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93055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题.docx

《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题.docx

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题

专题一练习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看做质点,很大的物体不能看做质点

B.若以河岸为参考系,在顺水漂流的船上行走的人可能是静止的

C.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跟这段时间内它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D.一节课40分钟,40分钟指的是下课的时刻

2.在公路的每个路段都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限速标志,如图所示,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  )

A.必须以这一规定速度行驶

B.平均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C.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D.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

3用如图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

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0m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0s。

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

A.0.10m/s

B.100m/s

C.4.0m/s

D.0.40m/s

4.A、B两物体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A的加速度a1=1.0m/s2,B的加速度a2=-2.0m/s2,根据这些条件作出的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

B.A做的是匀加速运动,B做的是匀减速运动

C.任意时刻两个物体的速度都不可能为零

D.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5)如图所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的v

t图象,在t1和t2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时间由t1到t2的过程中(  )

A.加速度增大

B.加速度不断减小

C.平均速度v=

D.平均速度v>

6.如图所示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A、B两质点的x

t图象,由图可知(  )

A.t=0时,A在B的前面

B.B在t2时刻追上A,并在此后跑在A的前面

C.B开始运动的速度比A小,t2时刻后才大于A的速度

D.A运动的速度始终比B大

7.如图所示的x

t图象和v

t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x

t图象中,t1时刻v1>v2

C.v

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3和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

8.如图所示,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驶向路口,当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20m处时,绿灯还有3s熄灭。

而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好停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可能是(  )

 

9..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运动的v

t图象正确的是(  )

 

10某跳伞运动训练研究所让一名跳伞运动员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中跳下,研究人员利用运动员随身携带的仪器记录下了他的运动情况,通过分析数据,定性画出了运动员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在空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

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对运动员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5s末都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

B.0~10s末做自由落体运动,15s末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C.10s末打开降落伞,以后做匀减速运动至15s末

D.10s末~15s末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加速度的大小在逐渐减小

11物体A、B从同一地点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0~t2时间内A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B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

B.在0~t2时间内A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B物体的平均速度

C.在0~t1时间内B始终在A的前面,t1~t2时间内变为A始终在B的前面

D.在0~t2时间内A、B两物体的位移都在不断增大

 

专题二练习

1.下列关于物体重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物体只有运动时才受到重力

B.同一物体在某处向上抛出后和向下抛出后所受重力不一样大

C.某物体在同一位置时,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静止还是运动无关

D.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其质量有关

2.(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减速,不可能使物体加速

B.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加速,不可能使物体减速

C.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减速,也可能使物体加速

D.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加速,也可能使物体减速

3.如图所示,固定斜面上有一光滑小球,有一竖直轻弹簧P与一平行斜面的轻弹簧Q连接着,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小球所受力的个数不可能的是(  )

                

A.1B.2C.3D.4

4)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一端与物块P相连,另一端固定在木板上。

先将木板水平放置,并使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缓慢抬起木板的右端,使倾角逐渐增大,直至物块P刚要沿木板向下滑动,在这个过程中,物块P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保持不变B.一直增大

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5.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物体A、B用细绳连接后跨过滑轮,A静止在倾角为45°的斜面上。

已知mA=2mB,不计滑轮摩擦,现将斜面倾角由45°增大到50°,系统保持静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绳对A的拉力将增大

B.A对斜面的压力将减小

C.A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

D.A受到的合力将增大

6.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一根弯成α角的曲杆,杆的另一端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的球。

试分析下列情况下杆对球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

(1)小车静止;

(2)小车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加速运动。

6.如图所示,F1、F2、F3恰好构成封闭的直角三角形,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

7.在研究共点力合成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合力与两力夹角θ的关系曲线,关于合力F的范围及两个分力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N≤F≤14NB.2N≤F≤10N

C.两力大小分别为2N、8N

D.两力大小分别为6N、8N

8.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时,绳上的拉力将(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9.如图所示是用来粉刷墙壁的涂料滚的示意图。

使用时,用撑竿推着涂料滚沿墙壁上下滚动,把涂料均匀地粉刷到墙壁上。

撑竿的重量和墙壁的摩擦均不计,而且撑竿足够长。

粉刷工人站在离墙壁某一距离处缓缓上推涂料滚,使撑竿与墙壁间的夹角越来越小。

该过程中撑竿对涂料滚的推力为F1,墙壁对涂料滚的支持力为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F2均减小B.F1、F2均增大

C.F1减小,F2增大D.F1增大,F2减小

               A.

