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修改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77287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句修改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病句修改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病句修改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病句修改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病句修改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病句修改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病句修改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病句修改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病句修改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病句修改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病句修改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病句修改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病句修改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病句修改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病句修改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病句修改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病句修改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病句修改教案.docx

《病句修改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句修改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病句修改教案.docx

病句修改教案

病句修改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

能力目标:

2、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原则。

3、运用所学知识修改病句。

情感目标:

4、通过对病句的修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

2.引导学生分析病句的病因。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听歌曲《咱们屯里的人》,说病句。

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段歌曲……这段歌词中有没有病句,哪一句?

2.看动画《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说病句。

我们再来看一段动画片……这句广告词有毛病吗?

3.导出本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以至于影视作品中,稍有疏忽,就会有病句产生。

为了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加流畅,今天,就让我们来复习有关病句的知识。

二、展示目标

三、由病句引出病句类型

1.全校师生积极开展“献爱心”。

——成分残缺

2.春天的龙首山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搭配不当

3.“五四”征文稿件的字数不要超过1000字左右。

——前后矛盾

4.谁也不能否认铁岭县莲花中学不是我县最大的中学。

—否定不当

5.大家讨论并聆听了校长的报告。

——语序不当

6.漫山遍野到处都是盛开的野花。

——重复啰嗦

7.我忽然感到她是个很智慧的人。

——用词不当

   成分残缺    搭配不当   前后矛盾    否定不当

   语序不当    重复啰嗦   用词不当

四、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原则

方法:

增、删、调、换

对于成分残缺的句子,通过压缩,找出所缺部分,可采用“增补”的方法修改,即增添字词,补上残缺;对重复累赘、不合逻辑的句子,可用“删”的方法,即删去多余的字、词、句;对语序不当的句子,可用“调”的方法,即将不合习惯的语序调整为得当的语序;对于搭配不当,不合习惯的句子,可用“换”的方法,即更换用得不当的字词、搭配不顺的成份。

原则:

保留愿意、尽量少改

改通顺、改正确,不作语言润色,可增(增加字词)、删(删去多余的字词)、调(调整字词顺序)、换(更换字词),但要保留原意基本不变,要尽量少改。

五、修改病句进行巩固

1.通过这次北京奥运会,使同学们更加热爱体育运动了。

2.只有一到周末,他就到少年宫学习书法。

3.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4.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5.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6.刘老师把这次团队活动的具体详情都告诉了大家。

7.这件精密的手工作品,出自小红之手。

六、介绍修改符号,继续修改病句

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        换用号 

 

1.广泛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的关键。

(水平或素养)

2.既然来了,但他还是不安心。

(虽然)

3.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信心。

(去掉“否”)

4.这悲壮的故事,怎能不使我不感动得流泪呢?

(去掉“不”)

5.课堂上应该发挥同学们充分的主体作用。

(“充分”前移)

6.他两眼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封面上。

(去年“两眼”)

7.在47届世乒赛上,我国运动员精神矍铄,夺得了四块金牌。

(“矍铄”改“抖擞”)

七、介绍几种特殊的病句类型

1、减少不能用倍数。

①今年增产50%,成本降低近两倍。

②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10%。

2.“目的是为了”“大多以……为主”语意重复

①美国对伊进行军事打击的目的是为了摧毁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②这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大学里的青年师生为主的。

3.“约……左右”“近……左右”“余……左右”“达……多(以上)”“超过……以上”表意矛盾

①近一半左右的年青人不相信这个。

②载重量达十吨以上。

八、中考链接

1.下列句子都有语病,在原句上改正过来。

①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②这次会议规定每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超过30分钟。

2.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的建设服务。

B.当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团到达南京时,受到了“台办”主任陈云林及江苏省领导人的热烈欢迎。

C.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发挥好坏的关键。

3.对下面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去掉“由于”或者“使”)

B、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决议。

(“通过并审议”改为“审议并通过”)

C、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控诉”改为“揭露”)

D、北京奥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

(在“举办”前加“宣布”)

4.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

   为了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淮安市积极倡 导“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的生活方式,①主要是解决人们膳食不平衡和运动不足,从而遏制目前慢性病发病率上升的趋势。

②收到“小康看健康,健康护小康”的目标。

修改一:

修改二:

5.请对下面的病句提出修改意见。

①为了预防大灾之后不出现大的疫情,卫生防疫部门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修改意见:

  

②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明确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销售、使用、生产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

修改意见:

  

6.下面一段话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有语病,请在原句上改正。

①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应用,使人们逐渐不喜欢用笔写字了。

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我国正在制订中小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认会写,还要写得规范和美观。

②学校也要加强宣传,提高同学们对汉字书写的重要性。

7.下面一段文字中的画线句各有一处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相应的横线处。

①人这一生不如意的遇到的事情,恐怕连自己也数不清,②学会限制自己的情绪,在己是一种涵养,对人是一种公德。

九、总结

十、拓展

课下搜集一下生活中的病句,并改正过来。

 

附:

板书

病句修改

                                             方法:

增、删、调、换

                                            原则:

保留愿意

                                                   尽量少改

 

反思:

这是一节病句复习课,是中考复习中基础知识复习的组成部分之一。

首先由歌曲和动画引入本课,这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适时的导入本课,展示目标,引出病句类型,掌握修改方法,明确修改原则,做练习来巩固,最后链接中考,进行总结。

这堂课可取之处:

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着重引导学生归纳病句的错误类型,掌握方法、促成能力,并以练习加以巩固,比较好地体现了专题复习课的一般模式。

但现在回顾这堂课,用高效的标准来衡量它,还是有很多问题的。

一、目标的确定

病句修改是近几年中考的必考题型,而此项考生的得分情况却不很乐观,究其原因:

1、学生语感能力较差,语言材料积累不够。

2、由于语法知识教学的淡化,致使学生不能凭借这些知识发现其细微的语病。

根据以上学情,确定帮助学生理清病句的错误类型无疑是很重要的。

本堂课所归纳的七种错误类型基本能概括病句的一般错因,但这样的归纳未免太笼统。

所谓的归类也只能是蜻蜓点水,目标的达成度就可想而知了。

不如缩小目标,也许会更有实效。

二、习题的选择

一堂有效的复习课,是非常讲究习题的质量的。

本堂课中出现的习题,有些还缺乏精心的选择。

我们应联系生活,多选择些学生习作和报刊等媒体上的常见错误句子,进行训练,养成学生良好的表达习惯。

三、方法的指导

本堂课归纳出的修改病句四字法则:

增、删、调、换,这其实是最终的修改方法,是建立在对病句错因的精准把握上的,其本身并无奥秘可言。

而对于学生来说,最难的莫过于读出句子的破绽,找出病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对这方面的指导,本堂课做得并不充分,还应加强。

总之,复习课需要系统地总结,提高学生能力才是关键,高效更需努力追求。

一、复习内容:

 修改病句 

二、复习目的:

  1、进一步了解句子的几种病因

  2、能根据病因正确的进行修改病句。

三、复习过程

  

(一)出示例题,导入复习

  例1:

学习《凡卡》这一课,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分析  谁受到了启发?

(句子缺少主语)

  病因:

   缺少成分

  修改:

 (我)学习《凡卡》这一课,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或者 学习《凡卡》这一课,(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练习:

  1、通过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使大家的变化很大。

  2、在老师的帮助下,使我进步不小。

  检查反馈。

句1去掉通过或使  句2去掉在…下或使

  例2:

每个少先队员都愿望为集体多做好事。

  分析:

  愿望是名词用于此处不合理

  病因:

  用词不当

  修改:

 每个少先队员都愿望(希望)为集体多做好事。

  练习:

  1、这是一套内容精致的儿童读物。

  2、老师爱戴学生,学生尊敬老师。

  检查反馈句1将“精致”改为“精彩”;句2将“爱戴”改为“爱护”

  例3:

我们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分析:

  发扬与传统无法搭配

  病因:

  搭配不当

  修改:

 我们要发扬(继承)党的优良传统。

  或:

我们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作风)

  练习:

  1、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2、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坏的作风。

  检查反馈。

句1北京和季节 句2 人和作风

  例4:

 我们把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分析:

 “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意思差不多,词义重复  

  病因:

 重复罗嗦

  修改:

 我们把教室打扫的整整齐齐。

  或:

我们把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

  练习:

