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267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7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施工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桥梁施工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桥梁施工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桥梁施工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桥梁施工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桥梁施工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桥梁施工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桥梁施工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桥梁施工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桥梁施工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桥梁施工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桥梁施工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桥梁施工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桥梁施工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桥梁施工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桥梁施工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桥梁施工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桥梁施工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桥梁施工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施工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桥梁施工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施工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桥梁施工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在山坡上开挖基坑,当地质不良时,应防止滑坍;

3、在既有建筑物旁开挖基坑时,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4、当基坑深度大于5m时,基坑坑壁坡度可适当放缓或加设平台。

⑶各种基坑形式:

1垂直坑壁基坑:

 

2斜坡、阶梯坑壁基坑:

③上层斜坡下层垂直的坑壁基坑:

⑷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时应注意观察坑缘顶面土有无裂缝,坑壁有无松散坍落现象发生,确保施工安全;

2基坑施工不可延续时间过长,自基坑开挖至基础完成,应抓紧连续不断施工;

3如用机械开挖基坑,挖至坑底时应保留不少于30cm的厚度,在基础浇筑圬工前,在用人工挖至基底标高;

4弃土不得妨碍施工。

弃土堆坡角距坑顶缘的距离不宜小于基坑的深度。

3)护壁加固的基坑:

⑴在下列情况下宜采用护壁加固基坑:

1基坑较深、土方量较大;

2基坑坡度受场地限制;

3基坑地质松软或含水量较大,坡度不宜保持。

⑵施工中常采用的护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挡板支撑护壁;

2喷射混凝土护壁;

3混凝土围圈护壁。

4)基坑围堰:

⑴围堰工程的一般规定:

1围堰顶高:

围堰高度应高出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包括浪高)0.5m;

2围堰大小:

围堰外形应适应水流排泄,不影响通航、导流等因素,并满足堰身强度、稳定和基础施工的要求;

3防止渗漏:

围堰要求防水严密,减少渗漏;

4防止冲刷:

对围堰外围边坡的冲刷和筑围堰后引起河床的冲刷均应有防护措施;

5围堰施工一般安排在枯水期进行。

⑵土围堰:

1土围堰适用于水深在2m以内,流速小于0.3m/s,冲刷作用很小,河床为渗水性较小的土;

2施工时先清除堰底河床上的杂物、树根、石块等,以减少渗漏。

自上游开始填筑至下游合拢;

3填筑时不要直接向水中倒土,以免离析,造成渗漏。

水面以上的填土要分层夯实;

4流速较大时,可在外坡增加防护。

⑶土袋围堰

1土袋围堰适用于水深在3m以内,流速小于1.5m/s,河床为渗水性较小的土;

2土袋围堰结构尺寸:

3土袋内装入松散的黏性土后,袋口应缝合,装土量为袋容量的60%。

流速较大处,外侧边坡可装粗砂或小卵石。

⑷钢板桩围堰:

1钢板桩适用于深水基坑,河床为砂类土、黏性土、碎石土及风化岩等地层;

2插打钢板桩前,锁口内应涂抹防水混合料,组拼桩时应用油灰和棉絮捻塞拼接缝;

3插打顺序应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可由上游分两侧插向下游合龙;

4插打时必须有可靠的导向设备。

先逐根或逐组插打稳定后,再依次打倒设计标高;

5钢板桩可用锤击、震动或辅以射水等方法下沉。

但在黏土中,不宜食用射水;

6同一围堰内使用不同类型的钢板桩时,宜将两种不同类型的钢板桩的各半块拼焊成一块异形钢板桩以便连接。

5)基坑排水:

⑴集水坑排水:

1在坑底基础范围之外设置集水坑并沿坑底周围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坑内,排除坑外;

2排水设备的能力宜大于总渗水量的1.5~2.0倍。

⑵井点降水:

1适用于粉、细砂、地下水位较高、有承压水、挖基较深、坑壁不宜稳定的土质基坑;

2井点降水曲线至少应深于基底设计标高0.5m;

3井点的布置应随基坑形状与大小、土质、地下水位高低与流向、降水深度等要求而定;

4对水位降低区域建筑物可能产生的沉降,应进行观测,并采取防护措施。

6)基底检验:

⑴基底检验的内容:

1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基底标高;

2基底地质情况和承载力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

3基底处理和排水情况;

4施工记录及有关试验资料等。

⑵基底平面位置和标高允许偏差规定:

1平面周线位置不大于设计要求;

2基底标高:

土质±

50mm;

石质+50mm,-200mm。

2、钻孔灌注桩基础

1)场地准备:

⑴在旱地上,应清除杂物,整平场地,如遇软土,适当处理;

