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漫笔阅读练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04055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灯下漫笔阅读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灯下漫笔阅读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灯下漫笔阅读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灯下漫笔阅读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灯下漫笔阅读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灯下漫笔阅读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灯下漫笔阅读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灯下漫笔阅读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灯下漫笔阅读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灯下漫笔阅读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灯下漫笔阅读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灯下漫笔阅读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灯下漫笔阅读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灯下漫笔阅读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灯下漫笔阅读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灯下漫笔阅读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灯下漫笔阅读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灯下漫笔阅读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灯下漫笔阅读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灯下漫笔阅读练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灯下漫笔阅读练习.docx

《灯下漫笔阅读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灯下漫笔阅读练习.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灯下漫笔阅读练习.docx

灯下漫笔阅读练习

《灯下漫笔》

1.文章是由什么日常小事引发出大话题的

答案:

作者首先叙述了自己所亲历的一件日常小事,如何相信国家银行而将银元换成钞票(第一段),又如何因政局不稳要将钞票转换成银元而不得(第二段),暗中听说有了行情又如何赶去兑现,即使打了折扣也在所不惜(第三段)。

正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成为鲁迅思考的起点,成为他的思想探索的起点;最平凡的、最普通的,也是最深刻的。

2.文中的谈论对象主要涉及哪几个方面作者对它们分别下了什么结论

答案:

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即中国人(百姓),统治者(一种暴力),中国社会(时代)。

对于中国人,作者认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和“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对于统治者,作者没有明确地说出,但我们根据文章可推断出。

统治者对百姓只是进行压迫、剥削、杀戮,从来没给过他们做人的资格。

对于中国社会,作者认为,中国社会可以直截了当地概括为两个时代,即“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3.如何理解“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这句话的含意?

答案:

“极容易”说明中国“乱”是长期的,“治”是短暂的,因此老百姓常常“想做奴隶而不得”;他们把做奴隶当做一种奢望,甚至说是一种享受,一旦有哪一位统治者满足了这一令人感到悲哀的要求,他们竟然就“万分喜欢”了。

这句话表达了对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统治、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的鞭挞和批判。

4.鲁迅先生为什么又提出“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提示:

鲁迅认为当时的社会现实,正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而且人们丝毫没有走出做奴隶时代的要求。

现实生活中,尽管人们都不满于现状,但无论是知识分子(国学家、文学家、道学家),还是普通百姓,或是复古,或是避世,其实质都是“神往”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面对这样的现实,面对这样的国民,他无法掩饰内心的悲凉与绝望,不得不发出震天一吼:

“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5.怎样理解本文披情入理、情理交融的特点

提示:

鲁迅随笔的显着特点,就是在议论的过程中饱含着巨大的激情,议论情感化。

这篇随笔,情感与理性相互作用,相互渗透。

是将议论与叙述、描写、抒情结合为一体,例如,作者将中国人的历史概括为两个时代时,表面上似乎是客观冷静的科学论断,实际上,作者已将内心悲愤的情感(憎恨封建暴政,怨恨国民麻木,期盼走出怪圈)熔铸在里面了。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

45分钟)

一。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想来,除了多少对于银子有特别嗜好和爱情的人物之外,所有的怕大都是钞票了罢,而且多是本国的。

但可惜后来忽然受了一个不小的打击。

1.“嗜好”指___________.“爱情”指___________.

2.对“所有的怕大都是钞票了罢,而且多是本国的”这一句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对银子有特别嗜好和爱情,怕钞票代替了银子。

B.本国的钞票伪钞太多,不敢使用。

C.钞票贬值严重,但还是喜欢本国的。

D.大家不明事理,对本国钞票怀有偏见。

3.文中“不小的打击”指的是()

A.袁世凯想做皇帝,恢复银元。

B.蔡锷讨袁,中国银行停止兑现。

C.物价飞涨,剥削严重。

D.蔡锷起义,引起战乱,民不聊生。

二。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后来又涨到七折了,我更非常高兴,全去换了现银,沉垫垫地坠在怀中,似乎这就是我性命的斤两。

倘在平时,钱铺子如果少给我一个铜元,我是决不答应的。

但我当一包现银塞在怀中,沉垫垫地觉得安心、喜欢的时候,却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就是:

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1.“似乎这就是我性命的斤两”中的“这”指代的是___________.

2.“似乎这就是我性命的斤两”表达的情感体验是_______.

