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实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11972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实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实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实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实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实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实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实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实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实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实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实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实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实录.docx

《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实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实录.docx

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实录

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

(一)教学设计实录

  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

学习内容:

二年级上册p4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会口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学习重点:

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学习难点:

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具和学具:

教具:

小红花、正方形、小圆片等实物图。

学具:

学具袋中上述实物图.

预设流程:

一、复习准备

口算两组题(要求读出算式,说出得数).

第一组  第二组

7+8 3+3

6+4+35+5+5

7+2+6+1 4+4+4+4

1+3+4+5+22+2+2+2+2

学生按要求口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

1.这两组题都是加法,但是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第一组每道题的加数不相同,第二组的每道题的加数都相同)

2.像第二组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加法,我们叫它“求相同加数的和”.

第1题3+3,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3相加,这就是2个3.

第2题5+5+5,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5相加,这就是3个5.

第3题4+4+4+4,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4相加,由学生说出4个4.

第4题2+2+2+2+2,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2相加,由学生说出5个2.

二、学习新课

1.启发性谈话

像上面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一种简便方法,这种简便方法是什么呢?

这正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2.出示例1摆一摆,算一算

教师边演示边提问:

(1)教师是怎样摆的?

(教师先摆2朵,再摆2朵,最后又摆2朵)摆了几个2,(3个2)教师板书:

3个2.

(2)要求一共摆了多少朵?

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用加法算:

2+2+2=6

(3)你写出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

相同加数是几,几个2连加.

教师叙述:

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有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叫做乘法.(板书课题:

乘法初步认识)

介绍乘号及算式写法和读法:

乘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一样,也有一个运算符号叫乘号,乘号的写法是左斜右斜“×”.教师同时板书,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乘号像什么(像汉语拼音中的×).

怎样写乘法算式呢?

先看一看相同加数是几,相同加数是2,就写在乘号的前面,再数一数是几个2连加,把相同加数的个数3写在乘号的后面,2×3表示3个2连加,3个2得6,因此算式是2×3=6,读作2乘以3等于6.

3.由学生摆正方形

教师指导学生操作:

拿出3个正方形,摆成一竖行,这是1个3;第二竖行再摆3个正方形,这是几个3;第三竖行再摆3个正方形,这是几个3,第四竖行再摆3个正方形,这是几个3?

(4个3)

教师启发提问:

(1)求4个3是多少.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

(3+3+3+3=12)

(2)这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

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

(3×4=12)

(3)这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读?

4.学生独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提出要求:

(1)每堆摆4个圆片,摆5堆,这是几个几?

(2)在小组内讨论,怎样用加法算式表示,怎样列乘法算式,这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读?

归纳小结:

(1)上面这几道题用加法算的时候,这些加法算式都有什么特点?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算以外,还可以用什么法算?

(3)两种方法比较,哪种简便?

同学们想象一下,上面这道题,如果每堆摆4个圆片,摆10堆,100堆,求一共有多少个,如果列加法算式,这个算式一定很长很长,那么列乘法算式呢?

只要4×10,4×100.因此,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出示复习准备中的两组题,哪组题能改写成乘法算式,怎样改写?

说出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几连加.

3+3 3×2; 5+5+5 5×3; 4+4+4+4 4×4;2+2+2+2+2 2×5

2.游戏

(1)拍手游戏.老师每次拍4下,拍3次.(由学生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2)拍臂游戏.老师每次拍5下,拍4次.(由学生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3)找朋友(把意思相同的题用线连起来).

7+7+7 6+6+6

6×3 1×5

 1+1+1+1+1 9+9+9+9+9 

 9×5 7×3

四、归纳总结延伸发展

1、请小朋友谈谈这节课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最后,请小朋友猜一猜,这里面是怎么放的?

胃动力及止吐药规格:

5×6

师打开盒子验证。

3、小柴胡冲剂10克×6袋餐巾纸6×10水彩笔10×2

猜猜里面是怎么放的?

你们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课后再去找找。

第二课时认识乘法各部分名称

学习内容:

二年级上册p47页。

教学目标:

1、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2、能用加法和乘法表示同一内容。

加强学生对乘法的认识。

学习重难点:

能同时用加法和乘法表示同一个内容。

预设流程:

一、复习

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什么情况写可以用乘法来表示呢?

你能举个例子吗?

二、新授

1、教学例2

出示3组气球,每组气球有5个

问:

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用最简单的话来表示吗?

(3个5)

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呢?

(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呢?

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列式:

5+5+5=15(个)

5×3=15(个)

问:

你是怎么想的呢?

为什么可以乘法表示呢?

你们喜欢那种算法?

为什么?

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乘法各部分的名字吗?

板书:

5×3=15

因数乘号因数积

2、教学例3

出示例3的图

问:

你看了到了什么?

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呢?

你能列式计算吗?

板书:

4+4+4+4+4+4+4+4=36(个)

4×9=36(个)

问:

你喜欢那种写法呢?

