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湖北省八市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60821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湖北省八市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湖北省八市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湖北省八市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湖北省八市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湖北省八市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届湖北省八市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届湖北省八市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届湖北省八市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届湖北省八市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届湖北省八市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届湖北省八市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届湖北省八市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届湖北省八市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届湖北省八市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届湖北省八市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湖北省八市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湖北省八市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湖北省八市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湖北省八市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湖北省八市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届湖北省八市高三3月联考

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1.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伦理观念中以亲亲为纽带的孝逐渐让位于以尊尊为组带的忠,后者很快在政治伦理体系中成为重要道德规范,“忠为令德”频繁出现在春秋时期卿大夫口中。

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

A.周天子的影响力增强

B.宗法制不断遭到破坏

C.法家学说影响的扩展

D.中央集权政体的形成

【答案】B

【解析】根据“以亲亲为纽带的孝逐渐让位于以尊尊为纽带的忠”,说明宗法血缘关系被下级对上级的忠代替,并逐渐成为重要道德规范,宗法制不断遭到破坏,B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秦朝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D错误。

2.董仲舒哲学之“天”的属性是由道德之天、自然之天、神灵之天三者相结合的混合体,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道德之天是核心,“仁”是“天”的精神,“天”是“仁”之表象。

董仲舒这样构建的“天”的哲学的目的是

A.神化儒家学术强调“独尊儒术”的必要

B.吸收道家、阴阳家学说改造儒学

C.利用儒家的仁德之政解决现实需

D.利用“天人合一”观念论证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董仲舒发展了儒学,强调加强君主专制,巩固国家统一,适应了加强统治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C正确;AD的根本目的是加强统治,A从属于C,排除;B是董仲舒儒学思想形成的原因,不是目的,排除。

3.郑樵《通志》卷二十五记载,“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

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

……近古之制,以绳天下,使贵有常尊,贱有等威者也。

……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而其学不传。

”这一变化

A.显示了“公天下”的趋向

B.反映了文官政治的形成

C.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D.表明了封建等级秩序的重构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出,自五代以来,门第观念越来越不被重视,结合所学,隋唐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地位上升,士族势力下降,门第观念淡化,故C正确;门第观念淡化与“公天下”无关,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文官政治的形成、封建等级秩序的重构,排除CD。

4.下表为《清前期诸帝通商谕旨粗略统计表》

发布时间

谕旨主要内容

顺治八年

谕吏部:

“榷关之设,国家藉以通商,非以苦商。

……朕灼知今日商民之苦,著仍旧每关设官一员,其添设者悉行裁去。

……”

康熙四年

谕户部、工部:

“各省钞关之设,原期通商利民,以资国用,……嗣后,凡地方收税官员,……恪遵法纪,务期商贾通便,地方相安……”

雍正二年

“从来榷关盐税之役,所以通商裕国。

……通商即所以理财,足民及所以裕国。

如自利自便,罔上行私,责有攸归。

乾隆八年

谕:

“民间贸易,官为设立牙行,以评市价,所以通商便民,彼此均有利益。

……”

 

上表反映出清朝前期统治者

A.设榷关增收入

B.政策具有灵活性

C.闭关政策松弛

D.实行农商并重的政策

【答案】B

【解析】表格清前期诸帝通商谕旨反映出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外通商的政策在不断调整,具有灵活性,B正确;A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清朝一直推行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政策,CD错误。

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晚清官员出洋学习发端,但常被诬为卖国;甲午战后,清政府开始主动派出;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奖励职官游学游历,发起四次集中派遣行动。

这一历程

A.反映了清政府天朝上国观念的逐步动摇

B.表明了清政府逐步沦为“洋人的朝廷”

C.为清末新政的成功创造了有利环境

D.标志着清政府“中体西用”思想的松动

【答案】A

【解析】由“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晚清官员出洋学习发端,但常被诬为卖国”,到“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奖励职官游学游历,发起四次集中派遣行动”,反映出清政府对外国的态度由排斥到学习,说明天朝上国观念的逐步动摇,A正确;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清末新政以失败告终,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体西用”思想松动,排除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晚清官员出洋学习发端,但常被诬为卖国”“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奖励职官游学游历,发起四次集中派遣行动”,结合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分析解答。

