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筑大学巢湖地质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86520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建筑大学巢湖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安徽建筑大学巢湖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安徽建筑大学巢湖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安徽建筑大学巢湖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安徽建筑大学巢湖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安徽建筑大学巢湖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安徽建筑大学巢湖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安徽建筑大学巢湖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安徽建筑大学巢湖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安徽建筑大学巢湖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安徽建筑大学巢湖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安徽建筑大学巢湖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安徽建筑大学巢湖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安徽建筑大学巢湖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安徽建筑大学巢湖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安徽建筑大学巢湖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安徽建筑大学巢湖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安徽建筑大学巢湖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安徽建筑大学巢湖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安徽建筑大学巢湖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建筑大学巢湖地质实习报告.docx

《安徽建筑大学巢湖地质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建筑大学巢湖地质实习报告.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建筑大学巢湖地质实习报告.docx

安徽建筑大学巢湖地质实习报告

巢湖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专业班级13勘查

(2)班

报告编写郑博闻

所属小组C组

小组成员王伟、李望、刘娟、王焱、孟岩、张腾遥、龚郴彬、郑博闻

指导教师刘珺、颜文昌老师提交日期2015年5月9日

第一章绪论2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2

二、实习区地理环境3

第二章地层4

一、震旦系4

二、寒武系5

三、奥陶系5

四、志留系5

五、泥盆系6

六、石炭系6

一、高骊山组(C1g)6

二、和州组(C1h)7

三、黄龙组(C2h)7

四、船山组(C2c)7

七、二叠系7

第三章地质构造12

一、褶皱12

二、断层12

三、节理12

第四章岩浆岩13

第五章矿产14

一、石灰14

二、粘土矿14

三、铁矿14

四、磷矿14

第六章实习路线16

路线一:

铸造厂—麒麟山—铸造厂16

路线二:

铸造厂—麒麟山—狮子崖—凤凰山—铸造厂17

路线三:

铸造厂—汽修厂—平顶山—铸造厂19

路线四:

铸造厂—紫薇洞、王乔洞—狮子口—铸造厂21

第七章结束语23

主要参考文献24

第一章绪论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本次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习巩固并加深对已学课程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团结合作的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对地质事业和探索地球奥秘的兴趣。

逐步掌握由点到面、点面结合、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讲古论今等地质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实习期间主要进行区域地质调查方法的系统训练,让学生掌握地质踏勘、剖面测量、地质填图、数字填图和地质报告编写的基本知识、方法与技能。

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地质调查设计和野外调查研究的能力,为今后的课程学习和地质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区地理环境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巢湖之滨,属于江淮丘陵区的南部,距合肥市约70公里。

实习区位于市区北部山区,其范围是东经117°47′——117°54′,北纬31°36′——31°42′。

区内三面环山,南面临近巢湖。

山脉走向为35°——40°,平面图上呈“M”形延伸,主要由龟山、马家山、平顶山、朝阳山、碾盘山、凤凰山、大尖山等组成。

最高峰大尖山海拔高程350米,一般山区海拔高程100——300米,最低处狮子口海拔高程仅20米。

实习区西南部的巢湖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东南为裕溪河冲击平原,地形平坦,水系发育,属长江流域。

最大的河流为裕溪河,是沟通省会合肥、巢湖与长江的水上通道。

实习区交通极为便利,以巢湖为中心,有干线连接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南京市及其他县乡。

水运以巢湖为中心,水轮、木帆船沿水运可通往合肥及长江各沿岸城镇。

巢湖市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热量条件较好,无霜期长。

年平均气温为15.7℃——16.1℃,最高温可达40℃,最低在-7℃,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一般在1000——1158㎜之间。

季节分布不均,春季占年降水量28——32%,夏季占38——44%,秋季占18——19%,冬季占10——11%。

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冬季以偏北风为主。

巢湖资源丰富。

已发现的矿藏有34种,其中磁铁矿、硫铁矿、明矾石、石灰石和石膏矿等储量巨大。

巢湖,盛产大米、油料、棉花、蔬菜、家禽、水产品,“巢湖三珍”(银鱼、白米虾、螃蟹)享有盛誉。

巢湖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市自然和人文景观130多处,江、湖、山、泉并存,以水见长,湖光、温泉、山色是“巢湖风景三绝”。

拥有石灰石、石英石、铁矿石等2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电石用灰岩、水泥用泥灰岩、冶金用白云石岩储量居全省第一位。

巢湖农产品以水稻、小麦为主,豆、薯次之。

经济作物有棉、麻、茶叶、油菜、芝麻、花生等;水果有花红、桃、杏、石榴等;水源丰富,盛产各种淡水鱼、虾、螃蟹等,巢湖银鱼驰名中外,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第二章地层

一、震旦系?

