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民性的几点特征图文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96633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国民性的几点特征图文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日本国民性的几点特征图文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日本国民性的几点特征图文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日本国民性的几点特征图文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日本国民性的几点特征图文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日本国民性的几点特征图文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日本国民性的几点特征图文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日本国民性的几点特征图文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日本国民性的几点特征图文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日本国民性的几点特征图文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日本国民性的几点特征图文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日本国民性的几点特征图文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日本国民性的几点特征图文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日本国民性的几点特征图文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日本国民性的几点特征图文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日本国民性的几点特征图文精.docx

《日本国民性的几点特征图文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国民性的几点特征图文精.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日本国民性的几点特征图文精.docx

日本国民性的几点特征图文精

日本国民性的几点特征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

[摘要]国民性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比较普遍的、

居于主导地位的心态、倾向、潜意识。

日本的历史发展过程及文化风土,造就了日本人实用主义、集团主义及注重等级秩序的国民性特征,从而构成日本人与日本社会的复杂而矛盾的性格。

深刻认识日本的国民性,对于正确处理两国之间的关系与增进两国民众的了解很有必要。

[关键词]国民性实用主义集团主义

等级秩序

国民性是指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范国内比较普

遍的、甚至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心态、倾向、潜意识。

构成国民性主要特征的,是规定人们行为方式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和制约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发展。

深刻认识日本的国民性,对于正确处理两国之间的关系与增进两国民众的了解很有必要。

实用主义

长期以来,。

中日同文同种”的观点对中国人影响

甚大,日本是“儒教国家”的提法也成为评价日本的主

流话语,其结果是导致人们往往不能正确认识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

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在国家形成及后来发展、繁荣的过程中曾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如果对日本的社会与文化进行

探人考察,就会发现日本人是一个很注重现实利益的民族,甚至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这种实用主义

使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化中表现为取自己所需。

些中国文化、制度一度传到了日本,而后来销声匿迹了,如中央集权制度,科举考试制度;也有一些东西从一开始就被拒之门外,如人们熟知的“唐时不取太监,宋时不取缠足,明时不取八股,清时不取鸦片”。

除此之外,在人伦、制度的很多方面与儒家伦理格格不入。

oooo

比如,同姓不婚的制度作为中国文明的重要因素

传到了朝鲜半岛,却最终投有渡过海峡传到日本。

本人在8世纪初期制定律令的时候,许多内容都是对

中国相关法律条文的照搬照抄,却对“十恶”中属于近

亲相奸、紊乱人伦的“内乱”罪弃之不取。

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日本社会内近亲结婚是普遍的现象,皇室与王朝贵族尤为典型。

连参与制定律令的重要人物藤

原不比等也是与同父异母妹结婚。

可见同姓不婚的法律根本不符合当时日本的风俗。

再如,“异姓不葬”这一在中国至关重要的人伦规

范在日本能够得到轻易变通。

异姓的养子女婿在改变了姓氏之后,就可以进入家庭,继承家业,而是否具有血缘关系并不重要。

反之,如果没有继承和管理家

业的能力及良好的资质,即使是亲生儿子也可能被剥

夺家业继承权。

据日本学者考证,从江户时代末期到明治时期,日本男子的四分之一是养子,且主要是异

姓的女婿』・]这就是所谓“暖帘重于家业”,十足体现

出日本人的实用主义原则。

日本人重家业而轻血缘

的态度打破了家族血缘关系的封闭性,使人们可以在关键的时候,依据品德和才能标准选择家业继承人,这种态度不仅维护了家业和家族企业的延续,使日本

随处可见拥有百年以上、甚或数百年历史的企业或店铺,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又如,日本人为了家族的整体利益,连自然的、血

缘的辈分秩序也可以进行调整。

辈分是在中国家族

内部用以区别长幼、规范血缘秩序的等级制度,辈分秩序不仅深深潜在于人们的意识中,也显现在人的姓名中。

而对于注重纵式家族秩序的日本人来说,“代”

