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9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公路连接线路基土建工程三集中场地建设方案27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速公路连接线路基土建工程三集中场地建设方案27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速公路连接线路基土建工程三集中场地建设方案27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速公路连接线路基土建工程三集中场地建设方案27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速公路连接线路基土建工程三集中场地建设方案27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高速公路连接线路基土建工程三集中场地建设方案27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高速公路连接线路基土建工程三集中场地建设方案27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高速公路连接线路基土建工程三集中场地建设方案27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高速公路连接线路基土建工程三集中场地建设方案27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高速公路连接线路基土建工程三集中场地建设方案27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高速公路连接线路基土建工程三集中场地建设方案27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高速公路连接线路基土建工程三集中场地建设方案27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高速公路连接线路基土建工程三集中场地建设方案27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高速公路连接线路基土建工程三集中场地建设方案27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高速公路连接线路基土建工程三集中场地建设方案27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高速公路连接线路基土建工程三集中场地建设方案27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高速公路连接线路基土建工程三集中场地建设方案27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高速公路连接线路基土建工程三集中场地建设方案27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高速公路连接线路基土建工程三集中场地建设方案27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高速公路连接线路基土建工程三集中场地建设方案27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速公路连接线路基土建工程三集中场地建设方案27页.docx

《高速公路连接线路基土建工程三集中场地建设方案2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连接线路基土建工程三集中场地建设方案27页.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速公路连接线路基土建工程三集中场地建设方案27页.docx

高速公路连接线路基土建工程三集中场地建设方案27页

三集中场地建设方案

1.编制说明

根据本合同段内桥涵及隧道分布情况、现场的地形特点、气象水文等特点,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总体安排,按照安全环保、经济适用、满足现场施工、满足标准化施工等要求,编制本建设方案,该方案中考虑拌和站、钢筋加工场及预制场的集中建设。

2.编制依据

1、**省**高速公路**至**连接线路基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2、《**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

3、本标段编制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4、现场踏勘成果。

3.编制原则

符合工程现场实际,充分利用场地资源,实现**省高速公路标准化建设,确保工程优质、安全、按时完成,并满足环保要求。

4.工程概况

4.1工程简介

本合同段位于**市所属**市与**县间,起于**市**镇**村接A1合同段终点,终于**县**村,设**枢纽互通连接在建的“**高速公路”,起讫里程为:

****,线路全长****Km。

合同段内主要工程量:

桥梁结构物**座(包括:

主线桥**座;匝道桥**座;改线天桥**座),累计长度**m,共计需要预制T梁**榀,空心板**片,现浇梁**孔;涵洞**座(包括**座盖板涵及**座圆管涵);隧道1座,**隧道采用双洞分离式布置,单线累计长度**km;路基工程主线路长度为**m,挖方**万方,填方**万方。

全线桥梁、涵洞及路基防护排水工程合计需用钢筋约**万吨。

由于受地形线路限制,本合同段内必须为**隧道专门设置一拌和站保证隧道的砼施工供应。

除去隧道外,全线共需砼约**万方(包括桥、涵洞、挡土墙及防护排水工程)。

4.2场地选址说明

经过全线踏勘熟悉后,由于段内地形复杂,选址条件大大受限,加之本段内结构物相对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和**枢纽互通内,而**互通处于段尾,且进场困难;最后选址**互通F匝道路基上,该处以前为村里工厂区规划地,已经平整后废弃,且处于合同段中部,作为三集中场地此较为理想。

4.3交通运输条件

该场地临近**省道,现有地方道路与场地相连,交通运输便捷。

4.4主要材料分布情况

1)工程用砂:

**市;

2)石料:

**市**镇;

3)水泥:

**市;

4)钢材:

**市、**县。

4.5总体建设方案

三集中场地由拌和站、钢筋加工、预制场、生活区组成。

其中拌和站面积为**m2、钢筋加工场面积为**m2、预制场面积为**㎡。

具体布置详见附图。

5.拌和站

5.1砼搅拌机参数

本标段除去**隧道砼用料,全线所有的桥梁、涵洞、挡墙、防护排水工程合计需要混凝土约**万方,考虑现场临建施工、附属工程供应砼,混凝土总数量按照**万方估算。

依据总工期为**个月,扣除施工准备及竣工验收时间,其中真正砼供应施工工期按**个月计算,每天需供应混凝土**m3,折合每小时为**m3,(按每天6小时计算)。

拌和站采用两台HZS50A-Ⅱ型搅拌设备,最大生产能力可达100m3/h,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可以满足施工需要。

