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勘察野外编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17705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勘察野外编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工程勘察野外编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工程勘察野外编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工程勘察野外编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工程勘察野外编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工程勘察野外编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工程勘察野外编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工程勘察野外编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工程勘察野外编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工程勘察野外编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工程勘察野外编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工程勘察野外编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工程勘察野外编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工程勘察野外编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工程勘察野外编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工程勘察野外编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工程勘察野外编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工程勘察野外编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工程勘察野外编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工程勘察野外编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勘察野外编录.docx

《工程勘察野外编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勘察野外编录.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勘察野外编录.docx

工程勘察野外编录

野外地质编录岩参考资料

                                                                          野外地质编录参考资料_L8n?

F#_q_ 

H.1一般规定*jQ__$_\|Y 

  H.1.1岩石的描述应包括地质年代、地质名称、风化程度、颜色、主要矿物、结构、构造和岩石质量指标RQD。

对沉积岩应着重描述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形状、胶结物成分和胶结程度;对岩浆岩和变质岩应着重描述矿物结晶大小和结晶程度。

L

 

  根据岩石质量指标RQD,可分为好的(RQD>90)、较好的(RQD=75-90)、较差的(RQD=50-75)、差的(RQD=25-50)和极差的(RQD<25)。

b__1._S21 

  H.1.2岩体的描述应包括结构面、结构体、岩层厚度和结构类型,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7bbF

UUUG" 

  1结构面的描述包括类型、性质、产状、组合形式、发育程度、延展情况、闭合程度、粗糙程度、充填情况和充填物性质以及充水性质等。

R_s_{8_v_V 

  2结构体的描述包括类型、形状、大小和结构体在围岩中的受力情况等;_]v5/____K 

  3岩层厚度分类应按表H.1.2执行。

Fab]'#1q4 

  岩石厚度分类表表H.1.2OY_(CB(2N_ 

  层厚分类单层厚度h(m)层厚分类单层厚度h(m)yKrbGK*=_ 

  巨厚层厚层h>1.01.0≥h>0.5中厚层薄层0.5≥h>0.1h≤0.1j7_:

r8?

  H.1.3除按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定名外,土的综合定名应符合下列规定:

6q

'Q?

Uw^ 

  1对特殊成因和年代的土类应结合其成因和年代特征定名;"wT__?

$E_ 

  2对特殊性土,应结合颗粒级配、塑性指数定名;__"8_u__Na 

  3对混合土,应冠以主要含有的土类定名;_Kv_!

:

2b_r 

  4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jK/F_zD0- 

  5当土层厚度大于0.5m时,宜单独分层。

_u"oO._a( 

  H.1.4土的鉴定应在现场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的开土记录和试验结果综合确定.土的描述应符合下列规定:

_XN__x$^I= 

  1碎石土应描述颗粒级配、颗粒形状、颗粒排列、母岩成分、风化程度、充填物的性质和充填程度、密实度等;Hc<@T_h+2 

  2砂土应描述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粒含量、湿度、密实度等;'l!

\_2Wv2 

  3粉土应描述颜色、包含物、湿度、密实度、摇震反应、光泽反应、干强度、韧性等;I:

___o__Et 

  4粘性土应描述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土层结构等;=$_b_F_[3D 

  5特殊性土除应描述上述相应土类规定的内容外,尚应描述其特殊成分和特殊性质;如对淤泥尚需描述嗅味,对填土尚需描述物质成分、堆积年代、密实度和厚度的均匀程度等;1Zp/E_YWa{ 

  6对具有互层、夹层、夹薄层特征的土,尚应描述各层的厚度和层理特征。

44_~_ReN}` 

  Yw_Y?

tOxBe 

  H.2野外描述;c]O_*\/ 

  H.2.1岩、土野外描述的目的是:

确定岩、土名称和划分层次、厚度,鉴别成分、状态、湿度、成因类型、地质时代及工程地质特征,为地基的建筑性能和土、石材以及围岩的评价取得基本的第一手资料。

1TA!

