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讲练测 第三专题《拿来主义》苏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4341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讲练测 第三专题《拿来主义》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讲练测 第三专题《拿来主义》苏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讲练测 第三专题《拿来主义》苏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讲练测 第三专题《拿来主义》苏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讲练测 第三专题《拿来主义》苏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讲练测 第三专题《拿来主义》苏教版必修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讲练测 第三专题《拿来主义》苏教版必修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讲练测 第三专题《拿来主义》苏教版必修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讲练测 第三专题《拿来主义》苏教版必修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讲练测 第三专题《拿来主义》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讲练测 第三专题《拿来主义》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讲练测 第三专题《拿来主义》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讲练测 第三专题《拿来主义》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讲练测 第三专题《拿来主义》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讲练测 第三专题《拿来主义》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讲练测 第三专题《拿来主义》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讲练测 第三专题《拿来主义》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讲练测 第三专题《拿来主义》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讲练测 第三专题《拿来主义》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讲练测 第三专题《拿来主义》苏教版必修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讲练测 第三专题《拿来主义》苏教版必修3.docx

《高中语文 讲练测 第三专题《拿来主义》苏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讲练测 第三专题《拿来主义》苏教版必修3.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 讲练测 第三专题《拿来主义》苏教版必修3.docx

高中语文讲练测第三专题《拿来主义》苏教版必修3

板块三 拿来与接纳

主题导读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一直被视为金科玉律,在韩愈的《师说》中倡导人从师的必要及标准,成为后世的箴规。

有人把“外资引进”看成是“财富出卖”,把“劳务输出”看成是“华工输出”,把“特区”看成“租界”。

事实总要承认的:

一些高深的技术和亟待解决的企业管理问题,以及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同步改革的措施,这种种的“道”都需

要以先进的外国为“师”。

辩证法说: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相结合的产物。

我们要发展就必须立足于自己,学习国外。

可偏偏有的人抱着“中国乃泱泱大国,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地大物博”的思想,把向“外”学、向“洋”学,斥为“崇洋”,贬为“媚外”。

在他们看来,似乎只有如当时清政府那样闭关自守、闭门造车,才是高明之举;在他们看来,外国在使用发电机,而我们还在独辟蹊径地研究着磁感应现象,那才是骨气;在他们看来,只有单枪匹马,在浩如烟海的科学海洋里毫无根据、毫无目标地摸索,才是中国人的本性……

可是,电灯、自行车、洋枪、洋炮都是外国人先创造的,古代的中国人还是早早地学会了。

看来,拒人于千里之外,并非是所有中国人的意愿。

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是中国人的传统。

那些庸论、观点全都应该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

当然,我们提倡放出眼光,向“外”学“道”时,要强调分清楚“鱼翅”“鸦片”及其他。

“从师学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糟粕,但这决不能成为我们滞学于“师”的理由,我们应该从历史、现实中汲取正反的经验。

那么,精华与糟粕是可以分辨的。

就像不可能为了防噎而不吃饭、为了防跌而不走路一样,什么也不能阻止我们“从师学道”。

后之视今,一如今之视昔。

我们嘲笑古人耻学于师,也不能让后人笑我们重蹈古人的覆辙。

第1课时 拿来主义

研习梳理

【字词梳理】

1.正音

自诩() 残羹冷炙()脑髓()   譬如()孱头() 

蹩进()冠冕()   茅厕()  国粹() 玄虚()

答案:

诩xǔ,炙zhì,髓suǐ,譬pì,孱càn,蹩bié,冕miǎn,厕cè,粹cuì,玄xuán。

2.辨音

冠冕()孱头()大度()

冠军()孱弱()揣度()

答案:

ɡuān,ɡuàn;càn,chán;dù,duó。

3.辨形

脍(  )人口(zhì)      (  )脚(bié)

针(  )(jiǔ)        (  )进(bì)

国(  )(cuì)逻(  )(jí)

粉(  )(suì)(  )拿(jī)

荟(  )(cuì)作(  )(yī)

憔(  )(cuì)自(  )(xǔ)

(  )不及防(cù)(  )(  )如生(xǔ)

答案:

炙,灸;蹩,躄;粹,碎,萃,悴,

猝;辑,缉,揖;诩,栩栩。

【词语积累】

1.词语释义

礼尚往来:

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

尚,崇尚、重视。

自诩:

自己夸耀。

诩,夸耀。

残羹冷炙:

吃剩的饭菜。

文中借指权贵们的施舍。

冠冕:

“冠冕堂皇”的省语,意思是很体面、有气派。

冕,古代帝王的礼帽。

孱头:

懦弱无能的人。

玄虚:

文中指的是用来掩盖真相、使人迷惑的手段。

国粹:

原指国家文化中的精华,文中是反语。

2.词义辨析

自诩自夸

二者都有自夸的意思,但语体色彩不同。

“自诩”语体色彩重一些,多用于书面语;“自夸”口语色彩浓一些,多用于口语。

吝啬吝惜

二者都有过分爱惜财物的意思,不同的是“吝啬”主要指当用的不用,贬义,如“吝啬鬼”;“吝惜”表示珍惜,指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多含中性,如“只要对大家有好处,就是拿出全部家产,我也不吝惜”。

姑且尚且

“姑且”是副词,表示暂时地,如“我们这里有房空着,你们姑且在这里住下,待以后安稳下来再说”。

“尚且”是连词,表示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为衬托,下文常用“何况”等呼应,表示进一层之意,如“为了人民流血尚且不惜,更别说流这点汗了”。

鼓吹鼓动

“鼓吹”指①宣传提倡;②吹嘘。

“鼓动”指用语言、文字等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他们行动起来。

“鼓吹”侧重于宣传,“鼓动”侧重于结果。

资料园地

1.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

小说《狂人日记》,随后连续发表了《孔乙己》《药》《故乡》等著名小说。

1921年发表的代表作《阿Q正传》,成功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人物形象,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名著。

1923年写成小说集《呐喊》,为现实主义的新小说奠定了基础。

其后又发表了《祝福》等著名小说和《藤野先生》《范爱农》《野草》等著名散文。

“四·一二”大屠杀后,愤然辞职,客居上海,专门从事写作,研究马列主义,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先后主编刊物和写作优秀杂文《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友邦惊诧”论》等,此外还翻译果戈里、法捷耶夫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他是现代世界文坛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建国后出版了《鲁迅全集》20卷。

2.探寻背景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写的关于继承文化遗产的一篇杂文。

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实行反革命的文化“围剿”,奉行卖国主义政策,各种错误思潮随之泛滥,遗老遗少的封建复古主义,卖国求荣的“全盘西化”甚嚣尘上,在左翼文艺队伍中,对要不要和怎样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思想比较混乱。

针对这种状况,鲁迅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倡“拿来主义”,反对“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主张从文化遗产中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这与毛泽东同志后来提倡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3.文体知识

杂文,文学体裁之一,散文中的一类(一般以议论为主)。

是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件的文艺性论文。

以短小、活泼、锋利、隽永为特点,是一种战斗的文体。

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以及政治事件的杂感、杂谈、杂论、随笔都可归入这一类。

中国自战国时代以来诸子百家的著述中就多有这一类的文章。

五四以后,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作家,为了战斗的需要,对于有害的事物,揭微显隐,痛下针砭,广泛地运用了杂文;它们有如匕首、投枪刺向敌人,表现了坚强的战斗力;在艺术上,感情饱满,形象鲜明,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形成了杂文的新传统和新风格。

建国以后,革命作家的杂文继承了战斗杂文的传统,对有害的事物迅即给以讽刺或抨击,对新生的进步事物给以热情支持和歌颂,成为新型的文艺性政论文体。

4.鲁迅诗句选萃

(1)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4)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5)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5.艺术技巧

(1)比喻论证。

作者以小见大,就近取譬,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

在本文中,不仅整个比喻(“大宅子”)是贴切的,而且每一局部的比喻都是贴切的。

用“孱头”“昏蛋”“废物”来批判三种错误态度;用“鱼翅”“鸦片”“烟灯、烟枪、姨太太”来比喻文化遗产中的三个部分;用“占有”“挑选”“创新”来说明继承文化遗产的三个步骤,都贴切自然,恰到好处。

(2)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反衬,使文章有巨大的说服力。

“拿来主义”是标题,但开头却大谈“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这是破中有立,而且批判前两种错误倾向,便成了阐明“拿来主义”的铺垫。

而且,这些错误倾向与“拿来主义”形成鲜明对比,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3)语言犀利、幽默,在嬉笑怒骂中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这些特点具体体现在破立之间,处处显示着讽刺和幽默的力量,“捧画”“一路的挂过去”的奚落,“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的反语,“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的揶揄,“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的嘲讽,印证了鲁迅“论时事不留面子,砭痼弊常取类型”的写作宗旨。

合作探究

1.题目是“拿来主义”,而第一段为什么要从“闭关主义”起笔?

举出“学艺”上的三个例子有什么作用?