⑵在浅水中,宜用筑岛法施工,筑岛面积应按钻孔方法、钻机大小等要求决定;

⑶在深水中,可搭设工作平台。

平台底宜在施工水位以上并应牢固稳定,能支承钻机和完成钻孔作业。

如水流平稳,钻机可设在船上;

⑷制浆池、沉淀池和泥浆池,可设在桥的下游,也可设在船上或平台上。

2)施工平台:

⑴钢管桩施工平台:

要求平台平整,各联接处要牢固,钢管桩周围需要抛砂包,并定期测量河床面标高、冲刷程度。

⑵双壁钢围堰平台:

双壁钢围堰及平台应进行专门设计,其强度、刚度及结构稳定性、锚锭系统、使用期等应满足施工要求。

3)护筒设置:

⑴护筒内径:

护筒内径应比桩径大200~300mm。

⑵护筒顶端高度:

1当处于旱地时,除满足施工要求外,宜高出地面30cm。

2当处于水中且地质良好,不易坍孔时,宜高出施工水位1.0~1.5m。

3当处于水中,且地质不良,容易坍孔时,宜高出施工水位1.5~2.5m。

4当孔内有承压水时,应高出稳定后的承压水位1.5~2.0m。

5当处于潮水处时,宜高出最高潮水位1.0~1.5m,并应采取稳定水头的措施。

⑶护筒埋置深度:

应根据设计要求或桩位的水文地质情况确定,一般情况埋置深度宜为2.0~4.0m,特殊情况应加深以保证钻孔和灌注混凝土的顺利进行。

4)泥浆:

⑴泥浆的主要性能:

1比重:

泥浆与4℃时同体积水的重量比。

2粘度:

是液体或混合液体运动时,各分子或颗粒之间产生的内摩擦力。

3静切力:

是静止的泥浆,受外力开始流动所需的最小力。

4含砂率:

泥浆内所含砂和粘土颗粒的体积百分比。

5酸碱度、以PH值表示,PH值一般以8~11为适当。

6胶体率:

是泥浆静止后,其中呈悬浮状态的粘土颗粒与水分离的程度。

7失水率:

是泥浆内水份在钻孔内受内外水头压力差的作用在一定时间内渗入地层的程度。

(2)泥浆的调制和使用技术要求:

①钻孔泥浆一般由水、黏土(或膨润土)和填加剂按适当配合比配置而成,其性能指标如下表:

泥浆性能指标选择表

钻孔

方法

地层

情况

泥浆性能指标

相对密度

粘度

(Pa·

s)

含砂率

(%)

胶体率

失水率

(ml/30min)

泥皮厚

(mm/30min)

静切力

(Pa)

酸碱度

(pH)

正循环

一般地层

易坍地层

1.05~1.20

1.20~1.45

16~22

19~28

8~4

≥96

≤25

≤15

≤2

1.0~2.5

3~5

8~10

反循环

卵石土

1.02~1.06

1.06~1.10

1.10~1.15

16~20

18~28

20~35

≤4

≥95

≤20

≤3

1~2.5

推钻

冲抓

1.10~1.20

18~24

8~11

冲击

1.20~1.40

22~30

≥952

②直径大于2.5m的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对泥浆的要求较高,泥浆的选择应根据钻孔的工程地质情况、钻机性能、泥浆材料条件等确定。

在地质复杂、覆盖层较厚,护筒下沉不到岩层的情况下,宜使用丙烯酰胺即PHP泥浆,此泥浆的特点是不分散、低固相、高粘度。

5)钻孔施工

⑴基本钻孔方法:

1正循环回转钻进;

2反循环回转钻进;

3冲击钻进;

4冲抓钻进;

5螺旋钻进;

6钻头钻进(上钻法);

7冲抓加套管(贝诺特)法钻进;

8沉管钻进;

9潜孔锤钻进;

10套管内击式(发兰基法)法钻进等。

⑵钻孔施工的一般要求:

1钻机就位前,应对钻孔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

2钻机在钻进中不应产生位移或沉陷,否则应及时处理。

3对钻孔泥浆,应经常进行检测和试验。

4钻孔应一次成孔,不得中途停顿。

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应对孔位、孔径、孔深和孔形等进行检查。

⑶钻孔灌注桩钻进的注意事项:

1开孔的孔位必须准确,开钻时应慢速钻进。

2在钻孔排渣、提钻头除土或因故停钻时,应保持孔内具有规定的水位和要求的泥浆相对密度和粘度。

3因故停钻或处理孔内事故时,必须将钻头提出孔外。

4变截面桩的施工:

分级扩孔时变截面桩开始用大直径钻头,钻到变截面处换小直径钻头钻进,达到设计高程后,再换钻头扩孔到设计设计直径,依次作业2~3次直到完成符合设计要求的变截面桩。

6)清孔

⑴清孔的方法:

1抽渣法:

适用于冲击钻机或冲抓钻机造孔。

2吸泥法:

适用于冲击钻机造孔,但土质松软孔壁容易坍塌时,不宜使用。

3换浆法:

正、反循环旋转钻机宜使用换浆法清孔。

⑵清孔要求:

1钻孔深度达到设计标高后,应对孔深、孔径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清孔。

2清孔的方法应根据设计要求、钻孔方法、机具设备条件和地层情况决定。

3在吊入钢筋骨架后,灌注水下混凝土之前,应再次检查孔内泥浆性能指标和孔底沉淀厚度,如超过规定,应进行第二次清孔,符合要求后方可灌注水下混凝土。

⑶清孔时应注意事项:

1清孔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2不论采用何种清孔方法,在清孔排渣时,必须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塌。

3不得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式代替清孔。

7)灌注水下混凝土

⑴施工程序:

⑵钢筋骨架制作:

1钢筋骨架制作有卡板成型法、支架成型法、箍筋成型法和加劲筋成型法。

2钢筋骨架的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有关规定。

钢筋笼主筋与加强箍筋必须全部焊接。

3长桩骨架宜分段制作,分段长度应根据吊装条件确定,应确保不变形,接头应错开。

⑶钢筋骨架保护层:

钢筋骨架的保护层厚度一般为6~8cm,设计有规定时,应以设计为准。

设置保护层的方法有:

绑扎混凝土预制块、焊接钢筋混凝土预制块、焊接钢筋“耳朵”、用导向钢管控制保护层厚度。

⑷钢筋骨架的运输和起吊就位:

1无论采用什么方法运输骨架,都不得使骨架变形。

2骨架入孔一般用吊机,无吊机时,可采用钻机钻架、灌注塔架。

起吊应按骨架长度的编号入孔。

3骨架宜整体吊入孔中,当条件困难时,可分段入孔,上下两段应保持顺直。

4钢筋笼入孔后,应牢固定位。

⑸水下混凝土导管:

1导管内壁应光滑圆顺,内径一致,直径可采用20~30cm,中间节长宜为2m,底节长4m。

2使用前应试拼、试压、不得漏水,并编号及自下而上标示尺度。

导管轴线偏差不宜超过孔深的0.5%,亦不宜大于10cm;

试压的压力宜等于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

3导管的长度可根据孔深、操作平台高度等因素决定,漏斗底至孔口距离应大于一中间节导管长。

4导管接头法兰盘宜加锥形活套,底节导管下端不得有法兰盘。

5有条件时可采用螺旋丝扣型接头,但必须有防止松脱装置。

⑹水下混凝土

1水下混凝土的坍落度应采用18~22cm,细骨料宜采用河砂,粗骨料宜采用卵石,其粒径可采用2~3cm。

2在浇注水下混凝土之前,应射水(或射风)冲射底孔3~5min,然后立即浇注水下混凝土。

3水下混凝土封底,必须有隔水栓,隔水栓应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并能顺利排除。

4首批混凝土的数量应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1.0m)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

V≥πD2(H1+H2)÷

4+πd2h1÷

4

式中:

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

D——桩孔直径(m);

d——导管内径(m)。

5水下混凝土应连续浇注,不得中途停顿。

浇注过程中应射专人经常测量导管埋入深度。

6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一定高度,一般为0.5~1.0m。

3、挖孔桩基础: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无地下水或少量地下水,且较密实的土层或风化软质岩层。

2)孔壁支护:

⑴孔壁支护方式:

支护方式可采用现浇混凝土护壁、钢护壁、木护壁和砖护壁。

⑵孔壁支护的要求:

1支护设置时应高出地面,支护结构应经过检算。

2现浇混凝土护壁:

t≥K×

Ra

t——护壁厚度;

N——作用在护壁上的压力;

N=p×

2

p——土及地下水对护壁最大压力;

d——挖孔桩桩身直径;

Ra——混凝土轴心抗压设计强度;

K——安全系数,取1.65。

3无法拆除的木框架支撑不得用于摩擦桩。

4护壁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当作为桩身混凝土的一部分时,不应低于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

3)挖孔时的技术要求:

⑴孔内应经常检查有害气体浓度,当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规定或孔深超过10m时,均应设置通风设备。

⑵挖孔时必须采取孔壁支护。

挖孔过程中,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⑶遇流动性淤泥和可能出现涌砂时,应加强护壁或降水措施,必要时采用钢护筒防护。

