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生态经济带报告最终稿上报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97454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淮河生态经济带报告最终稿上报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淮河生态经济带报告最终稿上报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淮河生态经济带报告最终稿上报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淮河生态经济带报告最终稿上报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淮河生态经济带报告最终稿上报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淮河生态经济带报告最终稿上报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淮河生态经济带报告最终稿上报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淮河生态经济带报告最终稿上报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淮河生态经济带报告最终稿上报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淮河生态经济带报告最终稿上报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淮河生态经济带报告最终稿上报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淮河生态经济带报告最终稿上报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淮河生态经济带报告最终稿上报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淮河生态经济带报告最终稿上报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淮河生态经济带报告最终稿上报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淮河生态经济带报告最终稿上报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淮河生态经济带报告最终稿上报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淮河生态经济带报告最终稿上报版.docx

《淮河生态经济带报告最终稿上报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河生态经济带报告最终稿上报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淮河生态经济带报告最终稿上报版.docx

淮河生态经济带报告最终稿上报版

 

课题说明

2012年上半年,江苏淮安市委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承担“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先导区”研究课题。

随着研究逐步深入,课题组发现需要从全流域角度进行整体规划。

同时,沿淮信阳、盐城等地相继加入委托,希望通过课题研究,明确自身在淮河生态经济区的功能定位。

根据形势的发展,课题名称相应更改为“淮河经济带发展规划”。

课题由郑新立同志任组长。

课题组用一年多时间,先后两次赴沿岸地区进行实地调研。

自源头至入海口,行程千余公里,跨越三个省。

曾8次赴淮安、5次赴蚌埠、4次去信阳盐城调研。

课题组先后在北京、南京、淮安、蚌埠、信阳、淮南等地组织不同层次的研讨会、论证会近20次。

通过调研,课题组掌握了大量的数据材料。

此外,课题组还多次向地方领导请教,向各行业专家咨询,向各级发改委沟通,向中央领导、国家发改委领导汇报,最终形成了《淮河经济带发展规划(2013-2030)建议稿》。

可以说,课题凝聚了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与辛劳。

课题组计划于近期邀请江苏、安徽、河南三省发改委在淮南市召开座谈会,征求三省意见。

修改完善后,拟将该文本报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农业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征求意见。

之后,拟由三省政府联合向国务院呈报。

 

 

    淮河经济带发展规划(2013-2030)

 

建议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2013年7月)

 

【摘要】淮河经济带是我国区域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抓住当前扩大内需的机遇,制定根治淮河和流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引导社会各方面增加投入,努力把淮河打造为我国第三条出海黄金通道,把淮河流域打造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之后的第四增长极,可使淮河经济带建设成为当前和未来时期扩大内需的重要战略支点。

这一宏伟规划若能付诸实施,其建设规模之大、受益人数之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之好,将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工程。

 

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小康和“双倍增”战略目标,克服当前经济下行压力,需要增强扩大内需力度,寻求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

把淮河经济带建设作为扩大内需的一个战略重点,加大投入,兴利除害,使千年水患得以根治,把淮河打造为我国第三条出海黄金水道,让淮河流域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之后的第四个增长极,不仅是淮河流域人民的迫切愿望,更能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淮河经济带建设总体思路:

以千里河川式水库建设为基础,调蓄兼筹,打造黄金水道,实现汛期蓄水、常年利用、科学调度、变害为利;以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为保障,促进沿岸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以煤盐碱化工等新型产业为抓手,推进流域产业升级,打造若干万亿级产业集群;以淮河流域水质改善为重点,推进全流域污染治理,建设生态淮河;以国家级绿色农产品和食品基地为依托,发展现代农业;以千里淮堤为主干,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最终把淮河建设成地绿、水清、天蓝的美丽淮河,形成产业协调发展、人与环境友好相处的淮河生态经济带。

一、淮河流域发展的基本情况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全长1000公里,其中河南境内364公里、安徽境内436公里、江苏境内200公里。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中部,位于长江和黄河两大流域之间,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水系密布,纵横交错,跨越豫、皖、苏、鄂、鲁五省40个地市,181个县(市),流域总人口为1.72亿人、耕地1.9亿亩、地区生产总值1.73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3%、11.7%、8.1%,城镇化率为33.3%,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工业化、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0-2010年,流域平均经济增长率12.9%,高于全国10.5%的增速。

1.降雨时空分布很不均匀,水多水少矛盾十分尖锐。

由于流域平原广阔,地势低平,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区,天气系统复杂多变,降雨时空分布很不均匀。

