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97564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9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百强校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湖北省黄冈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和合”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标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

在历史上,汉字“和”与“合”有相近含义。

唐代学者孔颖达在解释《礼记·郊特牲》时说,“和,犹合也。

”“和合”理念强调世界是人与万物的一体性存在,构成世界的诸多要素存在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融合的关系,它们在矛盾与融合中共同发展演变,然后产生新要素、新事物、新生命,客观世界因而不断发展变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和合”是变化之源、运动之力、发展之本、生长之根。

“和合”理念的文化内涵首先体现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发轫于先秦。

《周易》提出“与天地合其德”的天人内在统一思想。

《左传》说: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

”意思是说,礼是天道与人道相统一的自然法则,必须按礼行事。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直言天人一体。

天人合一宇宙观强调整个世界的有机关联,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身与心之间是共生共存共荣的关系。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内含着一种相互联系而非孤立片面看待世界的视角,这让中国人很早就产生了“天下”的观念,视天下为一体。

《尚书·尧典》说: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这说明中国人很早就形成了协和处理不同国家关系的观念,认为不同国家之间应和睦共处、相互合作。

在“天下”观的滋养下,中国人生发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追求和责任担当。

孟子说: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追求天下大同,有一种要共同实现美好生活的担当。

和而不同的社会观是“和合”理念在社会领域的展开。

孔子说: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他提倡和而不同的人格、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人与人之间有性别、年龄、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分别,社会中也有因民族、宗教、地域、阶层、文化职业等形成的差异,只有在承认和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寻求最大公约数、凝聚最大共识,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和谐有序。

在调适具体的人与人的关系上,“和合”理念表现为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其核心是“仁”。

“仁”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着特殊重要地位,孔子将“仁”解释为普遍道德原则,汉代儒学将“仁”解释为“天心”,宋明儒学以“仁”为核心构筑价值体系。

千百年来,与人为善、人际和睦、立己达人、推己及人等道德准则已经深深烙印于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之中。

(摘自陈秉公《“和合”理念具有重要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合”理念文化内涵丰富,强调构成世界的诸多要素在矛盾与融合中发展演变。

B.先秦《周易》中的“与天地合其德”的天人内在统一思想属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C.中国人能视天下为一体,是因为拥有一种相互联系而非孤立片面看待世界的视角。

D.承认和尊重社会差异,寻求最大公约数、凝聚最大共识,社会就能实现和谐有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对“和”“合”的含义解读为切入点,引入对“和合”理念文化内涵的阐释。

B.文章谈“和合”理念,由宇宙观、天下观到社会观、道德观,有理有据,层次分明。

C.第三段引用《尚书·尧典》,意在证明中国人很早就有协和处理国与国关系

观念。

D.第五段对比孔子、汉代及宋明儒学对“仁”的解释,阐述“和合”理念的道德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合”理念是在承认事物之间有矛盾、差异的基础上强调融合、和谐,可以说,“和……合”是变化之源、发展之本。

B.“和合”理念的“天下”观,滋养了中国人以天下为己任,追求天下大同,共同实现美好生活的责任担当。

C.人心和善的道德观是“和合”理念在人际关系上的体现,其核心是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最重要地位的“仁”。

D.当代中国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都体现了“和合”理念的精髓。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嫦娥四号的成功着陆,是人类又一个航天梦想的成功“落地”。

3日11时40分,通过“鹊桥”中继星的“牵线搭桥”,嫦娥四号着陆器获取了月背影像图并传回地面。

这是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拍摄的第一张图片。

大胆创新、努力攻关,这是中国航天人让梦想奔跑起来的强大动力。

年近九旬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院士说:

“这一刻,我们都是幸福的追梦人!

3日22时22分,嫦娥四号着陆器与巡视器成功分离,玉兔二号巡视器(即月球车)顺利驶抵月背表面。

着陆器上监视相机拍摄了玉兔二号在月背留下第一道痕迹的影像图,并由“鹊桥”中继星传回地面。

据介绍,嫦娥四号着陆地是从未实地探测过的处女地,或将取得突破性发现。

(摘编自《人类首次!