区内震旦系出露在青苔山及半汤两地(背斜核部),仅有上震旦系灯影组,由于受断裂影响或掩盖,该组未见底。

如本区北部之青苔山,灯影组可分为上、下两段,厚度360.06m。

下段厚约291.49,以浅灰色白云岩为主,可分上?

、中、下三部分。

下部含硅质条带、硅质结核,148.33m,中部为厚层葡萄状含凝块石含蓝藻泥晶白云岩95.82m,上部类硅质岩,白云石呈碎裂状,厚47.34m。

上段为灰白、灰紫、灰黄色薄层微晶白云岩、条纹状白云岩及细晶鲕粒白云岩,底部为厚层钙质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层,顶部掩盖,产微古植物化石原始光面球藻等,厚68.57m。

二、寒武系?

寒武系主要分布在半汤,以含镁碳酸盐为主,厚达570m。

由于近年来发现部分三叶虫三叠纪中东马鞍山组,上部:

灰黄色厚层状角砾状灰岩、泥质白云质灰岩。

下部灰色薄—中层灰岩,

灰紫色含石膏假晶灰质白云岩。

龙山组上部:

灰色薄层灰岩夹黄绿色薄层似瘤状泥质灰岩、泥岩。

下部:

灰绿色紫色薄层似瘤状灰岩、钙质泥灰岩。

石炭纪晚船山组上部:

灰色中—厚层亮晶生物碎屑灰岩、球藻灰岩。

下部:

黑色厚层微晶灰岩,底部灰黄色含褐铁矿团块灰岩。

中黄龙组上部:

灰、紫红色厚层亮晶生物碎屑灰岩夹砂屑灰岩。

下部:

浅灰、肉红色厚层状生物碎屑泥晶与亮晶灰岩。

早和州组上部:

灰、浅红色中—厚层亮晶生物碎屑灰岩,顶部炉渣状灰岩。

下部:

灰黑色生物碎屑白云质灰岩、泥岩。

高骊山组C1g25上部:

杂色砂质、粉砂质页岩,顶部灰白色石英砂岩。

中部:

灰黄色钙质泥岩夹姜粒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

下部:

灰黄色粘土岩,底部夹褐铁矿。

泥盆纪晚五通组上段:

灰黄、灰紫、灰白色薄层石英砂岩粉砂质泥岩、炭质页岩。

下段:

灰白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含砾砂岩。

底部中厚层状砾岩。

志留纪中坟头组上部:

杂色薄层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岩屑砂岩。

中部:

黄绿色粉砂质泥岩、石英砂岩。

下部:

黄绿色中层状石英细砂岩。

早高家边组上段:

黄绿色中薄层长石石英细砂岩。

中段:

黄绿色页岩、薄层长石细砂岩。

下段:

灰黑色页岩。

三、奥陶系?

本区奥陶系出露不多,但见于半汤一带。

总的划分与下扬子地层一致,但由于出露差,发育不全,以下奥陶统仑山组较发育为特征。

如半汤汤山剖面:

厚118.23m,可以分为下、中、上三个部分。

下部由细晶泥质白云岩组成,缺乏硅质团块为其特征。

与山凹丁群呈连续沉积。

曾在其中采获:

垂叶角石,?

可本角等。

为各地常见之早奥陶世早中期时代的产物。

中、上部为含硅质结核、硅质条带白云岩组成,其中没发现化石。

岩石硅化明显,因而其它各组情况,不甚清晰。

但与邻区含山县相比较,不如它们发育齐全,汤山一带常以碳酸盐岩为主,厚度也稍有增加。

可能本区以碳酸盐相发育为特征。

四、志留系?