为什么?

小结:

同学们,今天通过我们的学习,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生共同总结出:

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三、巩固练习:

1、P47,做一做

2、练习九,第5、6、7题。

第三课时练习课(乘法的初步认识)

学习内容:

二年级上册p48—50练习九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乘法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文字题的初步接触

预设流程:

一、复习

1、请写出下面的算式:

3个54个42个7

3和54和42和7

2、把下面的算式变成乘法算式

3+3+34+4+4+4+4+4+4

5+5+5+5+46+6+6+6+3

3、什么样的加法算式能用乘法表示呢?

什么样的加法算式不能用乘法表示呢?

你能举例说明。

二、练习

1、文字题

3个8相加,和是多少?

3和8相加,和是多少?

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

问:

第一踢和第二题有什么不同呢?

2、看图提问题

小朋友们在跳绳,每4个同学一组,3组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呢?

让学列式计算

板书:

4+4+4=12(人)

4×3=12(人)

问:

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呢?

3、小邮递员

4、看七星瓢虫写算式

第四课时5的乘法口诀

学习内容:

二年级上册p5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熟记5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运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

2.通过观察、操作、尝试、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

3.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掌握口诀的结构和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口诀卡片

教学设计过程:

一、复习乘法的意义:

师:

我们每天做几次眼操?

(2次)那一个星期做几次眼操呢?

(指明说)

生:

加法计算2+2+2+2+2+2+2=14(次)

生:

乘法计算2×7=14(次)

师:

为什么算得一共是2×7=14次?

(7个2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

“2×7”表示什么意思呢?

(指名答)

二、新授:

师:

鼓掌表扬一下双修日也能坚持做眼操的同学(学生鼓掌)

师:

小朋友的掌声真响亮,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双勤劳的小手,这双小手可能干了,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呢。

一只小手有几个手指头呀?

(5个手指头)2只小手加起来又有几个手指头呢?

(10个手指头)你是怎么算的?

生:

5+5=10(个)

师:

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

2×5=10(个)或5×2=10(个)

板书:

5+510

2×5=105×2=10

那三只小手呢?

(指名列式)

板书:

5+510+515

3×5=155×3=15

通过推理得出:

4×5=205×4=205×5=25

小组讨论:

刚才我们解决的问题和上面的三组算式有什么特点和规律?

(交流结果,指名回答)

生:

算式的得数是连续加5的。

生:

算式里都有一个因数是5。

生:

它们的得数(积)有规律:

是5、10、15、20、25来排列的。

师:

那你们能按照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吗?

(生讨论编口诀,并把它们写下来)

(指名来说说乘法口诀,带领大家读一读)

教师边板书: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三、巩固练习:

1、开火车对5的乘法口诀

2、以4人小组合作玩读口诀游戏

“一五得五”,伸一只手

“二五一十”,伸两只手

“三五十五”,2个同学合作伸出三只手

3、做一做课本练习3、4、7、8题,并指名对答案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能把5的乘法口诀背下来的一起站起来背一背。

第五课时2、3、4的乘法口诀

学习内容:

二年级上册p53—5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1~4的乘法口诀,理解口诀的来源,明确每句口诀的意义。

2、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并能利用乘法口诀正确地、比较迅速地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总结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理解口诀的来源,掌握推导口诀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游戏的图片、学生准备小棍若干、录音机。

预设流程:

一、创设情境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新的知识,学习知识时,看那位小朋友最肯动脑筋?

小精灵还要给你发奖品呢!

二、新课

1.师:

用3根小棒,看你能摆出一个什么汉字?

可以小组商量,看哪组摆的汉字最多。

师:

不管你摆的是什么?

都是用了3根,那么你能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吗?

师:

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师:

你能用口诀表示吗?

师:

有关三的乘法口诀,同学们能猜出有几句吗?

能不能根据这些口诀写出乘法算式吗?

2.师:

刚才同学们总结出了3的乘法口诀,总结得很好,现在我们是不是分小组再来总结2和4的乘法口诀,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最快、最好。

3、反馈:

小组1:

2的乘法口诀我们总结出了两句,4的乘法口诀我们总结出了4句。

小组2:

我们也是这样想的。

2的口诀是一二得二、二二得四,4的口诀是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师:

同学们说得真好,小精灵非常欣赏你们成功的合作!

想一想在编口诀时,你发现了什么?

师: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小精灵要送你一个大拇指!

师:

可是我还有一个问题需要问大家,1的乘法口诀怎么说?

并说说你的想法。

师接话说:

是啊!

一个一当然就是一了。

三、练习反馈

刚才你们学得很好,小精灵很高兴,小精灵要带你们去玩一玩,上哪儿去了?

注意听。

小精灵带你们来到小树林,小动物们都兴高采烈地参加动脑筋爷爷组织的有奖大赛,你们愿意参加吗?