9cz0Z 

  H.2.2野外编录描述应对地基土进行综合定名。

综合定名,除按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定名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LzLJ6A>;_R 

  1对特殊成因和年代的土类应结合其成因和年代特征定名,如新近堆积砂质粉土、残坡积碎石土等;_(gkYJ+MK_ 

  2对特殊性土,应结合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综合定名,如淤泥质粘土、碎石素填土等;(Jd_heCq!

  3对同一土层中相间成韵律沉积、薄层厚度大于20厘米的地基土层,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为1/10—1/3时,宜定名为“夹层”,厚的土层写在前面,如粘土夹粉砂层;当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名为“互层”,如粘土—粉砂互层:

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有规律地多次出现时,宜定名为“夹薄层”,如粘土夹薄层粉砂;小于20厘米的一般可不单独分层,在描述中指明即可,但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__x__MTO_ 

  4对由坡积、洪积、冰水沉积形成的、颗粒级配呈不连续状、细粒、巨粒混杂的土,应判定为混合土。

当碎石土中的粉粒和粘粒含量超过25%时,定为Ⅰ类混合土;当细粒土中砾粒、卵石粒、漂石粒含量超过25%时定为Ⅱ类混合土;当含量不超过25%时,按H.2.3定名。

"

8zMeL 

  H.2.3充填物及包含物的描述,经常用“含”、“混”、“夹”字样,其含意是:

rm_vrv_.$3 

  “含”——系指土中含有的包含物,如含铁锰结核、碎砖块等;am_.d^'__ 

  “混”——系指某类土中均匀地混有另一类土;{P_?

D_kUO} 

  “夹”——系指某一类土不均匀地夹有另一类土,如粘土夹碎石。

8R\6_hYJ%F 

  H.2.4为了消除对同一土层认识上的人为差异,在描述工作正式开展前,应由工程(技术)负责人进行现场示范性描述,以统一描述标准。

工程负责人应在现场随时处理各种技术问题。

b9i_____\ 

  H.2.5岩、土的结构、构造、成因类型及地质时代等难以确定时,应将直观特征详细描述,由工程(技术)负责人根据区域资料和调查结果综合分析、研究后确定。

hF^JSCDzl 

  H.2.6野外记录应使用标准的专业术语,术语标准参照《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术语标准》JGJ84—92执行,记录要准确、详细、客观。

_tW

___ 

  ?

Y\WS_I?

  H.3岩石!

7#*Wd_t+P 

  H.3.1岩体是指包括各种结构面(如节理裂隙等)的原位岩石。

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及变质岩三大类。

dXY_}B_=C_ 

  当岩石具有特殊成分、结构特征和性质时,应定名为特殊性岩石,一般可分为易溶性岩石、膨胀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和盐渍化岩石等。

p.4S_g_eh# 

  H.3.2岩石应描述的内容及顺序是:

名称、颜色、结构及构造特征、主要矿物成分、胶结物、坚固性、风化及完整程度,产状要素及岩脉特性等,对特殊性岩石尚应描述其遇酸反应及遇水反应情况等。

*)\y5_2z 

  H.3.3描述岩石名称时,应按岩石学定名,指出岩石的具体名称,如闪长岩、花岗岩等。

如遇有两种矿物组成的岩石,应以次要矿物在前,主要矿物在后定名,如云母石英片岩等。

loq2+__(__ 

  H.3.4岩石的颜色,应分别描述其新鲜面及风化面、天然状态颜色及风干后的颜色。

Q(1_R=4?

.Z 

  H.3.5描述岩石成分时,可只描述主要矿物成分。

!