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背》,“人民网”2019年1月4日)

材料二:

嫦娥四号成为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测器,为地面与嫦娥四号探测器搭建起通信桥梁的中继星“鹊桥”发挥了关键作用。

“鹊桥”于2018年5月21日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中继星“鹊桥”主任设计师孙骥说,“鹊桥”虽然不是嫦娥四号任务的主角,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使命就是为月球背面的着陆器和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服务,相当于把一个地面站搬到了天上。

他介绍,“鹊桥”运行的轨道非常特殊,环绕地月第二拉格朗日(L2)点,距离月球背面的探测器最远有7.9万公里,距离地球近50万公里。

嫦娥四号探测器的信息传給“鹊桥”后,会首先进行解调等处理,再传回地球。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首席科学家叶培建表示,将尽力让“鹊桥”工作时间足够长,在其寿命内如果外国航天器想去月球背面探测,也可以通过这颗中继星获得帮助,这将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摘编自《“嫦娥”成功落月“鹊桥”功不可没》,“新华网”2019年1月7日)

材料三:

50年前,美国宇航员威廉安德斯将月球背面描述成孩提时代玩过的沙堆,“没有边界,满是碰撞痕和坑洞”。

那是人类第一次亲眼看见月球背面的样子。

50年后,月球永远背对地球的那面山地荒原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地球来客。

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世界首张近距拍摄的月背影像图。

这是全球第一艘在月球背面实现着陆的人造航天器。

《华尔街日报》称,在未来几周的探月任务中,中国的长期计划应该会有明显的早期收获。

在月球背面作业本身就是一项壮举,因为此前月球背面与地球的直接通信是不可能的。

美国“福布斯”网站表示,2019年1月将迎来密集的航天发射仅月球就会“接待”两批地球来客。

除了中国的嫦娥四号,印度计划于1月31日发射该国首个月球着陆器和漫游车“月船2号”。

古往今来,人类不断加快探索宇宙的步伐,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这条看似永无止境的道路上,夹带着好奇心的驱动力、民族自豪感的激情,以及数以万亿美元计规模的产业诱感。

摩根士丹利估计,2019年,投资界将开启“太空之年”,到2040年,太空经济规模将达到1.1万亿美元。

(摘编自《万亿蓝海待掘投资界开启“太空之年”》,“人民网”2019年1月8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1月3日,嫦娥四号着陆器获取了月背影像图并将其传回地面,十多个小时后,它与巡视器成功分离并顺利驶抵月背表面。

B.“鹊桥”的使命就是为月球背面的着陆器和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服务,它是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把一个地面站搬到了天上。

C.人类第一次亲眼看见月球的背面的样子——满是碰撞痕和坑洞,像沙堆。

此描述来自美国宇航员威廉·安德斯50年前的观察。

D.《华尔街日报》称,一直以来在月球背面与地球的直接通信是不可能的,所以中国在月球背面作业可称是一项壮举。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嫦娥四号的着陆地在位于月球背面南极的冯·卡门撞击坑内,这里是从未实地探测过的处女地,将来有可能取得突破性发现。

B.“嫦娥”成功落月,“鹊桥”功不可没。

“鹊桥”为地面与嫦娥四号搭建起了通信桥梁,为嫦娥四号成为人类首次在月背软首陆的探测器起到了关键作用。

C.月球永远背对地球的那面迎来的第一个地球来客是中国,而印度也计划发射该国首个月球着陆器和漫游车,成为月背第二个地球来客。

D.万亿蓝海待掘,太空探索加快。

摩根士丹利估计,2019年投资界将开启“太空之年”到2040年,太空经济规模将达到1.1万亿美元。

6.以上三则材料中,三篇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给美君的第一封信

龙应台

①很多年以来,当被问到“你的人生有没有一件后悔的事”,我多半自以为豪情万丈地回说:

“没有。

决定就是承担,不言悔。

②但是现在,如果你问我是否后悔过什么,有的,美君,其中一件后悔的事,和你有关。

③我真的可以看见好多个你。

④我看见一个扎着两条粗辫子的女孩,跟着大人到山上去收租,一路上蹦蹦跳跳,时不时停下来采田边野花,又滔滔不绝地跟大人说话,清脆的童音和满山嘹亮的鸟鸣交错。

我看见一个穿阴丹士林旗袍的民国姑娘,在绸缎铺里手脚利落地剪布卖布,仪态大方地把客人送走,然后叉腰跟几个蛮横耍赖的士兵当街大声理论,寸步不让。

我看见一个神情焦虑的妇人手里紧紧抱着婴儿,在人潮汹涌的码头上盯着每一个下船的男人,寻找她失散的丈夫;天黑时,她蹲在一条水沟边,拎起铁锤钉钉子,搭建一个为孩子遮雨的棚屋。

