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52653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docx

《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docx

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

《教育基础知识》(幼儿园)

一、考试性质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智育方面的参考。

各地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按已确定的招聘计划,从教师应有的素质、文化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因此,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

通过《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科目的考核,了解参与考核者对学前儿童(重点是幼儿)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学前教育理论的掌握程度,为选拔能胜任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幼儿园教师提供必要的依据。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1.学前儿童身体的发展

考试内容:

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发展;学前儿童感觉器官的发展;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发展;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发展;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发展;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发展;学前儿童泌尿系统的发展;学前儿童内分泌系统的发展。

考试要求:

  

(1)理解幼儿神经系统发展的特点及卫生保健要求。

(2)理解幼儿感觉器官发展的特点及卫生保健要求。

(3)理解幼儿运动系统发展的特点及卫生保健要求。

(4)理解幼儿循环系统发展的特点及卫生保健要求。

(5)理解幼儿呼吸系统发展的特点及卫生保健要求。

(6)理解幼儿消化系统发展的特点及卫生保健要求。

(7)理解幼儿泌尿及内分泌系统发展的特点及卫生保健要求。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考试内容:

儿童期及发展阶段划分;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概念;幼儿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发展的生物基础。

考试要求:

  

(1)理解儿童期的年龄段及我国常用的儿童发展阶段的划分。

(2)理解发展与发育、心理发展年龄特征、转折期和危机期、关键期或印刻现象、敏感期或最佳期、神经可塑性、最近发展区、领域特殊性、生态系统观、毕生发展观、幼态延续等概念。

(3)了解3~6岁儿童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

(4)理解遗传素质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理解脑发育的表现。

3.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

考试内容: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考试要求:

  

(1)掌握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理解注意的稳定性与幼儿的活动。

(2)理解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阶段及幼儿观察力发展的表现。

(3)理解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表现,掌握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有现象。

(4)理解儿童想象发展的趋势、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幼儿想象夸张性的表现及原因。

(5)理解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以及学前儿童概念掌握、判断、推理、理解能力发展的趋势。

(6)理解学前儿童(口头)言语发生发展的阶段、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表现及书面言语发生的准备。

4.学前儿童情绪、社会性的发展

考试内容: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学前儿童师幼关系的发展;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

考试要求:

  

(1)理解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

(2)理解学前儿童基本情绪和社会情绪发展以及情绪理解和情绪调节发展的表现。

(3)掌握理解学前儿童情绪能力的培养策略。

(4)理解早期亲子依恋的发展阶段及影响因素。

(5)理解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6)理解师幼关系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7)理解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5.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考试内容:

学前儿童气质和性格的发展;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学前儿童自我的发展。

考试要求:

(1)理解婴儿气质的类型及其行为特征、理解学前儿童气质表现的特点及教育适宜。

(2)了解儿童性格的发展阶段。

(3)理解儿童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4)理解儿童自我发展的一般趋势、自尊形成的影响因素。

6.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的概述

考试内容:

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公共产品等概念的含义;学前教育的基础性、公益性;学前教育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意义;学前教育的双重任务;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学前教育研究中的质性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的含义及应用。

考试要求:

(1)理解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公共产品等概念的含义

(2)理解学前教育的基础性、公益性。

(3)理解学前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意义。

(4)理解学前教育的经济价值。

(5)理解学前教育的任务。

(6)了解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7)掌握质性研究、行动研究的含义及其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7.学前教育实践和理论的发展

考试内容:

近代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美国、中国等出现的学前教育机构;现代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美国、中国重要的学前教育法规;福禄贝尔、蒙台梭利、陈鹤琴、张雪门、陶行知等人的学前教育思想;指导我国当代学前教育实践的几项原则;我国当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几个基本观点。

考试要求:

(1)了解欧文的幼儿学校、麦克米伦姐妹的保育学校、奥柏林的编制学校、法国的母育学校和托儿所运动、德国的保育所和幼儿园、美国第一所英语幼儿园和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日本第一所幼儿园、中国的湖北幼稚园和鼓楼幼稚园等各国近现代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

(2)理解英国的《普罗登报告》和《教育白皮书》、法国的《费里法案》、美国的“开端计划”、日本的《幼稚园令》、中国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和《幼稚园课程暂行规程》等各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3)领会福禄贝尔、蒙台梭利、陈鹤琴、张雪门、陶行知等人的学前教育思想。

(4)理解发展的整体观、发展的多因素相互作用观、学习与发展的幼儿主体观、教育促进和参与发展的教育作用观、活动是教与学的共同基础的教育途径观等我国当代学前教育理论基本观点的含义及其应用。

(5)理解指导我国当代学前教育实践的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和谐发展全面培养的原则、教育影响协调一致的原则、寓教育于幼儿活动之中的原则、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等项原则。