3.“倘在平时,钱铺子如果少给我一个铜元,我是决不答应的。

”这一句从情与理的角度包含的意思是_________.这句话在由情入理的过程中起了_________作用。

4.对“万分喜欢”理解正确的是()

A.这里用的是反语。

B.不理解“奴隶”的含义,上当受骗。

C.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进步。

D.是久已形成的奴性心理的反映,是人性的扭曲。

三。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

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哪一面,但又属于无论哪一面。

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

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1.文中破折号表达的意思是()

A.是对前文意思的转换。

B.对前文意思的解释说明。

C.是并列关系的联结。

D.是对前文意思的补充完善。

2.文中“‘人’的价格”是指_______________.

3.对“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百姓不偏不倚,有公正之心。

B.中国的百姓不曾把自己定位于“人”的价格。

C.中国的百姓在战争时期是极其善良的。

D.在官与匪之间,中国的百姓无法做出选择,只能当牛做马。

4.“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态?

试做分析。

答:

四。

阅读下文,完成1、2题。

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弯子了。

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看来,是给“主子”清道辟路的,所以说:

“为圣天子驱除云尔。

1.对“爱排场的学者们”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指上文编纂“历史教科书”一流东西的人

B.说“咱们向来就很好的”的人

C.历代反动统治者的走狗文人

D.对中国纷繁复杂历史缺乏真知灼见的人

2.文中“先儒”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一治一乱”,“治”与“乱”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现在入了哪一时代,我也不了然。

但看国学家的崇奉国粹,文学家的赞叹固有文明,道学家的热心复古,可见于现状都已不满了。

然而我们究竟正向着哪一条路走呢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

总而言之,复古的,避难的,无智愚贤不肖,似乎都已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就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了。

但我们也就都像古人一样,永久满足于“古已有之”的时代么都像复古家一样,不满于现在,就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么

自然,也不满于现在的,但是,无须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

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1.作者说:

“现在入了哪一时代,我也不了然。

”根据该段的整体意思,你能理解这一时代吗?

请用一句话表述其实质。

2.对作者提出的“第三样时代”你怎样理解?

结合作者概括的前两个时代,谈谈自己的体会。

六。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有人说,鲁迅正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

这或许是事实,但我却并不以为然,我是31年前读的鲁迅,1年前读的周作人,中间隔了30年。

但鲁迅仍然离我很近,周作人仍然离我很远。

一个人,在他的青年时代,首先读的是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个时代,是提倡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对于今后整整一代人也会产生很不同的影响。

对今日的中国青年,今日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更需要的还是鲁迅,而不是周作人。

当然,鲁迅和周作人是亲兄弟,鲁迅也并不知道周作人的“后事”。

但即使从周作人的“前事”而言,他与鲁迅的地位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这不仅是从是文学史角度的评价,而且是就他们对于中国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意义而言的。

鲁迅,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骁将,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

鲁迅所批判的不仅是那一种制度那一个阶级那一派文化现象,而且是在几千年封建文化“酱缸”浸泡中、在近百年半殖民地政治“囚笼”扭曲中霉变畸形的民族灵魂。

鲁迅积其一生之力铸造国人的灵魂。

他自己也成为我们民族的不朽灵魂。

周作人也曾是新文化的代言人,也曾是传统伦理文化的批判者。

但很快,新文化只沦为他人的工具;他仍然以传统士大夫心态用冲淡的白话语言去娴熟地把玩起中国的器物文化来。

悠悠五千年,中国的器物文化博大精深,世所罕匹;吃喝玩乐衣食居行,随手拈来就是文化,就是文明。

用林语堂的话说就是,西方文明除去抽水马桶先进,其他别无所长。

这自然使周作人大有用武之地——今日提倡“玩文学”的青年哪能玩过周作人呢玩物丧志,周作人最终几乎是自愿地出卖自己的灵魂成为民族的罪人并不偶然。

如此一个周作人如何能和鲁迅相比呢

但正因如此,今天的周作人可以摆在地摊上大畅其销,因为它好读——茶余饭后,躺在沙发上,借周作人之笔触,摩挲一些小摆设品味一些小感触体验一下昨日的民族风情,未必不是一件乐事。

何况今日玩风甚盛,有亲者甚众呢?