每年雨季集中在7、8月份,占全年降水70-80%,驻马店地区至今保持着24小时连续降雨量达1300毫米的世界纪录。

一下雨就发生洪涝灾害;汛期一过,即无水可用,形成旱灾,水多水少矛盾十分尖锐。

河流上游落差大,中下游落差小,且蚌埠淮河河床海拔低于洪泽湖湖面2-3米,淮安市地面海拔低于洪泽湖湖底3米左右,洪泽湖作为淮河最大的蓄水池,洪水消纳功能越来越小,汛期对下游安全威胁越来越大。

干旱与洪涝灾害的交替发生,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

淮河流域又是鄂豫皖根据地和新四军根据地,战争年代为革命做出了重大牺牲。

由于山区可耕地少,交通不便,为脱贫致富带来困难。

特别是安徽中部六安与阜阳两个地区,人均GDP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2。

2.具有良好耕作条件,农业生产潜力巨大。

淮河流域四季分明,光热充足,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粮食产量已占全国17%,商品粮占全国25%。

农村富余劳动力多,输出了3000多万农民工。

沿淮设置的蓄洪区、滞洪区,占了大片农田,影响了村镇建设。

若能将其利用起来,加上淮三角地区大量待开发的滩涂地,可新增高产粮1000-3000万亩。

流域内湖泊众多,水面广阔,为发展水产养殖业提供了理想条件。

生物资源丰富,发展畜牧业潜力巨大。

进一步加大投入,可建成稳产高产、集约化、现代化农业示范区。

3.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展基础较好。

淮河流域濒临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吸引产业转移的条件优越,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相对较小,对人口和产业承载能力强,发展空间巨大。

桐柏的碱矿、银矿,霍邱的铁矿,淮南的煤矿,淮安的凹凸棒石粘土、岩盐和芒硝,盐城的石油天然气等,都居全国前列,发展现代能源、化工、原材料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特别是我国煤炭资源绝大部分分布在缺水地区,成为发展煤化工的制约因素。

唯有淮南煤矿在水资源富集地区。

在淮南市建立煤制油基地,并逐步扩大规模,可有效降低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

4.制定淮河流域总体发展规划已成为当务之急。

淮河流域处在河南、安徽、江苏的边缘地区,三省在制定发展规划时,都未将沿淮地区当做区域发展重点。

建设淮河经济带,与中原经济区、皖江经济带和苏南地区相互支持,对促进豫、皖、苏三省区域协调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在淮河治理上尽管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有了很大投入,但始终以防汛为主,从发展和利用的角度考虑较少。

由于缺乏流域发展总体规划,各部门各行其是,防洪、灌溉与航运之间,农业、工业与交通之间,未能统筹考虑;三省产业发展和交通运输自成体系,沿河至今没有便捷的陆路通道,人为割裂了上中下游之间的经济内在联系。

打破部门和行政区划界限,制定一个全流域的总体发展规划,统筹协调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

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先后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增长极,带动了中国经济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

未来二十年,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需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为经济发展寻求新的动力。

淮河流域从人口、资源和国土面积来看,是当前潜力最大、经济起飞条件最为成熟的地区。

对淮河流域增加投入,见效快、效益高,短期内即可形成与前三个增长极相当的拉动力,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淮河流域尽快发展起来,使1.8亿人口尽快富裕起来,是无数革命先烈的夙愿和老区人民的殷切期盼。

二、把防洪、灌溉、航运结合起来,使淮河成为造福人民的第三条出海黄金通道

20世纪以来,淮河流域每十年左右会出现一次大的洪涝灾害。

上游淮滨市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发生洪灾57次。

每次洪水来临,国家和当地干部群众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

直到2007年仍炸坝泄洪,使良田和民众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随着流域防洪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目前以五年或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已明显偏低。

淮河水患长期未能根治的主要原因,在于投入不足,治理理念仅以蓄洪、滞洪、排洪、减灾为主,没有采取根治措施。

随着国力的增强,应彻底改变治淮思路,由以防御水患为主向综合开发利用为主转变。

要确立防洪、灌溉、航运相结合,以发展为主旨的治淮理念,通过工程措施,将洪水资源化,做到汛期蓄水、常年用水、统筹规划、变为利,使流域人民永远摆脱旱涝灾害之苦,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1.控制洪水,清淤固堤,提高防洪标准。

在淮河干支流新建或改造一批水利设施。

在支流上应建未建的水库,如出山店水库、前坪水库等,要加快建设。

对病险水库要加快进行除险加固。

同时,整治淮河中下游河道,对行洪区的布局、功能和运用标准进行调整,实施淮河河道盱眙段裁弯取直工程,对河床清淤加深,淤土加固加宽加高河堤,扩大洪水通道,巩固排洪能力,切实解决上游拦蓄能力不足、中游行洪不畅、下游出路不足等问题。

