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期末综合练习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78982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期末综合练习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期末综合练习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期末综合练习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期末综合练习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期末综合练习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期末综合练习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期末综合练习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期末综合练习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期末综合练习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期末综合练习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期末综合练习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期末综合练习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期末综合练习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期末综合练习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期末综合练习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期末综合练习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期末综合练习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期末综合练习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期末综合练习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期末综合练习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期末综合练习一.docx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期末综合练习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期末综合练习一.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期末综合练习一.docx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期末综合练习一

七年级考语文下册期末综合练习一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选出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 (2分) 

  A、体魄(pò)    菜畦(wā)    收敛(1iǎn)  泯然(mǐng) 

  B、炽痛(chì)   镐头(gǎo)    惩罚(chéng) 皂荚(jiá) 

  C、确凿(zuò)   玉簪花(zān)  云鬓(bìng)  鸡毛掸子(dǎn) 

  D、骊歌(lì)    嫉妒(jí dù)  金柝(tuò)   胡骑(jì) 

2、选出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 (2分) 

  A、慷概  各抒己见  消声匿迹  知识渊博   B、颓唐  无动于衷  舍己为人  妇儒皆知 

  C、惩罚  骇人听闻  惊惶失措  头晕目眩   D、悔暗  倍受青睐  面面相觑  爱不释手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

(“机关”:

周密而巧妙的计谋,秘密) 

B.他用他那独特的、且有南方风味和吸引人的讽刺口吻谈论着一切事物和一切人。

(“风味”:

事物的特色,多指地方色彩) 

C.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

(“悲剧”:

戏剧的主要类别之一,这里是指贝多芬的脸上表情丰富,像悲剧的演员一样) 

D.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元勋”:

立了大功的人)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 

A、当我和妈妈走上天桥时,望着川流不息的人群,都非常激动。

 

B、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

 

C、一个人如果获得了理解,就等于拥有一切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富。

 

D、同志们用手亲纺的线、织的布做成的衣服,穿着感到格外舒适,也更加爱惜。

 

5、下面一段话表达的是一位长者对年轻人的鼓励,在横线上填写组成与全段和谐的比喻。

(2分) 

年轻人,我是过去,你们是未来;我只是一片树叶,你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是一支蜡烛,你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文填空(10分)

(1)                     ,云从窗里飞。

(2)                     ,弹琴复长嘨。

(3)                   ,影入平羌江水流。

(4                 ,散入春风满洛城。

(5)                   ,双袖龙钟泪不干。

(6)                 ,上有黄鹂深树鸣。

(7)                   ,崔九堂前几度闻。

(8)                ,青山独归远。

(9)                     ,青草池塘处处蛙。

(10)              ,至今已觉不新鲜。

《木兰诗》中表现花木兰英勇善战的诗句是,。

《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是:

,。

,落花时节又逢君

《约客》中用对句写景,道出黄梅时节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的是:

,。

3、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并修改(4分)

命运之神给他的第一个惊喜首先是找到了一份称心的工作。

为迎接世界读书日,学校开展了“我要读书”,同学们都积极参加

6、下面是关于“0”的联想。

在你的眼里,“0”是什么?

请根据自己的想象,仿照例句的形式写一个类似的句子。

(3分)

  例句:

“0”是一只空杯,等待你用创造的双手去斟满美酒;但对于那些意志消沉者,“0” 又是一个绝望的陷井,是他们滴滴悔恨的泪珠。

7、你读过一些课外名著,请按提示完成下面的填空。

(4分)

“星期五”是《》中的一个人物,作者是英国著名的作家。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中塑造了一个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人物形象,这个人物是。

8、口语交际

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是时代的需要。

有人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改为“天下兴亡,我有责”。

意思是说,“我”应当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

的确,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都应当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国家遇到了困难、学校出现了问题、家庭发生了矛盾、同学违反了纪律、自己成绩不理想……都应当问一问:

“我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请以上面的提示为内容写一写自己的感想。

(3分)

二、阅读(61分)

一>(11分)

〖甲〗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乙〗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

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

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9、给下列词语注音。

(2分)

踊跃()

蹿()

10、怎样理解〖甲〗段中“朦胧”和“踊跃”这两个词语?

(2分)

11、“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般尾跑去了。

”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什么描写方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分)

12、〖甲〗、〖乙〗两段都写了船速之快,哪一处是正面描写,哪一处是侧面描写?

找出有关语句并把它抄写下来。

(2分)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13、从课文中,你可以看出作者对故乡有怎样的感情?

(2分)

二>阅读《吊在井桶里的苹果》一篇文章,回答第12~17小题的问题(16分)。

吊在井桶里的苹果(16分)

有一句话讲,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

说的是做女儿的,特别亲父亲,而做父亲的,特别疼女儿。

那讲的应该是女儿家小时候的事。

我小时,也亲父亲。

不但亲,还瞎崇拜。

把父亲当举世无双的英雄一样崇拜着。

那个时候的口头禅是“我爸怎样怎样”。

因拥有了那个爸,一下子就很了不得似的。

母亲还曾嫉妒过我对父亲的那种亲。

一日,下雨,一家人坐着,父亲在修整二胡,母亲在纳鞋底。

就闲聊到我长大后的事。

母亲问,长大了有钱了买好东西给谁吃?

