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发热及低体温的原因及护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4359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发热及低体温的原因及护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生儿发热及低体温的原因及护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生儿发热及低体温的原因及护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生儿发热及低体温的原因及护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生儿发热及低体温的原因及护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新生儿发热及低体温的原因及护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新生儿发热及低体温的原因及护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新生儿发热及低体温的原因及护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新生儿发热及低体温的原因及护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生儿发热及低体温的原因及护理.docx

《新生儿发热及低体温的原因及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发热及低体温的原因及护理.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生儿发热及低体温的原因及护理.docx

新生儿发热及低体温的原因及护理

新生儿发热及低体温的原因和护理

新生儿发热

新生儿的体温一般在37.5度以下,如超过这个温度就说明新生儿在发热。

新生儿宝宝在发热时,通常还伴有面红、烦躁、呼吸急促、吃奶时口鼻出气热、口腔发热发干、手脚发烫等症状。

疾病原因:

1、环境温度过高而导致的发热(如室内生火炉而致室温过高)。

新生儿提问调节功能还没有发育健全,不能维持产热和散热的平衡,从而身体温度会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这种发热一般只需调整环境温度即可,不需要治疗。

2、脱水热

新生儿皮下脂肪少,皮肤面积相对较大,散热快,易脱水,尤其实在炎热的夏天出生的新生儿,由于大汗、进奶少等因素,很容易发生脱水,随之出现体温升高(达38-40度)。

此时的宝宝一般情况较好,精神反映正常,没有其他异常反映,在喂水或补液后体温会迅速下降,且发热的时间很少超过1天以上。

这种发热只需补充足够的液体即可,不需采取其他特殊处理,严重脱水的宝宝需要及时送医院治疗。

3、感染性疾病所导致的发热

疾病性感染分为产前感染、产时感染以及产后感染三个阶段。

不洁的阴道检查、羊水早破、第二产程延长及产时感染,一般在宝宝出生后1-2天开始发热。

产后感染一般发生在产后1周左右,宝宝常因病毒、细菌、立克次体、原虫、螺旋体、霉菌等所引起的急性感染造成的呼吸道疾病、支气管炎、败血症、脓肿、皮肤脓疱等疾病而发热。

这种类型的发热应该先找出发热原因,然后在对症治疗。

当发热超过39度以上时,可用物理方法降温(如温水擦浴等)。

退热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切不可滥用。

4、无菌阻止被破坏

如烧伤、骨折、血肿、腹腔或胸腔内血液的吸收等原因引起的发热。

5、生物制剂或药物引起的发热

如血清、菌苗、异体蛋白或某些药物过敏

护理

新生儿发热后最简便而又行之有效的办法是物理降温,不要随便使用退烧药物,以免引起毒性反映。

新生儿体温在38度以下时,一般不需要处理,但是要多观察,多喂一些水,几个小时后体温就会恢复到正常。

如在38-39度,可将襁褓打开,将包裹衣物抖一抖,然后给盖上较薄些的衣物,使皮肤散去过多的热,室温要保持在15-25度。

体温高于39度时,可用酒精加水混合擦拭降温,高热会很快降下来,酒精和温水的比例应为1:

2.擦拭时可以用纱布蘸着酒精水为宝宝擦颈部、腋下、大腿根部及四肢等部位。

在降温过程中要注意,出现低体温。

酒精可以使婴儿的体温急剧下降,所以要慎重使用。

在夏季降温过程中,要注意喂水(白开水或糖水即可)。

这是因为,在发热的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水分,要给与及时的补充。

新生儿低体温

新生儿皮肤温度维持在36~37℃时,耗氧量最低,又能保证正常代谢。

所谓低体温是指核心(直肠)体温≤35℃,以体温过低、体表冰冷、反应低下为特征。

体温过低的机制是产热减少或散热增多,或二者兼有。

因此在新生儿疾病中,凡是能引起产热减少或散热增多,均可因体温过低为主要症状而就诊。

低体温不仅可引起皮肤硬肿,并可使体内各重要脏器组织损伤,功能受累,甚至导致死亡。

发病原因

  新生儿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很薄,血管较多,易于散热,加上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完善,以致调节功能不全。

当环境温度降低,保暖措施不够或热量摄入不足时,很易发生低体温。

(hypothermia)。

  1、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

  2、受寒冷刺激:

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大于产热,环境温度低于中性温度以下时,未有效保暖,不能维持体温,常使皮温降到35℃以下,形成低体温。

  3、摄食不足:

新生儿肝脏储存的糖原量很少,如果摄食不足,在生后18~24h内即可耗尽。

  4、缺氧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新生儿产热的主要部位在棕色脂肪,棕色脂肪中脂肪酸的代谢分解,需要有完善的神经系统功能和充分的氧供应。

