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387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标准.docx

《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标准.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标准.docx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学时:

30课时

学分:

2学分

开设单位:

外语系

适用专业:

英语教育(双语幼教方向)

(-)课程定位

幼儿的健康教育是指保持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而进行的系统性教育活动,它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

随着人们对儿童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及学前教育研究和发展的科学化,毫无疑问,学前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将进一步深化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

“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幼儿的健康教育。

”因此,《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英语教育(双语幼教方向)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基础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

健康的身体、心理、社会三维观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综合性学科的特点,按照交叉学科的哲学理念,建构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理论模式和内容框架,为《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研究提供了

系统的理论依据。

(三)课程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

(1)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基本理论;

(2)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和评价;

(3)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观察、评析、设计和组织;

(4) 学前儿童疾病、营养、环境、意外事故、心理和行为异常的处理等基础知识

2、 能力目标:

(1) 能够借助网络和其他各种参考资料阅读并理解学前童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并不断接受和学习较新的前儿童健康教育知识;

(2) 掌握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并进行正确评价;

(2) 具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观察、评析、设计和组织能力;

(3) 能发现并处理学前儿童疾病、营养、环境、意外事故、心理和行为异常。

3、 素质目标

(1) 敬业、敬岗;有责任心;

(2) 对知识的学习态度和探索精神;

(3) 较强的沟通和组织能力等。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学习,

清境设计表

学习情境

典型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学习内容

教学建议及其他说明

情境一:

概论

园长、幼师、育婴师

1-1掌握基本概

念和理论模式

1-2了解与相关

学科的关系

1-3掌握研究的

任务和内容

1-1基本概念和

理论模式

1-2与相关学科

的关系

1-3研究的任务和内容

情境二: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和评价

幼师、育婴师、保教人员

2-2了解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

2-2熟悉生长发育规律和影响因素

2-3能监测和评价体格生长发育

2-2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

2-2生长发育规律和影响因素

2-3体格生长发育的监测和评价

情境三: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

幼师、育婴师、保教人员

3-1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标准和影响因素3-2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特征并对其进行正确评价3-3掌握学前儿

童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和评价方法

3-1标准和影响因素

3-2发展特征和

评价

3-3发展水平和评价方法

情境四: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

幼师、育婴师、保教人员、保健医生

4-1掌握常见传染病预防方法4-2掌握常见病预防方法

4-1常见传染病预防

4-2常见病预防

情境五: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

幼师、育婴师、保教人员

组织和安排健康教育活动

5-2目标和内容5-2特点和原则

5-3组织形式和方法

情境六:

学前儿童营养教育

园长、保教人员、保健医生、营养员、炊事员

6-1了解学前儿童对营养素和热量的需要

6-2掌握营养教育活动的组织方法

6-3了解膳食管理和评价方法

6-1对营养素和热量的需要

6-2营养教育活

动的组织

6-3膳食管理和评价

情境七:

学前儿童体育

幼师、育婴师、保教人员

组织和安排体育活动

7-1体育锻炼的作用和原则

7-2体育活动的

目标和内容

7-3体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7.4利用自然因素的锻炼

情境八:

学前儿童环境健康教育

园长、幼师、育婴师、保教人员

8-1了解环境对健康的危害

8-2了解如何创

设物质环境

8-3能组织环境教育活动

8-1环境与健康

8-2物质环境创设

8-3环境教育活动的组织

情境九:

学前儿童生活常规和安全教育

幼师、育婴师、保教人员

9-1组织和安排生活常规教育活动

9-2组织和安排安全教育活动

9-1生活教育的概述

9-2生活常规教

9-3安全教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较高具有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为学习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等学科打下基础。

(五)课程实施建议

1、教材教参选用或教材编写建议

(1)教材

教材:

庞建萍、柳倩主编《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出版,2008年1月第一版

参考资料:

欧新明主编《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年1月1日第一版

(2)其它

列示课件、案例、习题、试题、学习指南、网上资源、教学相关资料等编写或收集建议,使之逐步形成符合课程教学要求的教学培训包,能为课程的实施提供充分条件

2、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议

(1) 课堂讲授和实验、教育实践内容相结合

一般结合实验、教育实践内容复习或讲解有关理论,对于学生的实验或教育实践结果,要求学生充分应用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

(2) 集体讲授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一般在讲授实验、教育实践内容、目的、要求、方法、步骤后,示范实验过程,然后学生操作。