⑷孔内暴破宜选用浅眼松动爆破,采用电引或导爆管起爆。

⑸严格控制炸药用量并在炮眼附近加强支护。

⑹放炮后,施工人员下井前,应事先测定孔底有无毒气,如有毒气,应迅速排除。

⑺挖孔至设计高程后,孔底不应积水,并应进行孔底处理。

当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会同有关单位妥善处理。

4)浇注桩身混凝土:

⑴当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混凝土必须通过溜槽或串筒,并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

⑵当孔内渗水量过大影响混凝土浇注质量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混凝土的浇注质量。

4、桩基承台:

1)承台混凝土应在无水条件下浇注。

2)桩体埋入承台长度及桩顶主筋锚入承台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管桩尚应焊好桩顶连接件。

3)承台混凝土应一次连续浇筑,当混凝土与环境温差大于25℃时,应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4)水中承台修建可采用钢板桩围堰、双壁钢围堰、吊箱围堰等防水结构。

5)高承台结构中,当承台及墩身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将承台顶面以上的钢筋结构切除。

二、桥墩与桥台

1、模板、支架

1)墩台模板、支架应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模板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

2)模板采用分段整体吊装时,应连接牢固,保证其整体性,可视吊装能力确定分段高度。

3)墩台模板安装:

墩台模板安装允许偏差(mm)

项目

允许偏差

前后左右距中心线尺寸

±

10

表面平整度

5

相邻两板面高低差

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

4)滑升模板:

适用于较高的墩台和吊桥、斜拉桥的索塔施工。

5)提升模板:

提升模架其结构应满足使用要求。

大块模板应用整体钢模板,加劲筋在满足刚度需要的基础上应进行加强,以满足使用要求。

6)爬升及翻转模板:

模板、模架爬升或翻转时结构的混凝土强度必须满足拆摸时的强度要求。

2、混凝土墩台

1)墩台施工前应将基础顶面冲洗干净,混凝土基础应凿除表面浮浆,整修连接钢筋。

2)浇筑墩台混凝土时,脚手架、工作平台等不得与模板、支架联接结。

支撑应支于可靠的地基上。

3)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检查模板、钢筋及预埋件、预留孔位置和保护层厚度。

4)墩台混凝土的浇筑,应在整个截面内进行。

5)墩台身混凝土未达到终凝前,不得泡水。

3、砌体墩台

1)砌体墩台砌筑前,应按设计尺寸放样,挂线砌筑。

砌筑过程应经常检查各部尺寸。

2)拼装式钢筋混凝土构件宜集中预制,并注明编号和制造日期。

3)镶面混凝土块的砌筑,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应符合浆砌粗料石的规定。

三、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梁

1、钢筋混凝土梁及一般规定

1)制梁台座或支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并应满足施工需要。

2)模板宜采用钢结构制作。

模板和支架应预留沉落量和施工拱

度。

3)钢筋作业:

⑴钢筋接头宜采用焊接,并以闪光接触对焊为主。

⑵同一片梁内,梁体主筋应采用同种钢号钢筋。

⑶钢筋接头应避免设置在钢筋承受应力最大之处,并应分散布置。

⑷闪光接触对焊时,应按实际条件试验合格后方可成批焊接,并应对每个焊接接头作外观检查,逐批取试件作接头抗拉强度、冷弯试验。

4)混凝土浇筑:

⑴梁体混凝土应在全梁范围水平分层连续浇筑。

当梁的平面面积较大时,也可采用斜向分段,水平分层的方法连续浇筑。

⑵当在支架上浇筑大跨度简直梁以及在基底刚性不同的支架上浇筑连续梁或悬臂梁时,应按下列方法之一进行:

1混凝土浇筑应加速,最初的浇筑层在浇完全梁时,仍应具有随支架沉降而变形的可塑性。

2浇筑前应先在支架上加置相当于全部梁体重量的荷载,当支架全部变形后,再随浇筑的进行,逐渐卸载。

3当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后,可将梁分段,并按规定顺序及要求浇筑。

2、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直梁

1)工艺要求: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直梁应采用整拉整放或单拉整放工艺制造。

2)制梁工艺流程:

3)张拉台座结构要求:

⑴张拉台座应与张拉各阶段的受力状态适应,构造应满足施工要求。

⑵张拉横梁及锚板应能直接承受预应力筋施加的压力,其受力后的最大挠度不得大于2mm。

⑶锚板受力中心应与预应力筋合力中心一致。

4)预应力工艺:

⑴张拉设备选用:

1单束初调及张拉宜采用穿心式双作用千斤顶。

2整体张拉和整体放张宜采用自锁式千斤顶,张拉吨位宜为张拉力的1.5倍。

⑵张拉

⑶放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