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 字音字形.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47006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 字音字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 字音字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 字音字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 字音字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 字音字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 字音字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 字音字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 字音字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 字音字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 字音字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 字音字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 字音字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 字音字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 字音字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 字音字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 字音字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 字音字形.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 字音字形.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 字音字形.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 字音字形.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 字音字形.docx

《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 字音字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 字音字形.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 字音字形.docx

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字音字形

近三年浙江卷命题与考情分析

年份

题型

题量

分值

字音

字形

词语

标点

病句

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

选用句式

仿用句式与修辞

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图文转换

2019

选择题、简答题

6个

20

2018

选择题、简答题

6个

20

2017

选择题、简答题

6个

20

1.2019年浙江卷语用选择题部分:

一是继续将字音、字形整合为一道题,放入具体语境中进行考查;二是词语、标点题继续共用语段材料,分别单独命题考查,标点继续三选一,让考生选出使用错误的一项,难度适中,词语题实词、虚词、熟语(包括成语)都考查到;三是病句题考查方式不变。

预测2020年,语用选择题部分题型轮换、分值不会变动。

2.2019年浙江卷语言运用主观题部分,命题比较常规,考查了补写和图文转换侧重对思维灵活性和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

2018年的浙江卷采用了补写这一命题样式;另外一道题是语段内容概括和评述题。

纵观近几年的语用题,浙江卷对于语言表达的简明、准确、得体、鲜明、生动的考查是相对高频的。

预测2020年,语言文字运用题题型会稳中求变,要多研究近三年的全国卷及地方卷的语言文字运用题题型,注意题型的轮换。

3.“语言文字运用”板块的复习贵在积累,贵在持之以恒。

字音要一个个地去识记;字形要一个个地去辨别;易混词语(包括熟语)要一个个地去辨析;标点符号要靠平时正确运用,形成习惯;病句的辨析和修改也要靠平时造句、写文章能遵守语言规则,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语言表达等更要靠平时的训练。

熟能生巧,多读、多记、多积累、多练习是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应试能力的不二法门。

   

1.(2019·浙江卷)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甘庸碌,不墨守成规,不畏挫(cuō)折,以全部精力和才情奔向既定目标,赴汤蹈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与激荡在他内心的狷(juàn)介不羁之气是多么一致。

B.“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彤(dān)云密布,朔(shuò)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也许,《水浒传》中最美丽传情的文字就是雪了。

C.“历史”并非噱(xué)头,而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依托,一旦历史印记被急功近利的行为粗暴抹(mǒ)去,“文化”气息将荡然无存,“名城”必然岌岌可危。

D.如果一个人能够用爱心拥抱世界,那么整个世界的灿烂和澄(chénɡ)净都会永驻心中,即便身形羸(léi)弱,也会因内心的丰盈而精神焕发、神采熠熠。

解析 A项,“挫”应读cuò,不要习惯性误读。

B项,“彤”应读tónɡ,不能只读半边。

D项,“神采熠熠”应为“神采奕奕”。

奕奕:

精神饱满的样子。

熠熠:

形容闪光发亮。

答案 C

(2019·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5分)

近两年,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可谓亮点突出。

该节目以博物馆为主题,以文物为线索,每件文物绑定一位与之气质相符的嘉宾,他们或娓娓道来地讲述文物的历史,或扮成古人演绎国宝故事,串联起国宝的前世今生。

近两年来,该节目收获了大量粉丝。

许多观众表示,从《国家宝藏》中看到了文化自信。

[甲]近期发布的《中国文化综艺白皮书》显示,在关于“文化综艺节目的什么要素最吸引你”的调查里,“精神内涵”“价值导向”成为受访者的首选,选择“节目创新性”的比例也接近六成。

[乙]白皮书还显示,相比娱乐综艺,观众对本土原创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满意度更高,据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文化类综艺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丙]有导演认为:

文化类综艺节目传达“硬知识”并不需要站在娱乐节目的对立面,而是需要借鉴娱乐节目,找到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硬知识”软化,确保节目的文化表达流畅而轻快。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娓娓道来B.演绎

