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科学复习题库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81610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1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科学复习题库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科学复习题库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科学复习题库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科学复习题库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科学复习题库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科学复习题库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科学复习题库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科学复习题库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科学复习题库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科学复习题库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科学复习题库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科学复习题库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科学复习题库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科学复习题库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科学复习题库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科学复习题库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科学复习题库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科学复习题库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科学复习题库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科学复习题库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科学复习题库及答案.docx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科学复习题库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科学复习题库及答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科学复习题库及答案.docx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科学复习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30分):

1、空气的组成一般说来是比较固定的。

按体积计算,空气里约含氮气百分之(79),氧气占百分之(21)。

2、人体共有(神经)、(循环)、(运动)、(泌尿)、呼吸、消化、内分泌、生殖等八大系统。

3、脑由(大脑)、(小脑)、间脑和(脑干)组成。

其中(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协调肌肉的运动。

4、人类的传染病种类很多,常见的传染病按传播途径可以分为四大类:

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

5、按顺序写出农历上半年的12个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6、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从内到外依次为: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7、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约等于365日(6)时9分10秒。

8、地球是倾斜的,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平面夹角为(23°26′)。

9、池塘中的植物中,茎叶大部分挺伸在水面以上的植物称为(挺水型水生)植物,叶片漂浮在水面的植物称为(浮叶型水生)植物,整个植株完全沉在水中的植物称为(沉水型水生)植物.

10、人的一生分为胚胎期、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衰老期几个阶段,人类快速生长的阶段有两个,分别是(幼儿期)和(青春期)。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有些植物的地上茎,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样的茎叫变态茎。

如黄瓜上的(②),山楂上的(③),仙人掌上的(①)。

①肉质茎②茎卷须③枝刺

2、玉米的花属(②),桃花属(①),桑树的花属(②)。

①两性花②单性花

3、给下面动物分类:

①乌贼②蝗虫③蜗牛④蝼蛄⑤蚰蜒⑥蛞蝓⑦蚯蚓⑧虾⑨蜘蛛⑩蚂蝗

属昆虫的有(②④)

属环节动物的有(⑦⑩)

属软体动物的有(①③⑥)

属节肢动物的有(②④⑤⑧⑨)

4、下列各种物质中是纯净物的有(②④),是混和物的有(①③)。

①糖水②蒸馏水③空气④氧气

5、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③);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①);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②);

①升华②凝华③汽化

6、冬季南部天空最引人注目的是(④);春季是观察(②)的好时机;秋季是观察(①)的好时候;夏季南天最有名的是(③)。

①仙后座②狮子座③天蝎座④猎户座

7、地球公转的平均线速度约是每秒(②)千米。

①300②30③3

8、“天狗食月”(月食)现象可能发生在我国下列哪个传统节日(④)。

①春节②端午③重阳节④中秋

9、在图1中,闭合开关后,a.b.c.d四处的电流(①)。

①a和d处最大②b处最大③c处最大④d处最小

10、现有下列变化现象:

a.冰融化成水;b.白磷自然;c.紫色石蕊试液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色;d.海水经日晒后析出食盐晶体。

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③)。

①ad②ad③bc④cd

11、如图2所示,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处于不同的状态:

甲静止,乙以5m/s的速度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丙以5m/s的速度向下作匀速直线运动。

则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是(①)。

①F甲=F乙=F丙②F甲〈F乙〈F丙

③F乙〉F甲〉F丙④F丙〉F甲〉F乙

12、下列因素中,对电磁铁磁性强弱没有影响的是(②)。

①电流的大小②电流的方向③是否带铁芯④线圈的匝数

13、图3所示的的“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的若干操作,根据此图填空:

(1)若选用的操作是①③⑤或①④⑤,可研究浮力大小与(①)的关系;

①液体的密度②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③物体浸在液体的深浅

(2)若研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可选用的操作是(①②③④)(填序号)。

14、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是:

(①)

①一个物种②一个群落③不同物种④一个生态系统

15、1:

500000的地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是(①)

①5Km②50Km③500Km④5000Km

16、在青春期,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男女体形出现明显差异。

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①);随着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身体上还会产生其他的外形差异,称为(②)。

①第一性征②第二性征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为探究铁锈蚀的原因,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三枚无锈铁钉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如图4),数天后,只有试管Ⅰ中的铁钉在水面处生锈,其他两支试管中的铁钉没有发生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是什么?