  1、听了动员报告后,他制定了复习迎考的计划和决心

  2、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积极踊跃地报名参加体育比赛。

  检查反馈。

句1 计划和决心 句2 争先恐后与积极踊跃地

  例5:

我们班根本差不多没有不及格的现象

  分析:

  根本和差不多的意思矛盾

  病因:

  前后矛盾

  修改:

 我们班差不多没有不及格的现象。

  或:

我们班根本没有不及格的现象

  练习:

  1、运西中学的运动会已经将要开了两天。

  2、大家都说,这件事大概一定是小红做的。

  检查反馈:

句1“已经”和“将要”矛盾 

  句2“大概”和“一定”矛盾

  例6:

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分析:

  两个新旧社会可以理解为两个新社会和两个旧社会。

究竟几个社会交代不清。

词语的顺序颠倒

  病因:

 词序颠倒

  修改:

  新旧两个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练习:

  1、王小民改正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2、扬州新近引进了两个英国的娱乐项目

  检查反馈。

句1“认识”与“改正”句2“英国的”和“两个”

  例7;菜园里有黄瓜、菠菜、西瓜、韭菜等蔬菜。

  分析:

  西瓜不是蔬菜

  病因:

 归类不当

  修改:

 菜园里有黄瓜、菠菜、韭菜等蔬菜。

  练习:

  1、妈妈在商店买了一篮子水果和柑橘、苹果。

  2、我到商店买了鱼、虾、盐、海带等水产品

  检查反馈。

句1水果与柑橘、苹果不是并列关系 句2盐不是水产品

  例8:

只要努力学习,成绩才能提高

  分析:

  只要……才……无法搭配

  病因:

  关联词不当

  修改:

 只有努力学习,成绩才能提高。

  练习:

  1、奶奶不但满头银发,而且行动十分利索。

  2、王影虽然诚恳的接受了批评,而且坚决的改正了错误。

  检查反馈。

句1 “不但……而且……”改为“虽然……但是……”

  句2  “虽然……而且……”改为“不但……而且……”

  例9:

小红和小明一起参加劳动,他对他说;“明天你到我家做作业好吗?

  分析:

  “他对他说”他是指谁?

小红还是小明

  病因:

  指代不清

  修改:

 小红和小明一起参加劳动,他(小红)对他(小明)说;“明天你到我家做作业好吗?

  练习:

  1、小明扶着王爷爷和皮箱过马路

  2、

  三、作业设计;

  

(一)修改下列病句:

  1、这篇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都很丰富。

  2、张海迪虽然身体瘫痪,而且意志坚强

  3、我断定江明这一次考试可能是满分。

  4、任弼时同志得了重病,还是陆续做繁重的工作

  5、上课时,陈老师举了许多有趣的例子和故事

  6、从这件小事上,看出了我渺小的一面

  7、我们浏览了万里长城、故宫、三峡水电站、十三陵等古迹

  8、我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

中考复习病句辨析与修改教学设计

(2010-10-3119:

09:

53)

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案例

“病句的辨析及修改”是近年来各地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

这类题的主要考查方法有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

病句的辨析一般以客观选择题出现。

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考察题型,它面广量大,以思维见长,是近年中考中常见的题型,也是学生最易失分的题目,这就要求同学们复习过程中要重视这一类题的复习和训练。

  主观题多指修改性的题目,多用于对句子或文段的修改。

不仅要求学生们了解这是病句,是什么样的病句,而且要求知道如何修改,难度更大。

目前学生对病句尚处于感性认识的阶段,而且这种认识是分散和不完全的,往往还不能自觉地综合应用,这一专题的复习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教学目标的设定]

  建立知识体系,探索解题方法,力图使学生从“跟着感觉走”到“跟着理智走”。

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学习达到以下目标。

  1、能准确判定一个句子有无毛病;

  2、能从语法方面指出病句类型;

  3、能从逻辑方面判定句子表意是否合乎事理;

  4、能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判定句子表达是否得当;

  5、能针对病句,在不改变句意的情况下,进行恰当的修改;

  6、能正确使用修改符号。

  [教学方法与设计]

  1、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辨析病句的方法,然后作知识迁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解题能力。

  2、精选典型题例,让学生通过示例便能总结出某种推断方法。

  3、将本次专题复习设计为以“病句诊疗”为专题的复习课,指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在练习中领悟,在交流中提高,在讲评中明确。