.___@:

t`w 

  H.3.6应描述岩石的胶结物与沉积岩的胶结类型及岩石的结构构造特征。

@wAYh_n_xq 

  H.3.7岩石风化程度的划分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附录A附表A.0.3的规定执行。

c(3_idO*R) 

  H.3.8对岩石的完整程度,应描述岩体节理裂隙的性质、张闭情况、充填及联通性等,必要时应量测裂隙的产状,并统计单位面积(或单位长度)的数量。

应详细记录各种不连续软弱结构面的类型、间距、延展性、张开度、粗糙度、充填及胶结情况、组合关系、力学属性等,必要时,应做节理裂隙玫瑰花图等。

<7ag=Ig_Dy 

  H.3.9描述岩石的产状要素,应记录岩层、断裂、节理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如岩层走向N60W、倾向NE30°、倾角45°,则可表示为NE30°∠45°。

5Pp_S/I:

on 

  H.3.10描述岩脉特征,应着重描述其名称、坚固性、风化程度和穿插、分布形状、宽度、完整性及与围岩的接触、胶结等特征。

__mSFAi 

  H.3.11描述岩溶特征,应着重描述岩溶发育程度、岩溶形态、规模、空间分布、溶洞顶板厚度及破碎程度、溶洞充填情况等。

mv*_M2NuhT 

  H.3.12对岩溶发育的覆盖型岩溶地段应采用工业CT、地质雷达、浅层地震等综合工程物探方法确定其地下发育形态。

_K_"Irg.__ 

  K__7q__R 

  H.4碎石土_rXGa__av9 

  H.4.1碎石土指粒径大于2mm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

mI^_S%HT 

  H.4.2碎石土的定名可根据目测或量测颗粒直径,估计重量百分比,按颗粒级配及形状确定。

其分类标准可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表3.3.2执行。

>v

/%R~BuX 

  H.4.3碎石土应描述的项目及描述顺序是:

名称、主要成分、磨圆度、球度、一般粒径、最大粒径、坚固性、充填物的名称和性质及其含量的重量百分数、胶结性、密实度等。

`[_p_,,}Ir 

  H.4.4碎石土的名称应按H.4.2条确定。

当颗粒分选有渐变情况时,应在记录中以箭头表示碎石土间的相互关系。

如卵石渐变为圆砾或角砾渐变为碎石,表示为卵石→圆砾或角砾→碎石。

E|VTb_EYG 

  H.4.5对碎石土的成分,应描述碎块的岩石名称。

当不易鉴别时,可描述为是由结晶岩碎块组成还是由沉积岩碎块组成。

W_>u$x=_

  H.4.6碎块的坚固性应分为坚固的(锤击不易碎)、较坚固的(锤击易碎)、不坚固的(原生矿物大部分已风化,多为次生矿物,手能掰开)。

u$"E_w^_C 

  H.4.7当碎石土的充填物为砂土时,应描述其粒组及密实度;当充填物为粘性土时,应描述其状态,并均应按充填物的重量估计其百分比。

如无充填物时,则应描述颗粒排列、孔隙的大小及颗粒的接触关系等。

_`7_Nk; 

  H.4.8对碎石土的胶结性,应描述颗粒之间的胶结物名称及胶结程度。

_$cO-+Mr-~ 

  碎石土的胶结程度可按坚固性分为三级:

轻微胶结、中等胶结、强胶结。

划分标准可按第H.5.8条的规定确定。

_[hiV# 

  H.4.9碎石土密实度划分为密实、中密、稍密、松散。

Wsm_P]_i^Q 

  @`SlOKz!

  H.5砂土&:

_=[\WsR 

  H.5.1砂土指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

__mGU_G__ 

  H.5.2砂土的描述内容及描述顺序是:

名称、颜色、成分、结构、层理特征、颗粒级配、包含物成分及其含量的重量百分比、胶结性、密实度、湿度等。

U;_U19[__] 

  H.5.3砂土的分类定名应按颗粒级配或野外鉴别的方法确定。

分类标准可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表3.3.3执行。

Xiy_L563gh 

  H.5.4砂土的成分,应描述其主要矿物名称,如石英质的或石英—长石质的等。

*

iVv(xXgN 

  H.5.5对砂土的结构,主要应描述其均匀度和磨圆度。

均匀度可分为均粒的和混粒的;磨圆度可分为圆形、亚圆形、亚角形和棱角形。

>__6z7._d 

  H.5.6对砂土的构造,应描述其颗粒大小、成分、颜色和形状不同而显示出来的成层现象。

层状构造可分为水平状构造、波状构造、斜层状构造和交错状构造等。

ztaS__IM_Z 

  H.5.7砂土中混粘性土和碎石土时,应描述其分布的均匀性和含量的重量百分比(或以多、少表示)。

砂土中有机质超过3%时,应标明“含有机质”字样。

a+`;:

t_X, 

  H.5.8对砂土的胶结性,应描述其颗粒之间的胶结物和胶结程度。

V_H_0z___ 

  按胶结程度可分为轻微胶结(呈块状,用手可捏碎,干后捏成粉状);中等胶结(呈块状,用手难以捏碎,干后锤击可碎成带棱角的碎块、碎屑);强胶结(原状砂样似成块状岩石,且一般只能用锤击砸碎,碎块呈棱角状)。

DcNwtts 

  H.5.9砂土的密实度分为密实、中密、稍密、松散。

_P{>-MT2E 

  H.5.10砂土的湿度可按饱和度Sr(%)分为稍湿,很湿,饱和。

.v#Tj|w_^ 

  RjG_=RfB'V 

  H.6粉土_G_\H|\i 

  H.6.1粉土指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Ip小于或等于10的土,可分为粘质粉土(粒径小于0.005mm颗粒含量超过全重的10%)和砂质粉土(粒径小于0.005mm颗粒含量小于或等于全重的10%)。

粉土的性质介于砂土与粘性土之间。

2[Bw

+

  H.6.2粉土应描述的项目及描述顺序是:

名称、颜色、颗粒级配、结构、构造、包含物、状态或密实度及湿度等。

_Vg8c_}_>7 

  H.6.3粉土的状态或密实度分别划分为坚硬、硬塑、可塑、软塑、流塑和密实、中密、稍密、松散。

7!

_#34ue_ 

  H.6.4粉土的湿度可根据天然含水量W(%)划分为稍湿、湿、很湿、饱和(极湿)。

#__~;:

i__ 

  H.6.5粉土的其他项目描述应符合H.7粘性土的有关规定。

`E_z__C'e_ 

  P#ot__$@1v 

  H.7粘性土OA8iT_n_ 

  H.7.1粘性土指塑性指数Ip>10的土。

可分为粘土(Ip≥17)及粉质粘土(10<17)。

Xe:

e./@___ 

  H.7.2粘性土按工程地质特性可分为以下几种:

>iFi~)i_4y 

  1新近堆积的粘性土:

系指近期堆积的粘性土,一般分布在湖、塘、沟、谷、河漫滩及阶地陡坎下缘、冲沟等地段,厚度不大;堆积年限短,具有高的压缩性和低承载力;有的呈软塑至流塑状态,并有触变现象。

jmh$6N%F 

  2一般粘性土:

第四纪全新世(Q3)及其以前沉积的粘性土。

__J={IG_A 

  3特殊性土:

K.

_*_~-A 

  

(1)淤泥和淤泥质土:

指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中沉积,天然含水量W大于液限WL(IL>1.0)、天然孔隙比e>1.0的粘性土。

当e>1.5时为淤泥,当1.0<1.5时为淤泥质土。

;\

)N7__SJ 

  

(2)湿陷性黄土:

指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土体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下沉的土。

d__I$M9;_ 

  湿陷性黄土分为非自重湿陷性和自重湿陷性两种。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在土自重压力下受水浸湿不发生湿陷;自重湿陷性黄土,在自重压力下受水浸湿发生湿陷。

Wd/m]_]W8Q 

  (3)新近堆积黄土属于全新世近期黄土的一部分,堆积年代短,具有高压缩性,承载力低,土的均匀性差;在50—150kPa压力下变形敏感的土称为新近堆积黄土。

._]H1uoci| 

  (4)红粘土:

指碳酸盐类岩石在亚热带温湿气候条件下,经风化后形成的褐红色(或棕红、黄褐等色)高塑性粘土。

其液限WL大于50%,上硬下软,具有明显的收缩性,裂隙发育。

a)__5;Od 

  (5)泥炭和泥炭化土:

呈深暗颜色,有半腐朽的动植物残遗物。

若土中的有机质及植物残体含量超过60%,应定为泥炭,含量在10—60%,应定为泥炭化土。

_0__X[uXf_ 

  (6)膨胀土:

指主要由亲水矿物组成,液限WL一般大于40%,并具有吸水后膨胀和失水后收缩两种可塑变形特性的粘性土。

Ij_i9N!