是按家业继承情况而划定的,即使出生就决定了的人

伦关系——祖孙、父子、兄弟,也可以因家业继承的需要而改变之。

因此,在日本历史上,常常有弟弟当哥哥的养子,孙子当爷爷的养子这样的。

差了辈”的现

象。

在这些现象背后,反映出人们对现实利益的追

7l

啦国露他

日语学习与研究

求,而没有“礼”的束缚。

家族人伦关系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内容,

上述在中国人看来实属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在日

本都可以发生,那么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其他政治伦理、社会伦理也都有发生变化的可能。

日本是深受中

国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然而,随着两国社会结构的演变,彼儒学已非此儒学。

如果不了解这一点,而事

事用中国的儒家道德来衡量日本的制度、文化及日本人的行为方式,就无法了解日车社会与日本人,也无法解释为什么东方国家的近代化首先发生在日本,两不是儒家文化的故乡——中国。

如日本人接受了儒家的孝道,但是从时间上看,孝道是经过幕府大力提倡,到德川时代才普及珂全体庶民的。

经过武家社会

数百年的发展,。

忠”不仅成为武士的最高道德,也影响到庶民阶层。

故在日本国民道德体系中,“孝”始终居于从属于“忠”的地位。

于是,中国的“忠孝难全”在日本可以变为“舍孝求忠”与“忠孝一致”,这可以视为

儒家文化“变形”的一种。

再比如,父权家长制是中日两国都存在的制度,而与家统一尊的中国的家长制相比,日本的家长也要受到家的利益的制约,要求家长

以旺盛的精力与良好的品行立于家长之任。

如果家

长既达老龄,或体弱多病,或品行不端,就要隐居——

将家长权让渡给继承人,从家长的地位上引退,代之以年富力强的新任家长。

这一制度后来也演变成制约官吏的机制,在江户时代,即使是藩主,如果不胜其

职,便可以经藩中重臣的台议.强制让其隐居。

在久

留米藩、冈崎藩、加纳藩等藩都发生过家臣强迫藩主

隐居的事件。

[2]

人们都说日本是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民族,但历史上每一次大规模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又都是形成本民族文化模式的过程;古代日本人虔诚地吸收唐风

文化,然后转化为本民族的和风文化;明治维新后励

精图治,积极嗳收欧洲文化,使日本成为东方唯一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吸收美国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日本现代文化。

日本文化是通过吸收、选择外来文化,并融合本民族文化传统才得以形成的混合文化,吸收、选择、融合,三者缺一不可。

在这个过程中,贯穿了日本人的强烈的

务实精神。

这种务实,不仅表现在他们积极吸收外来

优秀文化方面。

也表现在他们对外来文化中不适于自

己的内容进行鉴别和改造方面。

日本人接受了儒家

文化,却只吸收了有益于其统治的部分政治伦理,两

72

2007年●5M

B革132用

对作为儒家人伦根本的婚姻、家庭伦理或加以排斥,

或进行变通,以适应本国的国情及实际利益的需要。

虽然这个过程往往伴有功利主义的目的.但不能否认,儒家伦理对日本人的束缚远较中国人为轻,因此,

他们的家族关系较为开放,建立在此之上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也相对简单。

在面对近代化挑战时,日本

所遇到的障碍也就比中国小得多。

集团主义

日本人具有强烈的集团性特征,这是人们随着El

本近代化的成功及战后经济高速发展所形成的共识。

当一个使用同一语言的人群身居异乡,面临生存竞争的时候团结一致,这种集团主义是很好理解的。

在鲜有外族以战争形式登陆的岛国日本,人们仍然习惯于以集团的原则行事,这就是国民性使然。

日本人的集团主义特征如同思想家加藤周一所说,在日本,“超越集体的价值决不会占统治地

位”。

[副在思维方式上,日本人具有强烈的集团归属意识,人们时时意识到自己属于集团的~员,“自我”

是以社会群体方式体现的。

个人应该属于某一集团,集团成员由一种共同命运和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

这种集团的概念,对于现代日本人来说,最重要的是

自己所供职、求学的企业、机关、学校。

个人价值的实现途径主要是服从集团,集团内部反对个人竞争.人们崇尚“枪打出头鸟”的处事哲学。

在行为方式上,日

本人与中国人和西方人最大的不同莫过于喜欢合群

和重视集团的共同行动,人们总是自觉地把自己纳入集体之中。

一位西方评论家表达过这样的看法:

日本

人就象池子中的一群小鱼,秩序井然地朝着一个方向游动.直到~块石子投入水中,搅乱了这个队列,它们就转变方向朝相反的方向游去,但仍然队列整齐。

成群游动。

在价值观念上,中国人与西方人都重视个人的天赋,强调个人的作用,而日本人更多的是重视集

团的作用。

有人曾将日本人与美国人作比较:

美国人

奉行的原则是,我只要做别人尚未做的事,发挥出个

人的能力就会成功;日本人奉行的原则刚好相反,只

要我认准社会的主流,坚定不移地把自己汇入社会的

主流中去,就一定会成功。

美国人总是极力显示自己

的与众不同,而日本人则千方百计地证明自己与大家

一样。

Ⅲ日本的集团内部反对个人竞争,不认可以英

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带动大家的做法,他们认为鼓舞大家工作热情的动力不是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面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7年■5朝直摹L32■

能的。

明治维新之后,新政权对身份关系进行了重组,由皇族、华族、士族、平民序列构成的新的。

四民”取代了旧有的士、农、工、商等级制度,并标榜“四民平等”,为许多没有家系背景的人通过接受正规教育或办实业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提供了可能。

不过.在重家系门第的传统观念面前,要使这种可能完全变为现实是相当困难的,必须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明治维新后官吏的登用,表面上是依据学问才识,不分出身贵贱,实际上明治初年的官吏多是过去的封建家臣。

通过华族制度的制定,旧贵族、藩主阶层又获得了新的特权与荣誉,而且不断有维新功臣、高级官僚、大资本家、军人等成为华族新成员,按其功勋可得到爵位,并可世袭,从而赋予门第、出身以新的内涵。

因此,家系和门第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生活,拥有不凡的家系照样是高人一等的资本,从过去的世袭制度到靠受教育来决定等级地位的过渡经历了很长时间。

日本人真正实现不靠继承、家族背景,而是靠个人的努力和接受正规教育获得在社会上完全平等的地位,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情。

几乎每个国家都有等级秩序,但中国人或者西方人很难赋予这种秩序以合理性,FI本的特点则在于人们对等级秩序的认同。

在日本人看来,只要自觉地遵守和维护等级秩序,日本社会的稳定就有了保证。

西方学者评价日本人“各安其分”,对秩序和等级制充满信赖。

而这种“各安其分”的表现就是“安分守己”.每

魑国熨他

个人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其身份地位,认真做好自己的份内工作,这就是日本社会所提倡的『分限J意识。

r分限j意识的形成,首先来源于日本人的家庭。

在传统家族中,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尊卑差序,家业继承人的地位比其他兄弟姐妹高,本家比分家地位高,每个人都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家中的位置,并严格按此行事,从而养成服从的习惯。

r分限J意识无疑也是身份制社会的产物。

“士农工商”的始作俑者——战国时代齐国宰相管仲提出“四民分业”的I+1的之一是让从事各业之人“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而迁

焉”,两千年后,这一思想被日本人所利用,并加以改造和发挥,“四民有业”变成了。

人有四等”,既是统治秩序,又是职业体系。

武士阶级垄断了权利,不事生产,权力和财富的关系被削弱;农工商各阶层被剥夺了步入仕途、参与政治的权力,只得在属于自己的领

域专事生产,使江户时代农业发展,商业繁荣,豪农、豪商脱

的不同而产生不必要的矛盾、隔阂和不信任。

罄辛懑塔羹遂察霎.嘘嘈蠼鼍嚣;戥酣驰孺寰囊蠹}囊;g辔讨鲥裂蚶裁驰瓠囊判支;甄薹!