6.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实行特殊物资统购统销政策,即统一管理机构、统一定价、统一收购、统一运输,还成立了贸易调整委员会来确保对特殊物资的管理,这一做法

A.适应了特殊时期的需求

B.有利于缓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C.体现了国民党的经济独裁

D.直接推动官僚资本主义的崛起

【答案】A

【解析】根据“国民政府实行特殊物资统购统销政策”“还成立了贸易调整委员会来确保对特殊物资的管理”可知,国民政府加大了对经济的干预,适应了世界性经济危机环境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A正确;国民政府的做法主要是为了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并非缓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排除B;材料反映国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无法体现国民党的经济独裁,排除C;国民政府加大了对经济的干预,与官僚资本主义的崛起并无直接联系,排除D。

7.在制定第一部宪法的过程中,中共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的讨论方式:

精英讨论和大众讨论;文字改革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分的协商,甚至改变自己拼音文字的价值偏好,采取汉语拼音方案。

这些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

A.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起点

B.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本质

C.是中国协商民主的开端

D.使新中国政权组织原则得以确立

【答案】B

【解析】根据“精英讨论和大众讨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分的协商”,可知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性,B正确;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宪法,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开始执政,A错误;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就开始实行政治协商制度,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无法体现新中国政权组织原则得以确立,D错误。

8.20世纪80年代初,浙江某厂长步鑫生实行改革获得成功。

1983年,从《浙江日报》到《人民日报》都报道了他的事迹,全国掀起了学习步鑫生的热潮。

这一现象

A.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已完成使命

B.表明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体现了改革开放全方位展开

【答案】C

【解析】根据“20世纪80年代初,浙江某厂长步鑫生实行改革获得成功”,结合所学,1984年我国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自主权,“全国掀起了学习步鑫生的热潮”说明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C正确;80年代初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并没有完全结束计划经济体制,A错误;21世纪初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改革开放全方位展开”,排除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20世纪80年代初,浙江某厂长步鑫生实行改革获得成功”“全国掀起了学习步鑫生的热潮”,结合经济体制改革的知识分析解答。

9.罗马法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外事大法官告示,包括:

①现存地中海各国商法中的某些规定;

②剔除了形式主义僵化刻板内容的部分市民法旧法;

③大法官个人的公允正义观念。

由此可见,外事大法官告示反映出

A.公民法正式发展为万民法

B.罗马法逐步走向成熟

C.自然法是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D.司法体系位高权重

【答案】B

【解析】根据外事大法官告示“现存地中海各国商法中的某些规定”“剔除了形式主义僵化刻板内容的部分市民法旧法”“大法官个人的公允正义观念”,说明罗马法适用范围扩大、内容日趋理性合理、注重法官素质,体现罗马法日益完善,逐步走向成熟,B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自然法是一种法律观念,不是具体法律,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司法体系“位高权重”,D错误。

点睛:

紧扣材料关键信息“现存地中海各国商法中的某些规定”“剔除了形式主义僵化刻板内容的部分市民法旧法”“大法官个人的公允正义观念”,结合罗马法的知识分析解答。

10.1883年4月,北美的铁路大亨们决定,将北美铁路时间标准的数量从约50个减少到4个。

11月,铁路标准时间在北美正式施行。

设过几天,大约有70%的学校、法庭和地方政府采用铁路时间为自己的标准时间。

波士顿、华盛顿、纽约、芝加哥等城市开始分享同一时间。

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美国

A.联邦集权向纵深发展

B.垄断渗透到社会生活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迁

【答案】D

【解析】根据“将北美铁路时间标准的数量从约50个减少到4个”“大约有70%的学校、法庭和地方政府采用铁路时间为自己的标准时间。

波士顿、华盛顿、纽约、芝加哥等城市开始分享同一时间”,说明铁路标准时间的改变,推动美国多个城市、学校、法庭和地方政府时间开始分享标准时间,说明生活方式和时间观念的变化,D正确;A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与科学技术无关,排除C。

11.1945年,以凯恩斯为首的英国代表团向美国寻求贷款帮助时,美国国会提出苛刻条件,而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主动提出复兴欧洲计划。