志留系在巢南与巢北都比较发育,常组成背斜核部地层。

但巢南、巢北的志留系沉积有明显差异,表现在巢北地区缺乏上统茅山组,而以中统坟头组直接与泥盆系五通组相接触。

五、泥盆系?

上统:

五通组区内泥盆系分布广泛,但仅有上统五通组。

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可明显分为上、下两段。

巢湖市北狮子口处剖面最为良好,其岩性可分上、下两段。

?

下段石英砂岩段。

厚73.18m。

下部的灰白色厚层或中厚层砾岩、砂砾岩、含砾石英砂岩组成。

砾石成分以石英、燧石为主也含有细砂岩、粉砂岩、条带硅质岩等成分。

砾径不同地点变化较大,一般2-5cm,个别达8cm以上。

呈半圆到棱角状,层内见有15°倾角之斜层理。

砾石层内反映多次沉积旋回。

在巢北地区沿底部砾岩层追索,砾石分布极不均一,似呈瓣状砾石透统体状分布。

上部厚层至中厚层,硅质胶结,中粒或中细粒石英砂岩夹少数泥质粉砂岩、泥岩层。

石英砂岩中时可见大型单向斜层理及层面波痕,部分槽形斜层理。

本段由于岩性坚硬在区内多组成山脊或陡壁。

含化石甚少,仅见个别亚鳞木。

六、石炭系?

本区石炭系厚度不大,但发育齐全。

分上、下二统。

下统包括金陵组、高骊山组、和州组,老虎洞组巢北缺失,仅在巢南发育。

上统包括黄龙组、船山组。

除高骊山组为碎屑岩外,其余皆为碳酸盐沉积。

一、高骊山组(C1g)

巢湖北部地区高骊山组比巢湖南部地区(28m)薄,而且相变明显。

如凤凰山剖面本组可分上、中、下三部分,厚12.15m。

?

下部:

为灰、灰黄薄层粘土岩,底部夹褐铁矿(0.1-0.3m)层,含植物化石碎片,厚3.36m。

?

中部:

灰黄、紫红薄层,含生物碎屑,含钙、铁质泥岩夹姜块状灰岩和中薄层含生物碎屑灰岩。

厚5.03m。

上部:

灰黄、黄褐色含铁质细粒石英砂岩及灰白色石英砂岩。

层内虫迹构造发育,自下而上,自成一水平管迹、V-Y形管迹、似甲壳状

管迹之组合,厚4.25m。

二、和州组(C1h)

巢湖北部地区的和州组以歫嶂山剖面较为完整,按岩性特征可分为上、下两部分,厚26.81m。

?

下部:

深灰、灰黑色中薄至厚层生物碎屑白云质灰岩、泥质类岩。

厚22.53m。

上部:

灰、微带肉红色中厚层至厚层亮晶及微晶生物碎屑灰岩,底部为粗结晶灰岩,顶部为炉渣状灰岩。

厚4.28m。

三、黄龙组(C2h)

黄龙组在长江沿岸一带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

浅、微红纯灰岩、粗晶灰岩(有人称砾晶灰岩)、白云岩。

下部白云岩段在南京到江北一带又称为老虎四组,属早石炭晚期。

而中上部粗晶灰岩、纯灰岩段属黄龙组。

下部:

灰、深灰、肉红色中厚至厚层生物碎屑泥晶与微晶灰岩。

厚16.74m。

上部:

灰、紫红色厚层亮晶生物碎屑灰岩夹砂屑灰岩。

厚10.50m。

四、船山组(C2c)

本组岩性以含球藻灰岩为特征,厚8.26m。

在巢湖北部岠嶂山一带可分为两部分:

?

下部:

黑色厚层微晶灰岩,底部有一层灰黄色含碣铁矿团块泥岩。

厚1m多,含:

石炭皱戟贝?

舒克贝,泥岩中含植物碎片化石。

?

