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锅炉运行规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71540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锅炉运行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工业锅炉运行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工业锅炉运行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工业锅炉运行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工业锅炉运行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工业锅炉运行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工业锅炉运行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工业锅炉运行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工业锅炉运行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工业锅炉运行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工业锅炉运行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工业锅炉运行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工业锅炉运行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工业锅炉运行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工业锅炉运行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工业锅炉运行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工业锅炉运行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工业锅炉运行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工业锅炉运行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工业锅炉运行规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业锅炉运行规程.docx

《工业锅炉运行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锅炉运行规程.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业锅炉运行规程.docx

工业锅炉运行规程

工业锅炉运行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锅炉运行管理的基本要求及运行前的准备、启动、运行与调节、停炉、事故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蒸汽压力大于0.04Mpa、小于3.8Mpa,额定蒸发量不小于0.1㈨的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钢制蒸汽锅炉以及额定出水压力大于0.1MPa的固定式钢制热水锅炉。

电加热锅炉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l576工业锅炉水质

  GB4272设备及管道保温导则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l234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l327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7954工业锅炉经济运行

  GB/T18292生活锅炉经济运行

  GB/T18342链条炉排锅炉用煤技术条件

  GB50041锅炉房设计规范

  GB50273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运行管理的基本要求

3.1使用管理的要求

3.1.1锅炉设备应符合《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及《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锅炉必须取得锅炉使用登记证和有效期内的锅炉定期检验报告。

锅炉房应符合GB50041的规定。

3.1.2锅炉使用单位必须有专人负责锅炉的管理工作。

3.1.3锅炉使用单位应具有下列资料:

  a)法规与文件:

  1)《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

  2)《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4)《锅炉房安全管理规则》;

  5)《锅炉使用登记办法》:

  7)《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

  8)主管部门和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制定的制度和下发的其它文件

  b)锅炉房技术资料:

  1)锅炉房平面布置图;

  2)水、汽、风、烟、燃料各系统流程图:

  3)热力管网系统流程图;

  4)逻辑控制图;

  5)锅炉及附属设备操作规程;

  6)水处理方法及水质指标。

  c)锅炉及辅机资料:

  1)总图及受压部件图:

  2)受压元件强度计算书或结果汇总表;

  3)热力计算书或结果汇总表:

  4)锅炉质量证明书:

  5)安装使用说明书:

  6)锅炉登记表:

  7)锅炉定期检验报告;

  8)锅炉其它图纸资料:

  9)辅机总图及易损件图。

3.1.4锅炉房应有以下记录,并保存记录一年以上:

  a)运行记录:

  1)锅炉及附属设备的运行记录;

  2)水处理设备运行记录及水质化验记录;

  3)煤质化验及排渣含碳量化验记录;

  4)交**记录。

  b)检查记录:

  1)单位主管领导和锅炉房管理人员的检查记录;

  2)设备缺陷记录;

  3)巡回检查记录。

  c)检修记录:

  1)设备累计运行时间记录;

  2)维护保养记录;

  3)修理及改造记录。

  d)定期检验记录:

  e)事故记录。

3.1.5锅炉房应具备以下规章制度:

  a)岗位责任制度:

  1)锅炉房管理人员的职责;

  2)司炉人员的职责;

  3)水处理及化验分析人员的职责。

  b)交**制度:

  1)司炉人员交**制度;

  2)水处理人员交**制度。

  c)巡回检查制度;

  d)安全操作制度;

  e)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制度;

  f)设备定期检修制度;

  g)水质管理制度;

  h)安全保卫制度;

  i)清洁卫生制度。

3.2安全运行的管理

3.2.1司炉人员必须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锅炉司炉人员考核管理规定》的要求。

  水质化验人员也应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上岗。

3.2.2锅炉在运行中,应保证汽压、水位、温度正常,做好运行检查和记录,记录表格的项目见附录A。

3.2.3锅炉在正式投运前,必须对安全阀进行整定与校验,其整定与校验必须符合《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或《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

