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升学考试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29583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升学考试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九年级语文升学考试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九年级语文升学考试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九年级语文升学考试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九年级语文升学考试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九年级语文升学考试模拟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九年级语文升学考试模拟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九年级语文升学考试模拟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九年级语文升学考试模拟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九年级语文升学考试模拟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九年级语文升学考试模拟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九年级语文升学考试模拟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九年级语文升学考试模拟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九年级语文升学考试模拟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升学考试模拟试题.docx

《九年级语文升学考试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升学考试模拟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升学考试模拟试题.docx

九年级语文升学考试模拟试题

哈尔滨市2009年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出题人:

哈松浦学校  毛海波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5题各2分,6—7题各3分,第8题每空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项是(   )

  A.挑剔(tī)     容臭(chòu)   吹毛求疵(cī)

  B.旋转(zhuàn)  诘难(jié)    袖手旁观(xiù)

  C.气氛(fēn)    炽热(chì)    寻章摘句(zāi)

D.弥漫(mí)     霍然(huò)    味同嚼蜡(jiá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周匝        憔悴        不功自破

  B.旷野        磬口        开卷有益

  C.销释        博识        辨伪去妄

  D.花坞        凛洌        长吁短叹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项是(   )

A.小说通过对人物的多方面生动传神的描绘,使得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一个个栩栩如生。

   B.黑洞像一个美容院,你若能进去再出来,那么你还是你,只不过在已经面目全非,再也认不出来了。

   C.藤萝花美丽的姿态,紫色的衣裳,醉倒了黄昏的彩霞,让蝴蝶迷途知返,使蜜蜂忘记了回家的路。

   D.他原来的语文成绩一直比较落后,本学期期中考试却遥遥领先,全班作文大赛更是榜上有名。

4.对四大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

B.《三国演义》中的赵云,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

C.《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

D.《红楼梦》围绕贾宝玉描写了一批为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和争取人一样的生活而进行悲剧性抗争的女奴们,晴雯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5.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的两个语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把改正后的语句写在相应的横线处。

  凭着这一扇扇历史中的大窗,①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从书香的史册中向我们走来,②叩开我们日益紧闭的心扉,用生命奏出金石般的声响。

  语句①应改为:

                                                      

  语句②应改为:

                                                     

6.根据所提供的语境,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前后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当程式化的教师节逐渐被淡化,社会对教师节有了理性认识的当下,我们应该把每一天都当做教师节,给老师们多一些保障,少做一些表面文章;多一些平日的关怀,                ;          ,                   。

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些,法定的教师节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7.第24届世界大冬会将于2009年2月在哈尔滨举行,它是我国第一次举办的世界综合性冬季运动会,同时也是黑龙江省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一次冰雪体育盛会。

大冬会是展现世界各国大学生青春风采的体育盛会,更是弘扬大学生拼搏进取精神的绚烂舞台。

为了更好的宣传和介绍好这次活动,想请你为它拟一则标语,写在下面。

 

 

 

8.按课文原文填空。

 

(1)择其善者而从之,                   。

(《<论语>十则》)

 

(2)                    ,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3)常恐秋节至,                 。

(汉乐府《长歌行》)

 (4)              ,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

 (5)孤山寺北贾亭西,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达诗人豁达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的诗句                    ,                      。

                                                              

 (7)《登岳阳楼》一诗中,表现自己背井离乡,漂泊不定的两句是                

                  ,                         。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三峡》选段,回答9—12题(10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2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疾:

                           湍:

10.(2分)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奋笔疾书       

B.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沿溯阻绝                         络绎不绝                       

D.每至晴初霜旦                     通宵达旦

11.(4分)翻译句子。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2.(2分)作者抓住三峡的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写山,突出什么特点?

写水,突出什么样的不同景象?

(按文中顺序写)

 

(二)阅读《麻雀为什么越来越少》,回答13—16题(10分)

   ①某座小山下,果园连片,花开似海。

这里是麻雀和蜜蜂的天堂。

可是自从建立了一座手机信号发射塔后,人们发现,这里的麻雀和蜜蜂越来越少。

这是为什么呢?

  ②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70年代英国约有1300万对麻雀,但现在还不到那时的一半。

麻雀为什么会减少呢?

减少的速度又为什么如此之快呢?

