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笔记8.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51692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笔记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育学笔记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育学笔记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育学笔记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育学笔记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教育学笔记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教育学笔记8.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教育学笔记8.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教育学笔记8.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教育学笔记8.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教育学笔记8.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教育学笔记8.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笔记8.docx

《教育学笔记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笔记8.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学笔记8.docx

教育学笔记8

第十三章美育

第一节美育的意义和任务

一、美育的意义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

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美育是全面教育必要的组成部分。

美育的功能就在于引导受教育者的审美活动,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促进他们的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形体美,增进他们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使他们为维护和创造美好的事物而作出不懈的努力。

美育对学生智、德、体各方面的发展的促进作用:

①美育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精神。

②美育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完善品德的教育功能。

③美育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美发展,具有提高形体美的健康性和艺术性的价值。

④美育有助于学生劳动观点的树立、技能的形成,具有技术美学的价值。

总之。

美育具有不可取代的特殊教育功能,它与其它各育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个性和才能全面和谐发展的完美的人,是美育的目的。

二、美育的任务

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发展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3.发展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第二节美育的过程和原则

一、美育过程

美育过程是教师依据人的审美心理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审美活动,形成和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过程;是运用人类的审美经验和美的规律,影响学生的感官和心理,培养审美意识、发展审美能力过程。

①通过审美感知,形成审美感受,为鉴赏美和创造美奠定基础。

②通过美的鉴赏活动,理解美的本质特征,发展审美判断力。

③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发展创造美的能力。

二、美育原则

美育原则是按照美和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所必须遵循的要求。

1.形象性原则

2.情感性原则

3.差异性原则

4.创造性原则

贯彻创造性原则要注意要①特别注意美的创造力的培养。

②鼓励学生审美创造意向。

③要培养学生审美创造的技能技巧。

④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活环境。

第三节美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美育

1.通过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学进行美育

科学文化知识教学是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

2.通过艺术学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进行美育

艺术的形式有:

音乐、舞蹈、美术、文学、戏剧、电影和电视。

二、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

首先,欣赏大自然的美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同时,欣赏自然美可以开阔视野,增加知识,陶冶情操,砥砺品行。

利用大自然进行美育首先要掌握自然美的特征和学生的审美特点,再者要启发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理解欣赏自然美的“比德”、“畅神”审美观念。

还要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景观结构变化,掌握自然风景的特性。

三、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美育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美育的方式很多,主要通过A利用家庭环境进行美育;B组织学生参加美化学校环境的活动;C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美。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美育?

请联系实际说明美育的重要性。

2.美育有哪些原则?

你打算在将来教育工作中怎样对学生进行美育?

第十四章体育

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小学、中学阶段,正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时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要在这段时间里打下基础;身体的健康和体质的增强也要在这段时间里通过体育打下基础。

广义的体育包括身体锻炼的教育和卫生保健教育两个方面。

前者侧重于学生机体的培育,后者侧重于学生机体的保护。

这两方面是互相结合,互相促进,密不可分的。

狭义的体育是指身体锻炼或体育运动的教育而言。

学校必须同时做好体育和卫生保健两方面的工作。

其指导思想应该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以面向全体学生普及为主,以经常锻炼为主和以预防保健为主。

第一节体育

一、体育的意义和任务

1.体育的意义

体育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

青少年身体只是营养好而缺乏体育锻炼并不能导致发育正常、身体健壮,经常的体育锻炼所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就在于身体锻炼的每一项动作都表现为肌肉动作,并增加骨骼、韧带的负荷量,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对各个器官的调节作用,提高神经活动的灵活性和均衡性。

体育与智育、德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密切联系的。

青少年学生体质强健,精力充沛,才能为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才能有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

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是一种脑力劳动,它主要依靠大脑高级神经中枢来进行的。

在学习一段时间以后参加一定的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使经过脑力劳动已经疲劳的神经细胞得到休息,消除大脑的紧张状态,而且坚持锻炼还能促进神经系统的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使大脑更加健康和灵活。

通过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使学生身体健壮,而且以使学生具有优美的体形,符合韵律的动作,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审美观点。

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了体质,也为进行劳动技术教育提供了身体的条件。

2.体育的任务

①增强学生的体质是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

②使学生逐步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

③通过体育,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集体、遵守革命纪律、勇敢顽强、努力进取、朝气蓬勃的革命精神。

二、体育的内容

田径运动、体操、球类、游戏、军事体育活动、游戏、武术

三、体育的组织形式

体育课、早操和早锻炼、课间活动和课间操、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各种运动队、体育运动竞赛