8.学前教育中的儿童与教师

考试内容:

儿童观的含义;儿童观的发展演变;幼儿教师的类别与任务;幼儿教师的素养;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阶段;良好的师幼关系的构建。

考试要求:

(1)理解儿童观的含义。

(2)理解儿童观的演变;

(3)领会现代儿童观;

(4)理解幼儿教师的任务与素养;

(5)理解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

(6)理解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及其意义。

(7)理解良好师幼关的内涵及其构建方法。

(8)了解幼儿教师的类别与资格。

9.学前教育制度

考试内容:

学前教育制度的含义及意义;影响学前教育制度的因素分析;我国当前主要的学前教育法规;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方针;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特点;我国学前教育的管理体制;各国学前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考试要求:

(1)理解学前教育制度的含义以及影响因素。

(2)理解《幼儿园管理条例》(1989年)、《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等我国当代主要的学前教育法规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3)理解我国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方针。

(4)理解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及其特点。

(5)理解我国当前学前教育机构发展的特点。

(6)理解我国托由机构管理的策略。

(7)理解当代国外学前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8)理解学前全纳教育的意义。

10.学前教育目标

考试内容:

教育目标、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等含义;学前教育目标的结构、层次及影响因素;我国的教育目的;我国学前教育的总体目标及特点;学前教育各层次目标制定的策略;当代国外学前教育的目标。

考试要求:

(1)了解教育目标、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等含义。

(2)了解学前教育目标的结构、层次及影响因素。

(3)理解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4)理解我国学前教育总体目标的内容;

(5)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的特点及其意义。

(6)理解我国学前教育学期目标、月目标、周目标及具体活动目标制定的基本策略。

(7)理解当代日本、美国等国的学前教育目标及对我国的启示。

(8)领会学前教育小学化、成人化的危害。

11.学前教育内容与实施

考试内容:

学前教育内容、幼儿园活动、游戏、幼儿园环境、保育、常规等概念的含义;学前教育内容的意义及其选择的范围和依据;学前教育内容实施的基本途径、过程与方法;幼儿园环境及其创设;幼儿园活动的类型;幼儿园保育活动的意义及实施要求;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意义及实施要求;游戏与学前教育内容的实施。

考试要求:

(1)理解学前教育内容、幼儿园活动、游戏、幼儿园环境、保育、常规等概念。

(2)了解学前教育内容的意义及其选择的范围和依据。

(3)理解我国学前教育内容的主要范围及意义。

(4)理解保育活动、一日活动、游戏与教学等在实施学前教育内容中的作用。

(5)理解幼儿园保育活动的意义及实施要点。

(6)理解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的意义及策略。

(7)理解常规的重要性及养成策略。

(8)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意义及要求。

(9)理解游戏的价值、类型及实施要点。

(10)理解幼儿园环境的意义及创设的原则、方法及策略。

12.学前教育与家庭、社区及小学的衔接

考试内容:

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幼小衔接、分离焦虑等概念;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衔接的意义与策略;幼儿园与社区教育衔接的意义与策略;幼小学的衔接途径、意义与方法。

考试内容:

(1)了解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幼小衔接、分离焦虑等概念的含义。

(2)理解学前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3)理解家幼衔接在解决幼儿“分离焦虑”中的作用。

(4)理解幼儿园和家庭相互合作的主要策略。

(5)理解学前教育对社区教育资源利用的意义和途径。

(6)理解幼小衔接的意义和策略。

(7)理解我国当前家园合作、幼小衔接、幼儿园与社区合作中的矛盾与解决办法。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卷一般包括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和分析应用题等5种题型。

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要求写出核心解释;简答题只要求写明要点;论述题要求能写出论点,并进行适当的阐释;案例分析题能根据所提供的案例结合相关的理论做说明。

  试卷应由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组成,总体难度要适当,并以中等题为主。

五、参考试卷及答案

《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试卷(供参考)

考试时间150分钟出卷时间2009年2月2日

说明:

考生应将全部答案都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作无效处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答案。

每小题1分,共20分)

1.《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

在幼儿园,幼儿每日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   )

A.1小时B.1小时半C.2小时D.2小时半

2.幼儿园的环境应(   )

A.儿童化B.现代化C.高档化D.小学化

3、托幼机构的基本活动形式是(   )

A.上课B.日常生活C.娱乐D.游戏

4、成熟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c  )

A.皮亚杰B.艾里克森C.格塞尔D.华生

5、被称为“幼儿园之父”的是( c  )

A.夸美纽斯B.卢梭C.福禄贝尔D.蒙台梭利

6、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的是(  a )

A.陈鹤琴B.陶行知C.张雪门D.蔡元培

7、托幼机构是以班级为集体教养幼儿的场所,因此具有(  d )

