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14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77287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4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14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14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14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14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14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14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14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14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14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14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14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14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14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14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14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14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14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14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14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14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14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14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14单元教案.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14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14单元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教材分析

新的版本的教材在内容上有了一变动,降低了难度。

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

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

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

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

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在本册教材中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同时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还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学生情况分析

与本班学生一起学习有半年的时间,学生的学习习惯在一年级级的基础有了一定的改变,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

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

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抓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4、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8、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10、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让学生从小认识法律,树立法律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3、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4、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5、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6、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

教学难点:

1、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4、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5、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教学任务:

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

(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

(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教学措施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课时安排(附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第一单元

1.数据收集整理

2

《统计法》

2-4

第二单元

1.除法的初步认识

4

《野生动物保护法》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

3.整理和复习

1

5

第三单元

1.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1

2.平移和旋转

1

3.实践活动:

剪一剪

1

6-7

第四单元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

2.解决问题

2

3.整理和复习

1

8-9

第五单元

1.混合运算

4

《环境保护法》

2.解决问题

3.整理和复习

1

10-11

第六单元

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

4

《野生动物保护法》

2.解决问题

3

3.整理和复习

1

12-15

第七单元

1.1000以内数的认识

4

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3

3.整理和复习

1

15-16

第八单元

1.认识克和千克

1

《禁毒法》

2.解决问题

1

16

第九单元

1.猜一猜

(一)

1

16-17

第十单元

1.复习表内除法及混合运算

1

2.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1

3.复习克和千克及图形的运动

1

4.复习解决问题和统计

1

18-19

结束课程,复习迎考。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数学

备课人

陈明金

授课时间

第周

星期

第节

月第课时

学期第课时

教学内容

检查寒假作业及本学期常规要求

教学目标

1、检查学生寒假作业的完成情况,让生了解、明白自己的任务。

2、对学生提出本学期的常规提出要求。

3、教给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自己的任务,掌握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寒假作业的完成情况,收集学生完成作业质量情况,了解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小结。

对未完成的要求在本周内必须完成。

三、本期常规要求

1、作业必须按质按量完成。

2、不能使用涂改液,改正纸,保证作业本清洁。

3、小组长负责收交本子给学习委员,学习委员清点并上交科任老师。

4、学生必须做到先完成作业再玩耍。

5、做到该学习时认真,努力。

玩耍时高兴,轻松。

四、学习的方法

五、作业安排:

预习新书第2—4页。

板书设计:

学会预习不懂就问爱问爱想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

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

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

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

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数学

备课人

陈明金

授课时间

第周

星期

第节

月第课时

学期第课时

教学内容

数据收集整理

(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

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

(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

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

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

你有什么意见?

教师小结:

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

(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

教师追问:

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

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

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

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回答:

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

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

(4)教师提问:

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

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

(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1)师:

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

怎样计算?

(把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如果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2)师:

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

为什么?

组织学生分析表格,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

四、课堂小结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统计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校服的颜色,最喜欢去哪里春游,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活动,这个方法简便,易操作,下次我们班级调查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

(一)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

红黄蓝白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第二课时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数学

备课人

陈明金

授课时间

第周

星期

第节

月第课时

学期第课时

教学内容

数据收集整理

(二)

教学目标

1、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

2、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统计中收集数据以及简单的统计表的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中数据统计的方法。

揭示课题【统计数据的方法】

二、新授。

问题导入:

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

(一)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怎样选呢?

出示教材第3页的例2。

把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姓名

王明明

陈小菲

票数

(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参加比赛。

(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呢?

1、理解题意。

师:

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

2、选举方法。

师:

我们可以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来决定由谁参加比赛。

参加投票的同学只能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写在纸上,再找几个同学统计谁得到的票数多,谁就参加讲故事大赛。

3、统计投票数据的方法。

师:

同学们,你们选举的结果在小组长的手中,现在只要我们统计出谁得到的票数最多,就知道谁能参加讲故事大赛了。

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统计投票的数据呢?

生:

自由发言。

师:

统计投票数据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用在人名下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可以用在人名下打“√”的方法来统计,也可以用画“○”的方法来统计……我们就选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吧!