探究:

这是全面理清该文思路的一个关键。

鲁迅从回顾中国历史开始,意在说明从清政府奉行“闭关自守”政策的失败与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府实行“送去主义”,在推行卖国投降政策上是一脉相承的。

而“到现在”的政府,闭关自守的“关”早就没有了,“守”也失去了立足之地。

1927年,蒋介石上台后,勾结各帝国主义国家,不断出卖领土主权。

“九·一八”事变后,大片国土沦丧,美英帝国主义操纵着中国财政经济命脉,控制着中国的政治军事力量,这些便是“送去主义”的明证。

但本文着重讲文化方面的问题,所以作者用“别的且不说罢”一转,列举“学艺”上的三个例子,说明“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揭露了反动政府媚外卖国成风,古今政府由盲目排外到一味媚外再到投降的历史,揭示出“闭关”“送去”的危害;“闭关”误国,“送去”卖国,其后果是“送来”了侵略。

在对这惨痛的历史进行批判后,再提出拿来主义即无产阶级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观点。

“闭关主义”“送去主义”与“拿来主义”是对立的,形成鲜明对照,前者弊端愈多,批之愈深,揭之愈深,就愈反衬出“拿来主义”的必要和可贵。

这种破,为下文的“立”,即阐释“拿来主义”的原则并对其内涵作具体分析论证打下了坚实基础,也显示出作者立论的严谨和周密。

2.什么是“送去主义”?

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

探究:

“送去主义”是由“闭关主义”演变而来的,表面上是所谓的“发扬国光”,实质上是媚外求荣、欺世惑众的卖国主义。

作者举了三个“送”的事例:

①“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②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③“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

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的憎恶和鄙视。

作者以尼采自诩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作类比,“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不仅“丰富”,还要“大度”,“只是送出去”,同样是愚蠢可笑的。

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几百年之后呢?

”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灸做奖赏”。

“磕头”、“讨”和“残羹冷灸”、“奖赏”等词语,形象、深刻地写出了“送”的结果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必将导致亡国灭种的悲剧。

3.“拿来主义”的含义是什么?

实行“拿来主义”需要什么条件?

探究:

“拿来主义”的含义,文章中说:

“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

‘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可见,“拿来”与“送去”是相对而言的。

“‘送去’之外,还得‘拿来’”,不是说只拿来不送去,而是说既要送去,也要拿来,是双向交流,是中国与外国经济、技术、文化的交流。

鲁迅首先是从中国与外国的关系上提出“拿来主义”的,不仅指文艺,还包括文艺,而

且文章最后落脚在文艺。

“拿来主义”的具体含义,就是对文化遗产和外国的东西,“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是“占有”“挑选”。

实行“拿来主义”的条件,文章说:

“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而“徘徊不敢走进门”的“孱头”,“放一把火烧光”的“昏蛋”,“欣欣然的蹩进卧室”的“废物”,均是实行“拿来主义”的障碍,都在扫除之列。

4.文中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哪几种错误态度?

对待文化遗产,“拿来主义”者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

比喻论证在本文中有什么作用?

探究:

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有:

错误态度

表现

比喻义

孱头

“徘徊不敢走进门”

比喻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

昏蛋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

比喻割断历史、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和貌似彻底革命的“左”派幼稚病患者

废物

“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义”,“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

比喻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

“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

首先“占有”,然后“挑选”。

“占有”、“挑选”的方法有:

喻体

本体

正确态度

鱼翅

文化遗产中精华部分

“吃掉”(即吸收)

鸦片

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互见的部分

加以批判地吸收

烟枪和烟灯

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存放一点,其余毁掉

姨太太

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的东西,是纯粹的糟粕

“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即彻底抛弃)

比喻论证的作用:

文中运用“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等当时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作比喻,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问题具体化,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将怎样“挑选”说得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

尤其对“孱头”、“昏蛋”、“废物”等形象的勾勒,把抽象的概念组合成形象生动的画面,寓意丰富、耐人寻味。

文苑小憩

【美文欣赏】

媚态与骨气

米博华

我相信,自己还不是一个盲目自大的狭隘“爱国者”。

“如何汉臣女,亦欲作胡姬”,只要有爱情,乐于和马丁或肯特先生结为连理,我会热烈欢送的。

“胡姬”又何妨呢?

我反感的是任何傲慢。

假如你认为以您的肤色、您的腰包可以蔑视我一下,恕我不恭,不会“恭陪酒会”。

对个别所谓“外宾”倨傲的心态,我不想祈求他改正,自大自可由他!

但从中国人这

一面来说,咱不能腆着脸让人啐,泰然处之地接受这种很不平等的倨傲。

然而让我深感

痛苦的是,我的同胞中的极少数人的骨头就是那么软,眉眼就是那么贱,人格就是那么

不值钱!