答: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是既有水存在;又有氧气存在。

(2)如何防止铁制品生锈?

答:

1.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2.在铁制品表面覆盖保护层。

(1)在铁制品表面涂矿物性油、油漆或覆盖搪瓷、塑料等物质。

(2)在钢铁制品表面用电镀、热镀等方法镀上一层不易生锈的金属。

(3)用化学方法使铁制品表面生成一层致密而稳定的氧化膜以防止铁制品生锈。

2、绿色开花植物由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组成,请写出哪些是属营养器官,哪些是属繁殖器官。

营养器官:

根、茎、叶。

繁殖器官:

花、果实、种子。

3、菜豆的种子是双子叶,而玉米的种子是单子叶。

它们的子叶有什么不同?

答:

菜豆种子没有胚乳而玉米种子有胚乳。

菜豆种子子叶有2片而玉米种子有1片。

4、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道包括哪些器官组成?

答:

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5、计算:

要把50克98﹪浓硫酸溶液稀释成20﹪硫酸溶液,应将这些浓硫酸加到多少克水中?

50克×98﹪÷20﹪-50克=195克

6、装有水的铝壶在火上烧,不会烧坏。

如果不装水就会烧坏,为什么?

答:

因为铝壶和水之间会有热传递,水吸走了火的一部分热,铝壶和水之间会保持热平衡。

水的沸点是100℃,铝壶和水的最高温度维持在100℃,没有达到熔点,所以壶不会坏。

没加水的时候,没有热传递,当铝达到熔点的时候铝壶就会烧坏。

7、有人画了下面的关于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试回答下列各问题:

①这个图有无错误?

如果有错误,指出错误在哪里,并说明改正的方法。

答:

有错误。

错误一:

试管口向上倾斜。

改正的方法是:

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因加热时药品所含湿气变为水蒸气,至管口冷凝成水滴而倒流,使试管爆裂。

错误二:

水槽里盛的水太多。

当排水集气时,集气瓶里的水进入水槽会使水溢出。

改正的方法是:

水槽里盛的水减少到半槽。

错误三:

加热的位置错误。

改正的方法是:

酒精灯的火焰应对准试管中放药品的位置加热。

②实验完毕后,应该先移去酒精灯还是先把导管从水里拿出来?

为什么?

答:

实验完毕后,要先把导气管从水面取出,再移开加热用的酒精灯。

因为先移去酒精灯,可能发生水槽里的水逆流进入试管发生事故。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_、_、科学方法。

2、凸透镜有放大、_、_的作用。

3、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

4、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_、_、_三部分。

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_。

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_。

它是根据_的性质制成的。

6、人类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质、_、_、_、_五种营养成分。

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_。

8、_、_和_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9、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_。

(二)、选择(10分,每题1分)

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

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

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A、鸟类B、哺乳动物C、爬行动物D、昆虫

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

A、白糖、油B、食盐、沙C、氧气、白糖D、白糖、沙

4、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

A、先看后闻再尝B、先看后尝再闻C、先尝后看再闻

5、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

A.二分之一B.六分之一C.十分之一

6、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

A、反射现象B、折射现象C、辐射现象D、直射现象

7、彩虹的颜色一般可以分为()。

A、五种B、六种C、七种D、无数种

8、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

A、无籽西瓜B、香蕉C、向日葵籽D、萝卜

9、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

A、中间和两端B、中间或两端C、两端D、中间

10、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步骤是()。

A、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内焰加热,从正面盖上灯帽

B、打开灯帽竖放,从上往下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

C、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

(三)简答。

(40分,每题8分)

1、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日食的成因是什么?

3、雷电是怎样形成的?

4、什么是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对人类有何意义?

5、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

(四)、案例分析(10分)

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

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

突然,有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

"不,老师,应该是15颗。

"另一位学生马上补充:

"不,是16颗。

"老师亲切地问第一位学生,"你怎么知道是15颗",学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读物上看到的。

"老师接着又问另一位学生,他回答,"最近一期杂志上说是16颗。

"这位老师听了,高兴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真了不起!

课本上有些知识范围确实陈旧过时了,老师也落后了。

木星的卫星究竟有多少颗,课后我们再研究、核实,好吗?

