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ⅰ岳麓版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19462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3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ⅰ岳麓版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历史ⅰ岳麓版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历史ⅰ岳麓版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历史ⅰ岳麓版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历史ⅰ岳麓版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历史ⅰ岳麓版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历史ⅰ岳麓版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历史ⅰ岳麓版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历史ⅰ岳麓版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历史ⅰ岳麓版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历史ⅰ岳麓版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历史ⅰ岳麓版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历史ⅰ岳麓版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历史ⅰ岳麓版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历史ⅰ岳麓版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历史ⅰ岳麓版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历史ⅰ岳麓版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历史ⅰ岳麓版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历史ⅰ岳麓版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历史ⅰ岳麓版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ⅰ岳麓版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学案.docx

《历史ⅰ岳麓版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ⅰ岳麓版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学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ⅰ岳麓版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学案.docx

历史ⅰ岳麓版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学案

历史ⅰ岳麓版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学案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课程标准]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2.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1、爱琴文明:

分布于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文明,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克里特文明

(1)时间:

约公元前2000~前1700年间。

(2)标志:

君主制国家的产生、王宫建筑群和____________的出现。

(3)灭亡:

约公元前1400年。

3、迈锡尼文明

(1)时间:

形成于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

(2)特点:

新的君主国的兴起,伴之出现的是________、卫城、宏大的王室陵墓及刻有文字的____________。

(3)灭亡:

公元前12世纪。

4、黑暗时代

(1)时间:

从公元前12世纪以后的300年。

(2)特点:

希腊完全陷于沉寂状态,既封闭又贫穷。

【二】古希腊城邦

1、兴起:

公元前8~前6世纪。

2、代表:

以斯巴达和________为代表。

3、含义:

是一种____________,一般以一个________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________构成。

城邦居民的主体是拥有政治参与权的____________集体。

4、地理环境

(1)特征:

80%是山地,适宜农耕的土地较少;三面环水,____________。

(2)影响

①有利于________与________交流。

②古希腊人积极向海外殖民扩张。

③促进了古希腊各地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有利于吸收________字母文字等先进文化成果。

【三】古希腊城邦政体

1、城邦特征:

____________,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2、城邦政体

(1)划分标准:

各邦公民在____________中参政权利的大小。

(2)政体种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

3、公民政治

(1)公民含义:

指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____________。

(2)影响:

古希腊城邦的公民政治,使____________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知识点一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1、以下关于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二者同时出现,共同组成了克里特文明

B、是希腊文明的开端

C、二者都产生了君主制国家

D、二者都亡于希腊人的入侵

2.右图可以向我们提供的信息不包括()

米诺斯宫复原图

A、克里特文明处于高度繁荣时期

B、透露出克里特文明具有祥和的气息

C、克里特人具有高超的建筑技术和较高的艺术水平

D、克里特文明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

知识点二古希腊城邦

3、希腊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对希腊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政治影响是()

A、是希腊城邦民主传统形成的一个地理因素

B、港湾众多,促进了航海业的发展

C、是希腊民主制度产生的根源

D、有利于同外部世界交流

4、右图的D、E两处()

A、是古希腊最强大的两个城邦

B、其中之一是克里特文明的发祥地

C、两个城邦采用相同的政治体制

D、其中一处是雅典,另一处是雅典的殖民地

5、春秋战国时期和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处于同一时代,但却创造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

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B、人口素质的巨大差异

C、思想文化的繁荣程度

D、经济活动形式的显著不同

6、古代希腊人进行海外殖民主要是()

A、为了解决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的矛盾

B、掠夺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C、因为古希腊人生来就有侵略扩张的传统

D、对外推广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知识点三古希腊城邦政体

7、希腊城邦存在的政体形式中,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最大的是()

A、贵族制B、寡头制

C、民主制D、僭主制

8、在古希腊城邦里,城邦公民是指()