我看见一个在寒冬的清晨蹑手蹑脚进厨房做四盒热便当的女人。

我看见一个姿态委屈、语调谦卑、为了孩子的学费向邻居朋友开口借钱的女人。

我看见一个赤脚坐在水泥地上编织渔网的女人,一个穿长筒雨靴涉进溪水割草喂猪的女人。

我看见一个对丈夫坚定宣布“我的女儿一样要上大学”的女人。

我看见一个身若飘絮、发如白芒的女人,在丈夫的告别式上不胜负荷地把头垂下……

⑤我清清楚楚看见现在的你。

⑥你坐在轮椅中,外籍看护正在一口一口喂你流质的食物。

我坐在你面前,握着你满布黑斑的瘦弱的手,我的体温一定透过这一握传进你的心里,但同时我知道你不认得我。

⑦我后悔,为什么在你认得我的那么长的岁月里,没有知觉到:

我可以,我应该,把你当一个女朋友看待?

⑧女朋友们彼此之间做些什么?

⑨我们常常约会——去看一场特别的电影,去听一次远方的乐团演奏,去欣赏一个难得看到的展览,去吃饭,去散步,去喝咖啡,去医院看一个共同的老友。

我曾经和两个同龄女友清晨五点摸黑到寒冷的擎天岗去看日出怎样点亮满山芒草。

我曾经和几个年轻的女友在台东海边看满天星斗到凌晨三点。

我曾经和四个不同时代的女友在沙漠里看柠檬黄的月亮从天边华丽升起。

我曾经和一个长我二十岁的女友在德国菜茵河畔骑脚踏车,在纽约哈得孙河畔看大河结冰。

⑩而你,美君,从来就不在我的“女朋友”名单里。

你啊,只是我的母亲而已。

一旦是母亲,你就被拋进“母亲”这个格子里,定格为我人生的后盾。

后盾在我的“后面”,是保护我安全、推动我往前的力量,但是因为我的眼睛长在前面,就注定了永远看不到后面的你。

很旱就发现了这个陷阱——我是两个儿子的“后盾”;在他们蓄势待发的人生跑道上,嵌在“母亲”那一格的我,也要被“看不见”了。

所以,十五年前我就开启了一个传统——每一年,和他们一对一旅行一两次。

十五年中一次一次的单独旅行,我亲密注视着他们从少年蜕变为成人,他们亲密注视着我从中年踏进了初老。

有一天走在维也纳街头,绿灯亮时,一抬头看见灯里的小绿人竟然是两个女人手牵手走路,两人中间一颗心。

停下脚步,人们不断地从我身边流过,我心里想的是你:

当你还健步如飞的时候,为什么我不曾动念带你跟我单独旅行?

为什么我没有紧紧牵着你的手去看世界,因而完全错过了亲密注视你从初老走向深邃穹苍的最后一里路?

为什么我把自己从“母亲”那个格子里解放了出来,却没有解放你?

为什么我愿意给我的女朋友们那么多真切的关心,和她们挥霍星月游荡的时间,却总是看不见我身后一直站着一个女人,她的头发渐渐白,身体渐渐弱,脚步渐渐迟,一句抱怨也没有地看着我匆忙的背影?

为什么我就是没想到要把你这个女人看作一个也渴望看电影、喝咖啡、清晨爬山看芒草、需要有人打电话说“闷”的女朋友?

我抽出一张湿纸巾,轻轻擦你的嘴角眼角。

你忽然抬头看我——是看我吗?

你的眼睛里好深的虚无,像一间屋子,门半开,香烟缭绕,茶水犹温,但是人已杳然。

我低头吻你的额头,说:

“知道吗?

我爱你……”

那是多么迟到的、空洞的、无意义的誓言啊。

所以我决定给你写信,把你当作一个长我二十六岁的女朋友——尽管收信人,未读,不回。

(选自《天长地久》,有删改)

7.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先说“不言悔”,接着又说有后悔的事;“不言悔”是作者对自己人生选择负责任的态度使然,而后悔是因为作者对母亲的人生有更深的体认,对亲情有新的领悟。

B.文章结尾“我”决定给母亲美君写信,而美君“未读,不回”,这简短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因“子欲养而亲不待”而产生的深沉的悔意与痛苦。

C.文章除了第4段,其他段落都用“你”来称呼母亲美君,第二人称不仅拉近了作者与写作对象的距离,而且增添了文章的抒情性。

D.从全文看,龙应台称母亲为“美君”,显得亲切之外,还有一个意义:

两代之间除了一定要有理解和承袭外,也要有相互的平等与尊重。

8.文章第4段所写一部分内容作者不可能亲眼看见,为什么还要反复说“我看见”?

