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国家财政说课稿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689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政治国家财政说课稿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政治国家财政说课稿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政治国家财政说课稿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政治国家财政说课稿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政治国家财政说课稿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高一政治国家财政说课稿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政治国家财政说课稿Word下载.docx

《高一政治国家财政说课稿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政治国家财政说课稿Word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政治国家财政说课稿Word下载.docx

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财政、预算、决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含义,理解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及财政的巨大作用。

能力目标:

联系国家财政政策的材料,说明财政的巨大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事物内部联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关心支持财政工作,以国家利益、经济建设为重。

3、教材的重难点。

本着《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重点的依据:

只有掌握了这点,才能理解和掌握财政及为以后《税收》打下基础。

教学难点:

财政的作用

难点的依据:

对于财政为什么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理论性比较强,牵涉的知识点比较多,学生理解比较困难。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

知其然"

,还要使学生"

知其所以然"

考虑到我校高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

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

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讨论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经济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

三、说学法

本框题处于整课承上启下的位置,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因此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中,使他们在材料分析和自己佐证的材料中发现问题,在讨论中分析问题,并结合教材归纳得出结论,进一步结合思考题以达到掌握和巩固新知识,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手段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下面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

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

(1-2分钟)

学生通过观看几幅关于"

三鹿奶粉事件"

的图片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谁来拯救你?

--中国守法奶农;

关键时刻谁出手?

引出财政。

导入设计的依据:

一是通过学生所了解的知识,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这是政治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讲授新课:

(3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确地分析教材的难点。

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一、国家财政

(一)财政及其作用

1、财政

通过导入,看出国家在履行职能。

而要履行好职能,国家必须占有和消费一定的社会财富。

从而引出财政的含义,国家预算、国家决算。

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有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

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称作国家决算。

2、财政的作用(15-20分钟)

通过投影材料"

雨露计划"

,从而让学生分析得出财政的第一个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通过投影图片材料,从而让学生分析得出财政的第二个作用: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目前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如何来救市"

,从而让学生分析得出财政的第三个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在这个知识点中,比较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以及如何运用财政政策。

同时提及货币政策。

这些都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

(二)财政收入与支出

通过投影图片,让学生了解筹集财政收入的具体渠道

(1)筹集财政收入的具体渠道

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可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的来源。

讨论:

什么因素能够影响到你的零花钱收入?

从而推及到国家,引出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因素。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10分钟)

在此知识点中,分析分配政策如何影响财政收入的,并思考:

是否分配比例越高,政府的财政收入就越大?

通过投影图片,让学生了解财政支出的用途

(3)财政支出的用途

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就是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用于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思考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对比关系怎样,及如何确定财政收支的合理关系。

得出财政收支的三种关系

(4)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

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

3、课堂小结。

让学生对本框内容进行小结。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

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4、巩固练习:

教师围绕本框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一些能体现学生思维特点和能力训练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题目,设计了3个选择题和1个思考题,以真正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

5、布置作业:

针对高一年级学生思维开放性的特点,设计了一道思考题,便于学生掌握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近年来,"

以人为本"

的公共财政成为我国财政支出的一个重要特点。

请就你感兴趣的话题查找一两件符合(或违反)"

的公共财政精神的事例,并谈谈自己的看法,自拟标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小论文。

六、板书板图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板书:

财政的含义

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财政及其作用

财政的作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国家财政

筹集财政收入的渠道

财政收入和支出

财政支出的用途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对比关系

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教师的"

导"

立足于学生的"

学"

,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我为什么要这样上课】

一、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有增有减。

二、教学策略的选用

(一)运用了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

教材这部分知识所对应的经济现象,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但是缺乏对这种体验的深入思考。

因此在进一步强化这种体验的过程中进行了思考和认知,使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二)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并形成新的知识

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

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

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

懂"

了,而且"

信"

了。

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