出现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垄断的发展

B.国家实力的变化

C.国际形势的变化

D.国家政策的调整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45年美国由1945年对英国请求贷款提出苛刻条件,到1947年主动提出复兴欧洲计划,结合所学,1947年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目的在于通过帮助欧洲复兴达到控制西欧和遏制苏联的目的,反映了美国根据国际形势变化,不断调整对外政策,C正确;A与材料无关,排除;1945到1947年美国都是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排除B;国家政策的调整是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进行的,排除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提出苛刻条件”“主动提出复兴欧洲计划”,结合二战后冷战的形成分析解答。

12.某经济学理论认为,强制是一种罪恶,因此国家的强制力必须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市场价格机制本身就是最有效的调节机制。

私有化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一剂良药。

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

A.胡佛奉行政府是经济的“守夜人”

B.撒切尔夫人推行“混合经济”

C.克林顿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D.戈尔巴乔夫实行“加速发展战略”

【答案】B

【解析】根据“国家的强制力必须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市场价格机制本身就是最有效的调节机制。

私有化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一剂良药”可知,材料强调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有机结合,结合所学,撒切尔夫人推行“混合经济”,减少了国家干预,实行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有机结合,B正确;A体现自由主义思想,只重视市场作用,排除;C无法体现“私有化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一剂良药”,排除;戈尔巴乔夫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但没有达到“私有化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一剂良药”的程度,排除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国家的强制力必须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市场价格机制本身就是最有效的调节机制。

私有化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一剂良药”,结合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知识分析解答。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关于利用矿产资源保护的立法最早出现是西周时期,其依据是儒家经典著作《周礼》在作品中首次提出矿业开发管理机构的设置,并对其下达禁令。

春秋时期,提出了“官山海”政策,对矿冶、制盐实行官营;秦统一六国后,开始实行官营民采矿业政策;汉代时期矿产资源相关刑法比较多,其中汉高祖规定私自铸造货币者处以极刑……后来到汉武帝和武帝时期都对私铸货币的行为进行了严格的禁止;隋唐矿产资源的开采以铜为主,盐铁则比较少,到了唐朝和元明时期,矿业的发展较前期各代都更为发达,其中唐律中规定货币犯罪及刑罚。

古代矿业刑事立法大多都是以呈帝诏书或者群臣奏章的形式出现,具有分散性、不成文性,实质上是当朝皇帝或群臣意志的体现,其中的立法虽然对矿业开发中造成破坏矿产资源的行为进行了规定,但是其是以政府的行政命令的形式出现的,被刻下深厚的中央集权的时代烙印。

——改编自XX百科

材料二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同时,将投资的重点集中到修筑铁路和开采矿山方面来……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收回铁路主权和矿产主权的呼声日益高涨。

1898年,清政府颁布了《矿物铁路公共章程二十二条》,这部立法是我国近代矿业立法的开端。

20世纪上半叶,清政府以及中华民国时期颁布了一系列的矿业法规,规定了关于矿产开采与矿区环境利益协调;将仲裁及行政诉讼制度引入矿业纠纷解决机制中。

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准许并鼓励私人开矿,后又提出“综合勘探、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的方针,文革时期,采矿业发展遭到严重破坏。

改革开放后,我国出台了《矿产资源法》,这部法律是以深化体制改革为原则确立的,它开始关注矿业生产的持续发展以及多样化发展模式的确立。

——改编自XX百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矿产资源开发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慨括晚清以来矿产开发的新变化并简述其影响。

【答案】

(1)特点:

起源早,不断发展;官府开发为主(或设立机构管理、官营为主);有立法(或处罚违禁开采;对私铸货币处罚较严);带有中央集权的烙印。

原因: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体制;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稳定货币体系的需要。

(2)变化:

与救亡图存相结合;政府与民间相结合;立法不断增多;重视矿产开采与环境协调;关注持续发展和多样发展。

影响:

推动了采矿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利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析】

(1)特点:

根据“关于利用矿产资源保护的立法最早出现是西周时期”“对矿冶、制盐实行官营”“被刻下深厚的中央集权的时代烙印”概括归纳。

原因:

根据“以政府的行政命令的形式出现的,被刻下深厚的中央集权的时代烙印”得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体制;根据“对矿冶、制盐实行官营”得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根据“后来到汉武帝和武帝时期都对私铸货币的行为进行了严格的禁止”得出稳定货币体系的需要;结合所学,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也是重要原因。

...............