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9.文章第9、12两段都写了与美君无关的内容,这两段的作用有什么异同?

请简要分析。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馥字元颖,沛国相人也。

建安初,说袁术将戚寄、秦翊,使率众与俱诣太祖。

太祖悦之,司徒辟为掾。

后孙策所置庐江太守李述攻杀扬州刺史严象,庐江梅乾、雷绪等聚众数万在江、淮间,郡县残破。

太祖方有袁绍之难,谓馥可任以东南之事,遂表为扬州刺史。

馥既受命,单马造合肥,建立州治,南怀乾、绪。

数年中恩化大行,百姓乐其政,流民越江山而归者以万数。

于是聚诸生立学校广屯田兴治茹陂及吴塘以溉稻田官民有蓄陂塘之利至今为用又高为城垒多积木石为战守备。

建安十三年卒,扬州士民追思之。

馥子靖,黄初中,出为河南尹。

为政初虽如碎密,终于百姓便之,有馥遗风。

后迁镇北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遂开拓边守,屯据险要;又修广戾陵渠大堨,水溉灌蓟南北;三更种稻,边民利之。

嘉平六年卒。

靖子弘,累迁宁朔将军。

太安中,张昌作乱,以弘为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

弘遣南蛮长史陶侃为大都护,牙门将皮初为都战帅,进据襄阳。

侃、初等累战破昌,昌惧而逃,其众悉降,荆土平。

时荆部守宰多阙,弘请补选,帝从之。

弘乃叙功铨德,随才补授,甚为论者所称。

弘于是劝课农桑,宽刑省赋,岁用有年。

陈敏寇扬州,引兵欲西上,弘乃解南蛮以授蒋超,统江夏太守陶侃、武陵太守苗光,以大众屯于夏口;又遣何松领建平、宜都、襄阳三郡兵屯巴东;又加南平太守应詹督三郡水军继蒋超。

侃与敏同郡,又同岁举吏。

或有间侃者,侃遣子为质,弘遣之曰:

“匹夫之交尚不负心,况大丈夫乎!

”乃以侃为前锋督护,委以讨敏之任。

敏竟不敢窥境,时人莫不称善。

弘卒于襄阳,士女嗟痛,若丧所亲矣。

(摘编自《三国志》和《晋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

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聚诸生/立学校/广屯田/兴治茹陂及吴塘/以溉稻田/官民有蓄/陂塘之利/至今为用/又高为城垒/多积木石/为战守备

B.于是聚诸生/立学校/广屯田兴/治茹陂及吴塘/以溉稻田/官民有蓄陂塘之利/至今为用/又高为城垒/多积木石/为战守备

C.于是聚诸生/立学校/广屯田/兴治茹陂及吴塘/以溉稻田/官民有蓄陂塘之利/至今为用/又高为城垒/多积木石/为战守备

D.于是聚诸生/立学校/广屯田兴/治茹陂及吴塘/以溉稻田/官民有蓄/陂塘之利/至今为用/又高为城垒/多积木石/为战守备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郡县,是古代两级行政单位。

秦始皇推行郡县制,将全国分成若干郡,郡以下置县。

B.三更种稻,是我国古代农业分区休耕的轮作方法;文中的“三更”指轮作三次。

C.守宰,泛指各级官员,文中“守”是州府地方长官,“宰”是辅佐国君的百官之长。

D.丈夫,古代泛指成年男子,因为其身高依古制约合一丈;亦指英武有志节的男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馥为政安民有法,教化百姓。