上部:

灰、深灰色中厚至厚层状,亮晶生物碎屑球藻灰岩,夹灰色泥晶生物碎屑灰岩。

七、二叠系

巢湖北部地区的二叠系分布在马家山及俞府大村一带由下统:

栖霞组、孤峰组、银屏组,上统龙潭组、大隆组组成。

总厚288.41-487.84m。

下统:

①、栖霞组(P1g)按巢湖市北部北平顶山剖面自下而上可分为两段六部分。

厚61.60m。

可分为两部分:

下部:

为碎屑岩夹劣质煤,平顶山剖面碎屑岩风化为土黄色风化物。

该部分岩性变化较大,在岠嶂一带为深灰色、灰黄色钙质透镜体泥岩,厚0.25m,向西到东风石矿为灰黑色页岩及黑色劣质煤层,厚0.75m,与下伏船山组呈凹凸不平之假整合面。

上部(臭灰岩层):

深灰、灰黑色薄至中层含沥青质臭灰岩及含生物碎屑泥灰岩,厚60.60m。

上段:

厚109.67m。

可分为四部分。

下部(下硅质层):

含燧石结核或团块灰岩,黑、灰黑色灰岩,夹黑色薄燧石层及生物碎屑粉砂质泥岩。

厚8.74m。

中部(合燧石结核灰岩层):

深灰、灰黑中薄到中层含燧结核灰岩,夹黑色薄层含沥青质泥类岩,厚78.14m。

上部(上硅质层):

黑色中薄层硅质岩、深灰色含燧结核白云质灰岩及薄板状硅质灰岩互层。

厚7.66m。

顶部(顶部灰岩层):

灰、深灰色含燧石结核灰岩、白云岩质灰岩。

厚14.86m。

上述剖面自下段上部起至上段顶部各地发育都较稳定,但其厚度在巢南地区大于巢北地区。

本区以拟纺缍蜒带或米森珊瑚带之顶界为栖霞组之顶界。

巢湖地区综合地层简表

代号

厚度(cm)

岩?

性?

描?

第四纪

Qhw

>10

上段:

灰黄色粉质亚粘土,含砾粗砂,底为锈黄色铁锰层。

中段:

灰黄色粉质重亚粘土,棕褐色粗砂夹浅灰色粉质重亚粘土。

下段:

灰黄色粉质轻粘土,砂、砂砾。

下蜀组

Qpx

2—38

黄褐色含铁锰结核粉质轻粘土,下部含钙质结核。

泊岗

Qpb

1—51

浅棕红色微含砂粉质轻粘土,粉质重亚粘土,碎砾层,铁皮层山麓带青灰色含砾粘土夹砂、亚砂土透镜体。

侏罗纪

毛坦厂组

J3m

>151

紫灰色安山岩,粗安质火山角砾岩夹凝灰质岩屑细砂岩、粉砂岩。

磨山组

J1m

>20

砖红色中厚层砂砾岩与细粒岩屑、长石砂岩

东马鞍山组

T2d

96

上部:

灰黄色厚层状角砾状灰岩、泥质白云质灰岩。

下部灰色薄—中层灰岩,灰紫色含石膏假晶灰质白云岩。

南陵

湖组

T1n

160

上部:

薄层深灰色灰岩夹炭质页岩。

中段:

灰绿色中薄层瘤状灰岩、厚层灰岩、钙质页岩。

下段:

深灰色厚层灰岩微红色中薄层瘤状灰岩夹钙质泥岩。

和龙山组

T1h

29

上部:

灰色薄层灰岩夹黄绿色薄层似瘤状泥质灰岩、泥岩。

下部:

灰绿色紫色薄层似瘤状灰岩、钙质泥灰岩。

T1y

125

上部:

灰绿色钙质页岩夹薄层泥质灰岩及带状白云质灰岩。

中部:

灰黄色粉砂质泥岩夹灰色中薄层泥似瘤状带灰岩。

下部:

浅灰、黄绿色泥岩、含粉砂质泥岩夹似瘤状灰岩。

大隆组

P2d

30

上部:

灰黑色薄层硅质炭质泥岩夹灰质白云质泥岩。

中部:

紫灰色泥岩灰黑色炭质页岩、硅质页岩。

下部:

灰黑色薄层硅质岩、炭质硅质岩夹泥岩、页岩。

龙潭组

P2l

74

上段:

灰黑色粉砂岩、泥岩夹煤线,顶部灰黑色中厚层泥晶白云质灰岩。

下段:

灰黄色中厚层细粒岩屑长石石英砂岩、泥岩夹黑色硅质岩。

孤峰组

P1g

54

上部:

浅紫、黄褐色薄层硅质泥岩。

中部:

灰黑色薄层放射虫硅质岩。

下部:

灰黄色粉砂岩、泥岩、页岩。

栖霞组

P1q

209

上段:

黑色中厚层含燧石团块含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

下段:

深灰色薄—中层状含沥青质臭灰岩及含生物碎屑灰岩,底部黄黑色碎屑岩夹劣质煤。

船山组

C3c

11

上部:

灰色中—厚层亮晶生物碎屑灰岩、球藻灰岩。

下部:

黑色厚层微晶灰岩,底部灰黄色含褐铁矿团块灰岩。

黄龙组

C2h

>27

上部:

灰、紫红色厚层亮晶生物碎屑灰岩夹砂屑灰岩。

下部:

浅灰、肉红色厚层状生物碎屑泥晶与亮晶灰岩。

和州组

C1h

27

上部:

灰、浅红色中—厚层亮晶生物碎屑灰岩,顶部炉渣状灰岩。

下部:

灰黑色生物碎屑白云质灰岩、泥岩。

高骊

山组

C1g

25

上部:

杂色砂质、粉砂质页岩,顶部灰白色石英砂岩。

中部:

灰黄色钙质泥岩夹姜粒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

下部:

灰黄色粘土岩,底部夹褐铁矿。

金陵组

C1j

8

上部:

灰黑色中厚层生物碎屑粉晶、微晶灰岩。

下部:

灰黄色薄层含泥细砂岩。

泥盆

五通

D3w

177

上段:

灰黄、灰紫、灰白色薄层石英砂岩粉砂质泥岩、炭质页岩。

下段:

灰白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含砾砂岩。

底部中厚层状砾岩。

志留纪

坟头组

S2f

>95

上部:

杂色薄层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岩屑砂岩。

中部:

黄绿色粉砂质泥岩、石英砂岩。

下部:

黄绿色中层状石英细砂岩。

高家边组

S1g

379

上段:

黄绿色中薄层长石石英细砂岩。

中段:

黄绿色页岩、薄层长石细砂岩。

下段:

灰黑色页岩。

元古代

震旦纪

灯影

Z2d

290

上段:

深灰、灰黑色微晶白云岩,含燧石条带、沥青质。

下段:

浅灰色微晶白云岩、微晶灰岩,夹泥质灰岩。

第三章地质构造

一、褶皱

在实习区观察的褶皱,主要是半汤复式背斜西翼的三个次级褶皱,即:

两个向斜(余府大村向斜、平顶山向斜)和一个背斜(凤凰山背斜?

)。

区内褶皱北端扬起,南端倾伏,转折端规则,出露清晰。

褶皱轴面产状:

倾向280o—310o,倾角70o—80o;褶皱枢纽:

倾伏向为210o,倾伏角为15o。

二、断层?

实习区内主要有三个方向的断层:

NWW—?

SEE向、NNE—SSW向和NEE—SWW向。

断层旁侧伴生构造多样,断层岩、擦痕、镜面、阶步等清晰,均可用来判断断层两盘的动向;断层带中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特征明显,断层性质容易判定;断层组合规律性强,与区内褶皱有明显的成因关系。

?

综合分析表明:

区内主要构造是同一应力场的产物,虽然有后期构造存在,但影响较弱,自然现象易于分析,适应于教学。

三、节理?

实习区内节理主要发育在泥盆系五通组的石英砂岩和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的灰岩中,主要以区域性节理、断层带中和断层带旁侧的伴生节理为主。

区内“?

X”?