而鲁迅却不是能躺着读的。

重读鲁迅,我仍然时时如针芒在背,为自己的灵魂所承受着的拷问。

中国知识分子都应经受鲁迅的拷问——因为鲁迅本人已经千百遍地拷问自己。

传统文化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积淀形成的某些劣根性,是难以自省自察自知的。

但它却是妨害我们民族进取现代文明的痼疾。

一个民族具有庸人气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国人自卑自负又自慰的阿Q精神。

鲁迅作为伟大思想家文学家的当代意义正在于此,因为虽然60年过去了,但由于种种政治历史主题的变奏,我们的国民性改造任务还远没有完成,毒化民族的灵魂的阿Q精神却仍在蔓延滋生。

物质贫乏时的阿Q尚是可怜的,物质丰富时期的阿Q却变得有些可憎。

如果我们不能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培育出刚健峻拔的民族品格和自信自谦的民族精神。

最终,精神的贫乏将使中华民族难以真正崛起。

当然,我并不排拒周作人。

但不能以此而排拒甚至贬低鲁迅。

尤其作为民族精神体现和创造者的知识分子不能媚俗从众丧失操守地靠作翻案文章靠出卖民族的良知哗众取宠谋利发财。

在鲁迅的伟岸形象面前,周作人永远是一抔黄土。

鲁迅,不应也不会离我们远去。

1.作者在第一自然段说:

“有人说,鲁迅正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

(1)“鲁迅正在离我们远去”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2个字)

(2)“周作人正向我们走来”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2个字)

2.第三自然段中说到“妨害我们民族进取现代文明的痼疾”,这个“痼疾”是指什么(不超过25个字)

答:

3.作者认为“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的理由是什么?

请分条陈述。

答:

4.本文就中国文化对民族的意义提出了精辟的见解,下列分析符合作者意思的两项是()

A.周作人与鲁迅不可同日而语,就是因为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没有鲁迅高。

B.本文说的是鲁迅与周作人,论的却是文化的批判与陶铸灵魂的功能。

C.茶余饭后,躺在沙发上读地摊上的畅销作品,既是人生的一件乐事,又利于自省自察。

D.在鲁迅重铸的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同时,周作人却玩物丧志,终于堕落为民族罪人。

「试题答案」

一。

1.特殊的爱好(多指不良的)。

爱好的感情(不同于男女之间的相爱之情)。

2.C3.B

二。

1.银子2.靠这些银子为生3.正常的要求不能实现,降格以求其次,反而有被扭曲的满足感。

承接上文,开启下文。

4.D

三。

1.A2.生命个体在人文背景下所应具备的自由、平等和尊严的特性。

解析:

“人”首先指的是生命个体,同时“人”又不能离开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而存在,“人”属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不应当和奴隶一样被人驱使压迫。

3.B解析:

“中立”的含义是指中国的百姓只从属于强者,始终被奴役,没有抗争,没有尊严,

没有选择,只求做一个稳定的奴隶,不曾把自己定位于“人”的价格。

故选B项。

4.一种缺乏独立人格的奴性心态。

这是千百年封建思想统治对人性压抑的恶果,是一种人格悲剧。

解析:

“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以便做一个稳当的奴隶。

联系前后文意,认真思考百姓为什么会这样,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和政治道德原因是什么,由此便能得出答案。

四。

1.C2.古代有学问有地位的文人墨客。

3.①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②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五。

1.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2.“第三样时代”是中国实现了现代文明,百姓摆脱了封建奴役,不做奴隶的时代

六。

1.

(1)文化的批判功能正在消失(或:

鲁迅的战斗精神已过时。

(2)文化仅贡消遣与把玩2.传统文化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积淀形成的某种劣根性3.①国民性改造的任务远未完成,阿Q精神仍在蔓延滋生②应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培育刚健峻拔的民族品格和自信自谦的民族精神。

灯下漫笔(节选)

【考点新理念】

高考要求

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宾语前置、成分省略、词类活用)

学习目标

1.着重鉴赏散文所表现的情和理。

2.鉴赏散文的含蓄美。

【有效信息港】

1.鲁迅的文化散文是指其作品中有深刻文化味的杂文。

这些作品往往以文化人的深刻眼光来凝视历史、现实和将来。

如《灯下漫笔》《习惯与改革》《我们现在这样做父亲》《睁了眼看》等。

我们现在读这些作品,仍然感受到那种贯注其中的透彻的文化深思和力透纸背的苍凉、严肃。

它们往往从历史当中看穿时代,从传统当中看穿现实,从文化当中看穿国民性格。

鲁迅往往以作论文的思维和眼光来作散文,使他能够从生活中发现生活背后的文化,能够从现实生活中一点因由生发开去,直到挖掘到文化这条老根上,寻找出历史与现实、文化与生活的因果链,使人既读通了历史,也读懂了现实,既看透了历史,更看穿了世事。

2.散文诗是诗歌的一种,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

它以散文的形式表现抒情诗的内容,是一种容量较大、运用自由、散文化了的诗。

它有诗的意境、情趣,节奏和谐,同时又有散文的灵活。

3.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常用名郭鼎堂,后取家乡沫水(大渡河)、若水(雅河)之称,改名沫若。

1913年留日,1921年回国与郁达夫、成仿吾等创建创造社。

稍后去日本,1923年学成回到上海专事文学。

1978年6月22日在北京逝世。

他一生建树颇多,是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

4.韩少华?