通过扩大行洪区水道,逐步减少直至取消滞洪区、蓄洪区,从而增加耕地。

加快平原洼地除涝工程建设,完善防洪湖泊和骨干河道防洪工程体系,提高河道的防洪除涝标准。

推进城镇防洪工程建设,提高淮河沿线城镇的防洪标准。

2.扩大蓄水能力,完善灌溉和水资源保障体系。

淮河水系多年平均降水量911mm,约1731亿吨,多年平均径流深约为238mm。

通过加宽加深河道,可常年蓄水50亿吨左右。

对洪泽湖、瓦埠湖清淤,可分别增加蓄水量60亿吨、40亿吨。

通过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每年向淮河中游调水50亿吨左右。

加上各支流水库蓄水,淮河流域年蓄水量可达200亿吨以上,不仅可以满足沿岸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及常年通航需要,而且可以向阜阳、宿州等皖北缺水地区调水,使全流域大部分农田成为可灌溉农田。

完善流域内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提高调配能力,从根本上解决淮河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

适时启动建设南水北调东线后续工程、引江济淮工程、苏北引江工程等跨流域调水工程,提高引江能力,增加外调水量。

严格实行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供定需。

3.建设第三条出海黄金水道。

目前淮河入海水道下游有通航能力,却只能泄洪、排污,无法实现江海联运。

淮河中上游的物资若通过淮河干流直接出海,将大大节省运输里程、时间和费用,效益巨大。

一是大力开发淮河航运,重点推进黄金水道建设。

以中央政府为投入主体,进行淮河干线航道疏浚、淮河入海水道万吨级航道整治工程,提升改造淮河航运等级。

在淮河干流建若干船闸,形成一个千里河川式水库,将淮河打造成为继长江、珠江之后中国第三个出海黄金通道。

目标是将滨海至蚌埠段建设成一级航道,可通行万吨级船只;将蚌埠段至正阳关由现在的三级航道升级为二级航道,可通行3000吨级单船和万吨级船队;将正阳关至息县升级为三级航道,可通行1000吨级船只。

二是积极推进支线航道和沿淮港口建设。

以中央部分投入、地方政府配套为主要方式,改造、升级支线航道等级,推进浉河、史灌河、沙颖河、涡河、沱浍河、洪河、汾泉河重要支流航道的整治工程,分段提高航道通航标准和船闸通行能力。

要推进沿淮内河港口群建设,以淮安、蚌埠、淮南、淮滨等为重点,优化沿线港口布局,形成以淮干为主线、各港口为珍珠的项链形港口布局。

其中,将淮安、蚌埠、淮南定位为内河国际港,完善港口“大通关”物流体系,设置相应的保税园区和物流园区,使之成为区域性物流枢纽。

三是对淮河出海门户滨海枢纽进行通航改造。

开挖堤坝,将南泓和北泓两条水道合流,开发建设滨海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

在滨海建一个大型船闸以及河海轮船的转运设施,使海轮货物通过这一设施转移到河轮,形成一个物流枢纽,实现入海水道和滨海港的无缝对接,从而真正打通淮河入海口,创造淮河流域对外开放发展新机遇,开拓生产要素流通和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

经过30年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已具备了根治与开发淮河的经济实力。

要把淮河在水利防洪、农业灌溉和综合运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并有机结合起来,使淮河成为推动两岸经济发展、造福一方的“黄金水道”。

三、沿河建设公、铁、空、管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促进沿岸经济一体化发展

以淮河“黄金水道”为核心,形成公、铁、水、空、管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淮河上中下游资源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形成沿河产业带和城市群,推进淮河流域快速发展。

建设沿淮铁路、高速公路、运输管道网络和国际航空运输体系。

规划建设东西铁路通道——沿淮铁路,与京广、京九、京沪线联通,形成“新的陇海铁路”;在淮安、蚌埠、淮南、阜阳、信阳之间500公里的距离内规划建设沿淮高速公路,打造“四小时公路交通经济产业带”;研究建设沿淮盐卤、成品油、LNG、碱液运输管道网络,把桐柏碱矿、淮安盐矿、滨海油气码头的资源输送到加工地和用户。

利用上下游地势落差,东向管道输送液体,西向管道输送气体,充分发挥管道运输成本低的优势,形成布局合理的四大管道网络体系;构建淮安、盐城、蚌埠、信阳等区域国际航空运输体系,合理布局旅游地支线机场,开辟更多国内外新航线。