噎惟属睫躬雅样霎屋jl酗鼙箍复蔫i§鍪嚆

劲抽若;驰骱鏊雾川雏堑耋篓落囊茎[5]王文元.1993.樱花与祭——日本经济奇迹之根源[咖,北京出版社(第l版)t66,

【6]加藤周一.木下腰二,丸山真男,武田清子.1984.日本文化力加<札允形[M].岩坡害店:

28.[7]Jll岛武宜.1957.日本社会力家族的棒成[M].岩技音店.18--z2.[8]中根千枝.1982.日本社会[M].天津人民出版杜(第1版):

31.[9]矢术明夫1969.身分力社会史[M].秤蒿杜:

214.参考文献

李卓

.1997.家蓐制度与日本的近代化[M].天津人民出版社

日本国民性的几点特征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引用次数:

李卓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日语学习与研究NIHOUGONOGAKUSHUTOKENKYU2007,(53次参考文献(11条1.湯沢雍彦日本にぉける養子綠組の統計的大勢1983(32.商家店铺入口处悬挂的半截布帘,印有商家的商号,本用于遮光、防尘,后来逐渐被商人作为家业的象征3.笠谷.比古士の思想19934.加藤周一.木下順二.丸山真男.武田清子日本文化のかくれた形19845.王文元樱花与祭--日本经济奇迹之根源19936.加藤周一.木下順二.丸山真男.武田清子日本文化のかくれた形19847.川島武宜日本社会の家族的構成19578.中根千枝日本社会19829.矢木明夫身分の社会史196910.李卓家族制度与日本的近代化199711.李卓中日家族制度比较研究2004相似文献(8条1.学位论文张玲池莉小说的文化透视2007近年来,一批作家开始将笔触伸向普通市民的普通生活,抒写普通民众的普通生活,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80年代末新写实小说家池莉。

池莉的小说在复杂的文化冲突中展示武汉人的性格,在浓重的地域文化背景上勾勒世俗生活图像,以颇具风格的“汉味语言”描绘出奇异的“武汉市民风情”。

武汉的世俗生活是池莉小说的写作原型:

武汉民俗是池莉小说的环境营造,武汉世俗生活是池莉小说的主要题材,都市小人物是池莉小说的主要人物类型。

池莉小说中人物的人生态度也是汉味文化的反应:

武汉炎热的气候造就了武汉人坚韧、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武汉的商业文化造就了武汉人的实用主义信念,这两方面都是池莉小说中人物所具有的人生态度。

武汉务实的商业文化造就了武汉人务实的婚姻,也因此,武汉人没有浪漫的爱情,这也是池莉小说中意蕴的体现。

池莉的小说人物性格普遍具有中国传统儒道文化的世俗精神,由此形成了池莉小说人物的国民性。

池莉对这种国民性持一种认同的态度。

池莉小说人物所体现的汉味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相吻合的,池莉小说人物的价值观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池莉小说受汉味文化的影响最深,他的小说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市俗生活的价值准则、认同现实的生存哲学、以及“私人本位性格”都深深地浸入了汉味文化中的务实、实用等内容,而这些内容在传统文化中同样也有所表现。

池莉极力为小市民的国民性辩护的基点是:

活着是最务实的生存哲学,韧性和顺从是生存哲学的扩展。

作为新写实代表作家的池莉,对传统文化中可扬弃的部分,并不是扬弃,而是津津乐道的再现,明显缺乏一种批判精神,这是池莉之憾,同时也是新写实群体之憾。

2.学位论文任志国国民性视角下的《野草》解读2008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中蕴含着“悲观”与“反抗”两种情感格调。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人们在一种政治实用主义的制约下,侧重于从政治社会学的研究模式来阐释它。

近年来,这种研究的狭隘性被克服。

然而,又出现了一些脱离文本现实性的矫枉过正的研究视角,如过于形而上的视角和所谓的“爱情视角”。

本文认为,应该还原《野草》产生的真实语境,从鲁迅始终关注的国民性问题上加以探究。

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论述较少,因此,本文从国民性视角出发,对《野草》进行了较深入地论证和阐述。

本文在第一部分当中总结了以往研究《野草》的几种最为主要的研究视角,它们分别是社会学视角、哲学视角、爱情视角,接着,引出自己的研究视角--国民性视角。

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

在这部分中,本文不同于以往研究者,而是选择了从国民性这个角度为切入点,挖掘鲁迅先生悲观绝望的本质原因。

本章分三节。

第一节阐述鲁迅悲观的情感格调,第二节和第三节主要从国民性的角度解释了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

第二节主要讲述“无物之阵”,其中又从“旧文化”和“庸众”两个部分加以阐述。

中国漫长的专制社会,俨然一个荒漠一般的“无物之阵”,专制者通过“软”和“硬”两把刀子,来雕琢迫害生活在其中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变成了唯唯诺诺的愚民和庸众。

