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84064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6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案.docx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案.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案.docx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案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会写5个生字,正确读写“诞生、洗澡、机械、玫瑰、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

见微知著”等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

实说明一个观点。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2、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

 

1、预习生字检查

 

2、质疑课题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教师:

作者在提出这个观点之后是怎么解释这个观点的含义的?

 

2.自由读、指名读

 

3.“司空见惯”的解释及由来、近义词

 

4.“?

”和“!

”的解读

 

5.“一百个”的理解

 

1

 

三、学习事例(三到五自然段)

 

1.默读三到五自然段,概括文中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观点?

 

2.指名上台板书

 

3.快速默读课文,比较这三个事例有什么相同之处?

从小事发现问题

 

有心人(有准备的人)不断探索(反复,,)

 

写法(发现问题、反复试验、得出结论)

 

4.关于三个事例写法上的特点:

角度的侧重、量的把握、顺序上的不可逆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1.指名读

 

2.“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3.“发现、发明、创造、成就”在文中排列的不可逆。

五、学习七、八自然段

 

1.自由读,指名读第七自然段

 

2.发现真理不难:

并不,,并不只要,,就,,

 

3.继续读第八自然段

 

4.发现真理不容易:

不是凭空产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只

 

能给,,给,,给,,

 

2

 

5.对比板书:

不难不容易发现矛盾

 

指导学生辩证地看问题

 

6.齐读结论

 

六、梳理本议论文结构七、小练笔

 

《自强不息的人必将赢得尊重》

 

1.事例的选择

 

2.列提纲

 

3.标重点

 

八、板书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议论文

 

观点

 

洗澡水的漩涡发现问题

 

事例紫罗兰花的变色反复试验

 

睡觉时眼珠的转动得出结论

 

结论并不难不容易辩证看问题

 

3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章源小学黄世凤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1、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了解议论文的形式,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能说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你能回答完整这些名言吗?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失败是——成功之母。

团结就是——力量。

2、我们刚才交流的这些公式定理、格言都阐明了真实的道理,所以我们也把它们称之为真理。

今天我们就

来学习一篇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指名轮读课文,指导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检查生字词的预习。

(1)汇报生字的自学情况。

读生字及组词。

(2)说一说哪些字书写时要特别注意?

指导书写“械”“域”字。

“械”的声旁为“戒”和“域”的声旁“或”都有“戈”。

“戒”的来历是

双手拿一把长戈作“防备敌人”。

“或”最早的意思为“持戈在边境巡逻”。

了解了他们的来历,我们就

不会写错了。

书写时还应注意“戈”的长撇应与里面的部分相互避让。

“逆”字是里面是“前”的上部分,下面是山字带尾巴。

(3)出示生词,交流对“逆时针”的理解。

齐读。

洗澡机械玫瑰领域逆时针

(4)书写生词,点评。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找出观点,初步理解。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往学过的课文很不一样,以往我们学过的课文多数是写人,写事,写景,状物,而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的观点。

通过熟读课文,你知道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

了一个什么观点?

(课件出示第一段。

板书:

提出观点)

2、作者在提出这个观点之后是怎么解释这个观点的?

(1)指名回答,课件出示。

(2)联系实际,故事引入,理解词语“司空见惯”

司空见惯的意思是什么?

生活中哪些事情你们已经司空见惯了?

你们对“司空见惯”的理解是就是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有谁想过“司空见惯”这个词语怎么来的?

为什么叫“司空”“见惯”呢?

(师讲解:

“司空”是古代的一个官职,专门工程。

相传唐代司空李绅请卸任的和州刺史、大诗人刘禹锡喝酒。

酒席上叫歌妓劝酒,并歌舞助兴,极尽奢华。

刘禹锡就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是“司空见惯浑闲

事,断尽江南刺史肠”,意思是你李司空花天酒地,习以为常,可我刘禹锡却肝肠寸断,于心不忍。

后来就有了“司空见惯”这个成语。

 

4

 

(3)这里的“?

”和“!

”分别表示什么?

(“?

”表示对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产生了疑问;“!

”表

示经过不断的探索,终于发现了真理。

“!

”表示最终找到的真理。

把“?

”拉直变成“!

”的意思就是解决了许多问题,找到了答案,发现了真理。

(4)但是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直观形象,让别人印象深刻。

(5)带上理解,一起再读一读这个语句。

二、学习事例,体会内涵。

1、作者用什么来证明这是一个真理呢?