C.而是D.喜闻乐见

解析 “娓娓道来”,连续不断地说、生动地谈论,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

后面不能接宾语,且“娓娓道来”与后面的“讲述”重复。

答案 A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B.乙C.丙

解析 [乙]句主语为“白皮书”,谓语“显示”的内容应到“满意度更高”结束;“据此”以后的内容不属于“显示”的内容。

故“满意度更高”后的逗号应改为句号。

答案 B

4.(2019·浙江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当人体免疫力大幅受损的情况下,“超级真菌”会乘虚而入,使病情雪上加霜,加速病人死亡,因此它被贴上了“高致死率”的标签,使人闻之色变。

B.近年来,《战狼Ⅱ》《流浪地球》等一批精良艺术品质和积极价值取向的文艺作品受到观众广泛认可,这充分证明过硬品质是新时代文艺实现文化引领的基本条件。

C.中国的哲学蕴含于人伦日用之中,中国建筑处处体现着人伦秩序与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五千年前的中华文明正是良渚大量建筑遗址的见证者。

D.当前,以芬太尼类物质为代表的新型毒品来势凶猛,已在一些国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将芬太尼类物质整类列入管制,是中国政府处理毒品问题的创新性举措。

解析 本题从句式杂糅、成分残缺、语序不当、不合逻辑等角度设误。

A项,句式杂糅。

“当人体免疫力大幅受损的时候”或“在人体免疫力大幅受损的情况下”二者只能选择其一。

B项,成分残缺或语序不当。

“……《流浪地球》等一批”后定语中成分残缺,应在此添加“具有”之类的词语。

或将“精良艺术品质和积极价值取向”改为“艺术品质精良和价值取向积极”。

C项,不合逻辑。

“五千年前的中华文明”是“良渚大量建筑遗址的见证者”不合逻辑,应将主客体易位:

“良渚大量建筑遗址正是五千年前的中华文明的见证者。

答案 D

5.(2019·浙江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3分)

考古学是利用古人遗迹遗物重建古代历史的学科,尽管先民的物质遗存作为古史研究的直接史料有益于重建古代物质文化的历史,但仅满足于人类物质文化历史的建设,__①__。

理由很简单,人类社会的历史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历史,也应包括精神文化的历史,我们不仅要关心古人是如何生活的,__②__。

这意味着真正意义的考古学研究,__③__,同时更要通过这些物质遗存研究先民精神文化的成果。

解析 阅读整个语段可知,完整的历史分为物质文化历史和精神文化历史。

①处,前文强调“满足于人类物质文化历史的建设”,缺少“精神文化历史的建设”,此处应填写意为“不足以重建一部完整的历史”的句子。

②处前“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历史,也应包括精神文化的历史”,“物质文化”对应“如何生活”,“精神文化”则对应“如何思想”等,此处应填写意为“更要关心他们是如何思想的”的句子。

③处后面“同时更要”提示此处应与后句并列,句式上应该是“既要……”;意思上则要补写与物质文化生活相关的内容,此处应填写意为“既要揭示先民的物质创造”的句子。

答案 (示例)①显然不足以重建一部完整的历史

②更要关心他们是如何思想的

③既要揭示先民的物质创造

6.(2019·浙江卷)阅读下面某社区“红色议事厅”工作流程图,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6分)

【注】两代表一委员:

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1)用一句话概括“红色议事厅”工作职能,不超过15个字。

(2分)

(2)从“为老百姓办实事”角度评价“红色议事厅”工作机制。

要求:

体现流程图主要内容,语言简明、准确,不超过80个字。

(4分)

解析 

(1)“红色议事厅”在整个流程图中起到前接后连的作用,前接“难事”,后连相关部门的处理、反馈及满意度回访。

由此概括“红色议事厅”的工作职能是解决难事,方式是协调相关部门、人员等,最后根据字数要求进行压缩提炼。

(2)题目要求从“为老百姓办实事”角度评价“红色议事厅”工作机制,就需要按照环节分别评价,可从办理的工作内容、办理的过程、监督人、反馈及满意度等角度一一梳理,要落实到“为老百姓办实事”上面。

答案 

(1)联系相关各方,协商解决难事。

(2)(示例)“红色议事厅”工作很实在。

①难事来自民意,很务实;②协调相关部门、人员解决难事,很切实;③既有“两代表一委员”监督,又有群众反馈及回访,能落实。

思考1:

词语贵在积累。

我积累了多少?

