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最后复习策略.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25185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略管理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最后复习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战略管理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最后复习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战略管理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最后复习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战略管理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最后复习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战略管理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最后复习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战略管理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最后复习策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战略管理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最后复习策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战略管理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最后复习策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战略管理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最后复习策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战略管理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最后复习策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战略管理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最后复习策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战略管理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最后复习策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战略管理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最后复习策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战略管理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最后复习策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战略管理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最后复习策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战略管理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最后复习策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战略管理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最后复习策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战略管理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最后复习策略.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战略管理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最后复习策略.docx

《战略管理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最后复习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略管理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最后复习策略.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战略管理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最后复习策略.docx

战略管理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最后复习策略

2011年高考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迎考复习教学操作策略研究

以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热点材料为载体,把握主干知识,建构供学生调动和运用的知识体系,提高应考能力,这是最后一轮复习的主要目标。

现就此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与大家分享。

一、政治生活

(一)政治生活重要热点问题与考点链接概述

主体

热点词汇

考点

 

十七届五中全会十二五规划建议

争先创优活动建党90周年

中央1号文件县委书记职权规范

组织抗旱救灾党建反腐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性质)。

●中国共产党实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执政方式)。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

●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建设)。

●多党合作。

加强创新社会管理

国务院16条

1000万套保障房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菜篮子和米袋子

法治政府决策程序

约谈与问责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中央部门预算公开

●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利民便民的,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性质)。

●政府要行使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职能)。

●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坚持依法行政。

(政府原则)

●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

●对政府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为十二五建言献策

新拆迁条例征民意

人民内部矛盾

法律体系形成

高官判刑

网络民主

●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会制度直接参与民主决策(参与民主决策方式)。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助于决策者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

(参与决策意义)。

●公民参与民主监督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社会主义民主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民主具有广泛性真实性。

●公民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

民族

新疆工作座谈会

西藏工作座谈会

19省市对口援疆

宗教和谐共同宣言

●我国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从利比亚撤侨

朝韩延坪相互炮击

黄海联合军事演习

中65届联大发言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

中非合作白皮书

胡锦涛主席访美

坎昆气候大会

二十国集团峰会

中日钓鱼岛之争

管理限制稀土产业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①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宗旨;③独立自主是基本立场;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基本准则。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国际竞争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主权国家具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主权国家应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

●联合国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政治生活热点典例

1.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根据材料回答。

材料一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以水利改革发展为主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首个关于水利的综合性政策文件。

材料二水利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一要坚持民生优先。

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

二要坚持统筹兼顾。

注重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促进流域与区域、城市与农村、东中西部地区水利协调发展。

三要坚持人水和谐。

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

四要坚持改革创新。

加快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破解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材料三中央一号文件下发以后,湖南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决定把水利工作作为2011年全省农村工作的重点来抓,对全省5公里以上的5341条河流进行全面治理,依法保护水源,加强水资源配置,建立节水型社会。

多渠道筹集资金,发挥公共财政、金融的作用,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引导农民自愿投工投劳。

(1)运用政治学知识,分析党和政府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依据。

(2)水利改革发展基本原则包含的哲学道理。

(3)湖南对全省5公里以上的5341条河流进行全面治理所需资金巨大,根据材料三你对筹资提建议。

(1)依据: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党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确定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体现了党的政治领导和科学执政;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水利事关人民生存,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体现了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政府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兴水利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体现了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民生优先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立场上。

统筹兼顾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坚持联系的观点;主次矛盾是相互影响的,要抓中心、关键,也不要忽视次要矛盾。

人水和谐体现了矛盾具有同一性;要尊重客观规律,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改革创新体现了事物是发展的,要坚持发展的观点;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要坚持辩证法批判革命的精神。

(3)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投入中的主导作用,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综合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如通过财政贴息,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水利信贷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水利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鼓励和支持发展洪水保险;提高水利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鼓励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统一规划基础上,按照多筹多补、多干多补原则,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