B.

C.

D.

10.如图所示,A、B质量分别为mA和mB,叠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以相同的速度匀速下滑,则(  )

A.A、B间无摩擦力作用

B.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mA+mB)gsinθ

C.B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mAgsinθ

D.取下A物体后,B物体仍能匀速下滑

11如图所示,一根弹性良好的橡皮绳固定在同一高度的A、B两点,中间悬挂一轻质光滑滑轮,滑轮下端挂一质量为m的重物,平衡时橡皮绳之间的夹角为θ。

现把B点水平右移到C点,达到新的平衡(橡皮绳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则移动后相比移动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物所受的合力变大

B.橡皮绳的弹力变大

C.橡皮绳对滑轮的合力变大

D.橡皮绳之间的张角θ变大

12.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在平行于固定斜面的推力F的作用下,沿光滑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A、B间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斜面的倾角为30°,则匀速运动时弹簧的压缩量为(  )

A.

B.

C.

D.

13如图所示,M、N为装在水平面上的两块间距可以调节的光滑竖直挡板,两板间叠放着A、B两个光滑圆柱体,现将两板间距调小些,这时与原来相比,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

A.N板对圆柱体A的弹力变小

B.圆柱体A对圆柱体B的弹力变大

C.水平面对圆柱体B的弹力变大

D.水平面对圆柱体B的弹力变小

 

专题三练习

1质量为60kg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定滑轮装置将质量为m=40kg的重物送入井中。

当重物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下落时,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则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取10m/s2)(  )

A.200NB.280N

C.320ND.920N

2.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D.物体所受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

3.用一水平力F拉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在F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取g=10m/s2,水平面各处粗糙程度相同,则由此可以计算出(  )

A.物体与水平面间的静摩擦力

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C.外力F为12N时物体的速度

D.物体的质量

4.如图所示,车内绳AB与绳BC拴住一小球,BC水平,车由原来的静止状态变为向右加速直线运动,小球仍处于图中所示的位置,则(  )

A.AB绳、BC绳拉力都变大

B.AB绳拉力变大,BC绳拉力变小

C.AB绳拉力变大,BC绳拉力不变

D.AB绳拉力不变,BC绳拉力变大

3.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置于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接触(未连接),弹簧水平且无形变。

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被压缩了x0,此时物体静止。

撤去F后,物体开始向左运动,运动的最大距离为4x0。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则(  )

A.撤去F后,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

B.撤去F后,物体刚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μg

C.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2

D.物体开始向左运动到速度最大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μmg

5.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

从t=0时刻开始,物体受到方向不变、大小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物体在t=0至t=12s这段时间的位移大小为(  )

A.18mB.54mC.72mD.198m

 

6.如图甲所示,物块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

某时刻(t=0)开始,物块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

拉力F在0~t0时间内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物块的速度—时间图象可能是(  )

 

7.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F=20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从粗糙斜面的底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斜面固定不动,与水平地面的夹角θ=37°。

力F作用2s后撤去,物体在斜面上继续上滑了1.25s后,速度减为零。

求: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物体的总位移x。

(已知sin37°=0.6,cos37°=0.8,g取10m/s2)

 

8..如图所示,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把弹簧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停止下落。

在小球下落的这一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刚接触弹簧瞬间速度最大

B.从小球接触弹簧起加速度变为竖直向上

C.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轻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

当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

A.0B.

gC.gD.

g

 

专题四练习

1如图所示,物体A、B经无摩擦的定滑轮用细线连在一起,A物体受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此时B匀速下降,A水平向左运动,可知(  )

A.物体A做匀速运动

B.物体A做加速运动

C.物体A所受摩擦力逐渐增大

D.物体A所受摩擦力逐渐减小

5.如图,人沿平直的河岸以速度v行走,且通过不可伸长的绳拖船,船沿绳的方向行进,此过程中绳始终与水面平行。

当绳与河岸的夹角为α时,船的速率为(  )

A.vsinαB.

C.vcosαD.

2.)从某高度水平抛出一小球,经过t时间到达地面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小球初速度大小为gttanθ

B.若小球初速度增大,则平抛运动的时间变长

C.小球着地速度大小为

D.小球在t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3.如图所示,一物体自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抛出后落在斜面上。

物体与斜面接触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φ满足(  )

A.tanφ=sinθB.tanφ=cosθ

C.tanφ=tanθD.tanφ=2tanθ

4.如图所示,水平抛出的物体,抵达斜面上端P处,其速度方向恰好沿斜面方向,然后沿斜面无摩擦滑下,下列选项中的图象是描述物体沿x方向和y方向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从半径为R的半球形碗边向碗底滑动,滑到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

若物体滑到最低点时受到的摩擦力是Ff,则物体与碗的动摩擦因数为(  )

A.