拌和站采用四仓式自动计量标准,粗集料按4.75mm~13.2mm、13.2mm~19.0mm、19.0mm~31.5mm三种粒级进行采集和掺配。

施工用砂采用中粗砂。

5.2配套设施选用

本方案中,每立方混凝土使用水泥量统一暂按650kg/m3计算,碎石使用量统一暂按1200kg/m3计算,砂用量统一暂按700kg/m3计算。

各种材料松散堆积密度取值:

砂1550kg/m3、碎石1600kg/m3、水泥1450kg/m3。

a、混凝土流速峰值出现时间及需用罐车数量

拌和站流量高峰期施工的分项工程主要有:

**互通枢纽匝道桥现浇箱梁浇筑、桥梁桩基浇筑,但按照施工组织排列,两者不可能同时施工,所以砼量仅保障一项施工即可。

两者相比较在浇筑箱梁时,砼需求量更大,故只要满足现浇箱梁浇筑施工即可。

混凝土浇筑采用JC8型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装料容量(V)8m3,行车平均速度(Sc)30Km/h,往返运输距离(L1)13km,T1=40min,

=0.5。

式中:

-需要配备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台数(台)

-每台混凝土泵车(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3/h)

-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容量(m3)

L1-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往返一次行程(距离)(Km)

Sc-混凝土搅拌车行车平均速度(Km/h),一般取30Km/h。

T1-每台混凝土搅拌车一个运输周期总停歇时间(min),包括装料、卸料、停歇、冲洗等。

-泵车作业效率,一般取0.5

0.7。

=80*0.5=40(m3/h)(选用理论输出量为80m³的泵车)。

则N3

=6(辆)

结论:

由计算可知,拌和站应配备容量8m3混凝土运输车6辆。

b、混凝土消耗峰值计算及水泥罐,粗、细集料仓设置数量

①高峰期水泥、粗、细集料用量计算:

本标段内,**互通E匝道桥第六联为全段内最大的一联现浇箱梁,需要砼1176m³,所以只要拌和站一次可满足本联砼浇筑,全段内均可满足。

A、水泥用量计算:

1176×485=570.36t

B、碎石用量计算:

a.3级配碎石总量:

1176×1188/1600=873.18m3,其中

b.4.75~9.5mm连续级配碎石用量:

873.18×0.2=174.64m3

c.9.5~19.0mm连续级配碎石用量:

873.18×0.3=261.95m3

d.19.0~31.5mm单粒级碎石用量:

873.18×0.5=436.59m3

C、砂用量计算:

1176×612/1550=464.33m3

②水泥罐及料仓设置大小及数量:

A、水泥罐:

经以上计算,每台拌和机需安装100t水泥罐3个。

B、级配碎石、砂分仓堆放,料仓尺寸计算如下:

a.4.75~9.5mm连续级配碎石料仓:

11.2m×30m×2.0m×80%=538m3>174.64m3

b.9.5~19.0mm连续级配碎石料仓:

11.2m×30m×2.0m×80%=538m3>261.95m3

c.19.0~31.5mm单粒级碎石料仓:

11.2m×30m×2.0m×80%=538m3>436.59m3

d.砂料仓:

11.2m×30m×2.0m×80%=538m3>464.33m3

结论:

由计算可知,拌和站应配备11.2m×30m×2m料仓8个,每种骨料各两个。

综上所述,拌和站设施配置情况详见下表。

 

拌和站各料仓及设备配置一览表

项目

规格

混凝土峰值时一次用数量(m3)

料仓尺寸(罐车/主机类型)

(m×m×m)

料仓、水泥罐及罐车数量

统一料仓

尺寸

(m×m×m)

备注

4.75~13.2mm

174.64

11.2×30×2

1

11.2×30×2

1.每种集料分仓堆放。

2.各料仓为机动仓,灵活安排。

13.2~19.0mm

261.95

11.2×30×2

1

19.0~31.5mm

436.59

11.2×30×2

2

中粗砂

464.33

11.2×30×2

2

水泥

229.5

100t

6

100t

每台主机为3个

拌和主机

-

HZS50

2

-

罐车

-

8

6

-

5.3拌和站布局

砼拌和站严格按照《**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的要求建设,按照拌和站的施工生产情况划分,主要设置办公生活区、拌和作业区、材料计量区、集料区、运输车辆停放区。