人家不把你当人看,自己浑然不觉。

可怜兮兮,令我恶心。

一位归侨不无悲怆地对我说,你要堂堂正正地做个中国人吗,你首先要当一回美国

人,然后回来,这在某些中国人的眼里才算是个人。

我不想细述这位归侨的“蓝皮护照”

引出一连串“化腐为神”、“化难为易”、“如入无人之境”的可笑亦复可泣的故事

,我只觉

得悲从中来。

一位外国影星因为做生意顺道来中国看看,我们“欢迎、欢迎”,再加上“热烈欢迎”

也就够了。

但这似乎变成了一种恩宠,某些特别受惊的中国人不免大大的失态。

舞之

蹈之犹觉不足,恨不能一拥而上大撒其娇。

虽是珠光宝气,但眼神里泛着可怜巴巴的媚

态。

我不想责备外国影星,我只想责问我们某些亲爱的同胞,在瑟瑟的寒风中人们伸长

脖子期待这位两次姗姗来迟的被访者,并被挡在甬道中,难道还笑得起来吗?

你重施铅华,勾眉描眼,忸怩作态,嗲声嗲气,竟是希望他告诉你“为何如此英俊”吗?

一位远比这位影星伟大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

“人就其人格而言,和天使一

样伟大。

”咱们中国某些人的人格伟大感究竟有多少?

他们始终没有把自己摆在世界大

家庭一员的身份来看。

要么是义和团式的“宝刀、神鞭、洋鬼子玩完”,愚顽、古怪直至反

科学;要么是未庄的洋鬼子,用法国香水代替桂花油,以摇头耸肩代替打拱作揖,对“洋

大人”表现出几乎泛滥的殷勤。

其实,把外国人当鬼子也好,称大人也好,乃是一个铜板

的两面,二为一也;非鬼即神,就是和咱不一样。

一百多年前,一位外国商人为了戏弄中国人,把一把花生米抛向空中,一些蝗虫一

样的中国人扑上去,从黄土中把花生粒抠出来,塞进嘴里……然而您再来看不久前的一

幕:

在一项外国产品展览会上,数百位中国人蜂拥而抢产品广告,以至这个外国人也像

抛花生米一样,看中国人怎样为那几张纸包肉或糊墙吗?

一百多年了,某些同胞怎么就

如此没有长进。

你不把自己当人,别人是不会拿你当人看的。

为观瞻和大局计,请挺直

腰杆,洗去媚态,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吧!

[赏析]《媚态与骨气》选自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米博华先生新闻评论选《走进高高殿堂》一书,是一篇讨论如何正确对待外国人的时事评论。

文章一开始就提出在当今开放时代我们既不能狭隘爱国,更不能丧失人格对外国显出“媚态”,随后引述许多事例进一步证实观点,时代在进步,国人也早该拿出自己的“骨气”挺直腰杆,洗去媚态。

文章内容丰富,语言犀利,见解独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大家文坊】

拿来主义在今天

崔光红

正所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早在春秋时期,先人就已经发现了这种“拿来主

义”,或者为我所用的精神。

它的真正产生是在五四前后,当时中西文化激烈碰撞,鲁迅

先生甘当中国的脊梁,不屑于被动的文化与精神局面,当头一喝,推出“拿来主义”!

的确有如晴天霹雳,发人深省。

然而,悠悠地过了半个多世纪,这种拿来主义果真深入

人心了吗?

无须回到当年肇事的文艺界,自知者明,就从我们自身说起吧。

都说,开卷有益,学

无止境!

除了经典又难免单薄的课本知识,我们还阅读和浏览大量古今中外的信息,涵

盖了从自然到人文的不同,如果学习的过程算是“拿来”,但是这是“拿来主义”吗?

这种没有消化的扫描顶多算是鲁迅先生说的“得了一所大宅子”。

至于有没有处理或者

怎样处理,是另一种境界。

现在有的大学教授声称替“高分”卷子的考生忧心,其实当看

到一个学生把别人的理论一字不差地背诵或者是“拿来”,确实令人感慨万千,是赞赏好

的记忆力?

是同情?

还是唾弃?