":

答案

(一)、填空

1、科学精神、科学概念、

2、成像、聚光

3、杨利伟

4、叶片、叶柄、叶脉

5、温度、温度计、液体热胀冷缩

6、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

7、袁隆平

8、沉淀过滤消毒

9、风

(二)、选择

1、A2、D3、C4、A5、B6、A7、C8、D9、C10、C

(三)、简答

1、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日食的成因是什么?

答:

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

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月球的影子就会投在地球上。

处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挡住了视线,就看不见太阳或只能看见太阳的一部分,于是形成了日食。

3、雷电是怎样形成的?

答:

雷电是发生在天空中的大规模的放电现象。

天空中的云,有的带正电,有的带负电;当两块带不同种电的云相互接近时,就会发生大规模的放电现象。

放电时出现的电火花就是闪电,发出的声音就是雷声。

4、什么是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对人类有何意义?

答:

植物的叶子中的每一个叶绿体,都是一个小小的绿色"食品"加工厂。

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同时放出氧气。

叶的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

意义:

叶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了养料,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养料和氧气。

5、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

答:

《沉与浮》一课"土豆沉浮"的实验程序,先放水与先放盐对实验的影响不大,因为不管水与盐哪样物体先放,对溶解的盐水来说,它的密度都不会发生改变(最好先放适量的水,再根据需要多次放盐进行搅拌)。

但对放土豆的先后时间就有一定的讲究,如果土豆提前放入水中,在调制(搅拌)盐水的过程中,时间一长,土豆有可能会被盐水浸润,由于盐水的高渗透作用,土豆内的水分可能会被盐水析出来,以至于改变土豆的密度,这样就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四)、案例分析

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

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

突然,有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

"不,老师,应该是15颗。

"另一位学生马上补充:

"不,是16颗。

"老师亲切地问第一位学生,"你怎么知道是15颗",学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读物上看到的。

"老师接着又问另一位学生,他回答,"最近一期杂志上说是16颗。

"这位老师听了,高兴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真了不起!

课本上有些知识范围确实陈旧过时了,老师也落后了。

木星的卫星究竟有多少颗,课后我们再研究、核实,好吗?

"

(说明:

答题的老师们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学得的理念及独特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感想。

以下提供的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答题思路:

1.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可加以肯定:

A、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唯教材"的新理念,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更新。

B、能尊重学生,老师能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互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C、体现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能对学生进行肯定与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对这一教学片断还可提出以下建议:

A、可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学;

B、可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一、填空题。

1、探究式学习可以分为(     )和(     )两大类。

从图书馆、互联网等搜集信息即是一种(      )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掀起的“ 教育现代化运动”中由美国著名科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倡导提出的。

“探究性学习”强调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三者的综合和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

探究性学习具有的三大特征是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

探究式学习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定向探究,自由探究,归纳探究,演绎探究。

探究式学习所营造的理念是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平等协作的关系,要改变过去那种教师是绝对权威,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的关系。

建立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再次探究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教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帮助学生找到原因,而不是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其特点是消除了教师分科教学,学生分科学习所造成的诸多弊端。

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需要营造一种学生互动性强、参与愿望强烈的教学氛围,以满足探究式学习的需要。

教学过程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主动权,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究。

这些都有助与探究式学习。

一般设计模式为: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探索方案→探究实践→分析归纳→阐述交流→评价结果。

 

2、儿童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究本能,这是一种(     )。

3、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首先要(     ),这是十分重要的教育新理念。

4、在科学探究问题的提出过程中,切实可行又效果良好的方法是教师(      ),并通过(     )和(       ),使得后续的探究有明确的目标和内容,当然也可以由教师直接提出探究的问题。

5、1961年,美国教授施瓦布提出了与布鲁纳“发现法”相似的,但更具操作性的教学方法――(“      ”)方法。

6、(  )是一个人对待某一事物的倾向性,通常表现为积极或消极、热情或冷淡、好或坏。

7、“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理念是(       )的思想。

8、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材中应表现为(   )性、(   )性与(    )性。

9、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应从活动(  )、(   )、(   )三个方面着手。