(l)口算:

(卡片出示15道题)

(2)投篮比赛:

(说明:

每人分一张卡片)

师:

小白兔和小花鹿进行投篮比赛,看谁投得准,投得快。

(给做的快得同学发“优胜奖”)

(3)游戏:

“捉鼠比赛”

说明:

头饰上标有算式得数,卡片上有算式。

黑猫队,3人;白猫队,3人。

(戴头饰)

师:

看哪一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所有的算式卡片。

(给获胜方发“合作奖”)

四:

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对自己的表现有什么评价?

第六课时乘加乘减

学习内容:

二年级上册p56页例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乘加、乘减式题,让学生感受解决实际问题的不同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操作等能力.

3、注意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卡片、图片等.

预设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

秋天到了,小熊的实验田丰收了,(出示课件:

玉米、水、青蛙,这时右边走来一只小熊,掰下一个玉米棒子往回走,画面定格).

师:

从画面上,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生:

我看到蓝蓝的天空,地上长着玉米,水里有3只青蛙,小熊掰了1个玉米……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师:

根据这个画面,你能想出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生1:

一共有几株玉米?

列式为lX4=4(株)

生2:

三只青蛙共有几只眼睛?

列式为2X3=6(只)

当学生提出:

“还剩下几个玉米棒子”这个问题时,

师:

XX同学根据玉米的个数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家观察图:

小熊种了4株玉米,每株玉米上都结了好几个玉米棒子,那么现在还剩下几个玉米棒子呢?

(课件出示问题)

师:

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

你们先自己想想,再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a.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学生说教师板书:

3X3+2=113+3+3+2=1

4X3-1=1112—1=1

4X2+3=114+4+4—1=11·

2X5+1=11……

2X6-1=11

b.生根据列式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

前3棵玉米上,每棵都有3个玉米棒子,最后一棵上有2个,所以列式为3X3+2=1l;小熊没有掰玉米时,有4棵玉米都有3个玉米棒子,小熊掰走了一个,所以列式为4X3—1=11;把这些玉米横着看,每排有4个,有2排,第3排有3个玉米棒子,所以列式为4X2+3=11;根据每棵玉米上的个数,用连加计算,列式为3+3+3+2=11

c.观察算式,说说自己的算法.

师:

(指算式)这些算式中有连加、连减混合、减法……你们猜这几个算式叫作什么?

(乘加乘减)

对,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乘加乘减。

(板书课题)

三、练习体验,实际应用

1.出示“做一做”第一题

师:

森林里的动物们开联欢会时,小猴子带来一些礼物,请大家仔细观察图:

这些绦

子一共用多少个呢?

你能列式计算出来吗?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4X3+2=145X3-1=14

3X4+2=143X5-1=14

2.出示图,师:

小兔子也把自己喜欢吃的萝卜带来了,它还给大家提出一问题:

要算一

共有多少个萝卜?

谁会用咱们今天学的知识解决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

3.实际操作:

学生用学具,展开想象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用乘加乘减的算式算出你一共用了多少个学具?

学生在投影前展示

4.利用学生上课时的座位进行练习:

算一算左边3组同学一共有几人?

右边组里的女同学共有几人?

列式计算.

5.口算比赛.

学生活动:

a.各组同学进行轮流口算,组长统计做了几道.

b.小组之间进行互评.

四、课堂小结

互评表现。

第七课时提问题

学习内容:

二年级上册p5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简单的乘法应用题,会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2、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学习重难点:

会提出乘法计算的问题,能用乘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预设流程:

一、复习

1.对口诀

教师与全班学生进行对口诀的练习。

2.口算:

3×45×32×22×4

3×42×34×24×4

5×55×52×12×1

二、新授

1.教学例6

出示第59页主题图

师:

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

师:

谁能用简单的话把图上的意思表达出来呢?

生:

有三只小象搬木头,每只小象搬2根。

让学生完成填空:

每只搬()根,有()只,这里有()个()

师:

你能列什么算式?

学生口答:

2+2+2=62×3=6

师:

真能干。

谁可以根据图上的意思的提出一个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生:

一共搬几根?

让学生把算式写在草稿本上,指名板书。

2.做一做

让学生看主题图

师:

你看到了什么?

请你和四人小组的伙伴们说一说。

四人小组合作提出问题:

小组间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并一起列式解答。

派代表汇报,一起评改。

问:

你们觉得有那些问题你们觉得比较难的,我们一起来解决。

学生说,教师板书。

A、小猴比小鹿少多少只?

解:

5×2=104×2=8

10—8=2

B、一共有多少只动物?

3×3=95×2=104×2=8

9+10+8=27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二第1、2题。

学生根据图意找出有几个几,在列式解答。

独立完成,指名板书,集体订正。

2.练习十二第3题。

学生完成书上的填空后,集体讲评。

问:

你还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让学生把问题和算式写在草稿本上,教师巡视指导,若有时间则集体讲评。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四、总结: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有什么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