请你认真默读课文,尝试完成表格。

2、交流,完成表格。

 

人物

司空见惯的现象

“?

“!

谢皮罗

洗澡水的漩涡

为什么水的漩涡总是朝逆

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与地

时针方向旋转?

球的自转有关。

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

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

紫罗兰的变色

物质?

别的酸对这种物质

波义耳

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这对

发明了酸碱试纸

化学研究有什么样的意

义?

 

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

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

奥地利医生

睡觉时眼珠的转动

他确实正在做梦。

关呢?

会是什么关系呢?

3、这三个事例有相同之处,那就是都是从生活中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找到了真理。

你也能举出这样

的事例吗?

看来真理就在我们的身边。

老师想问一问,你发现了真理吗?

为什么我们很多人都不能发现真理,这就说明

真理的发现也是有条件的,那么科学家们凭借着什么在这漫漫的科学长途中寻找到真理的呢?

(1)科学家:

敏感地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你是从透过事例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到的?

(谢皮罗教授敏锐地注意到;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那位奥地利医生是感到很奇怪,连忙叫醒儿子。

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他们都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很善于从小的地方看出大的问题的。

)课件出示,指导朗读。

注意读好“敏感、敏锐、很奇怪、连忙”等重点词,读好一个个问号。

(2)科学家:

不断探索

分别说说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谢皮罗教授紧紧抓住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波义耳呢,对一连串的问题,进行了许多次的实验;那位奥地利医生带着一连串的疑问,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

他们都是反复试验才得出结论的。

)课件出示,抓住“紧紧抓住”、“反复”、“许多次的实验”、“反复的观察实验”体会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并指导朗读。

4、所以作者用了三个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又作了一个小结。

(1)课件出示第六自然段。

齐读。

 

5

 

(2)“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不断发问、追根求源、)

(3)文中哪些是“发现”?

哪些是“发明”?

发现和发明有什么不同?

(4)对啊!

发明是一种创造,而做出重大科学贡献的创造才称得上“成就”。

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这四个词语表明了科学贡献的层次和大小。

一起再读一读这个语句。

三、探究结论,揭示含义

1、经过事例论证,最后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呢?

请你读一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2、自由朗读后,一生读倒数第二自然段

这一段告诉你,“发现真理”难不难?

何以见得?

(“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说明要发现真理并不像我们说的那么难。

只要,,就,这个句子也

说明发现这里其实不太难。

3、往下读!

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这一段告诉你,“发现真理”容易不容易?

为什么?

(不容易。

因为这里说“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就是发现真理的能

力很难具备的。

“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说明发现真理不是那么容易的,是要付出努力的。

“只能给”

就是一般的人是不可能发现真理的,是不容易的。

4、对比这两段话,你发现了什么?

(这两段话的意思是矛盾的,一段说发现这里并不难,一段说发现真理并不易。

作者最后下了这样一个看似自相矛盾的结论,他想干什么呀?

(科学发现并不难,也不易,关键在于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

精神。

四、点明写法,随文练笔。

1、课文学完了,我们来看一看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先开门见山地提出观点;再用三个事例证明观点,最后总结全文,重申观点。

这是议论文的基本形式,

尤其是用三个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既清楚又明了,很有说服力,很值得我们学习。

2、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吗?

课件出示小练笔。

学生自己动手,按所学

方法写作。

3、全班交流所写内容,互相评价,强化写法。

 

教后反思: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科学精神”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属于议论

文。

小学课本里的议论文在这篇课文之前还有一篇是毛泽东主席的《为人民服务》,但《为人民服务》是

议论文中作为政论和演讲文体的代表,阅读起来要难得多。

而这篇课文的属于标准的议论文,简单易学,

所以在教学时我把这一课提前教学,为学生初学议论文降低难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结合课文,我把

教学的重难点放在两个方面:

一是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二是

了解议论文的形式,学习议论文用具体典型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主要通过四个环节来突破教学重难点:

一是找出观点,理解观点;二是学习事例,体会涵义;三是探究结论,揭示含义;四是点明写法,随文练

笔。

一节课上下来,从指导学生读文到仿写,我感觉学生对于议论文这种文体的认识还是达到了预期目标。

在指导正确理解课题的含义上,在读文过程中,对于文中引用的三个事例,学生一读就懂,我以学生的自

学为主,然后通过填表检查读书效果。

然而对于科学家们从

“疑问”到求得“真理”的过程的复杂性,

缺少深层次的理解。

有些重点的语句,学生读书时只是从文字表面滑过去,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才会关

注。

教学中,我设置问题:

看来真理就在我们的身边。

老师想问一问,你发现了真理吗

?