10、(   )是小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物体与物质的中介。

11、自然界中,物质的变化根据其是否可以恢复原状来讲,可分为(   )和(   )。

12、需长期积累才能实现的目标宜采用(     )表达。

13、现代教育技术更加强调(      )的教学观点。

14、形成性评价与传统教育评价的最大区别是在(      )的拓展。

15、科学课程中“科学知识”领域的评价主要采用的评价方法有(    )、(    )以及(     )和专题考查。

16、观察是过程性评价的有效手段,其观察要点以(       )和以(      )分为两种。

17、用做档案的方法做学生学业的全过程评价,这种评价法称为(    )评价法。

18、从教育测量学看,学科测验可以分为(    )和(    )两种,期末考试属于(     )测验。

19、开发和利用科学课程资源的基本策略应以(    )、(    )。

20、(    )是最重要的科学课程资源。

21、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科学教师,需要多种不同的能力,其中最为重要的是(      )、(    )、(       )。

22、小学科学教师除了对一个(     )有较全面的经验外,还需要有机会使自己对科学内容有广泛的了解。

23、生物角宜布置于科学教室(      ),以不分散学生上课的注意力。

二、判断题。

1、科学认识是对无限发展客体的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认识,总是在逼迫正确的答案,但永远无法达到。

( )

2、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

( )

3、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指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进日常生活的方式与习惯,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 )

4、光是一切颜色的来源,没能光,也就没有颜色。

( )

5、由学生参加的活动都是亲历活动。

( )

6、现代教育技术即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来实现教育的优化。

( )

7、定量评价一般总要优于定性评价。

( )

三、简答题。

1、对小学生科学探究的要求是什么?

2、小学生科学探究的重点是什么?

3、为什么要重视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

4、科学教育如何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5、在科学学习方面应培养小学生哪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不同年级学生探究活动的差别怎样?

7、科学课程评价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

8、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科学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四、论述题。

如何理解与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招聘考试小学科学新课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6分,每空0.5分)

1、教育的根本目的是_。

本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_,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_、_、_,构建符合_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分别是:

课程功能、_、_、_、_、_。

2、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转变学生的_。

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而且涉及学习_、学习_、学习_、学习_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

所以,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教育_观、_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

3、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_、_、_的过程。

4、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_者;是新型教学关系中的学习者和_者,也是新课程的_者和_者。

5、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_、教师_和课程_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_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

6、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是:

学生是_的人,学生是_的人,学生是具有_的人。

(二)、简答:

(4分)

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

答案

(一)、填空。

(16分,每空0.5分)

1、(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或(教书育人)。

(教育方针),(体系)、(结构)、(内容),(素质教育)。

(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课程评价)、(课程管理)。

2、(学习方式)。

(习惯)、(意识)、(态度)、(品质)。

(价值)、(人才)

3、(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或(获得知识)。

4、(促进)(研究)(开发)(建设)

5、(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不断发展)(进步)

6、(发展)(独立)(独立意义)

(二)、简答(4分)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四:

论述题:

社会上的人热议说,“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谈谈你对教师工作的理解?

第一:

教师的专业性,对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要求。

第二:

死水不行,要活水。

要求教师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第三:

给水的方式。

尊重学生,把握学生的认知结构。

第四:

自己对教师的独到理解

小学科学

一、单选题(2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答对计2分,多答、错答或不答计0分)

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

A.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B.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C.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合作学习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2.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

A.迁移。

B.同化。

C.顺应。

D.模仿。

3.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

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A.传授学生知识。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养成学生品德。

4.小学生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口”,这说明小学生:

A.感知能力不成熟。

B.注意能力不健全。

C.记忆能力不深刻。

D.思维能力有欠缺。

5.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小学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

A.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B.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实践。

C.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指导。

D.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

6.进城务工的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六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所附近的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

学校和教育局的行为违背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

7.小敏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学习一直非常努力,成绩名列前茅。

在一节自习课上,她遇到一道数学计算试题,半节课过去了还没做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同学说“她越来越笨了”。

小敏心里咯噔一下,琢磨他是在说自己吧,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

从那以后,小敏很在意别人说什么,而且总觉得是在说自己,非常难受,后来朋友跟她开玩笑也耿耿于怀。

整天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占着脑子,乱糟糟的,头都快炸了。

你认为,小敏同学的心理问题是中小学生常见:

A.焦虑症。

B.恐惧症。

C.强迫症。

D.抑郁症。

8.袁老师中途接手小学三年级3班的班主任,有几个学生经常缺交数学作业,经过了解,发现只要题目难一点或计算量大一点,这几个同学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仅如此,在各项活动中也有一些同学叫苦叫累。

如果你是班主任的话,可在全班进行:

A.积极的情感教育。

B.意志品质的培养。

C.人际交往教育。

D.良好性格的教育。

9.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

学生给出的可能的答案是:

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

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