A、全体成年公民

B、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男性成员

C、外邦移民

D、公民家庭的妇女

9、假设某年雅典全国人口约30万,自由民约为26.8万,其中成年男性公民约6.7万人,外邦人约4万人,奴隶约1万人。

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

A、约26.8万人B、约6.7万人

C、约11.7万人D、约10.7万人

10、古希腊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吸收了东方先进文化成果

B、古希腊人几百年来斗争的结果

C、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发展的结果

D、古希腊的地理环境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1、阅读以下材料:

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约公元前630年前后,铁拉岛七年无雨,颗粒无收,于是铁拉人用抽签的办法从每两兄弟中选一人到非洲殖民。

中签者泪流满面地离开家乡,结成生死与共的患难弟兄,终于在异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殖民虽情非所愿,但殖民者及其后代往往因此获益,得到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殖民队伍。

请完成:

(1)依据材料分析,铁拉人到非洲殖民的直接动机是什么?

(2)古希腊人开展殖民活动有哪些有利条件?

对希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2、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大约公元前8世纪,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最大的政治单位,为人们所熟知的有,大陆上的雅典、底比斯、麦加拉,伯罗奔尼撒的斯巴达、科林斯,小亚细亚的米利都,爱琴海岛屿的萨莫斯等。

斯巴达面积3000平方英里,雅典1060平方英里,它们是最大的城邦,其他平均不足100平方英里。

鼎盛时期,斯巴达人口约为400000,近似为多数邻国人口的三倍。

材料二古代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三洲要冲。

在希腊,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的平原,连绵不绝的山岭沟壑将陆地分割成小块。

但是,浩瀚的海域却赋予希腊先民以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里海岸线曲折,绿岛相连,港湾众多,地中海气候温和宜人,海洋资源得天独厚。

材料三……由于诸侯国之间竞争激烈,各国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变革。

经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经过100多年的奋斗,它先后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等国。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希腊城邦的特点。

(2)为什么说希腊城邦的特点有利于希腊民主制的发展?

(3)希腊各城邦与中国各诸侯国有何不同?

【答案解析】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知识清单

【一】1.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

2、

(2)象形文字

3、

(2)王宫泥版文书

【二】2.雅典

3、国家形态城市村社男性公民

4、

(1)港湾众多

(2)①航海文化③商品生产海外贸易东方

【三】1.小国寡民

2、

(1)公民大会

(2)贵族制民主制

3、

(1)男性成员

(2)城邦公民

对点训练

1、A[克里特文明出现的时间约在公元前2000~公元前1700年间,迈锡尼文明出现在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故“同时出现”错误,B、C、D表述正确。

]

2、D[古希腊文明深受东方文明的影响,不能说克里特文明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

]

3、A[此题学生易误选C,原因在于误认为地理环境对希腊民主制度的形成起决定性的影响,实际上犯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

正确的理解应是:

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地理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

4、A[图中的D、E两处分别是斯巴达城邦和雅典城邦,它们分别是民主制和贵族寡头制的代表。

可见,B、C、D三项均不正确。

]

5、D[不同的政治文明是由不同的经济活动形式决定的。

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是导致经济活动差异的因素,思想文化的繁荣程度是受政治文明制约的。

人口素质在这里无法表达。

]

6、A[古希腊人多地少,且土地贫瘠,这种生存的压力迫使古希腊人去海外殖民。

]

7、C[贵族制是贵族集体领导的制度,实行贵族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那么,国家权力掌握在贵族手中;寡头制是少数贵族的统治,国家权力集中在30人组成的元老院手中,公民大会居于次要地位;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僭主制本质上等同于君主制。

由此可见,在民主制中公民在公民大会中的参政权利最大。

]

8、B[根据教材知识可知,出身于公民家庭的妇女拥有不完整的公民权,外邦移民被排除于公民范畴之外,因此排除A、C、D三项。

]

9、B[外邦人及奴隶被排除在城邦公民范围之外,无权参加公民大会。

]

