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主讲稿及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25395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主讲稿及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主讲稿及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主讲稿及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主讲稿及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主讲稿及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主讲稿及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主讲稿及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主讲稿及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主讲稿及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主讲稿及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主讲稿及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主讲稿及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主讲稿及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主讲稿及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主讲稿及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主讲稿及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主讲稿及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主讲稿及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主讲稿及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主讲稿及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主讲稿及教案.docx

《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主讲稿及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主讲稿及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主讲稿及教案.docx

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主讲稿及教案

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主讲稿及教案

一、单元教学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世界的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识。

2、知道一些国家、地区、民族不同的风情,了解各种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创造成果。

3、引导学生对地球有初步认识,学看地球仪和地图,从地图中认识地球的地理概况。

4、以旅游日记为线索,以美洲、非洲、欧洲的民族风俗为经线,以各大洲在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为纬线。

5、带领学生畅游知识海洋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尊重,懂得欣赏,享受聆听与表达的喜悦。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主题一:

包括“陆地与海洋”“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两部风,让学生了解地球上海陆分布情况。

主题二:

介绍了大洋彼岸的美洲各国,整个内容以“我”的旅游日记为线索,先后介绍了太平洋,美洲最重要的国家美国和西方的圣诞节。

主题三:

分四个部分介绍了非洲浓郁的民族风情,神奇的自然景观,目前的生活状况。

三、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不同民族的民俗风情,了解各种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

四、教具准备

1《世界地图》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一些地形地貌和世界之最的有关资料。

2、上网搜集资料。

五、单元教学建议

通过图文对照,上网搜集资料,让学生了解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

各国的自然环境和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了解世界的多样性。

通过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教学安排

《地球有多大》…………………………………………………………2课时

《飞越太平洋》…………………………………………………………1课时

《和非洲朋友共舞》……………………………………………………2课时

《迷人的欧洲风情》……………………………………………………2课时

《世界真奇妙》…………………………………………………………2课时

地球有多大

一陆地和海洋

教学目标:

1、感受感受地球之大,地球面貌的多姿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地球的情感。

2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查找有关信息。

3知道地球是个球体,它的表面是陆地和海洋;初步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分布。

教学准备:

教师:

1、准备多张反映不同民族特色或各地风光的图片,有条件的还可以准备影像资料。

2、地球仪一个,若干张未标七大洲、四大洋名称的地图。

3、各国简单生活用语录音。

学生:

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一张地图或一个小地球仪。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1、教师导言:

你想领略世界各地美丽的风光吗?

你想品尝世界各地的美味吗?

你想欣赏世界各地精彩的表演吗?

2、教师播放多张反映不同民族特色或各地风光的图片,有条件的还可以播放影像资料:

气势磅礴的吴哥窟,神秘莫测的祖鲁人村落,尽情舞的西班牙女郎……

3、学生描述图片(影像资料)的内容。

4、教师由此引入主题——让我们登上“世纪星”1号,一起去环球旅行!

二.大比拼:

找找七大洲,四大洋

1、在地图上迅速地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分小组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

(生答)

2、怎样才能快速地记住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位置呢?

3、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

编顺口溜、小故事、小诗歌、拍手儿歌等。

三、美丽的水球

1、提问:

为什么称我们的地球为水球?

2、每个学生认真观察地球仪(地图),初步认识地球上的海陆分布。

3、教师出示地球外观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教材P83的知识——我们居住的地球,约71%被海洋覆盖。

从太空看,就象一个美丽的蔚蓝色的星球。

四、由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1、教师简单介绍世界分为五大版块:

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大洋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2、学生观察世界地图的海陆分布情况,看看海岸线有什么特点。

3、引出——“我们看得到的亚洲和欧洲是连在一起的,称为亚欧大陆。

亚洲和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原来也是分别相连的,后来人们开挖运河,把它们人为地分开了。

4、教师解释什么是运河,并简单介绍世界上几条有名的运河。

5、全班针对“各大陆板快是连在一起”的说法查询资料。

五、认识地球仪

师:

地球实在太大了,我们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为了方便学习,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制作了认识地球最直观最形象的工具——地球仪。

今天我们就可以通过观察地球仪,探究关于地球表面的知识。

1、教师介绍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2、学生分学习小组借助地球仪寻找海洋上的岛屿和星罗棋布的航线,从颜色和数字中了解地理知识。

3、提问:

在地球仪上你能发现海陆分布的特点吗?