2.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某校高三学生围绕着9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党的光辉历程开展了探究活动,收集到以下几个材料,请根据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一大时只有50名党员,到现在已有7900多万名党员,38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

在中国共产党向“百年大党”迈进的历史节点上,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各单位能结合自身实际,发挥了典型示范、舆论引导的作用;能想大事、议全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能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精心确定主题、设计载体,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深入开展。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非常重视文化工作,先后提出了文化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创新内容、形式和手段,促进了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材料三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根据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起草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全国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审议和通过了“十二五”规划纲要。

(1)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创先争优活动中各单位的做法。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党发展和繁荣文化的方针政策的依据。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的作用及其实现途径。

答案

(1)①矛盾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创先争优要根据各行业和岗位的特点,从实际出发。

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矛盾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要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

③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的,要有大局观念,想大事、议全局。

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要注意量的积累,创先争优要从小处着手。

矛盾有主次两个方面,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创先争优要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

(2)①文化具有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所以文化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倡多样化。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贴近群众,让人民共建共享。

③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化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④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要发挥文化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服务的功能。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要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经济效益;

文化影响人,优秀的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把文化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要创新内容、形式和手段。

(3)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党的领导核心是通过党的领导和执政来实现的。

“十二五”规划先由党提出建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作用。

②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是通过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实现的,党制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体现了对国家的政治领导。

③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是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体现。

3.物价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材料回答。

材料一2010年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总体呈上涨态势。

粮食、蔬菜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广泛关注。

2010年11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提出了发展生产、安定民生等16条措施。

2011年1月国务院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要切实抓好“菜篮子”和“米袋子”工程建设,促进粮食蔬菜增产和农民增收,整顿主要农产品收购秩序。

材料二2011年2月24日,中央与地方签订保障房“军令状”。

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小组与各省级政府签订了今年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将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分解到各地。

1000万套建设目标堪称“重大战役”,各地要尽快把保障房从图纸变成实物。

对省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和稳定房价工作进行考核和问责,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进行约谈,直至追究责任。

(1)结合材料,说明把搞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作为我国政府价值选择的正确性。

(2)对政府住房保障和稳定房价工作进行考核和问责的依据。

答案

(1)①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是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重视粮食、蔬菜等生产活动,解决这些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直接利益问题。

②价值选择要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不同,面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针对当前我国农产品上涨态势,必须特别重视“菜篮子”和“米袋子”工程建设。

③价值选择要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政府着力抓好蔬菜和粮食生产,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从政府性质、宗旨、职能和意义去回答。

二、文化生活

(一)文化生活重要热点问题与考点链接概述

热点词汇

考点

 

 

嫦娥二号卫星;

天河一号二期系统;

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京沪高速铁路;

启程探寻暗物质;

首例人造细胞;

2010年度最高科技奖。

●政治生活:

国家文化职能;国际竞争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哲学:

规律是客观的,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目的性、创造性、选择性;发展观;量变与质变关系;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人生价值在于贡献。

●文化生活: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十二五规划纲要

 

 

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文化的影响:

文化对经济的影响:

文化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对人们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而持久的特点。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对综合国力的影响: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文化措施:

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立足于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封闭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文化体制改革;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文化发展;解放思想;利用现代文化传播手段,促进文化传播;对文化市场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强国必先强教;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教育能够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感动中国人物;

国务院表彰阿福;

血荒与献血。

 

●哲学:

①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要在个人对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文化:

人的文化素养都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对人们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而持久的特点;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

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道德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反三俗

庸俗低俗媚俗文化;

扫黄打非;

争夺名人故里;

公民科学素养。

●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原因:

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冲击,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抵制三俗:

国家必须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改造和剔除落后文化;抵制和取缔腐朽文化。

公民要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拒绝污染。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世博

亚运

 

上海世博会成功举行;

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世博会和亚运会的经济启示:

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应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上海世博会能够成功举办的政治原因: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上海市委在筹办世博会中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政府具有组织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上海市政府在筹办世博会中发挥了管理和服务的职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上海市人大为世博会的召开提供了法律保障;公民自觉履行义务,维护了国家荣誉和利益。