当代作家,1933年生于北京。

素以散文着称,代表作有《暖晴》。

5.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6.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作家,有短篇作品集《猎人笔记》、长篇小说《罗亭》《父与子》等。

7.罗素(1872~1970)英国人,是二十世纪声誉最着、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之一,1950年底,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思维因特网】

1.宾语前置的常见形式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石钟山记》:

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鸿门宴》:

沛公安在

③介词结构中介词宾语前置

A.疑问句《廉颇蔺相如列传》:

王曰:

“何以知之”

B.陈述句《石钟山记》:

余是以记之。

④用“之”“是”等虚词使宾语前置

《陋室铭》:

何陋之有

《问说》: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⑤因平仄需要而使宾语前置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2.省略句

①省略主语

A.承前省略《捕蛇者说》:

“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B.蒙后省略《鸿门宴》:

“(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对话省略《孟子二章》:

(孟子)曰: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齐宣王)曰:

“不若与人(乐乐)。

②省略谓语

《曹刿论战》: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廉颇蔺相如列传》: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威)

③省略宾语

《曹刿论战》: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公)。

《赤壁之战》:

可烧而走(之)也。

《训俭示康》:

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之)正道直行

④省略介词

《梅花岭记》:

吾上书太夫人,谱汝(于)诸孙中。

3.词类活用

①名词活用

A.活用为一般动词。

其形式主要有:

副词后边的名词用作动词,《采草药》:

“二月草已芽”;能愿动词后的名词用作动词,《劝学》: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代词前的名词用作动词,《游黄山记》(徐宏祖):

“塞者凿之,陡者级之”;介词结构作补语,它前边的名词用作动词,《游褒禅山记》: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词和动词之间构成并列关系时,名词常用为动词,《五人墓碑记》: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两个名词在一起,如果二者既非并列,又非偏正,则其中一个用为动词,《鸿门宴》:

“范增数目项王”;名词与前边的“所”构成所字结构,名词用作动词,《陈涉世家》:

“置人所罾鱼腹中”。

B.活用为使动词。

其特点为必带宾语,是兼语式的简化,译时恢复兼语式。

《鸿门宴》: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

使……为王)

C.活用为意动词。

“主语”把“宾语”看成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师说》:

“孔子师郯子”,译成“孔子把郯子当做老师”。

D.直接作状语。

《冯婉贞》:

“猱进鸷击”(像“猱”“鸷”那样,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鸿门宴》:

“吾得兄事之”(用对兄长的态度,表对人的态度);《愚公移山》: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表动作行为使用的工具);《廉颇蔺相如列传》:

“卒廷见相如”(在朝堂上,表动作行为的地点);《赤壁之战》:

“操军破,必北还”(向北方,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劝学》: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表动作行为的频率);《雁荡山》:

“灵运所不至,理不足怪也”(从事理上,表动作行为所依据的形势或道理)。

②动词活用

A.作名词。

一般处于主语或宾语位置,有时前有“其”或“之”字。

《游褒禅山记》: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

到这里的人);《捕蛇者说》: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

出产的东西;入:

收入的财物)。

B.使动用法。

其特点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事物产生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训俭示康》:

“至孙以骄溢倾家。

”(倾:

使……倾)

C.意动用法。

即动词对它的宾语含“认为(宾语)怎么样”。

意动用法多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

《信陵君窃符救赵》:

“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

”(怪:

以……为可怪)

D.为动用法。

动词不直接支配宾语,而是表示为宾语施行某一动作。

《〈指南录〉后序》: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序:

为……作序)

③形容词活用

A.用作名词。

一般处于主语或宾语位置,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这个形容词作定语。

《庄暴见孟子》:

“与少(少数人)乐乐,与众(众人)乐乐,孰乐”

B.用作一般动词。

形容词一般不带宾语,倘带了宾语又无使动、意动意,则用作动词,《鸿门宴》:

“素善留侯张良。

”(善:

与……友善)

C.使动用法。

《荷蓧丈人》: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洁:

使……洁)

D.意动用法。

《伤仲永》:

“父利其然也。

”(利:

认为……有利)

④数词活用

数词有时可活用为动词,《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

”(一:

统一)