这时,教师观察每个学生操作并进行个别指导。

(3) 多媒体教学和实验相结合

在应用《幼儿营养教育与幼儿园膳食管理》软件进行幼儿膳食营养的计算和评价时,首先通过《幼儿营养教育与幼儿园膳食管理》软件的演示,讲授幼儿膳食营养计算和评价的方法和过程,然后通过实验课,学生将幼儿园提供的膳食调查原始数据,按照软件的操作要求和程序输入电脑,进行幼儿膳食营养计算和评价。

(4)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在讲授时,注意引用参考资料或媒体信息,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如劣质奶粉造成“大头娃娃”分析,牛奶的作用,及其劣质奶粉的危害,引起学生的兴趣,加深理解,使专业性强或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活跃课堂气氛。

(5)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为了提高学生的科研和实践能力,从学生入校开始,便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教师对他们的学习和科研进行指导。

除了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和实践外,经常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参与课题研究,往往教师都是结合科研课题进行指导,这样,进一步巩固完善了课堂教学内容,加强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

3、实践教学建议

(1)实验课

1) 幼儿生理指标的测量和评价,其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心率、脉搏、呼吸频率、血压的测量方法;了解心率、脉搏、呼吸频率、血压的标准和意义。

2) 幼儿形态指标的测量和评价,其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测定身高、体重、皮褶厚度的方法;学习用五等级划分法、百分位数法和小儿生长发育图评价身高、体重、皮褶厚度等测定数据。

3) 《幼儿营养教育与幼儿园膳食管理》软件的应用和幼儿膳食的评价,其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幼儿营养教育与幼儿园膳食管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学会运用《幼儿营养教育与幼儿园膳食管理》软件评价幼儿膳食营养。

(2)教育实践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进行实践

1)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观察和评析,任选一次健康教育活动进行观察,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评析。

其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健康教育活的内容、方法、组织,并学会分析和评价健康教育活动。

2)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任选一个健康教育活动内容进行设计,并在幼儿园组织活动。

其目的是要求学生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学会组织活动的方法o

总之,两种教学实践的方式总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这两种教学实践方式均受到学生欢迎,学生积极参与做实验和教育实践活动,主动承担实践活动的任务,教学效果良好。

4、教学组织建议

教学组织安排表

学习情境

学习任务

学时建议

其他教学组织建议

情境一:

概论

1-1基本概念和理论模式

1-2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3研究的任务和内容

2学时

情境二: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和评价

2-2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

2-2生长发育规律和影响因素

2-3体格生长发育的监测和评价

6学时(包括实验4学时)

实验一人体生理指标的测量和评价2学时

实验二人体形态指标的测量和评价2学时

情境三: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

3-1标准和影响因素

3-2发展特征和评价

3-3发展水平和评价方法

2学时

情境四: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

4-1常见传染病预防

4-2常见病预防

2学时

情境五: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

5-2目标和内容

5-2特点和原则

5-3组织形式和方法

8学时(包括教育实践

4学时)

教育实践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观察和评析2学时教育实践一学前

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和组织2学时

情境六:

学前儿童营养教育

6-1对营养素和热量的需要

6-2营养教育活动的组织

6-3膳食管理和评价

4学时(包括实验2学时)

实验三幼儿膳食计算和评价2学时

情境七:

学前儿童体育

7-1体育锻炼的作用和原则7-2体育活动的目标和内容7-3体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7.4利用自然因素的锻炼

2学时

情境八:

学前儿童环境健康教育

1-1基本概念和理论模式

1-2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3研究的任务和内容

2学时

情境九:

学前儿童生活常规和安全教育

2-2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

2-2生长发育规律和影响因素

2-3体格生长发育的监测和评价

2学时

5、师资配备建议:

(1) 具有系统的教育理论理论知识

(2) 具备较高的教学组织能力

(3) 课内实践部分指导教师必须具备实践经验

(4) 具备设计基于行动导向的兼职教师

(六)考核评价

1、 本课程为考试课,基础阶段期末考试采取笔试的方式。

2、 学期最终成绩为平时成绩(40%)和期末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是由学生的实验和教学实践表现,出席情况,作业成绩以及课堂上的综合表现来确定的。

3、期末考试:

考试是检验该学期教学的总检验,检查学生学习水平的总评。

因此,命题要科学,针对性要强,要保证诚信度、时效度、覆盖面和规范化,同时要参照水平考试命题,重基础知识,强调应用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