4、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

5、引出教材P84的知识——陆地大部分都集中在北半球,可北极附近是海洋;海洋大都在南半球,可南极附近都是一片陆地。

六、地球有多大

1、每个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赤道,说说自己发现赤道有什么特点。

2、教师举例子形象地说明赤道的长。

3、教师介绍有关赤道的知识:

赤道是通过地心垂直于地轴的平面,并于地球表面相交的一个最大的圆圈,叫赤道。

赤道的周长为40075.24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一条纬线圈。

七、环球旅行家

1、提问:

人们采用过哪些方式进行环球旅行?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知道的环球旅行家的故事。

3、汇报。

4、教师讲述“麦哲伦航行”、“郑和下西洋”等历史故事。

八、国名知多少

1、出示世界地图,猜世界共有多少个国家。

2、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借助地球仪或地图认识不同的国家名称,知道它们的位置分布。

3、每个组推荐5个本组最想推荐的国名,以字谜的形式在全班交流这些国家的位置。

4、你知道这些国家的国旗吗?

(出示各国国旗让学生辨认)

5、你是怎样知道各国国名的?

(如:

看国际新闻,看“世界杯”足球赛……)

九、有趣的世界人种

1、创设情境:

“六·一”国际儿童节到了,全世界的小朋友都在欢庆自己的节日。

(教师出示图片)我们来认识一下各个地方的小朋友,共同传递快乐吧!

(学生描述各国小朋友的外貌特征。

)。

2、教师:

介绍各人种的分布及主要特点。

十、我的巧巧手

课前让学生通过上网、看书等方式搜集地理知识,在课堂上分小组制作地理手抄报或地理小剪报。

(此活动可在课后进行。

二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

教学目标:

了解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感受地球之美。

教学准备:

教师:

1、播放地形地貌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2、地图。

学生:

搜集有关地形地貌的知识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的周围有什么?

(过渡:

同学们对周围事物的了解仅仅是地球极小的一部分,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球体,它的表面有什么?

二、美丽的衣裳

1、播放影像资料或图片,介绍地球上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

2、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搜集的关于地形地貌的各种信息,可以谈自己对地形地貌知识的了解,可出示自己搜集的文字资料,还可出示自己收集的照片或图片进行介绍。

三、我最喜欢的衣裳

1、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青藏高原》)。

这首歌曲唱的是哪里?

青藏高原在我国的什么位置吗?

请你在这张图上找到青藏高原。

2、你能说说青藏高原的地形地貌有什么特征吗?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搜集的关于地形地貌的各种信息以及地图上的图例、数字等来说)

3、请你自由组合学习伙伴,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地形地貌在组内进行交流,并为本组取一个相关的组名。

(如:

蓝色的海洋,世界屋脊……)

4、选出优秀代表在全班汇报。

四、我为地球妈妈设计名片

1、(出示地图),你能依据各大洲的形状或其它特点为它重新命名吗?

(小组交流)

2、请你找到自己的学习伙伴,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为地球妈妈设计名片。

语言要求新颖独特,读起来琅琅上口。

名字:

XX

家庭成员:

XX洲、XX洋

外貌特征:

……

3、汇报交流:

评选出“最具创意奖”。

(课后还可以将自己的名片设计成网页,与其它地区的朋友进行交流)

五、世界之最知多少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张精美的“世界地理之最”卡。

最深的海沟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大的沙漠____________________

最长的峡谷____________________

最高的山峰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大的沙漠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用投影仪展示各组设计的卡片,封知晓“世界地理之最”最多,且卡片美观大方的小组成员为“知识小博士”。

六、我想环球旅行

1、提问:

怎样才能设计好环球旅行的方案,欣赏到更多美丽的风光?