我掌握了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了吗?

                                    

                                    

思考2:

语言文字运用中的主观题型一定要结合语境,我的语境意识强吗?

                                    

                                    

专题一 字音、字形

浙江卷的字音、字形题是高考语文的第一道菜,几年以来持续考查。

方式是在一个选择项中两者合在一起考查。

字音题往往加点,不需要搜寻,只需要判断正误即可;字形题没有加点,需大海捞针,仔细甄别。

[知能精要]

“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汉字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其范围界定为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

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

从浙江卷试题来看,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查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

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

多音字的认读:

1.要记少不记多,即识记多音字中用得少的字,其余的归类,如“秘”在“秘诀”“秘书”“秘密”中都读“mì”,可用于美洲的一个国家“秘鲁”时却读“Bì”,后者就要注意识记。

2.要据“境”定音,即在具体语境中以意义作为依据确定字音,如“与”常读“yǔ”,但在“参与”中意为“参加”,则读“yù”。

3.以“性”定音,即词性不同读音相异,如“泊”作名词时读“pō”,湖泊、水泊;作动词、形容词时读“bó”,停泊、泊位。

4.归类记忆,如“创”与“伤”有关时读“chuāng”,创痛、重创;而作“创造”意时则读“chuàng”,开创、创建。

5.语体定音,有些字不同的读音是由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别造成的,如“壳”口语读“ké”,贝壳、脑壳;书面语则读“qiào”,地壳、金蝉脱壳。

习惯性误读字的认读,要谨防声旁误导,如“鞭笞”的“笞”读“chī”,不能读成“tái”;“湍流”的“湍”(tuān)易误读为“喘”(chuǎn)。

要有针对性地用普通话的标准读音矫正所在方言区的读音缺陷,“踽”(jǔ),南方的考生易读成“yǔ”。

要梳理教材字音,对常见字中的难读字要勤查工具书。

“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识记和正确书写”包括区别形近字、同音字,不写错别字以及不规范的简化字。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除了少数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外,绝大多数为形声字。

而形声字的形旁表意,即根据其形旁来判断字的意义。

反过来,我们可以根据词语中某处语素的意义来判断该语素(汉字)的字形是否正确。

例如:

同音字(枪)“杆”、(麻)“秆”与(竹)“竿”,“杆”从“木”,指“器物的像棍子的细长部分”;“秆”从“禾”,指“某些植物的茎”;“竿”从“竹”,指“竹竿子或类竹竿的东西”。

形近字“赝”(品)与(义愤填)“膺”,“赝”从“贝”,指“伪造的物品”;“膺”从“月”(肉),指胸。

字形常见失误有:

(1)同音或音近致误:

汉字是表意字,因而同一个发音可以写成许多不同的汉字,书写时容易张冠李戴。

如:

川流不息、仗义执言、甜言蜜语、秘而不宣、众生相、竖井、梳妆打扮,词语中加点汉字容易写错。

(2)音同义近致误:

同音字,如果字义迥异,还好识别,对于音同义近汉字,就更容易“望义生文”而写错了。

如:

词语含义/诗文含意,反映情况/反应剧烈,致癌物质/治癌秘方,不止一次/不只,冰雪融化/冰糖溶化,大专学历/同等学力,科学考察/能力考查,欢呼雀跃/鸠占鹊巢,词语中加点汉字就容易混用。

(3)形似致误:

很多汉字字形相近,平时不注意辨识,书写不细心,都容易造成误写。

这种情况大致分为两类:

①增减笔画造成错字。

如:

徒弟/迁徙,茶叶/荼毒,竞赛/竟然,神采/精彩,侯爵/等候,词语中加点汉字,往往容易互换而致误。

②偏旁相似而致误。

如:

泠洌/清冽,鞭笞/苔藓,蒿莱/竹篙,绊脚/拌嘴,词语中加点汉字因偏旁相近容易写错。

(4)音异形近致误:

字形整体相近却有细微差别,尽管读音不同,也容易写错。

如:

纷沓/杳然,辫子/瓜瓣

(5)形音义皆近致误:

这种情况更要引起考生的关注。

如:

摩擦/磨砺,分辨/辩论

[解题策略]

音、形、义的统一是汉字的基本特点。

词组中的字读错、写错,其根本原因是不知词组义,另一原因就是记不住本来的字而用了同音字或形似字。

正确识记现代汉语的字音、字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音形义结合起来识记。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建议在具体语境中将三者结合起来识记。

2.重在积累。

对于同音字、形似字、近义字,平时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很重要,可把课文注释中的常见字和常用字进行整理,还要关注《常用汉字字表》《普通话异形词整理表》和报刊中的常见字。

3.把握识记规律。

(1)据义记形。

在特定的词语或语境中,需要意义相应的字“对号入座”。

如“融会贯通”(领会)与对应位置上的“通”的意义吻合。

(2)据义推形。

对于形声字,推断形旁,明了字的意义所属,能大致判断该字是否正确。

如“讴歌英雄”,赞美用言语,可断定该用“訁”字旁。

(3)结构推形。

很多成语对应位置的字在字义上有对应关系,可据其中一个字来推及另一个字。

如:

纷至沓来、察言观色、殚精竭虑,加点汉字和对应位置的那个字意义相近;前倨后恭,加点字和对应位置的那个字意义相反。

温馨提示

对待字音、字形题要:

1.排除为主。

因为设题一般为“全对”或“全不相同”,只要某项很有把握发现一个“错误”或一个异类,就果断排除或选择。

2.遇生判对。

考试有时遇见一个或两个较为生僻而自己一点都不熟悉的注音或字形,一般可将该字视为正确的注音或字形处理。

[典例剖析]

(2018·浙江卷)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懵(měng)懂的幼儿到朝气蓬勃的少年,从踌躇满志的青年到成熟的中年,最后步入两鬓(bìng)斑白的老年:

有序变化是生命亘古不变的主题。

B.虽然语言系统有自我净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分层过滤,淘尽渣滓(zǐ),淬(cuì)炼真金,但是当下网络语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仍不容小觑。

C.江上一个个漩涡,似乎在仰首倾听清晨雁鸣;那些雉堞(dié)、战车,均已废驰;鸟鸣声穿过山风烟霭,落满了山峦;遍野麦浪,渐成燎(liáo)原之势。

D.对于那些枉顾道德与法律铤而走险的电商平台,有关部门必须给予相应的惩(chěng)罚,否则难以制止种种薅(hāo)顾客羊毛的恶劣行为。

答案 B

[技法运用]

答题步骤

内容分析

比对字音

A项中“懵懂”是运用频率不高的词语,遇生则对,先默认其为对的,“鬓”是习惯性误读,在很多地方经常读为“bìng”。

B项“渣滓”这个词语学生从小说《红岩》中知道,一般不会出错,“淬”是形近字,容易读错。

C项“堞”是运用频率不高的词语,可据形推音,“燎”是常见字。

D项“惩”是习惯性误读字,北方经常读成三声,“薅”是口语化的字音,组词是“薅羊毛”。

从字音的角度,A、D都有错误。

甄别字形

要排除掉生活中常见的词语,这些不是设题的陷阱。

A项要注意辨别的词语是“踌躇满志”“有序”“亘古不变”,B项“淘尽”“淬炼”“不容小觑”,C项“漩涡”“雉堞”“废弛”“烟霭”,D项“枉顾”“铤而走险”是需要注意的字形。

C项“废弛”的“驰”是错误的,据义辨形,指“松弛”“丢到一边不用”,应为“弛”。

得出答案

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再认真遴选,印证,得出答案。

[失分警示]

