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春高一历史暑假作业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80509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永春高一历史暑假作业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永春高一历史暑假作业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永春高一历史暑假作业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永春高一历史暑假作业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永春高一历史暑假作业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福建永春高一历史暑假作业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福建永春高一历史暑假作业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福建永春高一历史暑假作业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福建永春高一历史暑假作业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福建永春高一历史暑假作业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永春高一历史暑假作业3.docx

《福建永春高一历史暑假作业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永春高一历史暑假作业3.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永春高一历史暑假作业3.docx

福建永春高一历史暑假作业3

高一年历史暑假练习三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829年,日本记载:

“传闻唐国之风,渠堰不便之处,多构水车。

无水之地以斯不失其利。

此间之民,素无此备,动若焦损,宜下仰民间,作备件器,以为农业之资,其以手转、以足踏、服牛回等,备随便宜。

”该记载(  )

A.说明日本效法唐朝改革政治制度B.证实唐代水车灌溉技术传入日本

C.彰显中日之间经济文化水平相当D.体现出唐代农业自给自足的特点

2.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

时间

人口(人)

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

27355462

32.54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

102750000

6.89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

208095796

3.56

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B.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D.铁犁牛耕在江南开始推广

3.《三辅黄图·未央宫》:

“织室,在未央宫,又有东西织室,织作文绣郊庙之服。

”《汉书·百官公卿表》:

“少府属官有东织、西织令丞,河平元年省东织,更名西织为织室。

”这两段文献资料中涉及的都是()

A. 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私营手工业

4.王帧在其专著中记载:

“其制,当选湍流之侧,架木立铀,作二卧轮;用水激下轮。

……则排前直木,则排随来去,揙(抚、击)冶(冶铁)甚速,过于人力。

”他描述的是(  )

5.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城市“市”“坊”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

这实际上反映了(  )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统治阶级重视都城建设

C.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                            D.重农抑商的政策的影响

6.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年)中指出:

中国道路,固然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地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却也从此“停滞于静止的状态了”,看似“未曾退步”,却也难以前进,毕竟这种“静止”状态自马可·波罗访华已经延续了500年之久。

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当时的中国(  )

A.与西欧相比中国经济落伍                    B.国家经济政策保守落后

C.难以抵挡工业文明的冲击                    D.固守传统农耕经济模式

7.“中世纪后期……意大利商人继续在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各个港口与阿拉伯商人相会,收取欧洲公众所需要的种种商品。

这种情况对牟获中间人厚利的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来说,颇称心如意;但是,其他欧洲人则大为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

”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动力是(  )

A.克服商业危机    B.扩大海外市场    

 C.对外倾销商品    D.追逐商业利益

8.马克思就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曾指出:

“问题并不在于英国是否有权利来征服印度,而在于印度被不列颠人征服是否要比被土耳其人、波斯人或俄国人征服好些。

”下列观点最切合马克思这一论述的是(  )

A.英国有权利征服印度                            B.英国侵略印度具有双重作用

C.先进文明侵略落后文明值得肯定        D.落后文明难以征服先进文明

9.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

大西洋沿岸可能被提及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扩大了世界贸易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扩大了资本原始积累

C.工业革命使欧洲迅速崛起D.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10.1815年英国议会颁行“谷物法”,规定只有在小麦价格超过每夸特(计量单位)80先令(货币单位)时,才准许进口谷物(现实中小麦价格一般在50~60先令之间);到1846年英国议会又宣布废除“谷物法”。

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完成                                    B.国际市场谷物价格的低廉

C.经济危机的爆发                                    D.重商主义的推行

11.下表美国钢铁业在某一时期的统计表,从中可以得出这一时期美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

年份

1870年

1900年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工人总数(个)

78000

272000

钢铁产量(吨)

3200000

29500000

投资总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

A.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D.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

12.《全球通史》曾经这样形容过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

“早先,发明是个人对机会作出响应的结果,而如今,发明是事先安排好的,实际上是定制的”。

下列发明属于“定制”的是(  )

A.珍妮纺纱机        B.电灯                C.汽船                D.蒸汽机车

13.“(鸦片战争后)时至今日,农村破产,日益剧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各乡村普遍出现了一种杌齁不安的现象。

农民莫不纷纷离村,徙居都市。

”(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农民“徙居都市”的主要原因是(  )

A.小农经济日益解体                               B.城市生活条件优越

C.受到西方思想影响                               D.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14.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办顶大顶大的工厂!

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

”材料表明秦二爷要致力“办顶大顶大的工厂”主要是因为(  )

A.清朝政府政策鼓励 B.辛亥革命推动作用

C.“实业救国”思想影响                      D. 南京临时政府政策保障    

15.1905年,清政府批准徐州开办“劝工厂”,由安徽涡阳人袁大化任经理,有机器10台,工人百名。

以本地棉花用机器制作棉布、毛巾等。

这是徐州机器织布业的开始,也是本地区近代民族工业的开端。

该厂的创办反映出徐州(  )

A.农业发达,原料充足                            B.位置重要,市场成熟

C.人口众多,劳力富余                            D.政府支持,政策放宽

16.民国初期,(政府)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

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本国状况。

这反映了当时()

A.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发展实业

B.社会转型过程中近代法治制度的逐步建立

C.北洋军阀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工商业的控制

D.民族工商业占据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

17.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

“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该诗句能够反映出当时(  )

A.耕犁技术取得重大进步                        B.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

C.筒车已经用于农业灌溉                        D.水排冶铁提高生产效率

18.马克思指出:

“数百万(小农)家庭……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就这一点而言,他们是一个阶级。

而各个小农彼此间只存在地域的联系,他们利益的同一性并不使他们彼此间形成共同关系,形成全国性的联系,形成自己的政治组织,就这一点而言,他们又不是一个阶级。

”马克思在这里想要说明的是 (  )

A.小农经济的分散性特点B.小农不能划分到阶级中

C.小农国家意识比较淡薄D.小农应当建立政治组织

19.宋代对外贸易中,从东南亚等地进口香料、药材、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从日本进口硫磺、水银、沙金及扇子等工艺品,从高丽进口人参、绫布、文具等。

这些物品的进口 (  )

A.推动了国内民间贸易的发展B.反映了政府垄断对外贸易的特征

C.满足了特定人群的消费需求D.促进了传统自然经济的松动

20.清初地理学家刘献廷在其《广阳杂记》中说:

“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

”据此可知清初(  )

A.已形成统一国内市场B.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C.工商业市镇繁荣发展D.苏州是江南经济中心

21.著名学者费孝通说通商口岸“是一个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区域向外开的一扇门……它的繁荣并不代表它所在区域的繁荣”,只是一个经济缺口,吸取邻近乡村地区财富,经济上无法自给自足,富有消费城市特点,导致通商口岸周围的乡土经济进一步萧条。

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通商口岸 (  )

A.改变了所在地区的城乡经济结构B.对中国城乡经济的破坏性作用

C.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D.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22.下面是1865年和1894年中国对外贸易统计表(单位:

万海关两),以下对该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

1865年

1894年

增幅

进出口总值

12019.7

28605.9

137.99%

进口值

6003.6

14605.4

143.28%

出口值

6016.1

14000.5

132.72%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B.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地

C.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依附日益加深D.中国对外贸易值出超情况逐年增长

23.1895年前,上海已建立了少数近代企业,但总体规模不大。

1895年之后,上海就出现了制造企业纷纷开

张的局面,工业发展变得生机勃勃。

这主要是由于(  )

A.洋务运动的发展B.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

C.政府调整经济政策D.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24.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

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国民政府采纳了共产党人的建议B.说明中国开始引进现代企业制度

C.目的是为赢得抗战的胜利积聚力量D.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5.有史学家对世界近代现代史进行阶段划分,如14—16世纪是“发现”的时代,是近代社会的准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是“剧变”的时代,是文明的新探索与创新。

那么,20世纪上半期的阶段特征恰当的是 (  )

A.“理性”的时代B.“工业”的时代

C.“探索”的时代D.“冷战”的时代

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52分。

26题25分,27题12分,28题15分。

26.(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

《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材料二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

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

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

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

学者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

——摘编自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

(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

(8分)

 

27.(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十九世纪,外国工厂中的部分投资归住在通商口岸的中国股东所有,他们主要是洋行买办或经营丝、茶和进口纱、布的商人。

在外资的海轮和江轮公司、保险公司和货栈业方面情况更是如此,缫丝业、电灯电力和1895年以后新设立的棉纺织厂也有这种情况。

一份研究材料确定,有130个中国的大股东曾在1860至1900年期间向44家外国企业投资。

外国人的特殊地位,通商口岸的租界,都为赚钱提供了保证。

中央政府在思想上和政治上都不能建立和保证一个有法律、商业和教育等制度的体制。

由于没有关税自主权,它不能保护新生的华资企业,使他们能和进口货和在华外资企业的产品竞争。

——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清史·下卷》

材料二由于没有社会和地理条件的限制,没有明显的外来危险,大量外国和本国的投资日益增长。

美国似乎拥有某些其它大国部分拥有的全部经济优势,而没有其它的劣势。

它幅员辽阔,到1914年已拥有大约25万英里铁路。

美国的耕地面积、农机效率以及不断降低的运输费用,使美国农产品的价格都低于欧洲任何国家。

美国一些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都相当于甚至往往优于世界其它任何公司;并且它们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和经济规模。

到1914年,美国国民收入,无论是绝对值还是人均值,都远比其它任何国家要高。

 

——摘编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指出晚清时期在华外商企业创办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

因。

(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大量外国资本投资美国的原因。

(8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外国投资对当时的所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7分)

 

高一年历史暑假练习三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A

A

D

D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A

C

D

B

B

C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C

C

C

C

26.

(1)背景:

明廷敌对势力残余利用大海继续对抗;倭寇侵扰,海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结;自然经济,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的轻视。

(4分)

(2)原因:

敌对势力消亡;影响沿海百姓生计;严禁政策已不合时宜。

影响:

开禁促成了海上贸易发展;有利于沿海百姓的生计,海外移民;加速白银内流,促成制度变革。

(8分)

27.(25分)

(1)特点:

利用特权;部分中国买办、商人参与投资;投资行业广(或:

中外合资;股份制);应用两次工业革命成果。

(每个要点1分,共4分)

原因: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特权和租界;清政府制度落后、政治腐败,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不能保护民族工业;外商也需要利用中国买办商人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原料j两次工业革命相继展开。

(任答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若摘录原文每点最多只能给1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欧洲大国加紧资本输出;政局稳定;交通发达;农业发达;国内市场广阔;大企业制度先进;科技领先;地理环境优越。

(每个要点1分,共8分)

(3)外国投资带来资金、先进技术和经营方式,推动所在国经济发展和近代化进程;对制度落后和主权受到破坏的国家而言,会给企业带来竞争压力,严重阻碍民族工业发展;对主权独立、制度先进的国家而言,会促进发展。

(3+2+2=7分,其它答案围绕主题,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