具体布置详见附图。

在拌和作业区设置工程公示牌、施工平面布置图、安全生产牌、消防保卫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文明施工牌等。

拌和站采取封闭式管理,四周设隔离网围墙,拌合站进口左侧处设置地磅一台。

辅助生产区包括运输车辆停放区、洗车沉淀池;办公生活区包括员工宿舍、食堂、厕所、浴室、值班室等;试验室包括试验办公室和混凝土标养室。

生产区:

设置8个集料仓,尺寸为11.2m×30m×2.0m,每个料仓能够容纳材料538m³,隔仓墙高度2.0m,采用37墙砖砌砂浆抹面,料仓顶面采用9米高钢桁架防雨棚。

配置HZS50型搅拌主机2台,根据计算能够满足施工生产需要,每台搅拌机配置水泥储存罐3个,每个容量100t。

在每个搅拌机传送带附近位置各设置蓄水池一座,供应现场砼搅拌用水。

辅助生产区:

场地内设置运输车辆停放区、外加剂仓库、备用发电机房、油库房、备用袋装水泥仓库、电子磅、洗车沉淀池等。

在洗车沉淀池位置配置高压水枪,用于冲洗车辆。

其中水泥及外加剂库房靠近拌和机修建,库房均设置进库门及出库门,确保水泥及外加剂正常的循环使用。

外加剂的存放高度≤2m,不同批次、不同品种、不同生产日期的外加剂及水泥分开存放,根据不同的检验状态和结果采用统一的材料标识牌进行标识。

办公生活区:

集中设置,均为彩钢板房,其中包括办公室、员工宿舍、食堂、厕所、浴室等。

试验室:

场内设置试验室操作间、养护间等,试验人员负责对进站的砂石料、粉煤灰、水泥等进行常规检测;出具砼施工配料单,控制砼的出机、施工现场的拌和物性能,按验标要求的频率制作砼试件,试验室设置操作间和标养室,总建筑面积53m2。

5.4功能参数

(1)搅拌机布置

拌和楼位置见图三集中场地平面布置图,安装2台HZS50-Ⅱ型搅拌机,四仓式自动计量标准,理想状态下每小时可生产100方砼,可满足现场高峰期砼的供应。

(2)集料区

集料区设置4个已检分料仓,4个待检分料仓,墙隔高度为2.0m。

集料区场地采用20cm厚的C20砼统一硬化。

隔墙结构形式为:

隔墙采用37砖墙砌筑砂浆抹面,墙身高2.0m。

每个集料仓的尺寸为11.2×30×2m,储料可生产3234m³左右的砼,可供现场5天使用。

(3)蓄水池布置

蓄水池布置在拌和机上料仓后面,几何尺寸为(长)5.5m×(宽)4.5m×(高)2m的长方体,能够容纳水量49m³。

蓄水池采用24砖墙砌筑砂浆抹面,基础采C20砼20cm硬化。

(4)洗车沉淀池

在停车场的端头设置洗车沉淀池,池内前侧12m为洗车池,相邻后面两个分别为2级沉淀及3级沉淀池,总长20.48m,宽4m,三个尺子深度依次为1.8m、2.1m、2.6m。

洗车池带有斜坡道,方便车辆清洗。

洗车池墙身采用砖砌37墙,背隔墙为50砖砌,后侧2、3及沉淀池墙厚均为24cm、洗车池地面采用20cm厚C20砼,用于清洗灌车,沉淀池地面为10cm厚C20砼封底,沉淀池外侧安装1.2m高的安全防护钢管围栏。

定期对洗车池和第二个沉淀池进行清渣,第三个池子内的水可以用于洒水洗车等。

 