教师主要起引导及“点睛”的作用。

  4、课前准备:

设计教学投影片;设计教学学案;布置小组预习;课室的简单布置;安排好主持人、工作人员。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一、教师指导。

(5分钟)

  1、导入。

  主持人:

欢迎大家参加我们“病句诊疗学院”开设的短期培训班。

我们培训班本着救死扶伤、治病句救病句的宗旨,向大家传授诊断和施治病句的方法,希望大家学有所成,服务社群。

下面有请我们学院在这方面有着深入研究的权威——

  师:

相信近期电视上正在热播韩剧《大长今》,让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中医的魅力。

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医生,通过实例来学习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不过有所不同的是,我们今天要诊治的不是真正的病人,而是我们在学习文化课程时所遇到或自己所写出的病句。

我敢保证,只要大家认真学习,从今往后,都不会再被“病句”困扰。

  2、何为“病句”?

(提问)

  顾名思义,“病句”就是有病的句子。

句子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基本语言单位。

想叫句子充分发挥交际作用,起码的要求是“字从文顺”,合乎语法规范。

如果一个句子文不从,字不顺,不合乎语法规范,那它就有语病。

通俗地说就是,凡是读起来不通顺,感觉别扭、含混不清的句子都是病句。

  3、如何辨析病句。

(参照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法,教给学生新颖实用易记的诊断方法。

  

(1)感读——凭语感,凡是读起来别扭,听起来含混的,就可能有语病。

  如:

她有一个女儿,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愿意把孩子打扮的漂亮一些。

  [辨析]谁“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呢?

读到这里,就含混不清。

在“同”前加一个“她”字,语意就清晰了。

  

(2)梳理——由主干到枝叶逐步检查。

先缩掉句子的附加成分,化简后,留下句子的主干(即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然后检查句子的主干,再检查附加成分是否有语病。

此法能迅速地确诊句子的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等病因,实践中最常用。

  如:

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班长的报告。

  [辨析]此句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同学们……注视着和倾听着……报告”,“注视着”同“报告”搭配不当。

应改为“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班长,倾听着他的报告。

  (3)类比——用同义词替换,关联词替换、仿照原句造句等比较法来检查语病。

  如:

我们交流了意见,心情舒畅了许多。

  [辨析]用同义词“交换”替换“交流”加以比较,“交换”比“交流”通畅,合乎习惯。

  (4)分析——从事理上进行分析,检查是否自相矛盾和符合逻辑。

  如:

清晨,雄鸡报晓三更时,我起床了。

  [辨析]“清晨”与“三更”不是同一时间,前后矛盾。

  [过渡]辨析病句的方法已经教给在座的各位,相信大家早已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了。

好,下面的时间就交给大家实际操练一下。

  二、学生活动一:

辨析病句病因。

(5分钟)

  先告诉学生病句的常见类型,给出典型的病例(每类3-5句,共25个例子),指导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先辨析后归纳出各类病句的病因。

(每一类型交由一个小组去分析研究,活动最后环节由小组派代表上台来交流研究成果,其他小组可质疑或提出不同看法。

  病句的常见类型。

  

(1)成分残缺

(2)搭配不当(3)语序不当(4)指代不明

  (5)否定不明(6)词语误用(7)不合逻辑(8)重复堆砌

  (9)一面与两面不对应(10)并列不当

  应该指出:

病句的病因并不是单一的,分类的界限也不是非常分明,以上的分类主要是为了便于学习,利于掌握。

  ☆学生活动一:

  

(1)搭配不当

  例1:

我们的校长常常接待许多学生家长的来访和来信。

(动宾搭配不当,宾语是并列的两项,“接待”可和“来访”搭配,删去“和来信”。

  例2:

他的无畏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的眼前。

(主谓搭配不当,“精神”与“浮现”不搭配。

  例3:

我们坚信,有那么一天,中国的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

(主宾不搭配,“农业”不能成为“国家”,应改为“中国会成为农业发达的国家。

  例4:

只要增加投入,才能使粮食生产稳步增长。

(关联词搭配不当,“只要……就”、“只有……才”。

  例5:

秋天的香山是个美丽的季节。

(主宾不搭配,可把“季节”改为“地方”。

  

(2)成分残缺或多余。

  例1:

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缺少主语。

应去掉“使”。

  例2:

我们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谓语残缺,句末加上“而努力”才通顺。

  例3:

市政府严肃处理了水泥厂擅自提价。

(宾语残缺,句末补上“的做法”才通顺。

  (3)词语误用。

  例1:

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词语感情色彩与句意不合)

  例2:

今年的产量减少了一倍。

(数量减少不能用倍数,应改为“一半”或“百分之五十”)

  (4)指代不明

  例1:

张老师才到我校,许多老师还不认识。

(到底是谁不认识谁?