B.

C.

D.

6.在粗糙水平木板上放一物块,沿如图所示的逆时针方向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半径为R,速率v<

AC为水平直径,BD为竖直直径。

设运动中木板始终保持水平,物体相对于木板静止,则(  )

A.物块始终受两个力作用

B.只有在A、B、C、D四点,物块受到的合外力才指向圆心

C.从B运动到A,物块处于超重状态

D.从A运动到D,物块处于超重状态

7.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支架质量为M,支架顶端用细绳拴着的摆球质量为m,现将摆球拉至水平位置,而后释放,摆球运动过程中,支架始终不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释放前的瞬间,支架对地面的压力为(m+M)g

B.在释放前的瞬间,支架对地面的压力为Mg

C.摆球到达最低点时,支架对地面的压力为(m+M)g

D.摆球到达最低点时,支架对地面的压力为(3m+M)g

8.如图所示,用细绳拴着质量为m的物体,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圆周半径为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过最高点时,绳子张力不可以为零

B.小球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为零

C.小球刚好过最高点时的速度是

D.小球过最高点时,绳子对小球的作用力可以与球所受的重力方向相反

9.如图所示,轮O1、O3固定在同一转轴上,轮O1、O2用皮带连接且不打滑。

在O1、O2、O3三个轮的边缘各取一点A、B、C,已知三个轮的半径比r1∶r2∶r3=2∶1∶1,则A、B、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vA∶vB∶vC=    ;角速度之比ωA∶ωB∶ωC=     ;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aA∶aB∶aC=     。

 

 

专题五练习

1.某同学阅读了“火星的现在、地球的未来”一文,摘录了以下资料:

①根据目前被科学界普遍接受的宇宙大爆炸学说可知,引力常量在极其缓慢地减小;②火星位于地球绕太阳轨道的外侧;③由于火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几乎相同,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倾角也几乎相同,所以火星上也有四季变化。

根据该同学摘录的资料和有关天体运动规律,可推断(  )

A.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在缓慢增加

B.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在缓慢减小

C.火星上平均每个季节持续的时间大于3个月

D.火星上平均每个季节持续的时间等于3个

2.如果把水星和金星绕太阳的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从水星与金星在一条直线上开始计时,若天文学家测得在相同时间内水星转过的角度为θ1,金星转过的角度为θ2(θ1、θ2均为锐角),则由此条件不能求出(  )

A.水星和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

B.水星和金星到太阳的距离之比

C.水星和金星的密度之比

D.水星和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

3.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测出引力常量G,因此卡文迪许被人们称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若已知引力常量为G,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地球上一个昼夜的时间为T1(地球自转周期),一年的时间为T2(地球公转的周期),地球中心到月球中心的距离为L1,地球中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为L2。

你能计算出(  )

A.地球的质量m地=

B.太阳的质量m太=

C.月球的质量m月=

D.可求月球、地球及太阳的密度

4.地球“空间站”正在地球赤道平面内的圆周轨道上运行,其离地高度为同步卫星离地高度的十分之一,且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关于该“空间站”说法正确的有(  )

A.运行的加速度一定等于其所在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

B.运行的速度等于同步卫星运行速度的

C.站在地球赤道上的人观察到它向东运动

D.在“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因受力平衡而在其中悬浮或静止

 

5..继“天宫一号”空间站之后,我国又发射“神舟八号”无人飞船,它们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假设“天宫一号”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远地点P处,“神舟八号”的加速度比“天宫一号”大

B.根据题中条件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

C.根据题中条件可以计算出地球对“天宫一号”的引力大小

D.要实现“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远地点P处对接,“神舟八号”需在靠近P处点火减速

 

6.“天宫一号”变轨到距离地面约362千米的近似圆轨道,这是考虑到受高层大气阻力的影响,轨道的高度会逐渐缓慢降低。

通过这样轨道的降低,预计可以使“天宫一号”在“神舟八号”发射时,轨道高度自然降到约343千米的交会对接轨道,从而尽量减少发动机开机,节省燃料。

假设“天宫一号”从362千米的近似圆轨道变到343千米的圆轨道的过程中,没有开发动机。

则(  )