1.储备不足。

似是而非,模棱两可。

2.改来改去。

第一语感常是正确直觉的反映,切不可犹豫不决,改来改去。

[即学即练]

1.(2019·浙江舟山中学高三模考)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互联网联合辟(pì)谣平台29日在京正式上线。

这是治理网络谣言、打造清朗(lǎng)网络空间的重大举措,旨在为广大群众提供辩识谣言、举报谣言的权威平台。

B.事因难能,方显可贵。

在物欲横流的浮躁世界,秉(bǐn)持合理的价值观,保持足够的人生定力,允执厥(jué)中,功不唐绢。

C.在偶像倒掉的一个个溽(rù)热黄昏,我们也能够看到,希望的鸟儿已经飞起,惊乱一池春水,也装点了心中有爱的人的梦。

如果有理想的话,则我们每一个人对未来愿景的殷(yīn)殷期待,就是一幅幅理想的画图。

D.费兰特的写作剔(tì)除掉了条条框框,暴露人物真实生活本来的样子。

这种阅读感受就像是置身于一座芜杂的花园,你不会只于欣赏,一定会去探索,去经历,离开时,身上几乎都不可避免地被拉(lá)出些口子。

解析 A项,辨识。

B项,秉持(bǐng),功不唐捐。

D项,剔除(tī),不会止于。

答案 C

2.(2019·浙江嘉兴一中模拟)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砭(biǎn)石主要用于破开痈肿、排脓放血或刺激身体的某个部位以消除病痛,是最原始的针刺和切割用具,医学史家把这种医疗活动看成我国针灸(jiǔ)术的烂殇。

B.选择“安步当(dāng)车”还是“连滚带爬”,立刻就显示出一个人的气度,而这种气度需要长期的修练和熏陶(táo),也需要一个人拥有将一切置之度外的胸怀。

C.斑驳的土墙、悠长的弄(nòng)堂、呢喃的燕子……诉说着小镇千年岁月的沧桑,让游人摹想湮(yān)没的辉煌的历史过往。

D.宽厚者,语多奖掖(yè);刻薄者,话多贬抑;豪放者,词多激扬而不粗俗;潇洒者,言多风雅而不随便;谦逊者,含蓄而不猥琐;博学者,旁征博引而不芜(wú)杂。

解析 A项“砭(biǎn)石”读音错误,应为biān,“烂殇”应为“滥觞”。

B项“安步当(dāng)车”读音错误,应为dàng,“修练”应为“修炼”。

C项“弄(nòng)堂”读音错误,应为lòng。

答案 D

3.(2019·浙江新高考调研)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奔腾咆哮的海、暗流汹涌的海,他们或行走在浪尖上,或悬停在海空中,或潜入深海,他们怀揣(chuāi)着一颗勇敢的心与大海搏斗,只为庇(bì)佑航海者的平安。

B.让作者如此陶然其中的“安乐窝”,究竟有着怎样的良晨美景呢?

其实,所谓圭窦(dòu),是指墙上凿(záo)门,上锐下方,像圭的形状。

C.改革需要行动,面对沉疴(kē)积弊、激流险滩,迎难而上,背水一战,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不能推卸责任、敷衍(yǎn)了事、无所做为。

D.批评者吹毛求疵(chī),文中那些散发出一种暧(ài)昧、甜腻得仿佛要溶化读者坚硬心灵的气息的关于美酒、好花的文字,自然也是被批判的对象。

解析 B项“良晨美景”应为“良辰美景”。

C项“无所做为”应为“无所作为”。

D项疵“chī”为应“cī”,“溶化”应为“融化”。

答案 A

4.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密密匝(zā)匝的光阴被浓缩成一个点儿,你伸出手来就能摩挲(shā)一个遥不可及的年代,掬一捧洒在城墙上的古老月光,这很容易让人生出一梦千年的恍惚。