以前,人们认为麻雀数量减少的原因是耕种方式变化和它们的城市栖息地消失。

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开始注意到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手机信号对鸟类的影响。

  ③在现代的通讯工具中,最便捷的莫过于手机。

手机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尤其是发达国家,人们的手机拥有率更高。

可以这样说,现在,任何生物都笼罩在密密的手机信号网中。

目前英国有4.7万座手机基站。

它们几乎覆盖了全国所有范围,每时每刻在发射着强有力的电磁波,而电磁波对周围的物体产生辐射。

  ④研究人员认为,手机基站发出的电磁波可能影响麻雀的导航系统,迫使它们离开手机基站多的地区。

电磁脉冲还可能使麻雀羽毛带电,使它们的行为发生变化,长期较高的辐射对麻雀的数量和行为会产生不利影响。

事实也证明,什么地方手机基站信号强,什么地方麻雀就少。

⑤鸟类方向感也会受到这种辐射的影响,因为它们大脑的晶体被磁化。

也就是说,在手机信号太强的地区,麻雀等鸟类很容易迷失方向,而迷失方向同样会给它们带来灭顶之灾。

  ⑥其实,手机信号的电磁波不仅会使麻雀数量减少,还能导致一些昆虫,尤其是蜜蜂的数量锐减。

  ⑦美国有许多大规模的野生蜂群。

可是现在,它们消失得差不多了,这也一度是个不解之谜。

  ⑧大量的实验表明,手机和其他高科技产品的辐射可能是造成蜜蜂大量失踪现象的罪魁祸首。

当人把手机放在蜂巢附近时,蜜蜂就不能回家。

这是因为手机发出的辐射会扰乱蜜蜂的导航系统,使这些以“恋家”出名的蜜蜂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它们会偏离预定的飞行方向,甚至根本就迷失方向,不仅无法回家,可能也无法找到同伴或是花朵,那样,当然就危及它们的生命了。

  

⑨因此,在手机信号发射塔附近不能建养蜂场,养蜂场的工作人员也应尽量少地使用手机。

                                 (选文有改动)

13.(3分)通读全文回答:

“麻雀为什么越来越少”?

 

 

 

14.(2分)指出下面语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70年代英国约有1300万对麻雀,但现在还不到那时的一半(        )

(2)它们(英国的手机站)几乎覆盖了全国所有范围,每时每刻在发射着强有力的电磁波,而电磁波对周围的物体产生辐射。

(      )

15.(3分)“可是现在,它们消失得差不多了,这也一度是个不解之谜。

”“差不多”一词可否去掉?

为什么?

 

 

 

16.(2分)文章开头说“这里的麻雀和蜜蜂越来越少。

”,可文题强调的是麻雀,全文大部分也只写麻雀,只到了结尾才提到蜜蜂,为什么?

 

 

(三)阅读《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回答17—21题(13分)

      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圣诞节的下午,大雪纷飞,一位老妇人在雪中踽踽独行。

  

一对年轻的夫妇谈笑风生.抱着满怀的圣诞礼物,他们没有注意到那位老妇人。

一位母亲领着两个孩子,在前往孩子祖母家的路上匆匆走过,他们也没注意到老妇人。

一位牧师右手拿着《圣经》神气十足地走过去,像一个全副武装的基督战士。

然而,他的思维定格在神圣的事情上,并没有留意到她。

  如果这些人注意一下,他们就会发现那个老妇人没有穿鞋,光着脚走在冰天雪地里。

她双手紧紧地攥着没有纽扣、破旧不堪的外套衣领,抵御寒风。

  到了汽车站,她停了下来,弓腰驼背,红蓝相间的围巾裹在头上。

她在等候去市中心的公交车。

一位绅士拿着一个看起来挺重要的公文包,在她边上等车,不敢靠得太近。

毕竟,她可能会有某种传染病。

一个十几岁模样的女孩也在等车,她看了好几次老妇人的脚,但什么也没有说。

  公交车来了,老妇人慢吞吞地、费劲地上了车,坐在司机身后靠边的座位上。

绅士和女孩都冲到了车尾。

与老妇人坐在一起的男人坐立不安,抚弄着大拇指。

  一个小男孩指着那个老妇人说:

“快看呀,妈妈,那个老奶奶光着脚!

”尴尬的母亲把他的手拽了下来说:

“不要指着别人,蕾德鲁!

那群不礼貌。

”接着,她的目光投向了窗外。

“她肯定有成年的子女,”一位穿着皮大衣的女士说,“她的孩子们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

”她有一种道德优越感,因为她把自己的母亲照顾得很好。

一位老师坐在汽车的中部,扶着她膝上的礼物袋,对坐在她旁边的朋友说:

“难道我们交的税还不够处理这种情况吗?