3.2.4锅炉必须进行定期检验,其安全附件必须定期校验。

3.2.5锅炉在使用中须定期进行设备状态及技术性能检查,根据检查情况进行维护。

3.2.6锅炉在使用中,其自动控制及联锁保护装置应完好,不允许在非保护状态下运行。

3.2.7对燃油、气的锅炉,其油、气管路应具备完好的密封性。

3.2.8锅炉水质应符合GBl576的规定。

3.2.9较长时间停炉时,应采取必要的防腐、防冻措施。

3.3经济运行的管理

3.3.1锅炉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符合GB50273的要求。

3.3.2锅炉及其附属设备和热力管道的保温应符合GB4272的要求。

3.3.3锅炉应使用设计燃料或与设计燃料相近的燃料。

链条炉排用煤应符合GB/T18342的要求。

3.3.4锅炉运行时,应经常检查管道、仪表、阀门及保温状况,确保其完好、严密,及时消除跑、冒、滴、漏等情况。

3.3.5锅炉运行时,应经常检查锅炉本体及风、烟设备的密封性,发现泄漏要及时修理。

锅炉受热面应定时清灰,保持清洁。

3.3.6在用锅炉宜配备能反映锅炉经济运行状态的仪器和仪表,并定期检查、校验。

3.3.7在用锅炉的经济技术指标应符合GB/T17954和GB/T18292的规定。

3.4环保运行的管理

3.4.1锅炉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应符合GBl3271的规定。

3.4.2燃煤锅炉应推广使用洁净燃烧技术。

3.4.3出力大于等于20t/h(14MW)的锅炉应推广安装大气污染物在线监测装置。

3.4.4锅炉、湿式除尘及脱硫设备排放废水应符合GB8978的规定。

3.4.5锅炉及辅机的噪声标准应符合GBl2348的规定。

3.4.6当地方环境标准指标严于国家标准时,应符合地方标准。

4运行前的准备

4.1锅炉的内部检查

4.1.1锅筒内部装设的汽水分离器、隔板等部件应齐全完好,连续排污管、定期排污管、进水管及仪表管等应通畅。

4.1.2锅筒(锅壳、炉胆和封头等)、集箱及受热面管子内的污垢、杂物等应清理干净,且没有缺陷和损坏,没有遗留物。

4.1.3炉膛内部应无结焦、积灰及杂物,炉墙、炉拱及隔火墙应完整严密。

4.1.4水冷壁管、对流管束外表面应无缺陷,无积灰、结焦及烟垢。

4.1.5流化床锅炉的防磨部位应完好,返料器应通畅。

4.1.6内部检查合格后,人孔、手孔应密封。

4.2锅炉的外部检查

4.2.1锅炉的支、吊架应完好。

4.2.2风道及烟道内的积灰应清除干净,没有遗留物在内。

风道及烟道内的调节门、挡板须完整严密,开关灵活,启闭度指示准确。

检查完毕,有省煤器的锅炉,应把省煤器的烟道挡板关闭,开启其旁路烟道挡板。

如无旁路烟道时,应开启省煤器再循环管的阀门。

4.2.3锅炉外部炉墙及保温应完好严密,炉门、灰门、看火孔和人孔等装置完整齐全并关闭严密。

4.2.4流化床锅炉的放灰系统性能应可靠。

4.3锅炉安全附件的检查、

4.3.1压力表、水位计、温度计及连接管应齐全并符合规定。

4.3.2安全阀、泄放阀应安装合理,泄放管畅通,应有防冻措施。

4.3.3主汽阀、给水阀与逆止阀的开关状态应正常。

4.4辅助受热面的检查

  确认过热器、省煤器及空气预热器内部没有异物且清洁,密闭各手孔。

点火前将过热器出口集箱的空气阀、放水阀及省煤器的进、出口阀全部打开,中间集箱和入口集箱的疏水阀也打开。

4.5汽水管道的检查

  锅炉的蒸汽管道、给水管道、进水管道、出水管道、疏水管道和排污管道应畅通,各管道的支架、保温良好,阀门完好,开关灵活。

4.6燃烧设备的检查

  机械传动系统各回转部分应润滑良好。

炉排无变形和损伤,炉排片的间隙合适,机械传动装置应进行试运转,给煤机应正常。