我几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给爸吃。

母亲又问,那妈妈呢?

我指着在一旁玩的小弟弟对母亲说,让他给你买去。

哪知小弟弟是跟着我走的,也嚷着说要买给爸吃。

母亲的脸就挂不住了,继而竟抹起泪来,说白养了我这个女儿。

父亲在一边讪笑,说孩子懂啥。

语气里却透着说不出的得意。

待我真的长大了,却与父亲疏远了。

每次回家,跟母亲有唠不完的家长里短,一些私密的话,也只愿跟母亲说。

而跟父亲,却是三言两语就冷了场。

他不善于表达,我亦不耐烦去问他什么。

什么事情,问问母亲就可以了。

也有礼物带回,都是买给母亲的,衣服或者吃的,却少有父亲的。

感觉上,父亲是不要装扮的,永远的一身灰色的或白色的衬衫,蓝色的裤子。

偶尔有那么一次,我的学校里开运动会,每个老师发一件白色T恤。

因我极少穿T恤,就挑一件男式的,本想给爱人穿的,但爱人嫌大,也不喜欢那质地。

回母亲家时,我就随手把它塞进包里面,带给父亲。

我永远忘不了父亲接衣时的惊喜,那是猝然间遭遇的意外啊。

他脸上先是惊愕,而后拿着衣的手开始颤抖,不知怎样摆弄才好,傻笑半天才平静下来,问,怎么想到给爸买衣裳的?

原来父亲一直是落寞的啊,我们却忽略他太久太久。

这之后,父亲的话明显多起来,乐呵呵的,穿着我带给他的那件T恤。

三天两头打电话给我,闲闲地说些话,然后好像是不经意地说一句,有空多回家看看啊。

暑假到来时,又接到父亲的电话,父亲在电话里很兴奋地说,家里的苹果树结很多苹果了,你最喜欢吃苹果的,回家吃吧,保你吃个够。

我当时正接了一批杂志约稿在手上写,心不在焉地回他,好啊,有空我会回去的。

父亲“哦”一声,兴奋的语调立即低了下去,是失望了。

父亲说,那,记得早点回来啊。

我“嗯啊”地答应着,把电话挂了。

一晃近半个月过去了,我完全忘了答应父亲回家的事。

一日深夜,姐姐突然来电话。

聊两句,姐姐问,爸说你回家的,怎么一直没回来?

我问,有什么事吗?

姐姐说,也没什么事,就是爸一直在等你回家吃苹果呢。

我在电话里就笑了,我说爸也真是的,街上不是有苹果卖吗?

姐姐说,那不一样,爸特地挑了几十个大苹果,留给你;怕坏掉,就用井桶吊着,天天放井里面给凉着呢。

心被什么猛地撞击了一下,只重复说,爸也真是的,就再也说不出其他话来。

井桶里吊着的何止是苹果?

那是一个老父亲对女儿沉甸甸的爱啊。

(选自《读者》2005年第13期,作者紫色梅子)

14、文中写“我”小时候“最亲父亲”的内容能否删去?

为什么?

(2分)

15、文中写了父亲两次不同的笑,结合具体的情境,说说:

父亲“讪笑”的是(2分)

父亲“傻笑”的是(2分)

16、怎样理解“原来父亲一直是落寞的啊,我们却忽略他太久太久。

”这句话?

(2分)

17、“心被什么猛地撞击了一下”一句中的“什么”具体指哪些内容?

(2分)

18、当“我”听到“姐姐”说“父亲”将苹果放在井里凉着盼“我”回来吃时,请你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用第三人称“她”补写“我”当时的表情、动作、心理活动等文字。

(3分)

19、你是否也感受过父爱(或母爱),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3分)

三>、阅读《狼》选段,回答第24~29小题的问题(15分)。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只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20、选出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2分)()

A、屠自后断其股两股战战阶段B、乃悟前狼假寐家祭无忘告乃翁

C、以刀劈狼首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D、其一犬坐于前饮于河渭

21、选出对下列加点的语气词解释错误的一项(2分)()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反问语气)B、止增笑耳(感叹语气)

C、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疑问语气)D、狼亦黠矣(感叹语气)

22、从后面的发展情节来看,“一狼径去”是为了,“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是为了,表现了狼的。

(3分)

23、文段中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杀狼的描写是。

(2分)

24、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

(2分)

25、翻译句子。

(4分)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三、写作(60分)

深藏心底的

要求:

①要写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要说真话,抒真情。

②题目补全。

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应用(25分)

5、

(1)《鲁宾逊漂流记》、笛福、

(2)三国演义、关羽。

6、口语交际:

二、阅读

一>

7、

踊跃(yǒnɡyuè)

蹿(cuān)

