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法学复习材料国际公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286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法学复习材料国际公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电大法学复习材料国际公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电大法学复习材料国际公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电大法学复习材料国际公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电大法学复习材料国际公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电大法学复习材料国际公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电大法学复习材料国际公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电大法学复习材料国际公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电大法学复习材料国际公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电大法学复习材料国际公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电大法学复习材料国际公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电大法学复习材料国际公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电大法学复习材料国际公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电大法学复习材料国际公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电大法学复习材料国际公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电大法学复习材料国际公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电大法学复习材料国际公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电大法学复习材料国际公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电大法学复习材料国际公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电大法学复习材料国际公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法学复习材料国际公法.docx

《电大法学复习材料国际公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法学复习材料国际公法.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大法学复习材料国际公法.docx

电大法学复习材料国际公法

1.最先把国际法著作系统的译成中文的是C.丁韪良

2.在国际法上,互不侵犯原则是指B.禁止侵略战争

3.下列行为中,属于国际罪行的是D.贩卖奴隶

4.船舶在公海上航行只服从于B.船旗国本国法

5.公海是指不包括下列哪些部分的海域A.内水B.领海D.毗连区

6.国际法的渊源主要包括A.国际习惯B.国际条约

7.按照国际惯例,下列条约应予继承的是B.边界领土条约D.道路交通条约

8.国际法律责任的主体有A.国家

9.依国际实践,下列哪种情况不能免除国家责任B.国际组织授权

10.国家为防止和惩治违反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等事项的法规,可设立A专属经济区C毗连区D领海

1.关于国家行使自卫权,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B.可以单独自卫,也可以集体自卫C.必须以受到外国干涉为前提

2.国际法上的承认在承认国与被承认国之间引起一系列法律后果,因此A.承认仅仅是单方面的行为 D.承认表明了建交的愿望但不等于建交

3.公海法律制度的基础是公海自由,这就决定了公海是A.全人类的共同财富C.是国家不享有权利的海域

4.人权的含义是指A.人所享有或应享有的基本权利

5.下列哪个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仅以国家为唯一的诉讼当事人B.联合国国际法院

6.国际法上的政府继承发生于下列场合()。

A.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C.司法机关D.军队

7.引渡的程序包括A.请求引渡的提出B.引渡的对象移交C.引渡请求的审查

8.可以引起条约无效的原因有A.诈欺B.错误C.贿赂D.与强行法抵触

9.以下实体可以请国际法院发表咨询意见A.联合国大会B.安理会

10.196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两个有重大影响的国际公约是C.《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D.《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1.国际河流制度和永久中立制度产生于D.19世纪

2.在集体人权中构成其他各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基础和前提的是B.民族自决权

3.国际常设法院于哪一年成立(C。

1922)。

4.区域性机关若采取执行行动须经下列哪一国家或机构批准B.联合国安理会

5.下列哪个组织是与联合国建立关系的第一个专门机构A.国际劳工组织

6.下列属于安理会职权的有A.促使和平争端解决B.制止侵略行为C.采取必要的武力行动维持国际和平D.终止会员国权利

7.国家的常驻外交代表机关有A.驻国际组织的使团B.使馆

8.条约禁止保留的情形有A.条约本身禁止保留B.保留不符合条约的宗旨D.双边条约

9.条约在下列哪些情况下为第三国创设权利和义务A.第三国同意接受该项权利B.第三国明示接受该项义务

10.条约停止实施的情形有A.当事国一方违约B.情势变迁C.依条约本身的规定D.全体当事国同意

1.18世纪末首次将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称为国际法的学者是。

B.边沁

2.国家作为国际不当行为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本身的行为,也包括可归因于国家的行为,下列行为中不应视为国家行为的是C.叛乱运动的机关的行为

3.最早把大陆架作为法律概念提出的是C.美国总统杜鲁门

4.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A.是对全人类开放的开发范围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对于因为()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经中国政府主管机关批准,准许在中国居留。