洗车沉淀池断面设计图

(5)运输车辆停车区

车辆停放区设置在集料仓的端头,长30m,宽20m,可设12个停车位,宽度为5.0m,采用白油漆划线区分。

(6)电子磅

在拌和站进门左侧设置一个120t的电子磅,便于砂石料车和水泥、粉煤灰罐车的进出场,过磅房设置在电子磅左侧的活动板房内。

(7)场区围墙设置

拌和站采取封闭式管理,场区四周设置围墙,大门口设置门卫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

围墙采用铁丝网格栅结构,墙高为2.0m,每隔4.0m设置一处钢管立柱,用以拌和站与外界的隔离。

(8)生产及生活用水

生产及生活用水利用自建井水引至拌和站的方式解决。

(9)场地硬化及排水布置

拌和站的所有场地使用C20砼硬化(绿化区除外),场内主便道及料仓硬化20cm,其他位置硬化10cm。

场地硬化按照四周低,中心高的原则进行,面层排水坡度不小于1.5%。

沿围墙内侧四周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尺寸为40×40cm,采用砖砌结构,侧面及底面均采用水泥砂浆抹面,做好排水坡度。

门口过路位置采用φ400mm圆管通过,为保证过车安全,在圆管顶设置20×20cmφ8钢筋网片,浇筑30cm的C20砼进行加强。

集料区地面设置2%的仰坡,每个料仓在隔墙脚处设置10×10cm的排水槽,和仰坡漫流将水一起排至料仓后墙外设置的40×40cm的排水沟内,在料仓门口设置一条贯通的30×30cm的排水沟,用于隔离主便道内的水流入。

料仓后侧排水沟设置于料仓围墙后,围墙底部每隔2m设置一排水孔与后侧排水沟相通,保证料仓内不积水。

拌和站内的所有房间、库房及配电房等,均在四周设置30×30cm的排水沟,确保房间及库房内的物资设施保持干燥,不被水淹。

在拌和站的东北角设置洗车台兼三级沉淀池,场内所有雨污水均通过三级沉淀池处理后方可排入地方水沟内。

5.5拌和站施工人员的配备情况

为满足生产需要,拌合站配备了专业作业人员及试验人员。

人员配备情况具体见下表。

拌和站人员配备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作业内容

1

站长

1

负责拌和站日常管理

2

试验负责人

1

负责试验站全面管理,负责组织开盘鉴定和生产过程中混凝土性能检测的检测和调整

3

调度员

2

负责拌和站内砼的调配运输协调工作。

4

材料员

1

负责拌和站原材料购进和管理

5

设备员

1

负责拌和站设备管理

6

试验员

1

负责试验室日常工作

7

安全员

1

负责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的现场贯彻实施

8

维修工

1

负责设备检修

9

电工

1

负责施工用电线路布置及维护

8

拌和机操作手

3

负责搅拌砼,检修拌和机

10

装载机司机

2

驾驶装载机

11

罐车司机

6

驾驶罐车

12

杂工

6

负责拌和站清理及日常工作

拌和站组织机构框图见下图:

 

 

5.6拌和施工机械设备配备情况

为满足标段混凝土需求量,除配备充足的人力资源外,拌和站还配备了精良的机械。

具体施工机械配备情况见下表。

拌和站机械配备表

拌合站生产量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备注

100m3/h

1

混凝土拌和站

HZS50

2台

自购

2

装载机

ZL50G

1辆

自购

3

电子磅

120T

1台

自购

4

发电机组

250KW

1台

自购

5

混凝土罐车

8m3

6台

租赁

6

高压水枪

2支

自购

7

水泵

4KW

2台

自购

6.钢筋加工场

6.1钢筋加工棚场地规模

根据工程量及工程进度的安排和现场实际地形情况,钢筋加工大棚面积为2000m2,详见附图。

6.2材料供给分布

加工材料的主要供给部位为全线桥梁的钢筋制作、涵洞钢筋加工及边坡防护加固用钢筋等。

6.3钢筋加工场规划及布置

场地共占地约2000m2,按照功能划分为原材料存放区、加工区、待检区、合格区、存储区。

原材料存放区、加工区设置在一侧,待检区、已检区在一侧,中间设置5.0m宽的材料运输道路。

操作区场地采用15cm厚C20混凝土硬化,车辆行驶区采用20cm厚C20混凝土硬化。

原材料存放区考虑储存一个月材料用量,成品区考虑满足半个月施工需要。

钢筋加工场地防雨棚设计9米高。

整个加工场设置7.5t的桁吊1部,方便材料转运。

1)原材料存放区

储存台用砖砌加水泥砂浆抹面,高于地面30cm左右,储存台间距为2m,各种型号的钢筋及型钢分开摆放,检验合格的和新到未出具报告单的分开摆放,采用区域标识牌将其分开。

