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真题分章汇总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部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85200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7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真题分章汇总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真题分章汇总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真题分章汇总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真题分章汇总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真题分章汇总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真题分章汇总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部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真题分章汇总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部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真题分章汇总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部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真题分章汇总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部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真题分章汇总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部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真题分章汇总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部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真题分章汇总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部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真题分章汇总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部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真题分章汇总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部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真题分章汇总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部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真题分章汇总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部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真题分章汇总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部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真题分章汇总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部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真题分章汇总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部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真题分章汇总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部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真题分章汇总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部分.docx

《高考历史真题分章汇总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真题分章汇总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部分.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真题分章汇总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部分.docx

高考历史真题分章汇总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部分

2007年高考历史试题中国近现代史分章汇总

选择题部分

编者按:

07年高考涉及到历史的共有15套试卷(全国卷I、全国卷Ⅱ、北京文综卷、天津文综卷、山东文综卷、四川文综卷、重庆文综卷、宁夏文综卷、上海文综卷、上海历史卷、广东文科基础卷、广东理科基础卷、广东单科历史卷、江苏历史卷、海南历史卷)。

因各地使用的教材不同,分章汇总时,以人教版的教材体系为主。

答案有解析的尽量附上解析。

如有遗漏和错误,望广大同行指正、批评。

一、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很多漂亮的、上乘的男女服饰

(2)一面橄榄绿色的丝绸的中国旗

(3)一个彩色瓷制的中式现象台

(4)一个六边形的中国灯笼

………

(51)一张竹制的女士用床

1.(2007上海历史)右侧是18

世纪一位法国贵族肖恩公爵“最

重要的中国藏品”目录,从中可

以推测

A.当时的清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B.中国已陷入落后挨打的状况

C.其收藏受到中国文化热影响

D.其藏品都是从中国掠夺而来

【解析】C。

注意该贵族生活在18世纪的法国,从收藏品可以看出当时中华文明依然强大和有吸引力,B排除;中外民间贸易有往来,但政府并不提倡,A排除;中法当时还没有直接的军事冲突,不可能是掠夺品,D排除。

2.(2007上海历史)美国历史学家写道:

“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

”“类似的事件”是指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甲午战争

C.中法战争D.鸦片战争

【解析】D。

可卡因可知此事件跟毒品有关,且发生在19世纪的中国,是鸦片战争。

3.(2007全国文综二)下列各项中,介绍西藏风土人情,建议政府防范外敌入侵的著作是

A.《佛国记》B.《瀛环志略》C.《康輶纪行》D.《天下郡国利病书》

3.C《佛国记》是法显大师自记经西域至印度诸国求法的经过历程,为我国僧侣西行印度求法记传中,现存最古的典籍。

《瀛环志略》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史地情况,《康輶纪行》介绍西藏风土人情、建议政府防范外敌入侵,《天下郡国利病书》,是顾炎武按明代政区分类汇集资料,从明朝地方志书中辑录有关各地民生利害,政治经济利弊,军事得失等部分而成,目的在鉴往知来。

4.(2007重庆文综)开创仿造西方战船先河的著名人物是(A)

4.A.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就开始积极仿制西方战舰.故选A。

5.(2007全国文综一)清末湘军的组织形式“譬之木焉,统领如根,由根而生干、生枝、生叶,皆一气所贯通,是以口粮虽出自公款,而勇丁感营官挑选之恩,皆若受其私惠。

”这种军队组织形式是

A.便于国家直接控制、指挥军队B.使将不专兵,妨碍军队作战

C.造成兵归将有,为近代军阀所承袭D.促进官兵平等,有利于提高战斗力

5.C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题中材料的分析理解。

由“而勇丁感营官挑选之恩,皆若受其私惠”可知兵将之间的关系是隶属关系。

6.(2007山东文综)一个英国人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来到中国,这一年他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A.看到机户和机工因工资纠纷到衙门打官司

B.邀请中国朋友去他乘坐的船上参观蒸汽机

C.北京的朋友邀请他 看京剧演出

D.收到国内来信说英王解散了议会

6.A清朝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所以会看到机户和机工之间的纠纷;最早以蒸汽作动力的汽船是1807年由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所以排除B项;京剧那个时代根本就没有形成,所以排除C;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英王不能解散议会,这位英国人根本不能收到英王解散议会的消息,故排除D

7.(2007上海历史)上海公共租界内的市民因不满市容管理的混乱,决定向公共租界的市政管理当局递交意见书。

他们应该把意见书递交给

A.工部局B.巡捕房C.公董局D.上海道台

【解析】A。

此题考查了上海乡土史,工部局是租界当局管理市政的最高行政机关,故选。

8.(2007上海历史)1862年,清政府遇上一桩棘手的案子:

丹麦的商船被普鲁士公使乘坐的军舰扣留于大沽,丹麦商人只好请求总理衙门主持公道。

如果你是总理衙门的官员,可据以断案的是

A.《战争开始公约》B.《非战公约》C.《战争与和平法》D.《日内瓦公约》

【解析】C。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普鲁士公使所为侵犯了中国的主权,而格劳斯修的《战争与和平法》提出了国家主权平等的主张,且早于此事发生的时间。

二、洋务运动、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9.(2007上海历史)右侧是份售书广告

其中有可能在洋务运动中成为畅销书的是

A.①⑤

B.②④

C.③⑤

D.①③

 

【解析】C。

此题要把握好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和这一时段的历史特征。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开始到90年代基本结束,主题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大力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再来看这一时期可能的畅销书,可意排除《共产党宣言》和《庶民的胜利》,即3、4、5都有可能入选,再看答案,故选C。

10.(2007江苏历史)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先于中国资产阶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早期资本输出B.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倾销商品

C.外国资本主义压迫和束缚中国资本阶级D.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掠夺原料

解析:

A中国第一批无产阶级产生于外商企业中,显然这与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的资本输出有关。

11.(2007海南历史卷)“欲人诵经史、明大义,以敦君臣父子之伦也。

虽机警多智,可以富国强兵,或恐不利于社稷。

”这段话应该是

A.洋务派抨击维新派的言论B.维新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C.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D.维新派抨击顽固派的言论

12.(2007全国文综一)在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称为“民教冲突”,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为1884年、1898年,1900年,这表明

A.中西文化冲突不可调和B.传教活动均以武力为后盾

C.清政府对传教活动态度强硬D.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突显

12.D 题中所给三个时间分别与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有关,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民教冲突”不断升级。

13.(2007全国文综一)图5是北京某街道老路牌照片,路牌外文是“RUEHART”,RUE是街道的意思,HART指担任近代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

此路牌设立的时间应该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八国联军占领时期

D.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13.C 英国人赫德从19世纪60年代起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时间长达半个世纪。

由此可排除A项和D项。

路牌由外文书写表明此时北京城由洋人统治,由此可判断答案为C项,八国联军侵华时期曾对北京城实行分区占领。

14.(2007江苏历史)下列图片中的情景应出现哪两两次战争期间?

中英《天津条约》签字外国侵略者坐在清宫皇帝的御座上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

解析:

C中英《天津条约》的签署是在1858年即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列强分区占领北京。

15.(2007年北京文综)下列体现洋务派“求富”的主张的实践活动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开办轮船招商局

C.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D.设立农工商总局

15.答案:

B。

A、C两项都属于“求强”的军事工业;B项属于“求富”的民用工业;D项设立农工商总局,属于戊戌变法新政措施。

16.(2007广东文科基础)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

“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这场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17.(2007上海历史)《马关条约》中规定: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

”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解析】D。

正确的解读给出的《马关条约》文本可知当时日本货物进入中国享有免税待遇,这严重阻碍了本国企业的发展。

18.(2007广东文科基础)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

这反映了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

C.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

D.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9.(2007上海历史)慈禧曾说:

“我本来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太甚了,也不免有些动气。

虽是没拦阻他们,始终总没叫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

……我若由他们尽意的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

”慈禧所称的“他们”是指

A.顽固派B.洋务派

C.太平军D.义和团

19.D。

此题考查对文献的释读能力。

从慈禧的话中可以得知有进攻外国使馆的情节,主角自然是义和团。

三、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潮

20.(2007海南历史卷)1901~1905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数显著增加。

其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B.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C.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D.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21.(2007海南历史卷)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

“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

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

”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22.(2007海南历史卷)1912年,五色旗被定为中华民国国旗。

五色旗的寓意是

A.天下为公,共建民国B.弘扬传统,共创共和

C.民族团结,实现共和D.各界联合,维护民国

23.(2007全国文综一)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开始组建新军。

新军的主要特点是(

A.仿效近代军制编练B.最早配备近代先进武器

C.大量征召有先进思想的青年D.多以文人充任高级官吏

19.A 新军之“新”就在于改习洋操,按照西方军制进行编练。

其主要目的是为维护清王朝统治。

B项“最早”与题干不符,C项与组建新军目的不符。

24.(2007四川文综)在近代中国,系统的出现阐释了民生思想并把它作为纲领的政治派别是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立宪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25.(2007天津文综)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