A.专业性B.群体性C.计划性D.社会性

8、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是( b  )

A.皮亚杰B.维果斯基C.杜威D.福禄贝尔

9、1903年,我国出现了第一所官办的幼儿社会教育机构(  c )

A.河北幼稚园B.河南幼稚园C.湖北幼稚园D.湖南幼稚园

10.强调榜样对幼儿学习影响的是( a  )

A.行为主义B.成熟主义C.精神分析学派D.认知发展学派

11.3—6、7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b   )

A.直观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创造性思维

12.幼儿教师在示范时往往采用“镜面示范”,原因是( a  )

A.幼儿是以自身为中心来辨别左右的B.幼儿好模仿

C.幼儿分不清左右D.幼儿看得更清

13.儿童出现想象的萌芽时期是( a  )

A.1岁半—2岁B.2岁—2岁半C.2岁半—3岁D.3岁—3岁半

14、幼儿时期的语言学习主要是( c  )

A.阅读训练B.书面语言C.口头语言D.识字教学

15、儿童学习简单口语的最佳期是( b  )

A.1—2岁B.2—4岁C.4—5岁D.5—6岁

16、3岁幼儿自己活动时,顾及不到别人,只能自己单独玩,是因为( b  )

A.游戏水平差B.注意分配能力差

C.喜欢自己一个人玩D.与教师的教育有关

17、表现出“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特征的气质类型是a)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

18、儿童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 c  )

A.痛觉B.听觉C.味觉D.视觉

19、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格言:

“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说明的学前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d)

A.尊重儿童B.重视儿童积极情感体现

C.重视儿童学习的自律性D.重视儿童的主动操作

20、关于我国学前教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

A.基础教育B.启蒙教育

C.属义务教育D.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保育

2、表象

3、分离焦虑

4、常规

5、社区幼儿教育

6、儿童观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学前儿童学会阅读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

3、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

4、如何正确处理“规范”与“尊重”之间的关系?

四、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及培养策略。

2、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五、分析应用题(共14分)

结合幼儿园教育实践,试分析:

1)目前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存在着的一些主要问题;

2)由此对教师素养提出的最迫切的要求;

 

《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1分,共20分)

1、C2、A3、D4、C5、C

6、A7、D8、B9、C10、A

11、B12、A13、A14、C15、B

16、B17、A18、C19、D20、C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保育:

成人为幼儿的生存发展提供环境和条件,给予照顾和养育,以保护和促进幼儿正常发育和良好发展。

2、表象:

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再现的形象。

3、分离焦虑:

主要指婴幼儿与母亲或其他照管人分离时,面对陌生的环境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和不安行为。

4、常规:

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则。

5、社区幼儿教育:

指在我国以学前儿童及家庭为对象开展地各种形式的优生、优育、优教活动,目的在于尽可能使社区内所有学前儿童获得良好的教育与发展。

6、儿童观:

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的总合。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目的逐渐明确;时间逐渐延长;

方法逐渐得当;细节逐渐全面;概括逐渐深入;

2、学前儿童学会阅读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

口语的一定发展(掌握有关词汇、语法、表达能力);

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翻书并按页、有顺序看书等);

培养阅读兴趣;

3、《幼儿园工作规程》关于幼儿教育目标的规定。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4、如何正确处理“规范”与“尊重”之间的关系?

“规范”不等于“就范教育”,不能把幼儿当作被动地管教对象

充分利用幼儿地社会性交往动机,发挥社会性情感与需要对于幼儿行为地调节作用。

尊重和保护幼儿地独立人格与自尊心。

四、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及培养策略。

趋势:

社会化;

丰富和深刻化;

自我控制化;(3分)

培养策略:

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

成人自控的榜样;

积极的教育态度;

帮助孩子控制情绪及情绪表现;

(答出要点,每点1分,共4分;视结合实际论述情况酌情评分,从0-5分)

2、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游戏是幼儿身心发展地客观要求(生理、认知、社会性、自我表现发展的需要)

游戏是幼儿的主体性活动(主动性活动、独立性活动、创造性活动)

游戏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身体、认知、语言、社会性、情绪情感的发展)

(答出要点,每点2分,共6分;视结合实际论述情况酌情评分,从0-6分)

五、分析应用题(每小题14分,共14分)

存在问题:

(8分)

安全或过度保护;个别化教育不够;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小学化、成人化;

(视结合实习见习情况,得分:

0—3—5—8分)

要求:

(6分)

职业道德(忠业、热爱、尊重和保护、以身作则);

儿童观和教育观(权利、民主平等、特质和适宜、自主发展);

专业知识和技能(观察、组织、沟通);

(视根据存在问题的不同,可写出特别的某点要求,得分0—2—4—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