”“人们应该学会存钱。

如果她在年轻的时候存了钱,现在就不会受苦了,这是她自己的错。

”一个衣着得体的年轻大学生补充说。

  所有人都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因为他们都发表了如此精辟的分析。

  这些同胞对人漠不关心的态度。

引起了一位善良商人的反感,他从钱包里取出一张崭新的20美元钞票,走过过道,上前塞进老妇人颤巍巍、满是皱纹的手中。

“拿着,夫人,给您买双鞋。

”老妇人点点头作为答谢。

商人大踏步地走回自己的座位,对自己十分满意——因为他不是一个光说不做的人。

  到了下一站,一个年轻人上了车。

他穿着一件厚重的蓝夹克,脖子上还围着一条围巾,灰色的羊毛帽罩住了耳朵。

一根线在他的帽子下绕着一直到耳朵里,与一个随身听连着,他的身体随着只有他自己能听到的音乐摇摆。

付过车费后,他一屁股坐在一个靠过道的座位上,正好与老妇人斜对角。

  

  但当年轻人瞥见老妇人光着的双脚时,他身体立刻停止了晃动,一下子僵住了。

他的目光从老妇人那里移到了自己的脚上,他穿着一双崭新的、昂贵的名牌运动鞋。

年轻人弯下腰,开始解他的鞋带。

他脱掉了他抢眼的新鞋子。

又脱掉了袜子,然后在老妇人面前蹲了下来。

“夫人,”他说,“我看见您没穿鞋,那就把我的鞋给您吧。

”幔慢地,轻轻地,他双手抬起老妇人那长着厚茧的双脚,把自己的鞋袜给老妇人穿上。

老妇人使劲地点点头表示感谢。

  汽车到了下一站:

年轻人下了车,光着脚走在雪地里。

乘客都涌到窗前,看着他光脚艰难地在雪地里走远。

  “他是谁?

”一个人问道。

  “他一定是一位先知。

”一个人说。

“他一定是个圣人。

”另一个人说。

“他一定是位天使。

”又有一人说。

但那个指过老妇人的小男孩说:

“不,妈妈,我看得很清楚,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17.(2分)请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18.(3分)文章第一段是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19.(3分)“小男孩”和“商人”与众人对老妇人的言行有所不同,你怎样理解?

 

 

 

20.(2分)“当年轻人瞥见老妇人光着的双脚时,他身体立刻停止了晃动,一下子僵住了。

”句中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1.(3分)文章借用了结尾处小男孩的话:

“不,妈妈,我看得很清楚,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不仅点题,而且具有深刻意蕴,请结合全文理解它的深意。

 

 

 

 

(四)阅读《坚守信念》,回答22—26题(12分)

坚守信念

人生变数很多,没有人能承诺我们的一生永远是晴天;没有人能预知草莽中是否潜藏毒蛇猛兽;没有人能勾勒出命运的风刀霜剑;也没有人能掐算出何时将至“大限”。

   然而,外界虽不能把握,行动却可以产生力量。

力量的源泉就来自于坚强的信念。

信念,是精神上的一种特殊能力。

真正意义上的信念,永远是不可战胜的。

在它的面前,一切障碍都得低头。

   拥有信念,犹如在漫漫长夜中点亮一盏明灯;拥有信念,犹如在冰天雪地里保存着一点希望的火种;拥有信念,犹如在广袤沙漠中见到了久违的绿洲……坚守信念,保持操守,恪守立场,我们才不会在人生旅途中迷失方向。

因此,坚守信念,是我们走好人生之旅的关

键。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总会有许多的风风雨雨,坎坷曲折。

也许一开始,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信念。

然而,伴随着人生之舟在大海里如同一叶浮萍般的动荡,许多人的人生信念都已被动摇,甚至许多人都已忘记了自己的信念。

感慨“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岂止是王勃;怀才不遇、郁郁而终的又岂止是李贺。

他们在遭受了一连串人生打击后,是否还记得自己曾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凌云壮志呢?

苏轼有曰:

大凡古之能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也。

这里的“志”即是要我们能坚守自己的信念。

只有坚守自己的信念,我们才能按照我们的理想一步一步将其付诸行动;只有坚守自己的信念,我们才不至于在面对危险和困境时轻言放弃;只有坚守信念,我们才能翻越重重高山,历经艰难困苦,完成我们的理想。

如果没有对于信念的坚守而半途而废,那么,我们将一

事无成。

因此,只有在人生之旅中坚持我们的信念,我们才能成就大业。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立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坚守着;“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坚守着;“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放达地坚守着;“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毛泽东抱着必胜的信念坚守着……苍茫大地上,回荡着一个又一个因坚守信念而留下的传奇。

让我们在坎坷曲折中保留着一份自信,坚守我们的信念;在滚滚红尘中保存一份冷静与超然,坚守我们的信念。

只有当我们坚守信念,我们才能用双手书写新的历史,才能让我们的青春与生命永放光芒。

(选文有改动)

22.(2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3.(2分)第五段划横线句“毛泽东抱着必胜的信念坚守着……”,请在省略号处再按前文的表达形式补充一个恰当的例子。

 

 

 

24.(3分)第四段划波浪线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25.(2分)你知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句话的出处吗?