2、讨论学习。

3、教师小结:

要多点地理知识,熟知世界美丽风光所在地,才能设计出一套理想的环球旅行方案。

主题:

二 飞越太平洋

(一)在太平洋上空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太平洋的有关地理知识。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满足学生求知的愿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

课件(包括太平洋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我的旅游日记

1、自由读“我”的旅行日记

(一)。

2、教师引发学生思考:

“我”在飞机上都看到了什么?

心情如何?

“我”会说些什么呢?

二、走近四大洋

1、教师根据学情,设计一份表格帮助学生搜索四大洋的秘密。

包括:

名称

、分布及主要特征

 

 如太平洋:

 面积最大,占全球海洋面积的二分之一,世界最深,平均深达4000米。

水温最高,表面水的平均温度超过19℃。

岛屿最多,占世界岛屿面积的45%。

 2、师重点介绍太平洋,出示图片资料进行讲解。

3、小结: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海洋,约占地球总面积的五分之二。

太平洋上岛屿最多,大大小小的岛屿加起来有一万多个,而且大陆岛,火山岛和珊瑚岛应有尽有。

三、璀璨的珍珠

1、出示夏威夷群岛图片,让学生描述这儿美丽的风光……

2、教师介绍夏威夷群岛:

夏威夷群岛位于海天一色、浩瀚无际的中太平洋北部。

由夏威夷、毛伊等8个较大岛屿和100多个小岛组成,就象一串光彩夺目的珠链在白云悠悠、海水深碧的茫茫大洋上熠熠生辉,逶迤3200公里。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盛赞夏威夷群岛为“大洋中最美的岛屿”,“是停泊在海洋中最可爱的岛屿舰队”。

夏威夷不仅有海浪、沙滩、火山、丛林等大自然之美,而且因地处太平洋中央,扼美、亚、澳三大陆的海空交汇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被称为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3、学生讨论:

为什么说夏威夷群岛是太平洋上的珍珠?

四、快乐的海洋朋友

1、创设情境:

下面我们去海底世界遨游,请你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海洋生物?

(教师出示动画课件)

2、学生介绍奇异的海洋生物,如:

海象、海星……

3、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来自海洋?

4、教师小结:

海洋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宝库。

五、奇妙的海洋之旅

1、如果安排一次海底之旅,对于神秘的大海,你最想了解什么?

如:

奇妙的声音、有趣的植物、奇怪的海洋生物……

2、小组进行汇报交流

(二)美丽的国际大都市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国际大都市——纽约。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了解其他的都市的欲望。

教学准备:

教师;纽约的图片资料;学生:

课前搜集一些各国国旗、首都各国标志的名称。

教学过程:

一、繁荣的大都市——纽约

1、今天让我们走近繁荣的大都市——纽约。

(出示纽约的肯尼迪机场的图片)

2、学生阅读“我”的旅行日记

(二),说说在日记中感受到了纽约的什么特点?

3、教师出示反映纽约城市繁荣的图片

4、小结:

纽约是美国第一大城市和最大的海港,联合国总部就设在纽约。

二、追求自由的国度

1、出示“自由女神”图片,学生描述“自由女神”,想想明白“自由女神”代表什么意思?

2、讲述“自由女神”的来历。

3、教师:

“自由女神”是美国人民追求自由的标志。

三、走近“万国之国”

1、你知道美国的历届总统和现任总统吗?

2、为什么称美国为‘万国之国’”?

小组讨论。

四、经济强国——美国

1、教师引导学生介绍世界经融中心——华尔街,美国的首都——华盛顿

2、你对美国还有一些怎样的理解呢?