8、朦胧形容词作动词用,“变得朦胧”的意思,踊跃,化静为动,写船行速度之快,突出了“我”急于看社戏的心情。

9、比喻、拟人,化静为动,突出了“我”急于看社戏的心情。

10、正面描写:

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侧面描写:

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11、喜爱、留恋

二>12、不能。

因为这些内容为后文写“我”长大后与父亲疏远了和父亲一直牵挂着女儿等内容作铺垫 13、讥笑母亲竟为了小孩子天真的话而嫉妒。

为女儿能给自己“买衣裳”而高兴。

 14、疏忽了父亲的情感需求,没有给予父亲以关爱。

 15、父亲那种深深的爱女之情、自己对父亲感情的疏忽…… 16、(答案不唯一,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17、(答案不唯一,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三、《狼》选段,回答第24~29小题的问题(15分)。

24、(A)25、(C)

26、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狡诈、凶残、贪婪等。

27、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28、对待向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练习二

命题张伟民审核2011-6-17

一、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归省shěng粗犷guǎng行辈háng不羁jīB.冗杂rǒng晦暗huì蓦然mù戛然jiá

  C.告罄qìng悲怆cāng阔绰chuò祈祷dǎo D.叱咤chà赢弱yíng崔巍wēi颦蹙pí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渔夫偏僻娴熟秩序井然 B.粲然絮叨怠慢离和悲欢

  C.观瞻抽搐依希一尘不染D.窥伺贬骨遒劲息息相通

  3.依次填在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人类所曾做到的最________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________而________的动物——马。

  A.得意豪迈强壮 B.高贵豪壮强壮

  C.得意豪壮剽悍 D.高贵豪迈剽悍

  4.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辅相成。

B.他们发现自己又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

  C.当福楼拜的激情冲动过去之后,他就抑扬顿挫地开始说话,声音总是很平静……

  D.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因为一旦偏离方向,无异于走向死亡。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爸爸的花儿落了》——《城南旧事》——台湾作家林海音。

  B.《荒岛余生》——《鲁滨孙漂流记》一英国笛福。

  C.《社戏》——《朝花夕拾》——鲁迅。

  D.《黄河颂》——《黄河大合唱》——光未然。

  二、阅读题(6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15分)

  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点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

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

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

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迹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作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

可是突然之间,伙伴之一的鲍尔斯变得不安起来。

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

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

可能已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

但现在其他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这一点。

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孙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做是自己的脚印一样。

其实,他们心中早已明白:

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

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

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

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

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

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

“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

”——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

  1.写出上文记叙的要素。

(4分)

  

(1)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

(2)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4)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美丽的秘密”指的是什么?

(联系上下文)(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鲍尔斯为什么“突然之间”“变得不安起来”?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是指什么事?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一切努力成了徒劳”?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14分)

中国的牛

  ①对于中国的牛,我有特别的尊敬。

  ②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要算一回在田垄上的“相遇”。

  ③一群朋友郊游,我领头在狭窄的阡陌上走,怎料迎面来了几头耕牛,狭道容不下人和牛,终有一方要让路。

它们还没有走近,我们已经预料斗不过畜生,恐怕难免踩到稻田泥水里,弄得鞋袜又泥又水了。

正在踟躇的时候,带头的一头牛,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停下来,抬起头看看,稍迟疑一下,就自动走下田去。

一队耕牛跟着它全走离阡陌,从我们身边经过。

  ④我们都呆了,回过头来,望着深褐色的牛队,在路的尽头消失,忽然觉得自己受了很大的恩惠。

  ⑤中国的牛,永远沉默地为人民做着沉重的工作,在大地上,晨光或烈日下,它拖着沉重的犁,低头一步又一步,拖出了身后一列又一列松土,好让人们下种。

等到满地金黄或农闲的时候,它可能还得担当搬运负重的工作,或终日绕着石磨,朝同一方向,走不计程的路。

  ⑥中国的牛,没有成群奔跑的习惯,永远沉沉实实的,它们不像印度的牛,负着神圣之名,摇着尾巴在大街上闲荡。

  ⑦它们不像荷兰乳牛、日本肉牛,终日无事可做,悠闲只等一死;它们不像西班牙斗牛,全身精力,都尽付暴力斗争中。

  ⑧默默地工作,平心静气,这就是中国的牛。

  1.“中国的牛”象征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可划分为四个层次,用“‖”画在下面。

(3分)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3.文中能与文章结尾遥相呼应的是哪一句?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16分)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

  

(1)关山度若飞度:

____________________。

  

(2)著我旧时裳著:

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镜帖花黄帖:

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门看火伴火伴:

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诗句。

(4分)

  

(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第二节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描写,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分)

  4.选文可分为三个部分,请指出每个部分的起讫语句,并归纳大意。

(5分)

  

(1)第一部分:

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部分:

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部分:

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最后一节可以归纳出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三、填空题(15分)

  1.默写。

(8分)

  

(1)虽人有百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有百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林嗣环《口技》)

  

(2)渴,__________________,饮于河、渭;河、渭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海经·夸父逐日》)

  (3)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

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4)__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

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5)山际见来烟,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