“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

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

”该诗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解析:

抓住题干中“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

”这一有效信息判断为C。

26.(2007广东单科)“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

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

”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B.清朝

C.民国D.新中国

27.(2007上海历史)“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

这一事件是

A.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D.护法运动

27.C。

从民谣辫子灭,跪拜礼灭可以看出这是辛亥革命之后才有的风俗。

28.(2007上海历史)20世纪初,人们把信天主教称作“吃洋教”;30年代,租界市民被外国巡捕踢了一脚,自嘲为“吃了一记洋火腿”;抗战时期的重庆有“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民谚;其他还有“吃闭门羹”、“吃香”、“吃药”等等。

这些与“吃”有关的大众语汇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人向来注重字词的精炼和语法的准确

B.“吃”在中国是一个非常流行和时髦的词汇

C.中西饮食文化处于不断的交融与冲突之中

D.“吃”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

【解析】D。

此题考查的视角很新,是大众语汇的变迁来反映历史。

“吃洋教”,“吃洋火腿”都体现了中西方文明的交流与碰撞。

四、北洋军阀的统治—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

29.(2007广东单科)1919年孙中山在演讲中指出:

“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实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

”“地底陈土”指的是

A.清朝皇室B.资产阶级保皇派

C.地痞、土匪、烟贩D.军阀、官僚、政客

30.(2007江苏历史)“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

既忘共和,即称民贼。

”这是1915年底一篇宣言中的内容,发表此宣言的是

A.梁启超B.黄兴      C.孙中山    D.蔡锷

解析:

C1915年,孙中山在袁世凯复辟帝制后发表《讨袁宣言》,号召国人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31.(2007上海历史)1915年底,梁启超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中表示:

“在现行国体之下,而思以言论鼓吹他种国体,则无论何时皆反对之。

”该文要维护的“国体”是

A.开明君主制B.君主制

C.君主立宪制D.共和制

31.D。

梁启超此文是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的,所以作者所拥护的政体就是当时的民主共和政体。

32.(2007年北京文综)民国初期实业蓬勃发展,这一时期

①民族工业发展迅速②工业体系比较完整③纺织和面粉业增长最快④张謇成为民族工商业的楷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3.(2007年北京文综)辛亥革命后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该党赢得国会选举,但未能组阁,直接原因是

A.宋教仁遇刺身亡B.《临时约法》被废止

C.国民党被解散D.军阀割据混战

33.答案:

A。

1912年,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赢得参众两院大多数议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袁世凯为阻止国民党组阁,派人刺杀了宋教仁,此后以武力镇压了国民党。

故选A。

五、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4.(2007江苏历史)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

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都是近代中国的早期思想解放运动B.都是提倡民权和西学

C.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D.都是抨击封建思想文化

解析:

C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只适合新文化运动而不适合戊戌变法。

35.(2007海南历史卷)《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

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起风起云涌了。

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斯(思)主义,西也是讨论布尔希(什)维克主义;这里是阐明社会主义的理论,那里是叙述劳动运动的历史;蓬蓬勃勃,一唱百和,社会主义在今日的中国,仿佛有‘雄鸡一鸣天下晓’的情景。

”文中所说的“一年”是指

A.1915年B.L917年C.1920年D.1924年

36.(2007重庆文综)1919年12月,重庆《川东学生周刊》创刊。

对其创刊宗旨:

“排斥强权”和“改良社会”理解全面的是

A.反对北洋政府B.追求自由民主C.反帝反封建D.抨击专制皇权

36.C.注意题干里面的“全面”二字。

“排斥强权”体现了反帝,“改良社会”体现了反封建。

故选择C

37.(2007广东理科基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未经国民许可,签字誓不承认”,“还我学生,还我自治”这些抗议口号同时出现在

A.五四运动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38.(2007广东理科基础)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知识分子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真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孙中山借鉴英国“光荣革命”的经验提出了三民主义

C.“中体西用”论者仅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D.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39.(2007上海历史)20世纪初期,中国曾“以俄为师”。

这里的“俄”通常是指

①沙俄②苏俄③苏联④独联体⑤俄罗斯

A.①②B.②⑤

C.②③D.③④

【解析】C。

20世纪初中国向西方学习始于十月革命之后,当时叫“苏俄”,后来又成立了“苏联”。

40.(2007上海历史)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1915年引人中国。

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解析】B。

此题考查了语言交流的意义。

科学一词由日本译出,当时在进行“明治维新”;1915年传入中国,当时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