3、小结: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工农业生产都居世界首位,科学技术十分先进

五、寻找“龙的足迹”——唐人街

教师简单介绍纽约的唐人街,讲唐人街的故事。

如:

“北京人在纽约”等

六、走近世界名都

1、以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知道的世界上有名的国际大都市。

2、利用自己在课外搜集到的图片,文字资料等进行交流。

对于这些国家大都市的标志重点介绍,让其他同学更好地了解这些名都。

3、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城市是世界上有名的大都市吗?

(三)来吧,我们一起狂欢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各种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

2、在创设情境中获得需求的满足和成功的激励,欣赏异域风情,并学会尊重各民族的传统文化。

教学准备:

教师:

准备有关圣诞狂欢的图片;学生:

硬纸卡、薄纸板、彩色笔、胶水、彩色布条、剪刀、细绳。

一、神州大地贺佳节

1、教师出示图片

2、学生回忆春节时的情景,说说自己在春节时的快乐,重温那浓浓的节日气氛

二、神奇的圣诞节

1、教师介绍欧美各国最盛大的节日——圣诞节

2、师生一起阅读“我”的旅行日记(三)

三、异国的圣诞狂欢

1、出示“纽约街头的圣诞狂欢”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当时的情景,说说这些人们的心情如何?

2、阅读“我”的旅行日记(四)

四、我想去狂欢

1、说说你和你身边的人是怎样欢庆圣诞节的?

2、假如我们远渡重洋来到了纽约,即将与当地人们一起狂欢。

说说你打算怎样与这里的人们一起过圣诞节吧

3、小组交流

五、有趣的圣诞卡片

1、各小组发挥聪明才智,制作一张有趣的圣诞卡片。

要求颜色美艳,设计独特。

最后评选“最具创意奖”。

2、制作卡片。

(1)每个学生设计好自己的面具图案,要力求有创意,可异想天开地设计,让自己带上面具能在队伍里吸引更多的目光。

(2)、把薄纸剪成椭圆形,将嘴巴和眼睛的位置挖成空洞

(3)、用彩笔在面具上涂色。

在上部粘上彩色布条或纸条当作头发

(4)、在面具的两边各挖一个小孔。

每个小孔穿一根细绳,打结系牢。

(5)、展示面具,说说自己的设想。

3、评选“最具创意奖”。

4、将卡片在圣诞节来临之际,赠送给自己的亲人或朋友

主题三:

和非洲朋友共舞

来到撒哈拉

教学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了解沙漠的特点,了解贝鲁因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

教学准备:

教师:

准备有关撒哈拉沙漠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三毛笔下的撒哈拉

1、简单介绍三毛与她的作品《撒哈拉的故事》。

2、出示片断全班阅读,引出“我”的旅行日记(五)。

二、无边无际的撒哈拉

1、教师出示地图,引出撒哈拉沙漠。

2、(出示沙漠图片)你对它有些什么了解呢?

3、小结: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三、炎热的撒哈拉

1、教师通过文字或影像资料让学生感受撒哈拉沙漠炎热的气候。

2、学生针对撒哈拉沙漠炎热的气候质疑。

3、教师结合当地人们的生活来为学生释疑。

四、神秘的撒哈拉

1、探讨:

“乞力马扎罗山也在赤道附近,为什么它的上面终年都白雪皑皑呢?

2、学生讨论。

3、教师揭示疑团,进行小结。

五、庞大的游牧民族

1、什么是游牧民族呢?

2、了解贝鲁因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

3、你知道我国有游牧民族吗?

4、谈谈我国青藏高原的游牧民族。

六、我们的问题卡

1、提问:

关于撒哈拉沙漠,你还想了解什么?

2、学生在小组内创建一个关于撒哈拉的问题库。

3、商议后,选择需要保留下来的问题记录在问题卡上。

七、我们一起探究竟

1、教师:

针对本组问题卡上的问题,想想如何才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呢?