C.政治

6.条约由于期满或其他原因在法律上终止存在而不再具有拘束力被称为B.条约的终止

7.不属于“国际人权法案”的国际文件是C.《联合国宪章》

8.现任国际法院法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官是C.史久铺

9.派遣国在正式任命使馆()前需征得接受国的同意。

B.武官

10.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非常任理事国由()选举产生。

A.联合国大会

12.学者对国家承认的效果从理论上提出了两种主张,其中之一是A.宣告说

13.确定国际法主体资格的条件之一是C.有承受国际法上权利和义务的能力

14.使馆馆舍可用于D.开展使馆职务工作

15,领事馆是D.执行领事职务的机关

16.人类第一次飞离地面的工具是B.热气球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毗连区的宽度是C.从领海基线至其外部界线距离24海里

18.对于宽大陆架国家,确定大陆架的宽度最多划到()或连接2500公尺深度各点的2500公尺等深线100外海里。

B.从领海基线量起350海里

19.国际海底区域的资源属于C.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20.确定现行南极法律制度的主要条约是C.《南极条约》

21.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属于()范畴。

D国际强行法

22.“归化”是指()取得国籍。

C.因申请

28.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有C.51个

29.国际法上的国家有四个构成要素,其中的核心要素是指A.主权

30属于国家领土自然划界的方法是A.以山为界

4·以下使馆人员在接受国享有完全的外交特权与豁免A.使馆的外交人员

5·领事执行其职务的范围是B.领辖区内

6·重于空气的飞机载人飞行成功是A.1903年

7·国际海底区域是A.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和洋底

8.适用于过境通行制度的海峡是国家的A.领峡

9·国家依法赋予出生国籍的原则之一是D出生地主义

10·在群岛国的群岛海道上适用A.通过制度

1.依国际条约规定,向所有国家商船开放的河流称D.国际河流

2.联合国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首要的机关是D安理会

3.根据《外层空间条约》和《月球协定》等文件的规定,各国可以C自由探索和利用外空和天体

5.各国军舰在公海上可命令从事海盗行为的嫌疑船停船而对其实行A登临检查

6.国际上规定废弃将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的第一个公约是B.1928年《巴黎非战公约》

7.联合国大会1948年通过的全面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文件是。

B.《世界人权宣言》

8.条约的缔结程序之一是。

A,认证条约约文

9.确定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基本文件是A.《联合国宪章》

10.各国在大陆架上有。

B.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

1、国家领土自然划界的方法有。

A.以湖泊为界

3、确立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最重要的国际条约是A(联合国宪章》

10.国际法的官方编纂始于A.l9世纪

3.确定国际法主体资格的条件之一是C.有直接承受国际法上权利和义务的能力

6.联合国国际法院除对国家外交的诉讼案件有管辖权外,还有权对联合国大会提出的枯律问题发表B.咨询意见

8.对于宽大陆架的沿海国确定大陆架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可到B、350海里

10.地面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有权保留A.国内运输权

3.特别使团是D.国家派往别国的临时使团

4.属于合法交战者的是A.武装部队

1.国际法基本原则有B.强行法性质

6.关于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采取。

D.职务需要说与代表说相

7.联合国会员国在宪章之下的义务与依任何其他国际协定所负之义务有冲突时,优先适用的原则是D.宪章之下的义务应居优先

8.第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国际法院法官是。

B。

倪征噢

9.国际海底区域的资源属于B.自由开发

1.被誉为国际法创始人的是荷兰著名法学家B.格老秀斯

2.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属性,这表明D.主权不可分割不可让予

7.天文学边界线和几何边界线都被称为C.无形边界线

9.以责任事实为主要目的的和平解决国争端的方法称。

B.调查

10.国际法院作为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关成立于1946年,院址设在A.荷兰海牙

6.国际上规定废弃将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的第一个公约是B.1928年《巴黎非战公约》