不明确,应在最后加上“他”)

  例2:

小明和小华的同学来了。

  例3:

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5)语序不当

例1:

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

例2:

她做了两个丈夫喜欢的菜。

(宾语的修饰语语序不当,产生了歧义,出现了“两个丈夫”的语义不清的错误,应把“两个”调到“菜”的前面。

  例3:

赵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

“你要注意保护视力啊!

”(修饰语语序不当,“亲切地”与“走过来”应对调。

  例4:

这里的情况,对于我们已经很熟悉。

  (6)否定不当

  例1:

这悲壮的故事,怎能不使我不感动得流泪呢?

(反问句中的否定词要注意,这句话最终表达了否定的意思,与本意正好相反。

应把其中一个“不”字去掉。

  例2:

春运期间,为防止类似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有关部门加大了监管与督查力度。

  (7)成分重复多余

  例1:

你交来的稿件,正在进行排版。

(删去“进行”)

  例2:

王总和李经理多次反复论证这套技改方案。

  例3:

为精简字数,我们不得不把这篇文章略加删改一些。

(附加成分多余,“一些”与前面的“略加”重复,可删掉一个。

  例4:

文艺百花园姹紫嫣红,万紫千红,气象万千。

  (8)自相矛盾或不合逻辑

  例1:

中国长城是世界上没有的奇迹。

(既然世界上都没有,那中国怎么又有呢?

应把“没有”改为“仅有”)

  例2:

他的作文不但在全校冒尖,而且常常居全班之冠。

(先在全班后到全校)

  例3:

一天一夜没停的吵闹声又响起来了。

  例4:

五一期间,我校全体初三学生基本全都没有休息,在家认真复习。

  (9)一面与两面前后不对应。

  例1:

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前后不呼应,前面的主语是正反两面的意思,后面的宾语只有正面一面的意思,前后不呼应。

  例2:

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

  例3:

具有健康的体魄,是关系到一个人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基本保障。

  (10)并列不当

  例1:

这个商店出售饮料、汽水和啤酒。

  例2:

参加这项活动的都是共青团员和中学生。

  三、学生活动二:

学习修改病句。

(15分钟)

  修改病句的主要方法:

  

(1)增——残缺的成分要增补上

  

(2)删——重复多余的词语要删除

  (3)调——语序不当的要调整

  (4)换——搭配不当的词语要更换

  对于病句的考查,有时不限于辨析,而是进一步,要求修改。

修改要以辨析为前提。

我们通过辨析查明了病因,然后便可根据病症,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

  应当注意的是,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本意。

尤其应该注意,能调整语序的就不能增删,能改动一处的,决不能改动两处,改病句也应简要、高效。

  修改病句的原则是:

对症下药、原意不变、多就少改。

  ☆学生活动二:

学生在辨析病句病因的基础上对上一环节中的病句进行修改。

答案在以上的环节中已有所体现,此略。

四、经典中考题回放。

(学生活动三:

12小题,10分钟竞赛)

  1、(02年)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

  A.看到义务工作者们全心全意为“九运”忘我地工作,使我很受教育。

(主语残缺,可删去“使”或在“使”前加“这”。

  B.青年歌手黄小芳的歌声,清亮、甜美、朴素、亲切,焕发着泥土的芳香。

(搭配不当,“朴素”“亲切”不能修饰“歌声”,“焕发”不能与“芳香”搭配。

  C.父亲从头到脚凝视着面前的儿子,激动得热泪盈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不合事理。

“凝视”是指“视线不动地看”,而“从头到脚”则是移动了的,前后矛盾,应改为“打量”)

  D.世界杯足球门票上最为显眼的是位于门票右上方的激光全息防伪标志。

  2、(03年)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A.把北山建设成省级森林公园,是当地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B.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