怎样才能更深、更好地了解撒哈拉沙漠呢?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探讨问题卡上的问题。

八、沙漠知多少

1、学生分工合作,共同查找、记录世界地图上还有哪些地方有沙漠。

2、教师帮学生设计表格。

沙漠知多少

名称

地理位置

面积

特点

卡拉哈利沙漠

纳米布沙漠

3、想办法了解沙漠的形成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九、沙漠变绿洲

1、了解世界各地防沙治沙的情况。

2、讨论如何让沙漠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变成绿洲呢?

  

走进童话般的小人国

教学目标:

1、了解非洲浓郁的民俗风情、神奇的自然景观。

2、通过观察不同的房屋的特点开始,了解人们不同的风俗习惯。

3、了解地球上不同的民族的文化,尊重和欣赏各民族独特的文化。

教学准备:

教师:

准备非洲茅草屋和泥墙、高大的猴面包树、非洲热带雨林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走进植物王国

1、出示非洲高大的猴面包树,非洲热带雨林的图片。

2、学生描述。

3、教师联系气候介绍非洲的植物特点。

二、奇特的非洲民宅

1、出示非洲茅草屋和泥墙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它们的特点。

2、学生总结归纳求知方法:

除通过了解各国的节日和历史故事来了解各地的风俗习惯外,我们可以从观察不同地方房屋的特点开始,了解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

3、阅读“我”的旅行日记(六),体会非洲人们怡然自得的生活。

三、从民宅晓风俗

1、讨论:

你还知道哪些有特色的民宅?

你能谈谈这些地方的风俗习惯吗?

2、学生自由谈。

例如:

湖南湘西的吊角楼等。

四、童话般的小人国

1、学生阅读俾格米族的资料。

2、教师提问:

你们从书上的图片,文字资料中了解到了这个袖珍民族的哪些信息?

3、生答。

五、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1、理解什么叫文化?

2、生答。

3、学生说说袖珍民族有哪些文化?

4、小组讨论:

你还知道哪些民族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呢?

六、颇具文化的民族

1、出示要求:

通过小品的形式将本组知晓的民族特有的文化表演出来,并告诉大家该如何尊重这种民族文化?

2、小组排练小品。

3、小组上台汇报表演。

七、亲密接触小人国

以书信或邮件的形式与小人国的朋友交流,可以谈谈小人国的风光,文化等,也可以谈谈自己对他们民族的疑问,并邀请他们来我们这做客。

 

在非洲看动物

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和动物的种类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动脑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

准备东非大裂谷的图片、非洲动物园的录像。

学生:

课外查找资料,了解动物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过程:

一、“伤痕累累”的地球妈妈

1、教师:

地球有伤疤?

出示东非大裂谷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2、老师介绍东非大裂谷。

3、教师:

你还知道地球上有哪些大裂谷、大峡谷吗?

4、学生交流。

二、壮观的角马大迁徙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质疑:

怎么不见《狂野周末》中万马奔腾的场面?

2、借助图片或影像资料,教师对干湿季的角马往返大迁徙作简单的介绍。

3、有条件的可播放声像资料《动物大迁徙》。

三、大开眼界的动物乐园

1、学生阅读“我”的旅行日记(八),说说我在非洲最大的天然动物园看到了什么?

2、假如你来到了这儿,你会说什么?

心情会怎样?

3、有条件的话,教师播放非洲动物园的录像。

四、考考你的眼力

1、出示野生动物聚集的图片。

2、学生在组内认一认动物。

3、每组派出一名代表上台比赛。

4、评比:

在相同的时间内,认出的动物最多的组为优胜组。

五、介绍我的动物朋友

1、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相互交流自己喜欢或最关注的动物朋友。

2、说说自己喜欢这种动物的原因。

六、我的朋友在哪里

1、学生对着地图找找:

世界上有哪些地方的珍奇动物比较多。

2、小组交流后,填在教材P97的卡片上。

3、教师小结:

出示几种动物的生存环境图片——骆驼正生活在沙漠,企鹅正生活在南极等等。

七、我帮朋友搬搬家

1、思考:

如果让骆驼生活在南极,袋鼠生活在沙漠……那会怎样?