四、体育的过程

体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的知识、技能,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全面地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不断增强学生体质的过程。

在体育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1.体育过程是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促进学生体质的增强是学校体育必须完成的特殊任务,同时,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服从总的教育目的。

二者的结合应该建立在体育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的基础上。

使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体育的全过程之中,而促进学生思想觉悟提高的同时,更好地完成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

2.体育过程是使学生掌握体育理论与参加体育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知识的掌握并不能直接导致体质的增强,而必须从知识的掌握过渡到身体的锻炼,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二者的结合是体育过程的客观规律,二者的结合表现在体育运动的技能、技巧及卫生的行为、习惯和形成,都必须建立在传授体育知识的基础上,而体育知识的传授必须落实到组织学生进行长期的体育实践锻炼,传授体育理论固然必不可少,而进行实践锻炼就更为更要。

3.体育过程是促进身体生长发育与指导运动锻炼相结合的过程

体育过程应该是身体的生长发育与运动锻炼密切联系,互相促进的过程,正常的生长发育是进行运动锻炼的前提条件,又是运动锻炼的结果。

二者必须结合,不可偏废。

4.体育过程是加强身体锻炼与利用、创造一定的外部环境相结合的过程

单纯的体育锻炼而无有利的外部环境的配合,也不能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而利用和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则会更有效地保证体育运动的开展,因而身体的锻炼与外部环境的结合是体育过程的客观要求。

五、体育的基本要求

1.坚持体育锻炼和全面性

体育锻炼的全面性即指锻炼使身体各器官和各系统的功能水平得到全面的发展。

2.坚持体育锻炼的经常性体育锻炼必须持之以恒,长期不断。

3.坚持体育坚持锻炼的循序渐进

体育锻炼的循序渐进,一方面是指运动量的安排应该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规律和学生的体力情况由小渐大。

另一方面,为了使学生掌握一个动作或一项运动技术,应该注意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

4.适应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个体差异

除上述各项要求外,还应该贯彻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精神,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风,学校体育还必须贯彻执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

第二节卫生

一、学生卫生的意义和任务

做好卫生保健工作,防治疾病,改变对身体有害的外部环境因素,才能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不仅可以为体育运动的正常开展创造条件,而且会直接影响到学校整个教育计划的完成。

卫生保健工作的情况如何,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

对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是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学生健康,增强体质。

二、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内容

(教师应如何关心学生的健康、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1.向生进行卫生知识的教育

2.宣传爱国卫生运动的意义,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3.建立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注意劳逸结合

4.采取措施,搞好教学卫生、劳动卫生和运动卫生。

5.改善校舍和教学设备,使其符合卫生要求。

6.定期对生进行体格检查,加强疾病防治的工作。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体育的重要意义?

2.联系实际,分析轻视体育的错误思想及其危害。

3.说明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应遵循的的基本要求。

4.教师应如何关心学生的健康、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第十五章劳动技术教育

第一节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和内容

一、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

劳动技术教育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主要部门中适应面较广的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它是普通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普通学校为什么必须进行劳动技术教育?

普通学校实施劳动技术教育,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巩固、发展和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

①学校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是促进普通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中学培养的学生,只有少量的能够升入高等学校继续深造,而绝大多数的学生毕业后要参加工农业和第三产业部门的劳动。

在普通中学里实施劳动技术教育,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术知识和生产劳动的基本技能。

这不仅有利于他们的在升入高一级学校后能更好地掌握其他科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那些不能升学的毕业生有所准备。

②学校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需要。

在普通学校中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与实际生产劳动联系起来,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

③学校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创造物质财富,增加劳动收益。

学校中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除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公益劳动和服务性的义务劳动外,主要的还是让学生参加工农方面的生产性劳动,经验证明,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和其他劳动,能创造物质产品,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④学校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是促进学生职业定向的需要。

他们熟悉各种形式劳动的内容,培养他们自觉的职业意识,促进他们对某种职业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了解一些职业的社会意义,这些工作都有利于学生职业意识的增长和促进学生的职业定向。

二、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

我国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任务:

①使学生了解一些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

②使学生掌握一些第三产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③使学生掌握使用一般的简单的劳动生产工具的技能。

④使学生具备一些工农业和第三产业的科学管理知识。

⑤培养生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并使他们具有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⑥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

⑦向学生的进行职业定向教育。

我国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工农业生产劳动、第三产业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三个方面。

第二节劳动技术教育的过程和原则

一、劳动技术教育的过程

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包括劳动技术教学和劳动技术操作两个方面,在劳动技术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学生获得劳动技术知识原理为目的;在劳动技术操作过程,却以学生掌握劳动技能为目的。