他临危受命出任扬州刺史时,大行恩化,流民归集;兴修水利,兴校屯田,富民有法,施以教化,百姓乐其政。

B.刘靖

政以民为本,便民利民。

他出任河南尹一职时,为政便利百姓;做镇北将军时,既屯边据险,又重视农业,兴修水利,而使得边民获利。

C.刘弘平乱精于军事,用人不疑

张昌作乱时,他重用陶侃和皮初,进据襄阳,收复荆州;陈敏进犯后,他调兵遣将,精心布局,终将陈敏击退。

D.刘氏祖孙三代为官,有所传承。

刘馥为政,大行恩化,深受百姓爱戴;刘靖以民为本,有刘馥遗风;刘弘重视农业,宽刑减赋,百姓连年丰收。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馥既受命,单马造合肥,建立州治,南怀乾、绪。

(2)弘乃叙功铨德,随才补授,甚

论者所称。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①

王维

天官动将星②,汉地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注】①得青字:

古人相约赋诗,分拈韵字,依韵而赋,“得青字”即拈得青字韵。

②天官:

天上的星官。

古人认为,天上的星星与人间的官员一样,有大有小,因此称天官。

将星:

古人认为中央的大星是天的大将,外边的小星是吏士;大将星摇晃是出兵的预兆。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扣题目,“天官”“将星”点明了人物身份和事件缘起,“柳条青”则表明了季节特征和特定场景,可谓言简意赅。

B.颔联描写两军对阵的场面,“鸣”字突出听觉,使人如闻震天军声,“万里”二字极写唐军阵势浩大。

C.颈联揭示赵都督的内心世界,“辞凤阙”写出征,“取龙庭”写鏖战,无论是“辞凤阙”还是“取龙庭”,都下定“忘身”、“报国”的决心。

D.这首诗与王维诗中常见的淡远、清新、自然的风格不同,呈现出笔力雄健、意气风发、昂扬向上的格调。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名句名篇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古代圣人“______”,尚且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____”,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2)《离骚》中写屈原忧愁失意,走投无路,十分迷茫困惑的句子是:

“____,____。

(3)《出师表》中,诸葛亮用“_____,______”表明自己作为布衣在乱世中的心志。

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生活中的“刷脸”应用也越来越常见。

手机支付、高铁站安检、入住宾馆或是上班打卡,“刷脸”已经,甚至在商场购物时,衣帽间前刷一刷脸,AI(人工智能)导购就能根据用户画像向你精准推荐个性化的服饰搭配。

一些地方还在执法监督、政务服务、医疗等领域广泛应用人脸识别系统,“刷脸”挂号、“刷脸”办理个税等都已成为现实。

()尤其是在“刷脸”过程中,用户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甚至用户在不同情境状态下的情绪等大量信息都被采集并储存。

这些信息如果得不到妥善保管而被泄露,用户个人隐私就有可能处于“裸奔”状态。

在人脸识别技术蓬勃发展、行业应用的当下,必须、多管齐下,充分重视并保障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

但在现实的信息收集环节中,还是有一些互联网企业没有达到法律法规与国家标准的要求,尤其是在人脸识别环节,更是缺少清晰的标准与界定。

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措施,同时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同时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措施。

B.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同时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力度。

C.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同时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

D.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同时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然而,这些新技术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采集与安全方面的担忧。

B.但是,人们在享受这些新技术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采集与安全方面的担忧。

C.因而,人们享受这些新技术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采集与安全方面的担忧。

D.诚然,这些新技术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采集与安全方面的担忧。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与时俱进司空见惯方兴未艾未雨绸缪

B.突飞猛进司空见惯如日中天防患未然

C.与时俱进屡见不鲜如日中天防患未然

D.突飞猛进屡见不鲜方兴未艾未雨绸缪

20.下面是高中生明华写给新邻居的留言,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阿姨:

您好!

很欣慰能与您做邻居。

您孩子午间经常练琴,而我正在备考,需要午休,琴声给我带来了伤害。

我本想找您当面磋商,恰巧您不在,特此留言,期望您安排好孩子的练琴时间。

若能体谅,鄙人将不胜感激。

您的邻居:

明华

2019年5月24日

21.今年是中国植树节设立四十周年,3月11日,中国邮政发行了首枚“中国植树节”纪念邮票。

请仔细观察下面的邮票,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简要描述邮票的主体图案。

(2)请拟一则广告语来配合宣传中国植树节,不超过20个字。

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2)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

——[俄]乌申斯基

(3)你在苏联的大学毕业了,这很好,但学的是书本上的知识,可以说这只是知识的一半。

你还需要上一个大学,就是劳动大学。

——毛泽东与毛岸英的谈话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每一个人都要通过劳动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