2、教师与学生一道找出动物分布的原因(可以在课外进一步研究)。

八、让动物感受爱

1、发动学生采用写倡议书,写宣传标语等形式为动物朋友尽一份力。

2、阅读如《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等书籍。

尽情舞的月圆节

教学目标:

了解非洲浓郁的民俗风情、服饰、目前的生活状况。

教学准备:

教师:

准备非洲茅草屋和泥墙、高大的猴面包树、非洲热带雨林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尽情舞的月圆节

1、出示非洲人民过月圆节的欢乐场面的图片,让学生用文字描述人们在海滩上尽情舞蹈,对月欢呼的情景。

2、教师介绍有关月圆节的传说。

二、绚丽服饰大转盘

1、说明游戏规则:

指名上台点击课件中的大转盘,台下的学生迅速说出转盘指针所指的服饰属于哪个国家民族的。

男、女同学开展竞赛,并评出认识服饰最多的组为优胜组。

2、开始游戏。

3、评选优秀组。

三、设计师秀衣坊

1、各小组为本组成员共同喜欢的民族设计服饰。

2、导学生思考:

各国的衣着为什么不一样?

联系前面有关“文化”的知识来想。

3、建议学生在课外编一本《世界服饰集锦》。

四、让阳光普照大地

1、出示“我”的旅行日记(九)。

问问学生:

从这篇日记想到了什么?

2、教师出示非洲难民的图片,动情地描述人们窘迫的生活,告诉学生在同一片蓝天下,还有很多人生活在被阳光遗忘的角落里。

3、学生各抒己见,说说如何使这些人们摆脱饥饿。

五、难忘的非洲之行

1、学生回顾我们知道了有关非洲的哪些知识?

2、想想如果有机会去非洲,自己最想了解什么?

3、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引导学生课外查阅有关非洲的图片、文字资料。

六、快乐涂鸦

1、提问:

你知道各个国家的哪些节日呢?

2、学生简单地用画笔画出一些国家的节日。

3、指名展示自己画,让同学们猜猜画上的内容。

4、建议学生编《世界节日缤纷录》。

七、令人期待的下一站

1、说说自己下一站想去哪儿?

想看什么呢?

2、教师简单地介绍欧洲,激发学生对欧洲的向往之情。

主题四:

迷人的欧洲风情

活动目标:

1、使学生知道欧洲的几个主要的国家和城市。

2、使学生对欧洲社会、经济、人民的生活有初步的了解。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培养。

教材分析与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主题的3个三级标题是并列的关系。

教科书介绍欧洲最具代表性的西班牙、荷兰和法国。

教科书特意安排了情景对话,让学生对照地图,了解一下欧洲著名的地名,对这个大洲有个大致地了解。

活动课时:

3课时。

导入:

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去欧洲的几个国家做客。

大家知道的欧洲的国家有哪些呢?

(指名回答)

师:

一些欧洲国家的运动、代表建筑和其他代表物大家能说出来么?

(大家一起回答)

师:

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啊,那么现在我们就去欧洲的几个在旅游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国家(西班牙、荷兰和法国)。

活动过程:

出示欧洲地图,让学生对这个大洲有简单的了解,然后告诉学生这次旅游要去的几个国家的位置。

一、旅游王国——西班牙

本部分侧重介绍西班牙的旅游资源:

斗牛和舞蹈。

看着斗牛的画面,激发了学生了解这种运动的兴趣。

这部分的“小资料”为补充资料。

情景对话把人们对这种运动的评价介绍给学生。

教科书以“斗牛”和“舞蹈”为引线,设计了一个交流活动:

交流自己最喜欢的一项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或体育活动。

这一部分的“小资料”还介绍了西班牙独具特色的、丰富多彩的西班牙文化。

师:

现在我们来到了我们旅游的第一站。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有一项著名的运动叫斗牛么?

此时大多数学生回答知道。

师:

那么大家对斗牛这项运动了解多少呢?

谁起来给大家做个向导,给大家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