劳动技术教学和劳动技术操作的关系:

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而不能分割的统一体。

可用下列程式来表示:

劳动技术教学劳动技术操作

(知识作原理)(技能和习惯)

这个程式表明:

①劳动技术知识、原理与劳动技能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不能机械地分开。

②劳动技术教学和劳动技术操作在教育过程中是相互促进的。

③劳动技术教育过程,既可以由劳动技术教学开始,通过技术操作获得技能而结束,也可以由劳动技术操作开始,以达到劳动技术知识、原理的巩固和加深而告终。

劳动技术教育有起点,中转运动,终点,呈现一定的连连续性、序列性和阶段性。

构成劳动技术活动的具体程序如下图:

(A)理解技术知识——联系操作——巩固知识

/﹨

学习动机检评

\∕

(B)进行实际操作——联系知识——巩固技能

由于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包括技术教学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而又以劳动实践为主,所以就由(A)和(B)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的程序,来完成劳动技术知识劳动技能训练的教育任务。

这个程序的简要说明:

①以学习动机为起点,以检查评定为终点。

②就程序(A)来说,理解技术知识,是这个程序的中心环节和主要目的,联系操作,就是把所讲授的劳动生产技术原理,引向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知识和一般教学中所做的那样,可采用各种巩固所学知识。

③就程序(B)来说,进行实际操作,主要着重于劳动技术的实际操作和劳动工具的使用,这是程序(B)的中心环节,也是整个劳动技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二、劳动技术教育的原则

劳动技术教育的原则:

实践原则、创造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安全性原则

第三节劳动技术教育和途径和方法

一、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

在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中进行劳动技术教育的要求是,讲授的科学技术原理要紧密联系工农业生产的实际,以便使学生正确理解生产原理、科学技术在现代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其主要方法有得用直观教具和生产现场讲授劳动生产技术原理;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实验、实习和实践作业来验证所学的生产技术原理;指导学生把书本上所学到的生产技术原理,运用于生产劳动实践中去;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科学技术原理,在校办工厂和农场开展科学实验活动。

二、劳动技术课

劳动技术课是实施劳动技术教育的主要途径。

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或通用的职业技术的基础知识作基本技能。

通过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使学生树立人民群从是生产劳动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形成以诚实的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价值观信念和竞争意识,养成艰苦奋斗,勇于创新、遵守纪律、关心集体、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通过劳动技术课的教学,要求初中学生初步掌握一些从事服务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一些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学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具有生活自理的能力。

要求高中学生学会一些现代化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掌握某些使用、保养、维修生活和生产工具的技能,了解一些工农业生产科学管理知识。

劳动技术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①劳动技术课的组织形式,可以采用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也可埃普索姆用生产实习形式。

②劳动技术教学应以劳动实践为主,要创造条件办实习工厂和农场,作为学生实习的基础。

③注意选择与其他学科联系密切的内容、农村中学的劳动技术课可以和职业技术教育结合,特别注意要使学生获得适应面较广的共同基础知识。

④高年级要逐步扩大技术性教育的内容。

⑤劳动技术课的内容很广泛,应该依据学校的实际条件,按照学生的年龄、性别等特点和知识水平,选择他们力所能及和易收效益的劳动项目试行,谨防流于形式。

⑥要建立、健全劳动技术课的考勤、考核制度,根据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效果、掌握知识和技能和情况评定成绩,计入学生成绩册,并作为升级、升学和评定三好学生的依据之一。

三、组织参加各种形式的劳动

劳动技术教育的各种形式的劳动:

1.校办工厂和农场的劳动

2.社会劳动

3.勤工俭学活动

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必须遵循以下要求:

①要有一定的经济收益,但不能着眼于“向钱看“而应重视教育效益。

②要考虑教学大纲和品德教育大纲的要求,制订全面的蒜苗勤工俭学活动计划,有准备、有组织的进行。

③按照自愿原则,但应尽可能组织多数学生参加。

④依据条件和可能,式开设一些项目,以便学生选择参加。

⑤勤工俭学的收益,要按照“多劳多得“原则,尽量多的分给学生,除掉消耗和折旧费外,不作过多积累,积累资金要尽量用于扩大再生产。

4.校内公益劳动和家务劳动。

复习思考题

1.普通中学为什么必须进行劳动技术教育?

人们在这个问题上有些什么片面认识?

2.你认为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怎样才适当?

为什么?

3.怎样理解劳动技术教育的过程?

你有何新的见解?

4.普通中学通过哪些途径去实施劳动技术教育?

现在中学实施劳动技术教育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