  燃油或燃气锅炉应检查燃烧器、燃料管路、滤网、油泵、油加热器及各旋塞、阀门接头,不能堵塞或泄漏。

  流化床锅炉的布风板、风帽应正常。

4.7给水及水处理设备的检查

4.7.1水泵应处于正常状态并经试运转,给水管路、阀门、水箱及附件应处于正常状态。

4.7.2离子交换设备、除氧设备及加药设备应无泄漏、腐蚀、堵塞,具备运行条件。

4.8通风设备的检查

  检查送、引风机内有无异物。

对风机进行试运转,烟、风挡板能灵活转动,检查风机及烟、风道整体有无异常。

4.9除渣及除尘脱硫设备的检查

4.9.1除渣设备装设齐全,润滑、冷却系统正常。

试运转无异常现象。

4.9.2除尘脱硫设备外部应清洁,无漏风、漏水及堵塞等现象。

4.10燃料输送设备的检查

  燃料充足,输送系统运转正常。

流化床锅炉脱硫剂配制系统正常。

4.11自动控制系统的检查

  检查电路、控制盘、调节阀、操作机构及一次仪表灵敏可靠,联锁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火焰监测器应处于工作状态。

燃油或燃气锅炉的点火程序和熄火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

4.12其它检查

  平台、扶梯、围栏须完好,照明及消防设施应完好齐备,工作场地和设备周围通道应清洁、畅通。

4.13检查记录

  检查完毕后,应将检查过程和问题处理过程予以记录。

5启动

5.1锅炉上水

5.1.1蒸汽锅炉

  开启所有的空气阀、压力表连通阀,关闭放水阀、本体管路及管路范围内的阀门。

开启锅炉进水阀上水。

上水时要将锅筒的空气阀和过热器空气阀打开,上水速度应按锅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而定。

在上水的过程中,应检查空气阀是否排气,锅筒、联箱的孔门及各部的阀门、法兰、堵头等处是否有漏水现象。

当水上至最低安全水位时,停止上水进行检查,如有问题,进行处理;否则,上水至正常水位。

5.1.2热水锅炉及管网系统

  热水锅炉充水前应关闭所有的排水及疏水阀,打开所有空气阀,同时开启管网末端的连接供水与回水管的旁通阀。

充水至锅炉顶部、管网中、集气罐上的空气阀冒出水为止,关闭空气阀。

系统充满水后,锅炉房压力表指示读数不应低于管网中最高用户的静压或定压罐最低定压值。

5.2暖炉

  连续停用三个月以上的锅炉应进行暖炉。

  暖炉具体操作按锅炉制造厂提供的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

5.3点火

5.3.1链条炉排锅炉

  首先打开烟道挡板,进行自然通风,准备好点火工具,足够的木柴和引燃物,进行点火。

点火时不应使用易爆燃的燃料。

  热水锅炉在点火前须启动循环水泵。

  当出水达到一定温度时(视条件在现场规程中规定),启动风机进行小风量通风,投入新煤。

当蒸汽从空气阀中冒出时,即可关闭空气阀,适当加强通风和火力,进行升火。

5.3.2其它锅炉

  其它锅炉的具体点火方法按锅炉制造厂提供的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

5.4蒸汽锅炉的升压与并汽

5.4.1升压

5.4.1.1为确保锅炉不致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锅炉从冷备状态点火到升至工作压力应有一定的时间,具体时间,应按锅炉制造厂提供的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

5.4.1.2待从空气阀排出的完全是蒸汽时,关闭空气阀,过热器的入口集箱及中间集箱的空气阀、疏水阀也应关闭,但出口集箱的空气阀、出口集箱的疏水阀保持开启,直到并汽为止。