建设区域性物流枢纽。

依托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健全水、铁、公三位一体无缝衔接的集疏运体系,重点将信阳、蚌埠、淮安、滨海打造成物流集散中心:

把信阳打造成通南达北、承东启西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枢纽;把蚌埠建成服务皖北、面向淮河中上游地区的区域性物流枢纽;把淮安建成服务苏北、面向长三角的重要物流枢纽;把淮滨建成服务豫南、面向中原的区域性物流枢纽;把滨海港建成30万吨级、年集装箱吞吐量达亿吨的深水大港,并打造面向河海联运中转平台、淮河出海门户和国际物流枢纽港。

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将淮河流域打造为我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结合产业全球布局、产业转移和技术创新,整合淮河流域资源配置,以区域煤、盐、碱、铁矿、石英石、砂等特色资源为基础,以特色产业或产品为轴心,以产业链的核心企业为主导,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形成具有较高关联度的产业聚集区。

重点打造新型煤盐碱化工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打造国家重要现代化工基地与新材料基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利用淮河流域丰富的盐卤、天然碱、铁精矿、凹土、石英石等重要经济资源以及区域性成品油、天然气、煤炭中转储配基地,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逐步形成万亿元级国家重要现代化工与新材料基地。

一是主要以煤炭、碱、盐为主导,以煤盐碱化工深加工、综合利用和配套产业为补充,建设相对集中、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新型化工产业体系,形成中国特色非石油路线的烯烃产业集群,打造国家重要新型煤盐碱化工产业基地。

不断壮大煤盐碱化工支柱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持续发展能力。

大力促进煤化工、盐化工、碱化工的融合发展以及上下游产业的一体化进程,积极发展高端石化产品,加快构建现代化工产业集群,在淮安、桐柏、淮滨、淮南打造我国首个非石油路线烯烃产业集群。

二是大力发展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凹土新材料、硅基新材料,建设具有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开拓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共性基础材料,重点发展淮安、霍邱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淮安、淮南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盱眙、明光凹土新材料产业集群,凤阳硅基新材料产业集群,打造若干个万亿元级、千亿元级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

建设重要能源保障基地,支撑华东、华南地区能源供给。

一是合理高效开发煤炭资源。

淮河流域煤炭资源丰富,是全国14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对保障华东、华南地区能源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为缓解当前煤炭资源开发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应按照高效开发、保护环境、有效保障的原则,合理控制煤炭开采量和消费量。

加强煤炭的清洁利用,提高煤炭利用效率,有效控制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

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快塌陷区生态修复与整治利用。

二是优化淮河流域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以提高新能源产业竞争力为目标,集中优势资源,实施一批科技重大项目,重点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天然气利用等关联产业,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建设盱眙、信阳、蚌埠、阜宁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区,支持滨海、淮安区域性成品油、天然气、煤炭中转储配基地建设。

三是加快盐城千万千瓦级风电产业基地建设,把风电产业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加快“风光渔”、“风电车”、“风电水”综合开发利用步伐。

挖掘淮河流域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淮河文化产业大发展。

淮河流域文化底蕴深厚,文明历史悠久,在中华发展史上具有主导地位。

要重点开展盘古文化、新石器文化、农耕文化、治水文化、道教文化、民间艺术等淮河文化的传承弘扬。

要以重点城市为依托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圈,重点打造以下游淮安为中心的“淮扬文化”,以中游蚌埠为中心的“皖淮文化”,以上游信阳为中心的“淮汉文化”,全面提升淮河文化影响力。

促进淮河文化产业大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经济支柱性产业。

推进淮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和旅游服务体系,形成独特的淮河流域旅游风光带。

大力加强沿淮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将淮河经济带打造成为美丽中国的头号工程。

在淮河经济带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生态优先,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积极推广循环经济模式,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加强淮河干支流保护和综合整治,加快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有效保护草地、湿地和森林植被及生物多样性,提升淮河流域水质,切实保障淮河流域生态安全,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强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

以提高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为目标,大规模实施小流域系统综合治理,推进拦、引、排、集、蓄、灌等水利水保工作,实施流域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治理。

在淮河流域水土流失和生态脆弱区,因地制宜,重点突破,开展各具特色的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创建示范样板工程,推动淮河水土保持的全面开展。

二是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指标体系,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效率,大力开展工业节水,推进创建节水型城市。

加大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力度,推进重点节能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国家明确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任务。

深入推进资源整合,继续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保护力度,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

三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严格污染物总量控制,实现环境容量高效利用,努力保障发展需求。