Yx_ 

  H.7.3粘性土应描述的内容及描述顺序是:

名称、颜色、结构和构造特征、气味、包含物、状态及湿度等。

对特殊性土,应描述其水理性质等。

Mg76v<_mv< 

  H.7.4粘性土的名称应先按第H.7.2条的工程地质特征鉴别,然后再按第H.7.2.1条的塑性指数确定,如Q3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等。

;V____h5nO 

  H.7.5粘性土的结构和构造特征,是指大孔结构、龟裂、节理、层理或带状构造以及虫孔、土洞等特征。

_vgFcE_~E@ 

  H.7.6粘性土的气味一般在淤泥、淤泥质土和泥炭、泥炭化土中进行描述。

_:

bV1M_5__ 

  H.7.7粘性土的包含物,应重点描述影响土性质的物质,如云母、氧化铁、贝壳、植物根及钙质结核等。

粘性土中含(混)碎石和砂土的包裹体时,应描述其重量的百分数、粒径、成份、磨圆度和分布的特征。

9$o_U6#U,h 

  粘性土中的有机质含量超过5%又不足10%时,应标明“含有机质”字样,如粘土含有机质。

&S|%>C{P.w 

  H.7.8粘性土的状态既可根据液性指数IL划分为坚硬、硬塑、可塑、软流塑。

塑、

工程勘察野外编录

1.岩石描述的顺序:

名称、颜色、矿物成分、胶结物成分、结构、构造、风化程度、破碎程度(或裂隙发育程度及产状要素)。

对各类岩土描述颜色时,应将复色次色放在前,主色放后。

a'_"4:

(L 

/3_D!

V_, 

2.岩浆岩:

*<*{gO?

Q4_ 

:

A35?

9E?

 

a、按结晶程度:

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_u_G2(NwOL 

/G_$8j$ 

b、按组成岩石的结晶颗粒的相对大小:

等粒、斑状}K,:

aN,44\ 

[\CQ_qs_| 

c、按组成岩石的结晶颗粒的绝对大小:

粗粒(粒径大于5mm)、中粒(粒径2~5mm)、细粒(0.2~2mm)、微粒(粒径小于0.2mm)iorK_S

+w" 

&T__?

>Kx 

主要构造由:

块状、带状、流纹状、气孔状、杏仁状及流面线等。

LLv~ySO 

0gPz|v>__z 

3.变质岩:

.5_8>KBj( 

]_xQ_PS_s_ 

d、结构:

变晶结构、压碎结构、变余结构P

_`__we2zT 

e、构造:

片状、片麻状、带状、斑点、块状_vC~

];!

_I1__U_{t 

对岩石的裂隙一般应描述其性质、张闭、充填及其连塑性,岩石裂隙根据地质力学属性可分为:

压性、张性、扭性、压扭性、张扭性。

根据裂隙宽度可分为:

小裂隙(小于1mm)、中裂隙(介于1~5mm)、大裂隙(大于5mm)。

对岩层、断层及裂隙产状的记录内容应当包括:

倾角、倾向、密度等。

'5wa"/?

|Q_:

$G!

_/ 

4.碎石土:

p?

X.I]=vRv 

QlIg'_B6_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的50%的土。

_N(____E\ 

P{5p_'g_, 

描述内容及顺序为:

名称、主要成份、成因类型、形状、颗粒级配、充填物成份性质及其百分比数、风化程度(坚固性)、密实度,对碎石土的成份的描述应指出碎块的岩石名称。

充填物为砂土时,应描述其密度、充填物为粘土时应描述其状态,并按其重量估计含量的百分比;无充填物:

则研究其空隙大小,颗粒间的接触受否稳定。

_w_xpD{P 

p%,_:

U8fOR 

密实度鉴别:

>x@_]ws_j 

8#__'_<_SB 

a、密实:

骨架颗粒含量大于总量70%,交错排列,连续接触,井壁稳定,铁镐挖掘困难。

('Wo#3b_$ 

*_c7kB}/_ 

b、中密:

骨架颗粒含量介于60%~70%,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铁镐可挖掘,井壁有掉块现象,取出大颗粒处能保持凹痕面形状。

_rZ9bz}K_ 

_<_/tiNc_ 

c、稍密:

骨架颗粒含量小于总量的60%,排列混乱,大部分不接触,井壁坍塌,铁锹可挖掘。

_/XS__6X 

_:

G_qyj_|< 

5.砂土:

['_R2$__z 

Bka\_0+ 

f、砾砂:

粒径大于2mm占全重的25%~50%,四分之一以上的颗粒比麦和高粱粒大。

_U`K5_DZ~ 

SEXeK_2v_ 

g、粗砂:

粒径大于0.5mm超全重的50%,二分之一以上的颗粒比米粒小。

_'e02rqip{ 

_U4%d__# 

h、细砂:

粒径大于0.25mm拆过全重的50%,二分之一以上的颗粒接近或超过鸡冠花籽粒大小。

_E}_c(4R_Y 

__zCL/^^# 

i、粉砂:

大于0.074mm的颗粒超过75%,大部分颗粒与小米粉近似,较精盐稍细。

E__t(Q$/W_ 

7A_8jnq7m/ 

砂土结构粉:

均粒、混粒;形状分:

圆形、棱角形;构造分层状、交错状。

_+c_/am``_ 

x%_B_^hH;W 

若砂土中含粘性土和碎石时,应描述分布情况和含量百分比,有机质含量超过3%时应标明“含有机质”字样。

Me_yQ`__% 

@}!

1Uk3ud 

砂土密实度分类如下表:

;{XK__Z}_ 

VxLq,$_B76 

密实_b(__PCVC_ 

SOE#@{IXBa 

中密^H_Li__1w| 

2J__Yp.CJv 

稍密pAtHU_(_} 

vp_FN{U_fD 

松散__lIn_q= 

+_)^F9LP_l 

_`x_lsvK> 

砾砂、粗砂、中砂;tf1#6{_ 

}__IC$Du#_ 

e<0.60iJ~5__A'?

_B~cqT/\?

 

0.6<e<0.75D'_Y_F[l 

r

42[pi]F 

0.75<e<0.85#_]_vq

Fm_3-Sn|Po 

e>0.85#E_2`KGCzW 

_RsIEY_5Q 

细砂、粉砂(s%T18__ 

HP__C_z__h 

e<0.70_X_l#v_VyO 

__/R''R:

0.70<e<0.85_0)#-L>xKF 

v>_c[wg9P 

0.85<e<0.950_Q;T<%U 

$_9y_]>R_ 

e>0.95en=Z[

ZIPO 

*__

\C___ZiU3 

N63.5|^S[Gr_w_ 

7_S+/_2}U* 

50~30_.#zx[Io 

Q&__MZ/Nnf 

30~15__dDi1{s_ 

_y@~.b^?

_u 

15~105>j,P___ 

8ji!

_FZf 

<10F__Dbx"%A 

q

I<*_

Cze 

一般特征I4m_)5G?

O2 

[mw#___a9 

分选性好、水下胶结p_&Nw_:

_S 

d_^ipf*aLC 

分选性较差、水下胶结t_I_.(+-q_ 

_N%y%)MI8 

埋深不超过5m分选性好__FEM_7M 

~+_l%}4RZ_ 

在地表的无粘性土或风成的砂q?

}G?

n_4 

9(~{Q 

砂土的湿度根据饱和度sr和野外特征分成三个等级:

G|_3OB_:

 

(c(?

_s`;__ 

a、稍湿:

sr≤50,呈松散,手摸稍有湿感。

&hV;3_"__; 

Hs_p|<;Yg 

b、很湿:

50<sr<80,手压可成形,手握可成团,放在纸上由湿痕。

b#8_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