10、C[商品生产与海外贸易需要以等价交换为前提,于是古希腊人在长期的商品生产和贸易活动中形成了平等、民主的观念。

]

综合运用

11、

(1)为了生存(到海外谋生)。

(2)希腊三面环水,港湾众多,通向西亚的航路上遍布岛屿,有利于航海;古希腊航海业发达,海军较为强大。

扩展了古希腊人的生存空间,解决了地少人多的矛盾;促进了希腊各地的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使希腊人打开了眼界;吸收东方先进文化成果,为创造自己的独特文明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12、

(1)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农耕经济不发达,但商品经济活跃,海外活动频繁。

(2)面积小,使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与政治;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商品经济发达和海外活动频繁,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思想的自由发展,使希腊人较早地接受了平等、民主观念。

(3)希腊城邦间是平等的邻邦,是自然形成的;中国的诸侯国主要是由国王分封的,与国王是从属关系;希腊城邦普遍实行共和政体,王权衰微,有的城邦甚至建立了比较发达的民主政治;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王权日益强大,最后发展成为君主专制制度。

教材问题解答

自我测评

1、主要特点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殖民扩张促进了希腊城邦的发展,形成了多中心的古希腊世界。

2、主要形式和各自的特点:

贵族制:

由少数贵族通过元老院或贵族会议掌握最高权力。

民主制:

公民大会掌握最高统治权,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寡头制:

极少数贵族集体统治。

君主制与僭主制:

都属于个人专制,但后者是通过非法手段夺取政权。

共同点:

都是公民政治。

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课程标准]1.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2.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从君主制到民主制

1、君主制:

古希腊进入文明社会之初实行__________。

2、贵族制

(1)出现:

公元前8~前7世纪时,贵族制取代君主制。

(2)特点

①是一种____________制度。

②实行____________、少数服从多数的____________。

③实行集体领导的____________和选举制。

(3)意义:

为政体进一步向______________方向演化准备了条件。

3、民主制

(1)梭伦改革

①背景:

雅典贵族与________尖锐对立,平民准备以________推翻贵族政权。

②改革:

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执政官实行改革。

③意义:

将国家引上________的轨道;奠定了古代世界的新政体——____________的制度基础与社会基础。

(2)克里斯提尼改革

①内容:

公元前509年,克里斯提尼推行“______________”等措施,进一步实行____________。

②意义:

最终确立了__________。

【二】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雅典民主制

1、基本特征:

____________与轮番而治。

2、特征表达

(1)公民大会

①性质:

____________机关。

②职责:

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____________。

③成员及职权:

所有____________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__________和被选举权。

④程序:

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

(2)五百人议事会

①性质:

__________的附属机构。

②职责:

负责为公民大会准备________并主持大会,负责监督____________落实大会决议。

(3)民众法庭

①性质:

____________机关。

②职责:

分理各种诉讼;终审____________的任职资格。

③原那么:

最大限度地保持公正,避免行贿舞弊现象的发生。

(4)雅典人民主权的特征也表达在众多规模不大的________和________机关上。

【三】雅典民主的意义与局限

1、意义

(1)创新性:

为人类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差额选举制、任期制、____________、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2)优越性:

民主有利于正确决策;有利于修正错误;有利于监督政府为________服务;有利于促进文化广泛深入发展。

2、局限

(1)雅典民主仅仅是对__________而言。

(2)雅典民主是以____________为中心的民主。

总之,雅典民主在促成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臻于极盛的同时,又残忍地窒息、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

它既是____________的催化剂,又是__________的一种暴力机器。

知识点一从君主制到民主制

1、雅典民主运作方式中的任期制和选举制最早产生于()

A、君主制时期

B、贵族制时期

C、梭伦改革时

D、克里斯提尼改革时

2、下面这幅漫画描述的是古代雅典()

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B、建立民众法庭

C、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D、实行“陶片放逐法”

3、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主要是因为梭伦()