7.联合国大会1948年通过的全面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文件是。

B.《世界人权宣言》

3.最早把大陆架作为法律概念提出的是。

C.美国总统杜鲁门

7.被称为“国际人权法案”的国际文件是E.上述四个公约

9.国际海底区域的资源属于C.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2.外交代表在接受国犯了罪,接受国D。

不得审判和处罚他

3.外交团有权(。

C.参加接受国的庆典

4.享有全部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有A.使馆的参赞和武官

5.在公海上,沿海国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对违反本国法律规定的外国船舶可行使A.紧追权

6.永久中立国应允许B.交战国检查其船舶

7.国际人权保护的个人基本权利是C.生存权

8.保护个人公民和政治权利的国际条约是D.《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9.以下传统取得领土的方式已被现代国际社会否定。

D.征服

10.在《南极条约》有效期间,各国不得对南极地区A.主张主权

4、条约是国际法主体以()为准缔结的书面协议C国际法

7、联合国大会由()会员国组成D全体

9、历史上明确规定废弃战争的国际条约是C1928年《非战公约》

11.甲国和乙国合并成为丙国,则下列选项中属于丙国政府应该继承的债务的有A.甲国政府向丁国政府所贷款项B.甲国政府关于甲国南方省水利项目向丁国政府所贷款项

12.作战的基本原则有。

A.区分原则B.相称原则D.条约无规定不得免除国际法义务原则

13.按1971年《蒙特利尔条约》规定,以下行为中,属于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有。

A.故意传送虚假情报危及飞行中的航空器的安全B.对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人采取暴力行为足以危及该航空器的航行安全D.破坏使用中的航空器,使其不能飞行

14.国际法的直接渊源有。

A.国际条约B.国际惯例D.一般法律原则

16.确立外国人待遇的原则有。

A.国民待遇c.互惠待遇D.最惠国待遇

17.下列公约中,规定了"或起诉或引渡"原则的有。

A.((东京公约»c.((蒙特利尔公约))

18.根据海洋法公约规定,各国军舰在公海上如果发现外国船舶有从事海洋法公约规定的某些国际性犯罪行为时有权登临检查。

下列选项中,可以成为登临对象的有A.外国船舶c.外国商船D.未悬挂任何船旗的船舶

19.联合国召开紧急特别会议,须由B.安理会同意并经会员国多数请求D.一个会员国提出并为多数国家同意

20.下列选项中,属于国际争端的政治解决方法的有A.谈判B.斡旋与调停c.和解

1.合法交战者包括A.武装部队B.民兵和志愿军c.游击队

2.以下船舶可在公海上行使登临权A.军舰c.执行政府公务的船舶

4.限制国家领土主权的方式有A.国际地役B共管C.租借

5.条约无效的原因有。

A.强迫缔结的B.违反强行法

1、以下原则是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A国家主权平等原则B不干涉内政原则

2、根据《南极条约》规定。

各国可以在南极C自由考察D建立科学考察站

3、根据1971年《赔偿责任公约》规定,发射国对其空间实体在()造成的损害应负赔偿的绝对责任A地球表面C一国领海

5、以下人员为使馆的外交人员A馆长D参赞

6、条约无效的原因有A条约与强行法抵触B条约内存在错误

8、战争受难者有A战俘C平民

1.关于惩治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非法行为的国际条约有A.1963年《东京公约》C.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D.1970年《海牙公约》

