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20836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马原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马原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马原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马原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马原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马原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马原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马原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马原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马原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马原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马原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马原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马原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原复习资料.docx

《马原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复习资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原复习资料.docx

马原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复习题

黄迪版本(按照2010版课本)

绪论

1、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三个理论来源。

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P3)

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

(P8)

第一章

1、哲学基本问题(两方面内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其一,意识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P28)

根据对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把世界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P29)

根据对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P29)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P30)

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P31)

3、运动观(定义,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反对错误观点)。

定义: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P32)

物质与运动: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P32)

运动与静止:

运动与静止: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P32)

动中有静反对相对主义,静中有动范反对而上学。

4、时空观(内涵、特点、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P32)

内涵: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位性。

(P32)

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P33)

4、意识观(起源、本质、能动作用)。

起源: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起源上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P30)

本质:

意识从本质上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P30)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作用。

(P56)

5、实践观(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性,社会与自然的统一与分化)

本性: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P39)

统一与分化: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P37)

6、联系的概念及其特点。

概念: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和互相作用的关系。

特点:

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P40)

7、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及其属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关系,方法论意义,你写的就是!

)。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与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P43)

属性:

斗争性与同一性(P43)

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别的关系;2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3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P45)

方法论意义:

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

例如,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和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

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民间所说的“尚和去同”、“执两用中”、“洞悉症结”等,都是人们常用的矛盾分析法。

(P49)

8、质量互变规律(质量度、掌握度的意义、量变质变及其关系,方法论意义)。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P46)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P46)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P46)

掌握度的意义:

量变:

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

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与质变是相互渗透的,在总的量变过程中也有局部性和阶段性的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

(P46)

方法论意义:

事物的发展是在一定基础上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过程,我们就要十分注意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脚踏实地创造质变的条件,才能达成事物质的飞跃;急于求成,揠苗助长,必将事与愿违。

然而事物质变条件已趋成熟时,则应把握契机,乘势而为,勇于创新,促成事物的转化。

(P48)

9、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否定观,事物发展过程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方法论意义)。

辩证否定观: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既克服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P47)

事物发展过程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前进性体现在:

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每一周期都是开放的,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

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

这表明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上升的。

(P47)

方法论意义: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我们就不能奢望什么事情都是径情直遂,一帆风顺的,要善于洞察事物发展中的各种可能性,充分估计其困难和曲折,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坚定信心,知难而上,开辟前进的道路。

社会的进步是这样,人生的道路也是如此。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P49)

第二章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惟一标准。

(P64)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他认识论(唯心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对时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是看做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的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

它有两个严重的缺陷:

1.离开实践考察认识的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2.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做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P66)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关系:

(对立)1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2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

1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P68)

4、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P71)

真理具有客观性: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2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P72)

5、真理的二重性及方法论意义。

真理的二重性:

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1.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2.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总而言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从“静态”上看,即从它们的相互渗透上看。

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动态”上看,即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又都表现为一个过程。

(P73)

方法论意义:

对待一切真理的正确态度是即坚持发展。

6、实践活动的双重尺度。

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P79)

第三章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心史观的表现形式)。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唯心史观:

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P94)

2、社会存在三个部分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它作为劳动对象也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

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它们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

生产方式:

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P95)

3、社会意识及其构成(三个层次及划分依据)。

主体不同:

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高低层次不同:

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同:

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P95)

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P97)

5、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概念、关系)

生产力:

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关系:

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经济基础:

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P100)

上层建筑概念;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包括:

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P105)

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6、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理论。

(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革命和改革、科学技术)

看一下你书上记的七条。

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P112)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P116)

7、群众史观(人民群众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132页。

1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5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时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P130)

第四章

1、商品(概念、三条件、二因素及关系)。

概念,三条件: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P144)

二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P144)

关系:

(对立)1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2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好肥,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3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统一)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P144)

2、劳动二重性(概念及关系、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枢纽”)。

你写的就够了!

概念: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有区别的劳动。

抽象劳动是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脑力耗费。

关系: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枢纽:

劳动二重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联系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P145)

3、价值、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1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

3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价值量(概念、决定、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概念:

抽象劳动量

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

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P145)

5、价值规律(内容、表现形式、作用)。

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P147)

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P147)

作用:

(积极)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地分配。

(消极)1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2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3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级分化。

(P148)

6、货币本质及其职能。

本质:

货币是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P149)

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P149)

7、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为什么)。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原因:

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

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

在社会分工条件下,每个商品的生产者在社会分工体系中从事的是某一种商品的生产,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彼此交换所生产的商品。

这样,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

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的私人性质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每个商品生产者作为私有者,都独立地进行商品生产活动,拥有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并自负盈亏。

因此,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是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要求进行的,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P150)

8、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特点)。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包括三个部分:

1.维持劳动者本人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方式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

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P154)

9、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值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P157)

10、资本两种形态在生产剩余价值中的作用。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P158)

11、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涵义,实现条件)

涵义: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实现条件:

1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2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挑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P160)

12、资本积累(源泉与本质、影响因素及结果)

源泉:

剩余价值(P162)

本质:

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P162)

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存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P162)

结果:

1随着资本积累必然加剧社会的两级分化2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P163)

13、个别资本的运动(资本循环概念、三个阶段、三种职能、正常进行的条件)。

概念:

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P165)

三个阶段,三种只能:

1购买阶段,货币资本的职能2生产阶段,生产资本的职能3售卖阶段,商品资本的职能。

(P165)

正常进行的条件:

1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2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

(P165)

14、社会总资本的运动(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资产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同时要求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

(P166)

15、资本主义制度下工资的本质与形式。

本质:

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不是劳动力创造的价值)(P167)

形式: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P167)

16、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P169)

经济危机:

170页给你们划的两句话。

第五章

1、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其后果。

原因:

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2跨国公司的发展。

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P196)

表现:

1生产的全球化2贸易的全球化3金融的全球化4企业经营的全球化(P194)

后果:

积极+消极

积极1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先配置,由此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

2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经济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消极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扩大2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和经济全球化可能同时发生3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4增大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P196)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原因:

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P202)

实质:

1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2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P203)

第六章

1、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效率。

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3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4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P228)

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1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3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4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P233)

第七章

1、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P255)

2、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1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P268)老师强调不能只看两个标题,下面内容要多看几遍

你的问题我用绿色的字给了答案。

我曾经提醒过你们不要盲目做题目,首要的是把我给你们的复习题内容看好!

选择题考的是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你做再多不懂也记不住正确答案。

简述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