生:

参与一起统计投票数据的过程。

4、整理数据。

师:

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王明明得到15票,陈小菲得到22票。

你是怎么知道的?

5、完成统计表。

师:

现在我们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这张统计表中。

姓名

王明明

陈小菲

票数

15

22

6、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师:

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参加比赛。

(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呢?

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师:

你们真会思考问题。

是呀,无论缺勤的这两位同学如何投票,陈小菲的票数都比王明明多,所以最后都会选陈小菲参加比赛。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

学生先选好自己喜欢去的地点,然后汇报,并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数据,整理数据后将记录结果填入统计表。

2、完成第4页练习一的第3小题。

学生根据画“正”字的统计表完成第

(1)小题,简单统计表的填写。

再分别解决第

(2)小题和第(3)小题。

对于第(3)小题这个月是夏天还是冬天,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完成第5页练习一的第4小题。

四、归纳总结。

师:

同学们,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

自由发言。

师:

今天我们学习了统计数据的方法。

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采用画“正”字、打“√”、画“○”的方法,其中采用画“正”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

一定要注意一个“正”字代表5个数据。

同时统计表可以帮我们分析和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统计数据的方法

第三课时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数学

备课人

陈明金

授课时间

第周

星期

第节

月第课时

学期第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

2、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

教学重点

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学过程

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两节课的学习,学习对数据的收集方法已初步掌握,了解,但学生还不太会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本世课重点讲解。

一、引入新知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6题。

1、师:

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并将结果填入第6题表格内。

出示统计表。

提问:

要完成这项统计,你准备怎么办?

2、引导学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

举手或组内报名,小组汇报等。

并说出统计的过程:

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收集整理数据”。

(强调数据的准确性。

3、从你的统计中,你发现了什么?

有什么建议?

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讨论:

根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

二、探究新知

1、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

(1)谈话:

同学们,我们班谁的家里有车?

(家里有车的同学举手,了解学生家里有车的情况。

这么多同学家里有车,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车辆越来越多,你们看,几个同学正在统计一个路口10分钟内所通过的各种交通工具的数量。

根据他们的记录结果,你知道道路上的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各开过多少辆吗?

(2)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

学生填写,汇报,教师展示。

种类

面包车

大巴车

小轿车

摩托车

辆数

6

8

33

12

(3)回答问题。

这个路口10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

哪种车最少?

(小轿车最多,面包车最少。

如果再观察10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

(放手让学生讨论,说出理由。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

出示统计表,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每种书有多少?

回答问题

(1)和

(2)。

讨论:

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

三、巩固迁移

完成教学“练习一”的第7题。

1、出示条形统计图。

读懂统计图。

图中1格代表()份。

说说每天的销售情况。

2、哪天卖出的《电视报》的数量最多?

哪天最少?

(星期六最多,星期一最少)

3、你还能发现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建议?

(学生自由发言。

4、如果每格表示2份《电视报》,上面的数据应该怎么表示?

小组讨论,互相说说。

指名回答说出数据。

教师小结:

如果数据比较大,用一格有时候能表示更大的量,因此,我们在读条形统计图时,先要读懂每格表示多少。

四、课堂小结

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板书设计:

练习一

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

(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

(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

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

单元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3、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除尘的含义

2、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12课时

1.除法的初步认识……………………………………6课时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5课时

3.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一课时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数学

备课人

陈明金

授课时间

第周

星期

第节

月第课时

学期第课时

教学内容

平均分的认识

(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平均分”,会用除法解平均分

教学难点

理解什么是平均分

教学准备

实物卡片,准备10张正方形卡片、15个○卡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

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

(1)班明天要去春游。

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

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新课

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师:

我们来帮助二

(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

请各组为二

(1)班的5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

(1)讨论分配方案。

突出每种食品“应该每份同样多”。

(2)动手分一分。

分好后,请各组推代表展示分配结果。

(3)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

(1)班小朋友准备的春游食品,发现:

每份中的各种食品同样多。

说明: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13页“做一做”。

请学生看题,并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