新生儿在缺氧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时,棕色脂肪不能利用,化学产热过程常不能进行,易出现体温不升。

5、疾病影响:

新生儿患败血症、肺炎、化脓性脑膜炎等感染性疾病时,由于进食减少,热量摄入不足;因休克、酸中毒和微循环障碍等影响棕色脂肪分解,使体内产热减少,此时如环境温度偏低,保暖不够,婴儿很易引起低体温。

 首先,注意环境温度。

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新生儿居室温度一般应维持在18~22℃。

 

 

护理措施

复温,喂养,预防及(或)治疗感染为处理原则,此外还应积极处理潜在疾病。

  1、复温:

处理低体温最主要是复温,一般都主张逐渐复温,体温愈低,复温愈应谨慎。

复温过快对已受冷应激损害的新生儿有害,可造成休克、抽搐或呼吸暂停,这些可能是由于末梢血管扩张、血流量不足、缺氧和脑缺血所致。

慢复温即置患儿于一温暖的室内,并以温毛毯或小被包裹,一般用于轻度的低体温。

并可望于12~24h内恢复到正常体温。

但对重度低温者,其棕色脂肪及糖原耗竭,慢复温常无效。

目前多主张外加温,进行主动复温,以减少低温对机体的损害。

  

(1)外加温的方法:

是对低体温患儿的体表供给外来热源。

  ①温毛毯包裹。

  ②电热毛毯:

设伺服控制或手控在38~40℃。

  ③温水浴:

浸于40℃温水,10~15min,1~2次/d。

  ④培养箱或辐射加热器:

轻症常用方法是,先将患儿放入26~28℃暖箱中,每小时提高箱温1℃,直至30~32℃;或外热源温度较患儿皮肤温度稍高(一般1℃),以后每2~3小时向上调节,直到患儿皮肤温度在中性温度范围,核心体温可能于12~24h内恢复正常。

  ⑤微波器复温:

人体经短时间的微波辐射后产生的热效应,能穿透入人体内3~5cm,体温上升较快,平均6~7min可上升1℃,但应注意防止烧伤及其他微波辐射的损害;照射时应用细钢丝网遮盖眼及睾丸,操作应小心以免患儿受微波损害。

  

(2)内复温或主动中心复温:

是指输送热源进入体内首先提高核心温度。

在成人及儿童意外低温时曾用温盐水灌肠或胃灌洗;静脉输注温化液体(37℃);温化腹膜透析(透析液加温至43℃),以及体外血液温化复温。

  2、控制感染:

感染可能是低温的诱因,也可能是一种并发症,其表现可能不明显。

每个低温的患儿应给予抗生素进行治疗或预防感染。

  3、喂养与液体疗法:

在复温过程中应补充热量,限制液体入量,纠正酸中毒和微循环障碍等。

复温加速组织代谢过程,增加葡萄糖代谢需求。

由于糖原储备于冷应激时已耗竭,故易于发生低血糖。

能量的供应于复温开始时即应给予,但因为低体温及循环紊乱,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受到抑制,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胃食管反流、气管内吸入及呼吸紊乱可能发生。

低温时不给口服任何液体而代以静脉输注10%葡萄糖液。

当体温上升到正常后开始喂养,开始时每天供应基础热量,以后随病情好转而逐渐增加到正常需要量。

复温后,如少尿无好转,液体总量应限制。

 

并发症

  低体温易诱发新生儿低血糖、酸血症;合并肺部病变如肺炎、肺出血;合并消化道出血;重症可发生DIC;常合并感染如败血症、化脑和肺炎等。

疾病预后

  一般因保暖不当、喂养过迟,低体温持续时间较短者,经积极治疗,患儿多能顺利恢复体温,预后良好;由某些疾病引起低体温,常是晚期表现,预后不良,病死率为25%~75%,视疾病的严重度、受寒时间、潜在的疾病、胎龄及出生体重不同而不同。

低体温持续的时间较体温降低的程度对预后影响更大。

如低体温持续时间过长,血气分析有明显代谢性酸中毒,重症发生多脏器损害/并发DIC,有出血倾向,肺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均影响预后。

多数患儿死于复温时肺出血,或死于循环、呼吸及(或)肾功能衰竭。

存活者未发现后遗症。

 

新生儿黄疸护理

新生儿黄疸分类

生理性黄疸

  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其特点为:

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但最迟不超过2周。

(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迟延迟到3~4周)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小于85μmol/L(5mg/dl).