影响:

根据材料得出,可从推动了采矿业的发展、维护了国家利益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等角度分析回答。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中国

西方

古代

甲骨文的“呷”(民),像被用一刃刺瞎眼睛(或低眉顺目)的人,“盲其一目以为奴征”(或在人面前恭顺),即“民”为奴隶,被认为是蒙昧无知、不曾开化,没有道德可言的群氓。

周秦以来“民”渐渐演变成了一个与“君主、群臣百官”相对应的字。

古代将管辖一方的官员称为放牧者,“民”就如同牛羊是官员们的放牧对象。

——摘编自《“人民”词义的变迁》

希腊城邦(polis)是政治(politics)的词根,公民(poliest)形成于城邦的政治生活中,即“属于城邦的人”,不包括妇女、侨民及奴隶,“凡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我们就可以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

人是城邦权利的主体,城邦属于全体公民所有。

——摘编自《西方“公民”概念演变的历史考察》

近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人民主权”理论,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

“人民”已经不再是懵懂、糊涂、任人支配的代名词,而是拥有权力、发表意见、参与政务的新主体。

孙中山认为“专制国以君主为主体,人民皆其奴隶,共和国以人民为主体……国中之百官,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也。

——摘编自《“人民”词义的变迁》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激发了欧洲城市市民平等意识的觉醒,市民逐渐演变为近代西方的公民。

近代西方公民的选举权、参政权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扩展其范围的。

——摘编自《论述西方当代的选举制度》

上表是中西方关于“人民”含义的诠释。

将表中“人民”含义的诠释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提取其中有关“人民“含义诠释的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说明。

【答案】示例一:

不同:

中国古代:

官民相对,等级森严;

近代中国:

主张人民是国家的主体、百官是人民公仆。

说明:

古代中国:

农耕经济发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

近代中国:

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先进国人传播启蒙思想;社会巨变(社会转型)。

示例二:

不同:

中国古代:

官民相对,等级森严;

古代雅典:

公民是城邦的主体。

说明:

中国:

大河文明,农耕经济发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

雅典:

海洋文明,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民主政治的确立;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

示例三:

不同:

古代雅典:

公民是城邦的主体,不包括妇女、侨民及奴隶;

近代西方:

公民主体和权利不断扩展。

说明:

古代雅典:

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生产力发展以及人们的认识有限;

近现代西方:

社会经济尤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推动了思想的解放;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

【解析】依据“提取其中有关‘人民’含义诠释的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说明”,从“周秦以来‘民’渐渐演变成了一个与‘君主、群臣百官’相对应的字”得出:

中国古代官民相对,等级森严;由“共和国以人民为主体……国中之百官,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也”得出近代中国主张人民是国家的主体、百官是人民公仆。

然后分别结合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分析解答。

也可以提取古代中国与古代雅典比较,也可是提取古代雅典与近现代西方比较等,结合所学史实予以阐述说明即可。

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元代以前,中原王朝的治边之策主要是“羁縻之治”。

因受时代条件的限制,“羁縻之治”尚处于有效管理的初期阶段,施行中的随意性与不规范执行较为明显……在元朝建立前20余年,云南地区动荡不止。

富有统治经验的大臣赛典赤受命至云南建立行省。

他进行调查后决定废止万户制度,试行任命当地蛮夷为朝廷官吏的制度。

土官制度的主要内容,是朝廷任命土官为国家的正式官吏,虽可世袭,但不可随意废除。

土官有正式的品秩,在待遇、权利与义务方面与内地官吏大致相同。

同时设立军事统兵性质的宣慰司等机构,广泛任用土官为宣慰司及下属机构的官吏。

允许组织由一定级别土官管辖的土军。

在行省的部署之下,土官及所管辖的土军负责地方治安,并参加屯田等开发活动,必要时土军可由朝廷调用。

土官制度实行后因收效显著,乃在南部边疆地区普遍推行。

——摘编自《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元朝土官制度实施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元朝土官制度的影响。

【答案】

(1)背景:

前朝“羁縻制度”的弊端;元朝疆域的拓展;云南地区动荡不止;

特点:

土官与设置统治机构相结合(朝廷任命、拥有一定的权力,同时设有机构)。

(2)有利于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有利于西南地区的开发;后期土司权力过大,影响中央集权。

【解析】

(1)背景:

根据“‘羁縻之治’尚处于有效管理的初期阶段,施行中的随意性与不规范执行较为明显”得出前朝“羁縻制度”的弊端;根据“元朝建立”得出元朝疆域的拓展;根据“云南地区动荡不止”得出云南地区动荡不止。

特点:

根据“试行任命当地蛮夷为朝廷官吏的制度”“同时设立军事统兵性质的宣慰司等机构,广泛任用土官为宣慰司及下属机构的官吏”概括得出。

(2)影响:

根据“土官及所管辖的土军负责地方治安,并参加屯田等开发活动,必要时土军可由朝廷调用。

土官制度实行后因收效显著,乃在南部边疆地区普遍推行”,可从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西南地区的开发和后期土司权力过大、影响中央集权等角度分析回答。

1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20世纪初期,国际社会主流的战争观是“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这种观点自诞生以来逐步被欧洲各国统治者普遍接受,并奉为经典。

然而,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此战争观发展到顶点的标志。

一战后,美国总统威尔逊力推的以道德准则、民主制度和国际组织为基石的富于理想主义的和平主义思潮兴起,最典型的表现莫过于签署的《非战公约》,其核心内容就是宣布在国家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强调“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这充分反映了国际社会的战争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二战后一种新的战争观异军突起,其核心观点是可以把战争区分为正义的和非正义的两类。

其所涉及的原则主要有两项,即所谓“开战正义”和“交战正义”。

——摘编自梁占军《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战争观的转向与衍生》

(1)根据材料,归纳20世纪主要战争观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战争观变化的原因。

【答案】

(1)变化:

战争工具论、和平主义非战观、正义战争观。

(2)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标志着两战之间盛行的和平主义战争观的破产;法西斯的残暴罪行以及抵抗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性需求使得人们认识到战前对战争的整体定性存在局限;二战期间原子弹的发明和使用以及二战后美、苏冷战的新形势导致人们开始辩证地看待不同性质的战争。

【解析】

(1)变化:

根据“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其核心观点是可以把战争区分为正义的和非正义的两类”概括得出战争工具论、和平主义非战观、正义战争观。

(2)原因: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标志着两战之间盛行的和平主义战争观的破产,法西斯的残暴罪行以及抵抗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性,二战期间原子弹的发明和使用以及二战后美、苏冷战的新形势导致人们开始辩证地看待不同性质的战争等角度分析解答。

1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英敛之(1867-1926)号安蹇斋主,满族正红旗。

1898年4月,撰写文章,开始评论国事。

戊戌变法失败后,恐被株连,潜往外地。

1901年4月,天津紫竹林天主堂总管柴天宠提议集资开办报馆,邀英敛之进行筹备。

1902年7月17日,《大公报》在天津发刊,英敛之兼任总理和编撰工作,提倡变法维新,抨击时弊,不避权贵,以“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为办报宗旨,他本人每日为《大公报》写一篇社论。

1906年,与《北洋日报》等联名发表《告天津各报大主笔书》,发起组织中国近代第一个新闻团体“天津报馆俱乐部”,作为同业“研究报务、交换知识”的场所。

1912年,他和好友马相伯一起上书教廷,请求创办一所天主教大学。

1916年,英敛之将《大公报》转手售予王郅隆,迁居北京香山静宜园,创办香山慈幼院和辅仁社(1925年),1926年1月10日病逝。

去世后的次年,辅仁大学在北京正式立案。

——摘编自王鹏《<大公报>的创始人英敛之》(《炎黄春秋》)、侯杰(著)《<大公报>与近代中国社会》(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4)以及XX文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敛之创办《大公报》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英敛之的主要活动。

【答案】

(1)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有识之士探求救亡图存之道;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2)创办《大公报》并撰写社论,有利于思想启蒙,并推动了近代传媒业的发展;推动辅仁大学的建立,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顺应了中国近代化潮流,为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叙述事实,评论。

【解析】

(1)背景:

根据“戊戌变法失败后”,结合所学,回答戊戌变法后民族危机加深、有识之士探求救亡图存道路、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