5.4.1.3压力升到0.05MPa~0.1MPa表压力时,冲洗水位计。

5.4.1.4压力升到0.1MPa~0.15MPa表压力时,冲洗压力表管。

5.4.1.5压力升到约0.3MPa表压力时,检查各连接处有无泄漏现象,对人孔、手孔检修时拆卸过的法兰螺栓进行再拧紧。

此时,应保持汽压稳定。

汽压升高后,不可再次拧紧螺栓。

5.4.1.6进行一次排污,并注意保持水位。

5.4.1.7压力升到0.4MPa~0.6MPa表压力时,应稍开主汽阀进行暖管,暖管时注意避免水击,暖管时间应视主分汽缸的距离而定,暖管结束时主汽阀处于全开状态。

5.4.1.8压力升至工作压力时,应再次冲洗水位计和压力表管。

5.4.1.9升压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燃烧,使其逐渐加强,并注意保持稳定。

5.4.1.10升压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水位,水位过高时用下部放水方法使其降低;水位过低则补水。

5.4.1.11对于非沸腾式省煤器,有旁路烟道的投入运行,使省煤器出口水温至少低于饱和温度30℃。

  无旁路烟道的可用再循环管路通水保持省煤器出口水温。

5.4.1.12蒸汽管路上的阀门开启后,为防止受热膨胀后卡住,应在全开后再回关半圈。

5.4.2安全阀的整定

  修整或新用的锅炉初次进行升压中,应对安全阀进行整定,参数的整定要按照《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进行。

5.4.3并汽

5.4.3.1并汽前,应使锅炉压力略低于蒸汽母管汽压,以免并汽时汽压突降引起锅水急剧蒸发。

5.4.3.2并汽前应使锅炉水位处于最低安全水位,以免并汽时蒸汽带水。

5.4.3.3并汽前对蒸汽进行分析,蒸汽品质应合格。

5.4.3.4并汽时应先开并汽阀的旁路阀,后开并汽阀。

开阀时要缓慢,并汽阀开启后再关闭并汽阀的旁路阀、并汽阀前疏水阀、过热器疏水阀。

5.4.3.5并汽过程中应严密注意汽压、汽温及水位的变化。

5.4.4并汽后的操作

5.4.4.1并汽后开启省煤器的烟道挡板,关闭省煤器旁路烟道挡板。

无旁路烟道的锅炉,关闭省煤器再循环管的阀门,使省煤器正常运行。

5.4.4.2打开连续排污阀。

在锅炉达到70%额定负荷,水位正常时,给水和燃烧的自动调整装置投入运行。

5.5热水锅炉升温

  冲洗压力表管。

当出水温度接近正常供水温度时,应检查各连接处有无渗漏现象。

对检修时拆卸过的各孔盖的螺栓再拧紧一次。

在升温期间,应随时监视出水温度及压力。

5.6除尘脱硫设备的启动

  除尘脱硫设备应随锅炉同时启动。

6运行与调节

6.1安全附件的运行

6.1.1压力表

6.1.1.1压力表管中介质的工作温度不应超过80℃,不能将蒸汽直接通入表内,必须在连接弯管内存满水后再使用。

6.1.1.2压力表管及连接管应定期进行冲洗。

6.1.1.3平时应准备一个经检定合格的压力表作备品,在运行中发现有停滞、失准等现象,应及时更换。

压力表装用后应定期校验,并加封印。

6.1.2水位计

6.1.2.1玻璃应经常保持清洁,如发生明显污染,经冲洗擦拭仍不干净时,应更换。

6.1.2.2每班应进行一次水位计的冲洗检查,当锅炉开始就保持有压力时,则在点火之前进行;若没有压力时,则应在产生蒸汽开始升压时进行。

6.1.2.3使用压差式远距离水位计时,应注意防止管路中出现漏泄。

6.1.2.4水位计阀门隔一定时间应拆卸检修一次,以维持操作灵活。

6.1.3安全阀

6.1.3.1运行的锅炉应定期进行安全阀手动排放试验。

6.1.3.2当安全阀蒸汽泄漏时,不得对弹簧安全阀压紧弹簧或对杠杆安全阀不得用外移重锤加重,应使用手动拉杆等办法活动阀座进行处理。

6.1.3.3若安全阀在达到整定压力而仍没有启跳排放时,在用手动提升杠杆使其排放之后,再整定压力,试验能否排放。

当动作达不到要求时,则应停炉拆开检修。

6.1.4排污装置

6.1.4.1应根据锅水化验的情况及时调整连续排污阀。

蒸汽锅炉的排污应保证锅水的碱度和含盐量在规定的范围内;热水锅炉的排污应保证出水水质符合要求。

6.1.4.2定期排污操作的要求如下:

  a)排污要在锅炉压火或低负荷时进行,且应短促间断进行;

  b)排污前要将锅炉水位调至接近正常水位上限,排污时要严密监视水位,防止造成锅炉缺水;

  c)操作排污阀的人员,若不能直接观察到水位计的水位时,应与水位计的监视人联系共同进行排污;

  d)每隔8小时必须排污一次。

若多台锅炉共用一根排污总管,而每台锅炉排污管上又无逆止阀时,禁止同时排污;

  e)排污时不能进行其它操作,若必须进行其它操作时,应先停止排污;

  f)排污时,先开启靠近锅炉的慢开阀,再间断开、关远离锅炉的快开阀,进行快速排污。

排污结束后,先关快开阀,再关慢开阀,然后再稍开快开阀,放尽积水后关闭;

  g)排污操作结束,将排污阀关闭后,应检查排污管道出口确认无泄漏。

6.2辅机的运行

6.2.1离心给水泵

6.2.1.1新装和检修后的水泵,在启动前用手转动离心水泵的转子数次,确认水泵轴可以自由转动。

6.2.1.2每次启动前都要检查轴承盒内润滑油是否充足,轴承冷却水系统应完好。

打开吸入管路闸阀和水泵壳空气阀,待水一直灌到从空气阀流出,立即关闭空气阀。

6.2.1.3启动前应开启压力表阀门,打开进口阀门,关闭水泵的出口阀门。

运转正常后再逐渐打开水泵出口阀门。

6.2.1.4水泵启动后,应检查水泵的运行是否正常。

6.2.1.5停水泵时,应先关闭出水管路阀门,使水泵进入空转,然后停止电机,

  最后关闭吸水管路的阀门。

6.2.1.6水泵长期停运时,应解体检修,水泵出、入口管口加盖封闭,保存在干燥的地点。

6.2.2循环水泵

6.2.2.1启动循环水泵前,应先投入低压冷却水。

6.2.2.2必须用高压给水或纯水对充水管道进行冲洗2次~3次,然后对循环水泵进行灌水排气。

6.2.2.3启动前应开启压力表阀门,关闭水泵的出口阀。

运转正常后再逐渐打开水泵出口阀门。

6.2.2.4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停运或备用水泵的低压冷却水管、高压充水管应采取防冻措施。

6.2.2.5水泵长期停运时,应解体检修,水泵出、入口管口加盖封闭,保存在干燥的地点。

6.2.3风机

6.2.3.1风机启动的操作步骤如下:

  a)检查润滑油的质量和数量,确认符合要求;

  b)检查轴承密封盖和密封,检查轴承冷却水,确认完好;

  c)检查机壳内,联轴器附近,皮带防护装置等处,应无妨碍转动的杂物;

  d)检查全部的基础地脚螺栓,应保证紧固。

启动前用手转动叶轮1次~2次,确认叶轮无卡住和磨擦声;

  e)关闭风机入口调节装置挡板;

  f)检查无误方可启动风机,并核对风机转向,确认电机电流在要求范围之内;

  g)风机启动后,逐渐开大风机入口调节装置挡板至合适风量。

6.2.3.2风机正常运行中,主要监视风机电动机的电流,其次,经常检查轴承润滑、轴承温度、风机振动、有无摩擦和碰撞声等。

正常运行中遇到下列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或修理:

  a)滚动轴承温度超过80℃或轴承冒烟;

  b)电动机冒烟;