2.以下实体是国际法的主体。

A.俄罗斯C.联合国

3.属于国家领土的有A国内河流B.历史性海湾C内海海峡

4.有权请求国际法院发表咨询意见的机关是A.联合国安理会C.联合国大会

5.以下组织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工业发展组织D.世界卫生组织

1.确立国际法原则的辅助资料有B司法判例C.各国权威公法家的学说

3领事职务有。

A.办理公证、认证和签证手续B.保护本国和本国侨民在接受国的权益D.援助本国船舶和飞机

4各国军舰在公海可拿捕。

A.海盗船B.从事非法广播的船舶C.无国籍船

5限制国家领土主权的方式有。

A.国际地役B.共管C.租借

1.和平共处原则的含义。

C.寸昆多种不同制度国家和平共处D.包括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

2.国际法律责任的主体有。

A.国家B.政府间国际组织C.民族解放组织

3.领海属于国家领土,沿海国对领海的主权及于A.领海的水域B.领海的上空C.领海的底土

4.明确规定国家对其领土上空享有完全的和排他的主权的国际公约是A.《巴黎航空公约》B.《海牙公约》C.《芝加哥国际民用航空公约》D.《华沙公约》

5.战争结束的法律后果包括。

A.恢复外交关系B.恢复条约关系C.恢复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往来D.恢复人民的往来

2.外国船舶在领海中实行以下行为属非无害行为A.捕鱼B.收集情报C起落飞机D进行军事行动

4.传统的国际法学派有。

A.格老秀斯派B.自然法学派D.实在法学派

5.根据国际实践,各国为了执行其参加的国际条约而采取()保证条约在国内执行。

A采纳C转化

1.现代国际法的主体包括A.国家B.争取独立的民族C.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2.下列哪些债务不属国家继承的范围B.地方债务C.地方化债务D.恶债

3.下列有关空中劫持的公约有B.东京公约C.海牙公约D.蒙特利尔公约

2.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国际法调整的对象?

B.中国与美国的关系C.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关系

3.领事职务有。

A.办理公证、认证和签证手续B.保护本国和本国侨民在接受国的权益D.援助本国船舶和飞机

4.国际组织会员资格的不同形式有()。

A.完全会员B.准会员C.观察员

5.国际罪行应包括()。

A战争罪B反和平罪C.反人道罪D、空中劫持罪

4.1958年,日内瓦第一次海洋法会议通过的公约包括A、领海及毗连区公约B,大陆架公约C.公海公约D捕鱼和养护公海生物资源公约

5.国际条约的缔结者可以是A.国家B,联合国

1.各国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

A航行自由B.飞越自由

2.作战的基本原则有()。

A.区分原则B.相称原则D.条约无规定不得免除国际法义务原则

15·确立国际人权法的主要条约有A.世界人权宣言B.《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C.《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1,能够作为国际习惯形成的证据资料的有()。

A.国家的内部行为B国家的外交实践C国际组织的实践

2.下列行为中,属于国家行为的是B.外交代表在国外与其职务有关的行为C.实际代表国家行事的人在执行公务时的行为D.别国或国际组织交由国家支配的机关的行为

3.领海基线的划分方法包括A正常基线法B直线基线法

4原始国籍的取得方式包括A血统主义B.出生地主义C混合主义

5.外交保护的条件包括A.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因所在国的国际不当行为而受到侵害B.受害人自受害之日到抗议或求偿结束之日须持续具有本国国籍,而且一般不能具D.受害人须已用尽当地救济且未能获得合理补偿

7.以下船舶中,可以在公海上行使登临权的有。

A.军舰C.执行政府公务的船舶

9.国际法上引渡的程序一般包括。

A.引渡请求的提出B引渡请求的审查和决定D引渡对象的移交

1.和平共处原则的含义。

C.指多种不同制度国家和平共处D.包括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

2.国际法律责任的主体有。

A.国家B.政府间国际组织C.民族解放组织

3.领海属于国家领土,沿海国对领海的主权及于A.领海的水域B.领海的上空C.领海的底土

21.在近代国际法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除(威斯特伐里亚会议)的召开和(《威斯特伐里亚和约》)的签订外,还有荷兰法学家格老秀斯的著作《战争与和平法》的发表。

22.国家的基本权利包括独立权、平等权、和(自卫权、管辖权)

1.国际习惯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因素:

一是(有一般的实践或通例存在),二是(一般的实践或通例被各国接受为法律者)。

2.使馆馆长的等级有(大使级馆长)(公使级馆长)(代办级馆长)

3.二战后,成立了审判德国和日本的首要战犯的国际军事法庭是(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4.国际争端的外交解决方法包括(谈判与协商)(.斡旋与调停)和(调查与和解)