这些愚民们不但本身有着积淀深厚、难以清除的劣根性,而且有时对先知先觉的启蒙者进行冷酷的压制和迫害,这就使得国民性改造困难重重,所以,鲁迅先生曾一度陷入了情绪的低谷状态。

这是鲁迅悲观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第三节讲述“循环”的怀疑论。

作为有着哲学家气质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鲁迅先生凭着他敏锐的个性气质和深邃的哲学眼光,产生了“循环”的怀疑论,深切地感悟到了时代的交替递嬗的循环意识,这种深刻的“循环感”也是诱发他悲观情绪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

第三章主要从作家主体的角度浅析了鲁迅先生“绝望的抗战”及其思想依据,他之所以选择反抗绝望的生存方式,主要是由他的独特的人格精神、价值观念决定的。

本章分三个部分来论述:

一是独自担当的使命感,二是独特的复仇观,三是生命的价值在于“燃烧”。

这也是他所说的《野草》体现了他的“哲学”的主要依据。

结语部分指出这种研究视角的不足以及《野草》研究的开放性。

3.期刊论文骆晓会.LUOXiao-hui论中俄文化之亲和力-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中俄文化亲和的主要因素有封建专制主义传统和集体主义及实用主义观念的同一;民本思想与民粹主义主旨的一致;民族心理都具有强烈的内省与忧患意识.中俄文化亲和力的深度和强度决定了中国社会选择外来文化的取向.4.学位论文刘美忠五四时期胡适的国民性改造思想论略2003国民性改造关涉人的现代化,是传统社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环节.在中国社会已进入现代化转型加速而人的现代化凸显重要的今天,回顾和反思中国近代历史尤其是五四时期国民性改造的思潮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代以来,中国因应外势的挑战而历由的变器、变政的种种努力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

人意识到,由传统文化所陶养出来的中国人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人.他们既缺乏权利和自由意识,又不具备社会责任的能力.因而,要实现人的现代化进而实现救国,就必须引入表征现代工业文明价值观的个体主义,在新的社会文化氛围下,通过思想革命,运用启蒙手段,来转变人们的思想性格,彻底改变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积淀而成的国民劣根性.胡适是五四时期国民性改造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该文旨在对其改造国民性思想做一系统整理,以揭示其历史和现实的意义.该文由四章组成.在第一章里,概括了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背景及渊源.文章指出,严复尤其是梁启超具有自由主义特征的"新民"思想以及幼年儒学教育所养成的怀疑精神和对方法的注重,对胡适后来接受易卜生主义和杜威的实验主义,并将其用于国民性改造具有重要影响.第二章则详细介绍其改造目标和主要内容.胡适从人的自然性、个体性和社会性三个层面上,批判国民的奴隶根性和旁观性并用易卜生主义培养国民建立健全的个人主义人生观,即追求个性解放、独立自由并负起对于社会的责任.第三章分析了胡适改造国民性的方法和途径,胡适将杜威的实用主义化约为方法论,并以此批判国人的"奴性逻辑",培养其"智能的个性",实现其思维方式的变革.他认定愚昧是近代中国贫弱的重要根源,倡导教育树人进而实现救国.同时,作为自由主义者,胡适主张建立民主政治制度以训练国民提高其素质.第四章则对其国民性改造思想作了一分为二的评价.5.学位论文付伟强国民性批判——后寻根小说的文化特征2008发端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寻根小说,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之后,表面上似乎消失于文坛,但骨子里却孕育和开拓了新的发展。

由寻根文学所开启的文化反思、批判路向,作为一种新的价值定位和价值取向,继续留存在像莫言、张炜这样一些寻根作家的深层意识当中,他们的创作构成了当代文学的一股潜流。

为了研究的方便,本文将之称为后寻根小说。

本文企望,.通过对后寻根小说这一小说潮流的研究,一方面,在了解其产生的背景上,廓清其与寻根小说的联系与区别,并对其内涵及特征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另一方面,本文也企望借助对这一文学现象的研究,从中梳理和揭示出后寻根小说在反思和批判传统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国民性批判”这一重要文化特征,从而了解后寻根小说在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并希望有助于人们对“国民性改造”这一长远话题的再认识。