病理性黄疸:

 

(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2)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257μmol/L(15mg/dl),或每日上升>85μmol/L(5mg/dl)

(3)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4)黄疸退而复现

 (5)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2mg/dl)。

若具备上述任何一项均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

 结合胆红素升高。

常见的病因有:

缺氧和感染、Crigler-Najjar综合症、Gilbert综合症、Lucey-Driscoll综合症、药物(如磺胺、水杨酸盐、吲哚美辛、毛花苷丙等)

  三、胆汁排泄障碍肝细胞排泄结合胆红素障碍或胆管受阻,可致高结合胆红素血症,但如同时伴肝细胞功 一、胆红素生成过多因过多的红细胞的破坏及肠肝循环增加,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常见的病因有:

红细胞增多症、血管外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肠肝循环增加、红细胞酶缺陷、红细胞形态异常、血红蛋白病。

  二、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由于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低下,使血清未能受损,也可有未结合胆红素的升高。

常见的病因有:

新生儿肝炎、先天性代谢性缺陷病、Dubin-Johnson综合症、胆管阻塞。

临床症状

  1、生理性黄疸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黄染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4周,其粪仍系黄色尿中无胆红素。

  2、黄疸色泽轻者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

  3、黄疸部位多见于躯干、巩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

  4、新生儿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不发生核黄疸。

5、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可略延迟1~2d出现,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迟,可延至2~4周

护理措施

(一)了解黄疸程度

1.观察皮肤根据患儿皮肤黄染的部位和范围,估计血清胆红素,判断其发展速度。

2.光照疗法护理 

2.1 蓝光治疗

的护理 调节病室温度至24℃~26℃,湿度55%~65%。

预热消毒处理过干净的蓝光治疗箱温度至30℃~32℃,夏季将光疗箱置于自然通风处,并用软布覆盖并固定在箱内婴儿床的四周,防止新生儿活动时撞伤。

光疗前给新生儿喂食牛乳,清洗臀部,换干净尿不湿,脱去衣服,戴上棉布小手套和足套,戴上合适的眼罩,松紧适宜。

   2.2 蓝光治疗过程中的护理 新生儿在光疗箱中,由于全身暴露,且时间长,失去安全感,时有烦躁或哭闹、出汗。

蓝光治疗时新生儿的大便稀绿色,丢失水分多,因此要补充足够的水分,采用静脉补液的同时多喂牛乳和糖水[2]。

护理人员每小时给患儿

换卧位,同时对新生儿头部、背部、手部等处皮肤进行抚摸,使新生儿安静。

对吵闹剧烈的婴儿可报告医生暂停光疗或口服鲁米那钠,及时帮其擦干汗液,清洗臀部,更换尿布,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发生受凉及红臀。

定时测量体温,夏季温度高时,可打开全部箱门;冬季要加强保暖,护理操作集中进行,根据体温调节箱温。

   2.3 蓝光治疗后的护理 新生儿光疗结束后,及时

新生儿清洁皮肤,穿上衣服,注意保暖,摘除眼罩。

拆除箱内软布送洗,清洁消毒光疗箱。

护士还应继续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况,吃奶情况,大便的颜色及性状,以及黄疸的消退情况,协助医生及检验科采血复查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病情动态,提供治疗依据,促进新生儿尽早康复。

   

3.耐心喂养患儿黄疸期间常表现为吸吮无力、纳差,护理人员应按需调整喂养方

式如少量多次、间歇喂养等,保证奶量摄入。

(二)严密观察

1.生命体征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及有无出血倾向,尤其在蓝光照射时,加强监测次数,注意保暖,确保体温稳定,及时发现呼吸变化并积极处理。

2.神经系统主要观察患儿哭声、吸吮力和肌张力。

从而判断有无核黄疸发生。

3.大小便观察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如存在胎粪延迟排出,应予灌肠处理,促进大便及胆红素排出。

4.处理感染灶观察皮肤有无破损及感染灶,脐部是否有分泌物,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5.补液管理合理安排补液计划,及时纠正酸中毒。

根据不同补液内容调节相应的速度,切忌快速输入高渗性药物,以免血脑屏障暂时开放,使已与白蛋白联结的胆红素也可进入脑组织。

健康教育

1使家长了解病情,取得家长的配合;

2对于新生儿溶血症,作好产前咨询及孕妇预防性服药;

3发生胆红素脑病者,注意后遗症的出现,给予康复治疗和护理。

4若为母乳性黄疸,嘱可继续母乳喂养,如吃母乳后仍出现黄疸,可改为隔次母乳喂养逐步过渡到正常母乳喂养。

若黄疸严重,患儿一般情况差,可考虑暂停母乳喂养,黄疸消退后再恢复母乳喂养。

5若为红细胞G6PD缺陷者,需忌食蚕豆及其制品,患儿衣物保管时勿放樟脑丸,并注意药物的选用,以免诱发溶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