钢材原材料根据需求尽可能多的储存,最大存放量在500t左右。

2)钢筋加工区

根据现场情况及工期计划的安排,在加工区根据工艺流程设置钢筋调直机、切断机、弯曲机、电焊机、模具等按照施工流程方便施工原则依次摆设开,设备数量以满足作业要求为准。

3)待检区

待检区紧邻加工区,加工制作好的成品、半成品等构件加,全部暂时存放于待检区内。

由加工工班自检合格报质量检验员检验,合格后再由质检员报监理工程检验,合格后,可转合格区存放。

4)已检区

在已检区内,依据施工顺序,将各个部位的成品及半成品构件依次有序存放起来,以方便现场取用。

依据各个成品或半成品构件的尺寸大小,在底部设置支垫基础,以保证钢构件不落地,方便起吊装车。

6.4钢筋加工场人员及设备配备

钢筋场配备专业的施工人员进行钢筋加工、预制,根据现场的实际施工需求,配备适当的人员及设备、机具。

钢筋加工场计划施工人员20人左右,根据施工班组分别划入不同班组,以保证构件供应。

本钢筋场拟配备人员情况见下表:

序号

职务

人数

职责

备注

1

场长

1

负责场内的生产安排,和日常管理工作。

包括对外联络、协调

2

技术员

1

根据场长安排,及时向工人进行各个构件钢筋的交底、指导,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3

质检员

1

根据图纸及规范要求,对钢筋的加工质量进行检验及报检。

4

安全员

1

负责全场内的安全生产作业工作,保证安全制度的严格执行。

5

电工

1

根据施工用电的要求,对场内所有设备机具进行检修,确保生产安全顺利进行。

6

工班长

3

负责落实场长、技术员、安全员的各项施工要求,带领施工班组完成施工任务。

7

电焊组

5

负责场内所有构建的焊接及其他事项。

可以兼做其他事项

8

加工组

5

负责构件的下料、预制、安装等具体事项。

9

杂工组

3

负责场内的卫生,协助其他班组完成部分作业。

 

钢筋场组织机构框图见下图:

 

钢筋场内拟投入的机具设备情况见下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备注

1

钢筋切断机

GQ40

2台

自购

2

钢筋调直机

GTJ4-4/14

2台

自购

3

钢筋弯曲机

GW40

2台

自购

4

电焊机

BX1-500

5台

自购

5

套丝机

HGS-40D

1台

自购

6

发电机

250KW

1台

自购

6.5钢材加工设备使用要求

⒈进场机械设备必须能满足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要求;安装调试简便,容易操作、维修方便,可靠性高,安全性能好;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和破坏,如油、声污染。

⒉严格遵守持证上岗制度,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机的构造、性能及保养规程,熟练掌握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

⒊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穿戴相应劳动保护用品。

作业前应按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检查,作业中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严格执行相应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并做好设备使用、维护、保养记录。

⒋金属加工工作台应稳固;卷扬机应安装牢固、稳定,防止受力时位移和倾斜。

⒌各种气瓶应有标准色,气瓶间距不小于5m,距明火不小于10m且采取隔离措施,气瓶使用或存放符合要求,应有防震圈和防护帽;气瓶的阀门接口采用专门的气阀,严禁采用铁丝直接将气管绑扎在上面使用。

6.6钢材原材、成品及半成品的堆放

⒈钢筋应垫高堆放要离地20cm以上,下部支点应以保证钢筋不变形为原则

2.已经加工好的钢筋半成品应编号分类堆放,在旁边设置钢筋加工标识牌,标明其型号、规格、长度、编号等参数,防止用错。

7.预制场

7.1预制场具体位置及建设规模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预制场设置于**互通F匝道收费站位置,预制场长250m宽45m,占地面积11250㎡,与钢筋棚及拌和站相邻呈三角形布置,据图位置及场地布置详见附图。

7.2预制场主要的生产供给范围

本预制场主要生产全线652片T梁、8片空心板,路基及隧道内的小型预制构件。

梁体及构件的大致分布为:

T梁分布情况,起点占1.5%(10片30mT梁),**互通占42.2%(158片35mT梁,117片25mT梁),**互通占到56.3%(194片30mT梁,183片20mT梁);隧道及路基的小型预制构件待梁体预制完成后进行,分布较均。