4.本单元课文要点概述

本单元六篇散文,有的重在叙事,有的重在抒情,有的重在议论。

这些散文意蕴深广,富有哲理,感情倾向鲜明、强烈,理中含情,情中有理,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给人美的享受。

《灯下漫笔》充分表现了鲁迅先生深刻的思想和辛辣的文笔。

作者从生活小事谈起,深掘出中国思想文化的劣根,堪称“文化散文”的典范之作。

《巴尔扎克葬词》的作者雨果是巴尔扎克的老朋友,他在文中高度评价了巴尔扎克的一生。

全文的基本思路是悼念—评价—讴歌。

感情的脉络是悲壮—激越—景仰,全文文采华丽,饱含哲理。

《记忆》和《门槛》是两篇散文诗,一篇激情洋溢,一篇富有象征意味。

《记忆》的作者韩少华在文中一步步形象地揭示了“记忆所蕴含的真谛,强烈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憎感情。

屠格涅夫通过两个象征意象:

门槛和一个俄罗斯姑娘,表现了一种不畏艰难险阻,执着追求的精神。

《〈鲁迅诗稿〉序》是郭沫若应邀为《鲁迅诗稿》一书的出版而写的序言。

作者以诗的语言高度评价了鲁迅的诗歌和书法。

文章短小精悍,文学性强。

《我为何而生》表明了作者对爱情和知识的热爱和追求,对社会苦难的同情。

全文感情真挚,教育性强。

【焦点显示屏】

一、1994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2题

下列两句中加粗的字的正确意思与读音是()

①扬州辟从事史?

②竭身运力,以给供养

A.①设立pǐ?

②给予gěi

B.①设立pì?

②使……丰足jǐ

C.①征召bì?

②使……丰足jǐ

D.①征召bì?

②给予gěi

解析:

本题考查内容之一是词类的活用。

②句中“给”处在谓语位置,而且“给”在古汉语中不表示“给予”。

本题既可从古今异义辨析,也可从词类活用的角度辨析。

答案:

C

二、1995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5题

“吾谓汝知天下之理,今闻此言,故犹未也”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我以为你懂得天下的道理,现在听到这话,才知道你仍然没有懂。

B.我以为你懂得天下的道理,现在听到这话,所以才说你仍然没有懂。

C.我以为你懂得治理天下,现在听到这话,所以才说你仍然没有懂。

D.我以为你懂得治理天下,现在听到这话,才知道你仍然没有懂。

解析:

本题考查内容之一为对宾语前置句知识的掌握及辨析能力。

“汝知天下之理”是主谓短语作“谓”的宾语,本句既非否定句,亦非疑问句,宾语亦非代词,不存在宾语前置的条件。

“之”在此为表偏正关系的结构助词,据此可排除C、D两项。

B项不通。

答案:

A

三、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3题

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在郡多有出息,(研)常得郡县为征

B.及(琼)欲求谒,度知其意

C.苦请,(颍)遂便为留

D.自从(琼)贷粟以给付饥者

解析:

本题考查省略句知识。

要仔细研读选文。

B项应为“研”;C项应为“琼”;D项应为“有粟家”。

答案:

A

【思考导学】

1.文章是由什么日常小事引发出大话题的?

答案:

作者首先叙述了自己所亲历的一件日常小事,如何相信国家银行而将银元换成钞票(第一段),又如何因政局不稳要将钞票转换成银元而不得(第二段),听说暗中有了行情又如何赶去兑现,即使打了折扣也在所不惜(第三段)。

正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成为鲁迅思考的起点,成为他的思想探索的起点。

最平凡的、最普通的,也是最深刻的。

2.文中的谈论对象主要涉及哪几个方面作者对它们分别下了什么结论

答案:

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即中国人(百姓),统治者(一种暴力),中国社会(时代)。

对于中国人,作者认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和“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欢喜。

对于统治者,作者没有明确地说出,但我们根据文章可推断出。

统治者对百姓只是进行压迫、剥削、杀戮,从来没给过他们做人的资格。

对于中国社会,作者认为,中国社会可以直截了当地概括为两个时代,即“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3.如何理解“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以后,还万分喜欢”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

“极容易”说明中国“乱”是长期的,“治”是短暂的,因此老百姓常常“想做奴隶而不得”;他们把做奴隶当做一种奢望,甚至一种享受,一旦有哪一位统治者满足了这一令人感到悲哀的要求,他们竟然就“万分欢喜”了。

这句话表达了对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统治、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的鞭挞和批判。

4.鲁迅所说“第三样时代”是个什么样的时代?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