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燕化附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752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燕化附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师大燕化附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师大燕化附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北师大燕化附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北师大燕化附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北师大燕化附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北师大燕化附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北师大燕化附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北师大燕化附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北师大燕化附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北师大燕化附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北师大燕化附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燕化附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

《北师大燕化附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燕化附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燕化附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

A.增加A的物质的量B.升高体系的温度

C.增加体系的压强D.减少C的物质的量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既有物质变化又有能量变化。

B.即使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

C.任何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D.物质的化学能可以通过不同的变化方式转化为热能、电能等。

4.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用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加入一种反应物 

 

B.升高温度

C.对平衡体系增加压强 

D.使用催化剂

5.在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g)+3H2(g)

2NH3(g),2min末N2的物质的量由20mol减小到8mol,则2min末N2的反应速率为()

A.1.2mol/(L·

min)B.1mol/(L·

min)

C.0.6mol/(L·

min)D.0.4mol/(L·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碰撞为有效碰撞。

B.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总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焓变是指l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B.当反应放热时△H>

0,反应吸热时△H<

0。

C.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D.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时,反应放热,△H为“-”。

8.已知反应A2(g)+2B2(g)

2AB2(g)△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加,逆反应速率减小。

B.增大压强能使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9.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

0.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时,放出44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2CH4(g)+4O2(g)==2CO2(g)+4H2O(l);

△H=+890KJ•mol-1

B.CH4(g)+2O2(g)==CO2(g)+2H2O(l);

C.CH4(g)+2O2(g)==CO2(g)+2H2O(l);

△H=-890KJ•mol-1

D.1/2CH4(g)+O2(g)==1/2CO2(g)+H2O(l);

10.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

s)

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

C.反应开始到10s,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g)+Y(g)

Z(g)

11.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

 

B.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C.在合成氨的反应中,降温或加压有利于氨的合成。

D.Fe(SCN)3溶液中加入6mol/LNaOH溶液后颜色变浅。

12.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

2A(g)+B(g)

2C(g)+D(g)。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3mol,在前10sA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12mol/(L·

s),则10s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A.0.6molB.1.2molC.2.4molD.1.8mol

13.1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的是()

A.2H2(g)+O2(g)===2H2O(l);

ΔH=-142.9kJ·

mol-1

B.2H2(g)+O2(g)====2H2O(l);

ΔH=-571.6kJ·

C.2H2+O2====2H2O;

D.2H2(g)+O2(g)====2H2O(l);

ΔH=+571.6kJ·

14.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

B.容器内三种气体AB、A2、B2共存

C.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

D.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消耗2nmolAB

15.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正确的是()

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16.已知某可逆反应:

mA(g)+nB(g)

p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图表示在不同时间t、温度T、压强p与反应物B的百分含量的关系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2>

T1P1>

P2m+n>

P△H<

0

B.T1>

T2P1<

P2m+n<

P△H>

C.T1<

D.T1>

17.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

P(白磷,s)=P(红磷,s)△H<0。

根据上述信息推论正确的是()

A.前者为放热反应B.红磷的能量比白磷低

C.红磷比金刚石稳定D.上述变化都为物理变化

18.已知:

CH3CH2CH2CH3(g)+6.5O2(g)=4CO2(g)+5H2O(l)△H=-2878kJ/mol

(CH3)2CHCH3(g)+6.5O2(g)=4CO2(g)+5H2O(l)△H=-2869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

B.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

C.等物质的量的正丁烷能量大于异丁烷能量

D.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19.下列物质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丙烯和丁烯B.苯和乙炔

C.1—氯丙烷和2—氯丙烷D.乙醇和乙二醇

20.结构为的有机物可以通过不同的反应得到下列四种物质:

①②③④

生成这四种有机物的反应类型依次为()

A.取代、消去、酯化、加成B.酯化、消去、缩聚、取代、

C.酯化、取代、缩聚、取代D.取代、消去、加聚、取代、

21.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N2+3H2

2NH3,若将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产生的结果是()

①平衡不发生移动;

②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③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④NH3的质量分数增加;

⑤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A.①⑤  B.③④ C.①③   D.②④⑤

22.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

2NO(g)+2CO(g)

N2(g)+2CO2(g);

ΔH=-373.2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23.已知在298K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

C(s)+

O2(g)===CO(g)△H1=-110.5kJ•mol-1

C(s)+O2(g)===CO2(g)△H2=-393.5kJ•mol-1

则C(s)+CO2(g)===2CO(g)的△H为()

A.+283.5kJ•mol-1B.+172.5kJ•mol-1

C.-172.5kJ•mol-1D.-504kJ•mol-1

24.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压缩至一半,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160%,则()

A.a>bB.物质A的转化率增大了

C.物质A的质量分数减小了D.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25.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3Y

2Z(该反应放热),其中Z呈气态,且Z在平衡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Z%)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大于T2

B.Y一定呈气态

C.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当n(X):

n(Y):

n(Z)=1:

3:

2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26.将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置于某容积恒定的真空容器中,发生反应

H2NCOONH4(s)

2NH3(g)+CO2(g)在不同温度下,该反应平衡状态部分数据见右表。

温度

平衡浓度/(molL-1)

c(NH3)

c(CO2)

T1

0.1

T2

A.若T2>T1,则该反应的ΔH<0

B.向容器中充入N2,H2NCOONH4质量增加

C.NH3体积分数不变时,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

D.T1、T2时,H2NCOONH4转化的Δn(T2)=2Δn(T1)

第Ⅱ卷(共48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4分)

27.(10分)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的混合气体,它由煤炭和水蒸气反应制得,故又称水煤气。

(1)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1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在101KPa时,已知CH4(g)+2O2(g)==CO2(g)+2H2O(l);

ΔH=-Q1kJ·

mol-1,

=2H2O(g);

△H=-Q2kJ·

=2H2O(l);

△H=-Q3kJ·

在101KPa时H2的燃烧热为ΔH=kJ·

mol-1;

若常温下,取体积比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kJ。

(3)氢能源是21世纪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它既是绿色能源,又可循环使用。

请在下图的两个空框中填上循环过程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完成理想的氢能源循环体系图(循环中接受太阳能的物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过程II主要是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28.(16分)

(1)对于下列反应:

2SO2(g)+O2(g)

2SO3(g),如果2min内SO2的浓度由6mol/L下降为2mol/L,用SO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用O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

如果开始时SO2浓度为4mol/L,2min后反应达平衡,若这段时间内v(O2)为0.5mol/(L·

min),那么2min时SO2的浓度为。

(2)下图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

2SO3(g)△H<0达到平衡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a~b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b~c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若增大压强时,反应速度变化情况画在c~d处,并标注V正、V逆。

(3)以上反应达平衡后,

若此时只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2倍,达新平衡时,容器内温度将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假设容器不与外界进行热交换);

达新平衡时,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原平衡时(填“增大”、“减小”或“相等”)。

29.(8分)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该反应为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υ正(H2)=υ逆(H2O)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c(CO2)·

c(H2)=c(CO)·

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三、有机推断题

30.(14分)有机物F、G是常见的塑料,可通过下图所示路线合成:

两种官能团

(1)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

有机物B中的含氧官能团是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高分子化合物G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H

HO

(5)PBT(

)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

已知:

请设计方案以CH2=CHCH=CH2、

为原料合成PBT(请用反应流程图表示,并注明反应条件)。

示例:

由乙醇合成聚乙烯的反应流程图可表示为

CH3CH2OH

CH2=CH2

CH2-CH2

合成PBT的反应流程图为:

稿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