7.3预制场布置及规划

预制场设置于收费站位置,250×45m的长方形布置,一端位于F匝道上(南侧),一端位于A匝道上(北侧)。

具体位置见布置图。

预制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施工便道及预制台座,由龙门吊轨道基础分开;靠近收费站侧设置便道,与拌合站及主线便道接通,偏离收费站侧即龙门吊基础内,为台座生产存梁区。

本梁场主要生产:

35m梁158片、30m梁194片、25m梁117片、20m梁183片,空心板8片。

由于T梁底面为变截面,所以不同规格梁体的台座不能互用,必须单独设置。

由于**隧道处于梁场和**互通之间,须隧道打通后方可运量通过,导致**互通方向梁体不能提前预制,计划梁场分两期规划;一期预制**互通及起点方向的梁体;二期预制**互通方向的梁体。

一期生产35mT梁158片、25mT梁117片、空心板8片;布置台座29个,35m梁14个、25m梁14个、空心板梁1个;二期生产30m梁194片、20m梁183片;布置台座28个,30m及20m梁各14个。

具体布置如下述:

一期布置:

根据龙门吊的跨径及台座之间的距离,现场施工台座采用和轨道平行的方式布置,共设置4列制梁台座和4列存梁台座。

从梁场北侧(A匝道侧)开始布置,第1列布置35m梁存梁台座,第2列布置25m梁存梁台座,第3列和底4列布置25m梁制梁台座,第5列和第6列布置35m台座梁制梁台座,第7列布置25m梁存梁台座,第8列布置35m梁存梁台座;所有梁体在轨道内均与轨道平行摆放。

在第3、4列台座及底5、6列台座之间均设置一条施工通道方便材料运输。

制梁台座之间横向错开布置,以方便现场施工操作,同列台座之间的距离按照3.9m布置,靠近龙门吊侧台座边距离龙门吊边距离分别为:

2.7m和4.7m。

详见梁场平面布置图

二期布置:

待一期梁体预制完成后,将梁场台座进行改造,龙门吊位置不动,制存梁台座布置方式如下:

现场施工台座采用和轨道平行的方式布置,共设置4列制梁台座和4列存梁台座。

从梁场北侧(A匝道侧)开始布置,第1列到第4列布置30m梁存梁台座,第5列布置小型构件预制场地(18×30m),第6、7列布置20m梁台座,底8、9列布置30m台座。

在第6、7列台座及底8、9列台座之间均设置一条施工通道方便材料运输施工。

制梁台座之间横向错开布置,以方便现场施工操作,同列台座之间的距离按照3.9m布置,靠近龙门吊侧台座边距离龙门吊边距离分别为:

2.7m和4.7m。

第9列台座端头局梁场边部预留5m施工空间。

在小型构件预制场内布置空心板梁台座一个,与轨道垂直布设。

20m梁存梁台座,需在A匝道的路肩挖方段设置。

顺应F匝道收费站处的设计坡度,在预制场的四周设置排水沟。

预制场内全部采用C20砼进行硬化,通道处硬化20cm,台座之间硬化10cm。

在预制场主便道与龙门吊基础之间设置一条40×40cm的砼排水明沟,在山体坡脚与龙门吊另一条基础之间,设置一条40×40cm的砼排水明沟。

排水沟南侧与拌和站排水沟接头,北侧与施工主便道的排水沟接通,并在接头处均设置沉沙井,定期进行清理,确保水流通畅。

台座区内部采用漫流方式排水,坡度采用1.5%,台座区地坪按照中间高两侧低的方式施工,在台座及龙门吊基础底部设置水流通过的φ50mm的PVC管,确保场内不积水。

阴雨天不影响正常施工。

具体布置详见布置图。

7.4预制场内台座设置

本梁场设置位置在收费站位置,段落全部处于挖方段,根据图纸反映的工程地质情况及现场踏勘,场内的底基承载力,均能满足设置台座的要求;场地平整完成后,根据规划图,对现场进行放线定位,确定出每一台座的具体位置,采用挖机开挖及人工清平方式将台座基地开挖清理。

每一台座必须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250KP),确保基地稳固,对局部不符合要求的进行换填处理。

台座基础开挖到位,底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后,组织人员进行基底垫层硬化(C15砼),在垫层上进行预制台座的精确放线,绑扎钢筋、支撑模板、台座钢筋预埋,做好准备工作后进行砼浇筑(C20砼),一次浇筑成型,表面收面平整。

待底板砼强度达到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