它是表达对谁的惋惜之情的?

 

 

 

26.(3分)坚守信念是走好人生之旅的关键,坚守信念才能成就大业,坚守信念才能让青春更加辉煌……对于“坚守信念”你有什么感悟?

请联系生活实际写在下面。

 

 

 

 

三、作文(50分)

27.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林清玄曾说:

“雪,冷而清明,纯净优美,在某一个层次上,像极了我们的心。

”而“帮助”是我们心灵最单纯、最明亮的底色。

是帮助,为饥寒交迫的人们送去冬日里的温暖阳光;是帮助,让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是帮助,让在黑暗袭来时孤苦无依的人有耐心期待天光。

请以“帮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一天,父亲同我去公园,他指着园内的两棵树问我:

“你知道那些是什么树吗?

”我一看,高大的是白杨,显得十分矮小的是银杏。

父亲说:

“这两棵树是同时栽下的,栽下时都一样高。

它们享受同样的阳光、同样的水土。

到后来,为什么白杨长得高大,而银杏却生得矮小呢?

”父亲见我回答不上来,接着说:

“孩子,要知道,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

”这诗一般的语言,像一道阳光,一下子照亮了我的心。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哈尔滨2009年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5题各2分,6—7题各3分,第8题每空1分)

1.D 2.B 3.C 4.B 

5.①句:

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从史册的书香中向我们走来 ②句:

用生命奏出金石般的声响,叩开我们日益紧闭的心扉。

6.(共3分)答案示例:

少一些程式化的问候 多一些内心的感激 少一些煽情和造作

7.(共3分)答例:

激情世界大冬会魅力中国哈尔滨(通畅、扣题、有文采各1分)

8.(每空1分,错字、添字、漏字则该空不得分)

(1)思而不学则殆 

(2)夕阳西下(3)老大徒伤悲 (4)人有悲欢离合 (5)千树万树梨花开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7)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三峡》选段,回答9—12题(10分)

9.(2分)疾:

快   湍:

雪白的急流

10.B(2分)

11.(共4分)

(1)这期间的路程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乘上飞奔的快马,也不能有这样快。

(2)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12.(2分)连绵不断、遮天蔽日;夏、冬、春、秋四季。

(二)阅读《麻雀为什么越来越少》,回答13—16题(10分) 

13.(3分)手机信号产生的电磁波辐射影响了麻雀的导航系统、方向感和行为,进而影响数量。

14.(2分)

(1)列数字 

(2)举例子

15.(3分)不能去掉,因为“差不多”指范围,表示“几乎”“大部分”,而非全部,用在句中说明美国野生蜂群消失了很多,但不是全部消失,还有一些,这样表达准确、严密。

16.(2分)因为蜜蜂与麻雀减少的原因同为手机信号的电磁波辐射,这样写更能体现手机辐射对昆虫的影响。

文题只是为了吸引读者。

(三)阅读《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回答17—21题(13分) 

17.(2分)大雪纷飞的圣诞节下午,一位赤脚老妇人乘车,众人漠视、不敢靠近她,只有一个年轻人把自己的鞋袜脱下来穿在老妇人脚上,自己赤脚下车,众人赞叹他的高尚德行。

18.(3分)烘托老妇人赤脚在雪中行走的艰难,同时也渲染凄凉的气氛,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19.(3分)表现了对老妇人的同情和爱心,也对比出“年轻人”的言行更加难能可贵。

20.(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年轻人看到老妇人光着双脚时的震惊,凸现了年轻人的善良。

21.(3分)既表明了年轻人对一个陌生人的同情与帮助,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应该去做的;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年轻人的肯定和赞美;也是作者社会理想的寄托,对人们应该付出爱心的呼唤。

(四)阅读《坚守信念》,回答22—26题(12分)

22.(2分)我们要坚守信念。

23.(2分)示例:

“既然许诺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做好。

”吴仪抱着决不计较个人得失、勇于担责的信念坚守着。

24.(3分)对比论证 突出只有在人生之旅中坚持我们的信念,我们才能成就大业。

使说理更严密,论证更有说服力。

25.(2分)唐朝诗人王勃在《藤王阁序》中为李广惋惜“时运不济,命运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26.(共3分)(3分)观点鲜明,理由恰当,表述清楚

(2分)观点鲜明,理由较恰当,表述较清楚

(1分)有认识,表述不够清楚

三、作文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