型节理、追踪张节理、节理尾端变化有规律展布,与实习区内构造关系明显,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节理性质清楚、类型

齐全,便于分析区域应力场,是难得的训练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野外教学内容。

第四章岩浆岩

实习区内岩浆岩发育较少,仅零星观察到几个小岩体。

区内单个岩体规模均很小,仅是岩枝、岩脉的尺度。

这些岩体一般风化很强烈,呈疏松状,有轻微绿泥石化、高岭石化蚀变,围岩一般仅轻微烘烤变质。

177高地南坡的两个小岩体距离很近,一个出露于黄龙组(C2h)地层中,一个出露于栖霞组(P2q)地层中,原岩岩性都是花岗闪长斑岩,岩浆岩同位素年龄为100Ma,说明岩浆侵入作用发生于晚白垩世。

王乔洞向南约50米处的小岩体出露于栖霞组(P2q)本部灰岩段,原岩岩性与177高地南坡两个小岩体相近,为花岗闪长斑岩。

向核山南坡的见2个小岩体。

一个出露于五通组(D3w)地层中岩体相对稍大,围岩被烘烤变质。

另一个小岩体出露于黄龙组(C2h)内,岩体较小。

“地质三大宝”——地质罗盘

第五章矿产

一、石灰

区内石灰石矿发育好、分布广、矿层多、厚度大,主要岩层为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用于水泥制品、化工原料、建筑石料、冶金辅助原料等。

已开发的矿床有:

(1)马脊山化工石灰石矿床,位于俞府大村向斜东翼,矿层属于石炭系和州组微晶灰岩,厚7.6米;黄龙组微晶灰岩,厚22.4;船山组微晶灰岩、球状灰岩,厚7.69米;二叠系栖霞组臭灰岩段,厚54.3米。

(2)马家山水泥厂,位于马家山平顶山向斜西翼,开采的矿石为二叠系、三叠系石灰岩、瘤状灰岩、泥灰岩,Ga含量达31.51—54.1%,矿层分布稳定,总厚约60米。

二、粘土矿

麒麟山东南坡有几处已经废弃的粘土矿采场。

长腰山西坡有不少的粘土矿采场,主要开采的是高骊山组粘土矿。

本人在区调的时候有幸在长腰山西坡看到新开采的粘土矿,这也正好给了我们机会看到了长腰山西坡金陵组与五通组的界线。

本区粘土层较多,分布广可,主要含矿层有上泥盆统五通组、下石炭统高骊山组及下二叠孤峰组上部。

其中五通组粘土岩矿层稳定、质量较好,产出九层,厚度变化不大。

褐黑色粘土岩厚6.72米,另一层为褐黑色、灰白色粘土岩厚3.56米。

一般厚1—3米,矿石主要由高岭土、伊利石,其次少量石英及微量褐铁矿等。

耐火度1650—1710摄食度,可塑指数13—17,按成分和工艺性能可作为三级耐火粘土和陶瓷原料。

三、铁矿

实习区能看到的铁矿只有高骊山组的豆状赤铁矿以沉积铁矿为主,也有热液型。

赋存层位有上泥盆统五通组和下石炭统高骊山组。

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其中崌嶂山山铁矿具一定规模,产于俞府大村向斜东南翼五通组。

矿层厚0.8—1.2米,沿地层走向延伸1500米。

顶板为粘土岩,中—低矿石品位。

较富的铁矿石中可见受构造控制的赤铁矿脉。

四、磷矿

区内磷矿有三处:

大尖山、曹家山和巨嶂山,均为沉积型。

含矿地层为下二叠统孤峰组底部,赋存于砂泥质硅质岩建造中。

矿体稳定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厚0.8—1.8米。

矿石类型有含磷泥岩型和结核状磷块岩。

因规模小,一般为民采,无工业价值。

五.煤矿区内及外围含煤岩系有上泥盆统五通组、下二叠系栖霞组、上二叠系龙潭组及下侏罗统磨山组,有工业价值的煤矿产于龙潭组下段。

煤层呈扁豆状,平均厚0.5米,局部达7.5,顶底板均为炭质页岩。

煤层中含有机炭41.7—90.2%,粘土质4.2—55.2%,硫化物0.4—5.4%,二氧化硅0.2—1.6%。

“地质三大宝”——放大镜

“地质三大宝”——地质锤

第六章实习路线

路线一:

铸造厂—麒麟山—铸造厂

日期:

2015年4月25日天气:

早上抵达驻地,整理好行李,吃过午饭老师带我们来到了实习的第一个地方——麒麟山采石场,该区主要地层为和州组(C1h)、黄龙组(C2h)、船山组(C3c)、栖霞组(P1q),老师讲解了罗盘的使用方法后,我们小组依次观察和测量了和州组、黄龙组、船山组以及栖霞组。