B.要掌握好谦虚的度大有学问。

正确的做法就是度(duó)德量力,正确评估自己的品德和才能,若能胜任就应该大胆争取,而不是礼让过头甚至贬(biǎn)低自己。

C.刚刚出土的神秘宝剑,剑身长1米左右,剑鞘(qiào)已经腐烂,宝剑却崭新如初,且锋利无比,削(xiāo)铁如泥,更奇特的是剑身还能弯曲,柔韧性非常好。

D.昼夜节律指生命活动以24小时左右为周期的变动。

除调(tiáo)节疲劳和清醒程度,它还谐调身体里数百种细胞的活动,如皮质醇(chún)的释放和体温的波动。

解析 A项“挲”读suō。

C项“削”读xuē。

D项谐—协。

答案 B

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世事纷扰,人生坎坷。

在这纷烦芜杂的现实中,独处让人摈(bìnɡ)弃各种陈规陋习,让心灵从尘嚣转向淡泊,它让思想在天空里自由翱翔,让智慧在跋涉(shè)中得到提升。

B.世界色彩斑斓(lán),变幻莫测,谁拥有了一双慧眼,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谁就能洞察世事真相,占领思想高地,就能得到命运的亲睐(lài)。

C.网络社会中,一个小事件容易在论坛中被围观,被热炒,以致不断发酵,上升为论坛主题帖(tiē),并被更多的论坛转载(zǎi),成为网络社会的一时热点。

D.日本名将羽生结弦在本届冬奥会成功实现了卫冕,迅速蹿(cuān)红网络,羽生结弦的广告身价更是一路飙(biāo)升,连日本体育圈和娱乐界的顶级明星都望尘莫及。

解析 A项烦—繁,“摈”读bìn。

B项亲—青。

C项“帖”读tiě,“帖”读tiē的时候,指妥适,顺从,驯服;读tiě的时候,指便条,邀请客人的纸片,写着生辰八字的纸片。

答案 D

字音、字形

(时间:

30分钟 满分:

30分)

1.(2019·余姚中学第一次质量检测)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杨太辛教授将浙东的人文精神归结为血气偾(fèn)张,遒劲(jìng)动进,狂猖中和;知虑深远,实学求是,经世致用;志意高阔,胸怀天下,爱国利民。

B.田间与灌木篱下,横陈着田凫(fǔ)、椋鸟、画眉等数不清的腐鸟的血衣,鸟儿的肉已被隐密的老饕(tāo)吃净了。

C.握住镰柄(bǐng)的农民融入麦芒闪耀的金光里,积年劳作使他们的掌心摩砺出粗厚的老趼(jiǎn)。

D.对于人们憎(zèng)恶的那个社会叫出令那些“治者”们感觉不吉祥的声音,这正是鲁迅所期待并努力恭行实践的。

解析 B项,“凫”读fú,“隐密”应写成“隐秘”。

C项,“摩砺”应为“磨砺”。

D项,“憎zèng恶”读“憎(zēng)恶”,“恭行实践”应为“躬行实践”。

答案 A

2.(2019·诸暨市高考适应性试卷)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条青黛黑瓦、素雅拙朴、人文荟萃的老街,勾勒着经年累月的荣光兴衰,镂(lòu)刻了市井的庸常日子,衍(yán)生出游子魂牵梦萦的乡愁。

B.母亲就像那一株红苕,根扎(zhā)在贫瘠的苦海,身形赢弱,意志葳蕤(ruí),汗如雨下却绽放出丰润的慈祥,饮苦茹酸却满蕴着动人的温情。

C.电视剧《都挺好》借解剖一个中国式原生家庭的肌理构成,凸显百姓生活的爱恨纠葛(gé),戳到社会与人性的痛点,斩获了无数铁杆(gǎn)粉丝。

D.成群结队的渔船结伴而行,渔歌和号子粗犷(guǎng)嘹亮,粼粼波光被劈成千万个洁白的箭镞(zhú),渔夫们黝黑面庞上流动着丰收的光彩。

解析 A项,“衍”读为“yǎn”。

B项,“赢”应为“羸”。

D项,“镞”读为“zú”。

答案 C

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宋代文人士大夫中很多都是艺术家,具有娴(xián)雅的气质,他们不仅擅长诗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