更何况,在快餐文化充斥的今天,

好多人“拿来”的对象

都让人哭笑不得,更谈不上进行消化和运用,估计消化了也会有害无益。

由一及多,从一种学习方式,到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我们原本没有理由批评生活的

单调和工作的不奏效,我们在模仿、在复制前人或者周围人的一切,只是拿过来,而远非

“拿来主义”,没有思考

,没有创新,结果就免不了碰钉子,免不了受打击。

由近及远,从一个人的生活,到一群人,一代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发现自己落后

了,随便拿过先进一点的人的生存方式,不管如何,施行之后再说,甚至实行失效后也不

知反思,真的是纯粹的拿来或者抄袭过来。

说的再远一点,从一个人,到一家公司,到一个国家,也同此理,产品技术适应市场,

国家民族雄视寰宇,都需要真正懂得“拿来主义”。

七十四年前,鲁迅先生就曾教导我们: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真正

的拿来,是一个挑选和创造的过程,拿来之后,原属于别人的东西就从根本上归属了你,

没有版权纠纷,就像没有人认为孟子抄袭了孔子,亚里士多德侵犯了柏拉图的版权,可

以追本溯源,却不可以找到它的模板。

“自己拿来”,如此地主动,而且公认合法,其实我们正慢慢学着“自己拿来”。

读一

篇文章,写写读后感想,三五个人议论一番,恰同学少年,激扬文字!

选一种生活,充实

而舒心,不断地反思和调整,踏上探求人生的不归路!

生活充满诗意。

一项技术,我们

自己拿来,然后面对世界拿出来,大家称赞道:

这是个创新的民族,看他们的“魔稻”,看

他们的“飞船”!

一种制度,我们拿来,让它随古老的国度散发动人的活力……

我们为此骄傲,但是,这不能阻挡我们拿来的脚步,这些还不够,并且是远远不够,

东西文化的碰撞越来越激烈,科学前进之路还需要我们的拿来精神,一代代成长起来的

人还需要充实和发现自己……

时隔多年,先生当年的话依旧有力度:

总之,我们要拿来。

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

或毁灭。

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

辨别,不自私。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课堂巩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冠(ɡuān)冕脑髓(suǐ)慰藉(jiè)针砭(biān)时弊

B.吝啬(sè)蹩(bì)进自诩(xǔ)泾(jīnɡ)渭分明

C.孱(càn)头孱(chán)弱褒贬(biān)并行不悖(bèi)

D.国粹(cuì)猜度(dù)褴褛(lǚ)故弄玄(xuán)虚

答案:

AB.“蹩”应读bié;C.“贬”应读biǎn;D.“度”应读duó。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古董烹饪礼上往来

B.摩登给与残羹冷灸

C.辨别渗透不遗余力

D.摄取构建发扬广大

答案:

CA.上——尚;B.灸——炙;D.广——光。

3.依次给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加上关联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

,几百年之后呢?

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上天堂,落了地狱,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A.如果    那么    不是    而是    因为

B.虽然    但是    或     或     但

C.如果    那么    或     或     但

D.虽然    但是    不是    而是    因为

答案:

B

4.对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样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这句话里,作者把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比喻为“大宅子”,揭示中外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形象地阐明了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B.“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指出了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首先必须采取的态度,即要有勇气,不要顾虑这那,就是要“拿来”。

C.“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就是下文所说的“他占有,挑选”,这句话提出了全文的基本观点,即应怎样去实行拿来主义。

D.“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的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抛来”是指别无企图的施舍,“抛给”“送来”是指别有企图的施舍。

答案:

A 把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用“大宅子”作比喻,二者的相似点在庞大与杂;分析后两句话,偏离原句的主要意思。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一挥而就,即使在社会急剧变幻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B.西方人也有琳琅满目的艺术精品,但在很大程度上,西方式的艺术常常被科学化或体育化了。

C.今年1月份,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达到石破天惊的11.7%,再度创下近十年来的新高,使物价上涨压力再度增加。

D.对于东方科学采取粗暴态度的人,对西方文明言过其实的人,大概不是科学家。

他们大多数既无知识又不懂科学。

答案:

B A中区分的是“一挥而就”与“一蹴而就”。

一挥而就:

一动笔就写成,形容写文章、写字、绘画很快就完成。

一蹴而就:

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C中“石破天惊”指文章议论新奇惊人,用于媒体的消息惊人,属误用。

D中“言过其实”指说话过分,不符合实际。

6.(2010·临沂检测)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所高中虽然规模不大,建校时间不长,但却连续三年被授予“教学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多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和德育工作先进教学班,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

B.我们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积极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证农民安居乐业,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C.在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的新书中告诉我们,孔子要求他的弟子们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将体育运动推到了很高雅的位置上。

D.为尽快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需要,加快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对接的步伐和规模,重庆市大渡口区支行狠抓观念转变,积极抢占市场,效果明显。

答案:

B A.主语与宾语塔配不当,“高中”与“先进党支部和德育工作先进教学班”不塔配。

C.介宾短语“在……中”滥用,造成主语残缺。

D.动宾塔配不当,“加快”与“规模”不塔配。

课后强化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