和州组(C1h)本组属石炭系下统,可分为上、下两部分,厚27m。

黄龙组(C2h)巢北地区黄龙组仅存纯灰岩段,纯灰岩段直接覆于炉渣状灰岩之上,可分为上、下两部分。

厚27m。

船山组(C3c)本组属石炭系上统,岩性以含球藻灰岩为特征,厚8m,可分为两部分。

栖霞组(P1q)本组属二叠系下统,可分两段,上段在此处不可见,下段可分两部分。

此外,和州组有大型“X”节理,栖霞组与船山组之间有一条清晰的煤线。

我们在这里一直观测到太阳落山才返回驻地,第一天在野外实习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不会用罗盘测产状,老师也非常耐心,反复给我们讲解罗盘的使用以及一些地质知识。

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和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我们比较顺利的完成了第一天的任务。

路线二:

铸造厂—麒麟山—狮子崖—凤凰山—铸造厂

日期:

2015年4月26日天气:

经过第一天的实习测量,大家对一些基本的方法有了掌握。

第二天一早,老师带我们再次来到了麒麟山,不过是昨天实习位置的上部,观察麒麟山旁和州组出露岩层。

还观测了高骊山组、金陵组、五通组的产状,高骊山组(C1g)本组属石炭系下统,此处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厚12m。

金陵组(C1j)可分为上、下两部分,厚7.7m。

五通组(D3w)本组属泥盆系上统。

区内泥盆系分布广泛,但仅有上统五通组。

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可明显分为上、下两段。

巢湖市北狮子口处剖面最为良好。

上段(D3w2):

砂、页岩层段。

厚103.5m。

测量完后,老师带我们开始攀爬凤凰山,中途有狮子崖断层,在麒麟山与凤凰山交界冲沟处,因该地剥蚀残留断裂带形貌似狮子,故称狮子崖。

断面产状约334°∠61°,上盘和下盘地层产状约125°∠58°,断裂面下盘劈理产状310°∠30°-343°∠61°。

下盘(南东盘)为肉红色厚层状中粗粒状石英砂岩,破劈理构造发育;上盘(北西盘)为肉红色石英砾岩,又含有角砾岩,为破碎带表现。

然后我们沿着山间小路开始爬山,沿途看到了很多层理,层理的显理是由于进入沉积物中的物质发生变更所致,如粒度变化、不透明矿物的分布、云母片和碳质碎片的顺层排列等。

登上凤凰山山顶后能清晰的看到巢湖及巢湖市区的样子,虽然天气很热,但跟着老师和同学们学到了不少的知识,还锻炼了身体,也是一件比较愉快的事情。

凤凰山顶风景图

路线三:

铸造厂—汽修厂—平顶山—铸造厂

日期:

2015年4月27日天气:

早上我们坐车来到了汽修厂,这里是背斜的的另一翼,经过老师的讲解,再结合前两天的实习内容,这里从老到新的地层依次为:

和州组,黄龙组,船山组,栖霞组,孤峰组。

因为岩层及岩碎屑的覆盖,黄龙组与船山组的分界并不明显,分层只能取到大致的位置。

确定小组的分工以及完成准备工作后,我们开始对这一地层进行测量,工作一直进行到中午,我们随意在山上吃了一些干粮,顶着太阳完成了任务。

略作休息后我们,老师带我们来到了第二个观测点—平顶山东采坑,这里主要是两个断层,经过与老师同学们的讨论后,确定是一个正断层,即上盘下降,下盘上升。

完成这里的任务后,我们来到了平顶山向斜,这个向斜规模较大,由于下方崩塌严重,上方区域大面积出露,可以清晰观察平顶山的向斜现象,露出十分完整。

东马鞍山组(T2d),厚度约为96m,上部:

灰黄色厚层状角砾状灰岩、泥质白云质灰岩。

下部灰色薄—中层灰岩,灰紫色含石膏假晶灰质白云岩。

枢纽总体沿NNE-SSW向延伸,向SSW倾伏。

东南翼地层倾向NW,西北翼地层产状较陡,局部倒转。

这里给人一种气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