全文共分引言及一至六章七部分。

引言主要探讨后寻根小说产生的背景及含义。

一至六章着重探讨了后寻根小说国民性批判这一文化特征:

站在文化的高度分别从保守、自我弱化、实用主义精神哲学、欲望膨胀、虚伪、嫉妒等六个方面对国民心性展开讨论,对现代社会中人们所依然存在的种种劣根性予以揭示和批判。

6.学位论文张厚刚生命的悲歌——当代文学流氓无产者形象研究2003在当代文学研究中,人物形象研究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从文学研究史发展来看,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学研究都受制于这一时期的政治内容、思想视野、文化走向.五六十年代,整个社会受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支配,英雄人物形象研究,成了当时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文革"'期间,文本中的英雄人物形象,被"三突出"的极左文艺思潮推演成"高大全"的政治道具.文革后,随着整个社会英雄主义理想的回落,文坛上更多地关注起中间人物形象的命运.八十年代之后,思想解放和文化反思的不断深入,流氓无产者形象伴随着这股文化追寻思潮,在文本中大量出现.遗憾的是,没能引起文学界、思想界、学术界、史学界的足够重视.考察流氓无产者这一形象,作者试图从中国文化中的等级制度与主奴观念,以及庸俗实用主义理念两个方面来揭示其文化内涵.中国自西周以来就是宗法社会,"家天下"制度是中国宗法制的特征.它要求下级对上级绝对服从,各级官员都是他们上级的奴才,同时,他们又都是下级的主子.下民以父母官为表率,久而久之就造成了"主——奴二重性"的性格.这是流氓无产者性格中本质的特征.专制主义是培植、塑造流氓无产者奴性性格和流氓意识的根本原因和力量.对于庸俗实用主义者来说,只要有利可图,他们可以背信弃义,使用任何卑劣的手段,施展罪恶的阴谋,干出种种见不得人的勾当.为了生存,他们无所不用其极,根本不可能在心中筑起一道道德底限,如果要勉强为他们找一条恪守的原则的话,他们处世奉行"有奶就是娘"——彻底的庸俗实用主义.流氓无产者形象在当代文学作品中大量出现,其反民主性、反文化性、反人道性,给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带来巨大危害,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考察其社会历史内涵、文化内涵、人性内涵,有助于我们对这一人物形象全面把握和深入批判,可以看作是国民性批判的继续和深化,也是当代文学研究的应有之义.7.期刊论文孙昌育.王苹实用主义与美国创新机制的形成和发展-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清教主义和实用主义曾经是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它们塑造着美国人进取开拓的国民性格,推动着美国的创新,使美国的知识经济领先于西欧和日本.特别是实用主义,它对自由的重视,它的怀疑、冒险和求实的精神,它所提倡的"渐进改善"观念,有力地促进了美国社会形成良好的创新机制.这对于我们建设21世纪的中国创新文化和创新机制,具有重要借鉴作用.8.学位论文毕俊峰论约翰斯坦贝克重塑拓荒精神——《愤怒的葡萄》文化研究2008约翰斯坦贝克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在193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愤怒的葡萄》发行后不久,立即成为畅销书,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和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

然而,学术界对该小说的研究一直存在很多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小说的结构和人物刻画风格,以及作家斯坦贝克的创作思想。

这篇论文运用新历史主义的一些理论观点,从文化的视角出发对这一文学名著进行研究。

论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究该小说如何能对20世纪30年代末的美国社会和读者产生巨大影响,从而揭示小说取得成功的原因所在。

新历史主义是对文学文本进行文化研究的一种理论方法。

新历史主义学者认为文学文本与历史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他们指出:

“文学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其意义存在于它的社会文化语境、作者、文本、读者这四个方面的因素中。

”论文对《愤怒的葡萄》的研究就是按照这四个方面展开的,通过对该小说社会文化语境、作者、文本以及读者接受情况进行细致分析,论文认为,虽然美国的西进运动已于19世纪末结束,但在《愤怒的葡萄》一书中,斯坦贝克重新塑造了西进运动中的拓荒精神,这一重塑应该是此小说取得成功并对当时的美国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原因。

20世纪30年代中期,由于受到沙尘暴的侵袭,美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