A、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

B、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C、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D、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

知识点二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4、“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解决一切国家大事。

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所有公职人员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那么。

”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是()

A、人民主权B、轮番而治

C、君主专制D、代议制

5、五百人议事会的主要职责有()

①终审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②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③两次公民大会休会期间,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④负责为公民大会准备提案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③④

6、下图是古希腊哪一机构用到的工具()

A、五百人议事会B、民众法庭

C、公民大会D、贵族会议

7、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活动时,一位成员就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的社会状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有误的是()

A、公民大会是常设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B、这一时期,雅典实行民主制

C、民众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

D、公民在公民大会上的发言受到一定的限制

知识点三雅典民主的意义与局限

8、雅典在历史上产生了许多思想家、哲学家、演说家,其主要原因是()

A、民主政治的影响

B、公民大会的推动

C、具有公平、文明的社会氛围

D、雅典人天生擅长思考

9、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着雅典国家的主人是()

A、全体奴隶主

B、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年男性

C、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

D、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

10、黑格尔说:

“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一部分人”是指()

A、妇女B、外邦人

C、全体公民D、奴隶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1、阅读以下图文材料:

材料一以下是希腊出土的刻有人名的陶片

材料二下图为雅典瓶画:

陶片放逐投票的一个片段——点票

材料三铁米斯托克里为公元前5世纪雅典著名的政治家,是希腊联军战胜波斯第三次入侵的关键人物,史书记载他曾被陶片放逐。

美国考古学家在对雅典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留有他名字的陶片190枚,根据字迹辨认是由14人刻写。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的措施,起到的重要作用是()

A、选举国家公职人员

B、民主监督城邦官员

C、公民大会表决方式

D、民众法庭审案记录

(2)结合材料【一】二,你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什么?

(3)据材料三,你怎样评价“陶片放逐法”?

12、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被称做民主制度,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安德鲁是雅典郊区的一个农民,今年(公元前430年)30岁,他是家庭中的男主人。

今天他要去雅典参加公民大会,这虽然影响安德鲁干农活,但他还是很愿意去。

安德鲁的妻子海伦也要跟着丈夫去,安德鲁说不行,但实在拗不过妻子,于是两人一同前往。

在雅典公民大会门口执勤的监察员大声喊:

“大家注意,今天是公民大会,奴隶、妇女、外邦人不许入内。

”海伦只得怏怏地离开。

公民大会开始了,执政官宣布今天的议题是“是否进一步扩大海军规模”,每个有投票权的雅典公民都可以进行辩论和表决……公民大会结束后,安德鲁在参加多次抽签后,终于成为民众组成的“陪审法庭”审判员中的一名。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达了雅典民主的什么特点?

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是在谁执政时出现的?

当时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有哪些?

材料二中的“安德鲁”为什么愿意参加公民大会?

(2)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运作方式有哪些?

简要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在范围方面的局限性表现。

【答案解析】

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知识清单

【一】1.君主制

2、

(2)①集体领导②平等协商法治原那么③任期制(3)民主制

3、

(1)①平民武力③民主民主政体

(2)①陶片放逐法民主改革②民主制

【二】1.人民主权

2、

(1)①最高权力②国家大事③合法的公民选举权

(2)①公民大会②提案行政官员(3)①日常司法②高级公职人员(4)行政军事

【三】1.

(1)议会制

(2)公民

2、

(1)公民群体

(2)男性公民伟大文明社会不公

对点训练

1、B[贵族制是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用任期制和选举制取代了终身制和世袭制,为政体向民主制方向演化准备了条件。

]

2、D[克里斯提尼统治时期,如果在陶片上对某人的反对票超出半数,此人便要被赶出国门,以维护雅典民主政治。

]

3、C[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

4、A[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主要表达在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等方面,材料主要反映出了人民主权这一方面的特点。

]

5、D

6、B[图片所反映的工具是雅典民众法庭在执法过程中使用的水时计,是用来计算发言时间的。

]