41.(2007广东单科)右图所示是民国九年

的一则报纸广告。

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

用于研究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实业救国的思潮

C.工人阶级的诞生

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42.(2007重庆文综)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负责人

A.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B.领导了五四爱国运动

C.主持了中共“一大”D.出席了中共八七会议

42.B.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负责人是陈独秀,是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共“一大”和“八七会议”。

故选B。

六、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43.(2007全国文综一)1925年8月,广州国民政府组建国民革命军。

这支军队与以往各式军队的主要区别是

A.重视思想教育,配置专职政治干部B.聘请外国军事顾问,帮助训练军队

C.实行征兵制,提高军队素质D.通过军事学校,培养军事人才

43.A 国民革命军在建立之时,就在军中建立了政治工作制度,注重培养士兵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44.(2007全国文综一)下列哪一事件发生后,蒋介石开始掌握国民党最高军事权力?

()

A.中山舰事件B.整理党务案

C.北伐战争D.迁都南京

44.B 本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蒋介石在1926年“整理党务案”后担任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等职务,从而掌握了国民党最高军事权力。

45.(2007天津文综)“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主张由孙中山最先提出,但在民主革命时期卓有成效付诸实施的是中国共产党。

这主要取决于后者

A.同情农民疾苦B.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抑制贫富不均D.制定了可行的土地纲领

解析:

这是一道对比式的选择题。

比较土地政策实施的原因,进一步说是比较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土地路线。

由于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土地革命纲领,使“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能够卓有成效辅助实施。

而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则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七、国共的十年对峙

46.(2007上海历史)针对党内“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述,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毛泽东所说的红色政权,最先建立的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川陕革命根据地D.川陕甘革命根据地

46.B。

毛泽东创建的最早的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7.(2007广东文科基础)“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形成于

A.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   B.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

C.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D.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八、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48.(2007天津文综)《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9月由国民党公布)提出抗日的三项主张:

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实现民权政治,召开国民大会,以制定宪法与规定救国方针;实现中国人民之幸福与愉快的生活。

这三项主张的主旨是

A.国共捐弃前嫌再度合作B.在三民主义基础上团结抗战

C.国民党承认中共合法地位D.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

这道题关键是要读懂材料。

三项主张中,第一项是目的,第二项是方法,是关键,“召开国民大会,以制定宪法与规定救国方针”,体现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第三项是结果。

也就是,第一项说明为什么要建立统一战线,第二项说明如何建立统一战线,第三项是统一战战线建立的结果是什么。

49.(2007四川文综)“好男儿当兵上前线,抗日队伍出四川。

坐上大船到武汉,武汉大船扯的宽。

哪怕飞机丢站丢炸弹,哪怕四处起狼烟…………(《川江号子*好男当兵上前线》)”,这一作品创作时间最早可能是在

A.1931B.1936

C.1938D.1939

50.(2007山东文综)图8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

地图。

据图中阴影部分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B.七七事变前日本占领区域的变化

C.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D.三大战役后解放区的扩大 

50.C图中材料显示阴影部分集中在我国的华北、华东一带,

属于抗日根据地的范围;A项工农武装割据形成的革命根据地

大部分位于南方,故A项排除;七七事变前日本侵略势力并没有到达这块区域,故B项排除;三大战役后解放区远远不止以上那片区域,故D项排除

51.(2007全国文综二)1944年11月赫尔利出任美国驻华大使,

这时美国驻华使馆在

A.西安B.昆明C.桂林D.重庆51.D1937年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重庆成为战时的陪都。

因此美国的驻华使馆应该是在重庆。

52.(2007广东单科)1942年国统区某报纸评论:

“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

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骂为冷血动

物。

”这主要反映了

A.民众普遍的厌战心理B.舆论对军人的评价很低

C.民众救亡意识的增强D.舆论对滥抓壮丁的抗议

53.(2007江苏历史)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领导人的首次握手。

国共两党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正式实现的标志是

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

②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八一宣言”

③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④国共两党代表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A.①②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3.B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即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54.(2007江苏历史)1940年5月,国民党爱国将领张自忠在一次会战中与日寇奋战九昼夜,壮烈殉国,周恩来称为“全国军人楷模”。

这场会战是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

54.D张自忠将军在枣宜会战中牺牲。

55.(2007江苏历史)右图是台湾回归的重要场景,它表明被日本占领了50年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这一历史时刻是在

A.1943年B.1945年

C.1997年D.1999年

55.B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在被日本占领了50年后回归祖国怀抱。

56.(2007上海历史)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正式播音。

当天可能播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