A.“天宫一号”的运行周期将增大

B.“天宫一号”运行的加速度将增大

C.“天宫一号”运行的速度将增大

D.“天宫一号”的机械能将增大

 

专题六练习

(1)

1.如图所示,在向右加速运动的车厢中,一人用力向前推车厢(人与车厢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车厢做正功    B.人对车厢做负功

C.车厢对人做正功D.推力对车厢做正功

2如图所示,用恒力F拉着质量为m的物体沿水平面从A移到B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摩擦力时比无摩擦力时F做的功多

B.有摩擦力时与无摩擦力时F做功一样多

C.物体加速运动时F做的功比减速运动时F做的功多

D.物体无论是加速、减速还是匀速,力F做的功一样多

.(2012·安徽理综)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圆弧轨道,半径OA水平、OB竖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自A的正上方P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小球沿轨道到达最高点B时恰好对轨道没有压力。

已知AP=2R,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从P到B的运动过程中(  )

A.重力做功2mgR

B.机械能减少mgR

C.合外力做功mgR

D.克服摩擦力做功

mgR

8.如图所示,水平的传送带以速度v顺时针运转,两传动轮M、N之间的距离为l=10m,若在M轮的正上方,将一质量为m=3kg的物体轻放在传送带上,已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在以下两种情况下物体由M处传送到N处的过程中,传送带对物体的摩擦力做了多少功?

(g取10m/s2)

(1)传送带速度v=6m/s;

(2)传送带速度v=9m/s。

 

9.如图甲,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跟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从t=0时刻起,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力F的作用而开始运动,F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6s后撤去拉力F。

(取g=10m/s2)求:

(1)第4s末物体的速度;

(2)物体运动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

 

10用恒力F向上拉一物体,使其由地面处开始加速上升到某一高度。

若该过程空气阻力不能忽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F做的功和阻力做的功之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B.重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增量

C.力F做的功和阻力做的功之和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量

D.力F、重力、阻力三者的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量

11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l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小车的最左端。

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小物块上,使物块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物块和小车之间的摩擦力为Ff。

物块滑到小车最右端时,小车运动的距离为s。

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到达小车最右端时具有的动能为F(l+s)B.物块到达小车最右端时,小车具有的动能为Ffs

C.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Ff(l+s)

D.物块和小车增加的机械能为Ffs

12如图所示,一个小球(视为质点)从H=12m高处由静止开始通过光滑弧形轨道AB,进入半径R=4m的竖直圆环,且圆环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当到达环顶C时,刚好对轨道压力为零;沿CB圆弧滑下后,进入光滑弧形轨道BD,且到达高度为h的D点时的速度为零,则h之值不可能为(g取10m/s2,所有高度均相对B点而言)(  )

A.12mB.10m

C.8.5mD.7m

13.右端连有光滑弧形槽的水平桌面AB长L=1.5m,如图所示。

将一个质量为m=0.5kg的木块在F=1.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从桌面上的A端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木块到达B端时撤去拉力F,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g=10m/s2。

求:

(1)木块沿弧形槽上升的最大高度;

(2)木块沿弧形槽滑回B端后,在水平桌面上滑动的最大距离。

 

14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0.5kg的小滑块,在F=4N水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平面上的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滑行s=1.75m后由B处滑上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滑上斜面后拉力的大小保持不变,方向变为沿斜面向上,滑动一段时间后撤去拉力。

已知小滑块沿斜面上滑到的最远点C距B点为L=2m,小滑块最后恰好停在A处。

不计B处能量损失,g取10m/s2,已知sin37°=0.6,cos37°=0.8。

试求:

(1)小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时,拉力作用的距离x;

(3)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时,拉力作用的时间t。

 

15节能混合动力车是一种可以利用汽油及所储存电能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

有一质量m=1000kg的混合动力轿车,在平直公路上以v1=90km/h匀速行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50kW。

当驾驶员看到前方有80km/h的限速标志时,保持发动机功率不变,立即启动利用电磁阻尼带动的发电机工作给电池充电,使轿车做减速运动,运动L=72m后,速度变为v2=72km/h。

此过程中发动机功率的

用于轿车的牵引,

用于供给发电机工作,发动机输送给发电机的能量最后有50%转化为电池的电能。

假设轿车在上述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保持不变。

求:

(1)轿车以90km/h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F阻的大小;

(2)轿车从90km/h减速到72km/h过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