●博物馆的文化意义。

①博物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建设世博会博物馆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②博物馆对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建设世博会博物馆有利于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流、传播;③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建设世博会博物馆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们文化素养,提升精神境界。

④文化对经济有巨大影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建设世博会博物馆能够推动文化事业和旅游经济的发展。

●同国外相比,我国举办广州亚运会在经济上的体制优势:

①我国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主体的。

②我国市场经济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能够发挥国家和全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

③我国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文化产业

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电影《唐山大地震》《让子弹飞》;文化强省。

社会制度进步促进文化发展。

文化产业具有经营性。

 

文化交流

 

瑞士中国文化年

中俄语言年

中意中国文化年

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要求:

①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

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文化事业

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

全民健身计划;

农民工版春天里。

●发展文化事业的有效手段;

●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积极举措;

●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对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建设发展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文化遗产

圆明园罹难150周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京剧、中医针灸入选联合国非遗代表作名录;“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和“中国丹霞”进入世界遗产名录。

 

保护文化遗产原因: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有利于世界不同文化的传承、交流、传播。

 

(二)文化生活热点典例

1.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影响深刻久远,阅读材料回答。

近年中国电影制作水平快速提升,2010年国产故事片产量超过500部,票房突破100亿元人民币。

但从目前世界影视市场总体份额看,美国占46%,欧盟占30%,亚太地区占19%;在亚太地区所占份额中,日本占10%,韩国占6%,中国和其他亚太国家仅占4%。

美国电影是一个大规模的工业生产,电影不只是为少数明星带来丰厚收入的梦工厂,电影产业链以及它所带来边际效应惠及了更多行业和工种, 以迪士尼公司为例,每年从电影制作和主题乐园得到的收入超过200亿美元,迪士尼的主题乐园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周边效应成几何数量放大,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和地方经济的推动。

当今文化发展,创意制胜、内容为王。

美国算不上文化资源大国,却是一个文化强国,强就强在创新上。

好莱坞的大片、麦当劳的薯片、英特尔的芯片,被称为影响世界的“三片”,实际上都包含着独一无二的文化创意。

(1)材料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

(2)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有什么经济意义。

(3)怎样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1)我国电影产业有了较大发展,但总体上我国影视产业还比较落后,文化软实力与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还不相称;文化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

(2)文化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发展文化产业能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能够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能够拉动相关产业发展,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有利于保护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文化塑造人生:

发展文化产业,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优秀文化通过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有利于扩大文化产品出口,增强综合国力。

(3)社会制度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经营性文化单位要转企改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利用传统文化资源。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依靠科技进步,利用现代文化传播手段;要解放思想;要加强对文化市场加强管理,正确引导;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2.2011年中外文化交流频繁,阅读材料回答。

 2010年9月16日到12月7日,近3个月之久的“瑞士文化风景线艺术节·中国主宾国”活动在瑞士文化和会议中心(KKL)落下帷幕。

瑞士的各大城市均举办了与中国有关的文化活动,其中涉及音乐、戏剧、舞蹈、文学、展览、电影等各种形式共62个项目,中瑞两国共有500多名艺术家参与。

这是一次中瑞人文交流的盛会,是两国互鉴共荣的又一个重要平台。

正是通过举办此次艺术节,两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借鉴,有力地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为两国关系全面深入发展奠定了更加牢固的民意基础。

2010年在俄罗斯举办的“汉语年”和2009年在中国举办的“俄语年”和活动成为两国文化生活中的标志性事件。

“语言年”期间,中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俄23个联邦主体共举办500余项活动,上亿人次参与。

2010年10月7日,意大利“中国文化年”活动开幕,根据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中方将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在意大利举办“中国文化年”。

期间,中方将在意大利罗马、佛罗伦萨、米兰等10多个城市举办120多场活动,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发展成就。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应中华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2)说明举办中外文化年和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1)①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借助现代文化传播手段,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②批判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③加强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