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调研》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层次快练 题组1 必修111 地球与地图.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90992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调研》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层次快练 题组1 必修111 地球与地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调研》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层次快练 题组1 必修111 地球与地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调研》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层次快练 题组1 必修111 地球与地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调研》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层次快练 题组1 必修111 地球与地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调研》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层次快练 题组1 必修111 地球与地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考调研》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层次快练 题组1 必修111 地球与地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考调研》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层次快练 题组1 必修111 地球与地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考调研》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层次快练 题组1 必修111 地球与地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考调研》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层次快练 题组1 必修111 地球与地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调研》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层次快练 题组1 必修111 地球与地图.docx

《《高考调研》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层次快练 题组1 必修111 地球与地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调研》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层次快练 题组1 必修111 地球与地图.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调研》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层次快练 题组1 必修111 地球与地图.docx

《高考调研》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层次快练题组1必修111地球与地图

题组层级快练

(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6·荆州模拟)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区域面积相比(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D.无法比较

2.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海平面均一,③区域距地心比①稍长

B.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东北方向

C.③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D.②区域到③区域最近航线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相同的纬度间隔,经线长度相等。

相同的经度间隔,纬度不同,纬线长度不相同,纬度越高,纬线长度越短。

图中①②区域经纬度间隔都相同,且纬度相同,面积相等。

③区域经纬度间隔相同,但纬度较高,面积较小。

所以①=②>③,B项对。

第2题,若海平面均一,因赤道略鼓,所以③区域距地心比①稍短,A项错。

东西方向的确定,要选择经度差小于180°的一侧,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西北方向,B项错。

根据半球的分界线,③区域位于北半球、西半球,C项错。

②区域到③区域最近航线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D项对。

3.(2014·北京)图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图b为校园图局部。

读图,回答指示牌在图b中的位置是(  )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 B

解析 由图a可知,面向指示牌站立,前方80米为校训碑,350米为地理园,从指示牌左行200米为老校门,右行150米为气象站。

因此在图b中,先找到位于老校门和气象站之间的地点,再寻找与校训碑和地理园所在方位相符的地点,即为②。

(2015·山东实验中学模拟)读我国南极考察站示意图,完成4-5题。

4.我国南极中山站(69°S,76°E)和南极最高点的昆仑站(80°S,77°E)直线距离约为(  )

A.820千米B.1020千米

C.1220千米D.1420千米

5.我国泰山站(73°51′S,76°58′E)位于中国南极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

据图可知长城站应位于泰山站的(  )

A.东南方B.东北方

C.西南方D.西北方

答案 4.C 5.D

解析 第4题,两考察站经度差异不大,纬度相差11°,从而可估算两地的距离约为1220千米。

第5题,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自转,从两站的相互位置可以看出长城站应位于泰山站的西北方向。

(2014·上海)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

m)和地形剖面图(单位:

m),回答6-7题。

6.左图中剖面线AB和MN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  )

A.①和③B.②和③

C.①和④D.②和④

7.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米时,图示范围内将出现(  )

A.一个岛B.两个岛

C.三个岛D.无岛

答案 6.D 7.D

解析 第6题,交点为鞍部。

AB线大致沿山谷到鞍部的剖面,故鞍部为最高点,选②;MN线是沿山脊到鞍部的剖面,鞍部为最低点,故选④。

第7题,该地区最低海拔是100米,最高蓄水位海拔是150米,蓄水区只局限在河谷地带,无岛屿出现。

(2014·天津)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是北京西山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木。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8-9题。

8.在上图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正确排序是(  )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

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

9.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大面积栽种板栗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答案 8.A 9.A

解析 第8题,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主要是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所致。

因此处于东南迎风坡的甲地年降水量最多,而处于西北背风坡的丁地年降水量最少。

第9题,甲地位于阳坡,且海拔相对较低,光照和热量条件均优于其他三地。

读“浙江宁波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0-11题。

10.该地计划在海拔100米以上丘陵种植杨梅,按3株/100平方米标准种植,图示范围内需要杨梅苗约为(  )

A.100株B.1000株

C.3500株D.9600株

11.A段村道比B段村道更曲折,是为了(  )

A.少占杨梅林的规划用地

B.减缓坡度,减少工程难度

C.监测高速公路车流量

D.开发旅游资源,方便游客观赏

答案 10.C 11.D

解析 第10题,如果把等高线为100米所围成的图形看作矩形,大致可计算其面积约为1000多平方米,从而可知图示范围内需要的杨梅苗数量。

第11题,A段村道比B段村道更为曲折,会多占杨梅林用地;村道曲折会增加工程量和难度;对监测高速公路车流量没有影响;如此修建村道是为了最大限度接近旅游资源,方便游客观赏。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2015·重庆)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今年暑假对我国西南某地区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

下图是他们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单位:

米)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8分)

(1)图中C处有一石碑“×河源”。

请在图中画出发源于该处的小河。

小组同学发现,图示区域内该河的上游和下游段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水流缓慢,你是否能解释其中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的几位同学在山上玩起了“躲猫猫”游戏,其中一位同学站在C处、另一位同学站在E处,如果不考虑树木等物体的影响,请问站在D处的同学能否看到上述两位同学?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的两位同学分别画了DE、GH的剖面图,出现了图右侧①②两种情况,你认为正确反映GH剖面的是________,请在①②两图中标出GH和DE的交点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位同学分别在A、B两地测量当地的温度,你认为两地之间的温差约为多少?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画图略。

 该小河上游、下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故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故水流相对缓慢。

(2)看不到C处的同学,因为C、D之间有山脊阻挡了视线;能看到E处的同学,因为D、E之间是低谷,不会阻挡视线。

(3)② 略(分别在最低、最高处)。

(4)3℃。

 根据等高线可知,两地高度相差500米,而在近地面,高度每增加1000米,气温下降约6℃。

解析 第

(1)题,河流发育在山谷,山谷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起。

等高线密集处,坡度较陡,河流流速较快。

(2)题,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起的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起的为山脊。

如果两地之间有山脊相隔,就会阻挡视线,山谷则不会。

第(3)题,G、H两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起,从G到H海拔是先升高再降低,GH和DE的交点I为GH间的最高点,故选②。

第(4)题,图中等值距为100米,所以B处海拔为700米,A处海拔为1200米,两地的垂直高差为500米,而在近地面,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

13.读“中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28分)

(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

并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估算甲聚落与朝阳峰之间的相对高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在登上当地最高峰朝阳峰时,只看到了图中所示的三个村镇。

请说出他不能看到的村镇,并简述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坝,其坝顶海拔为500米,水坝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

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地势、地形特征:

该区域为盆地地形;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高度变化较大。

AB段河流流向:

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

(2)800-1200米之间。

(3)看不到丁村,有山脊(体)阻挡视线。

(4)A方案:

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量小。

B方案:

库区面积和蓄水量较大;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量大。

解析 第

(1)题,从地形类型和地势起伏说明地形、地势特点。

结合等高线与指向标判断河流流向。

(2)题,在分别读出甲聚落和朝阳峰海拔高度的前提下,利用交叉相减方法计算其相对高度。

第(3)题,由于受山脊阻挡,在朝阳峰看不到丁村。

第(4)题,分别从蓄水量大小、淹没土地面积、工程量大小及搬迁居民数量等进行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