为什么我们很多人

都不能发现真理,这就说明真理的发现也是有条件的,那么科学家们凭借着什么在这漫漫的科学长途中寻

6

 

找到真理的呢?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在品读中领悟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体会

和感悟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突破了教学难点。

通过上课,我也发现自己教学中还有很多地方不足:

一是通过读写仿写,学生对议论文的结构形

式有了了解,但是议论文的语言形式上的特点,如较多地采用假设、条件关系的句式来表述,自己也忽略

了。

二是在练笔的设计上没有层次,两个小练笔都由我代写了开头结尾。

三是一个不良的习惯,有时讲着

讲着就比较急着替学生说出来,习惯性担心学生说不好。

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不断改进。

 

学习目标

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

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三个故事在写法上和内容上的相同点。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

什么的重要性。

5.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与本文事例相关的图片或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有很多同学特别崇拜科学家,能说一说你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吗?

2.你们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吗?

(学生自由发言,如:

善于思考、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等等。

3.教师小结: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溯源,最后把“?

”拉直变成“!

”,找到了真理。

所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板书课题)

4.谁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自由发言。

)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第

20课,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相信同学们学过课文,对这句话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打开书,自读课文,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词语:

诞生纵观漩涡敏锐追根求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

洗澡花圃推理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打破砂锅问到底

(1)指名读词语。

(2)齐读一遍。

3、好!

同学们再读课文,看课文讲了哪三个故事?

分别是什么?

 

7

 

学生自由回答:

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试验,终于发现了酸碱试

纸。

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球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球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

三、细读课文,找出规律。

1、这三个同学说的很对!

这三个故事是多么有趣的生活现象啊!

现在再请同学们仔

细读读三个故事,看看这三个故事的介绍和内容,有什么相同点?

可以在课文中画一画。

(学生边读书边思考)

2、我看到有许多同学在书做了圈画,有的还做了批注。

很会学习。

3、现在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交流自己的发现,讨论存在的疑问。

(四人小组交流)

4、现在请同学说说交流后自己的认识。

三个故事都是讲生活中的偶然发现的问题;

三个故事都是讲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故事;

三个故事都是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5、大家讲的很好。

有没有人能把三个故事间的相同点分析透彻些?

三个故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

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

追问;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试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

6、你真棒!

课文读的很仔细,分析的也很有道理。

书上有一段话和你说的意思是一

样的,同学们看看是哪一段啊?

(第二自然段)

投影(第二自然段)

7、齐读第二段

8、是啊,“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

”拉直变成“!

”,找到了真理。

”这也是课文中的哪句话的意思?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9、一起读这句话!

10、这里的“?

”“!

”各指的是什么?

作者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的含义是:

看出问题,不断发问、追根求源。

含义是:

不断解决疑问,找到真理。

11、科学史上,能从生活的细小现象中找出真理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你还能举出一

个吗?

鲁班上山,手被植物叶划伤,后来发明了锯。

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了头,后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8

 

雷达、风车,,

12、这么多的事例说明了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但是真理的发现也是有条件

的,那就是————是什么呀?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13、这也是说课文中的那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三、回归整体,总结收获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知道了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知道了文章思路:

开头提出自己的观点,再用三个具体事例来说明这个观点是正确的,最后再来阐述开头的观点。

科学发现的“偶然机遇”只能给有准备的人,而不会给任何一个懒汉,希望同学们也做一个“有科学准备的人”。

四、巩固提高,随文练笔

仿照课文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封秀梅

 

学习目标

1、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读懂文中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找到三个科学故事在内容和写法上的相

同点。

3、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学习重点

品析课文,理解文中的三个科学故事,体会具体事例在说明观点的的作用。

学习难点

初步理解议论文的基本写法,并能仿照写法写话。

学习准备

查找阅读有关能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科学故事。

学习方法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质疑观点,激趣导入

 

9

 

1、有人提出这样一个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还说这个观点也是一个真理。

你相信吗?

你有疑问吗?

(板书课题)

2、学生质疑这个观点。

老师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到课文中找答案。

3、提出三项“挑战(学习)目标”,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挑战目标:

1、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读懂文中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找到三个科学故事在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点。

3、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二、初悟观点,体会含义

1、作者在提出这个观点之后是怎么解释这个观点的含义的?