7、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但并不是常设机构,当时公民大会每年召开40次。

]

8、A[在希腊各城邦中,雅典以其民主制度而闻名,公民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

]

9、C[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雅典公民的含义,雅典的大多数居民,包括妇女、奴隶和外邦人,都不是雅典公民,因此他们不能参与雅典民主政治,也就很容易得出答案是C项。

A项表达不准确,与实际不相符。

B、D两项不符合雅典公民的范围,如含有外邦人,应排除。

]

10、C[雅典的自由是对公民群体而言,奴隶、外邦移民、妇女、未及年龄的男子属于非公民,这些人都被排除在雅典民主政治殿堂之外。

]

综合运用

11、

(1)B

(2)该法实施带有普遍性,出土陶片很多,在陶瓶画上也有表达。

(3)该法在手段和程序上有漏洞,存在弊端。

如材料中出现的少数人刻写大量陶片的现象。

解析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从正面评价“陶片放逐法”;根据材料三,从局限性角度评价“陶片放逐法”。

12、

(1)人民主权。

伯里克利。

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或陪审法庭。

因为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2)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运作方式。

就民主的范围而言,奴隶、妇女、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

教材问题解答

解析与探究

共同原因:

社会环境相对自由和开放,基本上不受专制王权的制约。

具体因素:

雅典是因为民主政治而使思想文化活跃;春秋战国时期是因为国家分裂和社会变革,不同派别的人提出了不同的主张。

自我测评

1、民主政体是雅典志士仁人在平民支持下,长期斗争和不断创新的产物。

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在雅典民主进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2、措施:

集体领导和少数服从多数,抽签选举和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

这些措施是有效的,较好地发扬了民主,保证了相对公正。

3、在坚持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的同时,吸取教训,避免民主的狭隘性。

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课程标准]1.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

2.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一】从共和国到帝国

1、共和制

(1)建立:

公元前6世纪末。

(2)机构

①执政官:

共和国____________,由________产生,任期一年。

②元老院:

国家决策机构,由贵族组成。

实行政事共商、______________的原那么。

③公民大会:

________可参加,负责________公职人员和通过____________拟订的提案。

④平民保民官:

维护平民利益、监督____________。

2、帝制

(1)背景

①罗马积极对外扩张,成为____________。

②共和国内部矛盾重重。

(2)元首制

①建立:

公元前27年,____________建立。

②实质:

是披着共和外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集军政、司法、宗教等大权于一身。

③影响:

确立了比较完整的统治秩序,罗马帝国进入稳定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____”。

(3)公开君主统治

①背景:

3世纪始,罗马帝国陷入危机。

②建立:

____________彻底抛弃共和外衣,实行公开的君主统治。

【二】罗马法

1、《十二铜表法》

(1)内容:

包括________、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__________的汇编。

(2)评价

①实质:

明确维护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既得利益。

②意义:

虽没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仍是平民的胜利,贵族不能随意解释__________;曾经多次修订,但始终是古罗马的基本法。

2、查士丁尼法典

(1)时间:

3世纪以后,罗马帝国统治者汇编各种法律,形成严肃的____________。

(2)组成:

《______________》《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及《查士丁尼新敕》,统称为《__________________》,又称查士丁尼法典。

(3)影响:

标志着__________发展到完备阶段。

3、阿奎里亚法:

公元前286年,针对____________受到侵犯等情况制定的____________,是现代民事侵权法的开端。

4、影响

(1)罗马法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内容丰富,应用性强,为罗马及西欧大多数封建国家采用,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8世纪。

知识点一从共和国到帝国

1、在古代罗马,平民可以参加的会议是()

A、元老院会议B、公民大会

C、氏族贵族会议D、民众法庭会议

2、为统治疆域辽阔的帝国,罗马帝国的皇帝们与中国历代皇帝采取的措施相比最有特色的是()

A、加强思想控制

B、重视制定法律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