1被誉为国际法的创始人的格老秀斯于1625年发表了一部有重大影响的著作是(战争与和平法)

2。

国际法的官方编纂活动始于(19)世纪。

3.使馆为了通讯的需要可采取适当方法,包括使用(外交信使)(外交邮袋)和明密码电信在内。

4.国际法对国家战争权的限制始于(19)世纪末期。

规定应废弃将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的公约是(巴黎非战公约)

5.以条约规定划国家边界的程序有(定界)和(标界)

7.确立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的最基本的文件是(联合国宪章)

8.联合国维持世界和平安全的首要机关是(安理会(安全理事会))。

1、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具有(强行法)的性质,它构成(国际法规范)的基础。

2.国际法的渊源主要有(国际条约)(国际习惯)

3.大陆架的宽度为(200)海里,最长不得超过(350)海里

2.国家管辖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属人管辖)和(属地管辖)

3.国际习惯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因素:

一是有一般的(实践或通例)的存在,二是他已被各国接受为(法律)

4.对领土主权的限制方式有(租借)(势力范围)(国际地役)(共管)

5.中国的陆地边界长22000公里,海岸线长(约18000公里)

3.二战后,国际上签订了确定领事关系法律原则和规则的公约是(领事关系公约)

1组成国际法上的国家须具有的四个要素是(固定的居民)(确定的领土)(政府)(权主)

2中、印、缅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于(1954)年提出的。

3联合国大会由(全体会员国)组成。

4联合国是于(1945年5月1日)年成立的。

1、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属于对(新政府)的承认。

2.联合国于1947年做出决议设立(国际法委员会)作为负责编纂国际法的主要机构。

18世纪纪末期,英国学者(边沁)首先提出了编纂国际法的倡议。

2传统国际法学派有(格老秀斯派)(自然法学派)(.实在法学派)

4.《国际法院规约》第:

38条规定国际法的辅助资料有(权威最高的公法学家的学说)和(司法判例)

5、传统国际法上领上取得的方式有(先占)(时效)(添附)(割让)(征服)

17.1864年丁韪良把惠顿所著的(《ElementsofInternationalLaw》)译成中文的(《万国公法》)

20.条约的缔结程序有(约文的议定)(约文的认证)(表示接受条约约束)

2.国家主权管辖和支配下的地球特定部分称为(领土),领土包括领陆、领水(领空)以及(领陆和领水的底土)

3.国籍的取得方式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因出生)取得国籍,二是(因归化)取得国籍。

4.人权从权利主体的角度可分为(个人人权)(集体人权)

2.十九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在对国际法与国际法关系的研究中提出了三种不同的主张,(国内法优先说)(国际法优先说)(国际法与国内法平行说)

3.二战后,国际上签订的确定领事关系法律原则和规则的公约是(《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

4.中国清政府正式设立主管外交的机关始于(1861年)年,其名称是(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

5.《海牙公约》和《蒙特利尔公约》规定了对危害国籍民用航空安全的犯罪现已人的发现地应对该人采取(或引渡或起诉)的原则。

6、中国于(1996年)年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8.各国实践当中,主要采用(采纳)和(转化)的方式使国内法在国内适用。

1.按照《国际法院规约》的规定,国际法院的管辖权包括(诉讼管辖权)(咨询管辖权)

3.当今,确立外交关系法的最重要的国际公约是(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5.确立领空主权原则的第一个国际公约是(1919年《巴黎国际民用航空管理公约》)

6.按《南极条约》规定,南极地区是指(面纬60度以南的地区)

8.中、印、缅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于(1954)年提出的。

11.最早使用“国际法”这一名称来表述调整国家间法律关系的法律规则的是英国法学家(边沁)

2、国家的外交机关有两类,一类是(国内的外交机关),另一类是(驻国外的外交机关(外交代表机关))

3、按1982年海洋法公约规定,各国在公海上享有航行、飞越、捕鱼、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建造人工岛屿和其他设施)(科学研究)等自由