加大淮河流域库区、干支流、湖泊等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力度,支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建立健全跨流域、跨区域的污染联防联控、跨界防治机制。

推进污水和垃圾处理、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河流污染整治等项目建设,加强土壤环境保护、重金属污染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危险废物管理,实施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完成国家明确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四是加强农业污染控制。

加强点源污染治理与监管,重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

以巩固治理成效、防止污染反弹为目标,加快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与升级改造;重点治理与监管农副产品加工、化工、造纸、皮革、制药等工业污染源;巩固淮河干流水质,深化支流水质治理,确保南水北调东线水质达标。

五是加强重金属污染治理。

根据区域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以及发展规划,布局流域内的重金属产业,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非重点区域要进一步加强控制,不再规划涉及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

对重金属排放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加强污染过程控制,督促企业不断提升清洁生产水平。

大力开展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示范工程,在部分重点防控区域组织实施受污染土壤、场地、河流底泥等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工程。

六是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进一步探索制定统筹生态保育、环境保护与农业生产的补偿政策,建立不同层面的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促进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

率先开展耕地保护经济补偿试点工作,探索耕地保护和经济发展利益协调机制。

建立集环境补偿机制、资源补偿机制、用地保障机制、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洪泛区生态补偿机制等于一体的采煤塌陷区生态补偿政策,为煤炭生产和塌陷区复垦提供一条可持续的道路。

构建跨省、流域及上下游协调补偿机制,加快建立淮河流域生态补偿基金。

七是推进流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循环经济体系中的运用,支持建立一个与所有相关行业、机构的管理信息系统双向沟通的信息管理系统,广泛获取生态安全信息。

根据生态环境的不同状况,有重点地建立和完善专项的生态安全预警和防控体系。

建立以气象预报体系、防汛体系、疫情预报与防治体系、动植物检疫体系、环境监测体系等构成的生态安全预警和防护体系,提高全流域应对生态环境灾害的应急能力,减轻灾难的损失。

五、依靠创新驱动推进农业现代化,打造国家现代化农业先行区

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构建具有淮河流域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全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夯实“四化”协调发展的基础。

一是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

淮河流域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并有进一步提高的潜力。

未来应继续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突出位置,实施“一二三千”工程(新增1000万亩农田,建设高产稳产田200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3000万亩),打造“五六七百”工程,重点依托大型水利工程,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大幅提高吨粮田比重,建设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

优先鼓励和引导粮食生产核心区形成多种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加快农业技术推广,提高技术成果转化率,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健全农业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与企业化管理、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适度增加核心区主产省粮食风险基金规模,加大中央财政对核心区转移支付力度,建立产销区利益补偿机制,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修建补贴重点向粮食核心产区倾斜,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加大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理和复垦开发项目中央补助力度。

二是发展现代化高效农业。

通过优化行蓄洪区布局,采取退堤、合并等措施,调减蓄洪区,扩大河道行洪能力,提高保留的行蓄洪区启用标准。

开发滩涂资源,支持大丰、东台、如东、启东等地滩涂围垦。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区域种植,规模经营,调整种、养、加、农、工、副的结构比例。

大力发展生长期短的蔬菜生产,避开行蓄洪季节;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和畜禽养殖,发展湿地经济,适应行洪、蓄洪及湖泊洼地的环境条件;大力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体的农村工业,实施农业产业化;加快林业发展,研究沿淮防护林,根据行蓄洪区及湖泊洼地的特点,适地适树,大力发展林业产业。

三是构建特色农业示范区。

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建立特色有机生态农业发展示范区。

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一批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程度较高的新型现代农业样板区,形成引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实行产学研结合,提升和强化农业示范区引进、集成、运用、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功能,建设一批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成果的密集应用区和辐射源,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和组织管理创新,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推进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积极培育特色品牌农产品,进一步延伸拉长、拓展产业链条。

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建设全国优质安全畜禽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全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基地。

四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利用农业科研院所力量,加强高效栽培、疫病防控、农业节水等领域的科技集成创新,促进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

加强粮食主产区的植保、测土配方施肥、水利技术推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项目建设。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严格落实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召回退出等监管制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

构建农业专家、农技人员和农民有机联系、沟通直接的新型信息传播网络,打造一批实训基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六、淮河经济带建设空间布局

以千里淮河黄金航道和陆路交通为纽带,促进淮河流域上中下游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和集聚,将形成“一带、三核、两枢纽、多节点”的空间开发格局,有利于带动流域内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带”:

发挥全流域资源禀赋与产业优势,完善沿淮河重大基础设施,积极建设现代高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