  c)发生强烈振动和有较大的碰撞声;

  d)电流值突然变大。

6.2.3.3风机停止后,应关闭风机入口挡板。

6.2.4除尘设备

6.2.4.1旋风除尘器的运行要求如下:

  a)除尘器在运行中要保持密封;

  b)要定期除灰;

  c)要经常检查除尘器,发现磨损时应及时更换或修补,发现排灰管堵塞应及时清除。

6.2.4.2离心式水膜除尘器的运行要求如下:

  a)水膜除尘器运行时,应经常保持除尘器水箱水位正常,不允许水箱向外溢水或中断供水;

  b)经常检查锁风器,使其动作灵活,水封严密,水封池工作正常;

  c)保证除尘器用水充足,水压稳定。

各部位的水压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d)除尘器水门应全开,喷嘴水流畅通。

定期疏通除尘器入口烟道;

  e)发现除尘器底部堵灰时,应及时疏通。

6.2.4.3袋式除尘器运行中的注意事项如下:

  a)经常检查除尘器外壳、灰斗及检修门的保温层是否完好,防止烟气结露,影响运行;

  b)除尘器正常运行时,其阻力、烟气温度和湿度变化应在正常范围内;

  c)保持除尘器的正常流量;

  d)滤袋必须定期检查,发现破损要及时处理;

  e)定期检查除尘器的密封性;

  f)定期检查各种清灰机构的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g)如长期停运,应在停止烟气处理后至少进行15min~30min的清灰运转,停运期间应保持滤袋干燥。

6.2.4.4静电除尘器的运行要求如下:

  a)经常检查除尘器的保温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b)保持除尘器的正常流量;

  c)定期检测烟尘的比电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e)保持除尘器正常的电流、电压值;

  f)定期检查除尘器的密封性;

  g)定期检查各清灰机构。

6.2.4.5湿式除尘脱硫器的运行要求如下:

  a)保持洗涤液的水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b)洗涤液中脱硫剂的浓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c)定期检查除尘器的密封性;

  d)定期检查设备,发现底部堵灰时,应及时疏通。

6.2.5除渣设备

  除渣设备的运行要求如下:

  应及时疏通。

  a)各润滑部分应及时加油,防止因缺润滑油而磨损部件;

  b)减速器壳体温度应适当,如温度高应及时查找原因;

  c)刮板除渣机应空载启动,如无特殊情况不得负载停车。

经常检查刮板链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d)灰坑内封闭水要保持足量。

避免过大渣块或其它杂物进入灰坑,以防螺旋除渣机卡住损坏。

6.2.6上煤设备

  经常检查机器设备各部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保持轴承和驱动部分润滑良好。

对埋刮板输送机要防止堵塞或过载,满载输送中紧急停车后的启动,必须先适当排除机槽内的煤。

运行人员要经常巡回检查,清除燃料中的杂物。

6.2.7水处理设备

6.2.7.1锅内水处理的要求如下:

  a)要经常注意水源的水质,运行中要控制锅水水质符合GBl576的规定;

  b)必须注意排污,通过排污,使锅水水质维持在水质标准范围内;

  c)定期停炉检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加药量和排污方式,并及时清除锅内水垢。

6.2.7.2锅外水处理的要求如下:

  a)严格按照水处理设备的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b)定期检查罐体,做好罐体防腐,防止树脂"铁中毒";

  c)对所用水源水中杂质较多的要进行预处理。

加强树脂的使用和管理,防止其失效;

  d)控制给水水质符合GBl576的规定。

6.2.7.3给水除氧的要求如下:

  a)保持除氧器的水力工况和热力工况稳定;

  b)运行中应随时注意监视温度计、压力表和蒸汽压力;

  c)定期对除氧器出水水质进行分析,控制给水水质符合GBl576的规定;

  d)除氧器除氧头空气排气管不要封死或开度不全;

  e)保持喷射器内压力稳定;

  f)除氧器停用时应放尽水箱内部存水,并进行检查和清洗所有部件。

对有剥落漆的部位,要及时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