4、条约缔结的程序有谈判、(签署)(批准)(交换批准书)

1、一贯反对原则指的是对于一项解决国际争端的由某条约或者协定所确立的规则,该规则由于在很长时间内为国际社会成员所采纳而形成为国际习惯,对于国际习惯通常是所有国家都必需遵守,但是,若果某一个国家在在该项规则确立之初即确立该规则的条约后者协定成立之时就一直持反对态度,则该规则对此反对国不适用。

2、国家继承是指一国由于领土变更的实施而引起的该国的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被别国所取代的法律关系。

取代别国的权利义务的国家称为继承国,被取代的国家称为被继承国。

3、外交保护是指在一国的外国人应履行其对居住国和国籍国的双重义务,同时他的有关权利也应得到居住国及国籍国的双重保护。

当在居住国其权益受到侵害时,国籍国在某些情况下有权采取某些措施提供帮助,其中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外交保护。

4、庇护指一国对因政治原因而遭受他国追诉(包括可能追诉)或处罚的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给予保护并拒绝将其交还或引渡的一项国际法制度。

国家对于因被外国当局通缉或受迫害而来避难的外国人,许其入境和居留,并给予保护的法律概念。

4.领事是一国根据协议而派驻他国的特定城市或地区,而保护本国和本国国民在当地合法权益和执行其他领事职务的官员,他们是职业领事。

约中若干规定对该国使用时之法律效果。

1.国籍的抵触:

国籍的抵触又称国籍冲突,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不止一个国籍或不具有任何国籍的法律状态。

2.外国人的法律地位:

是指一般外国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在入境、居留和出境时与有关国家之间存在的权利义务关系。

3.外交关系法:

是调整国家之间外交关系的各种原则、规则和制度。

1.国际法的效力依据:

是以条约或习惯及其他形式协议都表现了国家的意志协调,也可以说国家的同意。

2.国际法的主体:

是国家,国家是有主权的,因此国际法是平等者之间的法。

这是国际法的基本特点。

3.复合国:

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州、邦或(加盟)共和国等成员单位组成的联合国家。

4.国家管辖豁免:

又称国家及其财产的管辖豁免或国家主权豁免,或国家豁免,主权豁免.他泛指一国不受他国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的管辖,其中主要是指不受他国的司法管辖,即除非经过一国同意,他国司法机关不得受理针对该国或该国的行为和财产提起的诉讼,也不得对该国的财产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和强制措施。

1.领土主权:

国家对领土具有完全的排他的主权,它包括两方面意义。

一方面是国家对其领土具有所有权,因此具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另一方面意义是国家对其领土及领土内的人、物和发生的事件有排他的管辖权。

2.边境制度:

是为保护国家安全、维护边界线和便利当地居民的生活,国家在边境地区建立的有关维护界标、利用界水、边境居民往来等有关的制度。

3.专属经济区:

是在领海以外并领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从测算领海的宽度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1、条约的保留:

是指一国在签署、批准、接受、赞同或加入条约时作出的单方声明,无论措词或名称如何,其目的在于摒除或更改条约中的若干规定对该国适用时的法律后果。

2、斡旋:

是指由第三方为争端当事国提供有利于它们接触和谈判的便利条件,提出自己的建议或转达各方的意见,从而促使当事国开始谈判或者重开业已停止的谈判。

但斡旋者不参加当事国的谈判。

3、仲裁:

国际仲裁又称国际公断,此处特指当国家间发生争端时,经各当事国同意,将争端交付给由它们自己选任的仲裁人处理,并相互约定服从其裁决。

仲裁是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方法之一。

4、战时封锁:

是交战国以兵力切断敌国的或敌国占领的海港以及海岸的交通,使所有国家的船舶和航空器不能出入。

26.毗连区是毗连领海并在领海以外,由沿海国对海关、移民和卫生等特定事项行使管制权的一带海域。

根据海洋法的规定,毗连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