(出示:

学习导航一)明确学习要求。

挑战一

思考:

课文提出了什么观点?

是怎样解释这个观点的含义的?

提示:

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划出你认为关键的词句。

 

2、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后,指名朗读。

3、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司空见惯”、“追根求源”的意思,主要采用

联系生活和理解喻意的方法来理解。

4、对比思考,学习写法:

这里的“?

”和“!

”分别表示什么?

把“?

”拉直变成“!

”,找到了真理,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的意思。

但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5、再齐读第二自然段,体会观点的含义。

三、理解故事,找共同点

1、作者怎样来证明这是一个真理呢?

(出示学习导航二)

挑战目标二

思考:

1、文中用了哪三个事例来说明观点的?

2、三个事例中的主人公是怎样把“?

”拉直变成“!

”的?

3、完善表格,找出三个科学故事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提示:

先认真默读思考,做标注。

然后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组长合理分工,有序组织讨论,注意控制音量。

时间5分钟。

 

2、学生默读思考后再讨论,教师发表格,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合作学习中的问题进行督促帮助。

 

10

 

3、课文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观点?

请一生将三个事例的小标题写在黑板上。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

4、小组代表来汇报表格填写情况。

人物发现现象不断发问做法找到真理

 

5、讨论交流:

三个事例有什么相同之处。

预设:

(1)这三个事例都是从都是从生活中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

的。

追问:

你从哪看出来的,这说明这三个人都是怎样的人?

(2)三个事例都是先写发现问题,再写反复试验,最后写得出结论。

写法是一样的。

请提出这个想法的学生把这三点写到黑板上。

(3)这三个事例中的人都是生活当中的有心人,善于观察、思考。

追问:

哪里体现他们是有心人呢?

(他们都是“善于观察、独立思考、有准备的人”。

(4)这三个事例中的结论都是经过不断探索才得到的。

从文中找到相关的

句子分别说说?

(他们都是反复试验才得出结论的。

6、深入探讨:

每个事例中的发现问题、反复实验、得出结论,哪一部分要

写得具体、详细些?

为什么这样写?

小结:

作者选取这些事例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

后”,重点要说明“真理”与“问号”之间的关系,所以“发现问题”“得出结

论”写得较具体些。

7、朗读作者对这三件事的小结部分。

(1)思考:

“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坚持不懈的人。

追根求源的人。

锲而不舍的人。

(2)文中哪些是“发现”?

哪些是“发明”?

比较“发现”“发明”“创

造”“成就”的不同。

感受只有不断探索努力,才能为科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品悟结论,总结收获

 

11

 

1、质疑:

经过三个具体事例的论证,最后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

2、指生读第七自然段。

3、讨论:

这一段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理?

(板书:

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

4、体会“发现真理”难不难?

从哪体会到的(板书:

不难)

5、指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思考:

这一段告诉我们,“发现真理”容易不容易?

从哪里体会到的?

抓住重点词句“不是凭空产生的”,就是发现真理的能力很难具备的。

“决

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说明发现真理不是那么容易的,是要付出努力的。

“只能

给”就是一般的人是不可能发现真理的,是不容易的。

(板书:

不易)

6、作者最后下了这样一个看似矛盾的结论,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说科学发现并不难,我们听了会——觉得自己也能发现真理。

增强我们探

索真理的信心!

当我们满怀豪情的时候,他又说,科学发现并不易,让我们要做

好思想和知识上的充分准备。

)(齐读)

7、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炼出议论文的三个部分:

提出观点—

—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8、学生畅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引导从文章的内容、哲理、写法等方面来

谈。

五、学习写法,写话交流

挑战三:

小练笔

任务:

仿照课文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提示:

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要求:

观点鲜明事例典型有说服力

 

1、出示有关小练笔的要求,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的写法,尝试写一段话。

2、学生练习写话,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写完可以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评议:

找几个同学读一读自己写的片段,评价是否做到了观点

鲜明、事例典型有说服力。

渗透理想教育。

六、布置作业,拓展阅读

1、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2、阅读你崇拜的科学家的传记或其他科普作品,了解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

【板书设计】

 

12

 

观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洗澡水的漩涡发现问题(详)

事例:

紫罗兰的变色反复试验(略)

睡觉时眼珠的转动发现真理(详)

结论:

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

(不难)(不易)

 

教材分析: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体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